航天技术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航天技术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航天技术的意义

航天技术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办公室自动化;OA;Web2.0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7-161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等相融合,贯穿办公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之后形成的系统。

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随着高校“知识管理”理念的提升和实践,高校办公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空间的泛化,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也认识到尽快进行办公自动化建设,必须实现决策系统高层与基层的信息系统互联,从而有效缩短决策信息下传的途径,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 WEB2.0概述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Web2.0也慢慢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了。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总之,Web2.0是以Blog、TAG、SNS、RSS、widget、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WEB2.0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随着它的成熟也越来越多地被各种管理软件所有,因为一个单位内部的局域网本质上与互联网是没有差异的,所以这样的WEB2.0技术被各种管理软件所有采用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这两年WEB2.0技术将带来办公室自动化(OA)的变革:OA更应该让用户互动参与为主,而不是一个公文下达的工具。

2 系统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办公自动化即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是用于图书馆内部自动化办公和内部员工信息交流的综合平台。通过采用最新的WEB技术,引入目前流行的 Web 2.0 互联网理念和技术,设计开发出稳定、实用且智能化的综合办公平台,从而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改善内部员工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

2.1 建设目标

1) 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办公信息的平台,馆务信息、各部门信息、学术讲座通知等,为图书馆提供快捷、灵活的信息传递机制。

2) 运用Web2.0技术建立稳定、安全的图书馆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图书馆互动参与为主的内容系统。

3) 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版块管理的系统管理。

2.2 模型和功能设计

建立以图1所示的基于web2.0的图书馆OA平台系统结构模型:

1) 信息交流:馆务信息、各部门信息、学术沙龙通知等,实现馆内政务公告网络化。通过馆务公告通知、公告等电子信息,馆员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详细的信息内容,取代了以往书面传阅的通知方式,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节约办公经费。

2) 内部办公:通过馆内各业务、行政部门的主页面,对各部门的机构、人员设置,工作、服务内容进行揭示,提供部门工作记录的撰写、存储和读取平台。

3) 个人管理:馆员可以通过实名登录在自己的博客里对资讯、网摘、照片、活动等版块内容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

4)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备份、日志管理、版块管理等。设置用户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权限,完成系统每天各种数据的备份,提供版块更改管理等功能。

3 Web2.0在图书馆OA平台上的应用

工作免不了与他人协同完成一项事情。因此,与他人互动是必要的。过去,我们都存在电脑操作系统故障,或者对方的办公操作软件版本不合的困扰。运用Web2.0应用解决方案,就再不需要在电脑中储存任何办公操作软件,电脑操作软件故障这种事情就不会再出现;同时,也不用怕其他同事的办公操作系统版本不同,不可兼容这类问题,所有操作系统同基于Web2.0应用平台上,无论何时,只要你能够上网,就可以与同事交流,互动信息,分享办公资源。

1) RSS订阅技术的应用:RSS就是对新闻列表的订阅,馆员在办公的过程都想了解单位外部的信息,比如:重大新闻要闻、外部媒体报道、行业的情报等等,在OA中我们只要把RSS新闻列表作为一种元素被纳入到单位门户里,这样只要设好自己关心的关键词就可以很方便地订阅到自己所关心的外部的新闻。

2) BLOG技术的应用:BLOG技术已经众所周知,每一个人工作、生活记录可以通过BLOG技术在OA中展现出来,一来可以让馆员把自己的工作成绩和相关知识集中在一个BLOG页面上体现出来,二来公司的单位的领导对一个馆员的了解得时候可以在一个地方完全了解到这个馆员目前的状态。

3) Wiki技术的应用: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在Web的基础上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同时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馆员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4) SNS的应用:SNS可以简单定义为虚拟社区网络,而对一个人数众多的图书馆来说同样需要这样的虚拟人脉关系圈来促成项目或者计划任务的完成。在OA中馆员可以通过根据图书馆行政组织来定义不同的虚拟组织,并形成虚拟组织内部的信息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共同面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5) AJAX技术的应用:AJAX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让可以让WEB化的OA软件,更加易用。例如在WEB上拖拉、自动保存、随时验证,OA作为一种单位内部的办公平台对AJAX的需求十分旺盛,因为AJAX全面带来协同办公系统易用和人性化,让冷冰冰的WEB更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

