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文1

一、前言随着加入WTO,中国更加强了与别国的交流和合作。全方位面向世界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语言无障碍,又懂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再者,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受教育人数的增加给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中国的英语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如果还按照原有的教学大纲,势必造成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格局,短期会影响学生就业,从长远看,更影响我国英语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同行已就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秦秀白,吴古华:1999;刘润清,戴曼纯:2003),其结论显而易见:高校英语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从80年代中期始,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录用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有了新的要求。除精通英语,还要有另一些专业知识(如外交、外贸、旅游、新闻、法律、经济、计算机等)的基础知识。从那时起,我国先后有不少高校在外语专业中开办了商务外语专业或者方向。1995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已把商务英语方向列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中,这表明商务英语已进入研究生层次的语言研究。不少语言学研究者从文体学、语用学、语义学、认知科学、社会语言学、翻译理论或话语分析等不同角度对商务文体、法律语言、广告语言做了大量尝试性研究,发表过不少相关论文。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许多高校都设有经贸学院、商学院或商务英语学院,其他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在其外语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系,如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目前,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外语学院有不少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商务语言研究。重庆大学从1985年恢复英语专业以来,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从毕业生就业结构看,主要包括三类:继续深造(国内研究生或者国外留学)、英语教师(各类学校)、其他(包括各种性质的企事业单位等)。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英语专业人才,学校应开设更为合理的外语课程,因此有必要了解和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表1是2001年到2004年重庆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具体比例反映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未来职业中运用英语的两个目的:学术(English forAcadem ic Purpose)(指研究生和英语教师)、专门用途(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指其他)。不难看出,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运用专门用途英语(四年分别是60.87%、56%、52.34%、60.83%),因此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换言之,英语专业本科期间如果不开设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就无法满足毕业生将来职业的要求。表1 2001-2004年重庆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情况

毕业时间(人数、比例)2001(23人)2002(75人)2003(128人)2004(120人)研究生(包括留学)2人(8.7%)7人(9.33%)17人(13.28%)22人(18.33%)英语教师7人(30.43%)26人(34.67%)44人(34.38%)25人(20.83%)其他14人(60.87%)42人(56%)67人(52.34%)73人(60.83%)

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源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了达到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大纲》将4年的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英语专业技能课是指英语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课,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有关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大纲》中的复合型人才指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通才,而不可能是样样精专、千人一面的全才。外语专业院校、对外贸易大学、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理工科大学的外语专业所培养的对象,知识能力结构各有侧重,这是目标设定的差异;而且,由于师资设备条件、生源水平、地区差别等限定因素,各校还实际存在着教学操作和目标达成度上的差异。这种双重层面的差异很大程度体现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因此,在考虑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时候,应把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对学科交叉、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辅以较大强度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研究型、实用型两大类型人才。三、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内容商务英语涉及商务和英语两个概念,因此对商务英语的界定和定位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它也成为每一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争论的焦点。表2是第六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2004年10月23-24日在湖南大学举行)对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总结,由此可见,各校虽然都用了商务英语这个名称,但开设的课程差别很大。张佐成特别指出(2004,4),“目前,国内在商务英语教学和科研中有一种偏向,即使用英语作为授课或阅读语言,系统讲授和学习商务学科知识。这实际上是在朝‘英语商务’的方向发展”。表2 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与相关因素的相关度相关因素模式商科专业(汉语授课)商科或其它专业+少量商英课程商科或其它主修+商英辅修商英专业(专业课用英语)商英主修+其它辅修双学位(商英+其它)学生的英语基础无关低-中中高高高对英语的兴趣和天资无关低-中中高高高就业对商英能力的要求无关低中高高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无关低-中中高高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高高高高中高原版专业教材的必要性无关中-低中高中中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的一个分支(Hutchison&W aters,2002),是一种与商科专业跨学科的应用语言,它的教学中心依然是商务的英语,而不是商务学科知识本身,“因此它是英语基础教学的扩大和延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也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刘法公,2003)。把商务英语课程开设在英语专业,其重点还应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及其英语专业知识及技能。因此,我们赞成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内容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操作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张佐成,2004:6)。四、重庆大学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建立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我们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时做过大量调研和分析。一是学习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二是做了问卷调查(吴娅等,2004)。通过对在校生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目的、需求以及对现有课程、教材及教师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及要求;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既是对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实际应用效果的检验与反思,又能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修改现有课程;用人单位对于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的需求分析调查则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目标需求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在网上调研了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院校的有关课程设置。四是考虑了重庆大学自身的办学条件,特别是外语学院的师资力量,我们提出在重庆大学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建立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于英语专业二年级下期结束时通过口笔试方式挑选出优秀学生,组成商务英语方向班,在三、四年级相应减少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如单纯的口语与阅读课不开设,而是增加商务技能课程;如开设商务谈判、商务沟通、商务函电、商务英语阅读等课程;增加商务及管理专业知识的课程,如工商导论、现代企业管理、跨文化交际、市场营销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广告策划等等。本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广泛的经济管理、国际商务贸易基础理论,能在商务英语教学、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外交等领域发挥作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初级阶段达到国家专业英语四级水平,熟练掌握听说读写技能。高级阶段达到国家英语专业八级水平,具备一定英语文学修养和扎实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较广泛和全面的商务知识。再者,自国家教委从2002年实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来,我国高中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已按照新标准要求有了明显进步,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应提高了很多,由此可把有关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学导论”、“英语语言学导论”、“西方文化入门”等调整在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完成,并增加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之类的课程,我们以前的课程更多考虑的是吸收有益的西方文化,而忽略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了解,而《大纲》(2000)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目标,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需要。

