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1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在于提升和应用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和储存技术,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并可能发展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对我们的一个巨大挑战,更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良好机遇。
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近期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的根本途径。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1.1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继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设立目标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和政策,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与灾害的频率与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面对未来气温升高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
1.3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比较迅速,而来自能源结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使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现实的挑战。为了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而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导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所以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英国,其目标也是到2050年建设低碳经济社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目前处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2.1 产业和能源结构的挑战
我国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许多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加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发展态势不可避免,对能源的巨大要求使得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而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以上。这种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十分艰巨。
2.2 低碳技术水平的挑战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技术的关键,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一是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二是我国低碳技术项目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三是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领域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许多情况下,中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这对中国显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2.3 路径依赖的影响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这种现象成为路径依赖。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基础设施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等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石化能源技术依赖严重。当面对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很难摆脱。
2.4 强制性减排的挑战
发达国家从未放弃过将中印拉入减排行列,挑战来自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伴随而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尽管中国的碳排放许多来自出口产品,发达国家在享用中国廉价商品的同时,还要指责中国的排放。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的压力与日俱增。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比2005年减排40%-45%,从而把中国彻底推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归路。
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创新低碳技术。纵观世界各地为发展低碳经济而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应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立体式”的管理模式,加快低碳经济的迅速推广和应用。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
确立以低碳经济理念为发展经济的指导原则。一是要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并落实到年度计划中,让低碳理念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目前国务院正在起草《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涉及建设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配套政策、重点工程等诸多内容。各地也应该尽快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既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又能加速本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二是要尽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规。发达国家均将制定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推进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做法,我国也应尽快考虑从财政补贴以及税收方面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低排放的环保、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
3.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一是发展具有低碳特性的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消耗大量能源的是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第三产业单位能耗量非常有限。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应提升现代生产业的比重。二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优先开发新型的、高效的低碳技术,打破路径依赖。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环保型农业等领域的低碳技术。三是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问题,首先要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要落实下去;其次要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逐步从以前的行政手段向市场化过渡,从而使企业产生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再次,继续培育和推广循环经济型企业和园区,构建循环经济型社会。
3.3 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首先是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转型的原动力。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弱,政府要加强对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构建国家级的低碳技术研究机构,整合国内现有的技术资源自主创新,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引进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与二次创新,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的差距。加快如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其次是加大对低碳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政府未来投资的重要领域,加大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持。同时支持各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优先安排低碳经济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中确定的项目和企业。
3.4 加强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引导
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角,政府应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发展低碳经济。一是建立奖惩机制。制定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指标,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核算指标和控制排放、治理污染的责任机制。对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把关,并对完不成年度节能降耗指标的企业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四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减排领域,重点支持一批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节能减排项目。三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既然短期内无法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那么煤炭的清洁转化和多联产综合利用就成为能源消费战略的重要内容。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煤炭清洁利用新技术比如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工程,鼓励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群.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J].财会研究,2009,(23):
28-30.
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存在的问题;对策
1 概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程度提高,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环保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工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环境方面的技术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因此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1,2]。
2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3-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加强环境监测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由此可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为制定和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城市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持,没有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就是空谈,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3 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站大致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环境监测站、地市级环境监测站、旗县级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地市级环保局负责,环境管理的对象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是由属地进行管理,地市级环境监测站最了解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因此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是其他不同级别监测站不可替代的[7]。
4 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存在的问题[6-11]
(1)环境监测队伍存在问题。随着环境保护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管理和监测任务大幅增加,除例行监测任务以外,环境执法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污染源监控设备在线比对监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任务不断增加。但是环境监测队伍的素质与当前任务的发展并不协调。环境监测人员严重不足,目前环境监测站仍然属于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编制管理很严格,人员的数量明显满足不了工作任务的要求,而且很多地方存在混岗混编的问题,因此,人员数量不足是制约影响环境监测站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另外,环境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复合型高级监测人才。(2)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3)地市级环保局对环境监测工作重视不够。(4)监测技术能力不足,未能有效控制监测质量。
5 对策[6,7,10-15]
5.1 环保主管部门应重视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环境监测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尊重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不应以经济发展、政府考核等各种因素干扰环境监测的正常工作。
5.2 加强环境监测队伍的建设
5.3 加大经济投入
环境监测工作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测试方法对环境因素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这就需要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只有硬件设施建设好才能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5.4 加强专业技术、监测能力的建设
环境监测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监测站的发展,环境监测需要吃苦耐劳同时又具备专业素养的监测人才,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系统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国家总站或省级站应积极组织培训活动,为地市级监测站提供系统的人员培训机会。
5.5 加强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的管理
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符合自身要求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使监测站的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6 结束语
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相应提高,因此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地市级环境监测站作为环境监测的基础力量应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环境监测能力,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劲松,陈任翔.浅谈如何加强二级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85-87.