6) widget技术的应用:widget可以是一个图像的部件(小插件)、新闻阅读插件、日历显示插件,也可以是图形背后的一段程序,可以嵌在网页上,来帮助用户享用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所以在OA软件中也同样可以把互联网上各种丰富的Widget纳入到其中,这样可以大大丰富馆员OA的功能性,而且这样的功能可以被不断更新。

7) TAG技术的应用:TAG技术目前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目的方便馆员对自己关心内容的归类,同时可以让馆员对这些有用价值的归类进行共享达到知识和事件的共享协助。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型的网络化办公向传统的“公文往返式”办公提出挑战,因而方便、快捷的电子政务得以推广,并迅速地在全球兴起一股“无纸化办公”的新潮流。通过分析和研究高校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的业务过程,设计了实用的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Web2.0应用模式,将internet作为平台,使得馆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办公处理,个人事务处理,以及其他OA应用,所有办公信息与资源可以与其他同事或者个别授权同事共享,使系统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航天技术的意义范文2

Wen Xin, Zhang Wenhao, Qin Yuqi

Shenya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henyang, 110136, China

Abstract: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structure which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combining with the aerospace and aerospace general education. By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content,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he aerospace and aerospace gene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Introduction to aerospace technology” as a liberal textbook, this article given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 and reform proposals about the textbook of aerospace and aerospace.

Key word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更加引起人们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关注。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先后成立航空航天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与此同时,一些普通高校,如南京财经大学,也将航空与航天(也有的学校称为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或航空航天技术博览)作为通识课。笔者结合自己的授课经历和体会,并参考欧美高校开设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探究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教学内容、目的和方法等。

1 我国专业化教育模式的问题与通识教育

1.1 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专业化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20世纪80年代)和特定社会背景(生产力亟待恢复)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并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却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最优目标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面临的情况可能就越糟糕。

社会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旧的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的工作岗位不断出现,高校里专业调整的步伐,无法跟上社会职业更新的速度。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

1.2 通识教育起源和目的

通识教育,国外称“General Education”,也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4]。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6-8],当时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精细、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通识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20世纪,通识教育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今天,欧美大学仍在不断完善其通识教育。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经历五次较大的通识教育改革[7-10]。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古代。《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论衡》认为“博览古今为通人”。所以,通识教育旨在培养“通才”,它的培养目的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重视培养人的情志等。

2 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的意义

航空与航天课程在我国一直是航空航天专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1,2],其目的首先是为学生未来从事航空航天及其相关领域工作培养兴趣,更主要的是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专业导论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一些普通高校将航空与航天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其教学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开展通识教育不仅能增加大学生专业课以外的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航空与航天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航空航天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向往飞翔的梦想由来已久,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万户飞天的勇敢实践,表明了古老的中国人渴望飞向蓝天的美好愿望。通过航空与航天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绩,学习伟大的航天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3 鼓励大学生在困难面前勇于攀登

学生通过航空与航天课程的学习,了解航天先驱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航天开拓者的眼里,“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奋进,敢于开拓创新。

2.4 启发学生规划未来人生

航空与航天知识可以启发和拓展人们的思维,尤其是航天器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人们对宇宙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重新思索自身存在的价值的意义。飞过天的宇航员大多存在一个共识:“地球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生命仅仅是宇宙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产物。”记得有位美国宇航员说过,“昨天的梦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梦想是明天的现实。”随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很多人开始重新思索这些问题,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人类怎样存在?

