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业技术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业技术知识

林业技术知识范文1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6月英语六级报名时间:2月底或3月初开放报名,报名时间持续一个月左右。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6月英语六级报名条件:

1.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专科、本科、研究生在校生。

2. 各类全日制成人高等院校专科、本科在校生。

3. 修完大学英语六级的课程且CET4 达到425分(含425分)以上的考生才能报考CET6。

4. 同等程度的大专生或硕士研究生经所在学校同意,可在本校报名参加考试;

5. 同等程度的夜大或函授大学学生经所在学校同意,可在本校报名参加考试;

从2007年1月的考试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不再对社会考生开放,只对在校大学生开放。

林业技术知识范文2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 园林技术专业 教学效率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066-01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使得从校园走出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其着重点在于培养更具竞争力的社会性人才,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使园林专业的人才在技术方面可以更加强硬,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教育机构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以项目为导向引导人才进行专业培养的新模式,在项目的辅助之下,人才的专业技能在其带动之下可以更加深入,以此为基础必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看到教学效果,必将成为一种显著办学优势。

一 新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色

新型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区别于传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以项目为主导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点在于,必须时刻以职业的岗位需求为中心,有目的性、有计划地进行园林项目的选择且加入设计,将一个完整的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有组织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学生在项目的处理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树立个人的培养追求。高职院校的教学方针应是培养符合园林项目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在整个技术人才专业知识培养过程中始终都会掺杂项目的概念,项目是人才培养的引导路线。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特色在于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实践完美结合。课堂知识传授的环节可以与园林规划生产紧密联系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身情况实际出发,依照各自的喜好、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以此为基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目标性会更加清晰,在整个系列的环节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生产底层,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现今的行业变化,了解最新潮的园林构建思想、最实用的管理思想以及先进的技术。

二 进一步展开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必须注意项目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以真实的园林项目为基准,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选择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密切注意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始终重视学生技能与岗位之间的联系,有计划地构建教学方案。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带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快速有效地完成技能传授和吸收。

2.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实施教学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在整个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项目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可有效地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完美融合。一方面,在园林项目处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书本知识讲解,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分析、总结,最后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知识。这样,学生可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实际的处理方式以及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项目教学的同时,学生能明确地知道目前所学的理论在园林工程中的实际意义。学习的针对性得到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主动性也会有所激发。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划也会随着项目的进行而变化。根据实际项目的开展状况,学生的掌握能力和熟练程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方面的综合培养必定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获得更宽广的思维空间。

3.项目的进行可以促进教学变革

新的项目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园林工程的教学评价。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将学习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新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可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使其在社会竞争中具有更强的抗争力,自我的个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专业的园林技术人才应具备行业的资格认可,学生可通过获取各种资格证书来进一步取得考核筹码。若学生持证上岗,必定可增强竞争力。企业在聘请刚毕业的学生时,首先注重的是该学生的专业素养,其次是该学生对整个园林专业技术的自我建议和意见。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市场重视的。

三 结束语

目前,园林制造业是一个发展迅猛的产业,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与日剧增。为了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时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全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林业技术知识范文3

一、马尾松、杉木、桉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马尾松是黔南州传统造林树种,全州多年来发生本土林业有害生物有:马尾松赤枯病、松褐天牛、萧氏松茎象、松纵坑切梢小蠹、松横坑切梢小蠹、松树蜂、松梢螟、松茸毒蛾、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松叶蜂、松尺蠖等,多为轻度发生。黔南州目前没有发生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等松树的危险性、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必须重点做检疫和监测预防。

杉木是黔南州三都、福泉等县(市)传统造林树种,全州多年来发生的本土林业有害生物有:杉叶枯病、杉木炭疽病、杉肤小蠹、杉天牛、杉梢小卷蛾、竹节虫、舞毒蛾、白蚁、鼯鼠等,多为轻度发生。

