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学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系统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系统学理论范文1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景观生态学 斑块——廊道——基质 生态绿化格局

Abstract: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 in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framework, all kind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gree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of Victoria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is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scap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science. The face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problems that exis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analysis, landscape ecology to explore some of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ts applic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city green ecological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Key words:Urban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systemlandscape ecologypatch-corridor-matrixEco-Green pattern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

1.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对城市中各类绿地和市域大环境绿化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休闲游憩和社会文化品质的提高,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指导城市开敞空间(open space)中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1]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现存问题

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因过多依赖经验和强调感性思维,使规划不同程度出现分析不客观、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地域特色缺乏、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并导致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面临巨大的挑战。[2]

2.1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指导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城市绿地系统的因素很多,所以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所依赖的理论也是不胜枚举。比如基于生态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社会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基于防震减灾效应的绿地系统规划等。由于规划研究的范畴太广,规划师又不可能作到面面俱到,所以导致规划不能挖掘各种理论的真正内涵,而变的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应该以生态理论为依据进行布局。

2.2绿地系统规划科学性不足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专向规划。其布局原则一般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规划人员多依赖经验凭借规划设计的直觉和本能,强调规划设计的艺术性、技巧性和对形态的唯美追求。[3]而对规划布局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置之不理,造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对理性的思考。

2.3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差

有些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绿地的总体布局,指导下一层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绿地建设。但是目前,绿地系统规划缺乏与下一层级绿地空间规划的合理衔接。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每一个地块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确定主要依靠规划师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有些地段的绿化体系与绿地系统规划所制定的目标格格不入。造成总规层面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差的原因,并不能全归因于控规对总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置若罔闻,应该从总体规划绿地系统的不合理布局中去寻找。

3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与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 、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 。[4]

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人们逐渐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城市,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对城市这一人类活动的中心进行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是人工与自然耦合的城市景观之一, 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5]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布局,以生态学思维合理安排城市中各类绿地,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1景观生态整体性原理

景观是由各种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的复杂系统,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景观生态学始终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城市与区域发展等[3]。

在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分成了两个主要部分,即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区规划而言的。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其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农业用地以及生态用地进行规划和布局。从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看,绿地系统规划只有在城乡一体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建立广义城市绿地——“大绿地”的空间结构。

3.2景观生态格局原理

3.2.1“斑块——廊道——基质”空间镶嵌体理论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田、草原、郊区和城市建成区等景观[7]。任何一种景观都可以高度概括为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空间镶嵌体模式。这三种景观要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就构成了区域景观整体格局和景观空间结构。[3]

3.2.2 最优景观格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aggregate with outliers patterns)是景观生态学描述空间集聚与分散格局最优的景观格局之一[8] ,它强调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大小不同、分散相连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大型自然斑块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stepping stone),使斑块相互渗透。“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又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9]

佛曼(forman)将景观生态属性划分为大型自然斑块、粒度、风险扩散、基因多样性、交错带、小型自然自然斑块和廊道七种,主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格局。[8]大型斑块用以涵养水源,维持关键物种的生存;粒度大小要求既有大斑块又有小斑块,满足景观整体和局部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小型斑块作为物种的临时栖息地和避难所;廊道作为物种迁徙的主要通道。

大集中小分散是城市景观生态的典型格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城市绿地整体上集中在城市的有限范围内,形成大集中的格局。同时在城市内部分散着各个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形成小分散的格局。[8]大斑块和小斑块通过自然和人工廊道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生态网络。

3.2.3“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

景观中有某种潜在的安全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P security patterns)不论景观是均相的还是异相的, 景观中的各点对某种生态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局部,点和空间关系对控制景观水平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景观局部, 点及空间联系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是现有的或是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以生物保护为例, 一个典型的安全格局包含以下几个景观组分[10]:

(1)源(source) : 现存的乡土物种栖息地, 他们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

(2)缓冲区(buffer zone) : 环绕源的周边地区, 是物种扩散的低阻力区。

(3)源间联接( inter source linkage) : 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

(4)辐射道( radiating routes) : 由源向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

(5)战略点(strategic point) : 对沟通相邻源之间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踏脚石”( stepping stone)。

