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教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教学研究

信息化教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

一、研究背景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差,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

近几年,随着高校、高中等学校的扩招,基础好、分数高的大部分初中生都M入重点高中或者普通高中,这使得成绩不好的学生大都集中在中等职业学校.据统计,某中等职业学校某系学生的入学数学平均分只有42.3(满分100)分.这些学生往往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当他们认为教师所讲的内容“没有实际意义”或“比较难以理解和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就会直接放弃听讲和学习,转移注意力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另外,对中职学生进行的学情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枯燥无趣.

(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专业课的需求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育现状存在较多问题:教师安于现状、照本宣科;学校强调专业课程的教育、数学学科地位较低;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学习过程较枯燥,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堂教育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强调教科书中的题目练习.如今教育的理念和目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重知识转变为重应用,由重视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由教会数学到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信息化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信息化教学的定义为: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

(一)与专业教师校内研讨

与专业课的教师讨论,针对目前数学教学内容、形式和考核方式广泛征集意见,梳理分析数学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汇总的较为集中的问题(例如,较难掌握的章节、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需要锻炼加强的能力等)进行深入研讨,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理论归纳,实践课堂教学

当前的中职数学课堂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一言堂.在45分钟内课堂完全是教师在包办,即:教师总结、学生记的“涂鸦式”教学,教师示范解题方法、学生依照练习的“模板式”学习法.在数学的教育中,如何锻炼、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

三、根据信息化教学展开教学策略

就数学而言,概念、定义是其根本,公式、定理是主干,解题方法、技巧就像树枝,结论就如树叶,解题的思路、思维是向树叶传输水分和养料的导管.也就是说数学思维的培养应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数学教学中各个阶段、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因此,应该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

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明确主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能力的培养.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技术来支持和帮助学生学习,例如,通过制作动画等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等.3.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教育活动应遵循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在贴合实际或问题等的具体情境中教会学生数学学习的策略与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助等,教师的讲解、启发,还包括数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例如,不同年级数学教师的交流、互助,相关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学等.

(一)课堂中实施教学策略的具体环节

1.增加预习环节.

2.让学生自己去教材中寻找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带着问题来上课.

3.教师不板书例题.

4.教师不给出练习题的答案.

5.由学生来做小结,不要怕做不好、做不全,更不要怕会浪费时间.

6.作业灵活多样.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活动的模式

数学的抽象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结合具体的实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例如,通过图片、动画等方法形象展示对称面、双曲线等抽象概念.此外,应提倡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这可以利用相关专业中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总之,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其资源来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注重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协作”教学和教会学生“协作”学习,在合作中促进中职数学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建立和完善发展性评价体系,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促进评价的多元化,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形式更加丰富.相信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能够得到改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家敏.信息化教学大赛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0):67.

[2]张萌.信息化教学在数学中的实施[J].电子制作,2014(02):130.

信息化教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传统教学

引言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除了强化工学结合的内容和方式外,还需考虑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将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共享互动机制等作为课程改革的优先选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创新与变革的有效途径。课程信息化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课程变革的形式和方法[1]。它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影响,进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而产生信息化课程[2]。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3]。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X线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以及光学成像设备的物理基础、成像过程、成像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图像重建方法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知识比较抽象。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图片、动画、幻灯、录像等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丰富多彩的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上述分析,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引入到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并对使用信息化教学前、后两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重难点理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使用课程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后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的操作可行性,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

1实施的基本情况与准备

1.1实施前准备以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通过对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教学建设的研究,以及对同类院校开设本课程的教学单位进行调研,确定适合医疗仪器与维修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信息化资源:教学课件、视频、Flas等,最终将上述信息化资源到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中,作为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资源,并制定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方案。1.2样本选择及实验分组本研究以2014级、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2013级、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两个专业的两届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2013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未采用网络精品课程平台进行教学,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为采用网络精品课程进行教学。将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记为A1组,2013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记为A2组;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记为B1组,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记为B2组。1.3研究方法针对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分为模拟X线成像、数字X线成像、CT成像及MR成像4个模块,以学生学习进度、模块测试情况、学期学生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指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对比测试等方式,对两届学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实施的模式和方法