参考文献

[1]HUTCH ISON TOM,WATERS ALAN.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2tion Press,2002.

[2]陈勇,肖云南.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理念及教学目标确立问题[A].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3]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1-24.

4]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1999,(4):33-36.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文2

一商务英语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1]的一个分支,是目前国内外运用与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与非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商务英语学习者可能更有目标方向,更期望成功。从事商务的人通常对效率、素质和职业的期望值都更高。”[2]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方向很明确,针对的是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所期望的成功也不仅限于在校期间,他们更多的是看重在未来的职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由此,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应该偏重于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所设置的课程也更要贴近社会以及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即当课程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3]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目前的实际学习情况是初步掌握与商务活动相关基础知识,但侧重点主要是对英语技能的掌握。就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情况而言,电子商务课程的开设正好满足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并且对于商务英语其它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在商务英语专业所设置的电子商务课程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不同。目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所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的理解有很多误区。将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混淆的人数量很多。有些人认为电子商务英语与商务英语是一样的概念,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所提到的商务活动实施的手段和方式并不相同。电子商务强调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务活动,而商务英语所涉及的大都是传统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概论与电子商务英语也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基础导向,后者是实施载体,两者虽不可分割,但研究的领域却不尽相同。因此将这些概念弄明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明确了电子商务课程在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课程定位之后,对于学生的教学侧重点就十分清晰明了。在课程中不应该过度研究电子商务的专业问题,而是应该侧重于利用英语作为载体的电子商务理论与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与阐释。与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的专业英语教学不同,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应采取全英授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出专业特点。因此教学应侧重英语语言学习。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相关的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电子商务涉及到计算机、国际贸易实务、企业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多方面。这也证实了“当代学科越来越具有从研究具体现象向研究综合问题方向过渡的特点,从而产生了大量科学的结合部———边缘科学。这些边缘科学的出现一方面以新的形式使科学继续分化,另一方面又为原来彼此无关的学科之间实现整体化奠定了基础。”[4]电子商务就是这样一个包含了复杂的多学科知识的边缘学科。因此该学科的教学如果仅停留于传统的在国际贸易的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以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为教学的脉络,因此其英语语言的教学必然要拓展到专门用途(计算机、经贸等)英语等多方面范畴,其课程必须是一门综合应用型的英语课程。”[5]商务英语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有别于计算机、网络与经贸等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电子商务概论也不可相提并论。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并且同时以提高学生综合商务素质为目标。但在电子商务的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课程设置目标不明。因为受到多种环境发展条件的制约,多家已开办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无法明确指出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目的是什么。由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电子商务课程只不过是其专业课程之一,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能设定过高。通过简单的理论学习,不可能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专业人才”。因此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就是明确课程定位。商务英语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主要涵盖了英语语言和电子商务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考虑到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应把电子商务作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平台,侧重对学生原本就很有优势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其优势更加明显。由于电子商务主要源于科技发达的美国,作为电子商务领域通用的国际语言———英语首先发生着变化。“想要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必须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阅读大量的第一手英文的电子商务信息,因此,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显得尤为重要。”[6]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正是优势所在。

