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温度 降水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
一、引言
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随着气候的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匮乏、作物病虫害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利用近57年气候资料分析了南阳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应及早采取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活动,旨在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
二、南阳气候变化特征
1.温度变化
1.1温度年代际变化
南阳市20世纪50年代后7年、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4.8℃、14.9℃、14.8℃、14.6℃、15.0℃;其中50年代后7年和60年代各年际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7.0℃以上,70年代和80年代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7.0℃以上的年数分别为6年、4年,90年代仅有3年出现37.0℃以上的年极端最高气温。
1.2 温度季变化
20世纪50年代后7年至80年代,春季季平均气温均为14.8℃,90年代后春季平均气温升至14.9℃;夏季平均气温50年代后7年为26.6℃,60年代为27.0℃,70-80年代有所下降,80年代降至最低值,为25.7℃,90年代较80年代开始回升,为26.1℃;以50年代为最高,60-80年代处于下降期,90年代回升;冬季平均气温50年代后7年为2.0℃,60年代上升至2.4℃,70-80年代达到2.6℃,90年代升至3.3℃。
由此可见,南阳市近45年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温度季变化为:春季气温稳定,升高幅度较小,基本保持不变;夏、秋季气温先下降后又出现回升,回升较明显;冬季气温持续上升,且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南阳市温度主要体现表现为冬季温度的上升。
2.降水量变化
2.1降水量年代际、年际变化
1953-2009年中,20世纪50-90年代各年代平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变化,70年代为最小值,70年代后降水量增加趋势;其中50-60年代各年代平均降水量多于多年平均值,70-80年代基本持平,90年代少于平均值,21世纪前10年又表现为上升趋势。
近57年中,南阳市年降水量1953-1961年年降水量波动较小且呈下降趋势;1961-1966年年降水量波动较大,其中1963年年降水量是历年降水量的第二大值;1967-1999年除1989、1996年降水量大于1000mm外,其余年份变化平缓,基本趋于历年平均值;21世纪前10年降水量变化平稳,在2000年时降水量达到历年最大值,为1356.3mm。
2.2降水量季变化
近57年中,与历年春季平均降水量相比,南阳市春季降水量显著偏多和偏少的年份各有5年,各占10.2%,较偏多的年份有3年,占6.0%,其余44年接近历年平均值;与历年夏季平均降水量相比,降水显著偏多的年份占15.8%、偏少的年份占3.5%,较偏多的年份占22.8%,有21年接近历年均值,其中1953、1964、1999、2000年波动较大;与历年秋季平均降水量相比,1968~1982、1984~1995、2004~2009年降水波动幅度较小,其他年份变化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可相差200~300mm;与历年冬季平均降水量43.0mm相比,1954、1979、1983、1989、1990、1999、2001年冬季降水量变化较大,其他年份波动较小,约61.4%的年份降水为20~50mm。
由以上分析可知,南阳市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而年际下降变化趋势则不明显;降水量季变化均趋于下降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偏多、偏少年份集中,易出现旱涝灾害。
二、气候变化对南阳农业生产的影响
1.有利影响
随着南阳市冬季温度上升、夏季温度降低的温度变化趋势,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和热害的机率减小;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期有效积温增多,早霜冻日推迟、晚霜冻日提前,使农作物播种期提早,延长了作物生长期,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和稳定,还可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并扩大作物种植界限。
2.不利影响
南阳市年降水量总体的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波动幅度的加大使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不均致使旱涝等灾害发生频繁,是影响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不利因素。
暖冬为越冬虫害及其虫卵提供了优越的温床,易造成来年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气候变暖还将导致土壤肥料分解和流失加速,农作物种植必须依靠增加肥料来满足生长需要,这些现象的加剧致使化肥、农药、除草剂用量加大,加大了农业成本投资,同时又增加了农作物化学制剂污染机会,给农业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降低农作物绿色无公害品质。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1.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气象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应对南阳市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气候变化下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繁加剧。
2.推广气象使用科技,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后有效积温的增加,科学引种,扩大作物种植界限,并合理安排农事,调节作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3.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气象信息,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及时病虫害防治信息,尽可能进行统防统治。积极实施改良土壤措施,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以平衡土壤营养。
参考文献:
[1]陈宝凤,王宇翔. 南阳近45年气候变化分析[J]. 河南气象,1998年第3期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范文2
气候变化经济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环境经济学分支学科,涉及到气候科学、生态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新兴学科需要理论创新与方法学探索[1]。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现实而迫切的需求,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设立了专门章节,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发展赤字”和“适应赤字”的双重挑战,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地理、气候环境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很大约束。针对这一基本国情,有必要对适应气候变化进行一些深层思考,探索适用于中国现实情况和特殊问题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为了进一步厘清适应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国内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本文提出了“气候容量”概念,对其内涵、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政策含义进行了剖析,以便为国内的适应政策和行动提供概念分析框架和方法学支持。
