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工学结合 机械设计基础 项目驱动
一、引言
在高职院校当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使用机械装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作为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桥梁。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机构、构件以及机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等知识,还要利用学会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当中。学生需要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分析、选用、设计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以及对通用零件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因此,如何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更好地做好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做好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
1.项目驱动法。在项目驱动法当中,直接采用实践项目作为教学的内容,一边实施项目,一边学习和巩固知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在项目驱动法中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了项目的制作,能够在实践当中灵活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在操作中进行项目相关参数的选择以及计算等等,让学生理论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最终通过成功制作项目,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项目是否适合学生参与,会对学生对该阶段知识点的掌握造成直接的影响,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项目的设计工作对于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设计的项目的难易度要适当,其次设计的项目要体现适应性、先进性以及创造性。
2.现场教学法。在之前的教学当中,通常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实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往往过于重视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枯燥、繁琐,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讲和思考,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而现场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完成教师设计好的实验,通过对实物的结构进行观察和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有效地让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现场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得到现场的指导,更好地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验当中,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在现场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活动的设计,有机结合学的创新和教的创新,学法和教法并举。例如,教学内容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轴系结构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拆卸以及测绘等手段相互讨论,教师在旁辅助,让学生最终能够直观地对齿轮、轴以及键等相关知识点以及和密封等基本知识进行掌握,让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等技能得到充分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3.逆施法。逆施法就是先实践后理论,先让学生通过项目对机器的工作结构、外部形态以及实现动作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观察。例如在教齿轮传动时,先让学生对圆锥齿轮、直齿圆柱齿轮以及齿轮齿条的真实传动进行观察,再让学生学会怎么计算齿轮的相关参数,对传动的特点、精度等进行掌握,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培养。
4.分层教学法。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的人,只要让学生的动机、兴趣、注意力以及情感等得到改善,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一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因此,这就需要有分层教学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让学生均衡地学习和发展,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教学梯度,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东西。项目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能力点和知识点进行确定,分析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课程设计工作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再根据其知识和能力情况的不同而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地让同一个班级学生学习差异较为明显的教学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改善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通过分层实施课程设计,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减少了抄袭的现象,让学生学到自己最想学的知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设计、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让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激发。
三、结言
综上所述,要想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做好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工作,需要对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采取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入手,结合实际训练,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得到充分培养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培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学习方法,让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从教学内容到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有利地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启迪创造性思维、形成设计能力,从而有利于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的从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适应工学结合,也能够让高职院校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2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以“项目”为主线。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以“学生”为主体。从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到项目总结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培养了合作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3)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是授课的机器,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2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确定教学项目是决定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方面:(1)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其他常用机构等。(2)研究机械中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包括连接件(如螺栓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传动件(如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轴系零部件(如轴、轴承、联轴器等)。考虑到项目中应涵盖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同时项目的难易程度应适中,可操作性要强,本文设计了3个教学项目,同时在每个教学项目中,构建了若干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每个工作任务紧密联系,共同服务于整个项目,当任务逐一完成时,工作项目也就得以完成。《机械设计基础》项目教学的具体设计见表1。项目一和项目二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机械中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两个项目并列进行,可分配给不同的小组(4个~6人一组)来完成。这是因为一个项目很难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如项目一中有间歇运动机构及螺旋传动,但没有凸轮机构,而项目二正好相反。为了使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项目任务中没有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老师会安排各组同学在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后,将自己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和汇报,从而方便大家互相学习。项目三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机械中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在进行项目三时,老师分配给各组不同的设计参数,这样,大家既可以相互讨论,又必须独立完成。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项目,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学习到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现场教学与项目教学有机结合