桉树为外来树种,黔南州于70年代从云南、广西等地引进,除发生生理性病害和苗圃常见病虫害外,目前未见其它病虫害发生。椐相关资料,其它省区苗期和幼树常发生桉树焦枯病、桉树青枯病、猝倒病、白绢病、褐斑病、紫斑病、溃疡病、根腐病、白裙赭夜蛾、桉小卷蛾、袋蛾、金龟子和白蚁等,作为外来树种,必须做好监测预防工作,对桉树枝姬小蜂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要重点检疫和预防监测。

二、原料林基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一)、检疫措施

1、育苗及种苗产地检疫

根据我国地理种源的划分,黔南州都匀市、三都县分别是马尾松、杉木优良种源分布中心,采用本土马尾松、杉木良种育苗,不仅保持了马尾松、杉木优良特性,同时降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危险。调入的桉树种子要经过调入地林业检疫机构的检疫,并持《植物检疫证书》方可调入。育苗中,加强监测观察,发现本土林业有害生物及时除治,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9月前,育苗户向当地县级林业检疫机构申请产地检疫,9-10月县级林业检疫机构检疫员现场实施产地检疫,经检疫合格的苗木由林业检疫机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书》。

2、调入苗木检疫

需从州外调入马尾松、杉木、桉树苗造林,调入前必须到当地林业检疫机构开具《检疫要求书》,经调出地林业检疫机构,苗木进行检疫合格后,签发《植物检疫合格证书》,方可调入。

3、造林前复检

造林季节,林业检疫机构对上山造林的马尾松、杉木、桉树苗木进行复检,查验苗木是否有《产地检疫合格证书》或《植物检疫合格证书》,并现场抽检苗木检查林业有害生物情况,禁止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苗木上山造林。发现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桉树枝姬小蜂等危险性、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苗木,立即进行销毁处理。

(二)监测措施

1、踏查

经常性对工业原料林基地踏查(巡查),观察马尾松、杉木、桉树林是否生长正常,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分析原因,查看是否有病虫危害,还是因气候、土壤不适影响及牲畜危害和人为破坏。若是发生了病虫,要检查危害部位,调查危害程度、发生面积,并(请专业技术人员鉴定)确认病虫种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2、标准地调查

在马尾松、杉木、桉树林中以200-500亩为单位,在其中设置1个26米X26米的标准地,在标准地内随机选择20株作为标准株标记,每两个月定期定点定株观察林木长势及病虫情况,并作好调查记录。

3、枯死松树监测

基地中马尾林中发现枯死松树,要立即分析枯死原因。排除火灾、干旱、牲畜危害和人为破坏因子后,在与胸高以上部位,剥去约10厘米X10厘米树皮,在木质部部位,用斧子或柴刀取约7厘米X7厘米木片,送当地县级林业检疫机构镜检,对松材线虫病做好监测防控。

4、白蚁监测

杉木、桉树林中发现有白蚁蚁冢,要立即采用杀蚁剂进行除治。

(三)营林防治(人工防治)措施

1、对幼树进行除草、施肥、抚育等营林管理,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抗病虫能力。

2、对过密的林分进行抚育间伐,防治因过密易发生马尾松赤枯病、杉木叶枯病、杉木炭疽病、松尺蠖等病虫害。

3、冬季对基地林内的枯枝落叶进行清理,用于农户家垫圈或烧火,清除枯枝落叶中的越冬病虫,降低病虫基数,减轻第二年病虫害发生,同时由于地被可燃物减少,有利于森林防火。

4、清理枯死树

对马尾松林、杉木中的枯死树在天牛羽化前清理出林区,作纤维板、刨花板原料使用。

5、人工捕杀

对枝梢害虫,采取人工剪除虫枝进行防治。对萧氏松茎象、松叶蜂、竹节虫、松尺蠖等可采取人工捕捉方式进行除杀。对杉木林的鼯鼠等啮齿类动物,采取设置捕鼠器进行人工捕杀。

(四)物理防治措施

在林区每50-100亩挂置紫外光、振频诱虫灯,对松褐天牛、松梢螟、松茸毒蛾、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松尺蠖、杉天牛、杉梢小卷蛾、舞毒蛾等害虫的成虫进行诱杀,达到降低下代虫口密度。

