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1

体,阐述了社会实践对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创新教育目标任务及培养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依赖创新教育来实现,大学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而这种互动行为良好的连接点和载体就是社会实践。笔者认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创新教育、人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创新教育通过人的培养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并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在创新教育和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实现和发展的。创新教育必须适应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

修身成材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修身成材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更好的了解社会。社会实践尤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施加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起到加速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社会,正是要建立起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使社会实践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创新型人才推进社会发展,并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形成需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并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实现创新教育和人与创新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创新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而这种网络的交互作用和联系的很好载体也必然是社会实践。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发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创新教育是指对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能力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即:创新人格的培养。这三方面的培养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

三、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大学不能回避的严峻现实。这种现实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上需要的人才企业招不到,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找不到。笔者认为社会实践对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良性互动的载体和桥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因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客观要求,创业能力是当前大学生人才素质要求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同样具有创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一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一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待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学改革课题(JXJG-07-14-32),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07YB167)。]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

[2].张放平:《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2

创新,原本是熊彼特提出的用于描述经济行为的概念,后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创新是创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创新。对于社会创新,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国内学者的理解偏重于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变革,从而产生创新绩效,是个大社会的概念。而国际上的理解则偏重于小社会的概念,尤其是非建制化的社会单位进行的创新。这里的社会与政府、企业、机构是并列的层次。

从国外几个成功的社会创新案例来看,政府的非参与度都比较高,基本都是由社会而非政府完成的创新。尽管政府可以发挥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些案例对于我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是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国家,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比任何西方发达国家都要复杂。也就是说,在我国,需要社会自己完成的事比需要政府完成的事的比例高出很多。所以我们更需要社会创新。

社会创新的真正意义在于提出某种现实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社会创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手段。对于社会创新的对策,不仅要合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创新的综合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它赖以进行的社会支撑结构:经济能力、科技能力、教育水平、观念意识、管理水平等。

二、“希望工程”的社会创新点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社会创新,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l0月30日宣布实施以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资助援建了11266所小学,并已逐步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人生命运。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度最广泛、最具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

实践证明,希望工程是中国目前最大也是最成功的社会创新。它的社会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组织形式,二是经费筹措,三是对社会的道德感化。从组织形式上看,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是半官方团体,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团委、少先队等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成为希望工程强有力的组织依靠。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样的半官方鲤{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创新。在经费筹措方式上,希望工程主要通过民间募捐,通过一对一的横向资金流以及统筹统支自竖向资金流完成资助工作。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民众对知识的渴望,民间对教育事业一直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可以带来财富。大家对于知识和教育的渴求几乎变成了某种崇拜。通过向希望工程募捐可以转移这种崇拜,所以希望工程规模发展神速,而这正是希望工程最为成功的社会创新点。

希望工程第三个创新点就是对社会的道德感化。数千万计的各界人士参与希望工程,捐款资助失学孩子希望工程的开展,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地、生动活泼地大力宣传希望工程,烘托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使亿万人受到思想道德的感化。

三、中国社会创新的特点

希望工程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创新,必然有其历史阶段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也可看出中国社会创新的特点。

首先,社会创新将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变迁的主导形式,成为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因。因此,社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回顾历史,在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创新都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下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以知识为核心动力的阶段,社会创新必将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更加软化,社会的因素日益成为生产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手段、新方式、新程序,以增强社会创新能力,迅速调节社会运行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创新会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中国,社会转型还未完成,有很多问题政府短期内无法解决,需要社会通过自身的创新加以缓解和解决。这更凸现了社会创新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学习能力 内涵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课程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JK08BGD021。

作者简介:肖雄(1972-),男,湖南邵阳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视角,对学习型社会学习能力的内涵进行探讨。

一、学习能力构成要素:多样性与发展性

1.学习能力的语义分析

什么是学习能力?尽管目前以学习能力为题的研究文献数量可观,但有关学习能力概念的界定却并不多见。彭聃龄教授对学习、能力两个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这一概念表明,学习是有机体获得新的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经过学习,有机体将出现某些可观察的行为变化,可以完成一些以前无法完成的事情;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而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2]。能力表现在人的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并对活动的完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基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勾勒出学习能力的概念雏形。学习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也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能力既指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学习的潜能和可能性。

