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型课的基本环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范文1
一、要把握好时间
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课后小结要快捷。如果是要求真实上一节课的,把中间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的过程提示一下就可以,尽量做到简洁。记得在一次教师微型课大赛中,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倾听歌曲的旋律,把一首歌曲从头放到尾,用时3分钟多。这在8分钟的微型课赛讲中,足足占用了将近一半,那又如何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呢?因此在讲微课中,教师展示的内容呈现即可,没必要把所有的课文都读完、把小黑板上准备的字全读一遍、“你说,你说”“你来回答”的语言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多。对于板书字数多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全写,适度地贴一下事先写好的纸板书也是可以的。许多教师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在讲微型时,一般有不同的规定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教师要学会取舍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时间。
二、要做好课前准备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牟淮蛭拮急钢仗,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畅性,节省时间,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展现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讲课者要广泛地查阅资料,上网看一下其他教师讲此课的方式方法;看一下教材与教参把教案准备的内容在自己脑子中过过电影;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并在课堂上灵活应用;课前反思一下自己“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分几个教学步骤来完成,哪里是突出重点的地方,我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另外,即使走进讲课现场,看一下粉笔与板擦是否有,课件播放是否顺畅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编写的,是现成的教学经验,对备课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备课的时候可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只有做好了物质准备、知识准备,讲任何课型都会成功的。
三、要注意环节要清
首先要弄清楚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微型课是一堂浓缩的课堂教学,教者既是教师又是学生,自问自答,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省去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解释你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而说课是你就所设计的一堂课教学解释你选用了什么样的教法,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说学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所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微型课也是课,其各相关的教学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根据微型课的特点,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地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上。但“新课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小结评价”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不可或缺。
四、要心中有学生
在微型课的上课现场虽没有学生,但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它需要教师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例如,圆的面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教师在课上直接这样讲述“把圆沿直径分割成无限多份小的扇形,由于很小所以每一份都可以近似看成一个三角形,把这些三角形再拼起来就近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而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可以这样推导……”这看上去推理得很好,但他只是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来推理,并没有展示出来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过程。微型课的现场没有学生,上课教师眼里看不到学生,但心中一定要有学生,要“无中生有”。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虽然学生的活动现场并没有发生,但教师的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此外,在讲微型课时,还要注意不要过于紧张、注意语言的流畅、注意一些教具的恰当选用、在穿着上要注意大方得体、英语课教学要使用英语教学、漂亮的板书、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法的恰当选用等。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范文2
一、微课的内涵
1. 微课是如何产生的
在国外,微课程( 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 (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 OML)。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2011年,针对传统40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参与面小、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微型课例好评如潮。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2. 微课的概念是什么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3. 微课的资源构成有哪些
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包括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4. 微课有哪些主要特点
微课的特点,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见表1。
二、微课的设计方法
1. 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
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教师)。没有教师先进教学设计理念支持的微课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视频式课件”,仍然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主要是:相当多的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仅学到微课的“外表”而没有掌握其“精华”。如部分老师开发的微课基本等同于“课例片段”(从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微型视频”(只是视频时间短但内容发散、主题不聚焦)、“微型讲座”(以教师大头像为主不考虑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的灌输式传递式讲座),或者是“浓缩课”(把一节40分钟的传统课压缩至10分钟内的微课,内容和环节一个不少,只是去掉思考、自学和互动时间)。此外,许多教师把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如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视频拍摄(强调双机或多机拍摄,甚至采用昂贵的智能自动录播系统),强调视频声音和画面的精美,编辑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甚至把师生的全程对话都打上字幕。而对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够,导致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
2.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符合“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制作理念,确保微课程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下面以著名童话故事《灰姑娘》为例,谈谈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1)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
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课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微课制作)。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中国和美国教师对该童话故事的讲解存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国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美国教师的教学智慧呢?
第二,教学内容的微处理。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而要对其进行微处理。根据微课时长短、知识粒度小的特点,在内容分割上,把课程分割为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别是:
第一步,揭题设问,激趣导入。
第二步,切入主题,逐步推进。介绍美国教师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即用五个问题引导孩子们展开讨论(见表2);继而展开微课的重点,逐个介绍五个问题以及五个引导,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向学习者提问:“这样讲故事,老师又在关注什么?”
