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1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至关重要的一年,全市仓储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局粮食中心工作,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粮食仓储实践,重点在加强储备管理、质量监管、绿色安全储粮、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科学指导,强化服务、有效监督,努力建立新型粮食仓储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我市仓储各项工作运行质量。

二、主要目标

积极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提升年”、“重大项目突破年”、“质量效益推进年”三个年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储粮安全事故;落实质量监管措施,省级储备粮入库质量指标符合省局验收质量标准,正常储存年限宜存率达到80%,编制滁州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原粮散运比例增加到60%;继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争取第五期示范工程实现1500户。

三、工作重点

(一)着力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力争在提升仓储企业管理水平上有所突破

2010年是“仓储规范化管理提升年”,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是一次整体提升粮油仓储企业管理水平的重大活动,各地要再学习、再宣传、再发动,对照国家局规范化管理评价标准,查找不足,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仓储管理制度,贯彻仓储技术规范,在近两年创建省级储备粮示范库的基础上将规范化管理向骨干购销企业延伸,积极培育“三级示范库”、“星级仓库”,塑造亮点,凝炼我市粮食行业精神和企业理念,推动全市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继续深入开展。2010年《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粮食仓库维修改造技术规程》等重要仓储、基建、管理规范和主要粮油品种质量标准将密集出台,各地要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工作,用标准和制度来规范约束各仓储企业的承储行为,促进仓储管理上台阶。

(二)着力推动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力争在项目建设上有所突破

加快推进现代粮食物流建设进程,在现代物流园区上谋发展已成为我市粮食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粮食仓储物流规划,正确引导企业对粮食仓储物流项目投入,用规划指导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的粮食流通项目,做好粮食仓储物流项目的储备、申报和跟踪服务,尽快构建满足粮食购销收储的体系和贯通省内外的粮食现代物流通道。二是继续落实粮食仓储设施“三百”工程,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优化全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优化粮食仓储设施的区域布局,适应粮食流通形式的变化要求。抓好全市“十二五”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规划编制和修改完善。力争至“十二五”期末,在全市形成以区域性物流园区为龙头、中心示范库为重点、骨干收储库为支撑、基层收纳库为基础的相辅配套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加大对备案项目推动力度。对已批准立项的重点项目要确保如期开工。加强对中央和省补助仓储物流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管和项目督查,保证专款专用,发挥效益。四是引导企业建立仓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机制,鼓励企业从经营利润中积累部分资金,添置一批仓储设备,提高仓储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方便农民售粮,继续加快粮食“四散”推进步伐,提升粮食物流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夯实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础,促使滁州粮食物流园早日建成,培植滁州粮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着力加强粮油质检体系建设,力争在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上有所突破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是新形势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各县市区要积极推动“质量效益年”活动,把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级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粮食收购、储存环节及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的粮食质量管理,突出抓好对原粮卫生的监管,不断提升储粮质量和监管质量,努力使农民增收粮企增效。

1、建立粮情、粮质分析制度,预测入库粮食质量和库存粮食品质变化,调查、收集、整理、上报粮质、粮情信息。

2、2010年上半年各县市区要逐级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原粮卫生监管制度。加强对各级储备粮的抽查检验,严格执行粮食入库、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以及入库后粮食质量建档工作。

3、强化各级储备粮油储存期间质量管理,继续坚持月报告、年中分析制度。今年市局将把省级储备粮质量达标情况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考评,督促收储企业坚持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把好入库质量关。从今年4月开始各县市区要组织辖区内省级储备粮油承储企业每季度对所储存的省级储备粮油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状况分析,并提出强化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4、不断完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网络,认真抓好县一级质检机构的人员培训和仪器配置工作。全市各省级储备粮承储库必须具备质量检验和储粮品质检测的能力,改善检

验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5、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要规范检验行为,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和检验方法,依法对检验数据和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四、着力持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力争在服务新农村工作上有所突破

农户储粮专项建设是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的惠民工程。各县市区要积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自主开展多种层次、不同形式的农户储粮示范工程。同时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示范农户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加大示范工程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效应,提升示范效果,把这项惠农政策抓实抓好。