2.教材更新速度不快。商务英语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和教学规划等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强。在传统的商务英语课程中,包含着“传统三门课”:外贸函电、外刊选读、外贸口语,以及用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经贸,熟悉相关英语词汇和用语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工商导论等。但这些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外贸函电和外贸口语偏重于对外贸易,尤其是商品贸易,局限性很大;外刊选读在内容的丰富和多样性上独树一帜,但由于其素材选自各国各类报刊,很难达到系统性。”[7]另外,国际电子商务环境日新月异,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有着滞后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学生拿到手的教材内容已经过时。教学规划也无法做到与国际贸易发展同步,所以也无法反映新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变革。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面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教材,并且鼓励各高校与各大电子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淘宝、卓越、当当等合作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指导教材的中英文版本,鼓励一线教师编写教辅材料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教学规划也要根据目前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做出适时调整,进一步加大实践课的内容,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

3.师资力量存在不足。由于中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导致教授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很多是从事其它专业后转向电子商务的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教授商务类课程本来就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更不用说新兴的电子商务了。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那么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国内目前的状况是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为英语专业毕业,所学的知识大都为英语语言文学或教学法,对于商务知识了解不透。而商科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水平又很难达到英语专业的语言教学要求。“电子商务在理论上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特点是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和前沿性。它是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综合、融合和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8]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师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到外界条件的一定限制,其广博性、系统性不够,大都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因此导致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科技与生产实际的需要。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就是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除了任课教师要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之外,还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会,不定期派遣教师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培训班、研修班等。鼓励教师走出高校,进入电子商务公司兼职、挂职以便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经验。聘请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做兼职教师,讲授最先进、最前沿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发展,不定期的邀请从事电子商务领域工作的企业界的精英来做专题报告和讲座,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充分了解电子商务在各类企业的实际运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4.实践环节投入不足。电子商务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许多教学环节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如网上交易、物流跟单、电子支付等。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局限于在教室内教师按照书本传授知识。但是由于电子商务课程的特殊性和实用性,教学地点不能仅仅限于教室内,应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除了基本的计算机实验室以外,还应设立EDI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这些硬件设施的配备能够帮助教学实践延伸到课堂之外,不仅可以利用网站为学生搭建一个模拟的学习操作平台,而且还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贸易环境,让学生亲自体验网络贸易流程从而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但是商务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或见习与其它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内部的实践基地实习有本质的不同,商务场所的规模大小以及商业机密能否外泄等原因都成为数量众多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入到拥有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中实习或见习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各高校的网络资源和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购买正版实习软件建立商务英语专业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此外还要尽可能的与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挂钩,为企业提供免费业务咨询及人才培训服务,同时组织本专业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化对电子商务课程理论的理解。同时“尽量让教学课程与考证培训并拢,使商务英语学生能与社会无缝接轨。”[9]不仅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还要将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到位,培训学生获得电子商务员证书,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文3

(一)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岗位能力相脱节

按照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相关课程应该按照岗位能力来设置。但现有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仍然不能行之有效的凸显出有别于本科院校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以导论、理论分析、讲练结合、实践操作为授课模式。而对现有企业所需培养的相关岗位技能了解不全,掌握不深,使得学生学得累,企业用得也不顺手,违背了高职教育应面向职业岗位群的特点和规律。

(二)课程章节较为分散,知识内容不够集中系统

相关语言类课程仍然采用多单元,每单元围绕不同课文内容讲授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点来进行。过多的承担了基础英语所应完成的任务,而没有达到相关商务类英语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造成内容上重复,学生学习中产生厌烦情绪,学生不能抓住相关课程的重点,达不到核心知识集中系统学习的目的。从而也导致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能力下降,且这样的学生也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求。

(三)商务英语课程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形象性、具体性、可视性、操作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仍然沿用固有授课方式,以固定教室黑板讲授为主,配以录音机、语音室等辅助设备。但当代教学模式已过渡到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应突出形象性、互动性、动画性、娱乐性。而此类特性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较为稀缺,从而使课程授课方式较为呆板,对于原本理论基础知识较差的高职学生接受相关知识更为困难。