第三步教学回顾,引起学习者反思。通过再次设问“这样讲故事,老师又在关注什么”,牵引学习者回顾五个问题与五次引导。
笔者简要设计了该微课的录制脚本,如表3所示。
(2) 媒体设计――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
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其优劣性直接决定了微课的质量。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及混合式微课。笔者认为,该微课更倾向于视听演示,择优选用了软件合成式,即“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PPT”的制作组合。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在做好音频调试、屏幕设置、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等准备工作后,正确操作该软件,就可一键搞定。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细节,如间隔太长、时间太短、字幕标题等问题,可以在该软件中编辑修改,最后合成输出教学视频。
(3)可用性设计――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
可用性设计源于设计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指企业为客户提供Web及Web-based产品情绪情感体验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在国内,顾小清(2009)等人也提出了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研究,他们认为,“对于微型移动学习的设计,除了考虑内容、媒体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对其可用性进行设计”。
微课作为在线教学视频,也需要满足在线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情感体验。尤其是现今信息时代,数字化教育资源已颇为丰富,要提高微课的应用程度,必然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高可用性设计的意识。一是巧妙设计情景性的教学活动,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笔者先是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提问“您一定给孩子讲过故事吧”,继而引出一个童话故事――“从前有个女孩……后来她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构建一个童话故事的情境,引人入胜,为下文讲解作铺垫。二是注重PPT的排版,提高微课的视觉效果。如注重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和字号搭配、颜色搭配以及字行、段距错落有致等PPT制作的原则与要求。笔者先是选用表现力较强的孩童个体和群体两种类别的图片,值得说明的是,图片的排版率在50%-90%之间,不宜过于花哨;继而,充分利用PPT的动作效果,对所添加的图片设置不同的动作,增强动态感,在字幕的文字方面主要采用微软雅黑和宋体的字体搭配;最后,重视PPT颜色的协调搭配。三是注重教师的讲解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结合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讲解节奏,语速流利,尽量避免口头禅的出现等。
三、结语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范文3
当前初中数学微课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快速提升微课的品质,是当前微课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参考了相关文献,并对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微课制作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混淆微课与微型课或说课
微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微型课或说课。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呈现针对某个主题的全部教学过程,无疑是对教师基本能力及各方面的基本素质的综合考验。微课只需挑选某一个概念、知识点,或某道习题等进行讲解。比如有教师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微课设计中,从“引入”到“自主探索”、“定理生成”,再到“练习巩固”、“小结回顾”,呈现了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时间拖长,语速加快,信息量过大,而且未能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解答。
2.太过随意,准备不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微课是教师心血的结晶。课前应对学生的准备知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困难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同时对教材的把握要到位,并预备好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教师在平行四边形概念微课呈现前,对学生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了解不充分,没有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掌握程度做相应的引导。如从学生不了解也不太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加大了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甚至有教师跳过“引入环节”,直接给出平行四边形概念,这显然又太过随意,缺乏铺垫,急于求成。
3.目标不清,没有留“白”
有的微课一次会兼顾多个主题,重点不突出,主题含糊不清,可能效果适得其反。学生看到这样的微课可能以前的疑惑还没解决,却又多了许多问题。教师也需要给学生留“白”,学生力所能及的一些问题,不妨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探究,教师应集中所有精力专攻一个“目标”,或者不妨多制作几个微课。
4.开头就缺乏吸引力
微课开头能够吸引住学生,是一节微课成败的关键。如果开头就缺乏吸引力,学生可能一开始就失去了兴趣,何谈目标的实现呢?
