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1
0引言
近年畜牧业也开始面向规模化与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在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影响
1.1频发自然灾害
部分地区依然遵循传统的养殖模式,草场过量放牧动物,大量优质牧草逐渐消失,有毒有害牧草开始增加,草原大地,并在雨水侵蚀下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弱化了草场的生产能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降雨量逐渐减少,水分蒸发加快,地下水位出现断层甚至严重不足问题,草场缺水十分严重。
1.2降低草场利用率
大多地区畜牧产业与经济发展并未考虑林木与草原资源情况,存在乱砍乱伐与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部分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养殖业发展难度较大,无法发挥草原资源优势,降低了草场资源的利用率。
1.3降低科技水平
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并未科学设置,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大多农牧民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无法在基层地区推广使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整体养殖科技含量较低,畜牧养殖处于落后状态[1]。
2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首先,畜牧生产经营方式不完善,目前我国大多草原牧区养殖时依靠自然生态资源,常见饲养方式为全年放牧、冬季补饲,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甚至在此基础上开展轮牧生产方式,导致草地超载,转而影响牲畜养殖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盲目发展畜牧业,草原资源支持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但草原对牲畜的承载力有限。部分牧民在未考虑草原资源的情况下便大肆发展养殖业,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草原承载力。最后,缺乏资金支持,虽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改善生产方式,但实际保护期间依然缺乏人力、物力、技术及资金支持,尤其在修复草原生态环境时没有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无法更好地开展人工草地种植与草原恢复等工作。
3改善对策
3.1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
为解决制度不合理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应在草原地区实行“双权一制”政策,落实草原牧场的所有权、使用权,实行草原牧场有偿使用的。期间应明确此政策可解决的本质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探索“双权一制”政策落实的技术方法,保证公平性与公正性。农牧民可以优先续包以往承包的草牧场,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此外,应建设草地保护奖惩办法,对于草牧场保护较好的农牧民给予经济与物质补贴,严厉惩罚过度开发草场的农牧户,对于承包草地一直处于破坏状态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强化草地租用管理力度,尤其严厉惩罚租用草牧场却不养护的农牧户,严重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通过强力措施,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使其恢复原始状态[2]。
3.2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导致畜牧业无法实现产业与规模化发展,对此应合理调整以往畜牧养殖模式,对于放牧养殖的群体严格控制草原牲畜放养量,避免超出草原承载力,给予草场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避免草原荒漠化。目前农牧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在完善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还应确定草原人口承载力,并合理安置。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严格落实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合理利用草原牧场。给予现代畜牧养殖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改良品种,引进新型养殖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3严格落实草原建设保护措施
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场,应围栏封育,实行轮牧与阶段性的修复措施,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对于退化严重的草场,应长期禁止放牧,保证草场具备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及时恢复生机。若草场退化十分严重,存在明显的荒漠现象,还应建设人工草地,做好改良工作,保证牧草供给,必要时还应考虑生态移民。在建设人工草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扩大饲料资源,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在旱作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人工草地产草量高于天然草地产草量3~5倍,灌溉条件下还可以增加10倍左右,饲草质量水平高,可以解决冬春季饲草不足问题。养殖人员应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开发高产饲料地,如高粱、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发展舍饲化、规模化的养殖业,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此外,可以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副产品,发展秸秆青贮技术,回收农作物秸秆,并进行青贮处理,充足供给青绿饲料,降低对草原的危害。
3.4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农牧民群众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草地资源保护工作,减少人为破坏。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全体牧民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认识到草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理解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意识,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改变以往的草原畜牧方式。增强相关保护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立良好规划,平衡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改善草原生态。
3.5实行动态监测
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便是草地资源,受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多草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合放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遵循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草地区域特点,开发草地资源,并发展草业经济战略,保证草业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还应实行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草原管理部门应将草场资源划分为不同区域,做好网格化跟踪监管,随时了解草场资源动态,一旦发现草地资源破坏问题应立即制止,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根据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严格的养殖计划,为牧民技术提供生产指导服务,强化监管,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3]。
3.6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草原可持续发展属于综合性、知识性的密集发展模式,需要在畜牧生产方式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因此,相关部门应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及推广机构等多方面的科技力量,充分利用技术、信息资源、人才等因素,集成高新技术,建设集培训、选择、吸引人才与示范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示范基地,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此外,还应生产高质量牧草种子,开设牧草种子工程,以资源为依据、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良的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种植出更多优良牧草,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草畜平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结束语
牧民应充分认识到草原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放牧,转变以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明东.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发展措施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0(7):52.
