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技术;电子商务贸易;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275-02

电子商务主要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它以信息网络技术作为有效进行贸易的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环节的商务活动。所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安全性能对电子商务贸易过程尤为重要,通过本文对计算机安全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分析,发现电子商务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找出解决办法,促进电子商务可以更好地发展。

1 计算机安全技术

计算机安全技术就是指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持安全性的一种技术,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外界对对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影响,以免造成信息的丢失和损毁,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

计算机安全技术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防泄漏技术的研究;其二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防泄漏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无线电技术将外界不利于计算机的部分与计算机自身的信息系统进行屏蔽和过滤,防止自身的信息系统因为自己的事物而遭到泄露。系统安全技术主要指的是保障系统的安全性能,增强对计算机安全问题的管理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创新和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配置,对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容时刻保持警惕,并进行有效防治,保障计算机安全技术可以正常工作。

计算机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其一是操作系统安全;其二是数据库安全;其三是网络安全。其中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操作系统安全就是指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应当保持安全性,避免一些错误操作步骤的出现,时刻提醒操作者进行正确操作。计算机中蕴含的数据库信息有可能会遭到入侵和破坏,计算机安全技术就应当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完善数据库信息的同时还要保证数据库不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消除数据库存在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网络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多个因素,如今处于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大量信息储存在网络之中从而得以传播,但网络领域的不断扩大也随之带来了很多麻烦,阻碍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也因此受到很多群众的不信任,计算机安全计算就是要不断减少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增强网络自身的安全度,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推动现代网络朝向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网络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就需要计算机安全技术对其加以抵制,计算机安全技术已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的重要体现。

2 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贸易中的应用分析

2.1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就是指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中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进行各种贸易活动。电子商务就是将传统商务贸易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活动,利用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以浏览器或服务器为主要的应用手段,进行买卖双方的贸易活动,从而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等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以及相关的综合活动。

构成电子商务活动四项基本要素为商城、消费者、产品和物流。四者相互依存、作用,彼此不可分割。电子商务贸易的形成也与交易平台、交易平台的经营者、站内经营者和支付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这些往往是买方和卖方普遍会使用到的。

电子商务存在多种分类方式:

1) 按照商务活动的运行方式划分,电子商务分为完全电子商务和非完全电子商务。

2) 按照商务活动的内容划分,电子商务分为间接电子商务和非电子商务。间接电子商务是指有形的电子订货和付款,运用传统方式进行送货;非电子商务是指无形的电子订货和付款,包括计算机软件、付款和交付以及全球性的信息服务等等。

3) 按照开展范围划分,电子商务分为区域化电子商务、远程国内电子商务和全球电子商务。

4) 按照使用网络划分,电子商务分为以专门增值网络(EDI)基础的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和以Intra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

5) 按照交易对象划分,电子商务分为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B2G)、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C2G)、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2C)、企业、消费者、商三者相互转化的电子商务(ABC)、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商业模式(C2B2S)以及以供需方为目标的新型电子商务(P2D)。

2.2 电子商务贸易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贸易在进行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阻碍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小消极影响。

电子商务贸易的安全问题可分为系统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和其他安全问题三方面内容:

1)系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引用系统的安全问题三部分。网络系统涉及网络信息和消费者信息,确保而这信息不被泄露,保障信息的安全性。操作系统就是指计算机网络资源存在安全隐患,保护电子商务贸易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应用系统的安全隐患包括办公系统、邮件安全传输等相关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

2)计算机病毒:病毒是对计算机的威胁很大,而且种类多样,在不同的形式中存在,有时无法对计算机病毒彻底根除,从而造成计算机设备的损坏。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影响计算机的程度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中主要体现在一些不正常数据地植入,造成计算机某个部分遭到破坏,受到病毒数据入侵的一种现象。计算机病毒也会导致计算机内部一部分功能的丧失,使其无法正常运转。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通过网络传播传染给其他领域,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依靠计算机技术,那么计算机病毒也会对电子商务产生不利影响。

3) 其他安全问题:计算机安全性薄弱最常见的一种体现就是信息容易遭到窃取。电子商务在贸易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加密措施,所以就会导致以明文形式出现的电子商务信息被网络入侵者窃取盗用。网络入侵者利用某种手段将信息截取获得文件的全部内容,从而电子商务贸易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泄密的现象。

