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装设计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装设计的含义

服装设计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服装设计 创新性 重要意义 方式

服装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是我们时代的表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服装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具有更高水平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服装设计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一个理想的服装设计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性。

服装设计创新性的含义

服装设计创新性,是指在材料、服装造型、色彩、工艺、流行性等因素的思想、手段、方式上的创新。创新是服装设计永恒的生命, 对服装设计的最终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一些设计者看来,服装设计的创新性似乎就是面料、样式、色彩、、图案等表面所看到的设计变化, 真正的服装设计创新关键还是要从服装与时代潮流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等因素去考虑,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位设计师都知道要从材料、造型、色彩、图案等元素上创新,服装设计的创新性,还应包括生活方式的创新、流行因素的创新、功能性的创新、艺术因素的创新、技术因素的创新、人际关系因素的创新等。单就生活方式的创新,似乎就是新品种的设计,冬季到了,领子要高些,衣服加长些,加厚些,夏天来了,衣服短些,尽量的就一层丝料,但这仅仅只是服装设计创新性中最基本的一个元素,并没有融入更宏观的创新因素:例如因气候的因素带来了男性在炎热的夏季穿裙子的趋势;高科技的发展带来防辐射服装设计方面的款式设计以及药物辅助治疗服装设计; 高科技纳米技术面料带来了服装纤维精巧的结构,以至于人们的服装不用水洗而带来的高新变化;同时还有因情感需要的情感化服装设计,如情侣服,亲子服等等都是服装创新的范畴。所以,服装设计创新性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是指直观元素的创新,它应融入更为宽广、更为复杂的多层次因素。作为一个设计师,要勇于在服装设计上寻求各种新的设计元素,以将服装设计推向一个更具创新理念的新时代。

服装设计创新性的重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装设计已经有了20多年的丰富经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与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有着紧密的关系。俗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动力。如果一件服装作品在服装设计上没有创新性,缺乏新意与内涵,缺乏时尚与审美情趣,那它将不被大众所喜欢,这样的服装作品不仅失去了市场价值,也失去了艺术价值。

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变人们的审美观,还能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思想。法国伟大的设计大师――波尔・波阿莱,勇与打破一向的传统的设计思维,抓住新时代潮流,把束缚在妇女身体上的紧身胸衣换成宽松、自然、流畅的高腰身的细长形希腊风格。这不仅使妇女们摆脱了身体束缚,而且使人们在精神上从封建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次创新性的行动,在服装史上起着划时代的作用。

如今,我们已经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服装将要面临众多国外的知名品牌的挑战;但是,我们的服饰还没有国际知名品牌,在出口创新的服装中,没有原创产品能与发达国家相比高低,我们的产品缺乏高附加值,因此,尽快提高自己品牌的高附加值已迫在眉睫。增加品牌的高附加值,需要创新设计思路,创新是21世纪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创新我们的服装便没有出路

今天,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已成为服装行业不可缺少的元素。创新性作为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在服装行业上更能突出它的特性,服装设计的创新性使得服装不仅具有市场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还融入了众多的情感因素以及文化气息等。要想让中国的服饰走出大门,走向世界,还得靠服装设计的创新性。

提高服装设计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创新性思维需要知识、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用心仔细地对人、对事、对生活、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与思考。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件服装设计作品的完成可能是凭直觉,是突然的灵感作用的结果,但不管是什么因素促使作品的完成,它都离不开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提高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可以运用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技法促其产生。发散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典型思维方式,是由一个点向四面八法出发,不受任何框框架架的限制,是充分发挥想象性和探索性,尽可能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横向思维是指接受和利用其他事物的特征、功能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新思路的思维方式,它是从同一时间段不同方面去认识、分析事物,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通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向的比较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有效地把问题解决。“东方不亮西方亮,亮了南方有北方”,人们把这句俗语当成横向思维最好的诠释。纵向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上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变化进行逻辑分析而产生新观点和方法的思维方式。它注意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较分析,使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事物发展认识的复杂性和反复性。逆向思维指的是对所思考的问题开展逆转、对立或者反面等角度的多方面观察,帮助产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案。逆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摆脱习惯性思考带来的弊端,本身没有固定的逻辑和规律可以依照,这要求设计师借助自身能力标新立异,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从而取得创造性的服装设计灵感。

参考文献:

[1] 周汛, 高春明 中国历代服饰[M ]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1.

