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如何开展

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文1

关键词:欧洲;国际贸易;转口贸易;金融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53-04

2012年按货物进出口总值的国际排名,中国继续位居第二。在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瞩目成就的过程中,境内一些省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其进出口总值常年居前。但是,部分地区对中国外贸的另一种贡献不容忽视,即一些省市在货物进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其他省市完成的,或者说有许多进出口货物的货源地和目的地是外埠。这些地区扮演着外贸中转地和中间商的角色,本地的进出口能力直接影响着其他地区的国际贸易。从国际经验看,作为有规模的外贸中转地,可能会发展成有影响力的商贸中心,并可能促进当地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金融、物流、通讯等等。本文将通过一个侧面,集中研究20世纪前欧洲不同地区的中转地或转口贸易如何对其中的金融业产生影响,帮助中国正在发挥外贸中转地作用的省市提供有价值的案例和经验,使这些地区能更充分地认识本地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更重视当地独特的外贸形式给金融业带来的不可忽视的变化,积极推进相关产业发展,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一研究如果试图用数据做实证的定量分析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受困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外贸与金融相关历史数据的缺失。即使到20世纪以后,也可能由于各地的保密制度、统计口径等原因,重要数据依然难以获得。因此,本文将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利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史料,寻找转口贸易对金融发生实际影响的蛛丝马迹,证明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和经验。

在研究外贸问题中,Angus Maddison(2001)认为,“国际贸易在西欧经济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在亚洲或非洲的历史中却远没有那么重要”[1]。国际贸易曾经使欧洲一些地区最先从贫瘠和封闭的农副业社会,进入到富裕和开放的商业社会,因此,得到越来越多欧洲地区的效仿和追逐,并逐渐反映到政策和学术层面,出现过重商主义思潮。国际贸易在加速商业发展的同时,也曾明显推动金融等行业的发展。

一、罗马帝国的转口贸易与金融

欧洲早期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地区是地中海沿岸。在有历史记载的年代伊始(约公元前3000年),地中海东端就出现了从事国际贸易的腓尼基人,他们的商路是从波斯湾或红海进入地中海,穿梭在苏美尔和埃及之间。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活跃在地中海的另一批商人是希腊人,这是从北部贫弱的农耕社会走向大海的一部分,他们同样成为埃及、临近爱琴海的岛屿、地中海东部、西西里等地的商业纽带。雅典城聚集了重要的商业和金融功能[2]。但从元年开始,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缔造了有规模的港口或转口贸易中心。

(一)罗马转口贸易中心地位

公元1—5世纪,罗马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疆域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埃及,“地中海像是一个属于罗马人的湖泊,通过它将从亚历山大利亚和迦太基进贡的粮食运到罗马港口普陀里和新港。来自亚洲的丝绸和香料由陆路途径安条克,直达红海到埃及”[1]。Henri Pirenne(1927)指出,“在罗马的行政用语中,港口并不是海港,而是用墙围起来存放或转运商品的地方……这些地方是码头,按照商品流通的常规,堆积待运到更远地方去的商品。港口与市场和市集的区别是明显的。市场和市集是买主和卖主定期聚会的地方,而港口是经常的商业地点即不间断的转口中心”[3]。罗马帝国通过对地中海贸易的掌控而积累大量财富,贸易成为帝国共同体经济统一的保障。“当帝国逐渐衰老的时候,帝国的海的特性更加突出起来……帝国以前的内陆首都罗马在4世纪时被放弃了,取代它的是一个既是首都又是良港的城市—君士坦丁堡”[3]。通过君士坦丁堡,本地及埃德萨、安条克和亚历山大的织物,叙利亚的酒、油和香料,埃及的纸草,非洲和西班牙的小麦,高卢和意大利的酒等等商品都成为贸易中转和交易的对象。

(二)罗马转口中心衰落与金融

公元5世纪,作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的侵占使西罗马分崩离析。公元640—800年间,罗马西部诸省变成日耳曼诸王国,罗马文明硕果仅存的是拜占庭帝国。入侵者占领的目的并不是消灭罗马,而是满足于领土的扩张、希冀在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安居乐业。当看到海上贸易带来财富效应时,日耳曼人开始竭力将定居点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并去适应当地原有贸易状况,保持原罗马西部与拜占庭东部之间的贸易关系,没有间断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帝国经济统一,使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得以延续,以及作为商业操控者的商人继续存在。只是时过境迁,贸易的主导权已由罗马帝国的城市转到其他地区。

8世纪初的马赛成为重要的货物中转地或转口贸易港,是特别有生机的大港和经济中心。“非常活跃的航运把马赛与君士坦丁堡、叙利亚、非洲、埃及、西班牙和意大利连接在一起。东部地区的产品——纸草、香料、奢华的制品、酒和油——是经常输入马赛的物品。外国商人大部分是犹太人和叙利亚人,在马赛安家……马赛上岸的商品被运往内地”[3]。东方商人在那从事批发生意,他们的船只在马赛码头卸货以后,在回程时又装满货物。

回望1—8世纪,罗马、君士坦丁堡和马赛等地区的转口贸易都引出相应的金融活动,突出地反映在这些地区发生的货币制度改革上,这种改革使更多的优质硬币用于国际间交换,有力地促进了商业发展,增强了国际贸易控制权。贸易对金融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

公元9世纪,“日耳曼人入侵以后得以幸免的世界秩序,在伊斯兰教的入侵中却难免于难……地中海曾经是一个罗马湖,现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穆斯林湖……入侵的后果是使西部欧洲处于有史以来从未有的状况……西部可以说是依靠地中海过活,现在第一次不得不自力更生……在地中海为穆斯林的入侵所关闭以后,再也找不到任何痕迹表明还有经常性的正规商业活动,还有经常性的有组织的商品流通,还有一个专业的商人阶级,还有商人定居的城市,简言之,还有构成一种名副其实的交换经济的要素”[3]。欧洲贸易中断、重新回到闭关自守的家庭经济,城市凋零,市场衰落,而同时发生的是货币流通阻滞,铸币权越来越分散,金融活动随着贸易的消失而越来越难寻痕迹。

二、城市国家的转口贸易与金融

(一)威尼斯共和国转口贸易扩张与金融

商业复兴的先兆在10世纪显现,11世纪重新开始。这时,威尼斯这个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表现出独特的商业性,在地中海经济重新向西欧开放、以及发展它与亚洲和北欧的联系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到1273年,作为城市国家的威尼斯帝国成立[4]。

早期的威尼斯是在5世纪和6世纪北部蛮族逼近时,逃离到环礁湖和充满沼泽的荒芜小岛上的第一批居民的避难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来者必须竭尽全力地开拓生存空间,尽快解决饮水、粮食和建房等问题,他们很快找到了通过捕鱼和制盐与附近沿岸居民换取物品的方法,同时,严酷的生存条件迫使他们从海上寻找生机,而海上贸易给移民中有进取精神的人提供了无限可能性。经过长期经商,威尼斯人奇迹般地在沼泽地中建立起繁荣、奢华的家园。Angus Maddison(2001)说“在创立和维护商业资本家精英统治的共和国方面,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城市国家中最成功的一个”[1]。在9—10世纪,威尼斯的主要商业活动是同君士坦丁堡进行交易,而出口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除了本地的卤湖食盐以外,还转口货源地为外埠的商品,包括意大利的粮食和葡萄酒、达尔马提亚的木材和奴隶。从君士坦丁堡运回的货物除了当地盛产的珍贵制品外,也包括亚洲提供的香料,这些进口货物又会再转卖给欧洲其他地区。越来越多的东方商品和欧洲商品卸在威尼斯的码头,然后运往君士坦丁堡、意大利各地、德意志和欧亚其他地区。1000—1500年,威尼斯在打开欧洲内部和地中海地区各国之间的贸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中间商作用。他开拓了沿商旅之路至黑海港口之间对中国商品的贸易,以及通过叙利亚和亚历山大港对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正如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所说,“历史上最有生机的地中海贸易并不是当地的贸易,而是以印度、锡兰和印度尼西亚为起点,横跨大陆后再由地中海扩散到欧洲各地的商业贸易……威尼斯这一贸易中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5] 。

在发展转口贸易过程中,威尼斯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成为国际汇兑和信贷市场、金融和会计业务方面的先驱者”[6]。例如,威尼斯商人为采购船上货物而向他人借贷所需资金,但利率一般高达20%,有的甚至达到50%,这表明贸易的发展已带来信贷活动,而具体采取的是高利贷形式。13世纪的威尼斯,既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转地,又是货币兑换业务的聚集区和商业支付的清算中心。

(二)其他城市国家转口贸易发展与金融

12世纪初,虽然威尼斯的转口贸易继续保持优势,但其他交通便利的城市也出现转口贸易繁荣的局面,包括热那亚共和国、比萨、佛兰德尔、布鲁日等。一些地区为获取转口贸易的垄断权力,开始在过境贸易中打主意。约阿希姆·布姆克(1986)认为,“牵制和约束过境贸易的有效方法是所谓‘强制卸货权’(Niederlage-und Stapelzwang)。境外商人被迫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出手自己的商品;或者他们根本就无权自行将货物运载过境。这样一来,运送货物的权利就落到本地商人的手中”[7]。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的观点是“中世纪欧洲的贸易网不限于地中海。先是热那亚人的船只,而后威尼斯人的船只前往西班牙北部,继而到英国,最后到尼德兰从事冒险事业。意大利人的扩张也不限于大海;他们的商人也由陆路前往德国和法国香槟地区集市经商。这样,在13世纪,著名的年代久远的地中海商业便通过陆地和海洋与北欧发达的贸易连接起来”。①

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包括转口贸易促进了金融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1)部分贸易中心同时成为金融中心。阿希姆·布姆克指出(1986),12世纪汇集在法兰西的几个近全年举行的香槟集市,不仅是国际贸易的中心,而且是国际现金交易中心,在集市中,有各式各样的金融交易,如外汇、硬币结算、汇票、彩票等等[8];(2)商业与借贷活动盛行。“商业闯进社会生活造成的经济骤变,使得不能适应这种情况的领主破产或拮据。这是因为经济骤变加速货币流通,结果使得币值降低,从而提高了所有物品的价格”[3]。原来靠土地赚取收益的人为了生活下去不得不求助于商业资本,数目庞大的借贷活动开始进行。连一些国家的国王也要仰仗城市金融家的帮助。13世纪初,德意志许多主教和僧侣已经通过意大利钱庄在香槟地区的代表处与罗马教廷进行金融方面的往来;(3)货物账目与钱币账目分开。在涉外贸易中,“意大利人首先学会了把钱币账目和货物账目分开记录,这种信贷和划账方式进展迅速,13世纪时,大部分大宗贸易已经是货币交易了”[7];(4)存款业务复兴、资本市场发展和银行建立。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 认为,“这一时期发展的另一个辅制度协定是银行存款业务。存款银行不是一项新制度,可能在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但他们的复兴则要从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算起……这一制度的复兴及其在整个欧洲受到的欢迎证明,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安全有保障并能降低为商业提供资金的费用的资本市场”。Charles P.Kindleberger (1984)提供的文献表明,1397年出现了麦迪西银行(Medici Bank),1407年在热那亚又成立了圣乔治银行(Bank of St.George)等等金融机构[8];(5)保险业建立。“保险业在这一时期也初露端倪,如所预料,他与海上贸易有关,其最早的创始者为意大利人。这时承保项目不全,只为一定比值的货物担保。已知最早的一例保险贷款可以追朔到1287年,以巴勒莫的一名公证人起草的契据为凭。后来承保业务广泛应用于其他城市,市场机制的作用被广泛推广用来分散风险。保险业务至少使冒险性贸易得到部分保证,这方面的成功便导致了保险业务最后扩展到其他许多活动,证实保险业终止的各项风险使这种制度创新得以成功”;(6)汇票、抵押贷款等金融工具广泛使用。“继银行存款业务开始后,创立了便利信用延伸的另一些制度。头脑精明的人不仅发明了募集和偿付这些贷款的机制,而且发明了各种汇票和为长距离交易负担费用的直接贷款形式”[9]。例如有人付给银行黄金,银行再借款给他,让他在其他国家购买物品。总之,这一时期随着转口贸易的推进,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