1气候容量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1.1气候容量的相关概念
容量或承载力这一概念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中被广为应用,强调人类活动不能超出特定生态环境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其本质在于给人类可持续发展确定一个长期的合理的度。承载力是一个与资源禀赋、技术手段、社会选择和价值观念等密切相关的、具有相对极限内涵和伦理特征的概念。承载力研究有两个主要的视角,一是基于生态学的生物承载力,如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等;二是基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的约束,多采用人口承载力的表述[2-3]。例如,承载力是在特定地域、特定时空范围内,多层级生物圈和环境过程下,一个拥有有限资源的栖息地或生态系统可容纳的最大人口容量[4-5]。由于学科视角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许多研究忽视了生态环境与人口承载力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6]。可持续发展概念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分析框架,探讨全球人口承载力和发展阈值的问题[7],“适度规模的人口承载力”不仅取决于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更与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有关,取决于发展模式、生产与消费的方式[8-9]。对此,国内外学界设计和改进了综合环境评估模型,以反映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例如Berck et al[10] 在全球环境和人口承载力的评估模型中,考虑了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因素。然而,国内的承载力研究还较少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气候和环境的互动作用。传统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主要将气候和地理要素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认为一个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而正常状态下的生态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也是比较恒定的。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种气候要素的变率增加,不确定性加大,使得人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加剧。这种情形下,有必要提出气候容量的概念,以便区别于传统的承载力研究。
潘家华等:气候容量:适应气候变化的测度指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2期气候容量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从广义的范围来看,气候容量本质上是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容量问题,理论上可以兼具减缓和适应领域。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来看,有人认为气候容量是地球以不损害基本气候条件稳定的方式吸收温室气候的能力[11]。这个概念对环境容量比较接近,类似于地球大气系统和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其政策含义在于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分配,以及容量约束下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然而,本文所界定的气候容量与此不同,更接近于气象学领域的“气候生产潜力”、“气候资源承载力”等概念。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最优的技术、管理和投入条件下,由温光水等气候资源共同决定的最大限度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也称为净第一性生产力或初级生产力[12-14]。气候资源承载力是在气候生产潜力确定的基础上,理论上单位面积土地最大可能承载的人口量[15-16]。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显著影响[17] 。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源以及水资源、生态系统,从而对农业、林业、渔业、人口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带来相应的影响。例如Batchelder & Kashiwai[18]从气候-生态系统耦合角度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太平洋环极地地区的渔业资源的影响。降水、温度及其均值变化(变率)是影响特定地区长期植被覆盖的最重要因素,高志强等[19]对中国北方地区20年的气象和遥感数据分析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由于温度升高、降水减少而显著降低,其中气候变化对于初级生产力下降的贡献为90%,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只占到10%。公延明等[20]基于长期气候指标测算了高寒地区的初级生产力及草地载畜量,指出西北干旱区气候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将有助于该区畜牧业的发展。周广胜等[21]分析了东北地区森林、农田、草地和湿地的生产力及其粮食产量动态变化,根据未来100年的气候预估资料,预测了东北地区在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几种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力。张吉生等[22]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对宁夏红寺堡区2020年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预测。(节选)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范文3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上相对于干扰而具有的敏感反应和恢复状态,它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在干扰作用下的表现[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原生脆弱性和次生脆弱性,又称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4]。固有脆弱性指生态环境具有相对较强的敏感性;特殊脆弱性是指外界干扰一旦超过了环境维持自稳定的阈值就会发生突变性的退化[5]。海岛生态脆弱性同样可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所谓固有脆弱性是指由于陆海作用引起的脆弱性,是海岛生态环境在陆海动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因自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是所有海岛环境的共性,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而特殊脆弱性则是指在大量的和不同的人类开发活动影响下的海岛环境因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主要表现为海岛地形地貌的改变、海岛植被的破坏、自然灾害等,可因经济调控、计划和政策等人类决策的变化使损害发生变化,即是可变化、可控制的[2]。
2平潭岛自然地理条件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东邻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73海里,西部隔海坛海峡与福建省福清市、长乐市相邻,南部与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相隔于兴化水道,北至海坛石与白犬相峙,介于东经119°32′至120°10′,北纬25°15′至25°45′之间。平潭岛属于福州市的一个县,全县由126个大小岛屿,167个岩礁组成,总面积370.90km2。其中海坛岛为主岛,地势南北高,且多为起伏的丘陵与低山,中部较低为海积平原,面积251.40km2,南北长29km,东西宽19km,海岸线长408.73km,它是全国第五大岛,全省第一大岛,亦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潭岛在NNE向新华夏系构造控制下,经过第四纪以来海平面的多次升降和流水、风力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丘陵、平原、台地从西北向东南相间排列的地貌格局[6]。