2.1实践研究的第一阶段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对2013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和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但没有专门的网络平台供给学生使用,只是通过班级QQ群、邮箱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资源。2.2实践研究的第二阶段对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和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应用。本平台主要分资源学习模块、讨论模块、任务管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及评价模块。其中资源学习模块主要是用于课前给学生提供资源,包括课件、视频、Flas以及课程的一些学习指导、相关练习等(见图1)。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进入讨论模块进行讨论(见图2),讨论模块既可以由教师发起并管理,也可以由学生组织在特定的模块内留言讨论学习,学生可以针对课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并可以对其他人的内容正误进行评价。当然,在交互讨论模式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任务管理模块(见图3)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一定的后续任务,任务的安排既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也是检验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的测试。考试管理模块(见图4)是通过阶段性的测试,可以自行设置测试时间、从试题库(见图5)随机抽题,同一个班级可以设置不同的分组,不同组别之间题目可以不一样,这样既保证了测试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测试的有效性。评价模块可以自动统计课程学习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每次练习和测试的成绩情况,在教师课程管理界面可以轻松了解课程的学习情况。23课程信息化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的分析分析选取的两届学生,其中A1组共155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43名(277%)、等级为B的71名(458%)、等级为C的41名(265%);A2组共178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58名(326%)、等级为B的88名(494%)、等级为C的29名(180%),分析见图6。其中B1组共27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10名(370%)、等级为B的11名(408%)、等级为C的6名(222%);B2组共27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13名(481%)、等级为B的9名(334%)、等级为C的5名(185%),分析见图7。从分析图6和图7可以看出,使用信息化平台后,学生的综合评价等级为A、A+B的比例均有所提高,等级为C的比例均有所下降。通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但从教学过程的实施发现,教学效果的提升还取决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的教学组织。同时还需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在讨论过程中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改革实施与结果的反思

信息化教学研究范文3

凸现技术能够以新的、更具成效的方式来支持内容的表征和操作,并常常对学科本质带来基础性的变革。

2.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

是体现用具体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来改变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使得TPK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技术层面看,要求技术为教育教学的目的而设计和应用,其操作和应用流程又必须符合教学法的原理;体现教与学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符合教与学的规律。从教学层面看,要求教育教学专家和教师了解并能深刻理解技术在教学功能上的可供性和限制性,并生成整合技术运用的学科教与学的境脉和方式,从而指导帮助技术能根据具体的教学途径更具教学的目的性、过程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从广大教师和学生看,则要求树立现代信息化教与学的意识,彻底转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充分应用技术去教学与学习,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3.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

是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基础。它超越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三个要素的形式,存在于三个要素间的动态交互(transactional)关系中。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改变,另两个要素就需要同步进行改变来予以整合。例如:剑桥语音识别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课内课外随时随处可进行朗读和说的实践机会,教学就能把课堂上T—S和T—Ss的交互方式更多地让位于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开口实践的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无法逾越的教学限制,同时,这样的改变又给教师带来“怎么才能了解每个学生读和说的情况呢?”这一问题。于是技术又得改变和完善评价反馈方式,让教师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评价结果与分析。这就是技术和学科教与学的整合过程。从该例子还可见,在现代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通常是新的技术出现会迫使大家去改变基础教育教学并共同重建三个要素的动态平衡。所以美国在“2010~2020变革美国教育”战略中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技术增强学习”。TPCK知识框架能引领学科课程内容及其资源、教学与学习的途径或方式、数字化教育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等三者有机的整合,并在整合过程中不停顿地、动态地相互促进、发展和变革,从而使得教育教学能充分使用数字化技术;能以丰富、多元的技术更有效地呈现学科课程及实践内容,以及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操作;能用符合现代学习特征的教学途径和方式践行即满足多元化群体,又满足每位个性需要的教与学,实现教学与学习的高效性。同时也使技术能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的目的性、体现现代教育教学途径、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性;能有更多教育技术的创新。在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中,TPCK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研修并努力在教学中去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全美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站在现代教师专业化的维度,以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视野。

信息化教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生理学;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WST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49-02