三、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转口贸易与金融

(一)葡萄牙、荷兰等国转口贸易变化与金融

15世纪中叶和整个16世纪,由于拜占庭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航海技术进步、地理大发现等等原因,威尼斯等地的中间商作用最终被葡萄牙取代。1400年以前,欧洲的船只基本只是围绕欧洲的海岸进行贸易往来,1488年葡萄牙人首次驾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证明欧洲到东方的贸易之路可以通过大西洋到印度洋实现,摆脱了奥斯曼帝国对欧亚贸易设置的屏障。Jack Goldstone(2008)认为,“葡萄牙作为亚洲大陆上势力最强大的欧洲国家的局面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10]。随后,哥伦布的航海发现了欧亚之外存在的另一个大陆——南北美洲,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与此同时,欧洲北部各地区的贸易因荷兰航海能力的显著提高而加强,阿姆斯特丹成为1585—1730年之间,欧洲转口贸易最繁华的地区,直到后来被伦敦的贸易优势取代。

这一时期在金融方面,由于美洲新大陆丰富的银矿,使欧洲能够大量进口白银并铸造货币,增加了欧洲的货币流通量。这一方面促进国际贸易量增长,使更多白银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另一方面使一些人手中拥有了充足的货币。Douglass C.North 和Robert Paul Thomas(1973)说,“任何团体一旦富裕,便可能成为王权大量借贷的贷款者。商人寻求妥协退让,这是贷款的最初的来源……”,“政府的财政需要是造成对贷款需求的一个原因,国际和地区贸易专业化的扩大是造成对贷款需求的另一个原因”。他们还认为,资本市场可以分成短期和长期的两部分,短期的资本市场与商业贷款相关,所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各种商业票据;而长期的资本市场与政府的贷款有关,所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债券。指出“资本市场在欧洲发展的天然地点便是商业中心。欧洲资本市场最初出现在地区集市上,而后在列日、安特卫普相继出现,最后与商业一道转移到阿姆斯特丹。16世纪初期,安特卫普的交易已控制了欧洲的汇票交易以及其他信用票据如即期票据、存单及国家和城市的债务交易。这种交易一次便有5 000名成员。货物交易则在城市的其他地方进行,交易所是专门用来进行信用票据的交易业务的。到下一个世纪,阿姆斯特丹的货币市场就更大了”。这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既是国际商业中心,也是银行中心和金融市场交易中心。荷兰资本市场作为西欧的货币市场,从一开始便是高效率的,进而,减少了搜索费用。而荷兰基本的和辅助的金融制度的创立则降低了交易费用,典型的表现是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大大降低,“从1500年的20%~30%,降到1550年的9%~12%,甚至到17世纪下降为3%或更少”[9]。

(二)英国转口贸易推进与金融

18世纪的英国崛起,使荷兰丧失了商业霸权地位。英国在1680—1820年间,人均收入超过其他欧洲国家,1820—1913年间,在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获得国际贸易优势。Jack Goldstone(2008)指出,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在与亚洲国家做生意中,开展了一种不必支付白银而可获益的方法,“就是像亚洲商人那样在大亚洲市场上从事转口商品贸易。欧洲人于是将印度的棉织品用船只运送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再将非洲的黄金与铁矿石运回亚洲,并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运到印度”[10]。甚至开始在亚洲范围内调配各种贸易商品,英国人将中国的茶叶种植在印度北部地区,然后把印度的鸦片带到中国去,并卖出好价钱,直到中国的皇帝对于迅速增长的贸易赶到担忧而禁止鸦片进口为止。对殖民地国家的统治是英国推进转口贸易的有力保障。

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英国开始对荷兰人已经创新的金融制度进行改进,使得伦敦在取代阿姆斯特丹的贸易中心地位之后,又取代其金融中心的地位。

按照一般教科书,银行业是从金匠加工和保存金而发展起来的。但在英格兰,“金匠变银行家仅是17世纪中期的事情,银行业的起源要早得多,而且与对外贸易关系密切。即使在18世纪,英格兰的大多数银行是由商人而不是金匠发展起来的”[8]。在很长时间,国际贸易与银行业携手并进。19世纪,一些从事外贸的商人从一般贸易转向专门贸易,继而又从专门贸易转向金融行业,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经营货币比经营商品安全和容易,是对更低风险、更少麻烦、更小压力和更高地位的追求。在商人的行业过渡中,英国出现了由私人合伙的商业银行。在公共信用、货币制度、资本市场等一系列国际金融方面,英国也逐渐展现出强大优势。进而,“在亚洲、非洲国家,英国的航运、金融和保险业享有事实上的垄断权”[1]。

四、结语

20世纪以前,欧洲的转口贸易与金融的关系比较清晰:转口贸易带来金融需求,金融促进转口贸易发展,然后相辅相成。转口贸易带来的金融变化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但随后的历史线索变得越来越复杂,金融不仅由贸易催生,而且政府财政赤字、战争、教会的收支、工业化、城市化、地缘政治等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能成为金融发展的动力或阻碍,引起金融业变动。以转口贸易以及其他贸易形式来解释和证明对金融业的直接影响,变得越来越困难。

本研究还需要继续收集和整理转口贸易对金融影响的文献,包括针对20世纪以前的世界其他地区和20世纪以后的世界各地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当今转口贸易与金融的关系等问题,使成果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龙多·卡梅伦,拉力·尼尔.世界经济简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3] 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雷蒙德·弗拉沃,亚力山德罗·法拉希.意大利[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39.

[5] 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1973),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60-161

[6] Lane.F.C.and Mueller(1985)Money and Banking in Medidval and Renaissance Venice,vol1,Johns Hopkins Press,Baltimore.

[7] 约阿希姆·布姆克.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51.

[8]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文2

[关键词]国内贸易;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18-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出口疲软,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如何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有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86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210307亿元,增长了超过130倍,国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的,在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增长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学术界对这两种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热度却相差很大,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国外有关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贸上,而研究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相对而言却不是很多。Helliwell和Verdier以加拿大为样本,运用人口加权平均测距法来研究贸易的省界效应,他们发现,规模较大的省份有较强的省内贸易偏好,而规模较小的省份这种偏好则相对较弱,也就是说,贸易的省界效应因省份的大小不同而不同。Frankel和Romer以德国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对于拥有更多国内贸易机会的大国来说,控制国际贸易将更有利于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贸易如同国际贸易一样是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和提高资本产出率来提高收入的。

在我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贸易发展较快,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与日俱增,但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却相对不足。高国力认为国内区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程度。熊贤良较早且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二者的关系。他指出:如果我国轻易放弃适合于自己的贸易与发展战略,将可能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铸成“历史性的错误”。周怀峰认为国内贸易对产品、产业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文献主要从理论方面对发展国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行性、重要性及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上,徐映梅、田静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验证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而沈坤荣、李剑运用逐步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国内贸易比重和人均产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云松研究了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来考察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等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实证分析

31模型介绍

国内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原因,所以有必要分析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此,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2数据说明

本文分析中,采用GDP(Y)代表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来代表国内贸易,对于投资用固定资产投资(X2)来衡量,而进出口是用进出口额来衡量的(进口总额为X3,出口总额为X4),对这些数据取自然对数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所有分析用的数据都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分析时间段为1991—2011年。

33相关性分析

首先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Eviews计量软件分析见表1:

从相关性系数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大,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高达09931,固定资产投资与进、出口总额的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相关系数比较接近,同样也很高。这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口和出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向相关性,同时,也表明各变量之间很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4多元回归分析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比较多,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与国内贸易这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我们在做多元回归之前,都需要看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也就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我们可以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来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四个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大于30,表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些自变量的相关性很高,且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在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时,估计量的误差往往会变得很大,造成估计不精确,甚至无意义。为此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克服多重共线性的分析方法,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和主成分回归法。因为本文分析的所有变量都是具有经济意义的,所以采用主成分回归法。

因此可得主成分表达式: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各变量对经济增长都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增加1亿元时,GDP(Y)平均增加0499亿元。同理,当固定资产投资(X2)、进口总额(X3)、出口总额(X4)增加1亿元时,GDP平均增加05亿元。国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前些年相对比较弱势的国内消费日渐壮大起来,这也表示促进国内消费是重要且正确的举动。

4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因此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投资、进口和出口。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知经济增长与国内贸易的相关性非常高,同时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现实情况也与之相符合,在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全国消费品市场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固定资产投资次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位居第三。因此,在关注国外市场的同时,对国内消费应该给予更多的引导,提高国内贸易的水平,改变过去依赖出口、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们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加快经济增长,在继续开展国外市场的同时,应该主要着力于国内贸易水平的提高,为此给出以下建议。

41积极发展农村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农民收入相应稳步增长,农村消费状况逐渐改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升。可是与城市消费市场相比,农村消费市场的总体水平依然偏低,城乡之间的差距仍旧明显。我国农村约有8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2/3,却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09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施汽摩下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潜能得到开发,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广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将会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42促进零售业态发展

鼓励和引导连锁经营企业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促进连锁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重视各种超市、折扣店、购物中心、便利店、百货店、专卖店及专业店等为代表的各类零售业态的发展。同时,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流通主体向我国投资、到我国发展。

43重视国内贸易,科学发展对外贸易

从世界其他国家内外贸发展历程来看,内贸发展一般是先于外贸,内贸是外贸的基础,外贸是内贸的补充和扩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使得我们需要依靠和发展外贸,但作为大国拥有大国优势,贸易应当立足国内,优先发展内贸,因此,发展贸易要讲求科学合理。

44完善信用体系,创新国内贸易方式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贸易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国家信用体系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发展,在完善信用体系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国际贸易经验,创新国内贸易方式,从而平衡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对内贸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云松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8(2).

[2]胡延平,范洪颖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广东省经济增长关系解析[J].国际经济探索,2008(9).

[3]徐映梅,田静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教育,2005(11).

[4]陈颖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广场,2007(8).

[5]卢名辉,周明生中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研究:1952—2007[J].社会科学报刊,2009(2).

[6]卢名辉,周明生中国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8(5).

[7]王凯,庞震国内投资、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

[8]高玮天津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1).