五、着力于强化监管措施,力争在安全生产科学保粮管理上有所突破

各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创新检查方式,规范工作程序,注重检查效果,帮助指导企业监控整改安全隐患,扎扎实实抓出成效。一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严格问责追究。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各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和购销企业及有关单位继续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责任保证单位必须按照责任承诺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目标完成。二是各县市区要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春、冬季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要加大督查力度;采取挂图作战、限期报告、节点流程控制等措施加以推进,下发督办通知促进工作落实,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总体水平;各地要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全力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四是2010年全市要积极开展储粮技术创新活动,大力推广生态绿色科学储粮、气调储粮生物物理防治新技术。注重安全性、经济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降低储粮成本,适应粮食市场化要求。

六、做好其它常规性工作

1、各类仓储设施、粮情报表要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实现微机传递。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2

关键词 物资仓库 管理 问题 优化措施

在物资仓储的实际管理中,具体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物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以及储备管理等多个重要的环节,并且,管理的内容相互影响,存在一种制约的关系,也可以将所有物资管理的工作看成是一个整体。从事物资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足够的重视具体的管理工作实现对物资进行的有效管理,并有效地降低使用的生产成本,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资仓储具体的管理模式仍然比较滞后

明确物资仓储具体的安全管理规范是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结合目前我国具体的物资仓储工作进行分析,管理的模式仍然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具体的物资仓储工作仍然采用的是以往粗放的模式,缺乏明确具体的管理方向,同时,并没有符合企业具体实际情况的物资仓储的相关管理体系,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物资仓储也在不断变化与革新,但是,在具体的物资仓储管理工作中,仍然没有将新的物资编码融入进去,最终导致物资仓储管理相关工作的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二)缺乏先进的物资仓储设备

物资仓库是完成物资仓储的重要因素,同时物资仓库中所有存储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仓储管理的整体效果。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具体的物资仓库相应设备仍然无法满足实际的具体需求,缺乏先进的仓储设备。部分发展比较滞后的企业,具体的物资仓储管理工作仍然利用人工挑选并且人工搬运的基本方式,这也直接导致物资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效率比较低。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得知,利用传统的物资仓储设备与现金的设备相比,大部分传统的设备反而会花费大量的成本资金,并且直接影响整个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

(三)物资仓库具体的归属问题仍然比较分散

在物资仓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的结合物资具体的应用情况,对仓库中的所有库存进行及时的安排与整理,从而有效的保证所有仓库存储具体的平衡度。如今,大部分企业内部相应的工作部门中都设置了对应的仓库,并且明确具体的隶属部门。因此,在物资仓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想要明确的核算所有的资产情况也会变得更加轻松。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存在缺点,大部分企业都无法对所有的储存物资进行整体的管理,从而严重的影响所有物资的正常流通。另一方面,所有物资仓库之间无法进行及时的交流以及沟通,这也会直接导致企业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无法实现共享,非常容易出现物资重复采购以及物资严重浪费的现象。

二、针对物资仓储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物资仓储管理体系

在实际的物资仓储的管理工作中,想要有效的保证物资仓储管理工作具有的合理性,需要制定完善的物资仓储管理体系,并将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一切工作重要的引导。完善物资仓储管理具体工作的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物资管理的科学理论,任何的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需要存储相应的所需物资,从而有效的保证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顺利地完成。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任何的物资积压,都有可能会增加管理工作的难度,更严重的是造成企业物资的严重浪费,甚至会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物资的整体存储量,避免出现严重积压的情况,有效地推动企业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采用零积压的相关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中对企业内部具体的供应能力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需要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提升所有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实行生产责任制

企业内部的领导在整个物资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企业领导对物资管理具有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决定了所有物资管理工作人员具有的管理能力。企业想要不断完善物资仓储管理的相关工作,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企业领导以及所有工作人员具有的责任意识,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对企业物资仓储工作具有的重视程度,并将存储的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手中,明确责任以及权利。第二,明确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内容,让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能够清楚的了解企业物资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第三,落实物资管理的承包责任制,并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承包制度,安排相关的人员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具体的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记录,充分的了解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的具体情况。第四,落实管理工作具体的和考核制度,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物资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实地考核,并结合具体的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所述,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改进物资仓储管理的工作模式