(五)生物防治措施

1、保护马尾松林中的益鸟、益虫,必要时在林中安置人工鸟巢招引益鸟,施放肿腿蜂、花绒寄甲、赤眼蜂等到天敌昆虫。

2、发生虫害虫多用白僵菌、BT、苦参碱、灭幼脲等生物制剂或仿生制剂。

3、挂置天牛引诱器诱杀松褐天牛等害虫。

林业技术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职园林;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79-0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硬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在校内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综合性园林实训基地,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校内园林实训基地现状分析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初衷。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学院掀起了新一轮的专业建设浪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学院从建校开始就在校外挂牌建立了部分实训基地,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为了解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学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2.园林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现状。目前,学院开设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以培养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为主的土建大类细分专业,在校学生153人。就实训基地条件而言,歇台子校区仅有绘图室一间,沙盘模型一座,实验实训保障条件不足。本着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高级园林技术人才的宗旨,建立园林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践,已成为当前高职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园林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能提供有足够工位的实训场所,满足学生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学习的需求,增加实训课程的开出率;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环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在校内建设园林实训基地,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学生实训的机会,对培养高素质的园林技术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二、实训基地建设前的准备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不断完善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分析、课程设置和实训条件建设的思路。因此,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也需要通过对行业发展和职业环境的分析,才能建设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水平先进的、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环境。

1.学院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按照学院要求,园林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新校区校园建设相结合,进行统筹考虑,拟在原规划2、3号实验楼地块建设“集约性、生产性、可搬迁性”的技能型园林人才培养基地。园林综合实训基地的集约性主要体现在根据地形地貌及园林行业特点,结合双福校区建设情况合理布局,要求做到投入最少,效果最好,实现最大效益。生产性要求实训基地的内容要与实际生产环节相融合,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可搬迁性是考虑到园林实训基地分区的调整,尽量减少对固定设施的投入。

2.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分析。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园林产业发生过程为参照,需要对园林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分析,园林产业的运作过程主要是园林项目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以及园林后期的运营管理等环节。因此,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园林设计方向可以从事中小型园林项目设计、园林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等工作;园林工程方向则可以从事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施工一线管理、园林工程一线监理等工作;此外,在园林运营管理中还可以从事园林植物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园林植物养护一线的技术管理以及插花与花艺设计等工作。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学院现有实训条件来看,园林项目设计能力模块已有一部分实训场所,而园林工程施工能力模块和园林运营管理能力模块的实训条件还不够完善,学院拟规划约3200平方米地块以供园林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为园林工程综合实训区和园林运营管理实训区两大模块。要求整体布局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环境,将新校区景观建设同园林实训基地相结合,创建以园林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休闲游憩功能为辅,产、学、研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园林实训基地。基于三大能力模块的实训课程体系可以将实训基地分为以下五大分区,其主要教学功能如下:

1.园林项目设计实训区。园林项目设计实训区,主要提供园林绘画、园林方案设计、图纸表现等课程实训场所。从接受任务设计书领会设计意图到现场踏勘,再到方案构思及方案设计表现,最后到方案的细化,绘制方案的各类设计图纸,直到完成最终的施工图设计与绘制。给学生提供一个在设计工作环境绘制园林设计方案的实训场所,使学生掌握园林项目设计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园林工程施工实训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区,主要提供学生现场施工技能训练的场所,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提供各种园林工程材料,由学生进行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使学生从接受园林建设任务,到查勘现场、编制施工方案,再到指导技术工人施工、进行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最后组织竣工验收这一过程中掌握园林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和方法。

3.园林建筑技术实训区。园林建筑技术实训区,提供园林建筑技术等课程实训场所。在本区中提供各种园林建筑材料,让学生自行制作、布置园林建筑小品。使学生掌握园林建筑小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园林植物造景实训区。园林植物造景实训区,提供园林植物应用技术、园林植物造景等课程实训场所。本实训区散布全园,可以结合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在校园内布置各种园林植物配置式样,使学生随时能参观学习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一般方法。