现场教学又称现场实验教学,即把课程中实践性、操作性较强,课堂上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搬人现场(实验室),教师在现场将实物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并由学生亲手进行操作,促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和理解这些抽象而枯燥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把项目化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项目三中轴系结构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涵盖的内容多而杂的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结构工艺性问题,即设计的轴要便于加工,便于轴上零件的安装和拆卸;要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和密封问题;还要考虑轴的强度和刚度、运转灵活等问题。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仅靠学生看书找资料来完成这一项目任务,不仅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设计的结构不一定合理。教学实践表明,安排现场教学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项目任务。
4项目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例
本次教学选择的项目是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减速器)中的轴系结构设计。围绕该任务的主要学习内容有:①减速器的和密封;②确定各轴的合理外形;③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④确定轴承和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⑤确定键的类型和尺寸;⑥轴的精确校核,轴承的寿命验算,键强度的校核。首先,老师将实验指导书分发给学生,指出本次实验课的主要学习目的、要求和实验进程,并向学生介绍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中各类零件的名称及功用。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亲自动手,参照指导书上现成的轴系结构图进行组装,并分析该轴系结构的特点,如轴上零件的装配顺序、轴的形状和尺寸、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的类型及其与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使学生对轴系各零部件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具有一定的认识与体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给定的设计参数和要求,自行确定轴系结构方案,并利用箱体内提供的零件进行装配,测绘出轴系结构装配图。在此过程中,老师应深入学生中间,主动与学生交流,并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帮助,多沟通、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最后由教师进一步分析阶梯轴的结构特点,特别对常见的一些轴系不合理结构进行分析和说明,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及知识点。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式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直观具体地掌握了轴系结构设计的的方法与程序。
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3
在对“机械设计基础和课程设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综合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应用;采用“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设计作用,能够使课程设计质量上一个台阶;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建立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及考评标准,切实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与作用。
关键词:
综合课程体系;改革;机械设计基础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了以下问题
1.1课程设计以齿轮减速器为内容,通常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三、四周之后单独进行,有的专业甚至在下个学期才安排课程设计。这就造成了一个体系中的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使学生对理论分单元的理解缺乏系统的概念,忽视各个部分间的联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
1.2课程设计时间共2周,除去教师开始布置任务、专题辅导(结构工艺设计计算和CAD绘图)和学生做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外,学生要在1周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结构设计计算和绘图工作非常困难,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消化和思考。
1.3学生对课程设计(齿轮以减速器设计为例)的内容缺乏系统理解。设计时很难和理论内容建立直接联系,老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对相关技术标准、手册、设计准则不熟悉,依葫芦画瓢的不在少数,没有达到课程设计与实际结合、强化工程概念的目的;课程设计内容难以强化学生在制图和综合应用基本原理、标准及设计准则进行设计的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是目前企业界真正需求的。
1.4设计内容陈旧,设计方法呆板,设计手段落后。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认真思考,而且将错就错,掩盖问题。这样的学生即使通过了课程设计,也收效甚微,达不到课程设计的预期目的。
1.5上述问题也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生产实践,甚至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上现状就要求我们通过机械设计基础及其课程设计综合课程体系改革,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整合,提出适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
2具体改革内容
根据社会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对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精选、融合和相互渗透,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融合的新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1改革教学目标
坚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面向职业岗位,强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构建动态教学目标。
2.2改革教学内容
①时间整合: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把机械设计基础和课程设计时间由原来的分开设计整合为一,同时增加设计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②内容整合:以设计对象为主线,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相应课程基本知识点,使理论与实践设计工作真正对接。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与课程设计贯通,由根据设计要求到机械运动方案及其运动与动力设计(即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再到机械系统结构设计和工作能力设计(即装配图及零件工程图的设计),并在各个设计环节以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在设计过程中以任务引领使学生主动掌握相应基础理论,加深对机械系统的整体认识,加强设计中的工程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在原理方案的设计、执行机构的设计、传动方案的设计、结构设计等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理论课程内容。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和课程设计改革实践,但两门课程合在一起的教材和指导书还很少见。因此,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于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的教材和指导书也是课程体系改革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2.3设计手段改革
传统的人工手动设计计算及绘图的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飞速发展的科技。现代化综合设计手段的应用与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素质。在设计过程中加强CAD、UG以及虚拟样机技术的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受到了制造厂商、科研机构、大学、公司的极大重视。其中ADAMS是美国MDI开发的非常著名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尝试以ADAMS为工具,让学生对自己设计出的机构进行建模与仿真,真实地仿真机构的运动过程,观察设计对载荷分布和强度的影响。改革设计手段,与现代化设计技术接轨,同时给课程设计赋予新的活力。