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web supported teaching,WST)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和IT技术,将课堂加以延伸的教育方法。他的最大特点是对网络和虚拟信息的依赖和利用,以及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同时对教育的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2]。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经出现就表现出自由、开放等许多优势,必将成为教学的趋势[3]。本文对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探索的设想。

一、WST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WST教学模式尚未具有成熟规范的程序,但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生理学是一门链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人体系统广泛,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掌握。因此在WST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跳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限制,充分整合资源,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发挥WST优势,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帮助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为学生临床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教学资源数字化。在信息化的环境里,学习的途径和形式呈现多元化,知识的传播变得迅速而便利,而信息传播的前提是信息数字化[4]。本教研室将所有的《生理学》教学文件如:教案、讲稿、课件、视屏等实现数字化;部分图文资料通过扫描、拍照等手段实现数字化;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课程录制成教学视屏;针对知识难点,提供模拟图、思维导图、照片、动画等形象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建立起覆盖全部重要知识点的试题库和评分标准;为同学提供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下载和链接。

实验教学是难以完全实现数字化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电脑仿真技术构建虚拟机能实验室,一定程度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并提供实验结果及分析。同时,提供包括实验讲稿、教案、实验录像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实际操作操作变化多样,无法完全通过虚拟实验室完成。

2.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WST教学模块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将现有的教学过程拆分成若干板块,包括:预习指南、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考核习题、交流互动、课外知识拓展、实践技能培训等。根据教学模块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系统的生理学网页。以考试环节为例,可以直接在网页挂载生理学试题集的电子文档,也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实现自动抽题、考试、阅卷等功能。我教研室鉴于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通过前期调研、可行性分析,整合现有资源,与学校技术信息学院联合推出手机题库安装软件。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实现抽题、考试、阅卷等功能。

WST教学模式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跳出教科书的限制,从专业信息网站、教育在线平台广泛的获取网络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网站的关注度。我们在生理学网站开设了学科研究进展,实时更新研究动态和诺贝尔奖的研究介绍;构建全国优秀生理学重点课程的链接列表,实现校际的资源共享。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互动。利用网络技术优化课后辅导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网络学习资源的搜索引擎、网址、关键词以及拓展学习任务,部分信息上传到教研室的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方便地访问、下载。学生可以在网站的讨论区提问,其他同学也可以浏览或者参与讨论,更好的形成关注点,这比传统教学的课后提问以及电子邮件的一对一辅导效率更高。论坛的帖子长期保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提问,也有利于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比如:下一届的学生还可以看到前一届学生的提问,并且可以持续深入的讨论,使讨论有延续性。

二、WST教学实践的评价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TM)即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按照课前备好教案中的程序进行操作,程式化、机械化,教学内容受到教材的限制,教学手段创新不足,教学的地点和时间有较大的局限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展现。

1.WST教学模式的优势。WST有效的延伸了课堂的空间,模糊了课堂和课外的界限。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三点:一,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数字化传输让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反馈更加及时。二,解放了学生和老师,拓展了课堂的范围。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课堂,只要有网络、有终端、有信息、有学习主体教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三,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互联网中无边界的知识让教师和学生更加平等,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去面对海量的知识。这对TTM构成一定程度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好处[5]。

当然,在学生有相应成果如论文、研究报告出现时,教师可以组织进行展示和交流。这也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临床辨证思维和科研思维。

2.WST教学模式的不足。WST教学模式也有一些先天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虚拟的信息不能代替直接的感知,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网络虚拟的效果都不会很理想。这也证明了,WST教学模式的课程更适合理论教学而非实践教学。其次,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它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一旦制作成功,其更新没有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把握那样灵活。比如:某些教学录像录制成功,稍有变更就要重新制作或者剪辑,而且无法根据学生接受的程度不同及时调整,不能改变多种方式讲解某些教学难点。所以,WST模式更多的适合于一般知识点的传授,可以解决部分教学资源的不足,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三、WST的前景展望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互联网早已超越了技术应用的层面,必将深刻的改变社会的方方面面[6]。教学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知识、经验和技能传递的过程。由于环境的变化,参与教育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学的方式也必然随之改变。WST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然选择,也是时代的需求。