3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表现
3.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的风口走廊,又受台湾雨影区的影响,属于半湿润气候,风力强、降水少且变率大,风、旱、潮等灾害频繁。台风和旱灾是平潭岛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的频率最高,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台风影响主要在7-9月,约占总次数的70%,据1956~1987年资料统计,台风影响平潭共达184次,平均每年5.8次;另据1953~1980年气象资料分析,28年中发生旱灾85次,其大旱灾38次[7]。
3.2近岸海域赤潮频繁发生
随着平潭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当地人口和外来游客逐步增加,大量含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规模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也造成对海域水质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使赤潮频繁发生。1990年4月,海坛岛东南部发生赤潮导致大量缢蛏死亡。1991年4月,海坛岛的北厝、苏澳、芦洋、澳前、竹屿口、芬尾、白清等地发生赤潮导致草虾、仔虾、扇贝死亡[8]。2007年6月,龙王头海水浴场及周边海域爆发有毒赤潮。
3.3海岸线侵蚀严重
平潭岛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水文条件等造就了极富有个性特点的海蚀景观,如海蚀沟、海蚀绝壁、一线天、仙人井等。但海岸侵蚀作用又对海岸线造成极大的破坏,产生海岸崩塌、滑坡,形成海蚀平台、崩积砂石滩等,使海岸线后退,岛屿面积缩小,平潭岛东北部海岸侵蚀破坏现象尤为严重[9]。流水镇位于平潭岛东北部,该区域基岩为中酸性英安质火山碎屑岩,残坡积台地十分发育,残坡积粘土厚度可达10m~20m,在海水冲蚀、风蚀等海洋外动力作用下形成陡崖,陡崖在海蚀及重力作用下崩塌,如此往复,海岸线不断后退。如流水镇北港小学校址,原距海岸线约100m,现因海岸侵蚀导致山体滑坡,学校操场与海岸线的距离已缩小至50m左右,已对学校的安全构成威胁。
4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分析
4.1全球气候变化
因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已是一个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事实。世界海洋的最上层300米,1998年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温度上升了0.3±0.15℃;1966年以来的北半球,年平均雪盖面积有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约减少10%;1973年以来卫星观测北极的海冰面积也有下降趋势,自1978年至今,北极海冰面积可能减少2.8%[10]。国内外科学家使用31个复杂气候模式,对6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0.09米~0.88米[11]。而海平面的上升、更剧烈的海浪、海面冰盖的减少、地面温度的升高促进永久冻土融化和地面冰面减少,将造成沿海地区土地面积减少,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对居民和基础设施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引起海岸带的退却,这是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影响的一般情况,是海岛固有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4.2围填海等海洋、海岸工程建设
平潭岛海岸线蜿蜒曲折,主岛海坛岛西部海域潮流动力较弱,岛礁风化物长期沉积。建国以来,先后实施了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和山门前等大中型围垦,共计围垦面积40.44km2,扩大土地面积2941.7hm2,修筑海堤10418m[6]。近年来,又陆续启动了苏澳港口船舶修造基地、竹屿港口船舶修造基地和平潭海峡大桥等重大海洋海岸工程的建设。围填海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海流体系和水动力条件,造成泥沙淤积,降低了海域的环境容量,导致局部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并对海洋生物资源带来严重影响。
4.3海岛周边海域环境污染
近年来,随着平潭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海岛旅游开发等利用程度的不断升高,近海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垃圾的任意倾倒、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海岛近海环境污染和周边海域富营养化逐渐加重。就海水养殖业而言,海岛水产养殖在增加附近渔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海岛和周围海域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平潭竹屿养殖区的水质已呈劣四类[12],高密度网箱养殖使得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和代谢废物能够提高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增加水体的混浊度,使浮游生物与食物链发生变化,导致鱼虾减少。而沉积到海底的养殖废物则会造成海底的有机物污染,其有机物分解耗氧在底层形成缺氧环境,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导致原来生活在海底的动植物暂时性消失和海底生物多样性的下降[13-14]。
4.4淡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后恢复困难
平潭岛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200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1238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373万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1.3%,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2%,属福建省沿海岛屿缺水地区。
平潭岛处于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多为逆行演替的人工植被,以木麻黄为主,种类少,优势种相对明显,群落结构单纯。长期受人类的破坏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植被急剧衰退,原先营造的木麻黄林,老化严重。由于树种单一,原来木麻黄老化被砍伐后,造林成活率低,二代幼林矮化,呈灌木林状,而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又难以存活,树种更新困难,加上人为挖沙采石和风浪侵蚀,从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
5平潭岛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措施
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的结果,而人类开发活动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则是脆弱性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重点从人类活动规范管理的角度来实现对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调控[2]。
5.1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保护性的旅游。滨海生态旅游应以滨海生态系统和滨海资源为依托,强调保护和可持续的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平潭海坛风景区、坛南湾沙滩、龙王头沙滩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应制定控制性规划,论证各类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强度,合理确定旅游生态容量,实现以生态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收益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加强滨海旅游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理和抢救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使之尽早恢复本来面貌;并在旅游区内建设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设施。