2.4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翻转课堂”组织授课,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把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视频、动画构成的动态教材-微课。微课集成动画、模拟仿真和丰富的图像信息扩展了学生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再通过“翻转课堂”课后在线讨论和课堂师生面对面讨论答疑,内容层层递进,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课堂上安排任务,让同学们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每个小组长将讨论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针对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及时纠正同学们的理解错误。
2.5改革考评方式
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机械设计;设计创新;创新方法
引言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创新精神,在机械设计领域同样如此。文章对现代机械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一、机械自动化的定义
对于现代机械的定义,因为研讨的视点不一样,进而给出不一样的定义。例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在1984 年将其定义为:“现代机械就是经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和谐与控制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彼此联系的体系,该体系可以完结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而世界机器与组织理论联合会将现代机械定义为:机电一体化是精细机械工程、电子控制和体系思维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协同联系。
二、现代机械特点
1、性能较高结构简单
与传统机械不同的是,现代机械具有较高的性能,其结构也越来越简单,功能变更更加容易、方便。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方法变得多样化,作为设计人员,可以将多种技术进行融合,最终实现现代机械的综合利用。并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使现代机械具有更加科学合理的结构,顺应时展的需求。
2、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现代机械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效益,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现代机械的效率也获得提高,缩短了工作时间。对于工作成果的展示更加清晰和明确,使现代机械使用人员对于工作成果可以进行较为直观的理解和感受。在产品质量上也获得提高,工作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三、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概论
1、现代机械设计创新理论
现代机械创新设计是一种实践活动,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基础,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加具有实用性、创造性。现代机械设计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种类和结构日益复杂,功能更加多样化。机械设计创新理论是指在机械设计学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并紧密结合认识哲学、认识科学、思维科学、设计方法学、发明学、创造学等相关学科中的有益成分,凝结设计人员的聪明才智,并且运用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技术手段,融合美学原理,设计出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价值的产品。
2、机械设计创新内涵
机械设计创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较为常用的是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以及优化产品的技术特性,如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指标。此外,也可以设计全新的机械产品来实现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设计的需求,机械设计需要具有独创性、实用性、突破性和联动性。独创性,即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全新的方案和组合。实用性,即机械设计的创新应具有针对性,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合理的功能,易于生产,使用方便。突破性,即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不局限于机械设计领域自身,而是扩展到其他领域,并从中获取灵感,为机械设计提出新的原理,开拓新的局面。
3、开展现代机械设计创新的意义
现代机械设计创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实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其具有的学术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机械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机械设计产品所体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实现,更是设计者思维方式的反映。设计者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其思维方式也不断地获得提高。同样设计者的思维方式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使产品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使得机械设计作品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向着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创新力量不断涌入,必将促进机械设计的发展,使机械产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国内外机械设计创新的方法研究
1、国内机械设计创新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机械产品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精度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计领域也产生了重大的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不断涌现,在传统机械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获得了进展。机械设计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知识和理论也非常复杂,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在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和机械设计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丰富了机械设计的理论,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于机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已经能够很好地进行解决。高科技及先进理论的引进使设计过程得以简化,为机械设计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化设计、局部或全局性设计等创新方法已获得广泛的应用。
2、国外机械设计创新方法
相对于国内的机械设计创新,国外的创新研究开始的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有以下三种。普适设计理论是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德国,通过将现有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规范,形成具体的设计规则模型,根据既有的经验,设计和构建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环节,进而将机械设计的功能结构具体化。公理化设计理论方法则是在决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美国,使科学决策和系统理论相结合,与普世理论相同的是,功利化设计方法同样注重于经验的积累,最终形成以法律公则和科学方法为基础的创新方法。公理化设计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优化和完善较为复杂的机械设计,其设计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三次设计法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几个方面,起源于日本,近几年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准确率和效率都有所提高,机械设计的整个过程可以很快的完成,充分体现了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特性。
3、培养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机械创新设计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作为设计人员,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对于机械设计工作应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突破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式,广开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新技巧,运用先进设计手段,使原有的设计更加完善或者创造出全新的设计作品。
结束语
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现代机械设计具有自身设计新理念和新思路。而现代机械设计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现代机械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设计人员只有树立创新思维的理念,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设计出满足人们对于产品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我国现代机械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鸿艳.讨论现代机械设计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湖南农机,2013,40(5):55-57.