2.学习能力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与发展性

如前所述,学习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心理特征,那么,这些心理条件是什么,构成学习能力的诸多要素有哪一些?实际上,不同心理学派都有着自己的学习观,因而对学习能力的要素也有不同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只不过是在刺激与反应间建立联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个客体、是一个被动常量,不是学习者本身而是外部环境或者刺激决定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品质和质量。从认知主义心理学开始,学习能力才真正得到重视。认知主义理论注重把握情境中事物的联系与关系,强调积极思考和理解的作用,重视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强调根据学习者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3]在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视阈中,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乃至人格都是构成学习能力的要素。

建构主义心理学则把学习及学习的意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学习能力新的内涵。这集中体现在建构主义在知识、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观念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上。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认为知识是一个不断认知、体验和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每一个学习者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来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4]基于这些观念,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意义建构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三个方面的重要的倾向,即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和学习的情境性。

从建构主义对于学习活动的观念和倾向进行分析,建构主义对学习能力的内涵有了新的“建构”。以主动建构性而言,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探究性、积极寻求学习的意义是建构主义学习能力的要素。而从学习的社会互动性来看,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是个人与社会在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因此交往、沟通、合作是学习能力的要素。而从学习的情境性来看,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强调让学习者解决情境性问题和参与情境性活动,从而建构起对学习者更有意义、更能够迁移的灵活应用的知识,并促进知识向综合能力的转化。因此,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机内涵。

如前所述,知识、技能、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不同的心理学派对学习能力的要素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认为联结能力是学习能力的要素,认知主义认为理解、思维、想象、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风格是学习能力的要素。建构主义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交往能力、迁移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内涵。这些见解,整体上反映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学习、学习能力内涵的不断丰富与演进历程,也折射出学习能力内涵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

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特征及其能力价值诉求

对于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美国著名学者赫钦斯从四个方面对学习型社会进行了界定:在教育时间观上,学习社会要求人人都必须终身学习。在教育对象观上,学习社会不把成年男女排除在教育对象外。在教育目的观上,学习社会以培育人性为目标,人力居于次要地位。在教育社会观上,学习社会主张教育要超越社会并引导社会,教育与社会本身都不是目的,惟有“人”才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题。

赫钦斯的基本主张同时也树立了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学习型社会的两重标准,一是现象标准,即从时间和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主体来看,只有全民终身参与学习与教育过程的社会,才是学习型社会;其二是价值标准,即学习、自我实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等内在价值是学习社会的核心价值。[5]

兰森在《处在学习社会》一书中阐述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是一个需要改变其学习与教育方式的社会,是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是一个学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6]将学习型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量齐观,是兰森对学习型社会内涵认识的独特之处。

屈林岩教授综合各种论说,对学习型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并通过学习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一个需要对学习与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社会,也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和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它不仅仅是教育的愿景,更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它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也需要社会上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的共同参与。学习型社会的深层内涵在于一种特定的价值选择,是人类社会渴望经由学习与教育而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7]

参照以上观点,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从现象层面来看,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从实质层面来看,通过学习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使人得以自我实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促进公民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促进人类社会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是学习型社会的深层内涵。在学习型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上,现象层面主要与教育制度、学习机会与时间、学习资源配置等密切相关。就实质层面来说,发展、自我实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主政治以及人类的自我超越与完善等价值理念和诉求则指向教育变革、主体性的充分确立与开掘、平等的对话交往、公民学习旨趣与学习能力的充分培育等主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型社会在扬弃以往社会教育和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了学习、学习能力以新的内涵。

三、学习型社会学习能力的新内涵

1.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心理特征或水平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质,学界有很多观点,如卢仲衡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以独立性为核心的多种较优的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包括主动阅读、独立思考、完成自练、善于自检、促进自治、自我组织、自觉探求、能动应变、适应更新、不断创新等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自主学习中,既有价值的自醒,也有方法的自觉。学习者从学习意义的构建、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学习效果的评估都处于自主、自觉的状态,学习者经由终身不辍的学习而发展,而实现自身价值,得以自我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这一特点,契合了学习型社会的价值诉求,也呼应了认知心理学、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的特点。因此,在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内涵。

2.对话、交往能力

学者们在有关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分析中,不约而同地强调学习的主体性、社会性、民主化特征。建构主义学习也强调知识的互动性,强调知识是共同体。那么,如何突出主体性,如何建立学习共同体,如何促进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育,学习者的对话交往能力随之进入我们的视野。

对话、交往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主体间相互认识、作用、沟通、理解、交流的活动。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主体,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又都是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交往双方均为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德国交往教学论学派代表K・沙勒认为:“合理的交往是一种合作式的交往,参加交往的各方都放弃权威地位,相互持平等的态度。交往中不使民主流于形式,而真正做到民主。交往必需做到相互取长补短的兴趣和理智相处的态度,逐步创造条件,使不带支配性的交往成为可能”。[8]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经指出:“只有主体间的关系才能算的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成为相互关系”。[9]可见,合理的交往即为主体间民主,平等,合作式的交往,交往的主要形式为对话而非独白。交往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获得某种意义的主体间性,而在于展示、发现、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