[2]刘卫先.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述评[J].中国环境监测,2009(3):5-10.
[3]郜宗智,郑梅.强化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监督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16-18.
[4]党瑞华.浅析环境监测在污染减排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172-174.
[5]胥树凡.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及管理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8(10):21-25.
[6]徐广华,陈静.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5):1-4.
[7]王延军,蔡焕兴,王荣俊.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历史转型期管理体制与职能定位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6):1-5.
[8]但德忠.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5,31(5):1-5.
[9]徐丽.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环境科学导刊[J].2010,29(增刊1):115-118.
[10]张哲海.加强市级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3):4-5.
[11]彭刚华,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46-48
[12]柏仇勇,黄卫,姜勇.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6):1-4
[13]刘穹,孙中欣.浅谈提高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效果[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6):38~39
[14]王心芳.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整体水平[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1).
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测井技术;解决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94
0 引言
煤田地质勘探中测井技术的作用原理是借助煤与岩层的地质差异,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通过测定其中的物理参数间接获取地层信息。煤田地质勘探中测井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顺利应用测井技术,需要借助含煤地层中的地球物理特性,并选取相关的测量参数,通过多种参数、测量方法对煤层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测井技术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测井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它主要是利用煤与岩层在放射性、密度、声特性以及导电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测井。测井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煤田测井技术更为快捷、有效,增加煤炭开采率。
1 测井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1)对煤层的深度和厚度进行测定。古地理沉积环境是煤的形成的基础,与其发育有直接关系。古地理沉积环境决定含煤岩系的变化规律、岩相类型以及岩性,煤层发育与富集的位置也与其有密切联系[1]。煤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测井曲线。通常情况下,高、短分辨密度测井源距分别控制在220mm、120mm,其边界分辨率分别为120mm、55mm。
(2)对煤田矿井的断层位置进行判定。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将完整、系统测量曲线的整体性作为对照依据,与其它钻孔的测井曲线作比较。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测井曲线出现重复和缺失,则能确定煤田矿井中存在重复和缺失的现象,这是判断断层位置与性质的方法。
(3)对煤质岩性与变质程度进行测定。借助专用软件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主要是对数据的中子、密度以及声波进行处理,重点分析岩石部分定量和煤质指标。煤的变质程度随着火成岩的侵入而增高,因此测井曲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伽玛曲线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减小,中子曲线与电阻率曲线也在逐渐下降。通过密度与电阻率的交绘图可以判断煤层的变质程度,密度与中子的交绘图也有相同的作用[2]。
2 测井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测井技术发展水平低。1951年,我国煤炭测井技术开始发展,在发展初期只能测量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在不能确定煤层和顶底板岩层电性差异的情况下,测井技术对煤层和岩层不能进行准确划分,因此整体效果不明显。现在我国的煤炭测井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整体的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国内开发出来的测井仪器精确性不高,与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2)仪器落后,设备更新慢。小直径脉冲中子仪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仪器,但是它的功能少且适用范围较小;碳氧比等仪器的精密度不高,很多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例如中子发生器,这对我国测井技术的创新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我国的高分辨阵列感应电阻率技术还不成熟,对微扫声电成像仪的研究水平较低,无论是仪器的精密度还是分辨率,与国外的先进仪器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我国没有系统研究过套管井地层电阻率、密度仪以及测试器,不利于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更新,因此我国仍然是以传统的测井技术为主[3]。
(3)人为因素。在实际的煤田地质勘探中,人为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收集地理信息资料,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导致数据出现错误,影响测井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不能很好的使用测井技术。
3 测井技术在煤炭地质勘探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对测井技术进行更新和发展。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是煤田测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丰富的参数方法对岩层特性、岩石强度以及煤炭性质的测定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开发数字测井技术,国外通常使用这种技术保障采集数据的精确性。数字测井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丰富的测井方法,因此必须将煤层的划分、岩石强度、岩层特性以及煤炭性质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测井技术和仪器。(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养。煤炭勘探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煤炭的开采率和质量。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对工作内容和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认为失误因素的几率。在实际的勘探过程中,实施工作责任制具有关键性意义,工作人员只有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才能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同时对工作人员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工作人员对测井技术的更新和改革也要重点关注,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充实自己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煤炭的开发,促进工业的发展[4]。(3)提升测井评价的目标。提升测井评价目标是以评价和识别油气储藏层为核心,要充分了解油气储藏的地质特征,整体对其进行评价。因此要在了解复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相应的地质特征,做好油气勘探评价工作,不断提高成像测井技术。对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的测井技术进行规范,完善评价模式,提高我国发现油气储藏的状态、特点等能力。
煤炭作为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它的开发和使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要不断的完善测井技术,保障煤炭开采的质量和开采率,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春辉.数字测井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2):168.