[9]张晓峒Eviews操作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文3

关键词:边际保护;加权福利;贸易摩擦

中图分类号:F75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4-0018-08

一、引 言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并且出口额在2006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如果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2008年我国的贸易总额将会超过德国而位居第二位,并且在不远的将来也会超过美国。然而,与对外贸易大国地位相比,我国的国际贸易摩擦情况也是毫不逊色。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特保及知识产权贸易争端等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并成为全球贸易的焦点。这其中,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最引人关注,原因之一是美国是我国的最大贸易国,也是最大顺差国,中美贸易直接关系我国对外贸易的生死存亡;原因之二在于美国也是我们的主要贸易摩擦国,理所应当的会受格外关注。然而,我们知道,要解决好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首要的必须找到摩擦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国内外很多文献研究了贸易摩擦的成因。国外方面,文献基本从保护主义的动机出发,指出贸易一方的贸易保护行为导致了摩擦的产生,这些文献大多从一般性角度研究问题,较少只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具体分析。如Sturm在他的论文“产品标准、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中指出,贸易进口国总是倾向于制订较高的标准,以保护国内产业,结果就是贸易争端不断[1];Yoshimatsu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动因。他的结论是,保护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动机是贸易摩擦的原因,且摩擦的程度与两国间产业相互关联程度相关[2];Bown就GATT框架下保护主义导致贸易争端的事实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报复性心理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制定,从而可以解释贸易争端的存在[3];Irwin和Pavcnik分析了空中客车和波音两家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文章在假定离散选择、差别产品需求的情况下分析两家航空公司的竞争行为,同时估测了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争端情形,发现两家企业对于政府的游说和寻租行为导致了贸易争端的产生和激化[4];Baron的文献总结和归纳了企业行为对于贸易摩擦形成的影响,论文以柯达和富士胶卷的竞争为例,研究了企业的综合竞争策略(包括市场策略和非市场策略)与国际贸易争端的产生,作者指出,正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综合竞争策略向本国政府寻求保护的寻租行为导致了两国政府间的贸易争端[5]。

国内方面,基本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归咎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经济方面,石磊、寇宗来认为,中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不对称,从而贸易摩擦不断[6];陈泰锋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产业结构不协调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7];胡静寅指出经济民族主义是中美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8]。政治方面,李丽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特点和贸易政策制定的游戏规则引起了贸易摩擦[9];查贵勇、高凡也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性原因[10]。

以上的文献都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犹如国外文献指出的,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总体来说也是美国的一种产业保护行为,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利益,保护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但让人费解的是,中美贸易基本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互补型贸易,我国出口美国的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对于这样一种美国的夕阳产业,为什么还会受到美国政府的如此重视,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呢?保护落后肯定对于美国经济总体来说是不利的,同时这些夕阳产业及其从业人员也不应该会有很大的政治游说力量,那么政府的保护又是源于什么样的目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揭示的问题。

二、中美贸易及摩擦现状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美之间的贸易状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中美之间统计数据有着很大的差距,但一致的趋势是中美之间贸易量在快速增长,且中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这也是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频繁不断的一个原因。

再看看美中之间主要的贸易商品,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以服装、鞋帽、纺织品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在美国这样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是处于即将被淘汰的夕阳产业,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尽快地淘汰这些产业是有利于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但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夕阳产品对美国出口,受到了越来越强的贸易摩擦阻碍,从贸易理论和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来说,保护是不应该发生的,然而事实却是中美贸易摩擦匪夷所思的喋喋不休。

表2是近年来美国向WTO提出的贸易争端申诉情况,表3是我国入世以来美国对我国发起特保措施的案例情况。另据WTO网站的贸易争端统计资料显示,从WTO成立以来至2007年4月底,美国作为申诉国共提出了88项争端案件,而作为应诉国共被提出97项案件;其中,中国向WTO提出的美国贸易争端案件1项(DS252),美国则提出关于中国的贸易争端案5件。这些中美贸易争端案件中,美国基本都是针对我国对其出口较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提出的,这无不显示了其贸易保护的动机。

2007年1―4月,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这些受调查的产品也基本都是我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或者是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这些产业处于全球分工链的底端,由我国来生产和供应对于世界总福利的提高是有益的,但美国还是会以贸易摩擦的形式进行保护。从2004―2007年美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总量以及针对中国的调查案件数来看,我国受调查的案件数几乎占到了总数的1/2。美国之所以没有把摩擦的矛头瞄准和其有同种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而却把摩擦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身上,虽然说这可能有对我国贸易量大的缘故,但也反映了美国政府具有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倾向。

表52007年1―4月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情况

以上的一些具体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中美之间贸易及摩擦的具体情形,与此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南北国家典型的不同产业层次间互补性贸易问什么还会遇到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如果说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措施,那是因为他们要实现本国产业结构提升或者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但发达国家完全是没有必要来保护本国的夕阳产业的。为了解释该现象,以下将提出笔者的猜想和证明。

三、边际保护、加权福利与摩擦的形成

实际上,现有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原因的文献似乎都没有很好地解释美国保护落后夕阳产业的原因。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对我国出口挑起贸易摩擦和争端,其原因肯定是该项措施能够增加美国的福利,至少是能够增加美国政府的福利,从这个程度上来说,政治性原因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而考虑到夕阳产业在美国应该是一个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很难让人想象他们会具有如此大的政治游说力量。既然如此,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美国政府制定保护落后产业的政策措施,笔者以为这是加权福利和不同群体收入边际效用差异化力量在起作用。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边际保护”(Marginal Protection)的概念。所谓边际保护,有着多层含义,它既是对于现象的描述,也说明了其背后的原因。首先,边际保护可以理解成是对夕阳产业的保护,因为边际产业本身就是落后夕阳产业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边际保护的概念是对贸易摩擦原因的一个现象描述。其次,在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个基本的法则,就是说当我们持续消费同一件物品时,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量,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加程度是递减的。按照这种原则,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来说,个体收入的基本平均就会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总福利,而收入的差距过于极化不利于总福利的提高。正是这样的原因,一国政府往往会更多地关注穷人和低层次劳动力的利益和收入状况,因为他们的“一元”能够产生比富人的“一元”大得多的总福利,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的“一元不等于一元”命题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元就是一元”命题,其认为对任何为单纯促进平等而对富人和穷人实行差别对待的制度的方案来说,都存在着另一个不采用差别性待遇的方案,它不会使任何人境况恶化,且能够实现相同程度的平等,还能够增加政府的税收从而使每个人的境况改善。该类命题的具体分析参见参考文献[19]。。由此,政府往往就会更多地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美国夕阳产业的从业人员一般应该相对是低收入群体,对于他们的保护也就无可厚非,从而美国保护落后产业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从这个意义上,边际保护的概念还有保护收入边际效用较高的群体所在的产业的含义,揭示了贸易摩擦的原因。

加权福利的概念也是起源于福利经济分析,它的起初构想应归功于Harberger,是指在经济政策中,特别是在成本收益分析中,明确地将分配问题考虑在内,应用分配加权,从而使一元钱对富人的价值少于对穷人的价值[11]。加权福利的思想后来又被运用到国际贸易政策分析中,成为加权的社会福利贸易政策。该观点认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会对政策的成本收益进行计量,但由于每一元的得益或损失对不同的社会集团不一样,所以在计量中不同集团的权数就不同,有的较大有的较小。结果,对自由贸易的干预就导致收入再分配向政府偏爱的集团倾斜。在现实世界中,不同国家政府政策的偏向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富裕的发达国家,政策往往偏向低工资工人;有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资源丰富的国家,政策常常有利于城市工人而不利于农村[12]。

至此,笔者的思路就已经非常的清晰,由于夕阳产业工人处于低收入层次,对于他们的保护能够增加全社会的总体福利,所以政府的边际保护想法促使他们在进行政策成本收益分析时,给予夕阳产业利益更大的权数,这样加权福利结果得到的政策就是挑起贸易摩擦和争端,抑制他国的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笔者用图1来描述该贸易摩擦形成的过程。

四、模型分析

笔者的模型借鉴Brander和Spencer[13]以及Bagwell和Staiger[14]的方法,不同的是,由于分析的需要,笔者将舍弃三国模型,而建立两个国家,一种商品的局部均衡模型,同时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在模型中引入边际保护参数。笔者假设两个国家为本国H和外国F,两国各有一个代表性厂商h和f,它们生产一种同质产品,两个代表性厂商是一种竞争关系(没有合作),其中厂商h在生产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且它向F国出口,两个厂商在F国市场上竞争。由于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结构环境,两个代表厂商均不能控制该同质产品的世界价格。笔者以上所作的假设基本是根据我国向美国出口贸易的情形来确定的,这样推导的结果将具有很高的可信性。

一般地,笔者设定厂商h的供给和利润函数为Q(Ph)和∏(Ph),这里Ph表示H国出口到F国的产品价格,同时也表示该类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同理,设定厂商f的供给和利润函数为Q(Pf)和∏(Pf),这里Pf表示F国国内该商品的价格。笔者再假设F国对于该产品的需求函数是D(Pf),这里的Pf是F国国内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函数的基本定律,有D′(Pf)0和Q′(Ph)>0。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构下,应该有Ph = Pf,但笔者假设,F国出于保护本国边际产业,会采取一定的贸易措施,制定贸易壁垒τ,假定这是一个大国模型,则该贸易壁垒使H国出口价格下降,而使F国国内价格上升,也就是Pf = Ph+τ,这里τ≥0,如果τ=0,则表明F国没有设立贸易壁垒,也就是没有贸易摩擦。这样,在局部均衡框架下,令厂商h的产品全部是用来出口的,所以有以下的市场出清条件:

为了使分析更加易于理解和方便,笔者遵照Bagwell和Staiger模型的方法,引入一个具体化的函数例子,这样可以使笔者以下的均衡分析有一个具体的解析形式。该具体化的函数是从一般均衡结果推导出来的,假设厂商的生产函数是Q=(L)1/2,这里L是劳动,再假设劳动供给具有无限弹性且劳动工资为单位量1,这样厂商的最大化行为由以下规划确定:

再假设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C-C2/2)+N,这里C和N分别表示贸易商品的消费量和基准商品基准商品是指价格定为1,并作为一个基准的商品,其它商品价格以其为标准来确定的商品。这里的基准商品是指一国内非贸易商品,并将其价格设为1。(Numeraire Good)的消费量,这样,代表性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形式为:

上式(5)中,笔者没有把两个企业f和h的比较优势状况区分开来,这样的假设下似乎两个企业是对称的,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笔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F国国内贸易政策制定,而不用将分析集中于两个企业的收益多少,故而为了分析方便,假设了对称的企业,这不会影响分析结论。再由市场出清条件(1),可以进一步计算出:

要让贸易能够开展,必须满足P*f >P*h>0,所以0≤τ<2/3。笔者再来分析政府对于福利的计算方法,假设F国政府在计算本国福利时,认为本国边际产业工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高于其它产业,所以出于边际保护的目的,他们会采用加权福利计算法。受到Baldwin[15]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6]以及Bagwell和Staiger政治经济变量引入法的启示,笔者引入加权福利变量β,这样两个国家政府的福利函数分别为:

这里,笔者只取了一个加权福利参数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其大小表现了政府对于厂商收益的关注程度和边际保护动机的强弱。而由于边际保护的存在,政府的福利计算中肯定会给予厂商的福利更大的权数,也就是β≥1,当β=1时,表示政府没有给予该边际产业保护,而如果β>1,则边际保护存在。式(7)中,笔者认为F国的总福利包括三块,∏(Pf)是厂商的收益,∫1P*fD(P)dP是消费者剩余收益,而τQ(Ph)表示由于F国的贸易壁垒带来的政府转移收益如果该贸易壁垒是关税的形式,则该部分是政府的关税收入,如果是配额或者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我们可以认为该收益是出口国妥协措施或者出口企业寻租行为给进口国带来的收益。。将以上(5)和(6)式中的具体函数代入(7)式,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