本教研室希望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完善WST教学模式:第一,进一步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将大部分的课程内容数字化,形成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数字教学资源库。第二,开展WST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充分阐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第三,研究WST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WST教学模式作为第二课堂,将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放在网络,解放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开展更多的讨论和实践。第四,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从知识的提供者向资源获取途径的提供者转变,从问题的解答者向问题的多样化解决方案的引导者转变,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综上所述,WST模式遵循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5],有利于促进资源和技术潜在的育人功能向现实转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鉴于现在大学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较好,在互联网利用率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WST教学模式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主流。我们在生理学信息化教学领域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Becker J.Conceptualizing mind and consciousness using constructivist ideas to transcend the physical bind[J].Human Development,2008,51(3).

[2]张立,石岩,王玉柱,等.创新教学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体系结构[J].训练与科技,2008,29(6).

[3]高路,倪鑫.生理学信息化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

[4]周京军,刘亚莉,刘涛,等.医学生理学教学内容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

信息化教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有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迎来了重大的变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超媒体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常见常用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促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内涵、方式、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将信息技术融入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标。人们对新事物新技术是遵循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循环过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是遵循着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一般应用到深入应用的规律。职业教育工作者现在不仅仅要思考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促使两者深度融合、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1信息化有效教学的涵义和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学习情境,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开展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学环节,包括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和环境等因素都要实现信息化。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是要体现教学的效益,是指要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和高效的。对有效教学的认知,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的“教”,更多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1]。信息化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信息化教学和有效教学两者的涵义来看,信息化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双边教学活动,在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高职院校承担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生产和管理的基层第一线,因此对教学的有效性尤其重视,教师教学活动的使命就是要尽其所能地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高职院校从开展“信息化教学”到强调实施“信息化有效教学”,这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

2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重大的革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深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在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是信息化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开展的进程。很多高职院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中投入力度很大,信息化硬件教学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学校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仍沿用单向传播满堂灌式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位置,不能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咨询者。其次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存在偏差,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技术至上主义,把教育媒体等同于信息化教育,导致重技术、轻理论的唯技术论或技术至上,不了解或未掌握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不知道如何选取和设计各种信息化教学环境,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教学推进的瓶颈[3]。

2.2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优

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信息化教学能够上升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跟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理想的支持环境。常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试题库、课件、案例、文献资料、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高职院校在建设和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化资源滞后,硬件资源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存在网络覆盖比例低、网络不稳定、信息化教学设备老旧等问题,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开展[4];软件资源方面,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数量多但质量不高,资源建设不规范,与社会对接脱节,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二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程度不高,特别是专业教学资源方面,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专业教学资源都遵循以校为本、自主建设、校内应用的原则,没有实现与企业、行业和同类高职院校共同建设开发、共同分享应用成果。

2.3学校信息化教学机制不全

信息化教学不是一种教学工具,而是一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要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不能只是单纯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机制、评价都融入到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框架下。从目前高职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现状看,学校普遍重视教育信息化,但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机制。部分高职院校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较低,相关政策不配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研究、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信息化教学激励都没有实现常态化。由于信息化教学机制的不健全,阻碍了部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5]。

3开展信息化有效教学的对策

信息化有效教学,除了跟信息化环境下的人和物有关外,还离不开教学环境、学习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学机制等几个方面。

3.1设计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它既包括融合信息技术因素的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平台、信息资源库和学习网站,也包括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基于Web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支持系统和电子图书馆等教学要素。信息化教学离不开信息化教学环境,要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关键。在学校层面上,学校不仅要建设健全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还要加强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理念和能力的师资队伍。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观察者,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为课程的有效教学开展设计有效的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首先需要从分析高职学生的学情入手,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群体的学习需要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其次要根据专业的差异性、课程的实操性来加以区分,相应采用基于问题的、基于任务的、基于案例学习的、基于项目的等多种混合教学模式,达到信息化有效教学的目的。通过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将信息化有效的教学资源融入重难点知识的讲授中,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素养[6]。