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的内在需求,并存在众多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物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物资管理模式,并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推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物资准备入库的环节中,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台账,并且保证在物资进行使用以前,做好相应的审批工作,只有经过审批并且审批合格以后,才能进行生产应用。

三、结束语

任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物资仓储管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衡阳技师学院)

[作者简介:庞海英(1981―),女,研究方向:营销,物流。]

参考文献

[1] 郑玉英.现代物资仓储管理问题的相关探讨[J].消费电子,2013(22).

[2] 葛荣华.浅谈物资仓储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 (1).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3

【关键词】路桥工程管理;完善措施;工程管理难点

1 路桥工程管理的特点及主要管理内容

路桥工程,顾名思义即是包含有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两方面的工程体系。不同于简单的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路桥工程的施工难度更大,施工环境更为复杂,施工现场的限制因素更加多样,地形地貌、地震等级、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等都是影响路桥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因素。同时,设计难度的上升也对施工水平与水平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更加专业的施工设备与更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成为现阶段路桥工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此同时,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样也涉及交通运输问题、材料采购与仓储问题、水电匹配问题等等方面。完工工程的美观性也是路桥工程不同于其他不同桥梁道路工程的重点之一。可以说,路桥工程的建设与施工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路桥工程的工程管理必不可少。

路桥工程的工程管理主要体现在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养护管理几个方面。在项目施工阶段,又可以将管理内容概括为: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档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等等。这几部分管理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上述管理阶段中又包含若干个管理子系统。路桥企业通过这些路桥工程管理对路桥施工项目进行整体全面的监督管理,实现质量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 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2.1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的不规范是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施工现场管理在整个路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物料的选配与供应、人员的操作与施工都是在施工现场完成的。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的水平提升对整个项目阶段的管理都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却是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够重视,管理随意化、不规范,施工现场经常呈现出一种混乱化、无序化的不良状态。各类型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建筑设备没有指定的归放场所,设备的检查和养护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材料的仓储与堆放也没有执行相应的标准,忽视材料的储藏条件。材料的使用方面也不尽合理,大量的存在着成本控制不足和材料浪费的现象。材料的控制问题极大的影响着路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经济开支,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相应的影响。另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也并没有达到要求。

2.2计划管理问题

在技术管理方面,现阶段施工企业缺乏一套合理的施工前期规划。工程管理的不完善同样也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工程进度没有按照预计计划完成,严重影响工程效率。路桥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优的施工进度完成计划内的工程量,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工程进度的把关与工程计划执行的管理是工程管理的要点与难点。而对于路桥工程而言,工程全周期寿命较长,资金投入量较大,工期的顺利完成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的管理缺乏明显的科学规划,工程的设计图纸审核的程序不够严谨,专业的工程设计人员比较缺乏,所以工程的实际进度很难根据预计的进度进行,工程延期的现象频频发生。

2.3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管理同样是路桥工程管理的一大要点。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的复杂程度与施工难度,在路桥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也是最为重要的。安全意识是这一阶段我国路桥工程管理过程中最应强调的。然而虽然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现阶段的安全管理问题却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安全管理,即是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管理,也是对施工工程质量的管理。目前路桥工程施工仍存在各类问题,高空作业时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不过关、建筑材料的仓储不按照相应标准执行、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等等都严重的干扰了工程质量。另外,施工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大量违规操作和不安全操作的情况。例如,施工人员缺少动工前期准备,施工图纸并未参透就贸然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工序错误或各类失误已经无法弥补,这类问题使工程施工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不过关也是由于相应的管理不足导致。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管理缺陷、从业人员自我管理不足等等均导致这类问题的出现。这些都成为路桥工程安全管理的隐患。