截取信息之后,网络入侵者还可以对真实信息进行篡改和冒用。修改原始信息容易造成实际接收者对信息的误导,不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冒名顶替商务信息的持有者,进行非法活动,给电子商务带来损失。擅自修改商务信息也会引起商务内部出现问题,威胁着电子商务的未来。

2.3 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贸易中的应用

1)对身份进行认证和鉴别

通过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对对方的实际情况熟悉掌握,并确认其是否会对电子商务贸易带来麻烦。但是,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对于这项功能来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技术要求和成本都很高,所以目前可能无法有效进行。

2) 对机密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泄露

计算机安全技术为保障一些机密信息不被入侵者盗取使用,设置了数据加密,对一些不良信息加以打击和防御。计算机安全技术中的加密技术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称加密,另一种是不对称加密。电子商务在贸易的过程中设置密钥,并将密钥告诉自己传输的对象,再由接收者接到信息以后进行信息解密,这为信息传输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

3)使用防火墙技术对不安全的信息进行有效防治

有效控制外来的不安全、不可靠信息的进入,主要内容包括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监检测网络状况以及服务推行在内的各种技术问题,将外来信息与内部网络进行隔离,防止外来网络对内部网络的非法访问。防火墙技术具有以的服务形式为基础和以状态条件下的检测方式为基础两种形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安全技术一直是我国关心的话题之一,发展好计算机安全技术有利于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电子商务交易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正常运行,所以提高计算机安全技术对电子商务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计算机安全技术的作用,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沈国祥.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文2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列式:9×4=36(千克)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较、判断

题目进行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

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在学生观察、思考、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

(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

最后教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灵活选择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巩固提高

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

(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

(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第二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

(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

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________,现在有多少只气球?

(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________,还剩几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文3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式;工作过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2009年开始推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载体,突出体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项目教学法的载体是项目,通过项目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信息收集、团队合作等多种工程应用能力。通常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会包含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合理的制定是一个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

1.项目化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是一个注重工程应用实践极强的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工程应用项目的支撑,必然需要企业的参与,同时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将企业因素及与企业相关的方案实施均要考虑进去。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为例,在制定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时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有别于基于学科的传统课程。传统学科课程,在知识点上相对独立,课程体系设计时只考虑知识点内在逻辑的先后关系即可,而项目化课程中的”主线项目“有可能是跨学科的。如:ASR NET程序设计课程,该课程由网页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等多个学科课程组成,并且项目的进度与课程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如何优化组合符合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是制定基于项目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_。

1.2企业参与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完成情况为考核点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将教学理论进行职业培养转化。企业是人才培养质量效果的最终评价方,企业真实项目是项目化教学的“项目”基础。制定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才能使培养效果最优化,也是本文研究的问题之一。

1.3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项目为主线。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方式按照学期先后分散式开设己不能满足项目化教学的跨学科式的课程体系,特别是无法满足企业的共同参与。研究适合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案是本文的另一重大问题。

2.项目化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关问题的研究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自2009年推进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基于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效能、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实践。

2.1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1.1岗位工作及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网页设计师岗位为例

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着力点在“基于”,其并不完全等同于工作过程本身,而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工作过程进行包装设计,使其满足教学化需求,同时使课程内容尽可能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

通过对IT软件开发类企业的调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岗位)主要包括需求分析、UI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等典型工作任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能够确定网站的功能和风格、能根据网站需要进行内部或外部的CSS样式进行UI设计、能根据网站功能需要进行数据库表创建、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完成网站功能开发、能够掌握网站测试的工具及方法等核心工作能力。具体如表1所示。

2.1.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了领域划分,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同时又依据课程与项目的关系将课程划分为外延辅助课程与核心课程。外延辅助课程的功能是用来延伸提高网页设计师工作技能,拓展就业出口。如:PhotoShop平面设计、Flas设计等。核心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如:PHP程序设计、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程序设计等。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时,要明确有企业参与研讨及设计。