5.园林植物综合实训区。园林植物综合实训区,提供园林植物苗木、花卉生产、经营管理实训场所,使学生学到从园林草本、灌木、乔木的基质处理,到给植物浇水、施肥、修剪整形,再到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技术措施,掌握园林常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上五大实训区是遵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背景划分出来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训环节中展开相关课程的实训项目,使得以往在校外难以完成的实训内容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实训质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园林职业环境,更快掌握职业技能知识,在毕业的时候能够选择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学院正处于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为了使学生能提前进入职业环境,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正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适当引进校外企业,是了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走在教育行业的第一线,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林业技术知识范文5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学习情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20-02

一、一体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的要求,按照“岗位需要、行业发展、课证融合、统筹兼顾”的原则,将“学科理论体系下的教学内容”设计转变为“以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

二、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

1.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1)紧扣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及趋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结合园林技术专业季节性、综合性强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中心,建设基础训练期、专业训练期、综合提升期、顶岗实习期“四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第一、二学期在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课内实训、接触和参与生产认知实践,掌握基础技能,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第三、四学期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和专项技能训练,掌握园林技术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职业意识和技术操作熟练程度;第五学期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设置实训项目,通过项目训练,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六学期到校外合作企业或者订单培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与企业共同建立实习技术指导方案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现“走出校园、融入社会”。(2)构建“支撑平台+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支撑平台: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含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等课程。英语、法律基础等大多数课程以科目课程形式开设,其他课程如心理健康课程等以讲座形式或其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包含园林美术、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测量技术、植物生长与环境、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还包含园林植物标本制作、园林植物调查与识别、测量实训等基本技能训练环节,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课程包含园林树木、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花卉艺术等课程,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园林技术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3)开发与职业岗位标准相一致的课程内容,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区域园林企业生产特点进行课程开发。(4)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在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下,实现学习任务与生产任务一体,教室与实训场所一体,学生与员工一体,学习成果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一体的教学做一条化进程。

2.一体化教学的建设方法与措施。(1)培养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熟悉行业最新技术、熟练掌握教学技能。(2)编写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材。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与校企合作企业合作开发一体化教材。(3)营造一体化教学场所教学场所实现讲解和训练一体化,使学生能够边听边练并尽可能结合校园与周边的园林项目,进行现场教学,使所得的经验更贴近实际的园林工程项目。(4)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教学,针对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研讨互动等形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施案例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传统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和东西方传统园林的特点;掌握园林园林规划设计的构图法则、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园林构成要素的设计等的理论知识。具备园林绿化项目的设计与绘制技能,能较熟练地完成园林绿化项目的平面图、植物配置图、竖向设计图、功能分区图、景观小品设计图的设计与绘制。

1.确定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外传统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东西方传统园林的特点;掌握园林园林规划设计的构图法则、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园林构成要素的设计等的理论知识。(2)能力目标:掌握花坛、庭院绿地、城市道路绿地、城市公园、城市小型广场、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园林绿地的设计与绘制;具有清晰介绍设计方案的表达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3)素质目标:具备自学与更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诚实、守信、肯干、敬业精神;具有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对园林技术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选择、重构、序化成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的8个学习情景:花坛设计、庭院绿地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城市公园设计、城市小型广场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设计、课程综合设计(兼期末考核)。每个学习情景都从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学时分配等方面进行设计。

3.学习情景设计。以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为例(表1)。

一体化教学是在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学习任务与生产任务一体,教室与实训场所一体,学生与员工一体,学习成果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一体的教学做一条化进程。通过从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中选取教学任务、使学生成为企业的员工。在企业真实工作氛围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刁永红.石油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训模式探索[J].石油教育,2005,(5).

[2]张春星石百铮.引导文教学法的案例教学[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2,(3).