[2]宋文婷.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发展绿色畜牧业[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5):187-188.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2
一、呼伦贝尔草原的主要作用
呼伦贝尔市草原总面积112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33.33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11.4%。美丽的草原本身具有生产和生态的双重功能,在为人类提供畜产品的同时,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
(一)呼伦贝尔草原是呼伦贝尔市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由于千百年来民族生产生活的传统,畜牧业是呼伦贝尔市牧区牧民从事的重要生产活动,也是牧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草原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发展牧区经济及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基础。
呼伦贝尔大草原面积辽阔,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是中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呈增长态势,特别是草食家畜产品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只有保护好草原,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畜产品。
(二)呼伦贝尔草原具有不可取代的生态屏障功能
作为地带性植被,草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功能,对维持地球上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生态屏障,有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对自然荒漠化起着缓冲作用。
(三)呼伦贝尔草原旅游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草原是最壮观的陆地景观之一,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域辽阔,动植物资源丰富,风光旖旎,是难得的旅游胜地。自2003年跨入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后,呼伦贝尔更是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目前,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草原无疑是其旅游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呼伦贝尔草原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呼伦贝尔草原总体退化的态势未得到遏制
近年来,草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仍然是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现在呼伦贝尔市退化草地面积已占草地总面积的40%以上,已形成3条沙带,面积达88万公顷,另外还有近300万公顷的潜在沙化区域。不仅如此,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如此下去,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
(二)呼伦贝尔草原生产力水平下降
从全国来看,我国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1.7%,但提供的肉食品却仅占全国的10%左右,草原退化严重,草原生产力水平低是重要原因之一,呼伦贝尔的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资料介绍,植被覆盖度降低10%~20%,草的高度降低7~15厘米,草地初级生产力下降30%~50%,牧草品质下降,理论载畜量下降46%。呼伦贝尔市目前平均20亩草地养一个羊单位,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使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三)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恶化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当地,而且对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特别是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呼伦贝尔草原退化、沙化已经对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近年来,呼伦贝尔地区气温上升、降水减少、河流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沙尘暴不仅次数增多,而且越来越严重。另外,草原上许多野生生物数量减少,某些稀有或敏感物种甚至消失,这些都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三、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原因
(一)严酷的自然条件是促使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
呼伦贝尔草原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夏季少雨,冬季严寒,几乎是十年九旱,严重影响了牧草返青,火灾也频繁发生。另外,鼠虫害也严重危害着呼伦贝尔草原,且草原上常常是多种灾害并发,严酷的自然条件致使本就脆弱的草原本身难以修复。
(二)过度放牧及滥垦、滥挖是造成草原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首先,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草原畜牧业快速发展,但发展方式主要采取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即依靠增加牲畜头数来发展畜牧业,致使有些地区出现严重超载现象,这种掠夺式的生产方式,造成草原退化。其次,由于人类的无知和受眼前利益驱使,大片草原被开垦成农田,目前,呼伦贝尔草原区耕地面积已经达到8000多平方公里,占耕地面积的39%,且开垦区域集中在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草场质量最好的草甸草原地带。再次,呼伦贝尔草原盛产许多名贵中草药,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社会上闲散人员成帮结队滥挖中草药,破坏了草原植被。
(三)财力不足、科研落后是造成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由于财力不足,对呼伦贝尔草原往往只利用不建设,只求产出不进行投入。如呼伦贝尔草原上水利设施严重缺乏,可以说没有任何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必然造成草原的退化。另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科研重视力度不够,现有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草原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草原生态建设缺乏现代科技及现代管理支撑。
四、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的保护与建设
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建设是建社新牧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应该确立永续利用草原,稳定发展畜牧业的观念,尤其要吸取教训,采取有力措施,不仅要保护好,而且要尽快恢复受损的草原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保护好呼伦贝尔大草原
保护比治理成本低、见效快,因而,保护呼伦贝尔草原应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避免走退化以后再治理的道路。另外,草原本身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在没有超过“生态阈值”时,系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对中轻度退化的草原,通过草地保护和适当建设,是完全可以恢复的。