强调学习者对话、交往能力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符合学习型社会的价值诉求,同时也呼应了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主体性建构、社会互动性的价值倾向。所以,对话交往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开放的文化心态、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是学习型社会学习能力的重要内涵。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获取、评价、处理、利用、交流信息并创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管理层面信息素养的体现,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等。

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现实背景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时代的来临。在这一背景下,知识总量增长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也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共享资源,以及方便快捷的检索途径和方式。这就使得信息能力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谁能装备现代信息能力的羽翼,谁就具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因而,信息能力成为学习型社会衡量个体和群体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72,246.

[3][4][7]屈林岩.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学习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8(1):7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10.

[6]陈廷柱.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15.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4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传统音乐;视觉图像; 视图时代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一样,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下这个“视图时代”也是处境艰难。从表面上看,传统音乐的审美意趣与这个时代的审美倾向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传统音乐似乎正在被边缘化,但从深层关系上讲,传统音乐在现时代仍有市场,两者存在互容共通之处。所以说,当下民族音乐的危机表象下实乃酝酿着新形态文化的嬗变与创新。

一、“视图时代”的来临

当下中国社会迅猛发展,新现象和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发展已从现代跨入后现代,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其总特征便是发展的极致,在社会、文化、教育、学术等各方面大发展,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甚至是达到了剩余,所以“消费”成为这个社会的热门词汇。而抢夺消费的主体――消费者,又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使消费者坦然面对这样一个物质及其丰裕,信息如此庞杂的社会 也成为很多人的重要工作,所以消费的背后往往又有注意力经济这个命题。吸引人们的眼球,吸引注意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以达到推销自身的目的。所以注意力经济又是消费时代的基本经济形态,而注意力中的躯体知觉是受大量视图象支配的,事实上,消费文化的内在逻辑依赖于消费者消费图象欲望的建构和培植。

视觉图像的兴盛是经济发展的现代特质,无论是影视还是网络、杂志、甚至包括触目皆是的街头广告,我们都离不开影像,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符号化的世界之中,正是符号使我们对于物质世界改变了看法,也最终改变社会的基本形态,社会形态对当代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视觉时代来临冲击了社会更冲击了社会中一切文化艺术活动。

二、传统音乐与“视图时代”的矛盾冲突

当下中国社会迅猛发展,其中在文化传播领域代表性的就是“视觉图像”的兴盛,于是人们就简称这个时代为“视图时代”。“视觉图像”的兴盛导致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视图时代”的来临冲击了社会更冲击了社会中的一切文化艺术活动,其中代表传统文化的传统音乐面临着艰难的发展局面。

首先,从传统音乐的创作主体来看,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单纯依靠传统音乐使一些音乐创作者难以维持生计,有些人被迫改行从而导致创作者减少,这其中犹以民间音乐人的处境最为艰难。

其次,从传统音乐作品本身来看,作品的曲目仍以传统曲目为主体,较少创新,这与节奏快讲究新鲜感的时代是不符的。

再次,从传统音乐的接受者来看,听众慢慢减少,这其中有作品本身的因素,但时代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视图时代”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比起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更有魅力。

另外,传统音乐属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古琴曲《胡笳十八拍》,这个曲子来源于文姬归汉的历史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一段辛酸的历史故事,不了解那个身世凄惨的女人,恐怕很难尽解其中之味。

所以社会变化带来的文化转型使传统音乐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在创作、作品和欣赏的各个环节都很明显,而这种危机也是在所必然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文化形态革故鼎新的一种表现。

三、传统音乐与“视图时代”的互容共通

王国维曾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其实音乐何尝不是如此,音乐的诸多功能比如认识、教育、审美、和实用功能,有哪一样可以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所以社会形态变化会导致音乐社会功能变化,而这又必然引起音乐本身的变化,那么产生“一代之音乐”也是必然的了。虽然前面我们谈到了传统音乐在当代的艰难处境,似乎传统音乐难以生存下去,然而这难道不是化蝶前的挣扎,难道不是传统音乐新生前痛苦的探索吗?以此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音乐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互容共通之处。