3 针对当前路桥工程管理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3.1完善管理制度化

管理活动是人员之间的协调活动。管理规范化、模式化、制度化是良性管理循环的前提。实际操作中,应将路桥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列入规范管理的范围中,分部管理,整体协调。完善管理制度化的先决条件是制定合理的管理条款,限制施工现场人员的行为,落实相关责任制度,确保每一项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同时,企业可以实行管理分层制度,将管理体系细化,分层管理分层执行。实际操作中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即:工程施工处、工程施工队以及项目经理部门。

3.2加强工程质量控制

加强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强调两方面问题。即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程的质量控制。材料对于路桥工程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能不同、需求量大,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材料的产生更是层出不穷,对于材料的管理极大的影响着工程质量。首先,对材料的供应及其采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相应的设计方案、施工要求对应着相应型号与规格的材料,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图纸进行详尽的分析讨论,确认最科学合理的物料采购与储备时间以及物料采购数量,组织各采购部门适时适量的采购材料。同时,也应合理安排物料进厂顺序与进厂时间。对于易耗易损坏材料,应提前准备好预备用材料,避免物料短缺情况的发生,从而防止路桥工程进度受到相应的影响。另外,物料的运输,堆放与检验也应按照国家与企业的相应标准执行,并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与发放。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查与检验。对于已经产生性状与功能改变了的,应尽快申请离场废弃,而不能继续留用,进而导致影响施工整体质量。最后,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成本控制,针对材料的入库、仓储、领用、废弃等等应有一个详尽并且整体全面的理解。避免产生材料丢失、材料浪费等等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负面情况发生。在施工现场同时也要注意防火防爆,施工用材、易燃易爆用品要加强管理力度,尽最大可能做到安全施工、安全生产。

结语:综上所述,工程管理在路桥工程施工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施工的进度流程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然而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管理仍有很多问题和难点急需解决,其中包括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计划管理问题和安全管理问题等等。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应该从质量与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落实相关责任制度,真正做到管理安排合理生产,质量与效率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粮食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县年度粮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年任务。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向市粮食局局长和中储粮直属库王主任亲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会上,我们学习了粮食工作相关文件,刘坤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应该说,近几年全县粮食工作成效显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粮食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年,县粮食局荣获全省粮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优秀单位、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县粮食局直属仓库荣获全国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级粮食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全县粮食系统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工作在粮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县粮食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粮食工作面的新形势

年,我县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总产达108万吨,连续3年突破百万吨大关,连续7年实现丰产丰收,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这些都为粮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科学调控粮食供求平衡难度越来越大,粮食供求平衡调控,既要防止粮食短缺、供不应求、“米贵伤民”,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又要防止粮食价格走低、“谷贱伤农”,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客观地说,粮食工作正面异常复杂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粮食部门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上来,深入分析粮食流通工作面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

二、全面落实粮食工作责任制

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稳定粮食价格,既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管理通胀预期的主要内容。要健全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油菜籽等时收储政策,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一要高度重视粮食收购工作,认真分析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收购任务,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要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规范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抓好收购库点、粮食质量、资金供应、安全存储等环节,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现象。三要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传达到基层,做到家喻户晓。要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让农民交上舒心粮,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四要加强储备粮管理,保证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三、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

粮食是基础性产品,粮价上涨,会带动其它相关产品的涨价,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稳定粮食价格,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是粮食部门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一要充分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渠道作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执行的主要载体。多年来,我县粮食购销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仓储设施和购销网络,有一支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专业队伍,有良好的企业信誉,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各收购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多收粮、收好粮,千方百计掌握粮源,在收购总量、掌握粮源、保护农民利益上发挥主渠道作用。二要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完善、细化《县突发粮食事件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对应急预案的模拟或实战演练。三要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部门要科学设置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保障系统。按照每10万人口至少设立1个供应点的要求,认真做好粮食应急指定加工、供应企业设置工作。对列入应急保供网络的加工、供应企业政府将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要进一步规范储备粮管理,确保粮食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充分发挥储备粮平抑市场、粮食价格等宏观调控作用。四要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监测机制。密切关注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预警信息,实施粮食价格监测层级报告制度。