5.2严格控制海岛及周围海域环境污染
控制海岛周围环境污染要海陆一体化调控,应强化岛屿和海域的两位一体监督和综合管理。
一是加大内陆流域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入海,建立并实施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并试点运行。海洋每年接纳污染物中陆源污染物占80%以上,所以应加大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在原有平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工程并扩大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全面实施海上流动污染源及其相关作业的监控和管理,加强对机动船舶、港口、锚地泊船等含油污水的治理和管理,实施船舶及相关作业的油类污染物“零排污”计划。
三是提高岛民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5.3推行养殖生态化建设
生态渔业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系统工程技术进行设计、生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渔业,该产业既能实现高效健康养殖、海洋渔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又能有效地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确保渔民增产增收。
在养殖结构方面,要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高、优、特种类,提高经济效益。在养殖技术方面,要加强对种苗、饲料渔药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水产养殖科技含量,进一步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保护中国鲎、仙女蛤、厚壳贻贝、坛紫菜等重要渔业品种的渔业资源、繁育、索饵等场所。
5.4植树造林,实施海岛生态恢复计划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范文4
一、联席会议的组成单位
(一)联席会议召集单位:区经贸局
(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国土资源分局、区建设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局、区林办、区地税局、区环保局、区广电局记者站、区统计局、区物价局、区工商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市质监局片区、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国税局、区气象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科协、供电局。
二、联席会议的工作任务
(一)分析能源形势,研究节能措施与工作落实情况。针对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阶段性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决定节能重大行动。
(二)研究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审查全区性节能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
(四)听取全区节能工作汇报,提出需要区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节能和资源节约事项,通报节能工作进展情况。
(五)研究企业节能激励机制和措施、全区性节能奖惩规定。
(六)落实区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三、联席会议任务分工
(一)区经贸局。组织编制节能规划和节能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开发研究计划,组织编制地方性节能标准、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投资导向,研究制定节能措施,组织制定实施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和评定标准、节能招标采购具体办法,组织节能企业、节能项目和节能产品认定,组织实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组织实施全区重点节能示范工程建设,安排节能专项资金,组织并监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节能审查,监督节能目标和节能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节能信息交流、宣传、教育、培训,表彰节能先进,指导各乡镇、各行业和企业开展节能工作,负责组织召开节能工作联席会议。
(二)区发展和改革局。将节能工作作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利用“6·18”平台,支持节能技术对接项目落地建设;推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参与推进节能其他工作。
(三)区气象局。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详查和评估,为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气候变化对能源安全影响的专项评估;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及各类极端天气与气候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
(四)区建设局。监督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严格执行节能50%的建筑节能标准。组织编制地方建筑节能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标准设计图集;组织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新技术新产品,培育建筑节能产业,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推动太阳能热水器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加强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
(五)区交通局。合理规划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型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运输车辆的更新改造,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发展柴油车、高效低耗重型车,推广厢式货车,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促进远洋、沿海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逐步淘汰技术落后、高耗能船型;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交通工具,加快运输企业集约化进程,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提高运输效率;组织推广新节能技术、产品在交通车辆中的应用。
(六)区农业局。促进农村资源利用高效化,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大力推广低耗能先进实用农业机械;改进作物和品种布局,有计划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
(七)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制定政府机构的能耗定额和支出标准,建立和完善政府机构节能规章制度,编制政府机构节能采购指南和节能采购目录;按照节能标准改造政府机构采暖、空调、照明、电梯等系统,推广受用高效节能办公用品;带头采购低油耗汽车,加强公务用车曰常管理。