1.鼓励有利于保护草原的传统生产方式。草原之所以保留至今,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游牧的生产方式下,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诸多限制。草原实行承包制后,牧民过上了定居生活,这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却造成了草原退化。目前,呼伦贝尔市少数地区还保留着夏营地,受到牧民欢迎,半定居半游牧的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草原,对保持传统文化也有一定意义。从某方面讲,草原的生态功能要比生产功能更为重要。
2.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放牧强度大小直接影响草原的退化程度,掠夺式地利用草原,是草原退化最直接的原因。目前,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超载过牧,寅吃卯粮是比较突出的现象,所以,以草定畜是保护草原、防止草原退化最重要的措施。
3.推行科学的放牧方式,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推广划区轮牧及季节性休牧制度。自由放牧往往使放牧场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家畜因奔走频繁,消耗体力,降低畜产品的质量,而划区轮牧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草原,而且可以提高牧草利用率、提高载畜量、增加个体畜产品产量,也有利于牧场管理。另外,必须对草场的利用方式作重大改革,大力推广划区轮牧及季节性休牧的放牧制度。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帮助牧民依据畜群头数、牲畜日粮、草类品种、草地产草量、草场面积等指标制定合理的轮牧小区面积,进行科学规划。
4.提高出栏率,加快畜群周转,减少草原压力。草原畜牧业牲畜全年需要的饲草基本全部来自草原,因此,牲畜的饲养周期最好与饲草生长周期相吻合,才有利于保护草原。必须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畜群数量与草群数量年、季节变化不一致的状况,在牧草供应量少、品质低的冬春季节来临前处理掉利用当年旺季育肥的幼畜和老弱畜,同时,大力推广冬羔、早春羔,提高出栏率和加快畜群周转,减少对草场的破坏。
5.加大治理力度,依法管理草原。必须严格实施《草原法》及其相关规章制度,特别要严厉打击在草原上乱采、乱挖野生药用植物的行为,进一步加大对草原上益鸟、益兽的保护力度,避免草原生物链的破坏。
(二)建设好呼伦贝尔大草原
草原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造成草原退化。对于退化严重的草原,必须加强人工建设力度,同时采用科学手段,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制定治理退化草原的计划。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类型多样,各地草原退化程度不同,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治理计划,使治理草原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计划应包括治理时间、具体方案、草原恢复目标和标准、投入资金、恢复技术及方法等。要建立呼伦贝尔草原动态监测网络,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草原实际情况,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和管理,确保治理目标的实现。
2.建立有效投入机制,调动多方积极性。鉴于呼伦贝尔草原的重要作用,应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方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护好、建设好呼伦贝尔草原。如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个人对退化的草原进行治理。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科技含量,治理退化严重草场。实践证明,治理退化严重草场的有效方法有封育、草地施肥、补播、生态移民等。将封育、草地施肥和补播结合,草地的恢复将更迅速、更充分。对大面积严重丧失生存条件,生态环境很脆弱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使草场休养生息,以利恢复。目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滞后,草原生态建设缺乏科技的支持,因此,应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增加草原改良措施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工程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 A
1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诊断
1.1 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及涵义
从生态系统观点出发,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和可持续的,能够维持其组织机构、自给及对胁迫的恢复力;从人类需求考虑,健康的生态系统能提供维持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所以,,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在生态学意义上是健康的,而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能维持人类群体的健康。
1.2 生态系统健康的类型
1.2.1 生态系统健康为一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十分完整合理,系统活力极强,外界压力小,无生态异常出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极其完善,系统极其稳定,处于可持续状态。
1.2.2 生态系统较健康为二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合理,系统活力较强,外界压力较小,无生态异常,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较完善,系统尚稳定,处于可持续状态。
1.2.3 生态系统亚健康为三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完整,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活力,外界压力较大,接近生态阈值,系统尚稳定,但敏感地带多,已有少量的生态异常出现,可发挥基本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尚可维持。
1.2.4 生态系统不健康为四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出现缺陷,系统活力较低,外界压力大,生态异常较多,生态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维持生态需要,生态系统已经退化。
1.2.5 生态系统患病为五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极不完整合理,自然植被被斑块破碎化严重,活力极低,出现大面积的生态异常区,生态系统已经恶化。
2生态恢复及其类型与相应的生态工程
2.1 生态恢复的含义
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以下三个定义:①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坏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动态过程;②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③生态恢复是帮助生态整合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的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
2.2 生态恢复的类型与相应的生态工程
2.2.1 生态预防和自然保护区
生态良好区域及重要生态功能区采取生态预防,要充分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建立自己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形式。
2.2.2 自然恢复与封育
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具有可持续性,就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态自我恢复的能力。天然的生态系统已受到人为干扰影响,但其受害只要是不超负荷的,压力和干扰被解除后,就可以逐步恢复其结构和功能。对此区域,要重视自然封育,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天然恢复能力。因此,“自然恢复”就是依靠自然演替来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
2.2.3 生态修复与补播、放流