四、切实维护市场粮食流通秩序

管理好、服务好粮食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是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县粮食局及有关部门:一要认真落实粮食经营者库存量核查。严格按照《省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的要求,对我县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进行核查,建立和完善粮食经营者档案资料,依法监督粮食经营者履行相关义务。二要完善社会流通统计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全县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切实履行对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以及饲料生产、工业用粮企业的监管职责。积极做好统计制度的宣传和指导,督促企业自觉履行报告义务,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全面、准确。三要抓好粮食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粮食库存清查,确保数量真实。开展政策性粮食供应的检查工作,确保质量安全。抓好原粮卫生专项检查,防止有毒有害粮食流入口粮和饲料市场。加强粮食出库工作管理,严肃出库工作纪律,确保粮食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四要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粮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积极建立粮食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齐心协力抓好粮食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五、积极实施新农村科学储粮示范工程

今年是第六年实施新农村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全省计划实施7万户,接近前五期的总和。县粮食局要利用行业优势,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抓紧申报计划数,尽快确定示范户。同时,要加强对储粮户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农民掌握科学储粮知识,减少产后损失,扩大示范效应,切实把科学储粮示范工程这件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实抓好。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5

可能您天天都在吃肉,但是您可能想象不出肉制品加工有多么复杂。前期的剔骨分割、腌制、搅拌、充灌等流程环节,加上后期的切片、包装等离散加工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发生质量问题。怎么监控?RFID在这个领域早已不是新鲜技术,但要在全流程上采用RFID技术,以保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质量追踪的不间断,是这类应用的难点问题。

我国是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但在世界肉制食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却很低,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食品安全缺乏保障。造成肉制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工业化的发展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使肉制食品要通过复杂的供应链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但肉制食品在供应链中常会使原料改变性状,而难由成品辨别原料品质,加之多层次的加工及流通环节,都对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影响。由于目前国内应用RFID技术对肉制品供应链进行追踪管理仍处于尝试阶段,多为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应用,还难以实现对整个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追踪、追溯,但可以先实现肉制品企业内部可追溯管理。

全过程都要管

传统肉制食品安全管理普遍采用终端产品检验方式,缺乏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法规订立和系统建设方式,建立起各自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和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要求对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任何指定环节都具备相关信息追溯能力。具体对肉制食品来说,主要是实现饲养、屠宰、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监控、追踪,实现可追溯管理。我国政府也从2004年开始以肉制品行业为试点,从源头饲养环节着手,建立生鲜肉和肉类制品追溯管理制度,并尝试建立相应的安全信息平台及管理系统。

肉制品加工属于离散与流程加工的混合,其中前期的剔骨分割、腌制、搅拌、充灌属于流程加工环节,后期的切片、包装等属于离散加工环节。离散环节的物料、半成品都有明确的单元或包装,便于加贴RFID标签直接追踪; 流程环节涉及原料的混合及性状变化,不能对原料、半成品个体进行明确区分,因此无法用RFID标签直接对物料个体进行追踪。如何在流程环节上应用RFID技术,以保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质量追踪的不间断,是实现这类应用的难点。

多种RFID

择位“上岗”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加工环节的特点选择相应的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UHF频段电子标签用于仓储原料及成品追踪; HF频段电子标签用于生产流程加工环节状态标识和信息存储; 固定式UHF频段RFID读写器用于出入库信息采集; 手持式UHF频段RFID读写器用于库存管理信息采集、出厂信息写入; 固定式HF频段RFID读写器用于生产过程流程中,加工环节的状态追踪管理和信息采集。

在原材料出入库、库存管理、成品出厂等环节,RFID应用空间范围大,追踪对象要求远距离快速识别,可选择UHF频段ISO18000-6协议的RFID标签。相应地,需要配装UHF频段RFID读写器,根据不同场合的安装位置、识别操作特点、识别距离远近等决定读写器及天线的具体选择。