[2]刘以旺,周在超.我国煤田地质勘探中使用测井技术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科技创业家,2012(19):102.
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成本 成本管理
一、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由英国首先提出的。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英国明确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前提下,现更好的经济发展,也就是低碳经济。我国也对低碳经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低碳经济相较于传统经济,是一种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具有全新的经济和社会体系。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在过去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上,纳入环境成本,进而在企业所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预算、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一个过程。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对于低碳经济的内涵认识不足
现在,很多企业员工还都不理解低碳经济到底是什么。企业内部生产部门虽然口头上喊着走节能减排的低碳之路,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只是喊口号,严重缺乏实施低碳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只为实现企业的短期效益。因此,各单位要广泛传播低碳经济理念,普及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教育,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思想指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要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对他们进行教育、给予警醒,使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环境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仍然是将精力主要放在生产或者是提供服务的成本管理上,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只对一些较为直观的成本进行管理,往往是忽略了一些间接性的,至始至终都一直存在的环境成本,更不用说对这些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前,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的管理方法上还是被动式的,主要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三废问题,没有系统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有时甚至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才开始进行环境成本管理。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现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被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所以导致相关的信息质量存在严重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在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现阶段我国同环境信息披露有关的政策法律主要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等,上述这些政策、法规对于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一定要求。可以很多要求都是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数量上都缺少明确的规定,使得企业在被动实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避重就轻,存在明显的随意性。
三、应对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在企业内部构建低碳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所在。要应对员工缺少低碳经济的意识,在企业内部构建低碳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低碳文化包含了人们对于降低能耗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要求。因此,企业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系,将低碳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让低碳成为企业员工内在的价值选择,从而逐渐的提升员工对于低碳文化、低碳经济的认识,为在低碳经济下实现更好的环境成本管理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科学利用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利用作为为单元,来实现对于成本信息管理的一个整体系统。作业是该法的基础与核心,作业包括从研发产品,到原料采购;从生产到最终销售的各个环节。它是对没个环节的作业和其作业成本的确定来得到最后的产成品的成本。从而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使得企业的决策与发展规划能够最大化的控制各项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要实现良好的环境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首先要充分的挖掘出环境成本的相关作业,尤其是要找出那些环境成本管理相关的关键性作业,在利用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后,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多方面来对相关费用进行控制。
(三)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如果缺少了在法律法规上对于企业的要求,那么企业内部的环境会计很难自觉的产生。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中,有9部环保法律,10多部环境资源保护法律,30度部相关法规,以及466项标准体系。但还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具体行为的规范。因此,政府方面还需应尽快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出台相应具体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准则,对环境成本的披露行进详细的界定,保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实性,可比性,让相关利益者更好的使用信息披露,以便于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用法律的方式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结语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就成为了企业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的实施环境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适应发展环境,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但在我国企业,目前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要从文化、方法、法律体系等方面来加以解决,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完善环境成本管理,保持在低碳经济下仍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美琴.低碳经济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研究[J].绿色财会,2013,06:9-11.
[2]崔宇涵.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241-242.
[3]宁仙凤.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5,18:116+118.