3 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的教材问题与改革

3.1 教材方面的问题

航空航天技术在非专业大学生眼里,是十分神圣的,因为宇宙的奥秘神秘莫测,很多大学生对航空与航天课程比较感兴趣。作为通识课,目前我国没有一本适合通识教育的教材,大多采用“代用”教材,如《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航空航天技术》等,由此带来很多问题。

(1)专业性很强

翻开《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教科书,插图不少,可是大部分是平面图、结构图、流程图和设计图。对于非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内容过深,尤其是文科学生,没有工程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2)内容单调乏味

细看“代用”教材的文字内容,大多是定义和概念,枯燥乏味,对非专业学生而言,即便把这些内容熟记于心,又有何意义?另外,由于书本的空间有限,介绍性的内容往往类似于纲要。

(3)课后练习或思考题没有价值

思考题是运用大脑思考后得出答案的题目,而目前的“代用”教材章节后的思考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以第一章课后思考题为例,“试述直升机的发展史,试述火箭、导弹发展史”,很多学生认为是“百度题”,学生只要灵活运用手中的工具,就可以“百度”到答案,这类题能算是思考题吗?

(4)条理性很强带来的问题

航空与航天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和领域,尽管有联系,但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不能混为一谈。目前的大部分“代用”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每章都是以飞行器设计为主线,航空器、航天器和导弹与火箭等内容相互交叉[1,2]。如不管是火箭发动机还是航空发动机,统统纳入同一章节,对于非专业学生,理解起来稍显费力。再如,《飞行器构造》这章内容中,既有航空器的构造,也有航天器的构造,根据整体教学效果分析,这种航空航天结构的相互交叉会导致概念的混淆。

另外,由于中国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学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加之应试教育的长期导向作用,使基础教育在单一学科教育上越来越深入,学科分化加剧,基础教育功利性越来越明显,而在人文、心灵和智慧等通识教育方面却越来越弱化。基础教育已经走向思想单一、思维狭窄、僵化,缺乏思辨性、创造性思维的模式,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航空与航天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专业课的附庸,其重要性并不比专业课低。“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好航空与航天课程,掌握其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好地开阔思维。

3.2 教材改革的建议

对于航空与航天课程,只有拓宽知识面,全面介绍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门课的内涵。为使学生具备开拓新领域的基础,课程内容应具有前瞻性,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在反映学科前沿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航空航天技术涉及领域之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如何保持课程的完整性也值得探讨。作为面向非航空航天专业学生的通识课,该课程内容应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需要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由风筝飞行延伸到飞机,由早期火箭延伸到各种导弹,由嫦娥奔月延伸到阿波罗飞船,由恐龙灭绝延伸到宇宙探索,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实例中汲取航空、航天和航宇知识。国外有一本航天知识方面的书,名字起得非常好,叫“没有公式的航空航天技术”,值得我们借鉴。

以笔者在神舟飞船、卫星及空间防御领域的工作体会以及在北京、南京几所大学讲授航空与航天知识的教学经验来看,对于航空与航天的通识教育,其知识与内容应该注重“启蒙”,致力于开展大众化的教育,太过学术化反而会让人失去兴趣。教材应该具有趣味性,可以漫画的形式展开。现在已经有的《漫画线性代数》《漫画统计学》等一系列的趣味教科书,以漫画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之余学习到很多知识,两全其美。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课程的教科书可以参照这种形式。

航天技术的意义范文3

随着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跃向太空,中国对外太空的探索,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网民也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担忧:航天事业旷日持久、耗费巨大,非举国之力不可成就,然而,以如此巨大的代价“仰望星空”,又能为国计民生和百姓生活带来什么?