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实践措施

(一)建立较为完整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要建立符合岗位需求的完善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就要进行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要体现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提升,优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建立较为长效的合作机制,根据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岗位能力需求来设立并不断调整完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二)设立基于岗位能力的商务英语课程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依据商务英语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知识点、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各岗位模块能力要求和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行酒店业务工作岗位模块、涉外企事业单位秘书岗位模块、少儿英语教师岗位模块、境外就业岗位模块的教学。实践教学作为高职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应该凸显出其重要地位。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商贸、文秘、酒店等领域的工作能力来确定具体课程设置内容、学时、理论和实践的比例。通过对相关课程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使得课程设置更加符合专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从而为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采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进行知识讲授

项目化教学是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开展教学,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通过项目教学将相关课程设置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要完成各自任务,在模块下设定相应子任务、子模块。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思路,将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模块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即要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能力,具备较强的英语沟通交流的能力,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能用英语熟练地进行人际沟通。并最终将所学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达到用英语开展涉外服务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获得更好的职场发展空间。本模块分为: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初级翻译五个项目。模块二:商务活动技能模块掌握商务活动中的各项技能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特色。熟练的运用普通话和标准英语的同时能够熟练的掌握办公自动化并具有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是学生就业的较强优势。在专业商务活动技能训练方面,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同时,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一线服务、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参与完成相关岗位工作的过硬技能。在此阶段,专门对商务职业能力进行训练,分为办公设备应用、少儿英语、产品英文介绍、技能考证四个项目。模块三:职业素养模块在涉外交际与沟通中,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知识与技能,还会遇到许多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民族习俗、宗教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商务活动的开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是从事任何职业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模块分为:商务礼仪、英美文化、企业参观调研三个项目。

(四)将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软件和音视频材料等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文4

关键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7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2011年是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的一年,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系统推进,形成了强国必先强教、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如何改革创新及持续发展,如何保证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能够真正符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准确定位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纲要”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强调了全人教育以及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要求,参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我们制订了本校商务英语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学生应该具备较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英语和商务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合资或外资企业和公司的涉外商务与翻译工作”。

二、合理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是学科建设中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够用英语去学习并且有效地运用商务知识。为此,北京城市学院确定的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类:公共课690学时(占总学时的22.5%),包括政治理论课程、计算机基础与运用、体育、第二外国语以及公共选修课等。

第二类:实践教学645学时(占总学时的21%),包括军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综合训练等。

第三类:专业类课程1720学时(占总学时的56.5%),主要分为英语基础知识课程、商务英语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和实训实践课程。其中英语基础知识课程共907学时(占总学时的29.5%),包括语音、语法与词汇、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阅读、英美报刊选读、英语写作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共300学时(占总学时的11%),包括商务英语综合、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国际商务谈判(英)、市场营销学(英)、涉外礼仪(英)、国际商法(中)和国际贸易实务(中)等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共270学时(占总学时的8%),包括人文著作导读、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选读、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和英语电影赏析等课程。实训实践课程243学时(占总学时的8%),包括专业导论课、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商务英语取证实训、专业实践、口译实训和英语演讲等。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并不是英语课程与商务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英语主干课程与商务主干课程的有机结合。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扎实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能够运用英语去学习商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商务知识的学习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达到两个学科相辅相成的目的,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英语人才。

三、选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从而获得职业综合能力。同时,还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校能够准确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把握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文5

内容与语言融汇式学习(以下简称CLIL教学法)是欧盟提出的用外语来教授非语言类学科知识、同时兼顾外语学习的教学模式,“整合”是其定义性特征。本文分析CLIL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教学的应用,并提出CLIL教学法在解决学习者个体差异、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增强学习者信心、发展多样化技能、提高跨文化和全球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为相关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内容与语言融汇式学习;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4C原则

0引言

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软实力增强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英语专业由单一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拓展为现在的包括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在内的英语类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社会输送既懂英语又懂商务的人才,但现阶段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仍是英语+商务专业课的拼盘模式。如何平衡英语和商务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培养目标是困扰教师们的核心问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听、说、读、写、译)和丰富且有一定深度的商务知识(金融、外贸、法律、营销等),能够在国际商务实务中灵活担当多种角色,包括但不限于翻译、谈判、接洽、争端解决等等。多年来内容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认知学术语言水平指导等等被相继提出,虽各有长处,但为了达到培养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深度理解的商务知识,融汇式教学法更为合适。本文将在介绍CLIL教学理念的和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定位及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李浚帆、梁雁编著的《新编国际商法英文教材》为例介绍CLIL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适用。