林业技术知识范文6

    1 防治新理念——精确管理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precision management)理论,源于生物灾害“双精”管理(张国庆,2007)理论。“双精”管理(2P),就是精密监测(precision monitor)与精确管理(precision mana-gement),精密监测就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紧密的监测与准确的预测,精确管理就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精确的管理,促进并维护生态系统健康。

    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不仅是要克服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带来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主动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对生物灾害的防治,采取“防在关键点,治在要害处”策略,尽量减少防治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扰动,把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允许的域之内[1-9]。

    2 地面施药新技术

    2.1 精准施药

    精准施药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农林生产工艺和先进技术,设计在自然环境中基于实时视觉传感或基于地图的农药精确使用方法,该方法涵盖施药过程中的目标信息采集、目标识别、施药决策、可变量喷雾执行等农药精确使用的主要技术要点,节约农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和减小环境污染,实现有害生物防治的智能化、精确化和自动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概言之,精准施药技术就是要实现定时、定量和定点施药。

    采用可变量技术的农药喷雾技术,可以准确地根据有害生物危害状况和林分性质进行精确处理,林间喷雾是不均匀的,是随各点危害程度及其环境性状不同适当调整农药施用量,避免农药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更加高效、优质。

    2.2 TIT法

    有害生物的TIT防治方法,是根据TTR法改进而来。TTR法使用化学药剂进行被动防治,防治效果难以保证,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扰动。为此,张国庆(2012)将TTR法进行改进,发展为TIT法。

    TIT法就是对有害生物实施诱捕(trap)、接菌(inoculated-pathogen)、传染(transmission)的防治方法。首先使用引诱剂诱捕有害生物,然后使有害生物身体沾上微生物农药,让有害生物携带微生物农药进入其群体生活空间,互相传染,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对于有些有害生物(如苍蝇、蚊子等),还可以不经过诱集,直接对其群体生活空间(污水池、粪坑、池塘、稻田、水沟等)投放微生物农药接菌,让其感染死亡。

    此外,还可以将TIT法中的微生物农药替换成其他药剂(如兴奋剂),让害鼠害兔食用后烦躁不安,在窝内群扭,造成害鼠害兔伤亡。或者将微生物农药替换成性兴奋剂+不育剂,使目标有害生物疯狂寻找异性滥交,阻止目标有害生物的正常,使目标有害生物密度降低至安全水平。

    因此,TIT法适合于个体间接触较为频繁的有害生物防治,其具有以下明显优点:①目标准确。TIT法引诱剂是针对目标有害生物设计的,不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②对环境安全。将TTR法中的化学农药改为微生物农药,使得有害生物防治对环境扰动小,没有污染,对人畜安全。③持续控制。由于使用了生物农药,可以实现多次传染,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④防治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用药量小,防治用工量少,又能持续控制,大大降低了防治成本。⑤高效。对有些顽固性有害生物,如苍蝇、蟑螂等,由于其持续控制作用,可以实现3~5年无危害。

    就白僵菌TIT法防治白蚁、蟑螂、苍蝇、蚊子等顽固性有害生物来说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并能实现可持续控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对蚊子来说,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间隔2~3年在孑孓活动场所投放2~3次白僵菌[10-11]。

    2.3 注射

    注射法即是将药物注入被害处,或者使用注射器械将药液注入树干,以防治有害生物。注射法用药集中,相对浓度高,对环境污染少,对天敌安全,适合于高大林木有害生物防治。

    (1)竹腔注射。防治竹蝗时,在跳蝻孵化出土时,对产卵地每竹基部节间作竹腔注射吡虫啉或乐果等内吸性药剂20 mL原药,防治竹蝗的药效期长达40~60 d,可彻底杀灭产卵地上整个出土期出土的跳蝻。

    (2)虫道填塞。在虫道内填塞缓释剂或熏蒸剂,或者昆虫线虫制剂。

    (3)被害处注射。对于皮下害虫,用具有熏蒸作用的柴油5~10倍液注入被害处。

    (4)打孔注药机注射。使用专业设备,将高压药液注入植株体内。

    (5)专用注射液注射。此法目前在林业上主要用于松材线虫病预防,或者用于树体补充营养。

    (6)输液滴注。将配置好的注射液倒入输液瓶中,按照“专用注射液注射”方法在树上打孔,将输液器针头插入其中,连接好输液瓶,并将输液瓶挂在针头上方0.5~1.0 m合适位置处,调整输液量至注射孔药液不外流。