专家观点

戚发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空间站的建立,为中国航天工程育种提供了稳定、长期、高效的空间试验平台和有利保障条件,为其技术及产业化的快速、稳固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航天工程育种是集航天技术、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于一体的跨学科系统创新工程,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缩短育种时间,并且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大批优质种源,对有效缓解农作物优质种源贫乏,以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李莹辉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

“神九”此行一大特色,是将首次开启天宫一号,让航天员在里面做实验。在10多天飞行中,航天员将展开近15项空间实验。

在神舟九号任务飞行前、中、后,将同步检测航天员动脉脉搏波、静脉脉搏、脑电和眼动。这是我国在微重力环境下首次进行的系统(人体)生理学研究实验,将促进对失重生理效应机理的系统认识,研究结果将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此次“骨丢失”实验的目的在于探讨失重条件下整合素与细胞因子对成骨细胞的调节作用,将解决细胞培养回路中多种试剂时序加注难题,聚焦成骨细胞对成骨因子的响应性变化,为针对关键细胞信号分子开发相关的靶标药物以及制定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同时,航天员的首次在轨测定质量,为后续任务中长期飞行航天员医监医保提供依据。其“太空秤”,填补了我国在轨质量测量技术的空白。

胡文瑞

中国科学院院士

通过太空生命科学实验,可以发明和制造出新的药品造福于人类。目前,在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并且,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食品生产等方面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航天技术为传统石化、机电、能源、交通、纺织、医药等10多个行业,研制生产了急需的工业工程控制系统、微机数控系统和其他各种仪器设备。

网民论政

秀:“神九”发射成功,是中国迈出的一大步,太空开发也离大家越来越近了。虽然这些看上去和我们的关系并没有多么紧密,不像安居房,保障房,水,电,油啊,和我们的切身利益关系那么密切。但是,“神九”的发射,对于民生其实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当你手持遥控器在几十个频道间不停地选择电视节目时,当你收听天气预报时,当你打电话或者上网时,你已经在享受来自卫星的服务了。而餐桌上可口的菜品、生病时服用的药品,都可能有太空背景。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评估结果。当然,倾听民声,了解百姓所想也是时刻不能放松的。

崔滨:如今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方便食品、纸尿裤和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服务,无不来自太空科技的民间化应用。在人类航天史上,美国耗资2400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直接为工商业带来500多项高科技发明专利,衍生出3000多种技术成果,可转化为商品的市场价值高达上千亿美元。随着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能够转化的经济社会效益也逐年增加。所以,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投入是值得的,我们都应该为航天事业出一份力。

罗竖一:面对中华民族再次实现航天梦,全球亿万炎黄子孙兴奋不已。可是,有网民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有社会名流通过微博等途径公开指责,认为与其耗资搞神州九号飞船之类的,还不如把那些钱用于改善民生等。诚然,当下中国的民生等问题亟须改善,但实现航天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实现航天梦可以激发和强化全球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

于德慧:科技要抓,民生也要抓,要解决增强综合国力,二者不能偏废啊。只不过相对于科技,民生问题显得庞大、复杂和困难得多,解决需要时间,不过有一件事情是明白的,就是“神九”的发射,与各地政府的民生工程并不相冲突。

航天技术的意义范文4

这次讲座是以“中国梦,航天梦”命名的。这次讲座,主要分为五个内容,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世界航天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第四部分是:中国未来的航空技术。第五部分是:后续。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三,第四部分,里面讲到,中国的火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无人火箭,第二部分是载人火箭。专家说:“中国的火箭前四艘,也就是‘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这些火箭是无人火箭,因为中国要测试这些火箭是否可以载人。当中国确保这些火箭可以载人,后面的火箭才能变成载人火箭。”中国还发射过许多的人造卫星。如:天气卫星,通信卫星等。专家还说:“中国目前的航空技术只能绕着月球表面飞行,我们以后会研制出更精确的着陆器,像美国一样登上月球。”我们的心里也非常兴奋。

这真是一场有意义的活动,期待下一届的外语节来临!

