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文1

>> 我国蔬菜大棚种植区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初探 库尔勒市库尔勒香梨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新疆库尔勒市―开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锦州市古塔区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建议 湖州市南浔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盘锦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蔬菜大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化市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金华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葫芦岛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风险调查及对策研究 佛山市南海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新疆库尔勒市的香梨产业及建议 库尔勒市非户籍人口定居意愿研究 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对策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城市居住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探讨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3—29。

②化学农药(人们习惯称之为农药)是指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剂。包括化学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原药,化学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等混合农药制剂。但不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2012—3—29。

③库尔勒英下乡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种植人员99%为外来汉族务工农民,在当地租种土地修建蔬菜

大棚,种植蔬菜为业。.2012—2—26。

④生物农药有五大优势:一是生物农药的毒性通常比传统农药低。二是选择性强,它们只对目的病虫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少数有机体起作用,而对人类、鸟类、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无害。三是低残留高效,很少量的生物农药即能发挥高效能作用,而且它通常能迅速分解,从总体上避免了由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四是不易产生抗药性。五是作为病虫综合防治项目IPMP (Inergrated pestmanagement programs)的一个组成成分,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http: //baike.

/view/54305.htm.2012—3—29。

参考文献:

[1]孙肖瑜,王静,金永堂.我国水环境农药污染现状及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07): 649—652.

[2][3]唐东民,宗贵仪,唐勇.农药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及其生态风险[J].四川环境,2011,30(02):115—118.

[4]丁素明,张晓辛.农药使用的污染因素及控制途径[J].中国农机化,2010,227(01):32—37.

[5]宋宁慧,卜元卿,单正军.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01):49—57.

[6]孔朝辉,张慧芳.中药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94—4898.

[7]刘冬梅,李雨.农业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J].世界农业,2008,346(02):21—24.

[8]王玉霞等.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整治措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69—70.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

据研究调查显示,早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十分关注农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将农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列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还对农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监管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相对比较晚,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尽管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发展,农村中一些地区的环境保护得到了改善,但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突出,集中体现在农业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比较大,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另外, 一些垃圾在屋前、屋后堆放的现象还随处可见,每当秋季到来时,秸秆焚烧,烟雾熏天,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很严重,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二、农村中突出的环境问题

1、垃圾问题

农村中的垃圾所含的成分复杂,堆放量大,主要有生活、生产的废弃物、道路上的垃圾以及一些动植物的粪便等等,这些垃圾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即破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又威胁着人体的健康。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村中的人习惯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屋前、屋后的垃圾堆上,农村中的道路边上、田边、溪河边上随处可见堆放着垃圾,每当夏季来临时,这些堆放的垃圾会散发出极其难闻的味道,严重污染着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在一些有河流的农村中,由于人们水环境意识的淡薄,往往会将一些废弃物扔进河流中,河流无形中就成了农民堆放垃圾的天然场所。长此以往下去,河流中垃圾的数量会不断增长,进而导致河道的堵塞,河水的污染。

2、水环境恶化问题

相关的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农村中的水环境面临着三方面的污染威胁。首先是居民生活废水的无序排放流入了水体,再加上残留的化肥物、农药等流进水体后,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加剧了水体污染。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中的一些污染物的乱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直接因素。其次,农村中的水体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与工业废水的接纳体。当前,城市中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因此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就转向到了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发展,尽管工业企业的转移会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解决一些劳动力的问题,但是与其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相比,其环境效益远远大于经济价值。第三,当前一些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的乡镇企业会随意排放一些不达标的废水,致使农村中的水环境受到污染。

3、耕地减少以及土壤污染问题

据研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当前各种产业的建设占用了耕地面积。我国的耕地资源是有限的,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耕地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的质量也在下降,集中表现在土壤的污染问题上。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再加上污水灌溉、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会严重导致土壤的污染。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利用污水灌溉会给土壤带入许多重金属元素,包括汞、铅、铬、氮以及有机氯化物等。另外,我国农业中普遍使用的农膜是非降解性的,这些农膜的残留率高达40%,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会严重影响到土壤的结构与性状。