1CLIL教学理念

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以下简称CLIL模式)即“内容与语言结合学习”或“内容与语言融汇式学习”是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而提出的,是“一种专门集中某一专业学科的语言教学途径”。①但该定义已于今年被修改为:CLIL是使用一种外语学习某学科知识的双向关注教学法,目的是针对已设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来提高语言和学科内容的掌握。②关于CLIL教学法的理念研究,国外学者首先做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角度包括如何选择教材、课堂话语分析、语言输入类型等等。欧盟基于一体化目标,顺应全球化浪潮而推广的CLIL教学法,提倡从小学阶段就开设使用非母语教授学科知识课程。即教学过程中使用外语介绍引入新概念,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增加学生说话时间和减少教师讲授时间,以期在无语境情况下通过教学、阅读、课堂游戏等等方式达到最大化的语言与文化的融和。国内学界对CLIL模式的研究始于2006年,骆巧丽在《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而后,她有撰写了多篇文章分析讨论CLIL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2009年严明编写了《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育视角》一书,在书中,他特别使用了一章的内容分析CLIL教学法的理念的内涵,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对CLIL的理念有详细分析的著作。2013年国内CLIL相关达到高点共有42篇,包含了小学、职业院校、专业院校等不同层次的学校CLIL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一改以往CLIL教学法研究对中国的本地化问题涉及甚少的局面。使用CLIL教学时,语言和学科知识担任同等重要的角色,学生需要掌握词汇、语法结构和功能语言学习且应当具备理解学科知识进而沟通的能力。语言方面的教学侧重:词汇、样本句子、分析错误。难点是词序、专业词汇、语法(时态、动词搭配、情态动词)、正式英语的使用。学科方面的教学侧重:概念、理论体系、思辨能力、学科文化。学习者需要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提升沟通能力:表达和解释时事、资料、想法和感受,书面或口头。

2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定位及实际教学分析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国际商法是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类核心课程之一,其特点是专业性、理论性强,知识内容较为抽象且实践性很强,因此学习起来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应当具备英语专业四级以上或同等水平的英语技能和国际商事活动的基本知识。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85年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商事”一词所下的定义:“‘商事’一词应给予广义的解释,以便包括产生于所有具有商事性质关系的事项,不论这种关系是否为合同关系。具有商事性质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任何提供或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贸易交易;销售协议;商事代表或;保付;租赁;建设工厂;咨询;工程;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业;保险;开采协议或特许权;合营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工业或商业合作;客货的航空、海洋、铁路或公路运输。”一般来讲,“国际商法”教学内容包括了国际商法概论、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法、国际海上、铁路、航空货物运输法、海上保险法、票据法、知识产权法及国际商事仲裁法。在商事活动内容上,国际商法的教学涉及的种类众多、专业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和畏难情绪。不仅如此,国际商法教学内容还具备以下的特点:对同一个问题的规定,涉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历史差异,不同法系、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往往有着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表示,比较典型的是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大陆法系主要国家间的比较、英美法系主要国家间的比较、我国国内立法与国际通行做法间的比较等,例如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际公约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关于发盘、接受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规定出入较大,学生由于对国外的社会环境、法律制度缺少认识与了解,往往很难理解其中缘由,再加上各个国家一直在持续地修订其法律条文,使得“国际商法”的教学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与前沿性,这些都对课程学习加大了一定的难度。处理不当,容易使知识碎片化。因此,除了掌握好基本国际商法法学理论知识,还要训练出能解决操作法律英语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法律的从业人员。基于上述课程定位,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国际商法教学面临着诸如教材、教法、大班小班授课、语言使用、语言和学科知识比例等等方面的选择等难题。

3CLIL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的适用——以《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为例