如果生态系统的受害是超负荷的,在解除干扰或减轻干扰的情况下,只依靠自然过程并不能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这就必须采取人为的措施帮助恢复其组织机构和功能。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是施以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更新,如草场的补播改良;在更新能力缺乏的林地应用飞播补植一些树种;在沿海及江湖实施人工放流生物幼苗等。
2.2.4 生态重建与人工生态工程
生态恢复最本质的目的就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必要功能并达到系统自己能够维持的状态。当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机构和功能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依靠自然演替恢复或生态修复都不可能使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时,对这样的区域就必须进行人工生态设计,实行生态重建。如对严重退化的草场,可以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的草种,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增加地面的植被覆盖,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良;在宜林荒山、荒坡、荒滩、则可营造人工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恢复及工程的相应关系
3.1 生态系统健康采取生态预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应当充分利用和保护其抵抗力,采取生态预防的对策,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
3.2生态系统较健康采取自然恢复、实施封育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的状态,应当充分发挥、利用和保护其恢复力,采取自然恢复的对策,实施封育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应当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草原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应当采取草原封育的措施;荒漠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也应当采取封育的措施;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及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则应采取禁渔或季节性禁渔的措施;湿地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时也应采取相应的封育措施。
3.3生态系统亚健康状态采取生态修复,实施补播、放流等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当采取生态修复,实施补播、放流等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应采取飞播造林措施;草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应采取补播、飞播牧草等措施;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则采取放流的措施。近年来我国在沿海和一些河流、湖泊都采取了放流措施。
3.4生态系统不健康或患病,采取生态重建方式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或患病状态,其恢复力已很弱或没有,因此必须依靠人为的作用使生态系统重建,就是说要采取生态重建的对策,采取建设人工林、人工草场、人工湿地、人工绿洲等工程措施。
4结论
4.1 各种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态恢复及工程的关系不尽相同
各种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态恢复及工程的关系大同小异,又不尽相同。如荒漠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或患病状态,不同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采取生态重建对策和建设人工林、人工草原的措施,而是采取自然恢复与封育的措施即可;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或患病的情况下也很难采取生态重建及建设人工生态系统的对策,而往往采取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的对策及休渔与放流的措施。
4.2生态监测与调查是基础,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关键
只有通过生态监测与调查才能获得大量必要的信息与资料,并对此进一步分析与评价,但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很多,若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势必难以取得可比性,难以决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和方法,为将不同生态系统的状况统一标准进行评价提供了可能。
4.3根据“诊断”,采取相应生态恢复对策及工程措施
根据对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诊断”,对症施医,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对策及工程措施,是生态保护的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1]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9
[2]沈文君,沈佐锐,王小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评价方法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159~161
[3]宋轩,杜丽平,李树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7(4):375~379
[4]师尚礼。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浅评[J]。草业科学,2004,21(5):1~5
[5]杨京平,卢剑波。生态恢复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彭少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J]。中国基础科学,2001,(3):18~24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4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铁路沿线虽地处中纬度地区,但却有着与地球其它同纬度地区迥异的气候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日差较大、年降水量少、多大风。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
1.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一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一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铁路经过的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一8000MJ/m2的高值。尽管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局部可耕种地区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的单产因受太阳强辐射的影响创全国最高纪录。
2.气温低、日较差大。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的另一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
3.降水少、地域差异大。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青藏铁路格拉段处于高原亚寒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而且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一19℃,甚至可达23℃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