四年级:20100102

航天技术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航天科研院所 职业发展通道 员工发展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承担航天电源领域电源系统和单机的研制、设计、制造和试验等任务,随着科研生产任务量的不断上升,科研生产模式由定制化生产制造向专业化设计、批量生产制造转型。研究所的组织架构,逐步从直线职能制向事业部制过渡。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效率和效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科技队伍分类建设探索和尝试,并在队伍分类的基础上对岗位设置进行了优化,逐步规范了研究所的岗位体系建设和岗位化管理工作。

一、岗位体系建设

根据航天院所承担的科研生产模式和人才特点,基于岗位类别、工作对象、岗位职责等因素,按照岗位要求的能力类型相似、工作行为类似、工作产出类似、人员成长路劲类似等原则,研究所采用职族、职群、序列、子序列、岗位的递进模式对岗位体系进行分类管理。

职族是人才队伍架构中的最高层次,根据业务活动的特点及工作对象的不同,职族分为经营决策族、管理族、科技族、技能族。

职群是职族的子类,根据内部产出链上不同的增值环节,对职族做进一步细分。经营决策族分为经营决策和出资人代表两个职群。管理族分为经营管理和专业管理两个职群。科技族分为专业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型号项目管理、产品研制、产品保证、工艺设计、技术基础与保障等七个职群。技能族分为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等三个职群。

序列是在职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程技术方向进行细分,并与职能定位和职位进行关联。

岗位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设立的工作职位。部门中岗位的设置应以覆盖部门主要职责为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任职要求,开展后续的定编和定员工作。

在梳理各部门岗位设置情况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原则:一是岗位职责的集合必须能够覆盖部门所有的职责,不能遗漏。二是岗位的设置以部门内部工作流程为依据,做到职责清晰,业务接口明确。三是对于岗位职责模块少于4个的岗位进行和合并设岗,对于职责模块多于10个的岗位进行了拆分设岗。同时对于关键岗位和不相容岗位按照廉洁从业的要求进行独立设置或分别设置。四是对岗位和团队角色进行区别对待。职责清晰,要求明确的职能设置成为岗位,如薪酬管理岗、会计、出纳等等。对于开拓创新、尝试性的职能组建团队,如预研项目团队,型号攻关团队等。

二、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在职业发展通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各支队伍不同的特点,按照岗位责任的大小、工作的难易、所需配置人员的教育程度和技术高低等要素,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层级和等级。

(一)管理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管理族分为经营管理和专业管理两大类职群,包含职能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和科研生产部门的领导干部。对于管理族人员,传统的职业发展通道是侧重于行政管理级别的“官道”。由于受干部职数的限制,只能解决小部分人的职业发展问题,大多数管理人员晋升无望,短期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问题,长期来看容易导致管理岗位吸引力不够,骨干员工流失严重,制约着管理职能的发展。

因此,我们对于管理族人员设置了双通道,即干部通道和专业通道,并且在通道等级上有对应的关系,可以享受相同等级的工资待遇,解决了管理人员的晋升问题。干部通道设置了部门助理级、部门副职级、部门正职级。专业通道设置为普通职工、主管、高级主管、资深主管。

(二)科技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科技族是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的主体,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性质分为专业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型号项目、产品研制、产品保证、工艺设计和技术基础等七个职群。科技族员工的职业发展分为技术职务发展通道和专家级别发展通道。其中技术职务发展通道设置员级、主管级、副主任级、主任级、副总师级等五个等级。专家级别通道设置未来之星、科技英才、技术带头人、院级专家、省部级专家等

(三)技能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技能族职业发展通道按照技能等级设置普通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

三、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建设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在进行职族、职群、序列、子序列、岗位同时划分层级的基础上,对应建立不同层级的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标准是完成某一范围内工作所必需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技能等。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由基本条件、参考条件、评审条件组成。

基本条件是任职所必须的条件,包括学历、职称、任职年限等。

参考条件是当基本条件不满足要求时,需破格申请任职的条件,包含年度考核情况,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情况和业界评价情况等。

评审条件是竞争任职的评价体系,包含工作业绩、研发能力、主要工作成果等。

四、各类人员任职资格等级评定

研究所建立起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技能人员任职资格等级定期评定机制,每年开展一次评审,对申请人员的任职资格等级进行评定。人事部门根据基本条件和参考条件开展申请人员的资格审核工作,并组织评委会对评审条件进行评审评定。