3.3景观尺度原理

尺度是对所研究对象的一种限度,是对对象在不同层次上细节(分辨率)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的尺度上反映的细节的精度是不同的。在景观生态过程中,小尺度表示研究较小的面积或较短的时间间隔,因而有较高的分辨率,但概括能力低,而大尺度研究较大的面积或较大的时间间隔,分辨率较低,但概括能力高。

生态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分为几个层次:小区尺度(plot scale)、斑块尺度(patch scale)、景观尺度、区域尺度(region scale)、大陆尺度(continent scale)以及全球尺度(global scale)。尺度的研究也因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而定。

从景观单元角度来看,城市景观要素是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这些景观结构要素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尺度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生态绿地的规模、城市公园绿地的尺度大小、生态绿化廊道的隔离性尺度等。而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态尺度主要是基于景观尺度所研究的。

3.4景观连接度原理

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续性及生态过程,功能联系的度量,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指标。景观连接度大时,生物群落在景观中迁徙觅食、交换、繁殖和生存较容易,相反生物运动阻力大,生存较困难。景观连接度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廊道是景观连接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各个景观要素是通过廊道所联系。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被廊道分割的同时又被廊道所连接。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斑块的连接度,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3]绿色生态廊道对维持小生境(Ecotope 生物栖息地)的异质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等多方面的效用明显。廊道的规划设计就是增加连接度。并且在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中,利用小型斑块作为连接连接廊道的踏脚石。[8]

3.5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境的复杂性有关,与物种生境的质量、人类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异质性使稀有的内部种的多度减少,使边缘种和要求两个以上景观要素的动物各自的多度增加,因此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7]

3.6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学还有很多经典的原理,但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用关系不大,这里不在赘述。通过对以上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笔者得出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

(1)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将乡村的农田、牧场、山林、水体等通过生态廊道引入到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将城乡绿地统筹考虑,形成保存完整、渗透充分的城乡生态绿化格局。

(2)在城市原有的绿地格局的基础上,确定几个大型的核心绿地斑块(开敞空间),这几个大型的斑块最好布置在接近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

(3)在核心绿地的建立一圈环绕着它的缓冲带,该缓冲带的绿化率应该低于核心区的。并且通过小型的绿化廊道将这几个核心绿地空间的缓冲区连接起来,以形成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

(4)如果城市有河流、铁路、高压走廊等线形空间存在,应结合现状条件,在其两侧设立一定宽度(至少30米)的绿色生态廊道。并且结合城市的用地条件,在廊道经过处,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斑块。

(5)依据分散布置的原则,结合城市规模大小,在城市中分散布置一些小型的绿色空间(比如小型公园,小游园)以增加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6)通过城市道路绿化将分散的小型绿色斑块联系起来,将其与城市中心区的绿色生态网络相连接,形成城市整体生态网络。

(7)将城市整体生态网络通过大型绿色生态廊道引入到乡村生态系统中,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化格局。

(8)建设城市大中型绿地,充分借鉴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类型使其在城市绿地中出现。并结合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建设历史文化性绿地,民俗绿地等各具特色城市绿化体系。[11]

参考文献

[1] 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小钊 陈沧杰 丁纪江 刘茂松.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性思维导向探析——以江阴为例 [J]. 江苏城市规划, 2007 (05)

[3] 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肖笃宁 高峻 石铁矛.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07(05)

[5] 周廷刚 郭达志. 基于GIS 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研究[J]. 生态学报,2003(05)

[6] 陈锋.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7]Forman R T T, GodronM. Land scape Ecology[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86.

[8]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1995.

[9]McHarg I L.Design With Nature[M]. New York: JohnW iley & Sons, 1969

生态系统学理论范文2

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开设心理讲座和心理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宣传心理知识等心理操作技术的运用,却忽视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影响,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达到的效果有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注重运用传统心理操作技术的同时,应该考虑营造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

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4.关注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

布朗芬布伦纳把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看成是历时系统,认为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须注重恰当处理突发的生活事件,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利事件对学生心理造成消极影响。