[2] 李泽厚 美的历程[M ]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服装设计的含义范文2

服装设计创新性的含义

服装设计创新性,是指在材料 、服装造型 、色彩 、工艺 、流行性等因素的思想、手段、方式上的创新。

创新是服装设计永恒的生命, 对服装设计的最终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一些设计者看来,服装设计的创新性似乎就是面料、样式、色彩、图案等表面所看到的设计变化, 真正的服装设计创新关键还是要从服装与时代潮流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等因素去考虑,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里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位设计师都知道要从材料、造型、色彩、图案等元素上创新,服装设计的创新性,还应包括生活方式的创新、流行因素的创新、功能性的创新、艺术因素的创新、技术因素的创新、人际关系因素的创新等。

单就生活方式的创新,似乎就是新品种的设计,冬季到了,领子要高些,衣服加长些,加厚些,夏天来了,衣服短些,尽量的就一层丝料,但这仅仅只是服装设计创新性中最基本的一个元素,并没有融入更宏观的创新因素:例如因气候的因素带来了男性在炎热的夏季穿裙子的趋势; 高科技的发展带来防辐射服装设计方面的款式设计以及药物辅助治疗服装设计;高科技纳米技术面料带来了服装纤维精巧的结构,以至于人们的服装不用水洗而带来的高新变化; 同时还有因情感需要的情感化服装设计,如情侣服,亲子服等等都是服装创新的范畴。所以,服装设计创新性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是指直观元素的创新,它应融入更为宽广、更为复杂的多层次因素。

作为一个设计师,要勇于在服装设计上寻求各种新的设计元素,以将服装设计推向一个更具创新理念的新时代。服装设计创新性的重要性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装设计已经有了20 多年的丰富经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与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有着紧密的关系。俗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动力。如果一件服装作品在服装设计上没有创新性,缺乏新意与内涵,缺乏时尚与审美情趣,那它将不被大众所喜欢,这样的服装作品不仅失去了市场价值,也失去了艺术价值。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变人们的审美观,还能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思想。 法国伟大的设计大师———波尔•波阿莱,勇与打破一向的传统的设计思维,抓住新时代潮流,把束缚在妇女身体上的紧身胸衣换成宽松、自然、流畅的高腰身的细长形希腊风格。 这不仅使妇女们摆脱了身体束缚,而且使人们在精神上从封建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 这次创新性的行动,在服装史上起着划时代的作用。

如今,我们已经加入 WTO,这意味着中国服装将要面临众多国外的知名品牌的挑战;但是,我们的服饰还没有国际知名品牌,在出口创新的服装中,没有原创产品能与发达国家相比高低,我们的产品缺乏高附加值,因此,尽快提高自己品牌的高附加值已迫在眉睫。增加品牌的高附加值,需要创新设计思路,创新是 21 世纪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创新我们的服装便没有出路今天, 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已成为服装行业不可缺少的元素。创新性作为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在服装行业上更能突出它的特性, 服装设计的创新性使得服装不仅具有市场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还融入了众多的情感因素以及文化气息等。要想让中国的服饰走出大门,走向世界,还得靠服装设计的创新性。

提高服装设计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创新性思维需要知识、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用心仔细地对人、对事、对生活、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与思考。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件服装设计作品的完成可能是凭直觉,是突然的灵感作用的结果,但不管是什么因素促使作品的完成,它都离不开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提高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可以运用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技法促其产生。发散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典型思维方式,是由一个点向四面八法出发,不受任何框框架架的限制,是充分发挥想象性和探索性,尽可能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

横向思维是指接受和利用其他事物的特征、功能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新思路的思维方式,它是从同一时间段不同方面去认识、分析事物,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通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向的比较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有效地把问题解决。 “东方不亮西方亮,亮了南方有北方”,人们把这句俗语当成横向思维最好的诠释。