以上笔者已经计算出了均衡状态下F国将选择的贸易壁垒强度,由上式,很显然,当β=-2时,F国将选择自由贸易,不再设立贸易壁垒,这个结果似乎有悖常理,其可能的解释是政府比较厌恶该类产业的存在,或者说该产业是一种污染环境等具有负外部效应的产业,抑或这种产业已经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时候政府会给予其-2的权数,政策选择就是引入完全竞争,让其走向破产。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当β=1时,也就是政府没有边际保护的动机时,τ*=6/21,说明政府天然就具有保护国内产业的激励,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笔者的模型设计不够准确。但无论如何,显然根据(9)式有以下的结果:

这意味着,τ*随着β的增加而增加,随着β的降低而降低,即如果政府的边际保护动机越强,则实际的贸易壁垒强度越大,也就是贸易摩擦越剧烈。至此也就说明了,边际保护的动机引致加权的福利计算方法,又导致了贸易摩擦,或者是引致了贸易摩擦的加剧。(10)式中,笔者得出β

β>220>0>0或

1

实际上,笔者可以把(9)式中的结果变换为τ*=4822-β-2,这样可以很容易地画出β和τ*之间的函数图形,通过图形能够更清楚地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同时,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可以得出结论一。

结论一:一国政府具有天然保护本国产业的动机,只要该产业不是具有负外部效应或对于长期经济增长不利,政府就会采取保护措施;同时,边际保护和加权福利增强了政府的保护动机,边际保护程度越高,则实际制定的贸易壁垒越高,贸易摩擦也就愈剧烈;这就证明了,由于边际保护的目的,即使是对于一国的夕阳产业,保护和贸易摩擦也会发生。

第二,我们再分析效率均衡的结果。

效率均衡就是从整个世界福利最大化角度来看的最优均衡状态。显然,世界的总福利应该是F国的福利和H国的福利之和,这里的福利计算是没有权数的。所以,效率均衡是由以下规划确定的:

上的结果说明,在全世界福利最大化均衡状态下,应该让τ*=0,也即F国没有设定贸易壁垒,是一种自由贸易的状态。这也再次证明了自由贸易是有利于全世界总福利的提高的,国际贸易能够促进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然而现实的情况,由于贸易给不同国家带来不对称的收益,再加上边际保护等原因,真正的自由贸易是不大可能实现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是现实世界的常态。由这一部分的分析,笔者能够得到结论二。

结论二:在实现全世界福利最大化的效率均衡状态下,可以推出τ*=0,即自由贸易是最好的均衡,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必然损失世界的总效用;但贸易政策是一国单边的决策过程,单边福利最大化的结果决定了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以上模型分析的结果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边际保护和福利的加权计算法引起贸易摩擦以及加剧贸易摩擦程度的过程。至此,我们不难理解,虽然中美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且中国出口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美国属于即将被淘汰的夕阳和边际产业,但美国政府为了保护该产业从业人员(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和收入,从而产生了边际保护的想法,制定较高的贸易壁垒,从而产生贸易摩擦滋生和激化。

五、总结及启示

综上分析,笔者给出了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原因的一个解释,那就是边际保护动机导致了美国政府的加权福利计算,又引起了对于边际产业的过度保护,从而产生贸易摩擦滋生和激化。正是这样的原因,美国政府会令人费解地保护对于本国经济长期增长并不利的夕阳产业,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当然,笔者并不排除由于贸易过度失衡导致美国政府不满,但同时按照经典国际贸易理论,无论两国之间的贸易如何失衡,只要市场是充分发挥作用的,贸易对于两国经济都是有益的,这再次说明,也许边际保护才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笔者提出的边际保护思想和贸易摩擦政治经济分析有着交叉的一致思路,那就是贸易摩擦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了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产生了偏向。不同的是,政治经济分析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游说活动影响了政府,笔者的边际保护思想则具有更好的微观基础,那就是从收入边际效用差异出发,认为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边际效用高的原因影响了政府的决策,给出边际产业更大的福利计算权数,而最终制订更高的保护贸易政策,贸易摩擦也就接踵而至。

找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对于我们制定应对策略就会有很好的启示。

第一,贸易摩擦是美国政府的边际保护行为,该行为不可能因为简单的外在影响而消逝,所以我们应该能够预测到,中美贸易摩擦会长期的持续下去,只要我国对美出口保持较高的价值,摩擦不可避免,所以我国要有这种心理准备,必须做好长期贸易战。

第二,解决贸易摩擦必须进一步加强和美国的经济贸易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只有当美国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我国,也就是相互依赖程度基本对称时,美国自然就会考虑到贸易摩擦的后果而毫不吝惜地舍弃边际保护的目的。

第三,我国经济贸易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提高质量和提升结构是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从此意义上来说,贸易摩擦也许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和推动作用,让我们不得不腾出一定的空间和精力来发展较高层次的产品生产,这也才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所在。

第四,任何贸易摩擦不可能仅是一个原因和因素所引起和导致的,所以笔者的分析仅是给出一个方面的合理而有力的解释,不可能囊括所有,也不可能解释一切中美贸易摩擦,所以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Sturm, Daniel M.Product Standards, Trade Disputes, and Protection[J]. Canadian Economics Association,2006,39(2):564-581.

[2] Yoshimatsu, Hidetaka.Social Demand, State Capability and Globalization: Japan-China Trade Friction Over Safeguards [J]. The Pacific Review, 2002,15(3):381-408.

[3] Bown, Chad P.Trade Disput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Under the GATT: An Empirical Assess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62):263-294.

[4] Irwin, Douglas A. and Pavcnik, Nina. Airbus versus Boeing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Aircraft Marke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64):223-245.

[5] Baron, David P.Integrate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 The Kodark-Fujifilm Case[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1997,6(2):291-346.

[6] 石磊,寇宗来.美国的贸易逆差及中美贸易摩擦成因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3-27.

[7] 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根源的反思[J].国际经济合作,2005,(9):40-43.

[8] 胡静寅.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经济民族主义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4):12-16.

[9] 李丽.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37-41.

[10] 查贵勇,高凡.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兼析中美贸易摩擦政治性原因[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7):12-18.

[11] Harberger, A.C. On the Use of Distributional Weights in Social Cost-Benefit Analysi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86):87-120.

[12]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3] Brander, J. and Spencer, B. Export Subsidies and Market Share Rivalry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5,(18):83-100.

[14] Bagwell, Kyle and Staiger, Robert W.Strategic Trade, Competitive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al Trade Disputes[J]. Economics and Politics,2001,13(2):113-128.

[15] Baldwin, R.Politically Realistic Objective Functions and Trade Policy[J]. Economic Letters, 1987,(24):287-290.

[16] Grossman, G. M. and Helpman, E.Protection for Sal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84):833-850.

[17] 王丽娜.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变化、原因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3-66.

[18] Lun, Thomas and Nanto, Dick K.Chinas Trade with the Unites States and the World[J].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Order Coder RL31403, 2007/1/4.

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文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其中就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国外贸将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从而使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更好的互接互补。对外贸易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做出贡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外贸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将体现为以下方面:

1、外贸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党的把改革开放定为基本国策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很快。进出口总值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207.7亿美元,增长了30倍。2002年我国外贸总量已位居世界第5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半。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上升新台阶,大进大出的格局基本形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随着外贸的扩大,不仅使国内众多产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带动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还将通过进口机器设备、中间品等硬件技术的转移,并伴随技术服务咨询、技术人才培训、组织管理技能和企业家精神培养等软技术的渗透和扩散,使国内企业在获得技术效应、学习效应的同时,注重技术开发和创新机制的动态培育,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要在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的基础上,到2020年翻两番。按当年汇率计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7,83美元,首次超1万亿美元(为方便计算,以1万亿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达到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49美元(为方便计算,以人均800美元为基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00美元到中等发达国象的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相适应,商品货物翻两番是个什么概念呢?2000年我国进口总额为4,743.1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1亿美元,进口2,251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额为5,097.7亿美元,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进口2,436.1亿美元;2002年进出口总额为62000亿美元左右)。如果按2000年进出口额5000亿美元为基数,进出口额大体平衡计算,到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0,0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2%,大体上相当于美国2000年的进出口规模。外贸将在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促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2、外贸将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21世纪初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时期。在我国贸易发展领域里,它突出表现为对我国贸易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规律,当一国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一般具有比较高的积累率、投资率和生产增长率,产生一批新兴产业主导部门。所以,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要依托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使调整与优化的方向符合国际分工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在国际上的先进性。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发展变化的信息,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积极能动的导向作用,推动国内经济结构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市场化和结构合理化。

3、外贸将为我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测算,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外贸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将增长1.48个百分点。外贸提供就业岗位的理论机理是:首先,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的制造环节在境内主要采取劳动密集型生产,对扩大就业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次,随着贸易与产业的日益融合,国内一般贸易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变大,产业链条加长,技术和附加值含量从低到高扩散,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此外,在贸易结构方面,我国对发达国家市场出口仍然主要是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主要是相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主要是相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这种基本上按照国际比较优势形成的贸易结构,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裕的竞争优势,随贸易成长创造出更多的新就业机会。同时,我国动态比较优势形成梯次分布的格局,即劳动密集型贸易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贸易将长期并存,这意味着我国以人力资源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出口增长的新的主力军。由于这种贸易结构变化是立足于我国的动态比较优势,就业创造效应将更加明显。

4、外贸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全面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民。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农”问题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我国将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订单农业以及公司加农户的农业外向型产业化模式,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花卉、杂粮、畜牧产品、水产品等各类农产品的出口将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发挥重要作用。从更深远的意义看,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贸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还表现为,外贸发展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实际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换,通过“干中学”效应,逐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竞争原则开展各种商务活动,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可以说,我国外贸发展,将不只是一个量的增长,而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本质,是外贸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发展外贸,主要是为了调剂余缺,后来主要是为了出口创汇,现在外贸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二、对外贸易未来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

未来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除了存在低价竞销等外贸经营秩序混乱、一些不法经营行为干扰,以及类似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冲击等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外,我国外贸发展还将面临四大发展障碍。

1、关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问题。根据我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关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简称“特保条款”)的规定,在加入WTO后12年内,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一WTO成员领土时,如果后者也有这种产品或有直接竞争产品,中国产品造成了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TO的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同时,如任一WTO成员方认为,自《WTO协定》生效之日起,《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由于扰乱市场,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也可请求与中国磋商解决。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主要针对针织布、袍服和文胸三种产品)的期限是2008年12月31日,即为期7年。在收到磋商请求后,中国应同意将所涉及产品的装运量减少到一个很低的比例。它严重背离WTO非歧视、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原则。特保条款实施的条件低于反倾销、保障措施等WTO规则规定的贸易救济措施,并可以仅针对中国采取进口限制措施。而且当其他国家引用这一条款时,中国的报复能力受到更多的限制,在进口国是基于中国产品进口相对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两年内不能采取报复措施。在这种没有制衡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特保条款的滥用,中国出口产品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遭到限制。截至2003年10月,WTO成员方已对我国提出9起“过渡期具体产品特别保障措施”,美国已启动对我国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的调查。这对涉及到的中国生产和出口企业都是重大冲击。

2、关于反倾销应诉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根据中国加入WTO承诺的法律文件《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的相关规定,当一WTO成员方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一项补贴和倾销投诉时,如何确定我国出口商品的国内成本和价格?如果在中国生产的这个商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等各个方面都是以市场经济条件运作的,就用它;如果不能清楚表明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运作的,那就可以找个其它国家的相同产品来比较,即替代国方法。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关于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的规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15年内,我国在接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时,不得不接受“非市场经济”的歧视性待遇。它意味着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企业将长期存在明显歧视,认定一些企业享受政府的补贴,不接受相关企业提供的成本数据,而采取所谓的按照市场经济第三国同类产品成本的方法来判断与推算我国产品的倾销事实与幅度。这将对我国出口可持续增长带来极大威胁。