生态系统学理论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语境 大学英语课堂 失衡与重构

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重构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信息化语境下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现象,并为信息化语境下英语课堂生态的重构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笔者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依托相关期刊文献,将信息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作为一种微观生态进行深度探究。从信息化与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关系、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表现以及如何改变现状、重构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系统三方面进行论述,就如何促进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重构阐明观点。

一、信息化与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关系

研究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需要利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即从生物圈出发,以系统网络的观点,全面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教育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子与教育的关系。将大学英语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将学生、教师作为系统中的主体,将信息科技、教学方式、教材资料作为生态环境,这些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教师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处于生产环节,由他创造出的食物被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吸收掉,而吸收的效果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这一因素。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会促进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和谐,而不适当、不科学的使用就会给大学英语课堂带来极大的困扰。

二、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

信息技术渗透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给英语课堂带来问题与困扰,譬如教师缺乏发挥专业技能的动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与知识整合的能力,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强化。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主要包括结构性生态失衡与功能性生态失衡。结构性生态失衡主要是指信息技术这种生态因子与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教师不相适应,不能做到同步发展。而功能性的失衡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下降,用教育生态理论的知识来说就是关系协调功能下降、生态育人功能下降。譬如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许多高等学院采取的是百人教学模式,一个教室容纳一百多名学生,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课件,这种教学模式减少了学生教学资源的占有率以及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三、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重构

面对现如今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重构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平衡势在必行。为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可利用教育生态理论就如何重构课堂生态平衡思考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立足信息化教学基础,教学主体对自我身份重新定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所具有的优势以及信息化在社会领域的不可逆转性,都要求我们能够立足于信息化教学。但是在角色定位方面需要有新的改变。教师应一改往日控制者与督促者的身份,变身为教学指引者,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途径,然后由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总结其中的规律。

2.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深层次发展。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量的信息化教学只是为了迎合校领导的教学政策、配合上级部门的检查,流于形式,对信息化语境下的教学方式缺少深层次挖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对信息化教育的政策力度,利用科学的推广方式让师生认识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必须积极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教学资源的占有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信息化语境下英语学习的热情,总之将信息化作为教学手段,结合外部影响因素,实现重构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的平衡。

除了以上的方针策略,教育人员也可以通过平等互助的原则来促进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通过遵循最适度原则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为了更好地跟紧时展的步伐,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利用生态系统对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及时了解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现状,也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工作者需要打破教学常规,创立新思想新思路,立足于信息化、科技化,认真整合教学资源,以促进和谐、高效课堂的建立。相信在不断的探究与摸索中,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将改变课堂生态失衡的现状,成功重构更为系统化、更具有平衡性的课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生态系统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园林生态效应园林植物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过渡,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生态园林,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那么,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去,以及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应的城镇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战。

1植物生态

1.1植物生态学与城镇生态园林的内涵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个部分。植物生态学则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2城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园林植物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园林植物具有维持城镇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净化空气、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生态效应。

1.2.1维持城镇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镇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镇的碳氧平衡状况,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

1.2.2蒸腾吸热降低城镇气温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城镇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植物枝叶形成浓荫来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来之路面和墙面等的放射热,产生降温增湿效应,对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2.3净化城镇空气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SO

2、HF和Cl2等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HF是常见的危害植物生长的污染物,各种植物对HF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Cl2它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

2、HF等更为严重。Cl2对植物叶片组织有很强的杀伤力。不同的植物对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常绿的比阔叶树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可以起到滞尘作用。不同的园林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的差异,导致它们滞留粉尘能力的差异。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滞尘作用,减少附着于尘埃而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2城镇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

提高城镇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由于城镇用地紧张,采用复层结构能够提高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绿量,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3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镇的标准与评估要求,目前城镇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中由于规划的指导性不足和研究力度不够而存在的一些问题。专家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我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几点:①整体上宏观失控是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②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生态平衡具有临界中高度的意义。③城镇生态绿地分布不均且总体水平不高。④在城镇总体规划中按传统的模式常常仅有绿地系统的规划,缺乏由生态学、经济学、美学等理论和原理指导的城镇生态园林系统的整体规划,往往忽略了城镇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间的生态关系。⑤建设资金不足制约了城镇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⑥对城镇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的认识限于传统园林范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功能及美学意义上的景观布置,同时也忽略了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生态位以及种间的关系。⑦对于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等的绿化,一般只提绿地率指标,不同程度或完全忽视绿地斑块的相互生态关系及面与点线形成的生态关系,也缺乏对其跟踪调查与监督。⑧对道路、滨河等线状绿地往往强调绿地率及功能性的遮荫及美感。忽略线状绿地在城镇生态系统殊的生态地位。⑨树种选择时以建设方及规划方的个人喜好为主,缺乏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考虑,对各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⑩内容过于贫乏简单,生活和旅游污染也是城镇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生态系统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生态链 信息生态链 信息生态学