5.语言啰嗦,画面过于单一或复杂
语言欠缺组织,有的甚至晦涩难懂,过渡不流畅,学生听了有被“牵着走”的感觉。微课视频可以是PPT转录而来,也可以是现场拍摄。当然后期的制作加工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二、对策分析——如何提升微课的有效性
1.充分准备——确立目标,备好学生,备好教材
对学生已有知识要有充分的了解,是做好微课的前提。同时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也是关键所在。教师要想方设法突破难点,体现重点。为此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入视频、游戏等素材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以确保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微课中的探究部分,倘若还是选择让学生“拼角”,即把三角形三个角撕下来,看三个角拼起来是不是平角,这样实际的操作体验是建构概念的良好途径,但又不免与微课的“短小精悍”的原则相冲突了。
2.开头与结尾要简洁
微课以15分钟左右为宜,各环节完成时间如何分配也是关键。引入部分与小结部分以1分钟左右为宜,如果有板书也要恰当准备,要考虑节约时间,又要显得大方得体。微课教学的节奏要求快慢有度,有时快——如学生练习、回答环节,有时慢——如正常引导环节、闪光点处等,需要教师平时多多关注、多加磨炼。
3.环环相扣,精彩不断
微课展开过程中应由浅入深将问题串抛给学生,层层推进,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渐深入,螺旋上升。教师还可以围绕问题,提示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或身边的材料中去发现,比如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做如下设计:变式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变式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变式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这些问题的设计也为后面平行四边形相关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围绕问题,提示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或身边的材料中去发现,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做一做,进而加深认识。
4.语言表达准确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范文4
关键词:实验教学;半微量实验;过程性评价
随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推进,以及实验实训教学设备的完善与改进,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下一步基础化学课程实验实训教学方面还可以做哪些改革?从连续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半微量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及效果
微型化学实验(简称M.L.)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高校教学中取得成功,因其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得以迅速推广。我国不仅有不少高校的实验教学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某些中学化学实验和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也都使用。人们按试剂用量把化学实验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三种,常量为数十克至数百克之间,微量在数十毫克至数百毫克之间,而半微量介于微量和常量之间。
1.半微量实验项目的开发
基础化学实验中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实验教学中不仅需要减少污染,还要节约化学实验的成本。通过学习绿色化学等理论,高职院校意识到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必要性。为此,教师认真研究微型实验仪器的使用,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微型实验,设计了一些半微量实验项目——基础化学的性质实验、有机物制备实验(包括无机化学中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性质的实验和鉴别实验,以及有机化学中的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醇、酚、醛、酮、羧酸、取代羧酸、糖等有机物的一般性质的实验和鉴别实验,此外还有乙炔和阿司匹林等的制备实验)。
2.半微量实验的相关配套仪器
半微量实验合适的试剂使用量:一种固体物质一般为几百毫克到几克,一种液体物质一般用量为几滴到十几滴,不超过1毫升。目前,我国有批量生产的适合微量化学试验用的成套微型仪器,最大容量有几毫升到几十毫升不等,可以满足上述半微量实验的需要。但根据具体的反应,还应配套容量匹配和磨口口径一致的仪器。我校以某玻璃仪器厂生产的成套仪器为主,对乙炔的制备、性质验证、气体吸收装置等相关微型实验仪器进行了配套。此外,还特别创新了微型仪器的清洗方法,如超声波洗涤、微型试管刷洗涤等,并建立了相应的使用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
3.半微量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效果
半微量实验仪器的使用,使得实验教学不仅实验现象明显、污染减少,而且操作方便,节约时间,适合师生一边实验一边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并设计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了应用已有知识来剖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契合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理念。
探究式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性,而演示实验在整个化学实验中占很大比例,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实验中学生尝试用微型仪器操作,可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凡是微型实验能操作的演示实验都应放手让学生去做, 从而培养其实验能力。
教学实践中,微型仪器的配备达到了人手一套。由于微型仪器节约试剂,相对常量较安全,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得以实现。由于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体积小、试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集中思想,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微型实验仪器的使用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操作素养有促进作用。微量实验在学生中反响良好,所以在自主实验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选用半微量实验,而不选择常量实验。半微量实验既节约了成本,又大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为推行绿色化学理念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二、学生实验实训技能评价的改革
高职学生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省、市技能大赛的要求,基础化学作为药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基本操作技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考核是提高对学生实验实训技能的有效途径。
1.加强对学生实验实训的过程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偏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而过程化评价偏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评价。过程化评价考查学生在每一个实验操作中的基本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等,尽可能把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等每一种学习行为都纳入评价内容中。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对照参考。