3、关于贸易政策过渡性审议机制问题。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重要机制之一。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乌拉圭回合通过了一系列的方案:《关于通知、协商、争端解决和监督问题的谅解》、《总干事关于通知和监督问题的建议书》、《争取较好未来的贸易政策》和《埃斯特拉角部长宣言》等过程形成了WTO协议附录3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1995年1月1日,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生效,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开始正式运作。作为世贸组织的一个永久性特征,世贸组织的所有成员的贸易政策均须接受审议。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是世贸组织定期对其成员方的贸易决策与立法程序以及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实行审议并提出相应建议的机制。从性质上看,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是作为世贸组织的一种监督机制,也是提高各成员方贸易政策透明度的工具;从功能上看,它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可预见性,预防和减少国际贸易争端;从形式上看,对各成员方进行国别的、定期和轮流审查,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WTO成员方的审议年限分为两年、四年、六年不等。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8条关于过渡性审议机制的规定,WTO将在中国加入后8年内,每年审议中国实施WTO协定和履行承诺的各种贸易政策,中国必须在审议前向WTO每一下属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此后才能在第10年或总理事会决定的较早日期进行最终审议。这是中国加入WTO的义务与一般WTO成员的不同之处,在WTO的历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而且正常的贸易政策审议只是由WTO秘书处贸易政策审议部门的官员进行。因为根据世界贸易排名,中国将每4年接受一次贸易政策审议。它对中国的过渡性审议不仅频繁,而且更加深入,将有16个WTO的下属分支机构参与审议,每个机构将就自己负责的领域对中国遵守承诺的情况进行评估。这一义务使得我国外贸政策的透明度空前提高,但国际贸易中的灰色区域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所以,我国的外贸促进措施和支撑体系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4、关于国内出口欠退税问题。国内出口企业对出口欠退税问题可谓怨声载道。产生出口欠退税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来国家安排的预算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出口退税资金需求。长期的巨额欠退税不仅大量占压企业资金,加大企业出口成本,削弱出口竞争力,而且严重影响政府依法行政的形象,挫伤不少出口企业的经营积极性。2004年我国外贸将因受出口退税率调整和国内经济扩张期进口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有所下降。按照国务院关于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将实施新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为17%、13%、11%、8%和5%五档,按现行出口商品结构,我国平均出口退税率将下降3%,据专家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下降4.9个百分点。调低出口退税率将会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有可能影响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一些企业原本处于保本微利的商品有可能放弃出口,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市场,进而使中国出口增速和总量扩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出口退税增量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担后,是否会引发新的欠退税以及跨地区收购出口受限等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解决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配合与努力。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我国的外经贸工作必须切实抓住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外贸发展新思路与新举措,推进外贸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澄清认识,把外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务来抓。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出口依存度太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其实,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业不亏损,国家也不补贴,在这一前提下,只要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出口产品卖价又合理,我们就应当鼓励多出口,这样做就不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或造成出口贫困化增长。另一种观点是只强调扩大内需而忽视外需的作用,这是不科学的,诚然,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扩大内需是我们长期应坚持的正确方针,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始终如一地坚持投资、消费、出口需求的三轮推动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价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发展,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应当强调,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社会就业,弥补国内短缺资源,只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国内厂商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由外商委托制造向委托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发展,加工贸易也会延伸链条,增加附加价值,加工贸易也会向高层次发展。走私严重是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不是加工贸易自身的弊端。

2、制定新时期的外贸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曾经制定了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大经贸、科技兴贸等外贸发展战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实现进出口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必须顺势而为,制定我国外贸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战略思路,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明确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外贸的层次和水平,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们认为,要把国际贸易结构优化和升级,作为21世纪初期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和战略重点,在外贸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外贸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反映了动态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动态贸易理论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比较优势不再固定于一个国家的禀赋的绝对拥有量和相对拥有量。加大知识技术及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投人,使其增长速度快于实物资本及劳动力普通要素,就会将该国的比较劣势部门产业变成比较优势产业,进而提升其贸易结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式。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推行工业化战略中优先考虑发展的产业之一,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转向高技术产业后,国内围绕该产业的相关行业的成长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加之要素积累都会更有利于其发展,从而带来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高技术产业贸易还是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将处于不同国家的各个子公司的生产、销售连为一体,特别是通过加工贸易的国际分工形式,将各个东道国参与到了跨国公司构造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享受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其次,要扩展贸易空间,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我们应首先关注和重视的市场,但对这一市场的开拓也要注意均衡。国际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与我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尽管竞争激烈,我国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对手比,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深层次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不仅使我们能够得到较多贸易利益,而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当然,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开拓也存在均衡的问题,例如我国对日本市场的过于依赖和对欧洲市场的开发不足。由于我国对这些市场出口占我总出口比例较大,因而它的不均衡发展表现了更大的风险性,而且也是开发发展中市场所不能替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替代大幅下降的日本、香港、东南亚市场的是美欧市场,而不是非洲、拉美或其他市场)。发展中国家中那些经济发展较快,贸易环境相对稳定,市场潜力巨大或具有战略前景的市场是我们今后应特别关注和加大开拓力度的市场,也是国家政策应重点支持的市场。虽然发展中国家市场相对容量小,不成熟,但其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动荡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经济增长,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市场已展开强大攻势(如韩国对拉美),甚至结成区域经济集团(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东欧加入欧盟、韩日自由贸易区探讨),国际分割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的举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不积极参与其中,将可能失去重大市场机会。

第三,要创造竞争优势,重视企业制度创新。开拓国际市场归根结底靠的是企业的竞争力。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实力,是市场多元化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实施都应该围绕是否能够调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是否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受体制的约束,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或者参与国际竞争的时间短,范围窄,有限的企业实力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在未来几年里,对外贸易战略应把侧重点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转向大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问题。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国内的资源和市场是有限的,企业应利用一切机会,勇于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寻求最佳效益。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是搞活进出口的关键所在。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体制要有灵活的机制,诸如自主经营权、改造发展权、留利权(包括分配使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组织结构自决权等。二是企业在享有充分自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含技术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垄断条件下的集团竞争,贸易利益的来源主要取决于集约化规模的程度。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而我国外贸企业结构迄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存在着缺乏主导产业、无长远规划、缺乏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等缺点,发展潜力极为有限。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外贸事业,必须使外贸企业向大型化、实业化方向发展。

第四,要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占领国际绿色市场。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成本的最小化的经营决策,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之中,采用社会经营决策,统筹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应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并加以宣传、推广,保证我国出口商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减少贸易摩擦。要大力开拓环保市场,应努力提高环保技术、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同时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可持续的、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3、积极应对入世的不利条款。多年来,主要WTO成员一直对我国实施歧视性的贸易政策,这种歧视性政策的背后,有对我国社会制度的固有偏见,也有对我国经济增长和贸易竞争力的恐惧和防范,我国入世的不利条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各国的政府层面没有专门针对WTO规则的法,各自用国内法处理与中国贸易关系,我们要踏踏实实研究其是否符合WTO规则,知己知彼。针对不公平的歧视性待遇,我国出口生产企业或者行业面对反倾销,首先是要用法律和事实来证明某一遭投诉的出口产品或者同一产品的行业的生产、供应和销售各个方面均具有市场经济条件,如能证明而且能够获得进口方反倾销主管当局的承认,中国的生产者和出口商就能直接被承认为具有市场经济地位。如果还不能获得认定,则一旦遭遇反倾销诉讼,要实事求是,积极应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进口方成员的相关法律武器。例如,根据美国等反倾销程序中关于“可获得的最佳信息”BIA(BESTINFORMATIONAVAILABLE)的规定,积极选取对我出口产品有利的“替代国”价格,以争取获得较好的反倾销应诉结果。我们既要积极应对入世的不利条款,最大限度消除对我国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特保条款”、“非市场经济”等不利条款,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贸关系所处的地位,从最大限度地争取我国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务实的态度,制定应对不利条款的战略措施和具体案件的工作方案,注意防止某些贸易伙伴将不利条款政治化,以及滥用不利条款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因事因时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促其尽快取消对我的贸易限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积极参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审议,加强南南合作,继续为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改变自身所处的国际大环境,使世界经济早日纳入平等的轨道。

总之,世贸组织有一整套完备、明确和细致的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它们的熟悉程度是决定我们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我们要想参与国际分工,要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占据有利形势,必须要抓紧学习世贸规则。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熟悉WTO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了解WTO制度,可以有效地利用WTO的原则解决在国际竞争中遇到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密切跟踪WTO的活动,从而影响未来的谈判;可进一步利用自由化措施,将关税减弱和自由化的承诺转化为贸易的机会;同时深入研究WTO的各种例外条款,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以最大程度地利用WTO规则,减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文5

一、全球经济、贸易与投资的增长势头将得到巩固

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初的严重衰退后,在空前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下,2010年世界经济实现了超预期复苏,国际经济组织不断调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总体上看,2010年全球经济呈现普遍复苏局面,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或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基本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正增长。截止2010年第三季度,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已连续五个季度环比正增长。而新兴经济体问的经贸合作加强,对发达经济体依赖程度下降,经济增长势头好于发达经济体。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球经济虽未脱离复苏轨道,但复苏步伐并不稳定,全年呈现前高后低增长态势;同时复苏步伐也不平衡,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仍然远高于发达经济体。

随着经济复苏,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全球经济政策的退出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迄今各方对2011年全球经济的信心不足。国际经济组织普遍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不会高于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10月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2%,低于2010年的4.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0年11月的经济展望报告确认,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4.6%,但2011年将放缓至4.3%,2012年反弹至4.5%。联合国2010年12月的报告分析,全球经济增长在2010年中明显减速,2011年的增长很可能更加缓慢,经济增长率将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2012年将为3.5%。初步分析判断,缓慢复苏将是201 1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美欧日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不会止步不前,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

从贸易领域看,2010年世界贸易呈现全面、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复苏步伐比预期要快,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都实现了较高的进出口增长率。与世界经济类似,2010年全球贸易复苏不稳定、不平衡。上半年,在发达国家补库存效应明显、新兴经济体内需增长强劲的背景下,世界货物贸易额强劲增长,回升速度高于预期。下半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放缓,进口需求减弱,企业补库存需求逐步减弱,世界贸易增长没有上半年那么强劲,贸易增速也放缓。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流动的恢复步伐大幅放缓,占全球贸易总额90%的70个经济体的贸易额同比增长18%,比第二季度的26%有明显下降。2010年9月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0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幅将达到13.5%,将是自195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发达国家将增长11.5%(2009年下跌15.3%);包括发展中国家和独联体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将增长16.5%(2009年下降7.8%)。需要看到的是,世界贸易如此高的年增长率部分原因在于金融危机期间世界贸易急剧、大幅萎缩从而造成基数相对较低。