〔分类号〕G201

Information Ecochain: Concept, Essence and Types

Lou CequnZhou Chengco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

〔Abstract〕Using the theory of ecochain in Ecology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essence and types of information ecochain. The information ecochain refers to the chain-typed relation, which is formed when the information circulates and transits amo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groups in an information ecosystem. The essence of information ecochain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subject, function and dependent relation. The information ecochain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four kinds of standard: the organizing form, the extent of full time or part time, the species and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people, the characters of information content.

〔Keywords〕 ecochaininformation ecochaininformation ecology

1941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后来发展成为生态链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链的基本思想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环保、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近年来,对信息生态链的研究也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关注。1998年,李美娣在其信息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信息链的概念,讨论了信息链的信息能量级和类型,并强调了信息链的作用。2005年,戴伟辉等研究了网络游戏生态链,分析了网络游戏生态链中的网络游戏用户、网络游戏运营商和网络游戏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找出了目前网络游戏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2007年,韩刚等在信息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和特征,构建了信息生态链的理论框架,并探讨了信息生态链管理的目标和方法。本文主要对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本质与类型进行探讨。

1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界定

1.1生态系统与生态链

生态学中的生态是指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其中,自然界是指野外,即人类居住环境以外的地域除却城镇和村落;生存状态包括适应进化的历史和协调存在的现状格局 [1]。在自然界,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发生着密切关系。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依据环境信息从环境中取得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以建造自身,同时也不断排出某些物质归还环境,并对环境起改造作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这种特殊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借助于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2]。生态学中的生态链与食物链基本上是同义词。科学教育电视片《生存的和谐――人与生态链》的解释词中说道,不同物种之间通过无数条食物链,通过多种多样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形成相生相克、共荣共衰、协同进化的链锁关系,保持了不同物种数量的相对稳定,维持着物种与环境的相对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链”的基本涵义。生态链是指在一个生态群落中,众多的生物和非生物成份通过能量与物质循环,通过不同层次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协同,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式依存关系 [3]。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单是自然生态系统,而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或流域范围内,由社会、经济和自然耦合构成的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也可以称为泛生态系统,其组成要素可称为泛生态元。在泛生态系统中,那些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的泛生态元依据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科学原理所构成的链状序列,称为泛生态链 [4]。

1.2信息生态系统与信息生态链

在信息生态学中,有学者认为,信息生态是指一个组织中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子系统组成的信息环境,这些子系统决定了组织的信息生产、流动和利用[5]。信息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由于信息交流关系而形成的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6]。信息链是通过信息的流动使无数的信息场(亦称信息空间,指信息存在及其作用的个别场所)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某种方式的链条,成为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通道[7]。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信息生态链中包含了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这些构成信息生态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生态的集中体现[8]。

根据生态系统、泛生态系统、生态链、泛生态链的概念,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的特点,可以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人之间、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信息人是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由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在信息社会中,没有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组织不需要信息,不进行与信息有关的社会活动,事实上,信息人包括所有的个人和所有的社会组织 [9]。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信息人、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信息生态链是指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2信息生态链的本质分析

2.1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主体是不同种类的信息人

生态链是由不同生态主体构成的链式关系。在一条生物生态链中,常常包含食性和生活习性极不相同的多种生物,而在一条信息生态链中,往往包含着功能和需求不同的多种信息人。可见,生物生态链的构成主体是不同类型的生物,而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主体是不同种类的信息人。信息生态链中主要有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三类信息人。信息生产者是创造和生产新信息的个人或组织,如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技术开发机构与技术人员、管理决策机构与管理人员等。信息传递者是传输信息的个人或组织,包括广播电视机构、信息咨询机构、图书情报机构等。信息消费者是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交流活动汲取信息的个人或团体,其涉及面很广。