服装设计的含义范文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开放发展,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让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融入到了我国文化高。服装设计是众多的文化形式大军高的一支突出的队伍,各个阶段的服装设计教育机构在全国各地竞相设立。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人才融入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大潮高,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了现在高等职业学校在服装设计教学高的一些弊病。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技术专业,不是简单的艺术专业,在教学高往往重视的是对学生在图纸上的绘画设计能力,而忽视了服装设计的内在本质。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设计性不能连贯到一起,导致在校的高职生只能够在画册上进行绘画,而不能自己进行服装剪裁,也不能够通过所设计的服装来全面展示所要表达的涵义。在现在的教育体制高,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仍然不能将服装的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完美融合,使得学校在这两个环节上的教学力量十分薄弱。为此,加大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有机结合的力度,改善教学方式,才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型服装设计人才。

二、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问题的解决策略

服装在当今的时尚潮流界,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件商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侧面展示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特质。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服装设计教学高,首先,教师要指引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真正含义,以便让学生对服装设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建立良好的设计理念。还要在教学高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艺术涵养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锻炼自己对时尚的洞察力和美好事物的审视力。从服装的本质出发,还要教育学生认识服装设计的结构骨架和技术技能,在设计高充分展示服装的穿着效果和品质内涵,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理念。其次,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进行服装设计教学的开门砖,只有对美丽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够为美丽的骨架填充灵魂、增添“血肉”,才能够使服装完美地展示出来。服装设计不仅包含了视觉训练、艺术造型,还应该追求服装设计带来的艺术效果。在绘制服装设计图时,每一个线条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触,都是那么的流畅,那么的婉转,充满了韵律感。冷暖色彩的搭配,赋予了服装设计以灵魂,每一种色彩都把人们的轻快明朗或深情忧郁表现得淋漓尽致。服装设计对于色彩的发挥,充分展示了服装所带给我们的特有色彩效果。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融入生活高,仔细观察周围的色彩,到大自然高去,寻找服装设计的素材,锻炼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力。让学生对服装设计高的服装造型和结构剪裁相结合,就构成了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关键环节。结构是进行服装设计的准备阶段,只有对所要设计的服装有所构思,才能够进行服装设计。而剪裁是对准备阶段的延续,两点同时具备才能设计出一套理想的服装。利用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独立的创造精神,再经过丰富的思维加工,就可使服装在视觉上和品质上有较好的体现。只依赖于图纸上的绘画效果图,不能够把对设计的理念和实践融入进去,这种设计只能说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因为服装设计既有艺术设计,也有技术设计,这就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高容易产生学习的偏差,倾向于喜欢艺术设计的,可能就会忽略技术设计;倾向于技术设计的,也可能会忽略艺术设计,进而不能使两者更好地结合统一。教学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还要结合已有的教学素材,把结构剪裁加入进去,让学生能平衡发展,让学生在现有的服装结构设计高,了解服装结构的原理、剪裁技巧,根据设计理念,灵活地对服装构造进行修饰,锻炼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在教学高,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充分将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高,展示自己的才能。

三、结语

服装设计的含义范文4

本文论述了中国经典传统色彩和图案的历史流变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认为,中国传统色彩和图案作为历史的产物,有其自身的优势,若将其与现代审美标准、时代特点、功能效用相结合,运用在服装设计中,会极大地丰富中国乃至世界服饰文化。

【关键词】

传统色彩;元素;图案;现代服装设计;借鉴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民族的融合,历史的变迁,造就了中华民族丰富异常的服饰文化,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服饰,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服饰色彩和图案。和西方服饰艺术不同的是:中国服饰艺术不同于西方,并不是突出人体美,而是充分调动艺术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种装饰美,即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空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服装上得到充分体现。众所周知,服装设计包含三要素,面料、色彩和款式。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也不例外的体现在这三方面的任意一点上。而本文试图从色彩和图案的角度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借鉴。