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评审机制,有效解决型号研制和技术研发之间,以及“弹、箭、星、船、器”等不同科研领域之间的队伍晋升通道设置和晋升标准不均衡、不统一的问题。

任职资格等级评定工奠定了科技人员跨职群流动的基础。有利于创新研发人员、专业研究人员、产品研制人员之间的流动,以促进新技术从预研领域到产品领域,再到型号领域的转移,不断提高空间电源技术的创新发展。

当然,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通过动态管理和优化闭环管理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需要得到员工的接触知悉和参与接受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了全面构建职业发展通道体系,我们会进一步探索岗位评价、人员评价、员工激励、员工培养等配套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工具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为航天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作者单位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参考文献

航天技术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空间环境作战;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战争中,军事对抗的重心和焦点正在向信息领域转移,国际空间军事化和空间攻防对抗已不可避免,战场范围也必然由地球延伸到空间。随着航天军事化的发展,使得作战空间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太空、空中、地面已构成了一个无缝隙的作战环境。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得战争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空天一体信息作战的制信息权,是达到空天一体作战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制天权的前提。它包括实时有效的信息获取,快速可靠的信息传输,高效智能的信息处理、决策功能等。只有掌握了空天信息优势,才能发挥己方信息系统“作战力量倍增器”的作用,合理配置作战资源,协调各种武器平台的力量,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一、空间环境描述及其对空间军事装备的影响

空间环境是除陆地、海洋和大气以外人类生存的第四个环境,也是现代战争的“战斗空间”。空间环境中所说的空间通常指地面上几十公里高度以上的广大宇宙区域。主要的空间环境要素有:中性大气、电离层等离子体、地球基本磁场、高能带电粒子(太阳宇宙线、地球辐射带、银河宇宙线)和空间碎片、流星体等。

空间环境的状况并不是平静的,而是有各种形态、各种时间尺度的扰动。空间环境扰动的源头是太阳,太阳的各种活动直接影响地球空间的环境状况,各种太阳爆发产生的高能辐射和粒子流在地球附近引起各种地球物理效应。太阳上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太阳耀斑、太阳射电爆发、日冕物质抛射(CME)和太阳风高速流。地球空间环境中的扰动主要包括地磁扰动、磁暴和亚暴、电离层扰动和电离层暴。行星际空间的扰动主要包括行星际磁场变化、行星际激波和宇宙线。

空间军事装备是指用于军事的各种航天器。目前,空间军事装备主要包括对战争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侦察、预警、导航、通信、气象卫星,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未来攻击型和防御型的空间军事武器也必将加入到战争中来。航天器是现代战争空间战场的主体,恶劣的空间环境会对航天器的运行安全及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空间环境中,高层大气的阻力影响航天器的轨道和寿命;原子氧的剥蚀破坏航天器材料;空间碎片的极速撞击能使航天器部件受损甚至整体损毁;高能带电粒子的轰击可导致电子器件的单粒子事件,材料性能衰退,人体感觉不适、甚至死亡;等离子体能引起航天器表面带电,并产生强放电脉冲,干扰电子设备,击穿材料。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外层空间军事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空间战场在现代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空间环境将日益成为对战争决策与实施、战争进程与结局具有重大影响的战场环境条件。当前,我军正在加速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革,建设信息化军队,加快对现代战争空间环境保障问题的研究,建立我国的空间环境保障体系已迫在眉睫。

二、大力加强适应空间环境作战人才的培养

(一)找准培训方向,带动和推进人才培养的大幅跨越

在培养方向上,应突出武器装备信息技术含量较高部队以及频用专业技术部队,突出主要战略方向,突出首长机关和关键技术岗位。在专业布局上,应针对我军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短板,突出抓好与复杂空间环境作战关系紧密的作战指挥、信息技术等急需人才的培养。选准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我军干部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大多是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机械化的“烙印”深而信息化“色彩”不够重,信息化素养不高、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成为制约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瓶颈。所以,必须以大幅度、大范围提 高人才科技素质为突破口,加紧构建符合我军实际、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院校教学培养还是部队实践锻炼,无论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还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都要紧贴联合作战需要,紧贴信息化天基下作战需求来展开和落实。通过瓶颈问题的突破,带动和推进人才培养的大幅跨越。