CLIL是由来自芬兰Jyvaskyla大学的DavidMarsh提出的,是一个涵盖性术语。③欧洲管理者网络、研究学者和实践者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Marsh认为,这个术语涵盖了任何一种把外语作为工具学习非语言科目,语言和内容共同作用的行为。④这个术语并不强调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认为二者均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Ma-rsh还给出了另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CLIL是为实现某个专业领域中学习的具体目标所采取的多样化的手段。”⑥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商法教学非常符合CLIL模式的适用条件,那就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英语学习国际商法法学知识,并且通过国际商法学习来了解和掌握法律英语。CLIL模式认为使用外语学习一门学科时,应当平等对待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因此它能更好地解决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培养之间的矛盾,那么教授国际商法时应当均等教授语言和学科知识。并且,CLIL教学法认为使用外语教学不应当完全避免使用母语,因为全外语的教学容易产生理解死角,需要借助母语来清理死角。根据CLIL教学法的著名的4C原则,内容、认知、交际和文化,⑦实现多样化,不应当是简单的案例教学、研究教学、任务教学法等的拼接,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为不同的内容度身定做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如问题学习法、问题解决法、任务学习法、角色扮演法、以提问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法等等。商务英语国际商法教学课时通常分为开课一学期或两学期,本文以开课一学期18学时周,36课时为例。课程设计、教学及评估方法如下:首先是教材选择问题。国内国际商法教材主要分为中文和英文两类。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该专业国际商法学习应该选用英文教材。可供选用的英文教材有以下几种:(1)原版引进的全英文教材,如雷•奥古斯都所著的《国际商法》(英文版);(2)国内学者编著的结合中外资料、理论的国际商法英文教材(部分来源于汉语教材翻译),如张学森《国际商法》(英文版)、袁传友《国际商法基础教程》(英文版);(3)国内学者编著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英文原版教材并辅以相关中国法律英文条文介绍的英文教材,如《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当学生已具备相当高的英语能力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用原版全英文教材,采用“浸入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全英文的语境中,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但使用原版引进教材最大的问题是原版教材的部分体系和内容与国情不符,而且缺乏中国法的相关介绍。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政治体系等的差异,国外原版材料的部分内容与国内教学体系存有矛盾。首先,原版国际商法教材内容庞杂,体系分支甚多,受限于国内教学学时,无法学通学透。其次,使用原版国际商法教材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任课教师应当同时精通英语和法律,并且具备有相当的国际商事实践经验。另外,原版国际商法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引进与开发不足,所有课程的教授依赖教师个人的研究和钻研,其结果难免不尽如人意。使用本土化改造的英文教材就成为了那根救命稻草。《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是李浚帆、梁雁编著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本土化改造较为出色的国际商法英文教材。该教材共10章,涵盖国际商法导论、合同法、商事组织法、票据法、产品责任法、法、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系统地、浅显地阐述了上述各领域的重要国际条约、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重要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全书各章(除“国际商法导论”外)都附有相关的真实案件和判例,以帮助读者联系实际,加深理解。根据4C原则,课程教学安排要注意处理内容、认知、交际和文化四方面的融会贯通问题。针对国际商法而言,内容指的是学科基础知识概念,认知是思考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需要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交际是关于解决法律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法律英语语言,文化包括相关的文化焦点是什么。设计CLIL教学法的课程方法时,首先应当思考如何激活前期储备知识,其次是思考知识的输出方式,如课堂教授多少知识,口头的、书面的、电子的、论述的?全班作业、团队作业还是两人作业?此外还应当考虑学生学习成果的输出模式,如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实现交际目的,口头的、书面的、商事演练?团队合作、个人完成还是两人项目?再次,还应当思考输出和输入之间时间间隔的设计。课程设计是还应特别注意设计认知挑战内容和提高思辨能力的内容。国际商法的教材内容复杂而抽象,一学期36个课时的安排注定了不能追求大而全,应选择少而精,选择最有代表性,实用性较强的章节为学生讲解。以《新编国际商法教程》为例,拟安排如下六章详细讲解,其他四章自修。这六章分别为:第一章国际商法导论、第二章合同法(一)、第三章合同法(二)、第四章商事组织法、第五章竞争法、第六章知识产权法。其中重点讲解第二章和第三章合同法,其次是第一章和第四章,再次是第五和第六章。根据Deborah.J.Short的CLIL测试矩阵模型。这一模型为综合语言及内容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确定评估目的,选择评估方式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个矩阵回答了CLIL评估什么,以及如何评估这样两个问题。语言和内容评估过程的综合目标可分为下列几类:问题解决方法,内容方面的技能,概念理解,语言运用,沟通技巧,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态度。这些方面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可选择性措施进行具体评测,如:技能清单,读写清单,逸事记录和教师的观察,学生的自我评价,档案袋记录,写作能力,口头报告和学生访谈等。⑧首先,针对内容安排词汇测试。每次课开始时先随机抽取3位同学默写10个抽取的词汇。这一安排对于激发学生已储备的知识有良好效果,并为学生预习课程设定基础目标。解决了学生不预习或者只有少部分预习的问题。另外,学期伊始时,学生将自选分组而获得案例。每一章基础知识将首先由任课老师讲解,学生学习之后按照分组对案例展开分析讨论,并准备5~8分钟的课堂团队英文演讲和12~20分钟的回答问题,还需要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提问和撰写报告均纳入考核评分。报告内容包括案例简述,焦点分析,推理分析,自我观点称述。这一部分操作语言为英文。这一安排较好的解决了将内容、交际、认知各方面融入到一个小组案例分析当中。学生既要处理内容,其次需要将认知和内容输出并以演讲的方式实现交际目标。《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所选六章共计12个案例。一般商务英语专业的班级学生人数设置为24~32人。现以24人为例,每组设定人数为4,因此每组该学期中需要完成两次案例分析演讲。两次案例分析演讲良好地解决了非法学专业学生初次分析案例只能抓到皮毛,不能进一步体会和总结思维模式和方法的问题。时间的设置非常重要。5~8分钟的演讲时间设计迫使学生必须精选演讲内容,锻炼学生使用英文简述案例的能力。实际上案例分析演讲只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引出部分,更关键的部分是其后的回答问题环节。这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预习、分析案例,在课堂提出相关问题,以此进一步达到交际的目的。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的答疑解惑。与传统的演讲式教学法相比,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教师是被动的。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对抗的因素,各方都是信息的输出者和输入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问题的提出者、解决者、参与者,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和掌握国际商法的知识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灵活运用才是。期末团队商业策划和商业洽谈能够迫使学生整合所学知识,识记、消化并运用。团队商业策划要求各小组首先根据商事组织法内容,选择并成立商事组织形式,然后策划商业活动,可以是创业也可以选择已经存在的经济实体安排设计并完成演讲。不同于案例分析团队,商业策划书的演讲不需要全组陈述,而是要求派出最有实力一员,问题也改由老师提出。这样的目的是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合作。时届期末且问题由教师提出,各小组的准备在认知层面上也将更有深度,完成演讲之后,认知层面的触动更大。完成商业策划后紧接着是商业洽谈。在2个学时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企业背景资料(全英文),安排相关的商业接洽、谈判。若谈判成功,需撰写、签订国际商事合同,若不成功,各组草拟一份国际商事合同。通过这一设计,推动学生们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生们对国际商事交往的感性认识,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对国际商事合同的结构、语言和内容有进一步的学习、深化和运用。