4.多大风、气候恶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除西宁及其以东的湟水谷地盛行偏东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盛行高原偏西风。青藏高原的年平均风速西北大于东南,最大风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茫崖镇和阿拉尔地区。青藏铁路沿线极端最大风速和历年平均最大风速都出现在铁路中部的沱沱河,风向多为偏西风。
(二)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寒冷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1.生态环境的原始性。青藏铁路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两省区,铁路沿线的一部分地区仍为无人区,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原始的自然状态。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形成了由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高寒生物区系。其中,尤以高寒草原分布最广。青藏地区的高寒草原在亚洲和世界高寒地区中均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演变过程。
2.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具有其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青藏高原上动物物种虽少,但珍稀特有物种多,种群数量大,哺乳动物共有16种,其有物种1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68.7%。鸟类科动物有30种,其有物种7种,占总种数的23%。植物种类有199种,其中高原特有物种8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40.2%。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是漫长的地质运动和气候演变的产物,是在长期的生态演替过程中形成的,是地球上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近一二十年以来,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草原严重退化、冰川大面积退缩。由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与恶劣环境和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现代经济开发会给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需要高度关注。
4.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青藏高原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既有由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的水平地带系列,又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冰雪带等垂直带系列。同时,在水平地带系列中还间布有一定面积的沼泽植被、垫状植被,更增加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二、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青藏铁路在筹备和建设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据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自建设至今,对铁路沿线的江河水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冻土、自然景观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一)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穿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
(二)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保护
受严酷的气候条件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长非常缓慢。50年前的取土坑,至今还是光秃秃一毛不长。针对植被生长非常缓慢的事实,建设者采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先将施工区的草皮切成块,然后用铲车将草皮连同土壤一起搬到草皮移植区,专人负责养护。路基成型后,再把草皮移植恢复到路基边坡上。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喷播、覆膜等技术,尽力恢复地表植被。在沱沱河、安多、当雄等高海拔地段,进行种植和移植草皮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线推广,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试验成功的先例。建设单位选择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时煞费苦心。营地全部选择在废弃场地、无植被或少植被的区域。沿线严格划定便道,所有施工场地、宿舍区、施工便道,都用防护网和彩旗标定活动范围,人车不得越界。
(三)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沿线路方向累计宽度近60公里。根据不同动物的迁徙习性,通道被设计为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三种形式。为保护青藏高原独特而又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铁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段工程绕避了林周彭波黑颈鹤保护区。对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组织专家研究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掌握沿线野生动物分布习性和迁徙规律,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干扰。野生动物通道问题被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头等生态问题。对于藏羚羊等中小型动物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3米。藏野驴、野牦牛等大型动物的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4米。沿线还设有大量的桥梁、低路堤及家畜通道,也可供野生动物通行。
(四)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青藏高原湿地”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对全球生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生态价值。为保护高原湿地,青藏铁路尽量绕避湿地,必须经过湿地时,一般采取“以桥代路”、多设涵洞、路基基底抛填片石等措施,避免路基下地下径流被切割,防止湿地萎缩,这类“环保”桥梁在青藏铁路中长达几十公里。2003年,中铁十三局在建设那曲古露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移植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建设者先在原湿地旁边的植被稀疏处挖出与湿地等深的洼地,将湿地原水引入,再将车站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半米深,植入人工湿地内。如今这里,青草茂盛,上面不时有黑颈鹤、黄鸭等野生动物飞翔觅食。人工湿地已与自然湿地浑然一体,外人几乎辨别不出来。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高寒地带人造湿地获得成功。这些保护湿地的措施,虽然使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这一实践对高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意义十分深远。
(五)对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
为了保持冻土环境稳定和避免对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工程采取了路基填方集中设置取土场,取、弃土场尽量远离铁路设置并做好表面植被恢复;对挖方地段,在路基基底铺设特殊保温材料并换填非冻胀土,避免影响冻土上限和产生路基病害,以确保路基两侧区域冻土层的稳定。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冻土环境、江河源水质、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青藏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