(二)注重前沿知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

仗在复杂空间环境打,兵就必须在复杂空间环境练,人才也要在复杂空间环境培养。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时期,武器装备更新周期明显加快,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不断深化,军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人才培养必须遵循成长规律,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素质结构、补充比例等做出科学预测,把长期目标与紧迫任务统一起来,确保与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相协调,与战斗力生成模式相适应,与军事斗争准备相衔接。通过建立干部培养补充数学模型、急需人才资源数据库、专家咨询机构等措施,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系统配套的人才培养预测机制,实现科学性、精确性、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三)优化培训结构,加大复杂空间环境作战的教学内容比重

注重普及提高,切实打牢复杂空间环境作战的科技素质基础。应充分发挥军队院校的主渠道作用,区分不同类型和层次,调整各级各类院校相关专业和班次教学重点,加大复杂空间环境作战的教学内容比重。应广泛利用部队各种培训机构和资源,大力普及空间环境等基础知识,了解复杂电磁环境中空域、时域、频域、能域对战场态势的影响,掌握信息作战的基本理论,强化复杂空间环境作战意识。应加强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基本问题的研究,弄清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和部队作战行动的影响;弄清作战对手电子战装备的基本性能和作战运用;弄清不同战略方向未来作战面临的复杂空间环境;弄清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的特点规律和部队开展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的要求。应立足现有装备,重视抓好用频装备操作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操作手的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化武器装备和指挥信息系统操作使用能力。

(四)抓好专题培训,加紧培养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和教学的“明白人”

集中力量开展复杂空间环境作战专题培训,对于重点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技术保障骨干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意义重大。例如,将高科技知识培训班的教学重点,调整为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专题研究,重点研究复杂空间环境对联合作战训练的影响;举办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轮训班,重点演练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研究复杂空间环境作战的战法与训法;开办复杂空间环境作战训练骨干教员培训班,重点培养施教人员,了解复杂电磁环境对部队作战训练的影响,掌握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强化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复杂空间环境作战必需的科技能力。多年来,我军开展不同形式的电子对抗训练,围绕研究探索复杂空间环境战法训法,组织了一系列重大军事活动和演习演练,提高了部队作战、训练和保障能力。要充分借助战略战役战术级演练、中外联合军演、国际维和行动以及基地化训练、模拟化训练和网上对抗训练等实践平台,让更多的人才在重大军事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在实践中摔打磨炼,不断提高复杂空间环境作战指挥和技术保障的实际本领。指挥参谋人才着重提高复杂空间环境作战信息掌控、精确指挥、电子对抗、火力运用的能力,以及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素质。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着重提高复杂空间环境作战武器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和战术技术性能开发能力。

(五)拓展培养渠道,加大依托培养工作力度

建立地方人才资源数据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重要内容,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及时掌握与复杂空间环境作战人才培养相关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招收和选拔国防生等,要坚持以理工类为主,特别是与复杂空间环境作战关系紧密专业应占更大比例。加大实施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力度,每年选派一批专业技术干部到地方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培养一批紧缺急需专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走开依托地方有关科研院所和武器装备生产厂家培训装备技术保障骨干的路子,进一步扩大数量和规模。健全完善法规制度,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性文件,推进依托培养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完善招才引智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动态机制,从社会各领域吸纳我军信息化建设急需人才,特别是复杂空间环境作战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荣常,程建.连清空天一体信息作战[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2]李宇波,王萍.美国控制空间的构想[J]. 863航天技术通讯,2003,(3).

[3]朱光武,李保权.空间环境对航夭器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上海航天,2002,(4).

[4]叶宗海,都亨.中国的空间环境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