一、中国传统的服饰色彩及借鉴

中国传统服装在色彩范畴上而言,并不是所有颜色都适合人们的日常穿着,古代的等级制度带来了色彩上的高低贵贱,色彩在服饰的运用中被赋予更多的国家意志、民族象征、宗教表征和伦理象征。根据“依五色、五行与四神方位”的说法,春德为木,据于东方,其色为青;夏德为火,据于南方,其色为红;秋德为金,据于西方,其色为白;冬德为水,据于北方,其色为黑。”看似普通的颜色在中国的文化上都有深层的含义。周代建立服饰制度以来,色彩便被认为是汉族服饰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但在现代的服饰上配色高艳度、强对比却成了中式服装的典型配色。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的说法。“五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的,代表着高贵。从配色方法看,强对比和高纯度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往往在黑白、金银、红黑等中性色的配合下使服装显得更加辉煌艳丽且不失浑朴大方的气质。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发明了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客观而言,蓝色与黄种人肤色相配在一起较协调,能够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这也是中国服饰的一大特点。

同时,中国的色彩被纳入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系,有了五方正色、五方间色的高下之分,主次之别,其严格性就如君臣、庶民、上下的关系一样,不容颠倒。色彩的审美被理性观念控制而不能独立发展,色彩被提到了为伦理、政治服务的高度。历代均有“舆服制”,对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服色作严格规定。不仅以黄色为皇权象征,还规定朱紫绯绿等各级官服,形成传统以朱紫为贵的观念。赋予色彩以尊卑伦理的含义并与政治联系是我国古代服饰色彩观的突出特点。我国古代对色彩使用的严格控制程度是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而几千年的积淀,许多特定颜色的特定含义深入国民文化的基因中,也势必在当代的服装设计中考虑其色彩的特点进行应用。但是,时代的发展,许多的色彩含义也发生了改变。如在中国的传统服饰中,不同的服装颜色代表的是不同人物身份的高低贵贱,所谓“贱色”,就是从事某种低贱职业者的服装颜色,比如绿色头巾就是一种所穿服装中的一种。因为民间认为绿色和青碧色多为妓优伶等身份的人穿用。而在当今服装设计中,这些“糟粕”的观念早已弃之不用了,使我们在服装设计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当今热捧的“中国风”其实早已有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设计师做过“中国风”时装展。当时,中国元素在西方的时尚设计上的主要表现,就色彩而言是红色,红色和绿色结合,尤其以红色为主。所以,“中国红”在近年来的流行色中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勇敢、兴旺、热烈;意味着万事如意、逢凶化吉、驱病除灾,可以说红色象征着中国。于是,许多的设计师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国红”这一设计元素,2001年开始流行的“唐装”的主流色也是“中国红”为主体,辅以其他的变体。而近年来,以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得名的“青花瓷”作为中国色彩的重要元素之一,迅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青花充满了中国传统的悠远韵味和委婉清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礼仪服中的青花元素系列,传统乱针绣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凸显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都是青花瓷的实际运用的靓丽体现。

二、中国传统的图案及借鉴

中国的传统服饰上的图案考究而华美,而且涉及的样式和种类也十分丰富和细腻。

一是中国传统图腾和景物。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九龙戏珠、如龙纹图案、双鱼图案、凤凰图案等图案,隐喻着古代图腾的崇拜。这些图案里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川亭阁等,具有丰富的内涵。这表明中式服装喜欢利用图案表示吉祥祝愿。其中包括有大众所熟知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取材多与吉祥、避邪有关,造型简洁极具韵律。

二是中国吉祥文字和符号。如凤穿牡丹、团鹤仙寿、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吉祥八宝、福禄寿喜等图案,反映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福”、“寿”、“龙凤呈祥”等图案反映了人们在劳动的基础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梅兰菊竹”等图案象征了高雅的品质。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得最广泛的符号就是“祥云”纹样,运动员和志愿者等服装上普遍采用,形成整个社会穿着“祥云”服饰的热潮。“祥云”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云纹样,云纹样的产生出于对云的敬畏,主要运用于器物、衣服、建筑等。同时,云纹样也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它是人们对万事万物的美好希冀。还有中国结风格,中国结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而来,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战国时代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真正成为流传于民间的艺术,现在成为服装设计中炙手可热的图案。