不同种类的信息人在信息生态链中的角色不同,作用有异。信息生产者是信息生态链的起点,是产生新信息的源泉;信息传递者是信息生态链中的中间环节,是维系整个信息生态链存续的关键;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的终点,是信息流转的归宿,也可能同时是另一信息生态链的起点。

2.2信息生态链的功能实质是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流转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生态链的实质是不同生物物种间的能量流转,即在生物体及其排泄物的吃与被吃过程中,实现了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而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链实质上是信息流转链。信息流转包括信息流动和信息转化,信息在不同信息人种之间流动,而在信息生态链的一个节点上,主要是信息的转化。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流转是通过信息拒收、信息摄入、信息筛除、信息受理、信息排泄、信息吸收、信息内化、信息产出、信息反馈、信息流失等基本方式来实现的。

在生物生态链中,物质流和能量流一般从上游向下游流动,即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而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流转则是双向的,既可以从上游向下游流转,也可以从下游向上游流转。如供应链中的信息生态链,其信息流转就是双向的,即定单是从用户向供应商流动,而定单收到通知、货运通知和发票则是从供应商到用户的反向流动。

在生物生态链中,生物的数量、重量及能量沿生态链自上至下逐级减少。根据生态系统营养级的顺序,以初级生产者为底层,一级消费者为第二层,二级消费者为第三层,以此类推,则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重量与能量比例通常是基部宽、顶部尖,类似金字塔的形状[2]。 在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中,信息量增减并存。从数量上看,信息从信息生态链的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有一些信息被排除或损耗掉了,信息量会逐级减少,但是,在某些节点上会产生一些新的信息,使信息数量增加。

2.3信息生态链中的链式依存关系是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的多元复合关系

各类生态链反映的都是链上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环环紧扣的关系,而不是可有可无、松散无序的关系。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人之间的链式依存关系是一种由多种关系相互交织、相互结合而成的多元复合关系,包括平等关系、共生关系、互动关系、互惠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等。

2.3.1信息生态链中的平等关系平等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虽然不同信息人在信息生态链中的角色不同,作用有异,但他们对信息生态链的存续和运转都有较大的影响。信息生态链中的各信息人的社会、政治、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没有一个信息人能对信息生态链中的其他信息人发号施令,每个信息人对是否加入或退出某信息生态链有同等的权力,任何信息人对整个信息生态链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和支配权。

2.3.2信息生态链中的共生关系“共生”这一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指的是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人类现象、一种社会状态。信息生态链中的共生关系是指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人之间相依为命的一种相互制约关系。在信息生态链中,如果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变动,就会引起整个链条的失调,影响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如果失去一方,信息生态链有可能处于瘫痪状态,严重时会导致整个信息生态链的解体。

2.3.3信息生态链中的互动关系互动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的一种互为动力、相互促进的关系。信息生态链中各级信息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信息人的信息流转活动及其相关活动提供动力。信息生态链中的动力既可以是拉动力,也可以是推动力。一般情况下,上游信息人为下游信息人提供推动力,下游信息人为上游信息人提供拉动力。例如,信息消费者有某种信息需求,就会拉动信息传递者传递该信息,并拉动信息生产者生产该信息;信息生产者生产出了某信息,也会推动信息传递者传递该信息,并推动信息消费者利用该信息。

2.3.4信息生态链中的互惠关系互惠关系是指一方的行为既能使自己获利,还能使另一方或多方获利的互利关系。信息生态链中的互惠不仅仅是指信息人之间经济收益方面的互利,也包括自身素质提高、社会影响扩大、经营和服务声誉提高等方面的互利。如由研究机构、信息机构、生产企业、产品用户构成的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机构有针对性的信息传递,既增加了自身经济收入,扩大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又惠及科研机构,使其科研成果的价值得以实现,还惠及生产企业,使其开发出新产品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2.3.5信息生态链中的合作关系合作关系是指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之间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划,在信息流转的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关系。根据信息人在信息生态链中的结构位置不同,合作关系又可以分为纵向合作关系与横向合作关系两种模式。同等位置信息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横向合作关系,如两个信息传递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处于信息生态链中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人合作关系为纵向合作关系,如信息传递者与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信息生态链中,上下游信息人之间以合作关系为主来维系生态链的持续、高效运转。