三、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统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村镇的环保规划工作,对目前新农村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上,特别是垃圾的堆放问题,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垃圾进行集中分类处理,并建立一些有关垃圾集中、转运、处理的设施。第二,在农村污水的处理问题上,应结合农村的实际状况,采用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净化水体,使水质达到合格的标准。第三,对待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方面,应将养殖场所的布局与环境的规划结合起来,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以及易养区,科学地发展养殖业。

2、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当前,农村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目前显得极其重要。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从一定程度上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

3、加大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文3

一、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在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每年畜禽粪便和污水排放总量超过200亿t,但90%以上没有污染处理设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N和总P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由于人多地少,为提高产量,我国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化学投入品,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据统计,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年施用量达到4600多万吨,平均每0.067hm2(1亩)氮素化肥施用量已达12.7kg,分别是法国、德国、美国的1.5倍、1.6倍、3.3倍,但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30%。我国农药年施用量145万t,平均每0.067hm2(1亩)农药使用量为150g左右,约是欧盟国家的3倍,但一季的利用率也只有30%左右,仅相当于欧盟国家的一半。全国遭受不同程度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9112万hm2(1.36亿亩)。

2、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在我国,农业废水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农村生活污水。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增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 亿t。

(2)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畜禽养殖场产生大量废水,主要是是畜禽粪尿和圈舍冲洗水,据统计,我国每年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废水排放量超过100亿t。

(3)农田径流/农田尾水。

随着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和不合理施用,加上农田漫灌和雨水径流的冲刷,使得农田径流水/农田尾水中N、P等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内海等水域。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污水收集管网设施不健全,废水处理设施缺乏,大部分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和农田径流水/农田尾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河流、湖泊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农村水污染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实现农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我国农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1、农村生活污水

近年来,国外的专家学者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越来越关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逐渐成熟,工艺呈现出多样性。而现阶段,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率还不到10%,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率更低,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随着对三江、三湖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处理技术已经建成了试点示范工程,处理效果显著。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一个较大的难点,即基建投资以及运行费用较大,农村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力量很难满足常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技术要求等。因此,急需要开发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技术,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工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2、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

畜禽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养殖业大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不仅影响经济发展, 而且还危及生态安全, 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 其污染负荷很高, 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黑发臭。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排入鱼塘及河流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 严重者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养殖污水长时间渗入地下, 使地下水中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浓度增高, 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 有毒成分增多, 导致水质恶化,危及周边生活用水水质。高浓度污水还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 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盐化, 严重降低土壤质量, 甚至伤害农作物, 造成减产和死亡。治理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 发展生态养殖, 才能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农田径流水

农田径流是雨水或灌溉水流过农田表面后排出的水流,是农田废水的主要来源。农田径流水中主要含有N、P、农药等污染物,施用于农田而未被植物吸收利用或未被微生物和土壤固定的氮肥,是农田径流中N的主要来源。农田径流中的N还来自土壤的有机物、植物残体和施用于农田的厩肥等。农田径流中农药的含量一般不高,流失量约为施药量的5%左右。农田径流水中N、P的有效拦截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农业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和稳定塘系统、土地处理系统等。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较多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填料表面上培养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并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方法向微生物供氧,污水流过时与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触,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负荷高、污泥产量少、抗冲击能力强、维护管理简便等优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对于水量不均匀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然而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来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偏高,所以此工艺适合于我国南方及东部城市化速度快、比较富裕的农村推广应用。

根据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分布特点及水质水量特性,研发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需要满足建设和管理运行费用低廉、低耗能、操作管理简便、处理稳定、可长期使用、部分污水可再利用等要求。因此,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处理工艺发展的总体方向是:

(1)厌氧生物处理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的潜在方向。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不同浓度、不同性质的污水,其污泥产率低,同时厌氧生物处理还具有低耗能、建设和运行管理费用低廉等优点。

(2)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具有建设费用低、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生物处理工艺可以弥补生态处理工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从而可以更好更高效地处理污水。因此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是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如高级综合塘工艺、地沟式土壤渗滤工艺、净化槽工艺等)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将其成功地应用到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之中。