三是中国传统吉祥动物图案。比如兔子,性情温顺,寓意丰收,除病消灾的意思;蝙蝠,谐音“福”;鱼,寓意着有年年有余之意,有多福之意。其他常见传统图案有“多子多福”、“喜上眉梢”、“花开富贵”等,也是现代服装设计中常见的图案应用。

此外,还有绣花风格也是当前中国传统图案的完美应用。绣花在服装装饰中是最多见的工艺方法,是中国传统服装的一大特色。绣花纹样一般是以局部装饰形式出现的。如在中国旗袍等局部装饰上,选用龙、凤图案,花鸟鱼虫图案等传统造型元素纹样。在现代主题的服装局部装饰上,选用抽象的传统造型纹样造型,也受到人们的欢迎,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实际应用的。

服装设计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女装;结构;分割;前卫

服装从无到有,从平面到立体,由简单的形式逐渐演变到今天千姿百态的款式造型,分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分割线作为分割的具象表现形式,在实现服装造型的过程中体现出重要价值。它既能构成多种形态,又能起到装饰和分割形态的作用;既能随着人体的线条塑造出人体体态美,也可以改变人体的一般形态而塑造出新的、带有强烈个性的形态。服装发展至今,其存在的目的己不是简单的蔽体御寒,它早已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而被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分割线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服装造型而存在的客观物质形态,它同时又承载着人类对服装的情感寄托,其形态的变化、存在的方式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在现代服装时尚化、个牲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分割线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设计师表达个人风格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时尚潮流下,展开对分割线设计的探讨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分割作为服装用语,《服装工艺学》中对分割的解释为由连省成缝而形成,兼有或取代收省道作用的拼缝,《基础服装设计》中对分割的解释为服装结构线的一种,又称开刀线,其重要功能是从造型需要出发将服装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再缝合成衣,以求适体美观。基于上述观点,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分割:一方面,分割线作为将分割后的衣片进行拼缝时而形成的拼缝线,具有被动的含义;另一方面,当分割线作为现实分割的必要存在时,她就不仅仅只是几何意义上“线”的概念,而是蕴含了设计师对服装的理解后有意识的线,因此,她又具有非常主动的含义。

服装分割线根据分割线的线型特征划分可分为:直线分割、曲线分割、螺旋线分割等;根据分割线的形态方向划分可分为:横向分割、纵向分割、斜向分割、放射状分割等;根据分割线在服装上的位置划分可分为:领围线、肩线、腰线、公主线、侧缝线以及袖窿线等。

服装分割线的表现形式根据功能性分割可分为:为塑造人体自然形态而产生的分割线;为适应人体运动机能而产生的分割线;为满足服装离体造型空间而产生的分割线。

功能性分割线与装饰性分割线的结合,形成了结构装饰分割线。这是一种处理比较巧妙的同时符合功能和装饰需要的线型,将造型需要的结构处理隐含在对美感需求的装饰线中。将分割线的功能性与装饰性结合在一起的结构装饰分割线是分割线审美形式与功能内容和谐统一的表现形式。

分割手法:裁剪分割;色彩对比的分割;材料对比的分割;重复、叠加;分割线;编织;肌理;解构;镂空;堆积;拉链,如图1所示。

图1表现分割手法的服装设计

自由分割是分割线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自由分割不受水平、垂直、斜线等分割的约束。在这自由之中,要让人感觉到精练敏锐的美感意识。根据分割线的不同形态,可以将自由分割概括为两类,即自由折线分割和自由曲线分割。如图2所示。

图2分割线的设计方法依次为:自由分割、对称分割、渐变分割

对称分割指分割后的图形呈现镜像映射的效果,图形是以中线为轴,水平对称翻转分割线设计采用对称分割要受到中轴线和中心点的制约,对称分割具有严肃大方、安定平稳的特征。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定、理性、可信任的感受,而分割线曲与直的呼应则更准确的传达出套装柔中带刚的知性气质。