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圆柱齿轮减速器 多模块 拆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206-01
1 钳工拆装测量模块的使用
技师学院的新生生源大多刚刚初中毕业,他们对自己所学的新专业充满了想象。我们在安排教学模块时应当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保持好奇心,从而自主的进行探索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机械专业的学生入学之后教学的第一模块就是安排他们拆装一级齿轮减速器模型,让他们对最基础的机械模型有一定的了解。可采取若干人一组的方式,要求每组学生仔细观察减速器模型中各构件结构,并进行圆柱齿轮减速器模型的拆装与测量。在这个模块里,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为了便于装配,减速器体一般做成箱盖和箱体两部分,用螺栓联成一体,同时采用两个定位销来保证其准确定位,在箱体上的轴承安装部位加肋用于提高减速器箱体的刚度,防止受载变形而影响正常传动,箱盖顶部设有视孔,以供观察箱体内齿轮啮合情况和加油之用,其上还设有通气塞,使它能及时排出箱内的热量。为了检查箱内油面的高低,在箱体的侧面设有观察孔,在箱体的另一侧面还设有油塞,用于放出箱内的废油。
小齿轮是主动齿轮,大齿轮是被动齿轮,其中小齿轮与轴做成一体,大齿轮与轴之间是用A型普通平键连接的,两端用深沟球轴承支承,轴承的内圈由轴肩和挡圈定位,外圈由端盖的端面定。
1.2 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构造作用
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轴承对称布置在齿轮两边。轴外伸端安装联轴器,齿轮靠油环和套筒实现轴向定位和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端轴承靠套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轴通过两端轴承盖实现轴向定位,联轴器靠轴肩平键和过盈配合分别实现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
1.3 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此项任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直齿圆柱齿轮减速箱的用途、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相互位置。将零件按一般件、常用件和标准件进行分类。观察、分析、研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情况,测量并记录必要的原始数据(如主要间隙、活动范围等),以便重新装复后能够恢复原有性能。
1.4 培养学生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此项任务主要目的是通过目测和精确测量,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制图》书及其他相关课程知识。通过自己动手拆卸减速器以及对其每个零件外形尺寸的测量,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印象,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其他小零件的作用。
2 机械制图的零件测绘
随着课程的进行,当机械制图课程的模块进行零件的测绘时,减速器的箱体、轴又可用来作为测绘的实体,进一步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并且能达到以下几点效果:综合运用制图课所学的知识,实际动手,通过对部件实物的测量画出其装配图和零件图,使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投影理论、机械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作一次系统复习及掌握程度的全面检查;熟悉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查阅有关资料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1 仔细分析,对所画对象做到心中有数
在画装配图之前,要对现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进一步搞清装配体的用途、性能、结构特点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对其它完整形状做到心中有数。
2.2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达方案
该减速器的表达方案可考虑为:主视图应符合其工作位置,重点表达外形,同时对右边螺栓连接及放油螺塞连接采用局部剖视,这样不但表达了这两处的装配连接关系,同时对箱体右边和下边壁厚进行了表达,而且油面高度及大齿轮的浸油情况也一目了然;左边可对销钉连接及油标结构进行局部剖视,表达出这两处的装配连接关系;上边可对透气装置采用局部剖视,表达出各零件的装配连接关系及该结构的工作情况。
俯视图采用沿结合剖切的画法,将内部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表达出齿轮的啮合情况、回油槽的形状以及轴承的情况。左视图可采用外形图或局部视图,主要表达外形。可以考虑在其上作局部剖视,表达出安装孔的内部结构,以便于标注安装尺寸。另外,还可用局部视图表达出螺栓台阶面的形状。
3 机械设计课程模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是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环节,是让学生们从动手向动脑转化、从测绘向设计转化的重要阶段。
3.1 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深化和发展。(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设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
3.2 设计课题举例
设计某一带式运输机用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二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运输带速度允许差值为±5%。要求设计后画出装配图并对轴和齿轮进行零件图剖析。相关数据运输带拉力2.8 kN、运输带速1.4 m/s、卷筒直径350 mm。
3.3 设计任务要求
减速器装配图纸一张(1号图纸)、轴、齿轮零件图纸各一张(3号图纸)、设计说明书一份。
4 结语
多模块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正日益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现金机械装备中最基本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模型进行探讨,以力求让学生们在对该模型有所了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分三个模块进行了研究,富有针对性、时效性、高效性,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施行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宣怀.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谌康寿.机械制图[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悦丰.职校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5).