2.3.6信息生态链中的竞争关系一般来说,竞争是具有某种共同需要的双方或多方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了达到各自的既定目标,按照一定的规则,采用相应的手段,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角逐和较量的过程。在信息生态链中,同类信息人之间以竞争关系为主。一旦有新的某种信息人要加入已有的信息生态链中,信息生态链中原有的同种信息人就面临着竞争的威胁,而当新的信息人加入信息生态链后,竞争便会由此展开。信息生态链中上下级信息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这类竞争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内化和产出、信息的价格和流转费用等展开的。

3信息生态链的类型划分

3.1组织内部信息生态链与跨组织信息生态链

按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人的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将信息生态链划分为组织内部信息生态链与跨组织信息生态链两种类型。

组织内部信息生态链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中由不同种类的单个信息人或不同种类的内部机构组成的信息生态链。前者称为组织内部个人信息生态链,后者称为组织内部团体信息生态链。

跨组织信息生态链是指由不同的单位信息人种组成的信息生态链或由不同单位中的单个信息人组成的信息生态链。前者称为跨组织的单位信息生态链,后者称为跨组织的个人信息生态链。

也可以认为,组织内部信息生态链是跨组织的单位信息生态链细化的结果。当一个社会组织作为某信息生态链的一个节点时,它是跨组织的单位信息生态链的一部分;当具体考察该组织时,其内部又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生态链,即组织内部信息生态链。

3.2专业性信息生态链、附属性信息生态链和混合性信息生态链

按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人信息角色的专兼职程度不同,可以将信息生态链划分为专业性信息生态链、附属性信息生态链和混合性信息生态链三种类型。

专业性信息生态链是指由专门生产、经营和消费信息产品的信息人构成的信息生态链。如软件产业生态链就是由软件开发企业、软件经销商、软件用户构成的专业性信息生态链。专业性信息生态链是显性的,一般易被人们觉察和重视。

附属性信息生态链是指由生产、经营和消费物质产品的信息人构成的信息生态链。因为任何社会活动都需要信息,在物质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链中也少不了信息流转的依存关系,所以在物质产品供求链中附属着信息生态链。如由物质产品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供应链中所兼有的信息生态链就是附属性信息生态链。附属性信息生态链较为隐蔽,一般难以受到应有的重视。

混合性信息生态链是指由生产、经营和消费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信息人混合而构成的信息生态链。如技术创新链就是由研究机构(信息生产者)、信息机构(信息传递者)、生产企业(物质产品生产者,也是信息产品中间消费者)、产品用户(物质产品消费者,也是信息产品最终消费者)构成的混合性信息生态链。

3.3正常型信息生态链和压缩型信息生态链

按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人的种类和每类信息人的职能多少不同,信息生态链可以划分为正常型信息生态链和压缩型信息生态链两种类型。

正常型信息生态链是指信息人种类较多、每种信息人的信息角色单一的信息生态链。正常情况下,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充当的信息角色单一,每个信息人承担的信息转化功能较少,信息人种类较多,信息生态链较长。

压缩型信息生态链是指信息人种类较少、部分信息人兼有多种信息角色的信息生态链。有时候,在一条信息生态链中,某些信息人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信息角色,这样就减少了信息人的种类,压缩了信息生态链的层次,缩短了信息生态链的长度。如在技术创新链中,若科研机构既当信息生产者又当信息传递者,直接将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那么,该信息生态链就是由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产品用户构成的压缩型信息生态链。但是,压缩型信息生态链不等于残缺型信息生态链。压缩型信息生态链是一条完整的信息生态链,能正常运转,有时候甚至比正常信息生态链的运转效率高;而残缺型信息生态链实际上是信息生态链的断裂,不能正常运转。

3.4科技信息生态链、社科信息生态链与综合信息生态链

按信息生态链中所流转的信息内容性质不同,可以将信息生态链划分为科技信息生态链、社科信息生态链和综合信息生态链三种类型。

科技信息生态链是指以自然科学技术信息流转为主的信息生态链,如由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科技信息用户构成的信息生态链。科技信息生态链还可以按自然科学技术门类不同划分为海洋科技信息生态链、生物科技信息生态链、医药科技信息生态链、工程技术信息生态链等。