(六)成立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办公室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
铁路建设前期,环保部门就已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而且青海省环保局专门成立了青藏铁路建设环境监察办公室,青海省环保局和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与参建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这份建设单位与青海境内青藏铁路各施工单位的指挥长在格尔木市签订的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份环境保护责任书,明确了环保目标,量化了20余项具体环保要求。
三、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青藏铁路筹备期间国家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建设期间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随着“钢轨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铁路沿线地区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防止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破坏就显得愈加重要。而且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合作以及监测力度不够,在一线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数量太少,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
(一)对铁路沿线人类活动的管理力度不够
青藏铁路从立项开始,就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多年冻土环境状况进行了8次大规模现场调研、踏勘和采样。用获得的试验成果指导后来的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设计和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伴随着天路的开通,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沿线的人类活动激增。对这些人员的管理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保住青藏铁路建设以来的环保成果。解决的不好沿线环保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二)缺乏科学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如何在长达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坚持不懈地、科学地进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藏铁路的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解决好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生态环境监测力度不够
国家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环保,其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青海省和自治区共有108个生态环境监测点,但与这两个地区共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相比,数量上显得远远不够。监测站点的设置不仅仅起到监测、预报的作用,还应具有持续收集生态环境变化资料和科学研究基地的作用。监测站点太少,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就少,对科学研究不利。
(四)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力度不够
除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大部分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速;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湿度,从而导致降雪增加,会使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的大陆性冰川生长发育。近期观测表明,祁连山冰川正在增大。因此加强地质、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国际合作对发现科学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五)一线生态环保工作中专业人才参与度小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平衡机理独特。这就要求生态环保工作者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按科学规律办事,“像护理危重病人一样”保护高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必须由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按科学规律来做,否则只能破坏植被生长。如此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玉树州缺乏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州政府曾从外地引进草种播种,搞人工种草,最后以失败告终;玉树州政府也曾数次引进比较效益高的新品种牛羊牲畜,最后连成活都困难,也以失败而告终。另外陕西省靖边县当年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时,发动群众大力种植杨柳等乔木树种近几年树木衰败枯死现象非常严重,好多地块已经退化变成了疏林地,山风从林间呼啸而过,立刻卷起阵阵沙尘。
四、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平衡一旦破坏,恢复极难。现有研究成果并未完全揭示青藏高原生态演化的规律。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维持现有原始生态环境不被人类破坏。因此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也应紧紧围绕着保持高原原生态的原则,同时增加生态环境监测点的数量,加强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深入揭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本身以及其与外界环境、气候等的相互关系。
(一)划分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禁止涉足区
青藏铁路沿线人口相对青藏高原其它地区集中,人类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为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建议明确规定禁止人类涉足区域,制订青藏铁路沿线人类可通行区和禁止涉足区管理细则,铁路两侧向外延伸至1000米处划出每名当地居民看管的2平方公里生态环保责任区,人类在地面通行只能走指定的可通行过道。当地居民有义务按细则要求监督外来人员的活动情况。建立外来人员只要进入上述区域即在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制度,然后将这些人分配给当地居民进行一对一管理。当地居民不履行监督义务,将被罚款或减少其收入;同时当地居民有责任完成政府下达的所负责的生态区域中长期发展目标。执行生态环保任务是其工作,并以此向政府领取工资。当地居民增加绿色GDP也应同样被视为生产劳动者。
(二)建立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考虑制订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中设立绿色GDP准备金提取条款,作为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劳动的报酬。把与青海的环境保护管理与研究融为一体,打破环保机构在行政上的条块分割,使管理与研究更为有效,同时根据最新环保科研成果不断修正环保行政法规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成立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基金会,用于扩大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的国际影响和资金募集渠道。以强大的资金为后盾促使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必然会增强中外人民的友谊,营造友好的国际氛围,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其职能除生态环保本身外还兼有对青藏高原地理生物的国际合作研究功能。其好处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并应用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做法。