首先,全球化的今天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提出了全球化、多元化的要求,而当今文化的多元化恰恰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的成熟。然而多样性的文化既是指中外文化也是指古今文化,即在纵和横两个意义层面的多元综合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因素的传统音乐,也是支撑社会发展的文化要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社会、民族角度来看,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优秀的民族,没有地域特征的传统音乐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当下社会对于传统音乐有内在需求。

其次,从传统音乐发展的角度来看,既然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又必然和时代紧密联系,受制于这个时代的思想、传播媒介等等,那么传统音乐的发展为什么不能借一借这个东风呢?视觉时代的信息传播是很迅速的,无论是传统媒介(如报纸),还是现代媒介(如网络)都能借用当下科技而使信息迅速传播。比如,当代影视中民乐元素的恰当运用,就会让整个作品更具有中国味,也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从而与听众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共鸣。比如张纪中版《水浒传》,就在片头及片中很恰当地运用了具有浓郁山东风味的二胡独奏《一枝花》,这起起伏伏、深沉顿挫、细腻悠长的音乐,将剧情中这种难以言说的亲情、友情、抑郁愤懑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再次,从听众角度看,时展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阶段,人的心灵、思想和精神的内在结构均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而变化着,有许多人往往不堪忍受社会的快节奏以及生活的重压以至于走向极端。然而,音乐却可以很好得平衡这种节奏,从而给心理减压,即医学上所谓的“音乐治疗法”。通过音乐的美使人的心灵得到美化,进而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最后,从文化交流的观点来看,传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对外交流的符号,具有的特殊意义,这种意义在全球化思潮下也显得更为明显和重要,而这无异于又给传统音乐提供了再生的土壤和动力。

由此可见,从社会环境到传统音乐本身,因为各自都有优缺点,都有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传统音乐不但可以和现时代形成共通,而且能借助时代条件走向更生之路。

总结

每一种文化,在遇到挑战时都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产生相应的新文化。笔者认为,当下民族音乐的危机表象下实乃酝酿着新形态文化的嬗变与创新。这种文化一般不是全新的文化,而是原生(传统)文化所积淀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观念仍然潜在地支撑着新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文化交流的碰撞与审美疲劳导致的审美转移也必然催生新型文化的到来。

民族音乐的危机与困境正是时代环境对其提出的挑战,也是新的民族音乐文化临盆的阵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音乐的危机酝酿着民族音乐的新生。从危机到创新,是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当下历史境遇。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吕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M].2004年12月第1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2002年11月第1版 .

[4]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变迁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 走向

1.前言

在过去的两百年间,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交通工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加速了社会文化的融合,中国的社会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变化。这种由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价值体系等非物质文化的改变和工具等物质文化的改变影响着每一个社会结构。思想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必有文化土壤,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学校体育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中国奴隶社会的“尚武教育”思想,到封建社会的“重文轻武”思想,再到近代社会的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至现在大量涌现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体育能力思想等,是中国由相对封闭社会走向相对开放社会的漫长过程中,社会文化变迁的反映。思想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学校体育思想也是用来指导学校体育实践的,它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目标、课程体系、组织管理制度等的变化和发展。在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时,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走向,应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2.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

文化的定义非常多。泰勒提出的经典性定义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这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目前文化学的研究一般认为文化从纵向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物质文化,即寓于物质之中的科学技术、工具、装备等;第二个层面是文化的制度层面,即各种社会制度;第三个层面是文化的心理意识层面,即人们的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种族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种族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是文化的三个层面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过程。社会文化变迁主要由两种方式来推动,一是在文化内部发生的,是社会内的多种紧张关系、冲突等的结果,是人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迁徙、与其他民族的碰撞等的结果,是各种不同文化关系之间的反映。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其做出反应时,社会文化变迁就开始了,新的方式被足够数量的人们接受时,这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就已经发生了。

3.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展望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走向

这里所说的社会文化变迁考察的是中国社会由相对封闭社会走向相对开放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在短短的几百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即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

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不是简单的直线变迁,它的复杂性表现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同时农业社会还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当社会的一端已经进入电脑、核能、航天三大革命开拓的信息时代时,而另一端还未结束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农业,这就造成了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和信息文化交叉并存的局面,从而使学校体育思想的研究更具挑战性。鉴于此,我将社会文化变迁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分别分析它们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3.1单一性―多元性