3.2开发有效的学习资源

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开发设计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学习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高职院校信息化有效学习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岗位技能培养为出发点的资源建设理念,同时要体现直观、形象、具体和交互等信息化特点。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可以在现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优化,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挖掘出更优质资源,同时要加强与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质量高、适用性强、内容新颖的教学资源。在自建、共建的基础上,要及时发现、挖掘市面上、网络上的优质资源,要善于引用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资源,要及时从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TED等国内外的优质教学网站中下载能用、适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3.3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要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信息化快速发展助推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以信息化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传统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课堂和书本进行,而信息化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是通过媒体手段或网络平台效应让学生求知、求异。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要保证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教学方法适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组织到位、教师传授有效、学生学习有效,就必须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加以保障。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适宜度、课堂教学互动度、教学资源保障度等几方面进行构建。

3.4健全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

高职院校要实现信息化有效教学,就必须健全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解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现代化工具,而是需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理念、模式、机制、评价等全方面构建教育信息化体系,从而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高职院校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就必须在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上下功夫,这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建立了信息化应用、管理、评价、保障、激励机制,才能从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教育环境各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化教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 电子白板技术 微课技术 网络资源

进入初中学习之后,学生课业不断增多,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业和不断逼近的升学压力,另外,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使得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烦躁的心理,对于某些成绩一直无法提升的学科会渐渐失去兴趣,而学习英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均存在困难。初中生活是枯燥而乏味的,每天面对繁重的课业,如果不能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多半不理想。

一、信息化环境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益处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在初中众多学科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其也是公认的“难学科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无法对英语提起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填鸭式教学”,且教学方式单一,只是教师领读单词,在黑板上写出各种语法及单词的用法,而学生默默记录在笔记中,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英语。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广泛应用到各领域,在教育行业中不断发挥其作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应用到教学中,如微课、电子白板技术等,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强化教学效果[1]。

(二)增加就业机会

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很多领域也在不断与世界接轨,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对于处在此种形势下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英语使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我国众多企业对人才英语能力越来越重视,甚至有些开展了应聘时的英语考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深有感触,英语能力不佳的学生在应聘工作时,底气会稍逊英语能力强的学生一些,并且录取率相对较低,因此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技术使得英语课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断强化,以长远的目光看,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信息化环境下常用的英语教学方式

(一)电子白板技术

电子白板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从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英语课堂互动较少,即使有互动也是简单地进行书本中的英语对话,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综合能力起不到多大作用,而白板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这一现象。白板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将投影仪、教科书、教师板书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教学网,并且其变化多样,与传统PPT教学模式有本质的区别,白板技术不会拘泥于教师的思路,能够大大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另外,英语课文向来是学习中的难点,白板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笔将重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标注出来,使学生在阅读或理解时更清晰明了。

交互式白板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教师和白板的互动,以及学生与白板的互动,而不是传统单一的师生互动。电子白板在使用时必须与电脑相连,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电脑传送到电子白板中,教师必须充分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促使学生与白板进行对话,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学生与电子白板的互动主要在于,白板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自我学习认知展示给教师和同学,如此,教师既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能够通过此种方式加深生生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2]。

(二)微课技术与网络资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时代淘汰,现如今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名为“微课”的教学方式,此种方式不但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为教师减少负担,目前在初中课程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支撑微课技术的基础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某个知识点难度较大,有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讲解迅速明白其中的含义,而有的学生则理解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讲解方式有关系,而微课技术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技术能够将网络中众多资源结合在一起,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开展不同的讲解模式,并且重点突出,避免很多无用话语的铺垫,多样化的讲解模式使各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微课技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功能强大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变得多种多样,微课技术可以将网络资源中众多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微课的功能和内容,并且此种教学模式成本投入较低,在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为学校减少资金负担。

2.减少教师负担

微课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小知识的集中讲解和探讨,英语教学中知识点较固定,而初中时期教学任务繁重班级众多,教师同一个知识点需要讲解多次,极大地浪费教师的精力,并且长久下去教师会感觉烦躁,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但微课技术可以将教师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做成集锦,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

三、结语

信息化技术拓宽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大改变,而这种改变正逐渐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也为教师提供了很多便利。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创新,如今我国教师对信息化技术掌握得还不够,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相关机构应加强此方面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美琼.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11)0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