2、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畜禽养殖废水无论以何种工艺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 都要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通过预处理可使废水污染物负荷降低, 同时防止大的固体或杂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 造成设备的堵塞或破坏等。常用的预处理设施有设备有格栅、沉淀池、筛网等。经过预处理后的养殖废水可以采用多种处理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畜禽养殖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和技术有自然处理法、厌氧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和混合处理法等。

自然处理法是利用天然水体、土壤和生物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综合作用来净化污水。其净化机理主要包括过滤、截留、沉淀、物理和化学吸附、化学分解、生物氧化以及生物吸收等。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气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水中有机物质达到净化的处理方法。在无氧的条件下,污水中的厌氧细菌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分解消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如化粪池、污泥厌氧消化、厌氧塘等。厌氧生物处理法污水BOD负荷较高,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其处理费用低于好氧处理,是生活污水、高浓度有机物工业废水和粪便等良好的处理方法之一。好氧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同时合成自身细胞(活性污泥)。在好氧处理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最终可被完全氧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O及氧化沟等。

自然处理法、厌氧法、好氧法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了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稳定的出水水质,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混合处理的方法,就是根据畜禽废水的多少和具体情况,设计出由以上3种或以它们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的组合工艺,共同处理畜禽废水。这种方式能以较低的处理成本,取得较好的效果。畜禽养殖废水是比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主要是因为其排量大,温度较低,废水中固液混杂,有机物含量较高,固形物体积较小,很难进行分离,而且冲洗时间相对集中,使得处理过程无法连续进行。由于废水中的COD、BOD等指标严重超标,悬浮物量大,N、P含量丰富,氨氮含量高且不易去除,单纯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处理方法都很难达到排放要求。因此一般养殖场的废水处理都需要使用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的工艺。

随着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养殖废水产生量越来越大,对于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和维护费用省的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的需求也越老越大。因此,今后畜禽养殖废水的发展方向是:

(1)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因投资低,无二次污染,且排放水质可达国家标准(GB18596―2001)要求,可以作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使用。同时生物处理方法中,混合处理法结合了各种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点,可同时处理养殖场固体、液体和气味,能够实现养殖场废水的多级处理,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是今后养殖场废水生物处理的发展方向。

(2)鉴于规模化养殖场废水的水质水量特征,以厌氧处理为主,辅以好氧、物理、化学处理的组合处理系统应是控制养殖场废水污染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

(3)养殖场废水处理后作为水、肥等资源回用农田生产的农业技术体系研究,包括高效、低成本厌氧技术研究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3、农田径流水处理技术

生物-生态处理技术是解决非点源N、P污染的重要手段,控制农田径流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缓冲林带、生态沟渠系统、生化塘及人工湿地系统等。复合治理模式就是把沟渠系统、生化塘以及人工湿地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线―点―面的复杂、综合治理系统,利用种植的大量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达到对农田径流中N、P的有效吸收和拦截。

(1)生态沟渠系统

生态沟渠系统既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最初汇聚地,又是河流和湖泊营养盐的输出源,其排灌能力对生态系统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在生态沟渠系统中种植植物对N、P进行吸收,可以对N、P起到很好的拦截作用。因此,在生态沟渠中种植茭白、美人蕉等吸收N、P能力较强的经济作物既保证了农田径流中非点源N、P的转化,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生化塘系统

生化塘系统是利用农田径流出水口处湖内或者池塘内的污染底泥,在不破坏表层物理结构的情况下,在底泥上种植可以适应性生长的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达到对农田径流中非点源N、P的吸收作用,增强了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从而改善水质。

(3)人工湿地系统

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利用挺水植物系统、漂浮植物系统和沉水植物系统,通过植物吸收、植物根系周围的近根系好氧区与远根系的厌氧区的交替环境,利用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N,利用基质的固磷作用以及植物与微生物吸收作用除去P。

复合治理措施对农田径流非点源N、P的治理充分发挥了生态沟渠系统、生化塘和人工湿地三者相结合的优势,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出水的水质。因此,生态沟渠系统―生化塘―人工湿地复合处理方式是处理农田径流污染的有效途径。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1 我市农村环境现状