(八)区统计局。负责提出能够反映各乡镇能源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能耗指标制度;统计和分析工业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督促工业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生产和使用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重点耗能企业能耗情况。
(九)区财政局。区财政逐步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工作给予支持。
(十)区科技局。加快节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节能科技的自主创新和节能公共平台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推动高效节能项目的研究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支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设备和节能产品;支持开发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
(十一)区环保局。加强对清洁生产实施的监督,依法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十二)区林办。加强林产工业节能。研究提出我区可生产生物质能的树种的种植发展方向。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十三)国土资源分局。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地审批,对达不到节能标准的项目不予批准用地。
(十四)区工商局。查处流通领域假冒伪劣节能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十五)区物价局。贯彻执行国家制定出台的差别电价政策,制定出台促进我区节能工作的价格。
(十六)区水务局。制定水能利用规划,推动水能利用。台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节水力度,建设江河防洪工程体系。
(十七)区海洋与渔业局。结合我区沿海的特点,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拟定全区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及对协调处理海洋开发和保护行动出现的各种矛盾。
(十八)区国税局、区地税局。执行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促进我区节能工作的税收征管措施。
(十九)供电局。调整和优化电网结构,完善高、低压配电网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节能新设备,降低电网损耗;积极推广“两型一化”(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化)设计,采用同塔双(多)回、大截面导线和紧凑型输电线路技术,以节省土地、保护环境,提高输电、配电能力。实施节能调度,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
(二十)区委宣传部。协调指导新闻媒体开展节能(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宣传党和国家节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标识;宣传普及节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宣传节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单位、个人的事迹,曝光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
(二十一)区教育局。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的节能(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培训。
(二十二)市广电局记者站。负责广播、电视等煤体的节能(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播放节能、节水等公益广告。
(二十三)区总工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节能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活动,推动节约型企业、节能型企业建设。
(二十四)团区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节能(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和实践活动,教育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二十五)区科协。围绕节能(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二十六)区委组织部、区经贸局、区人事局、区效能办。建立全区党政班子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全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并作为干部评价、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十七)区监察局。对违反节能法规行为进行督查。
四、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一)区经贸局为联席会议的召集单位,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区经贸局局长担任。联席会议议事办公室设在区经贸局,负责联席会议的筹备组织工作。
(二)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召开。联席会议召集单位预定召开联席会议时间,并提前会商各成员单位,收集需要提交联席会议研究的有关事项,确定会议议题,正式发出会议通知。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成本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8―0068―08
一、引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7a),近百年来,全球表面的气温升高了0.74℃。如果在2000年到2030年间依然保持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增加25―90%,预计未来20年间,气温将每10年增加0.2℃。科学证据表明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累积以及人类活动排放的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气温升高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发生的频率加大、风暴的密集度增加、大气降水模式的改变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这些自然系统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根本的影响,从而威胁生物的生存能力和人类财富的安全。
经济学家Williams Nordhaus1982发表了题为“How Fast Shall We Graze The Global Commons”的文章,开始应用经济学研究气候变化,从此气候变化经济学就将焦点落在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提供积极的针对面临的气候问题的政策分析。虽然和环境经济学的其他领域有重叠,但气候变化经济学更多的是利用气候变化的鲜明特点,即温室气体影响的长期性、气候问题产生和影响范围的全球化、政策的效益和成本的不平衡的分布等,来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多个侧面。通过模拟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趋势,检验和分析技术选择对气候变化进程和减排成本的影响,选择控制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如碳税和碳交易等)。
气候变化经济学已经建立了其研究领域和基础要素,并在经济学界达成了共识。1997年,美国2500名经济学家,包括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同发表了一项声明,指出最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是通过基于市场的政策。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控制措施,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将导致世界随着气候系统的变化经历根本性的变革。他们相信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能够利用大量的证据和量化的风险评估提供的信息来帮助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二、气候变化的损失和减缓的效益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如平均气温升高、极端天气现象频率发生、降水模式的变化、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的改变等,这些生物物理系统要素的变化将对人类的福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学家通常将气候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分为两类:市场和非市场的损失。