社科信息生态链是指以社会科学技术信息流转为主的信息生态链。如由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科情报机构、社科信息用户构成的信息生态链。社科信息生态链也可以按社会科学的门类不同划分为政治信息生态链、经济信息生态链、管理信息生态链、教育信息生态链等。

综合信息生态链是兼有自然科学技术信息流转和社会科学技术信息流转且主次难分的信息生态链。如由综合性出版社、综合性高校图书馆和该校师生构成的信息生态链。

4结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生态链是人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态链形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生态现象。完备的信息生态链能维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信息的顺利流转,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信息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对信息生态链概念的界定、本质的分析和类型的划分,可以深化人们对信息生态链内涵与本质的理解,拓展人们对信息生态链外延与功能的认识,并引起人们对信息生态链乃至信息生态学研究的重视,且为信息生态链的全面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铺垫。事实上,信息生态链的研究还有丰富的内容,如信息生态链的形成与重构机制,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流转的方式、模型和效率,信息生态链中不同信息人的共生互利与竞争合作机制等。相信通过对信息生态链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形成系统的信息生态链理论,从而丰富信息生态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周道玮,盛连嘉,孙刚,等.生态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69-74.

[2]曹凑贵.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戴伟辉,戴勇.网络游戏生态链研究.软科学,2005(1):11-14.

[4]杨爱民.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泛生态链理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1):93-96.

[5] Malhotra Y.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Toward knowledge ecology for hyperturbulent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Encyclopedia of Lift Support Systems (EOLSS).Oxford: UNESCO/Eolss Publishers, 2002.

[6] 蒋录全.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40.

[7] 李美娣.信息生态系统的剖析.情报杂志,1998(4):3-5.

生态系统学理论范文6

关键词:城市品牌;生态位态势理论;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市品牌适宜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4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Joseph E.Stiglitz曾指出:“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二是中国的城镇化”。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人口已超过50%,中国正快步进入城市化,城市化的深入将是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品牌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直以来,由于从城市所拥有资源出发推销城市,我们往往忽略以城市居民为首的需求与感知。错误解读城市品牌的内在,将城市品牌等同于城市形象,以为标志性建筑和形象工程可以展示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品牌,盲目雷同和效仿的定位使城市失去了自我。本文基于CBE框架理论基础,将生态系统学、人文地理学和组织认同等原理引入到城市品牌管理中,构建合理的评价城市生态适宜程度的指标体系,解读不同的城市品牌生态环境下“城市品牌”构建的不同体现及其社会文化关系。

一、城市品牌研究现状

自美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Kevin Lane Keller声称“一座城市可以被品牌化”的观点后,城市品牌的概念开始在国内外营销学者和城市管理者中越来越流行,国外文献也多以“place branding”来对城市品牌进行研究,如Zenker和Braun(2010)把城市品牌定义为“消费者基于对一个地方的视觉、言语和行为表现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一个地方的联想网络”。国内学者近几年也开始了针对城市品牌的研究,谭术魁、张伟民(2009)等运用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理论,提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City Branding Ecosystem简称CBE)的理念。祁明德(2013)从城市品牌的基础、城市品牌的感知以及这两个方面想结合三个角度研究城市品牌的含义。虽然有关城市品牌的研究已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上述指标体系均从城市内部和自身资源出发定义城市品牌,极少数人从生态感知角度理解城市品牌的深层内涵。基于此,笔者整合品牌生态学概念,将城市品牌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态单元,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生态单元(某城市)都具备相应的生态位“态”与“势”属性。同时结合城市外部资源视角,融入内部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城市品牌感知因素,从而表征城市品牌当前发展环境的优劣。本文主要从城市“人地交互”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学和品牌管理学综合交叉点,区别于传统的城市品牌指标体系,借鉴生态学态势理论侧重人为生态感知因素,构建全面系统的城市品牌适宜指标体系。