原材料出入库环节只需要识别出入库货物,可在仓库出入口安装固定式UHF读写器,并选择外置大功率极化天线,覆盖出入口空间。

库存盘点和成品出厂需由人员专门操作,可选择手持式UHF读写器,配合相应的功能菜单进行识别和参数写入等功能。该读写器采用内置极化天线,识别距离近、功耗低,支持电池供电。

在分割、腌制、搅拌、充灌、切片等中间加工环节,应用特点是空间有限、识别距离近,可选择HF频段ISO15693或ISO14443协议的RFID标签,相应地,选择HF频段固定式RFID读写器。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对应位置安装读写器,天线采用内置线圈型,符合小空间近距离识别需要,且避免相邻读写器相互干扰。

在流程环节用RFID标签对物料个体进行追踪,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肉制品从原料起就分成若干小批次进行精细化管理,小批次可按生产线单位时间投料能力划分,每小批原料对应一张批次卡(电子标签),其唯一ID对应原料的批次ID。后续环节,生产管理人员凭借批次卡,对该批原料进度状态进行追踪,采集各批次在不同环节的温度、时间等加工参数信息,采集数据信息记录在批次卡中,最终上传给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每批肉制品加工过程在不同工艺环节,需要采集并记录相应的状态和加工参数信息,可以将每批原料对应批次卡(RFID标签)存储空间按工序划分区域,每个区域对应存储某一环节的加工信息,原料加工完毕后批次卡就存储了整个流程全部加工信息,管理人员将该批次加工信息上传到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重要信息以及批次卡无法容纳的大量信息,也可以和批次ID对应直接存储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在成品出厂前,系统从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取必要生产信息,写入成品包装所贴RFID标签用于后序环节追溯。

攻克三大难题

编码问题

当今世界主流的RFID标签编码规范是欧美的EPC标准和日本的UID标准。具体来说,EPC编码长度可以是64位、96位或256位,但都包含统一的四个域: 版本号、管理域(对应生产厂家)、类别(商品种类)、序列号(标识单件物品)。UID编码长度为128位,根据需要能够扩展为256、384或512位; 它由三个字段组成,依次为: 编码类别标识(用于兼容现有的编码标准)、某种编码标准的编码内容(用于识别某类商品)、惟一标识(用于标识某类商品的具体个体)。

我国也在肉类食品供应链管理领域推出了一定RFID编码标准,比如针对动物饲养环节电子标签应用的GB/T20563-2006,另外即将推出肉与肉制品RFID追溯技术要求规范。但是在肉制品加工过程还没有相关RFID编码规范,目前可以参照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编码规范进行。

信息安全问题

出于对关键生产参数信息的保密考虑,生产过程每批物料加工的参数信息采集和访问需要权限。具体来说,每道工序的管理人员仅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自身权限的参数进行采集或修改,生产过程结束后便失去修改权限,仅可查看,并且对于他人权限的参数无法查看或修改。企业管理层具备最高权限,可以查看生产过程全部数据; 非管理人员仅可以查看管理系统采集参数和设定参数的对照结果是否合格,无法查看具体参数值。

RFID技术应用于肉制品加工过程,对工艺信息安全保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RFID标签信息的存储和识别采用完善的数据校验机制和可靠的加密算法;

(2) 利用RFID标签标识的唯一性,与生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库关联,将加工工艺重要参数用数据库远程存储而不是在标签内存储;

(3) 对于生产信息平台的加工工艺相关信息,在采集、修改和访问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定权限操作,避免数据非法访问和篡改。

技术配套问题

肉制品加工环节利用RFID进行信息采集,必须有配套的信息传输手段,比如现场总线通信技术或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可针对现场环境特点选择应用,以保证RFID采集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上传给信息管理系统。

肉制品加工过程需要多个不同类型的RFID读写器设备及标签,必须有功能强大的RFID中间件支持,对这些设备进行功能管理、信息过滤、格式转换,最终以统一的接口格式送给信息管理平台处理。

信息管理平台需要不断接收底层生产环节大量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才能够保证每批制品的生产状态在线追踪、生产信息记录不丢失,所以信息管理平台要满足一定的实时性要求。