渐变分割是指分割线的间隔依次增大或减少,并且在变化中具有动感与统一感的分割构成,具有加速度量的变化的。呈渐变形式的分割线以垂直状、波纹状或漩涡状依次增大或减小,并依靠分割线在数量上不断的增加产生体积感。

平面构成中等量分割是指分割后的图形在形状上尽管有所不同,但面积必须相等。等量分割的特征是分割以后的形状互不相同,因此使造型更富于变化,但由于面积上彼此相等,所以视觉上一直被看作是同量的形态,在量上给人以均衡感及稳定感。

简洁、帅气、实穿是我的追求。现代女性独有的独立、敏锐时尚的触觉,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她工作时像男人一样独立和智慧但不失女性特有的优雅。追求自我,不为名利所累,我行我素是她们的生活准则。如图3所示。

图3简洁、帅气、实穿的设计风格

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这种特性。要融合东西方的设计风格,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在服装的造型上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服装结构进行重新分割和组合,采用不对称的剪裁、利落的线条以及独特的色调来进行设计,强调面料的独特性和混合性图案的拼贴等。

西方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多是基于结构主义的基础进行创造的,其设计中追求奢华、细腻的特点,传统东方的服装设计理念则是体现在舒适和自由的基础上追求随意性。

希望通过分割的运用和表现使这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机的结合。来张显现代女性的魅力。

分割作为服装用语,《服装工艺学》中对分割的解释为由连省成缝而形成,兼有或取代收省道作用的拼缝,《基础服装设计》中对分割的解释为服装结构线的一种,又称开刀线,其重要功能是从造型需要出发将服装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再缝合成衣,以求适体美观。基于上述观点,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分割:一方面,分割线作为将分割后的衣片进行拼缝时而形成的拼缝线,具有被动的含义;另一方面,当分割线作为现实分割的必要存在时,她就不仅仅只是几何意义上“线”的概念,而是蕴含了设计师对服装的理解后有意识的线,因此,她又具有非常主动的含义。

服装发展至今,其存在的目的已不是简单是蔽体御寒,她早已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而被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分割线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服装造型而存在的客观物质形态,她同时又承载着人类对服装的情感寄托,其形态的变化、存在的方式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应着不同时期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在现代服装时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分割线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设计师表达个人风格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分割线形式的变化直接影响服装的整体造型,对于服装本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服装立体造型的主要手段。服装分割线以结构设计为依托,以其自身的形式美为表现手段,在服装中体现出功能性与装饰性、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的完美融合。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需求赋予分割线更多的内涵,并扩充着服装款式、色彩、面料整体形态变化的发展空间,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手段。服装分割线是设计师的艺术理念和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更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本文以此为背景,文章从服装分割线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出发,分析服装分割线与服装色彩、材质、款式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出分割线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创造性。

分割自身具有认识新空间和运用新空间的价值,恰当的分割可以更好地结合与重组。通过分割,可以使服装作品获得更新、更完美的利用空间。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各种分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分割属于服装结构中的一种,它是一种服装造型的手段,衣料衣片可分,要分得有目的;亦可合,要合得有道理。分割是接连面和面之间的纽带,是搭建起面和面之间的桥梁。

分割线在服装设计诸构成要素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运用省及其他内结构形式对面料进行再造 ,使面料完成了从两维到三维空间的转变 ,同时还利用各种装饰形式以及交叉、扭转、色彩对比、渐变等构成手法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内涵。 如图4所示。

图4分割装饰手法:编织;不同材料、镂空

分割具有实用机能性,更重要的是它对整套服装具有不可忽视的装饰作用.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不同的分割可以调整从服装局部到整体的重新创造,是达到服装形式美的一种方法。分割在“解构主义”中也有不同风格的体现。单从字面上理解,“解”字意为“解开、分割、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之意。“解构”则引申为“分解之后再构成”。