由于社会的生存空间和思维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单一的社会文化向多元社会文化转变,在此基础上,文化的多元化就会引起思想的多元化,人们对学校体育的看法与选择也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与价值倾向,单一的学校体育思想逐渐向多元的学校体育思想转变。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是清代末年开始由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传入的,基本上是西方现代化的衍生物,学校体育对文化的选择遵循着“进化论”和“普遍适用”的原则,从当年军国民体育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到建国初期的竞技体育思想及至现今的快乐体育思想等,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其实还是单一文化的整合,西方文化一直主导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这一特点使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与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表现在: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中既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不协调,又有地方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的不协调,还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不协调。社会文化多元化是对学校体育思想的一种挑战,如何处理好社会文化多元化与学校体育思想的关系,实现学校体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3.2封闭性―开放性

封闭性的社会文化不注重开拓,只注重对老问题的再理解,侧重于追溯和总结,侧重于人之初和人之所归,这是我国农业社会文化的特点。随着社会变迁进程加快,社会文化快速传播和融合,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界限变得日益混杂和模糊,社会文化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开放性的文化特质使得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某种固定的模式,它们之间常常是较灵活的,具有较大的变动空间,一方面,它为学校体育思想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以人为本的西方文化,内省静修的东方文化,开拓进取的现代文化,身心平衡的传统文化都为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体育思想不可在静止的封闭性文化中止步不前,而要注重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另一方面,为我们判断和选用这些思想增加了难度。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们有着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开放性是学校体育思想中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一。一般来说,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适应性强的、可行性强的、结果预见性强的学校体育思想将容易被采用,传统文化中实用性强的有现实意义的学校体育思想将优先被接受。

3.3同一性―异质性

中国农业社会的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同一性,关注团体目标,注重团体对个人的规范和个人对团体的责任,社会文化中较多集体观念,而少个人观念,要求个人服从集体,轻视个体的存在。异质性的文化是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文化,它尊重个性,寻求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的新的共性协调。我国学校体育一直强调模式化的培养方法,希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学习,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统一标准,更多地注重学生群体化和共性方面的培养,这种指导思想的优点在于肯定了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易于培养较强的群体观念,但同时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人格、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现代社会需要的品质,妨碍个体的自由和多样化发展。我们在提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时,不仅要考虑学校体育各因素上的共性,还要考虑其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有地理气候、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等的差异;不同的学校有学科设置、培养目标、校园环境等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身体条件、个性特征、成长环境等的差异。学校体育思想若脱离了对思想客体差异性的考虑,就成了空洞的思想、脱离实际的思想,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校体育实践。

3.4传承性―创新性

现代化的进程使文化创新大于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人们接受的文化更多来自于他出生后社会所创造的新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带来了大量的新事物,社会文化在传承性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创新。文化是思想的源泉,对于学校体育而言,这里就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思想的创新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另一方面,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和传承之间不能出现断裂,不能因为有了新的学校体育思想,就全盘否定旧的思想。如果出现断裂,就会引来新的问题,过于强调体育中的成功与快乐,而否定系统教学,就难以保证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过于强调学生主体,而否定教师的主导,就很难保证体育学习的效果。文化传承的断裂在社会发生快速变迁时最易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体育思想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加强对未来信息社会学校体育发展的预测性研究,另一方面,保持文化的传承性,在以前学校体育思想的基础上判断、选择、改造、发展、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3.5权威性―民主性

在中国传统社会,社会文化是权威性的,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各自的权威,父辈是子辈各方面的权威,君是臣的绝对权威。而在相对开放社会,权威被瓦解了,人们之间是平等的,既使存在权威,也是暂时的,社会文化具有了民主性。在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也有所反映,从以爱国主义激情为基础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到以体育就是生活的自然体育思想,再到向苏联学习的竞技体育思想,都曾是对学校体育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思想。民主性的文化使人们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民主性的文化为学校体育思想的活跃提供了外部环境,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比较、鉴别与评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但是受传统社会文化特质的影响,许多地方的一些学校仍旧保持权威性的思维模式,这是不利于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的。特别是在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要解决学校体育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不是少数人能完成的,只有集思广益、综合比较、反复验证,才能使之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

4.结语

在短短的数百年内,中国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变迁,引起社会文化变迁的剧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它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文化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要求学校体育思想由单一化整合变为多元化整合;社会文化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变迁,给予学校体育思想较大的自由度,但同时要求对外来思想和传统思想做出判断和选择;社会文化由同一性向异质性变迁,要求学校体育思想在考虑共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差异;社会文化由传承性向创新性变迁,要求我们加强预测性研究,在保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学校体育思想;社会文化由权威性向民主性变迁,要求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学校体育思想真正行之有效。总之,学校体育思想在不断地探索、归纳、总结、改进中实现与社会文化变迁相协调,我国体育工作者正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学校体育一定会开创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62-88.

[2]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9-63,120-134.

[4]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