此外,RFID相关设备对肉制品加工过程的蒸汽、油脂等环境因素适应性也必须考虑,外壳需满足较高IP等级要求。

总的来说,RFID技术与精细化管理手段结合,可实现肉制品企业内部可追溯管理,向上游环节、下游环节延伸,进而实现饲养、屠宰、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监控、追踪。

小贴士

RFI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用于肉制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时,因其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各环节信息采集效率。另一方面,RFID标签抗污染、耐高低温、耐久性强,适用于肉制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应用环境; RFID还具有较大信息量存储功能,满足肉制品供应链各环节安全信息记录传递需要。

流水线屠宰进入现代化作业阶段

案例分享

RFID肉制品加工可追溯管理系统

下面以熏煮香肠加工过程为例,说明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应用RFID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可追溯管理。

(1)原料检验

每批原料入厂后都需要先进行检验,检验流程包括对消毒证、检疫证和防五证等相关证明查验、登记,并对原料进行抽检。检验过程根据记录信息填写检验报告,最终评定合格方可入库。盖章的检验报告和“三证”原件存档,检验报告的内容录入企业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供后续工序查询。

(2)原料入库和库存管理

由于一批原料采购量可能很大,同一批次也会存在差异,要想实现安全追溯,从原料起就分成若干小批进行精细化管理。小批可按单位时间投料能力划分,每小批对应采用加贴UHF频段RFID标签的容器如托盘存放,标签及编码规则按国家肉制品追踪规范。仓库入口安装固定式UHF频段的RFID读写器及外置大功率天线,对每批原料入库信息进行自动记录。

库存管理可通过手持式UHF频段RFID读写器对物品码放位置进行记录、盘点,便于物品管理与查找。

(3)原料出库和分割解冻

生产管理人员持物料单领取一个或若干个小批原料,仓库出口安装固定式UHF频段的RFID读写器及外置大功率天线,按照设定功能自动记录出库时间、数量等信息,上传给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每小批原料出库后对应发一张批次卡,批次卡为HF频段RFID标签,其唯一ID对应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中该批原料的批次ID,与之绑定的信息继承直到仓库出口处的UHF标签信息,在后续环节由生产管理人员持批次卡对该批原料状态进行追踪。

在每一小批原料完成解冻、分割环节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持RFID终端进行记录并上传给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会监视该批原料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后序腌制环节。

(4)中间流程加工环节管理

RFID技术在腌制滚揉、搅拌填充、烟熏蒸煮、冷却包装、二次杀菌等中间流程加工环节中,每个环节至少配一台固定式或手持式HF频段RFID读写器。

从原料投入腌制环节开始进入流程加工,这个过程中无法使用RFID标签进行追踪,但可以按小批投入原料,根据批次ID对该批原料加工进度进行追踪。同时需要对每批次在不同环节的温度、时间等质量控制相关参数进行采集、记录。采集根据现场生产条件不同,可采用DCS直接采集、手持式终端采集或者人工采集方式,将采集数据上传到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5)出厂信息管理与追溯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6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日益增大,变电站逐渐在增多,从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工作负荷也在不断的变大,变电运行主要,就是对变电站内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各种指令进行操作和设备的维护管理。

2、变电运行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电力企业中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变电运行值班员是设备的管理者,是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者。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对设备的操作还是对设备的维护都关系到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以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如何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是摆在电力生产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网的日趋复杂,设备新技术的应用,社会对供电可靠性及用电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电网优质、安全、稳定供电。