如Hussein Chalayan所展示的用不同材质的设计,由LED制成的裙子,视觉上形成分割,如图5所示。由解构形成的分割, 如图6所示。

图5Hussein Chalayan 2006几何感很强的分割结构

图6Hussein Chalayan 2007秋冬,由LED发光管制成的裙子,用光影形成的分割

分割是服装设计中常见的一种造型形式。通过分割线对服装进行分割处理,可借助视错原理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创造理想的比例和完美的造型。服装结构的新创意,就如同把那些对称的、有规则的、格式化的东西,交叉、扭转、错位、颠倒,使它不对称、无规则和非格式化,反而能推陈出新,找到意想不到的变幻与动感之美……

参考文献

[1] 张文斌.服装工艺学[J],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94-95

[2] 刘晓刚.基础服装设计[J],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93.

[3] 李当歧.服装学概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30.

[4] 李当歧.服装学概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35-237.

[5] 中泽愈著,袁观洛译.人体与服装[M],北京: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02-104.

[6] 吴士元.服装构成基础[J],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89-92.

[7] 张竞琼.中外服装史对览[J],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23-24.

[8] 刘晓刚.基础服装设计[J],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93-194.

[9] 刘元风.胡月编著.服装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l44.

[10] 贾京生编著.服饰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11] 刘晓刚.基础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9.

服装设计的含义范文6

1.围绕着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理念问题,要改革和探索的问题一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梳理和分析课程与人才培养关系,以适应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向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基础研究能力、艺术修养全面复合型人才转型的需求。二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系统模式和方法,探寻符合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在人才自身述求方面下功夫,进行创新性和实践性有益探索。三是重新思考和构建服装设计学科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框架课程模式。2.服装设计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设计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的服装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服装产业正跻身于世界一线行列。2014年中国服装协会调研,我国服装生产企业超过4.5万家,人才需求剧增。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学生,受到服装企业的青睐。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本身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与设计师并存的“双师型”教师受到学生青睐。教师不仅要在课程上传授书本知识,更要了解市场,把教室变成企业的工作室。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个体特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服装课程设计上提出新思想。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我们必须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以配合不断发展的服装企业对用人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绘画基础,但不能停留在纯艺术的角度,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必须培养学会运用设计的思维语言进行创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思考

1.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思路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很少,习惯于沉浸在自我的讲述中。在专业课程设计上缺少与学生的沟通。这就导致老师讲的自我陶醉,而学生的收获却很少,所以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提出的是教学的互动环节,课堂应该变成企业的工作室,教师在讲授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工作室迅速记录下自己的创作过程,不断与老师共同,通过一次、二次、三次的设计,不断经历否定、否定、肯定的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觉性,不断的让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分享自我创作的体会,并陈述作品要表达的含义。老师则要记录每个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不断给予修改意见。直到学生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不但可以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在不断的提问回答过程中,增加的自己与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忙于迅速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丧失,而老师课后又要修改大量的不成功作品,耗时费力。提升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势在必行。2.新形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我国服装设计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以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美学、服装史论、结构工艺、面料、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作为辅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服装市场的不断发展,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对社会时事与服装设计、市场环境等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一些如“首饰设计”“陈列设计”“时尚埋首”“奢侈品管理”等新型课程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重视交叉学科,在人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增加艺术与技术学科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艺术理论教育的传授,同时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重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老师重视实践课程授课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想法与作品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太弱,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能形成作品,一切都室空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实践学分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专业课程的考核以理论考试和作品创作结合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设计构思与款式结构、材料工艺相结合。重视隐形型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多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实践。3.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服装设计专业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艺术、工科、理科、文科、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相交融的一门学科。服装设计专业对教学设施的要求非常严谨,学生的工作室既是学生的实验室,学生在工作室通过设计灵感的来源完成设计思路的表达,无论是面料的二次再造,传统工艺的印染:“扎染、蜡染”学生不断尝试从各种植物中提炼色彩并体验植物内在蕴藏的颜色。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服装艺术的造型、材质、技艺的多元呈现,这一切都是在工作室中完成。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工作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核心、心脏”的作用。很多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装设计工作室与企业结合,学生参与服装企业产品研发视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