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机械设计,现代设计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当前的情况下看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已今非昔比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同时在逐渐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程度。 各项新生产的事物也会反过来服务于人们,机械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是我们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对象,那么如何才能很好的使现代设计技术很好的应用于机械工程之中,更是我们应该重点探讨的话题。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能不能正确处理好机械设计中的现代化问题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发展速度,具有了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现代化机械设计的特点
随着现代社会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涌现,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与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设计逐渐融合,机械设备设计理论和制造方法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现代化机械设计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但使机械设计步骤明晰、更加合理,而且使设计更加人性化,逻辑更明确。规范、有效的机械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技术设计来说更加优化具有前瞻性、动态性、创新性等特点。首先,在机械设计的初始阶段,利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考虑到整个产品的功能性等细节问题,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减少故障;其次,现代化的机械设计不仅能够考虑到产品的静态属性,还可以同时考虑到整个产品的动态属性;最后,在现代化机械设计中,计算机可以运用到机械设计的每个方面,具有优化设计和系统仿真的特性,但其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都需要创新,才能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机械产品。
二、传统设计技术与现代设计技术的比较
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如设计过程中的数值计算存在着诸多不便,不仅计算速度慢,工作效率低,而且其产品开发的周期较长,通过长时间设计出来的产品,定型后在产品生产性不易更改,使得产品设计的形象大打折扣,不便于产品的更新升级。现代设计技术是对传统设计的革新,它基于传统设计而产生,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现代化设计理念,使设计技术更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深受人们的亲睐。从设计方法上看,现代设计技术从设计的大局着眼,注重设计方法的整体系,用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将传统的经验法提高到理性的层面,着重致力于设计创新,力求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赢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设计技术中,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而且还要从产品的美观和安全性能方面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市场需要进行设计。不难看出,现代设计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技术,在现代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将现代设计应用到机械设计中势在必行。
三、现代设计理念
1.机械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这个的具体概念就是靠设计师发挥自己充分的智慧和才智来进行创作的,努力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理念和观念进行调整和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新一代的创新活动,不能抛开一切进行设计,要利用原有的基础和条件,从而才会更容易的进行设计创新,才能不断对技术有所突破, 这样生产设计出来的新产品才能符合客户的要求,才能为市场所接受, 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多会呈现出新颖独到的特色。新的机械设计与原有的进行相对比, 总的来说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各阶段都存在人性化的特点,人在设计之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在原有机械设计的基础上,重新开始创新,把原来的作为出发点,不断对老机械部件进行创新,在设计产品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这一点很重要。 但是有的时候确实也会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这些实际因素可能是经验主义,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好的设计产品的缺失。
2.机械优势设
计机械设计的优势是通过市场经济活动体现出来的,这个设计的方式又与传统观念上所认识的创新设计是不一样的,不能根据个人喜好来判断和设计创新的,是需要依据一些手段和方法的,也不是单纯的追求一种倾向性的特点,要具有大众化的品味。 这是因为设计产品总归是要面对市场的,面对那些有需求的客户的,所以,设计的机械产品要能够符合客户的要求,我们在设计创新产品时要学会进行市场的需求性分析,努力了解市场的需求倾向,使之处于主导地位,使产品形成一个相互之间都协调发展的环节,从而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那些刚投入市场的创新产品或许刚开始会出现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时间一长后就会发现其中可能还存在不成熟性。 其实所谓的优势设计是能够保证以正确设计创新为目标和前提的,是要充分利用创新意识来面对市场调剂的,所以,我们必须在这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优势。
四、设计技术
1.基于 IT 技术的设计技术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IT 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 此项技术的发展对其他很多行业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是现代各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包括了网络技术和智能设计等, 还有仿真技术的应用,此项技术是靠计算机的作用, 通过不断对相关软件的具体性操作,拟出与实际运用中相协调的系统模型,再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对具体的模型进行分析,与运行过程中的机械产物相结合。 这些都能有效的模仿真正操作中的程序,当前社会中流行的处理模式都是以这个为基础进行的,但是有的时候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因,不同的软件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都只是起到一个相对辅助的作用,这过程中人的主导作用是无可代替的,没有人的主动作用,各软件就不会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基于目前的情况,市场上出现了虚拟技术。 目前出现的 CAD软件系统就是建模的环境系统, 这个软件在我们进行设计的建模中。
2.基于数学知识的设计技术
我们可以把数学方面的知识结合到实际应用中来,可以这样来求解一些难以依常理来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通过运用工程数值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不好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正是由于数学方法的简单和灵活处理,才使我们的机械设计更容易进行创新和设计。因此,优化设计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的,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数学建模,这些都要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实体化,抽象为约束条件和函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来建立新的优化设计方案。 在这其中,任何符合机械设计的条件都应该满足实际操作的情况, 绿色设计就是一个以实际设计的绿色程度来进行评估的,这是其中的目标之一,也是产品形成必须遵守的守则,绿色设计一般又被称之为环境设计, 是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问题。
五、结束语
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持续创新,人们逐渐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机械设计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块内容,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其发展一直是我们社会中各方面人士所关注的问题,而且是热点问题。 要想使我们的机械化产品能够形成更为强大的竞争力, 更好更容易的被人们所接受,我们就必须努力结合好科学技术和机械设计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费振楠,赵沙沙.论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15):34-35.
[2]孟令浩,秦英杰,向玉凤,程天才.机械设计中现代设计探讨[J].河北农机,2013,11(3):32-33.
[3]支燕婷,李晓博.浅谈机械设计中的现代设计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21):42-43.
[4]王颖,孙翠磊,于淳,王岩.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及展望[J].科技探索,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