2.2强化校企合作效能

企业是项目的来源。企业是以最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兼顾企业利润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基于工作过程也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为目的,与企业生产具有共同点,可以产生效益。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课堂+工作室模式实现两者的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将真实项目是进行分割重组实现项目的仿真教学。工作室则在老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下进行项目外包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在这种模式下既提供了学校的项目化实践平台同时也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时采用的是并行式的开课方式,比如:PhotoShop平面设计与网页设计等其他课程同时开设。并行式的开课方式知识点分散,而一个完整的项目在某个阶段需要多个知识点共同支撑。经过几年的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采取了集中分段是教学。可以根据模块涵盖的知识点多少,安排多名教师或企业人员共同参与。集中分段式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更能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更加有利于学校教学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文4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1 引言

目前,“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主流,对我国经济体系结构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职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动。作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的计算机类专业,由于社会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招生情况普遍较好,这就更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课程是育人的方案,它与作为育人过程的教学一起成为达到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高职的课程问题同一切教育一样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下面结合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过程,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2.1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在社会整体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并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据调查显示,企业需要学生所具有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基本的经营管理,较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要学有专长,具备与本专业相应岗位的实用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高职专业课程计划的制定,必须研究企业需求,研究市场对未来劳动者的需要,提高课程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计算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熟练的软件应用技术和硬件维护技术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对省内外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专业课程的结构,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具体为:新开设了一些专业课,以广泛吸收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加大了部分专业课程的学时,如对《计算机网络》这门课,考虑到计算机网络迅猛普及的发展趋势,对该课程增加了一倍的学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Internet部分的内容比重,并且在课程中渗透了Outlook,IE6、网格等与互联网有关的教学内容。对于实验性较强的课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也增加了课程比重。相应地,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于一般的基本课程,也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和大幅度的删减,从总体上降了学科数目和学时数,增强了课程的特色,提高了课程的效率。

2.2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特点

由于高职教育实践性强和计算机学科本身操作性强的特点,我们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不能拘泥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为1:1上,而要从根本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二者统一于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采取除增加校内的教学实验时间以外,还要加大校外实习的比重,采取5+1的模式,将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全部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以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要拓宽课程实践空间,对专业基础课的安排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一部分容安排到实验室、电教室进行,把另外一些内容安排到实践现场中进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3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注重课程体系的创新

课程设置应打破分段式,进一步注重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结合。现存的两段式或是三段式课程体系,都过分强调分阶段。即一、二学期基础课,三、四学期专业课,五、六学期设计与实习课,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的重复和支解。因此,有必要将公共文化课、专业课、生产实习课按阶段和难度连续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学一年自成体系,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外,在课程设置中,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目前计算机应用已融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情形下,计算机做为高等院校的独立学科,也越来越受到莘莘学子的青睐。然而随着一届届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又深深体会到,只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还不够,还必须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科技效能,才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应建立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以增加专业特色、强化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们不但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还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 转贴于

3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为基本的国际计算机网正在迅速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已引进到教育领域,而发展成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高速、互动、快捷、传递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特征给教学改革赋予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切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教育革命。正是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各校都展开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新理念。作为计算机专业,更应该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锋,以实现教育科技的“四化”,即应试向素质化、单机向网络化,单向向交互化,线性向非线性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3.1改善计算机教学环境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把计算机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分开,教师在黑板上讲上机,实践的即时性得不到保证,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为改变这一滞后的教学模式,必须在硬件环境上下功夫。应将多体教学设施引进机房进行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建立集教学和上机功能于一体的大多媒体阶梯教学机房。这种模式既可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节省1/3~2/5的课时,并缓解计算机教学人员短缺的矛盾。

3.2教学手段的丰富

采用现代化教学,需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适合在网上进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具体为:创制精美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一改传统的挂图、板书等老面孔,以崭新界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它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声、文、图、动画、视频形式表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尽是文字描述,而是绚丽多彩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动画,动的过程不再难以想象,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枯燥。同时,电子教案对教师也有很多益处,如电子教案扩展了教案的作用范围,提高了授课的效率;电子教案有利于教案的修改;电子教案便于携带、交流;电子教案便于学校检查和管理等。

基于WEB的网络课程。提供给学员异步点播学习使用。将教师上课的现场录象采集和压缩并与电子教案建立关联,生成低带宽视频流格式的网络课程,方便学生使用,可以真实地再现教师的授课过程和课堂艺术,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的途径。