(三)科学放牧,减少对草原的破坏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扎实工作,科学地确定草原放牧方法,坚持长期向牧民宣讲科学知识,并形成帮扶对子。减少草原放养牲畜数量,增加圈养数量,防止草原承载过大。加速城镇化步伐,农牧民由游牧向定居,再向城镇集中,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增加效益型环保企业数量吸纳农村人口就业。
(四)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强制行为和大力宣传使青藏铁路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我国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向辖区居民宣传政府的环保法令法规,增强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并向游客、群众发放《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手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书籍,同时向他们宣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新闻会向全世界公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终达到自觉地遵纪守法。
(五)增加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
大量增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来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第一手详实资料,通过对青藏高原生物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研究,揭示出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最终促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第一力量。
(六)加强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
建议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牵头协调组织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耐寒、耐旱植物的生长规律,为更好地保护该地区植被,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七)增加高校的环保系(科)内容设置,壮大生态环保专业队伍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近几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将畜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畜牧业经济建设的重视,大力推进游牧定居工程建设、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加强对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视,畜牧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不断提升。针对阿勒泰地区实际情况探索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畜牧经济建设重点
良种繁育对阿勒泰地区畜牧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推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现代畜牧业种业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畜禽场进行科学改进,并引进优良的种公牛、种公羊,逐步推进良种牲畜形成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引进国外良种,并开展新疆地区内良种畜引进规划,根据阿勒泰地区实际情况可以计划引进良母牛2.5万头,其中预定从国外引入1万头,从新疆地区内部引入1.5万头。在良种繁育工作中及时淘汰公畜鉴定不合格的公畜,保证繁育体系质量。
2加强牛羊产业规模化建设
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推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阿勒泰地区在寻求畜牧业持续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应注意探索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建设,一方面大力推行阿勒泰羊本品种的选育工作,并尽量提高阿勒泰羊多胎繁殖的能力,对肉羊繁殖规模进行适当的拓展,力求实现两年三产,逐步提高肉羊养殖生产效益。同时,针对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需求,制定《地区冬羔生产方案》,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进而引导养殖户逐步扩大冬羊羔生产规模,为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3积极推进畜牧业的转型发展
传统畜牧养殖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一定不契合之处,严重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所以阿勒泰地区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应该在全面把握本地区畜牧业建设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畜牧业的转型发展。具体来说,阿勒泰地区畜牧养殖部门可以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将构建标准化养殖场作为基础,在标准化养殖场基础上探索牧繁农育、农繁农育等多元化生产模式,助推畜牧养殖的转型发展,将阿勒泰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保证阿勒泰地区的畜牧养殖业不仅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契机,还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寻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路径。
4探索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新时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在阿勒泰地区探索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在探索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阿勒泰地区政府部门应该支持畜牧企业发展建设,并为大型两种繁育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开展有机畜产品认证工作,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推进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5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草原基础的支持,所以阿勒泰地区在发展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制定草原生态建设补助奖励政策,并建立健全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制度等,即使做好草场修复工作,保护草原生态建设质量。同时,应该注意对草原发展体系进行逐步完善,着力结合阿勒泰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现代化的饲草料生产体系,重视牧草引进和培育基地的建设,增加人工牧草比重,为草原生态环境的维护提供良好的支持。
6结语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阿勒泰地区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畜牧业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才能够逐步推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进程,并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地区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冬玲.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8):20-21.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6