1.1 村容村貌

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使得各种生活垃圾大量增加;然而由于各村的垃圾存放点设置不合理、清运不及时,进而导致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乱堆乱放;再有就是由于我市的好多农村处于石家庄市的周边,随着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市里好多拆迁后的建筑垃圾被转移到各村的周围,造成了村容村貌的“脏乱差”,严重破坏了我市农村的环境质量,危害着村民的身体健康,恶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1.2 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

作物秸秆占农作物产量的50%以上,是非常丰富的能够被直接利用有机资源,据调查,我市每年都收获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然而这些可利用的作物秸秆资源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到处堆放、日晒雨淋、腐烂变质,完全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相当多的农作物秸秆被就地焚烧,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还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硫和飘尘的浓度,严重的破坏了大气环境质量。

1.3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很多农作物由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种植,由自然状态发展到精耕细作,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陷入恶性循环。[3]这些不仅导致蔬菜、粮食等农作物农药残留很多,还使农业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1.4 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不断加剧

随着环境执法力度的加大,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纷纷向农村转移,有些乡镇急于摘掉落后经济的帽子,对招商引资的项目往往不加选择的引进,导致一些耗能大、污染重的项目得以开工生产。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且治理效率较低,他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企业利润的增长。这种污染的转移,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5 矿产资源

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开山炸石、乱挖乱采仍屡禁不止,而这些采石场、砖厂等矿山资源型企业,普遍规模小、能耗低、生产设施简陋,采挖不规范,废渣乱堆乱滥放,尤其是废弃砂、石、土,既未设立专门的存放地堆放,也未建设拦坝,大多堆放在山坡荒地,风吹扬尘,雨淋冲刷造成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既破坏了自然环境,也使其生态功能退化,还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2 解决我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2.1 强化宣传,提高我市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目前我市农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因此人为的、随意性的破坏环境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要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借助“六五”世界环境日,在农村的集市、人口密集的乡镇等地,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此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

2.3 严格控制重污染项目的建设,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治理力度。

各职能部门应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投资项目再大,环保不过关,也绝对不能落户。在项目建设中各部门按照审批要求,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进行。加大对乡镇企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企业升级改造和进一步的深化治理。乡镇企业的规划应该相对集中,由政府主导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是垃圾处理厂,实行排污收费制度,这样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减轻乡镇企业的压力。

2.4 开拓创新,依靠科技的力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依靠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肥的施用面积,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使农村经济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达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有机统一。

2.5 全面推进村镇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使用清洁能源,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保护机制。对乡镇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考核排队,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问题。

2.6 大力推进生态示范保护工作。

为了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建设,我市编制了《鹿泉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全市13个乡镇区全部完成了城镇环境保护规划,获鹿镇创建了国家级优美小城镇,铜冶镇完成了省级优美小城镇的创建工作,曲寨村创建了国家级生态村,全市80%以上村庄完成了文明村的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示范村寨,创建环境优美新农村等形式,发展一批生态致富、生态脱贫、减少污染的生态示范点,进一步推动乡村环境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2]王艳锦,王博儒,张全国.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9(7).

[3]程波,张从.农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林涛,李倩,张佳,韦海民.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5).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文5

1盘锦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2010年盘锦市养殖生猪151.7万头,牛7.05万头,肉鸡3379.18万羽,蛋鸡923.3万羽,鸭548.8万只。其中规模化养殖占养殖总量的36%,散养户养殖占64%,全市养殖以散养为主,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厂绝大多数未进行干湿分离,畜禽养殖业大多以粪便、污水形式排放。其中污水排放总量约为360.43万t,COD排放量为21425.28t,氨氮排放量为1942.1t。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任其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是农业资源的最大浪费。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

由于盘锦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快,发展资金不足,设备和技术落后,90%的养殖户未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已成为该市农村环境最主要的面源污染源。

2.1污染水体盘锦市禽畜养殖场绝大多数缺乏污水治理设施,禽畜污水及废弃物任意排放,而这些禽畜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水氮磷含量高,排入河水中后,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生存环境恶化而引起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此外,地下水也受到禽畜废弃物污水的影响,其毒害成分的渗入,可造成持久性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加、水体功能彻底丧失,无法饮用和利用,并且极难治理与恢复。