4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国家需要更多的具备复合性知识结构的人才。他们必须精通英语和其他某一类或者多种类的科学知识,譬如:金融、法律、会计、国际贸易等等。粗放的、缺乏理解和思考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求。语言与内容融汇式教学法(CLIL)作为使用第二语言教授专业知识的教学法之一,具有不单独强调语言技能或者内容知识技能的优点。内容知识本就镶嵌在语言当中,使用语言的过程亦即知识运用的过程。为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CLIL教学所设计的多种活动围绕4C原则,将较普通教学法更好地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

作者:曹晴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英语类专业融汇式教学法(CLIL模式)适用论证及实施途径”(XJK014YYB017)

注释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范文6

关键词:商务英语;商务知识;模拟商务活动;工学结合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与外延

人世以来,商务英语教学在国内获得飞速发展,全国进行正规商务英语教学的有300所左右的院校。但关于商务英语的学科地位,学界仍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与长期以来对商务英语的界定不甚明了有直接的关系。它培养的是懂商务的英语人才,还是懂英语的商务人才?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商科背景的英语教师,还是具有深厚英语功底的商科教师?在教学中是用英语教商务还是以商务为内容教英语?目前,国内在商务英语教学和科研中有一种偏向,即使用英语作为授课或阅读语言,系统讲授和学习商务学科知识。这实际上是在朝“英语商务”的方向发展,与“商务英语”大相径庭。

因此,界定清楚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理解商务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语言是商务的载体。作为载体的语言(英语),由于它所承载的内容与语言学或文学不同,它的各种表证就不同。所以,商务英语(BE)所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商务文本(合同、信用证、标书、信函、教材、评论、演讲、报告、货币支付、运输、保险等)与商务交际中的语言特点,包括字、词、句、篇章、语体、语用、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与普通英语(GE)所存在的差异。