2010年全球贸易活动渐趋活跃,使全球经济复苏重获动力,贸易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动力。总体看,此轮世界贸易复苏呈现V型波动走势。随着全球贸易的恢复,世界贸易额比2009年2月的低点增长了近20%,但全球贸易总水平仍低于危机前高峰。截止2010年7月,世界贸易大体上恢复到2008年7月水平,非常接近危机前2008年4月时的峰值水平,其中,新兴经济体的进口和出口均已超过危机前高点,但发达国家的进口和出口仍低于危机前的高点。如果世界经济不发生大的动荡,2011年世界贸易将延续目前的上升轨道而持续增长,但贸易增长率将放慢,因为各国的贸易增长将逐渐回归到危机前的正常增长趋势。IMF预测,2011年世界贸易量(货物和服务)将增长7%,而2010年的增长率将为11.4%。OECD预测,2011年世界贸易量(货物和服务)将增长8.3%,低于2010年的12.3%。

从投资领域看,全球跨国对外直接投资(FDI)规模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幅缩减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正不断恢复,但总体看2010年全球FDI流动呈现停滞状态。监测数据显示,全球FDI流动在经历四个季度的缓慢回升后,在2010年第二季度再次下滑,其中这种下降在一些发达国家表现显著,而流入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FDI小幅下降。这表明当各国政府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一些国家在财政赤字及债务增加情况下减少公共支出时,来自私营部门的FDI还未做好增加投资的准备。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UNCTAD)2010年10月的《全球投资流动和投资政策趋势》称,2010年全球FDI流动可能出现低迷局面,这意味着即使全球FDI流动在年底前仍可能实现低速增长,2010年全年FDI流动仍将比危机前的平均水平低25%,比2007年历史最高水平低40%。总体上看,2010年全球FDI流动与2009年相比可能会略有增长,中长期前景仍然看好。UNCTAD分析,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加上汇率大幅波动以及保护主义的威胁等不利影响,新一轮国际投资的出现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全球FDI的全面复苏要求各国做出新的努力,进一步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状况并促进经济增长。

二、全球经济增长仍不平衡,呈现“南高北低”态势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格局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方面,受房地产泡沫破裂和债务危机的严重打击,多数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居高不下,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另一方面,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相对强劲,经济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间接地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外溢效应影响,也无法完全摆脱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速出现小幅放缓。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步伐明显不同,主要是由这两大经济体系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的不同造成的。展望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依然不平衡,将继续呈现“南高北低”态势。

IMF预测,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为2.1%,低于2010年的2.7%;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为6.4%,低于2010年的7.1%。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危机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出现大幅萎缩,预计将需要较长时间修复损失。

2011年美欧日经济低速复苏局面难有大的改变,其经济增长放缓将继续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在过去两年中,发达国家采取的超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遏制了金融危机的恶化势头,刺激了经济复苏,但迄今其国内金融系统仍然脆弱,信贷供给与需求缺乏活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债务大幅度上升,这种状况既给金融市场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也对财政政策的实施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经济约束。2011年许多发达国家将不得不采取财政紧缩措施,这将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经济复苏正在继续,政府开支、出口、私营部门库存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大,占美国经济总量2/3的消费支出温和增长。但失业率高企图、收入增幅较小、房屋贬值及信贷紧缩等,抑制了消费支出增长。危机后,美国失业率持续维持高位,目前再攀新高,达到9.8%。美联储预测,2010年美国失业率为9.5-9.7%,2011年预计为8.9-9.1%,美国失业率回归到5%至6%的正常水平还需要四到五年时间。经济复苏力度不足以降低失业率,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展望2011年,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和通货膨胀率小幅上扬,奥巴马政府延长减税方案也将有助于提振经济增长,但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以及家庭负债的削减将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下行风险。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增长率在2.5%左右。

受不断蔓延的债务危机和成员国紧缩财政影响,2010年欧元区经济只能实现1.5%左右的增长,在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中增幅最低。经济复苏中,欧元区成员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作为欧元区经济势力最为雄厚的德国和法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而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经济复苏艰难。由于欧元区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导致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监管,债务危机不断发生,且无法及时和有效地应对,打击了投资者对欧洲经济的信心。目前,欧元区国家财政状况良莠不齐,一些国家大幅削减开支并提高税率以控制预算赤字,欧元区经济在2010年第三季度大幅放缓。鉴于债务危机不断、金融市场动荡以及欧元疲弱,人们对欧洲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存有疑虑。预计2011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在1%左右,比2010年更低。同时,欧洲国家很可能会继续呈现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速,核心国家(如德国)将保持较强劲的表现,而许多非核心国家仍将处于衰退中。

日本金融体系受国际金融危机直接打击较小,但实体经济受欧美经济衰退的冲击巨大,危机中日本经济衰退程度更甚于欧美。2010年,受益于亚洲新兴市场内需扩张的拉动,日本出口恢复显著,从而拉动整体经济复苏,全年有望实现超过3%的增长。但日本经济复苏异常脆弱。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受日元汇率不断升值和海外市场需求减弱影响,其出口增长将受到抑制;二是伴随一些刺激措施到期和刺激效应减弱,个人消费和企业产出将转疲软;三是通货紧缩现象严峻,劳务及商品价格下跌不止,尽管政府大规模动用财政手段,银行放松货币刺激国内需求,但关乎企业生存的竞相降价愈演愈烈。2010年10月下旬,日本内阁出台了高达5兆日元的紧急综合经济对策,以应对日元升值和通缩困局。但人们对日本2011年经济增长幅度普遍不乐观,预计只能增长1.0-1.5%。

2011年新兴经济体将持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国际经济力量“东升西降”进一步强化。在经济增长方面,亚洲、拉美等地区新兴经济体要比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表现更加出色,经济恢复强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复苏乏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将在2011年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但增长势头会有所减弱。减缓的原因既来自国内宏观政策的逐步收紧和各种经济刺激措施的逐渐退出,也受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IMF预计,2011年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6.4%,低于2010年的7.1%,但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远高于发达国家。

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201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强劲,增速将高达9.4%,是世界经济4.8%增长率的近两倍,是发达经济体2.7%增长率的3.5倍。由于多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异,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对比出现变化。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复苏中,新兴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南南贸易发展为全球经济贸易回升做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对原材料的强劲需求,带动了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了拉美和非洲地区的出口,也带动了它们的经济增长。但也要看到,新兴经济体经济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增大,资产泡沫风险上升,本币升值较快,经济下行风险也在积累。IMF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为8.9%,印度将为8.2%,略低于各自在2010年的水平,因为这两个国家也无法完全摆脱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影响。

三、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

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实现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当前,世界经济中面临一些重大风险和挑战,如金融市场脆弱、欧洲债务危机不散、外汇市场局势紧张、保护主义仍具威胁等。与金融危机爆发时相比,各主要经济体的合作在弱化,这将影响应对经济风险的有效性,特别是货币政策不协调可能成为金融市场动荡和不确定的根源。同时,世界经济中的许多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各种矛盾和摩擦可能进一步上升。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与影响有待及时评估。

2010年11月初,美联储宣布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示将在2100年年中前购买总额6000亿美元的长期债券,并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资产到期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解释,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的目的,是要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汇价,减低市场借贷成本和增加美国出口竞争

力,以刺激经济和就业,促进美国经济更强劲复苏。美国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质上是在接近零利率水平下向经济体直接注入大量美元。这将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增强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加剧一些国家的竞争性货币贬值,也造成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加大。另外,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未来财政不平衡的风险和对长期通胀的预期,这也将会破坏经济的稳定性。美联储大量释放流动性的行为最终将产生怎样的实际效果,需要对这一政策执行的速度和总规模进行定期评估。

第二,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亚洲国家面临的通胀压力空前加大。

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经济前景好转,全球通胀率已从经济衰退时的低谷回升反弹,但美欧日的通胀率仍处于或低于预期水平,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通胀率提升到6%或以上。危机中各国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充裕,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新兴市场,加上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国际粮价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新兴市场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为此,拉美和亚太地区一些新兴经济体已从2009年下半年纷纷加息抑制通胀。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疑进一步加大新兴经济体经济决策的复杂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使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上升。从目前态势看,如果新兴市场不采取更有力的货币紧缩措施,这些地区(特别是亚洲)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通胀问题。对新兴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两难局面:一方面,全球流动性泛滥使通胀压力大增,居民生活负担加重,资产泡沫风险上升;另一方面,加息可能抑制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大本国资产的吸引力,增加本币升值压力,并影响到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出口。如何有效避免这种风险,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第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维持在高位震荡。

2010年国际商品市场继续高位运行。IMF编制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显示,截止2010年11月底,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综合指数同比上涨16.3%,比年初上涨13.2%,其中非能源类商品价格指数上涨25.7%和20.6%,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能源类商品同比上涨11.1%,比年初上涨8.8%。在非能源商品中,食品饮料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年初上涨22.4%和18.0%,工业原材料分别上涨32.8%和23.5%。这主要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需求旺盛,带动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而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导致资本投机炒作等也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

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上涨态势,期间不排除大幅波动的可能。2011年决定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基本力量包括,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及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支撑,将对大宗商品构成强大需求,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元汇率走弱也是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因素;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将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到进一步的鼓动作用。在今天的国际商品市场上,资金在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流动速度和规模被进一步放大,不仅可能推高商品价格水平,还会加大价格的波动幅度。

第四,警惕限制贸易和投资政策正在逐步积累的危险上升。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逐渐转好,总体上看,各国新采取的限制或保护措施比危机爆发时有所减少。国际经济组织的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贸易与投资的新限制措施数量仅在缓慢增加,其中新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调查呈下降趋势。但要警惕的是,各国在危机期间实施的紧急刺激措施并未随着危机消退而撤走,各国取消危机以来陆续采取的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的进展相当缓慢。由于很少有限制措施实际上被取消,尽管新措施的实施数量总体而言下降,但累计起来的仍在实施中的限制贸易和投资措施的总数量在增加。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组织启动了对贸易和投资政策定期监测的机制,对遏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起到重要的预警和监督作用。但是,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维持的时间越长,从中受益的群体对其依赖性就越强,措施的最终取消也就变得越难。贸易和投资保护措施总体上稳定增长以及现有限制措施的取消速度缓慢,表明在后危机时代保护主义措施存在明显的制度化风险。各种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的逐渐累积,也将加剧国际经贸摩擦,阻碍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这需要对保护主义保持长期和持续的警惕,在加强对贸易和投资保护措施监控的同时,也要注意督促尽早取消已经采取的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

四、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1年是我国经济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从目前看,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将进入平稳、温和的趋势性增长,但通货膨胀的预期仍然存在。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将为我国外经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保障。

从国际环境看,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外经贸发展既面临许多挑战,也存在新的发展机遇。从有利条件看,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将在不同程度上继续恢复,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空间尚在,这需要我们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其次,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和调整,将推动跨国投资复苏和新一轮产业转移,有利于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继续扩大,为我国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带来机遇。第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动力正在增强,相互间贸易与投资合作加深,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

从不利条件看,世界经济复苏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目前情况看,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投资需求依然疲弱,而它们是国际市场最大的需求方;新兴经济体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在增大,经济下行风险在积累。全球工业制成品市场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一些发达国家正在重振出口,各国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此外,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全球经济失衡以及美元汇率波动等,都会为一些国家实施保护主义提供口实。

后危机时期,面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如何在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的同时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外经贸发展将是极具挑战性的。展望2011年,我国要努力保持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外经贸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新要求,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实现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平稳较快发展。要在加快外经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中,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一)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

稳定拓展外需,在巩固传统优势、保持外贸平稳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优势,提升外贸发展质量。要不断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推动出口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进口贸易,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要支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完善进口促进政策,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措施,促进贸易平衡。适应国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推动企业技术改造。