关键词:水土保持 预防保护 措施
我国水土保持法中明确规定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策略,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也是我国长期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总结。然而在目前的国土资源利用机制下,实现预防保护之路仍很漫长。现就如何做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进行探讨。
1、保护原生态植被
1.1在综合治理中注重保护原生态植被
原生态植被,是在大自然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与土壤基质、天然降雨形成了自然和谐的关系。若区域降水增加,则植被生长旺盛,演化进化加快,植被保护地表功能增强;若区域降水较少,则植被生长放缓,甚至停止演化进化,较少耗水,仍然能很好地保护地表基质。因此,在对某区域进行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时,若因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低于该区域的土壤允许流失量,则应采取保护措施,促进原生态植被自然修复、演替、进化,而不应再采取人工植树种草措施。
1.2在开发建设中尽量避让或保护原生态植被,依据《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原生态植被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一旦破坏则极难恢复,甚至不可能恢复。如黄河源区砾质丘陵草甸草原,草甸生长在沙砾基质上,是一种自然原生态植被。这种植被一旦被破坏一小块,出露的沙砾在太阳照射下,温度可升至60~70℃,周围的植被会被烤死,出露的沙砾面积会迅速扩展,毁坏草地。原生态植被,尤其是河源区、饮用水源区的原生态植被,长期演化形成不易,开发建设中必须避让和保护。
2、用经济杠杆保护土壤植被生态环境
2.1推行土壤植被资源有偿使用
土壤植被生态资源利用的不经济性,助长了人们对其的过度开发利用,甚至是恶性开发利用2-3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已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项目内土石方挖填尽量平衡,但是实际中都是就近取土石,就近弃土渣。如此不珍惜土壤植被资源的行为,只是因为项目内部土石方平衡费用高,就地取、弃土石成本低。如果针对施工单位就近取土石的行为征收一定的土壤植被费(税),使其成本高于工程内部挖填土石方平衡运输费用,则施工者必定会充分利用工程内部土壤植被资源,尽量实现内部挖填土石方平衡。这就会减少土石方开挖和废弃的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壤植被资源。
2.2加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
《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这一规定为加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之前,依据《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一是标准较低,很难起到调节土壤植被使用不经济性的作用;二是法律依据不是很充分,很多开发建设项目拒绝缴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3、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在生态脆弱区、预防保护区,当地要增加政策性经济补偿,减少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逐步实现生态移民和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建设期间应按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确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开展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应依据工程环境影响程度、范围、影响要素,对需要监测的环境要素,提出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及数据处理等要求。
3.1生态自然修复工程
生态自然修复工程是利用大自然生态平衡、进化演替的功能,在适当的人工保护下,逐步恢复某一区域生态系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措施。一些生态比较良好的区域,如三江源区、黄河一级支流三川河上游次生林区、六盘山子午岭边缘次生林区等,应当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工程。这些区域植被虽然良好,但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已经使生态系统出现了退化现象,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都在增加。国家应当在类似区域限制人类活动,开展轮封轮牧、禁牧养草、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最终实施生态自然修复。一些生态脆弱区,人口稀少,干旱少雨,人工治理难度大、工程量大,一时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还不能顾及到,国家可采取生态移民后,限制人类活动扰动,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工程。
3.2退耕还林草工程
退耕还林草工程自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以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程度,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退耕还林(草)对农户的直补政策(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和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带动,稳步推进,将退耕还林草政策在我国生态脆弱地区、预防保护区逐步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4、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管护巡查
4.1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
水土保持法对土壤植被资源保护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大型生产建设活动重主体工程建设、轻水土植被资源保护与重建,小型生产建设活动基本没有水土资源保护与重建的事实是存在的。因此,还需要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规范全社会的开发利用行为。目前,实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督察、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正是保证开发建设活动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重要举措。
4.2加强水土保持管护巡查
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往往是落后、贫困地区。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生态移民将贫困居民移出生态脆弱区,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水土植被资源的干扰;另一方面,要对江河源区、饮用水源区、生态自然修复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加强管护巡查,建立专职管护队伍巡查保护区;树立保护区警示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查处破坏水土植被资源的违法行为。
5、结束语
本文中主要针对水土保持的预防性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针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预防,一方面,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另外一方面为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达.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及防治措施[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