市场的损失(market damages)来源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市场产品的价格波动和数量的变化给福利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生产量的变化受气候变化要素的约束。研究者通常应用气候依赖型的生产函数来模拟气候变化的福利影响。例如,小麦的产量是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函数,因此可以直接估算由于气候要素变化导致的小麦产量的变化。生产函数法还被用在森林、能源服务、水资源利用以及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洪水等产生的经济损失。有学者认为生产函数法忽视了产品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于是享乐价格法(hedonic approach)则成为估算气候变化损失的另一选择。例如Mendelsohn et al.(1994)将享乐价格法应用到农业,基于选择最大化地租的假设,利用跨部门的数据检验自然、物理和气候变量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非市场的损失(no―market damages)包括由于不利的气候变化导致的直接效用的损失、损失的生态系统的服务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的福利的减少。这些损失的价值不能够在市场上直接观察到。例如,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没有和价格的变化有任何明显的直接联系,也观测不到需求的变化。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是最有争议也是最为广泛被采用的评估非市场损失的方法。Berk and Fovell(1998)利用支付意愿法研究了美国加州不同地域的公众为阻止当地的气候变化每月愿意支付的价格。结果表明冬季人们为阻止当地气候变得暖湿/暖干的支付意愿分别是每月9.74和16.70美元,而为阻止气候变得冷湿/冷干的支付愿意分别是每月11.10和18.18美元。
评估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更多的研究利用包括市场和非市场部门的经济模型,估算全球或是区域气候变化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基于模型的实证性研究报告了三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评估和结果。第一种是计算在特定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情况下,气候变化的影响占GDP的百分比。Mendelsohn et al.(2003)估算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水、能源和海岸地带五个市场部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的小。如果气温比工业化前升高4℃或是以上,在此情况下气候变化对上述五个部门的影响都是正的。Tol(2002)的估算包括市场(农业、林业、水、能源、海岸地带)和非市场的部门(生态系统以及疾病造成的健康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气温比工业化前升高0.5℃时,气候变化带来的效益占全球GDP的2.5%。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2.5℃,气候变化的损失占全球GDP的0.5-2%。Dordhaus(2000)除了考虑更多的市场部门、与气候相关的疾病、污染造成的死亡以及生态系统外,其模型还包括了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的经济损失。
第二种研究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则是按照特定的排放情景,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技术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影响被按照时间的发展综合,然后被贴现到现在的值。一些估算是在全球的尺度上进行的,有些估算是综合一系列地区或是当地的影响以得到全球的总和。Stern(2006)应用综合评估模型,设计了基准和高气候变化的不同情景。模型估算的结果表明,在“照常营业”(business―as―usual)的情景下,即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或是行动的话,气候变化对市场部门的影响加上灾害的风险损失,每年至少占全球GDP的5%;如果将市场部门、灾害的风险和非市场的损失都计算在内的话,气候变化影响的损失估计每年占全球GDP的20%或是更多,而且损失将一直持续。Jorgenson et al.(2004)应用一般均衡模型(cGE)估算气候变化对美国投资、资本的存量、劳动力和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温升高3℃,在最佳的适应状态和潜在的危害较低的情况下,气候变化的净收益为GDP的1%;如果很少采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损失为GDP的3%。不管是哪种情景,70-80%的气候变化影响是由农业产品的价格变化引起的,少部分是由能源价格和死亡率的变化导致的。
第三种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是估算社会碳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SCC)。在任何时间段或是任何时间内,SCC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碳排放(CO2)造成的以经济价值来估算的额外(边际)影响或是损害,也可以理解为每减少一个单位的碳排放的边际效益。SCC的计算尽可能将每一吨额外保存在大气中的CO2的边际影响加起来,此过程需要一个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模型和将经济价值贴现到排放年限的方法。2005年社会碳成本的平均估算值为每吨碳(tC)43美元(即每吨二氧化碳12美元),但该平均值的变化范围很大,如在100个估算中,每吨碳从10美元(每吨二氧化碳3美元)到高达每吨碳350美元(每吨二氧化碳95美元)(IPCC,2007c)。社会碳成本大幅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估算的假设上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如气候敏感性、响应时间滞后、风险和公平的处理方式、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影响、是否包含潜在灾难损失和贴现率选择等。
三、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
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研究(US EPA,2006)分析了全球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部门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指出如果减排成本是$10/tCO2eq,2020年全总的非二氧化碳的减排潜力大于2000MtCO2eq(二氧化碳当量);如果减排成本为$20/tCO2eq,则减排潜力为2,185MtCO2eq。由于二氧化碳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来源,而且其在大气中的累积对气候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研究大都集中讨论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
1、减排成本估算的方法和模型
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取决于多种边际替代的可能性,例如不同燃料的替代以及替代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能力等。替代的潜力越大,则满足特定的减排目标的成本也就越低。研究者主要应用的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评估可替代性的选择和减排成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型。