(二)加快服务贸易发展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发展。稳定和拓展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出口,大力支持技术、文化、中医药和软件等重点领域以及信息服务、商贸流通和金融等新兴服务出口。适当扩大服务进口,带动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完善国内和跨境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加强服务贸易监测分析。

(三)坚持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引进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和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稳妥扩大生产业和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对外开放。要将外资准入管理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有机结合起来,依法保护国内产业安全。要更加深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新的投资合作方式,进一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拓展我国外部发展空间。同时,要规范企业境外经营秩序,注意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

(四)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不断提升多双边合作水平,妥善处理矛盾与摩擦,促进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把握新兴市场国家步入上升期的特点,通过贸易、投资和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顺应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扎实推进自贸区建设。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这个平台,密切我国与WTO各成员的合作,在复杂利益格局中把握和处理与各成员间的经贸关系。2011年是我国加入WTO十周年,要在总结成绩与不足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机制的协调与对话,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国际贸易如何开展范文6

关键词:模块化;国际物流网络;生产网络;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2―0015―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从经济国际化时代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科技革命及其推动的产品内分工的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导力量。产品内分工、信息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应用又催生了模块化技术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生产过程的国际分散化和生产组织一体化相共存的发展格局,此时,模块化生产才真正成为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在跨国公司所组织的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内,企业组织呈现柔性化趋势,其定制化生产方式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之间的往来也由原来松散的、短期的、随机的、一次性的交易变成紧密的、长期的、较多稳定性的频繁交易。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以其庞大的全球分工体系,在母国和东道国两个层次上的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母国的体系外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公司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分工合作网络,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与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将全球生产与贸易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使建立区域性政治经济联盟和政治经济共同体成为可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带领世界走向史无前例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而近年来服务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几乎所有的服务产业中都可以看到国际化的动力和倾向,尤其是在物流、金融、通讯、商务咨询等生产服务业中的倾向更为突出。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对国际物流业产业结构特征和竞争新动态的深入分析并在阐释其实施模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得出通过模块化分解与整合形成国际物流模块化网络的可操作性路径,并试图将模块化生产框架扩展到其它生产活动领域,进一步通过生产服务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形成全球生产网络的机制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不仅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及其他生产服务业的模块化发展与服务网络的形成并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形成全球生产网络提供理论指导,也会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中促进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60年代初,模块化只是被看成通用化和标准化的零部件来研究,90年代后模块化才被看成是包括分离与组合的系统性概念被首次提出,慢慢进入到设计、生产、消费的模块化大发展时期,开始对产业结构的变革产生着革命性的意义。模块化是一个不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还可以使集中的决策变得更分散的追求创新效率与交易费用节约的子系统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包括系统分解和系统集成的过程。虽然现在模块化被认为是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完全依附于总部的科层单位,而是在不违反界面联系规则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创新的相当于一个个内部市场的高度自律性的分部,是能对顾客多样化需求做出灵活快速反应并可随市场竞争的变化动态演进的柔性组织。目前理论界逐步形成了从设计模块化到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和产业模块化的较为完整的模块化理论体系,但国内外模块化理论研究大多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对服务业模块化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都是把制造业中的模块化理论直接运用于服务业,广度和深度都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模块化实践。有学者认为服务业模块化是服务需求拉动、成本压力的推动和技术催化三力作用下的结果,也有学者从价值链、企业边界和顾客接触三个维度分析了服务业及其组织模块化的必要性和动因。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模块化要求企业组织的模块化,服务模块化组织是由遵循严格的先后顺序排列的、相互依赖程度较高、沟通性和协调性较强、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自营或共享的方式实现的各个基本模块之间紧密结合形成的,是把科层组织权威机制的计划性和市场价格机制的竞争性糅合于一身,既防止市场失灵,又可克服一体化组织的失效,从而能够达到交易效率最大化特性的中间性组织。近来,又有学者通过对服务流程模块化到组织模块化的发展演化路径论述了推动服务型跨国公司模块化不断向高级演化的创新动力,也有提出借鉴国外服务业聚集的做法,通过建立生产业模块化、现代服务业积聚模块化和外资拉动模块化三种各具特色的服务业模块化组织来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服务能级和品位,还有的系统分析了适合于服务业模块化组织的界面管理机制、信任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三种协调机制及其实现路径。

总之,对服务模块化的研究由最初的服务业领域逐渐拓展到生产性或服务性的服务模块化组织中,未来将会有更多从利润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人手对微观企业和宏观产业服务模块化进行分析。然而,现在服务模块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模块化技术在服务业与服务组织中的运用,不是对某个特定的具体行业就是对整个服务业的模块化可行性进行探讨,却很少有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全球生产网络起粘结作用的生产业主体一服务型跨国公司的服务流程模块化以及通过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而从经济学视角下对服务流程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构建以及对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模块化嵌入及其影响的探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的研究试图填补这个空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不单对国际物流业的模块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更把它扩展到其他生产服务业以及经过数字处理的一般服务业领域,更为其通过服务流程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实现全球模块化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操作性路径指导,这就为解释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模块化互动发展形成全球生产网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单有制造型跨国公司还有生产服务型跨国公司这一命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第二,研究思路的创新:并不单纯就模块化论模块化,而是在对国际物流业是如何通过服务流程模块化的分离与分立再到连接与整合形成国际物流模块化网络并通过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具体过程进行深刻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在互动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流程模块化更大范围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或如何通过从服务业流程模块化到模块化全球布局更好地整合散落于全球各地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从而把生产服务流程模块化与制造型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结合起来,探索其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内在规律,给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指导。后面的章节如下安排:第二部分对国际物流网络服务流程模块化的可行性与必然性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从国际物流网络服务流程通过模块化的分离与分立再到连接与整合形成国际物流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部分对国际物流网络通过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形成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进行了探析;第

二、国际物流网络服务流程模块化可行性及必然性分析

(一)国际物流网络服务流程

现代物流按空间来分包括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网络系统是把全球范围内的商品采购、运输、仓储、加工、整理、配送、销售和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见图1),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一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从而为其客户带来更多新的价值增值的系统,是为保证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实现,促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物资流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是通过产品流动网络系统和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支撑国际物流各要素子系统有效运行的网络系统,其中,产品流动网络系统是国际物流的载体,它可以看作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由国际贸易口岸、保税区、保税仓库、国内外中转仓库等多个收发货的节点承载的商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检验、包装、流通加工以及前后的整理、再包装等各要素子系统组成的心,通过实现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来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基本需求的具有支撑作用的有机整体。而对国际物流信息进行交换和处理的物流网络信息系统具有信息量大、时间性强、交换数据频繁等特点,不仅对物流国际化有着重大的影响,也是实现国际物流目标的关键。

跨国物流企业依靠国际物流网络系统提供跨境的物流服务,一般而言从供货方到收货方的业务流程共包括如下图2所示的8个步骤,全程每个步骤都掌控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监控中。

(二)国际物流网络服务流程模块化的可行性及必然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全球范围内贸易数量急剧增长,交易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国际物流活动日益频繁,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国际物流从单一形式向模块网络系统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好多跨国物流企业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物流联系,纷纷在全球建立物流节点,使得国际物流与城市物流、区域物流相互叠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系统。可见,国际物流活动是物流企业伴随着跨国经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的服务过程。日趋宽松的全球市场为跨国物流企业的全球扩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国际物流业中的运用,进一步加快其全球扩张的步伐,慢慢地国际物流业客户遍布世界各行业、各角落,每天处理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庞大而繁杂。国际物流网络规模决定着市场规模和竞争实力,并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而要建立起国际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技术含量以及利润率相对较高的通达全球的巨大网络系统,对人才、资金与时间等投入都有极高的要求,这已经形成了一道自然垄断的门槛把大多企业拒之门外,随着全球网络的纵深发展,会出现强者更强赢者通吃的寡头垄断局面,这样,一个全球竞争对手的战略调整极容易引致其它竞争对手的跟随和效仿,以维持各自的全球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所以,大部分跨国物流企业为了获得全球竞争优势,通过开展空运与海运、地面运输、合同物流及国际邮递服务等相关多元化业务的混业经营来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更好地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种愈来愈强的混业经营趋势,使得跨国物流企业必须通过更多的跨国并购来快速吸纳并整合更多具有国际竞争性的物流资源,因此,对其资源整合能力和混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通过流程模块化不仅使物流服务可以像制造业一样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优势,更可降低因为服务的无形性为顾客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模块化的服务在制造品和服务之间会起到桥梁作用,使得制造与服务之间界限更为模糊,也只有通过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把服务流程和组织架构模块化才可以为跨国物流企业应对外部动态变化的复杂竞争环境和内部复杂庞大的全球混业经营系统提供高效的方法、手段和路径。

模块化生产以整个生产系统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它打破了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组织层级和垂直边界,强调组织的渗透性和灵活性,这与物流的系统思想、整合管理的资源观吻合。加上国际物流业不仅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非常高,而且满足服务业流程各功能部门要实现模块化生产的条件,使得国际物流服务可以较容易地被界定、分析和分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物流将本来相对连续但独立的流程: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分解成不同的业务节点模块,然后通过全球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保证了全球网络节点的紧密配合,从而不但使复杂的物流系统工程问题变得简单,更可通过各模块背对背的创新提高全球物流网络的创新速度和水平、服务效率和质量以应对急剧攀高的迅速、准确、安全、便捷以及个性化的市场要求。所以,为了应对日趋全球化和激烈化的竞争实施服务流程模块化成为跨国物流企业可行的必然选择。

三、服务流程模块化视角下的国际物流网络形成过程

(一)国际物流网络服务流程模块化的分离与分立

依据显性和隐性的设计规则,将国际物流服务流程分解为功能相对独立但能并行地研发和操作的不同层级模块。其中模块内部是相对紧密衔接的紧耦合,而分解后的各模块之问能够通过明确的结构、界面和标准串联成一个有机服务流程的松耦合。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将国际物流服务流程分解为三大功能模块:主要模块、信息支柱模块和辅助与增值服务模块。其中各个子模块又可以根据功能和结构的不同逐级向下分解,具体分解路径如下(见图3)。

1.主要模块。根据功能、结构和技术不同,我们将主要模块分为采购、仓储、运输和国际转运中心模块。采购模块不仅要实现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限制条件下来组织采购活动;仓储模块;国际商品从供应地送往接收地是一个集、散的过程,商品在各中转仓库需临时存放一段时间,有时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涉及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从物流角度看,应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储存数量、加速货物和资金周转,实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转;运输模块是国际物流网络系统的核心,是实现货物从供货方到接收方的重要手段,包括从供货方到接收方的全线运输过程。国际货物运输不单运输路线长还涉及多方而且时间性强、风险性大,由于具有国内外两段性联合运输、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占很大比重,因此是物流网络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国际转运中心:根据转运中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模块化全球转运中心和一般的地区转运中心。其中,地区转运中心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洲际转运中心和国别转运中心。

2.支柱模块。在国际物流服务流程中,涉及到的各主要模块都要与跨国物流企业的全球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打交道,此平台拥有跨国物流企业内最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故成为整个物流网络中的支柱模块。可以将该模块进一步分解为如下模块:客户管理模块(或客户服务模块),主要依托将供货方名称、偏好、决策人、发货频率、发货目的地等详细的数据都包罗在内的客户数据库,通过提供各种专业化客户服务,对客户异议作出处理,也便于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营销措施,努力维系住老客户并将潜在客户转化为现实客户;销售管理模块:可以分解为包括监管和考核的销售过程模块和主要对销售人员的销售主要指标进行量化考核的销售结果模块;操作系统信息模块:是专门进行货物状态录入、处理和储存并为之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的模块,根据操作内容不同,可以将之分解为发货信息模块、中转信息模块、到达信息模块和派送信息模块;财务管理模块:是专门在网上交易平台上进行财务信息处理的模块,可以分解为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发票管理和信用控制等模块。