    2.4 虫道注射

    由于注射施药方法对植株有一定的伤害,而且设备复杂。张国庆(2012)根据注射施药原理,将其改进为虫道注射技术。虫道注射,就是向有害生物生活的通道内注射药物,达到防治有害生物的目的。例如,对于蛀干害虫天牛,可以使用普通注射器向天牛蛀孔内注射防治药物;对于板栗透翅蛾(Aegeria molybdoceps Hampson),可以向虫斑内注射防治药物;对于白蚁,可以向蚁路注射药物进行防治。虫道注射是一种精准施药方式,施药量小,对环境扰动小,不伤害非靶标生物。与打孔注药方式相比,虫道注射对寄主不会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不需要专门的打孔注药设备。

    使用普通医用注射器工效虽然比打孔注药机高,但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此外,虫道注射方法还可以进行拓展,应用在其他有害生物防治上。

    (1)针头改进。普通医用注射器针孔太小,使用中容易堵塞,而且药液容易外溢。此外,普通医用注射器太小,频繁吸药,影响作业工效。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适应不同的虫道注射要求,将针头内孔直径设计成1.5、2.0、2.5 mm 3种规格;为防止注射时药液外溢,缩短针头长度至20 mm左右,或者在针头基部套上一个软橡胶塞,在向虫道注射药液时,针头插入虫道并使橡胶塞堵住虫孔;为提高防治作业效率,将改进的针头基部的接口改为能与普通农用喷雾器喷杆相连接的螺旋接口,这样配药1次可以进行多次作业,免除了普通医用注射器频繁吸药的麻烦,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功效。

    (2)注雾。为了减少用药量,同时提高防治效果,可以将注射药液改为注射药雾甚至是气溶胶,但这需要专门的注雾设备。注雾设备由雾化装置、高压气泵和针头组成。注雾时,雾化装置将药液雾化成药雾或气溶胶,高压气泵将药雾送至针头,再注入虫道内。注雾设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

    (3)灌注。使用灌浆机将药液沿蚁道注入蚁巢,适用于土栖白蚁防治。

    (4)鼠道注烟。使用喷烟机或喷雾机,将烟雾、药雾或气溶胶灌入鼠道,可以使用普通喷烟机或弥雾喷粉机作业。但为了减少作业时药雾外泄污染环境,可以使用专业的设备。

    鼠道注雾(或气溶胶)专业设备,在注雾时将针头换成较粗的喷管,喷管前端套上软橡胶头,使得与鼠道密切接触,保持药雾不外泄,再将药量和高压气体量调大至适合鼠道即可。

    对于注烟,为了提高作业效率,也可以将高压气体与烟雾混合后注入鼠道[12]。注烟设备的结构如图2所示。

    2.5 缓释药包

    将控释药包挂置在植株上,让药包内药剂随雨水缓慢释放防治有害生物。药剂为必须具有内吸性(向上传导)、吸湿性、溶于水的固体,其中用于生产食品的植株防治的药剂必须符合国家农药管理规范。为了提高药剂防治效果,药剂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湿润剂、展着剂、乳化剂、抗光解剂、抗氧化剂和吸附剂。

    2.6 风送式静电喷雾

    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air-assisted electrostatic spraying),首先把药液通过压力雾化或旋转雾化方式形成雾滴,经过充电电极使雾滴带电,并在气流的作用下二次雾化,由静电力和气流将雾滴送到植株上。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具有如下明显优点:①利用气流的推动作用,改善了静电喷雾雾滴穿透性弱的不足,有利于对茂盛、高大林木的病虫害的防治。②合理控制静电喷雾时的气流,喷雾飘移损失将会很明显减少,环境污染小。③带上静电后的雾滴,其表面张力会降低,减少雾化阻力,提高雾化程度,雾滴在植株上不易朝着最小表面积凝聚,有利于植株对雾滴的吸附。同时,气流更易于使雾滴在叶片及虫体上铺展,将会明显地提高杀虫效果。

    3 航空施药

    航空施药,是利用飞机作为载药与施药工具,对有害生物进行施药防治。航空施药快捷高效,效果明显,适用大面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针对目前航空防治作业的诸多缺陷,根据2010年潜山县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飞机防治经验总结,张国庆(2010)对航空防治的航空器和施药器具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