“自下而上”的能源技术模型,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有关具体的能源过程或是产品的技术信息。模型趋于集中在一个部门或是一组部门,对于一般能源替代的能力提供较少的信息,也不能反映能源密集型产品价格的变化对这些产品的中期和最终需求的影响。自下而上的研究一般是针对行业的研究,所以将宏观经济视为不变。比较常用的模型有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开发的LEAP,日本环境研究所的AIM/Enduse以及在国际能源署框架的MARKAL模型等。许多研究机构都根据研究需要和解决的问题开发不同的模型。
“自上而下”的研究是从整体经济的角度评估减排成本的经济模型,包括“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这些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够追踪燃料的价格、生产方式以及消费者选择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类模型包涵了较少的具体的能源过程或是产品的信息,能源之间的替代通过平稳的生产函数来体现,而不是详细的可选择的不连续过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是从整体经济的角度评估减排成本,使用全球一致的框架和有关减排的综合信息,并抓住宏观经济反馈和市场反馈。自上而下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建造的假设。Repetto & Duncan(1997)的综合分析发现,广泛应用的估算气候变化减排成本的模型,都包括了以下主要假设:低碳或是无碳技术的可得性以及成本,经济对于价格变化反应的有效性,能源和能源产品可替代性程度,达到具体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需要的年限。是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避免一些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是否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可以避免其他的空气污染的损害,碳税税收如何在一个经济体内循环等。如果假设条件不同,得出的减排成本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IAM)模拟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的过程,从温室气体的排放到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这类模型将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集中程度、气温、降水等要素联系起来,同时还考虑这些要素的变化如何反馈到生产和效用系统。综合模型也多为优化模型,以解决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何将减排的利益最大化。综合模型利用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方法,比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成本和消除或是减弱气候变化的效益。这类模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IGMS模型和Stern报告中应用的PAGE2002等。
2、减排成本的实证研究
IPCC(2007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实现中期减排(2030年),全球将温室气体稳定在445和710ppm CO2-eq之间的宏观经济成本处于全球GDP降低3%和GDP增长0.6%这一范围内。实现长期减排目标(2050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稳定在710和445ppm CO2-eq之间,全球平均的宏观经济成本是GDP增加1%到GDP损失5.5%。大多数研究的结论是随着温室气体稳定目标的严格,减排成本加大。模拟也表明,假设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证的收入用于促进低碳技术或现有税制的改革,将会大幅度降低减排成本。全球减排二氧化碳的宏观经济成本的估算主要是利用自上而下的模型,模型的总体假设是在全球排放交易的前提下,寻找全球最低的减排成本。
区域减排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温室气体的稳定水平和基准情景。对于相同地区减排成本的估算,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模型和假设,最后得出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虽然计算结果在具体的数据上有所不同,但是模型所解释的总体特征还是具有一致性。Chen(2004)利用中国的MARKAL―MACRO模型,预测中国2050年的一次能源的消费为4818Mtee,碳的排放量为2395MTC,从2000到2050年之间,中国单位GDP的碳强度将平均每年降低3%。在此情景下,如果CO2的减排幅度为基准水平的5-45%,估算的碳的边际减排成本在12美元/吨碳到216美元/吨碳,减排的经济成本相当于在基准基础上损失0.1%到2.54%的GDP。王灿等(2005)采用综合描述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动态CGE模型,分析了2010年实施碳税政策的减排情景。结果发现,在基准排放水平下CO2减排率为0-40%时,GDP损失率在0-3.9%之间,减排边际社会成本是边际技术成本的2倍左右。当在基准排放水平下CO2削减10%时,碳排放的边际成本约99元/吨,GDP仅下降0.1%左右,如果减排率上升到30%时,碳排放的边际成本约475元/吨,GDP将下降1%左右。
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Lockwood et al.,2007)报告了一项基于不同模型对于英国减排成本的估算。其中,Anderson的自下而上的模型结果表明,在2050年,如果减排目标是在1990水平上减排80%,在基准没有控制飞行的排放的情境下,减排的成本为GDP的2.49%;如果控制飞行的排放,减排成本是GDP的1.06%;在能效提高的情景下,减排成本为GDP的0.76%;而如果有新核能的投入,则减排成本为GDP的0.94%。MARKAL―MACRO模型的结果显示,在2050年,基准的情景下减排成本为GDP的
2.81%;加速技术革新的减排成本为GDP的2.58%;高燃料价格的情景下,减排成本为GDP的2.64%;而能源效率加速提高的减排成本为GDP的2.04%。不管哪类模型,结果均显示提高能源效率是降低减排成本的关键因素。这两个模型的结果也被用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强调提高能源效率是英国的能源政策的优先考虑。
研究还发现估算CO2的减排成本,基于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的变量是关键的要素,例如贴现率的选择、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外部性的处理、价值评估的问题和技术、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的影响、交易成本等,这些经济要素的不同都会导致估算成本的差异。
3、技术变化与减排成本
气候是由存储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决定的。有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能够存在上百年,使得气候变化成为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因此技术条件的假设对于减排成本的估算就非常的重要。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和技术变化的速率、技术替代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是直接相关的。和没有考虑技术进步的模型比较,将技术变化包括在模型中估算出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明显的减低(IPCC,2007c)。这些成本下降的幅度关键取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研发支出的回报率、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溢出效应、其它研发的推广以及边干边学的模式和学习的速度等。
目前应用的技术进步模型已经有了极为显著的改进,超越了早期的传统模型中将技术看作是外部变化因子的模式。最近的几个模型允许技术进步的速率或是方向对内在的政策干预做出反应。一些模型(如Popp,2004;Nordhaus,2002)则集中在研究和开发基础上的技术变化,结合政策干预、激励研发的政策以及知识的进步。其他的模型则强调基于学和做的技术变化,考虑累积的产出是和学习相关的,随着产出的不断累积而降低生产成本。相对于那些将技术认为是外部因素的模型,政策介入所产生的技术变化的模型能以比较低的减排成本达到规定的减排目标。