3、变电运行中存在问题 3.1对安全器具的使用和质量意识淡薄 混乱工器具的质量,存在在使用中的安全欠缺等问题。尤其是在供电营业所登高作业器具以及小型的起重器材等一系列的安全器具,其检测质量的合格率并不是很高。而这种对安全器具安全质量的进行定期检测的意识淡薄,是非常有害也是非常危险的。虽然大部分的供电企业都已经制定了安全生产惯例制度,同时也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然而也确实有一些变电所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并不到位,却只是停在走形式上。 3.2变电操作失误 变电操作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判断而引发错误操作,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设备误动或拒动,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容易危及电网、人身、设备的安全。变电操作错误或是变电操作的失误是变电系统运行安全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因而引起的错误操作,其原因可能是变电操作人员的精神不集中、技术不过关、缺少安全意识等。 3.3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现代的安全管理学的理念认为,所有的安全事故,究其根源都在于系统的安全管理的不到位或不完善,系统管理缺少科学性,因而系统容易缺乏控制。因此,变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管理上的失误,这也是变电事故分析的基础原因。而大多数的企业,却由于各种原因,变得完全依靠技术上的进步来预防事故和解决安全问题,这是不现实的。要解决安全问题,就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事故发生。单单就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而言,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设备管理不到位;二是缺少员工安全培训;三是管理者能力不足;四是管理决策失误;五是管理制度不科学。 3.4 谐波对电力设备危害 巨大的谐波的存在会使电网的电气设备形成额外损耗,不但会降低设备的效率,而且,谐波还会影响变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谐波的存在会增大变压器的铁损和铜损,进而降低变压器的有效出力,还容易造成变压器的燥声增大、局部严重过热;同时,谐波的存在容易导致变电系统的电力电容器端的电压升高,进而加大损耗,容易造成电容器的发热,还会加速设备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谐波的存在还容易导致电缆等一系列设备过热,使得电机产生机械式振动等故障,这些都是电气设备的绝缘部分变质、老化的原因,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损坏设备。 谐波对于感应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元件的干扰较大,容易导致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的误动或拒动,进而将严重地威胁到系统的稳定以及安全运行。而且,谐波还会使得电气测量仪表的测量不准,特别是对于电子式电能表,一旦谐波数值较大,将非常容易产生计量的混乱,进而造成计量的误差,给供电部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变电安全运行管理 4.1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变电站每年应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和年度设备检修、操作计划,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并提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按期对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明确安全责任的同时,确保责任的到位则是抓好责任制落实的重点。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做到领导、思想、工作到位;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对全站的安全进行分析,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和执行相关的规程制度,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为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还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实行对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考核的方式推动各级人员的全面到位,并且将安全生产的成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以维护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严肃性。4.3 制定变电站特殊状态管理规范及应急预案制定 变电站特殊状态下的管理规范及应对措施也是做到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发生事故、重大异常、防汛抗台、火灾、水灾、地震、人为破坏、灾害性天气、重要保电任务、综合自动化设备通信中断等情况时及时按照特殊状态下管理规范进行操作,保证变电运行安全进行。 4.4 应做好消防保卫管理工作 变电站的消防工作应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应加强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变电站应定期检查消防器具的放置、完好情况并清点数量,记人相关记录等。运行人员应学习消防知识和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熟知火警电话及报警方法,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5、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5.1 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部门要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在电力行业发展的大潮中,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模式有必要进行合理的改善,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大后盾。笔者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模式的相关改进对策。第一,电力企业部门要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全国的电力部门机构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完善电力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管理。第二,政府要合理制定统一的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政策导向等措施促进物电力行业的发展,并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整体的把握。 5.2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职业素养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职业素养。一方面,各大高校或者社会上的一些培训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原则,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职业技能的教育,对计算机技能,信息通讯设备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事故演习或者影片教育等等途径开展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5.3 加强变电设备的管理 变电站要加强对变电设备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安全管理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当然,我们国家的水平还达不到,但是,对于安全管理的基础设施来讲,我们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步伐要加快,建设空间更大的仓储设施,货物运输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等等,总的来说,通过这些方面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运作效率,使物流业获得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对变电设备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我们可以分三个期间进行管理,采购期间、使用期间和淘汰期间。在采购时要特别注重设备的质量安全,如发现安全问题需对设备进行整体的更换。在使用时要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能等设备坏了的时候才去修。设备淘汰时要进行认真地检查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安全管理,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

6、结束语

事故通常会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事故调查和分析将有助于确定与事故相关的事实和细节、确定原因,由此帮助我们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来达到控制风险、保障安全的目的。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刚.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究[J].广东科技.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