此外,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还包括有先进的考试、测试平台、CAI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3.3认真搞好计算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在高校搞好教材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国家教育部已正式启动《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并且要打造精品课程,我们应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开发出一批适应发展、结构合理、特色明显、质量上乘的高职计算机精品教材。精品教材的内容是立体化教学包,即含有:主教材,配套的实训教材、电子教案、课程教学资料库、相关网站、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教师手册、图、声音、视频、教学案例等资料,试题库等,以供学生单元测试、教师期未考试使用。另外还有网络课程,以体现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

4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严重短缺,教师教学负担过重,这无形中牺牲了教学质量,降低了学术水平。另外,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学校应每年为计算机教师提供1次或者2次短期学习的机会。

5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强调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学校除了利用现有计算机设备培训学生外,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己购置电脑,形成一个电脑文化的小气候,使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计算机技术在进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观念要转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要适应计算机的发展,走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子,这是我们需要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四万,师军.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结构的探讨.现代电子技术,1999,(7).

[2]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文5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采用照本宣科的形式对书本知识进行单调的讲解,然而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复杂性,加之教师课堂枯燥乏味的讲解,很难使学生提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而与传统的只注重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方法相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传统教学的劣势被有效弥补,其具有直观、立体、生动、形象的优势,可以使数学知识实现从抽象到形象的质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通过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采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生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模拟演示,优化课堂形式

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只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形象印象,而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则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内容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在感官上获得更加正确、形象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记忆,从而有效克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的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槠浣窈蟮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另外,传统教学中,教师每堂课都要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板书之上,这使原本就紧张的教学时间被白白浪费,不断降低了教学效率,缩小了教学容量,还剥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而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内容进行提前编辑,课堂上直接播放即可,如此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节省了教学时间,还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新知识的补充、重难点的讲解、学生的学习辅导等,从而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三、实现共享资源,重视协作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且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教师可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另外,网络教学资源还可以节省教师大量的编写教案的时间和精力,使其可以有更多时间进行教法的钻研、学生学情的了解、各种学习资源的获取等方面。另外,针对某一学习主题,教师还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相并利用相关学习信息、资源。总之,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充分体现中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性、创新性。

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切忌画蛇添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乏味、单调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但是教师在利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掌握适度、恰当原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只是将计算机多媒体作为板书手段,或是在课件中加入了很多花哨、嘈杂的声效,华而不实,不但不能使学生在其中获得美的感官体验,还显得繁琐复杂。另外,有些教师由于操作不熟练,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而为了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也并不鲜见,这使得计算机的使用效果被大大降低。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案范文6

新时期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我们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需求积极发展教学信息化。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基础性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还比较单一化和简单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中职学生技能训练不足。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最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研究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教育的信息化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人们通过对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二者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开发和研究全新课题。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现信息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完美结合的过程,对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显著的帮助。

1、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1.1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构建是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已经不单单只是辅助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手段,更多的是指引学生更好开展学习的一种手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还比较小,大部分学习和生活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班级风貌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中职学校要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就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的信息化,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计算机课程习中。

1.2教学理论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教学理论,用特定的教学概念和命题等教学方案描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科学组织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教学理论研究和探讨工作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更好的适应中职计算机教学规律。

1.3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预测,更加高效的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序,帮助计算机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有价值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研究

2.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特点将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有序的安排,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做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和教学课时的安排等几方面内容,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设计并不是指教案。教案只是对某一节课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而教学设计除了要对本节课进行科学设计之外,还要全面体现出本节课程的中心点,全面体现出教师对这节课程的整体看法和教学把控。

2.2教学设计方案编制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含教材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课时设计、教学资源收集、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和教学总结反思等内容,这是对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要考虑齐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2.3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后续支撑,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求将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因素实现信息化。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化教学,加强合作学习,对学习环境进行全面设计,积极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教学。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促进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升。以网页设计为例,整体教学思路就是通过项目教学,安排和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通过将学生分组,将计算机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借助信息化辅助手段,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程分为不同的教学阶段,围绕教学目标和项目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开展项目。然后让学生结合项目要求充分收集材料,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项目初期结果在校园网上公布,然后将制作好的网页在校园网上展示。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整个教学活动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利用项目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中职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更好的促进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技能水平的策略研究[J].邱红.职业技术.2012(07)

[2]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践浅析[J].吴嘉竹.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

[3]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于荟,于清跃,赵利顺,刘超,沈浩.广州化工.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