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对商务英语专业而言,研究掌握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走向全面的英语商务:即培养直接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商务的核心内涵不是文学、诗歌、小说、戏剧等普通英语所涉及的内容,而是从事商务活动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技能和技巧,如,管理学、市场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律知识、统计方法、谈判技巧、领导艺术、激励手段以及交际技能等。

二、为什么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传授商务知识

如上文所述,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换言之,就是要在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客户与客户之间要对交易商品的名称、数量、质量、折扣,对商品的包装、运输和保险进行不厌其烦的谈判与磋商,直到双方满意而止。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而中心内容则是交易的每一个细节。这种谈判和磋商,要求参与的人员必须能够了解和使用商务知识,从而增加贸易利润。商务英语教材编排也凸显了商务知识的重要性。以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为例,该书的每一个单元几乎都涉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商务知识。其中第一单元团队工作、第五单元搬迁新址、第六单元工作权利和安全涉及组织行为学的知识;第三单元a课下订单、第十单元b课全球化涉及国际贸易的知识;第四单元品牌效应和公共关系、第十单元a课营销惨败涉及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第九单元弹利和员工评估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等等。

可见,英语在国际商务中所涉及的领域已从商品进出口扩大到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及法律诸方面,其内容的深度已远远超过了一般导论的范围。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所有参加者都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又往往用英语写成。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规则,把它们译成恰当的汉语,并把我国的涉外法律译成规范的英语,这些都是国际商务交往中取得成功的前提。

三、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知识的传授

1 建立科学的商务英语学习体系

商务英语学习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商务英语、商务知识和基础英语知识,其关系如图1所示。它们组成了非常稳固的知识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商务英语知识。一年级重在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同时通过中文学习这部分相关的专业商务知识和外国的文化习俗,如《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外贸单证实务》、《商务谈判》、《市场营销》、《报关实务》和《英美概况》、《东西方文化概论》等课程,这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二、三年级,学习《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等商务英语课程。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和知识背景,增加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自信心。若对一年级新生直接传授商务英语知识,再在后期讲解商务知识,则会降低教与学的成果,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积极性。

2 商务英语教学中独立的专业商务知识培训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前学习经济与金融等商务知识,也可以在每一章或每一节的开始由商务英语教师系统地补充专业商务知识。在这种补充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必要的话可选用母语编写的商务书籍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如经济科学出版社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八单元a篇中,涉及到invoice和receipt的差异。教师可选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告知学生中文的发票和收据与英文的in―voice和receipt的差异。当然,这需要在安排教学大纲时预留足够的教学时间。

另外,还可以在商务英语实训室模拟商务活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作用,利用各种情景、协作、会话等环境因素以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使学生掌握当前所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商务模拟是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建模拟公司,根据自己教学目的和要求,模拟不同的商务活动让学生参加。比如可模拟贸易公司出口的工作流程,从市场调查获取信息开始,到建立合同(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备货、订舱、报检、投保、认证、进港、报关、装船、通知、核销、退税)等基本流程,模拟公司成员相互讨论后,按照流程开展贸易往来。这一过程既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使学生熟悉、掌握整个贸易流程。

3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效补充相关商务知识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所选材料真实,来源广泛,出自商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在商务英语口语课中,交际活动设计不仅受学生自身英语语言能力的制约,而且取决于学生对商务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首要的是找到学生语言能力与商务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就目前国内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普遍缺乏基本的商务知识,这必将影响到在英语口语中的表现。如在开始设定的接待客户的情景中,学生由于不了解接待客户事宜往往不能彻底了解客户、布置接待室、预定客房、安排参观日程、准备礼物、接待客户等具体的任务事项。所谓实践出真知,让学生接触公众性商务活动,如参观外贸公司的日常活动,去公司顶岗实习、去商品交易会、展览会工作等,学生可亲身体验、了解商务活动日程和规范,实践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使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

4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践商务知识

要把学生培养成英语语言功底扎实,熟悉商务知识和技巧并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仅靠课堂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开创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培养途径,对于实现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弥补商务英语专业课堂培养途径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商务英语学生社团或商务英语爱好者俱乐部,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诸如商务谈判比赛、商务会场口译比赛、英语营销比赛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成修斌,唐文龙,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J],高教探索,2005,(2)。

[2]张武保,严新生学科创新与商务英语的复合型特点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