二、城市品牌适宜指标体系影响因素

在品牌管理学领域,众学者普遍认为可通过品牌经营范围、品牌规模、市场地位、品牌强势度、品牌创新能力、品牌传播能力、品牌扩张能力、品牌成长能力等八个方面来衡量传统的品牌模式状况,然而该指标框架是针对商业品牌模式提出的。本文将其引申到城市品牌系统,在传统的城市品牌指标体系基础之上,结合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城市品牌适宜指标体系。

(一)影响城市品牌态的因素。本文认为城市品牌适宜状态的良性提升可以总结为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城市生态结构合理、城市生活质量及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等。基于此,本文将城市生态结构、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经济活力等作为影响城市品牌生态位适宜度态的主要方面。

1、城市生态结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病”问题,本质是因为没有注重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结构的健康合理化。本文主要采用建设用地比重、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等一系列生物学相关指标来表征城市的生态结构问题。

2、城市生活质量。传统的城市品牌指标体系中,涉及到城市生活质量的指标往往用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整体生活水平所表示。本文侧重考虑人文感知因素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在此我们通过衡量国家层面的指标体系HDI、人口密度、住宅基准地价水平来直接体现生活质量的优劣。

3、城市经济活力。城市经济活力是指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现有发展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是城市适宜评价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我们大多是从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经济总量两方面来对城市经济活力进行评估的。

(二)影响城市品牌势的因素。城市品牌的势主要是指城市品牌对周围环境的现实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认为城市品牌的势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学习创新能力,城市的扩张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对外部的影响作用力。在衡量上述指标的过程中,本文以人文为主体。

1、城市创新学习能力。城市创新学习能力主要是运用城市科研创新能力和城市文化学习能力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建设成创新型城市,这也关系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及发展潜力。

2、城市扩张发展能力。城市扩张发展能力体现的是城市化进程中,扩张城市规模以及发展经济的原始动力均依赖于科技技术创新的反哺作用,集聚的规模效应使城市的规模发展壮大以及城市各经济因素的组成、构造合理,城市由此扩张发展。基于上述缘由,我们通常从城市经济发展潜力角度出发,由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城市全球化水平两个指标来评价城市扩张发展能力。

3、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到城市化进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及经济、资源优势,使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趋于平衡,从而形成一个经济和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受众群体的感知,促进城市的扩张及发展。这也体现了国家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发展的理念。因此,我们一般从城市的资源消耗程度、城市的环境质量以及协调能力这三方面来综合评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城市对外作用能力。城市对外作用能力主要强调了城市品牌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人们的主观评价和联想。本文主要从城市知晓度、城市经营水平以及城市影响能力三方面展现城市的对外作用力。

三、城市品牌生态适宜指标体系设计

生态位态势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包含生物单元态和势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城市品牌适宜指标分为城市品牌的态和势两方面的综合,将城市品牌生态适宜程度作为评价和衡量城市品牌的基准。该评价基准能够全面系统的对城市品牌的发展进行整体的评价,体现某城市品牌在一定系统中与其他品牌的相对地位与作用,同时为城市制定整体的扩张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根据上文中影响城市品牌适宜指标中态和势的因素分析,遵循指标分析的基本原则,建立城市品牌生态适宜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四、结语

区别于传统的城市品牌指标体系,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侧重于城市人文感知,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受众群体,可以指导各城市在追求自身发展,单纯追求城市GDP的同时注意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一是明确自身的“定位”,即确定城市的“状态”和与其他生态单元之间的差异性;二是考虑“影响力”,即生态位适宜度强的城市对其他生态单元的辐射作用,这也要求生态单元之间相互合作、良性互动以及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集聚优势,这样生态系统才能稳定、可持续的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郝胜宇,白长虹.从顾客视角建设城市品牌[J].城市发展研究,2008.1.

[2]M Kavaratzis & MJ Hatch.The dynamics of place brands:An identity-based approach to place branding theory[J].Marketing Theory,2013.13.1.

[3]SC Beckmann & S Zenker.Place Branding:A Multiple Stakeholder Perspective[R].European Marketing Academy Conference,Lisbon,Portugal,2012.

[4]谭术魁,张伟民.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J].城市科学,2009.8.

[5]祁明德.城市发展成就与城市品牌感知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