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环境会计;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运转,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进行节约资源型、经济友好型世界环境的构建已经成为人类普遍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会计的深入研究以及发展空间具有了非常大的平台。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薄弱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是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发展存在的一个问题。原因在于,环境会计是一种企业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优化资源效率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更多的经历。所以,一些企业对于进行设立环境会计,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资源优化存在着抵触情绪,导致了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薄弱。
2.没有建立起环境会计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发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建立起环境会计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比如:发展目标不明确、计量标准不能统一,尤其是没有相应的发展发展具体措施来进行其评价与研究,成为进行环境会计研究与应用的最大问题。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许多的企业对于环境会计的设立以及进行资源节约型、换季节更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资源的优化以及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存在着抵触的情绪与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对于本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常少。
三、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提升企业环保意识鼓励社会与公众积极参与
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当前以及未来的重要发展理念。因此,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费用,促进企业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同时,社会公众需要对于周边企业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行为与措施进行认真的监督。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第一,从政府角度来讲、需要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大力宣传,提升环境会计行业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认真的把关,促进企业环境保护、资源解决工作的进步。第二,从企业自身来讲、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于环境保护的方案进行认真执行。第三,从社会公众来讲,充分发挥出理论监督与公众自觉监督的作用,对于典型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点名的曝光,存进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升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程度。
2.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的理论以及方法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发展理论以及方法体系,促进环境会计研究发展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应用方法的完善,对于促进企业的环境保护、政府的引导、社会的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政府积极引导,对于从事环境会计的行业人员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使它们把学习到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环境会计理论知识的发展。同时,从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的发展制度,对于实现环境会计的发展具有的意义。但是,这项工作的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的长时间努力才可以达到。
3.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发展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是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国家需要对于《会计法》的方面的基础法律进行完善工作,从法律的高度对于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节约提供支持。第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对于自身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工作成果进行主动披露,展示出企业的良好形象。第三,从社会与公众的角度来讲,对于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良好的监督,促进其制度的完善。
四、结论
对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问题进行科学探索,有利于企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的进步,有利于政府对于环境会计行业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有利于社会公众对于环境会计行业的发展建设工作充分的进行监督,促进环境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 财会研究,2013,01:41-44+71.
[2]徐凯,卿玲丽.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财会学习,2015,18:113+116.
[3]卿玲丽,徐凯.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112-113.
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会计;现状及对策
一、引言
在国外,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起步比较晚,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不相适应,理论研究的落后也阻碍了环境会计的发展。葛家澎(1992)是首位将西方绿色会计理论带入我国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引起了我国各界的关注和讨论,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绿色会计理论也逐渐普及。我国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期探索阶段,低碳经济的理念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但是从总体来说,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环境会计(即绿色会计)等理论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相关概念界定
1.
低碳经济
2003年,在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一个经济形态的总称,包括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产业、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技术等[1]。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改善节能减排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制度,实现低消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目标。我国以此为目标也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2.
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就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花费在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费用,分析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源的优化利用。企业环境会计主要包括环境权益、负债、资产、收入、利润以及成本等内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结合起来,通过价值管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环境会计的研究目标。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全面考虑环保支出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所以,企业往往不愿意主动考虑环保问题。政府是环境资料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可以将这些信息充分利用起来,逐渐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企业很难从环境信息中获得收益,因此,多数企业都没有关注环境会计,也没有意识到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此时,政府管理和惩治是促进企业关注环保的重要手段。
2.
未建立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及其体系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环境会计目标不够明确,计量标准难以统一等。尽管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就是利用会计的方式来控制或者反映社会环境资源的使用情况,以此优化资源利用,实现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但是,该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功能等多种措施共同治理,仅凭会计这一单一的手段很难实现该目标。与此同时,目前还没有科学的定量方式和指标体系,将货币作为计量基础的可操作性较差。
3.
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完善
我国主动参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还比较少,这主要是受到国家会计政策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纵使有少数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在方式、内容以及领域等方面也受到较多的限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准则依然是环境会计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在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方面,部分会计信息难以用货币进行衡量,所以无法在财务报表中真实地体现出来,这也是限制使用者关注环境信息的一个因素。
四、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实施的几点对策
1.
提高企业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公众参与
环境会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社会各界的环境责任意识和公民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提升从业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在工作中遵守环境会计准则,进行更加严谨的学科内容和范围界定。其次,应该逐步将节能减排的任务从政府主体向企业主体转移,明确企业责任,保证企业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能够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最后,要将环境指标纳入会计系统中,为促进环境会计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以及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
2.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环境会计理论及其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推广环境会计的基本条件。一方面,按照环境会计对较多理论和方法具有依赖性的特点,利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来解决该问题。与此同时,应该加强政府引导,组织该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研讨,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研究,提升环境会计的理论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3]。另一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会计制度,提升环境会计的可操作性。
3.制订环境会计准则及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国家的立法机关以及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在践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和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并不断推动相关准则的优化和完善,保证环境会计做到有法可依,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构建统一标准。一是要完善《会计法》等相关基础法案;二是要制定和完善环境会计准则及其制度;三是要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形式;四是要建立一套企业生态指标考核体系,定期对企业进行考察,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五是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管理和审计,强化社会大众的再监督。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低碳经济的理念也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进行环境会计发展和研究是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时展要求的举措。
参考文献:
[1]李计坤.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会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