3.辅助与增值服务模块。辅助模块是连接仓储和运输或实现仓储到运输互换的必要手段,包括伴随整个服务流程始终必不可少的搬运、装卸、包装等子模块。增值服务模块是专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模块平台,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可以将之分解为特殊取货服务模块、网上货物工具模块、信息服务模块、海关清关模块、危险品运输模块、保险模块、包装模块以及流通加工等子模块,按照需求各子模块也可以继续向下分解。

(二)国际物流网络服务流程模块化的链接与整合

服务流程设计模块化的重点在于将国际物流服务流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但模块化分解仅仅是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物流服务的功能特性,必须将分解后的各个模块及子模块通过全球统一的结构、界面和操作流程规范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服务流程,既便于通过不同洲际、不同国家的海关监管规定和运输规定,更能保证为客户提供快捷、准确和安全的全球统一的货物处理和递送的标准化服务。所以,服务流程生产模块化的重点应该放在模块化整合上。在国际物流服务模块化生产体系中,各模块主体都要按照支柱模块全球统一设计的平台调度行事,故按照全球统一的操作流程设计的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当仁不让地成为国际物流服务流程模块化整合中制定规则的舵手,而其它模块按物流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在计算机管理信息平台周围执行平台舵手的指令,这样就完成了国际物流服务流程模块化的整合(见图4)。

虽然平台模块处于绝对核心地位但是舵手与模块之间或者每个模块之间可以不断交换变化的系统信息,整个系统全球统一的操作流程规范还可以因为某些模块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某一国家为了规范监管,出台相关新规要求每一个在此国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那相比其它企业,实施了服务流程模块化的跨国物流企业只需依据所在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对本国境内的取货、中转、派送和增值服务子模块的相应的操作细节进行动态微调,就可以最小变动成本实现对这一新规的快速响应和严格执行。另外,科学合理的国际物流模块化服务流程系统还具有可以根据动态变化的内外环境较容易地分离和替代、扩展和排除、归纳和移植、增加或减少某个模块或某个模块中的某个机构或员工却不会影响到整个国际物流服务流程系统的模块化运作,从而使整个服务流程模块化系统保持着更容易实现动态演进的柔性和扩展性,以应对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例如在客户管理模块下通过针对特定客户群量身定制的某个服务模块创新或能动的增加新的子模块,既可以更好地满足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的特殊需求,又可提高整个企业的服务模块化创新能力,从而通过扩大服务流程的供给范围,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客户群和业务量。如果此模块在运行过程中成为客户管理模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整个物流企业就可在全球进行类似模块的建设和推广。这样全球统一的操作流程规范就可因这个子模块的改变而主动作出调整,不但可以调动起各模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通过服务模块化的并行创新使得跨国物流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动态变化的全球竞争环境。

跨国物流企业通过服务流程模块化设计和生产使得企业资产的专用性不断降低,使企业边界逐渐模糊直至消失,这样跨国物流企业可调配的资源不但冲破企业自身边界更冲破国别界限,可以把服务流程的所有模块像有形产品一样布局于最具全球竞争力的区域生产,从而使发达国家跨国物流企业服务流程冲破国别桎梏向全球发展,也推动着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企业依靠某一流程模块优势更大范围参与全球服务生产。例如,美国对接印度、加拿大,日本对接中国、马来西亚,西欧对接爱尔兰和捷克等。这就导致跨国物流企业组织集中决策机制分散化,组织垂直一体化结构向模块化网络组织转变,从而实现了由服务流程模块化到全球组织模块化的转变。反过来,全球组织模块化的发展也为推动服务型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服务流程模块化并顺利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服务流程模块化的国际物流网络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嵌入分析

全球生产网络是领导厂商、跨国公司原有的独资公司、合资公司与外部的独立供应商、独立承包商、独立分销商及战略伙伴等以价值链为纽带通过分并与有机结合形成的生产网络被生产服务业的有效粘合形成的全球性经济分工网络,是生产服务业网络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形成的全球生产过程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与生产业网络经历了一体化到分离与分立后,又在全球生产网络中通过网间互联与网络融合嵌套成一体。那作为生产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在模块化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物流网络,是如何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嵌套并紧密融为一起的呢?

(一)模块化生产为国际物流网络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提供便利

随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加深、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内部的归核化战略的实施,跨国公司内部开始了垂直反整合与更大范围的模块化解构,不但各生产环节分离,更是把生产服务业也分离出去。随着产出的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了变化,专业化生产与经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模块及连结各模块的生产链。随着生产过程的演变及其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使得垂直专业化和新企业的诞生提供了可能。这样,原来同属一体化生产方式下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通过模块化发展便开始形成独立的行业或产业,每个生产模块和服务链分别由独立企业来完成,随着模块化的不断发展,各生产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都形成各自的模块化生产网络,但生产模块与服务链仍然相互依存,这种分割并没有切断网间的互联。作为生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物流先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然后再模块化做强做专形成物流网络并最终嵌入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服务于整个生产过程,使跨国公司由原来垂直一体化生产到由精专细的物流等生产服务链有效连结的模块化分散生产方式转变提供了可能。综观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从研发设计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所有生产环节与物流服务既相互区隔,又有重叠之处,互联互通的接口就是模块化的标准界面。所以,从本质上看,国际物流与跨国公司生产过程并没有脱离反而关系愈加紧密。网络经济背景下模块化的发展为生产网络与流通网络之间互联互通提供了兼容性的即插即用的技术和市场标准界面,为它们随时接入对方流程提供便利,使他们可以借助长期的超契约关系把两个网络紧密地融为一体。所以,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模块化生产引致的各工序环节的分离为日后更好地通过网络化链接和融合奠定了基础,模块化的发展为生产服务业网络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形成全球生产网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见图5)。

(二)国际物流网络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模块化嵌套

从网间互联与网络融合的角度看,国际物流网络通过模块网络化链接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整合起来,共同构成全球生产网络的主体。在全球生产网络中,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网络内各个生产工序模块的互赖性增强,国际物流通过提供空间和交易上的联系不仅仅把生产网络内部各模块和相互重叠的生产链都联在一起,更将生产网络和流通网络捆绑在一起,整合协调着全球化的模块生产过程,可见,国际物流网络已经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通过国际物流网络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模块化嵌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生产网络、物流网络便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联在一起形成空间上高度复杂的动态演进的全球网。

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由科斯的内部一体化生产到企业内部的分散化生产再到现在靠服务链连接的模块化生产,国际物流的生产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借助信息通讯技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背景下,商品除了在国内市场流动以外,还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商品的国际流动和售卖,只有通过国际物流网络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模块化嵌入,才能顺利实现国际货物的时空压缩,保证流通领域中全球商品供求的及时对接。服务流程模块化的发展与完善不但促进了全球生产外包的国际化,也促进了国际物流外包的国际化。实际上,正是通过国际物流模块化服务外包的有效连接才使得模块化的生产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得以顺利实现。因此,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离不开国际物流网络模块化发展的支撑,物流网络的模块化发展不仅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粘合剂,也使某一物流模块可随时通过标准界面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任一生产模块实现顺利对接,从而把服务业与制造业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互动发展。

五、对中国的启示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对中国的启示

1.微观的企业成长。全球生产网络是当前网络经济的微观组织形式,它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由跨国公司主导的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形成的生产网络、商品销售网络及围绕其形成的生产服务业网络共同构成的全球经济分工网络。本文分析了服务流程模块化在国际物流业中的适用性,并对国际物流模块化融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进行了探讨,不单对服务企业通过模块化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有所裨益,而且对制造业企业利用模块化服务投入提升竞争力有所启示。然而,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存在于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之外无形的手――模块化标准的存在,不仅限定了各个模块网络组织的边界及其相互关系,也提供了网络成员之间价值分割的框架,决定着网络中的价值流向。而这个标准一般掌控在跨国公司手中,谁拥有标准谁就具有了网络的控制权和分配权。所以,在服务经济和服务科学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发展还比较滞后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只有通过服务流程模块化不断自主创新,争夺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界面标准的技术控制权和规则发言权,并通过服务模块化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才能不断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为自身也为利用服务投入的制造型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当然,服务流程模块化发展对于已经具有规模的中国跨国生产服务企业而言,也便于使其积极走出去将全球各地的战略性资源整合进本企业的全球模块化网络中,不但扩大资源使用范围,更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使其全球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相信随着模块化生产及模块化组织在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我国生产服务型企业和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升。

2.中观的产业结构调整。由于生产服务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要达到产业升级并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与价值链的高端,就要大力发展物流等生产服务业。本文通过对服务流程模块化的国际物流网络融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可行性及具体可能路径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模块化生产本来就是生产网络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通过模块化的标准界面才能融入生产网络。服务流程模块化的生产服务业,既可通过行业内统一的模块界面标准对外直接投资或离岸生产将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服务组织模块纳入到全球组织框架内,也可借助全球统一的模块界面标准通过服务外包、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服务流程的全球模块化和全球组织模块化。当今产业已进入模块化设计、生产、消费的大发展时期,不管是生产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首先都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实现模块化生产,然后才可能分别通过各自的优势模块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并实现各模块的规模经济。在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下,现代产业组织研究的视线已经转向服务业,模块化作为解决复杂产品和系统的有效方法,在服务产业中也逐渐开始得到成功应用和推广。可以预见,服务模块化思想和方法,必将在更多的产业领域对企业生产服务及组织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有可能彻底改变现存产业结构,这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都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生产服务业会通过混业经营、服务离岸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并通过不断外包或联盟由组织内模块化过程外化成为全球服务网络模块化,这样就使整个行业的全球组织模块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并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推进,便于更大范围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并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宏观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作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只有通过不断营造有利其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但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也要加快服务业走出去的步伐,使其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对于技术、资金缺乏和管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服务流程模块化发展更大范围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无疑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历练国际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发达国家只会筛选其需要的那些拥有低廉劳动力或庞大客户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并将之外化成为其全球模块供应商或通过跨国并购内化进自己的生产网络中,其目标是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强化自身的全球竞争优势,不但不会主动助推发展中国家的成长,更有伺机把其完全吞没的野心。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不断强大自己的竞争力才有可能与之抗衡。在通过服务流程模块化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生产网络过程中,不断获得干中学效应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不断强化其在生产网络中的话语权和对标准的控制权,才可能慢慢由处于被支配地位向发达国家深深依赖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全球模块供应商转变。或许,这才是被发达国家完全支配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积累全球竞争优势并上升到核心地位的重要途径。

总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日益呈现出生产过程的国际分散化和生产组织一体化相共存的发展格局。因此,在跨国公司所组织的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内,企业组织呈现柔性化趋势,其定制化生产方式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之间的往来也由原来松散的、短期的、随机的、一次性的交易变成紧密的、长期的、较多稳定性的频繁交易。全球生产网络以其庞大的全球分工体系,在母国和东道国两个层次上的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母国的体系外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公司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分工合作网络,最后又经过庞大的国际物流模块化网络等生产服务业体系,将全球生产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带领世界走向史无前例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只有利用好这个重大战略机遇通过不断模块化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才能更大范围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不断强化其国际竞争力并顺利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