2.2环境致病因子增加畜禽粪便污染物易扩大病菌传播,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增加环境中病原种类,病菌和寄生虫、苍蝇蚊虫等繁殖,给人畜传染病蔓延创造了条件。一旦发生区域性传染病,如禽流感等,禽畜粪便未经处理即排放会引起人畜交叉感染,极大地影响人民健康,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

2.3危害农田生态畜禽养殖污水不经处理即用于农田灌溉,其浓度过高,污水的毒害成分还会引起作物的腐烂,如果长期使用,将导致作物陡长、倒伏,从而引起减产。同时,高浓度污水对土壤质量也有严重影响,用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孔隙度,导致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土壤质量下降。

2.4污染空气畜禽养殖中会产生硫化物、氨、甲烷等有毒气体,不但发出恶臭,污染养殖场,而且对周围的空气环境也会产生严重影响。有的畜禽养殖场离居民生活区较近,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李国学的研究,这种空气污染会影响周围200~500m的区域。由于恶臭污染问题,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对策

3.1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要加大宣传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尽快把治理工作摆到日程上来,抓紧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工作计划,切实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2利用畜禽粪便好氧发酵生产好氧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从中获得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将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废弃物中有机物向稳定化程度较高的腐殖质方向转化。该技术在畜禽粪便中加入秸秆、谷糠或稻壳,经过发酵、粉碎、造粒等处理工艺,制作成可直接出售的有机肥,从而可以解决畜禽粪便含水率高、储运不方便的弊端[2-3]。以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产品质量。

3.3推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技术畜禽粪便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该技术不但解决了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还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其一方面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沼液养鱼、沼渣直接肥田,形成养殖与种植、渔业紧密结合的物质循环,尤其适用于盘锦市散养户居多的情况。但该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资金投入,而且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受温度影响较大。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治理研究范文6

1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有机肥。我国是农药和化肥使用大国,使用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利用率较低,重复使用添加农药和化肥造成大量的化学物质流失,产生农村的面源污染[1]。此外,塑料地膜技术在农村农副业生产中广泛使用,而且使用量很大,回收不净会造成“白色污染”,回收的大部分塑料地膜和农田秸秆大部分焚烧的方式处理,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2乡镇企业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企业快速发展。大量乡镇企业在农村兴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由于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没有建设配套处理工业垃圾和污水的设施,给当地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3畜牧养殖业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t,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对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此外,畜禽粪便中的氮、磷、碳氢化合物经冲刷进入水体,很容易造成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指标上升,造成河流及地下水质污染,危害人类健康[2]。

2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欠缺环保机构和人员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环保机构比较薄弱,甚至根本未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农村环境问题。在乡镇环保机构中,基本处于无专人、无经费、无装备的“三无”状况,因而对农村环境难以实施有效的监测与管理。

2.2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农民的素质和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因此,大部分农户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和环保污染的后果了解不足,过于关注眼前利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境维权意识差,缺乏环保意识[3]。

2.3环境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机构的设置限制,县级及以下基层环保部门力量比较薄弱,95%以上的乡镇没有环保机构。农村环境缺乏必要的监测、监察设备和能力,无法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4]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加大环保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应采取媒体宣传、专家讲座等宣传手段,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使农村大众自身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改变传统的耕作形式,采取新技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合理、科学施肥,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从基础上进行农村环境的保护。

3.2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系统。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要积极引导农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3.3加强环境监测、监管力度

要加强农村环境的环境监测,实时有效地掌握农村环境状况,将环境整治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切实加大农村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把企业环保关,对农村的养殖业与养殖农户制订相关的措施,建立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对不达标的企业,令其停业整改。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实现农村环境的良好发展。

3.4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农村的乡镇企业和畜牧业等所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对农村的水资源、空气、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农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应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制订国家和地方保护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强制性的政策法规。

4结语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不仅会限制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其会直接威胁到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任务是紧迫而艰巨的。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法律制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农村环境和经济协调优化发展。

5参考文献

[1]王学珍,刘东玲,李彩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生态工程措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334-336.

[2]诸培新,曹晓君.我国农村环境现状与防治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