四、气候变化经济学与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在科学上和经济学上均具有不确定性。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我们还缺乏对一些科学问题的认识,例如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的量,温室气体集中程度的改变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以及出现的速度,区域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农业、林业、渔业、水资源、疾病和自然系统的影响等。经济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我们不确定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速度,人类活动的能源强度和土地强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或是鼓励技术发展政策对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累积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成本等。
1、不确定性与气候政策的选择
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一是辨别出一系列可管理的变量,二是估计每一个重要的参数可能的分布,三是估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所解决的重要问题的影响。一些成熟的数学模型已经被学者用来分析和成本效益相关的不确定性,如一些学者采用Monte Carlo模拟分析减排模型输出的不确定性,决定那些缺乏知识的随机的参数或是误差如何影响被模拟的系统的敏感性和可信度。此方法提供了给定政策的一系列结果或是一系列的优化政策。王灿等(2006)利用Monte Carlo模型对CGE的二氧化碳减排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他们对CGE模型的50个自由参数进行随机采样,考察模型输出的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也被用来确定减排成本评估中对估算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还有一些研究者利用其他的模型来处理不确定性。例如Nordhaus(2007)利用综合的气候-经济模型DICE同时分析不确定性。
2、不确定性与贴现率的选择
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在要持续一个世纪或是更长的时间,因此减缓气候变化的效益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被度量,这样就提出了贴现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常讨论两种贴现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一种是应用社会时间偏好率,即纯粹的时间偏好率和福利的增长率之和。另外的方法考虑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使项目的投资能够得到这种回报。也有专家指出,应该选择比预期价值低的贴现率,以反映贴现的要素以及贴现率和贴现的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针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一个国家必须将其决策建立在让贴现率能够反映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基础上。发达国家一般采用4-6%的贴现率是合理的(这个贴现水平被欧盟国家用来评价公共部门的项目),而发展中国家的贴现率可能会高达10-12%(IPCC,2001)。在Stern的报告中,基于对气候变化公平性的强调,选择了近似于零的0.1%的贴现率,致使其气候变化影响的估算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批评。Nordhaus(2007)用相似的方法和3%的贴现率重新模拟Stern的估算,发现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远远低于Stern的结果。
3、不确定性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除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估算有影响,不确定性同时也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否应该现在就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现在行动应该投入多少?还是等待至少是一些不确定性得到解决?经济学原理建议,在缺乏固定的成本和不可逆转性的情况下,社会现在就应该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应该是在预期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相等的那个点。然而,无论是在成本侧的低碳技术的投资还是在效益侧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累计,气候变化和固定成本和不可逆的决策存在着固有的联系。这些特征导致或是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或是没有行动,分别取决于各自沉没成本的大小。实证性的分析和数学模型建议现在就应该开始采取措施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以获得显著的环境效益。Stern的研究报告(2006)显示,如果现在采取行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变化的损失会控制在每年损失全球1%的GDP。所以他呼吁世界应该立即行动,大幅度的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损失。
五、结语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范文6
说“评书”,是古时候一种普遍的消闲娱乐文化现象,结尾和开头都匠心独具,设“悬”以吸引听众,使人有种欲罢不能之感。现代剧作家,在影视连续剧中,往往也是一开场就“来事”,你因此得继续看下去。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在“洋流”教学中的实践和心得。
一、巧设“故事”引入
历史上,欧洲人哥伦布以脚踏上实地的事实,发现了“新大陆”美洲。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美洲,此后,欧洲人就经常利用哥伦布的航线去美洲攫取财富。
问题一:哥伦布两次到达美洲用的时间不一样,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哥伦布发现的航线现在有用吗?
学生讨论的非常活跃,回答问题也很积极。随后我就引入航
线、洋流、洋流运动规律等知识,步入教学主题。
二、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利用探究问题的形式“设悬入境”,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今秋,复习“洋流”我引入实时新闻:(2013年)今夏,英国中南部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连续六天气温达30 ℃以上,(英国冬暖夏凉,很少使用空调)布莱顿等海滨城市的沙滩人满为患。
7月6日至7月14日,据统计,英国热死不适应气候变化的达
760人。然而,同纬度的大西洋西岸加拿大却温和凉爽,气候宜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从学生惊奇的目光中,我先谈了全球变暖的异常天气,再分析英国产生这种现象的多种原因,转入到北大西洋暖流对英国,拉布拉多寒流对加拿大沿岸气候的影响,进而复习洋流的分布,洋流分布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三、学习新课,也可“设趣入境”
讲“洋流”一节内容前,可以引入这种现象:同为北大西洋东侧的英国和法国附近,渔业资源差异悬殊。英国北海地区西岸,渔业是传统的优势产业,占据着大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附近的法国西南部比斯开湾地区,大陆架广阔,纬度低,光热条件好,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但渔业资源贫乏,这是为什么呢?我从两地区地图的位置方向去设问,学生觉得位置相当,情况差异巨大而有趣,产生了探究欲望,教师然后因势利导,从讲述影响渔业资源的相关因素中,强调寒暖流交汇对渔场分布的重要作用,进而进入课堂主题内容:洋流运动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