教师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要对每一次实验中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从基本的操作能力、观测能力、记录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评价。例如,实验基本操作方面:实验基本操作正确、规范、熟练为“优”;实验基本操作正确、规范为“良”;基本能完成每次实验操作,偶尔发生违规现象为“中”;不能完成每次实验操作,违规现象较多为“差”。观测能力方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发现问题为“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为“良”;能完成一般观察,但观察不够仔细为“中”;基本盲做,不懂观察为“差”。记录能力方面:能用正确的化学语言全部记录为“优”;全部记录为“良”;大部分记录为“中”;基本不记录为“差”。
2.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在基础化学的总评成绩中,学生实验实训的过程化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过程性评价占比较大,因为其注重每一个实验项目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细节,及时反映学习成果。学生对每个实验项目都非常重视,也能在自己的某项不足上注意改进和提高,这种实验考评方法确实促进了高职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实训课的重视。几年的教学比较结果显示,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切实提高,这种实验考评方法也激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三、其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完善
便携式投影系统、摄像机等专用实训教学设备的随时调用,ChemOffice、ACD/ChemSketch等化学软件、模拟实验flash等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基础化学的实验实训教学手段。完善实验实训教学录像资料,并加载到校园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目前,论坛师生的互动,发挥出课外辅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设备、技术等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去参观,认知实践。全体基础化学课程组教师利用暑期,或定期脱产到校外相关基地进修学习,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为高职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综上所述,在保证学生实验实训的校内开出率达到百分之百的基础上,成套的微型实验仪器的增加,对学生实验实训技能的过程性评价受到师生的欢迎,切实推进了基础化学实验实训的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范文5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3-0067-02
1 课程教学的特点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中电路知识的学习深入就必须以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学过的基本的电路知识为基础,例如《数字电子技术》中对驱动器、锁存器、译码器等基本器件的介绍,这些知识在《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也必须用到;在《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的高档CPU中出现分段、分页等知识点同样在《操作系统》中也有体现。
2 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在教学中首先分析了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的原理结构、工作方式、总线周期、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然后阐述了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接着讲解了微型机和外设之间的各种数据传输方式,其中,着重分析了中断方式和DMA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点,并且重点讲述微型机的接口技术,逐一讲解了各关键接口部件的原理和应用。在各章教学中对重点技术都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利于学生对微型机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同时对主要内容尽量结合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作充实和优化,并阐述各新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创新点。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8086,8088微机系统为主要的讲授内容,这些知识对于现代的学生感到非常困惑,因为根本没有用过80868088的机器,用的都是奔腾、赛扬和AMD等32位和64位的计算机,所以在教学中要以8086微处理器为基础,重点介绍32位微处理器内部的原理结构、基本寄存器组的组成和功能,并且重点阐述了32位机的系统结构与接口技术,详细介绍了当代微机系统的高速缓存、超标量流水线、虚拟存储器管理等主流支撑技术。通过教学内容的改变使学生对高档微机有一些了解,这样组织教学能够兼顾先进性、实用性和稳定性。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一些从前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多媒体的动画设计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大大减轻了教师上课的难度,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每堂课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一定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学生开始怀念黑板上课的时代。因为黑板上课,老师边讲边写,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记笔记,同时也能使学生消化知识,但是多媒体教学讲得快、信息量大,学生来不及记笔记,课堂上觉得都听懂了,课下又觉得什么也没学,所以对教师来说,怎样解决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而不应该让它主宰整个教学过程。
3.2英语联想法
联想法是指对一个指令或引脚联想是哪几个英文字母的缩写,然后再翻译成汉语。《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中有许多英文单词的缩写,假如能将其作适当地展开,则对学生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汇编语言指令大部分操作码是英文单词演化而来,在讲授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此特点。在讲具体芯片中,每一个芯片有许多引脚,这些引脚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学生必须记住,但是孤立地去记忆这些引脚,则是很困难的。如果采用联想法则很容易记忆。
3.3形象比喻法
由于课程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接触时会觉得很难弄个明白,例如:堆栈、存储单元、寄存器、各种寻址方式等。因此,在教学时紧抓基本概念的特点,举一些生活中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讲堆栈时,可以举在箱子里“叠书”的例子,箱子比喻为堆栈,书比喻为堆栈中的内容,往箱子里放书比喻为进栈操作,从箱子里取书比喻为出栈操作。类似的例子还很多,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实例,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讲透,学生也容易接受。
3.4教学网站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消化吸收和自学,建立了《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教学网站。网站分为课程介绍、教师队伍、资源下载、在线答疑、习题与解答、在线留言6个模块。通过网站学生们可以方便地查询课程信息、下载课件和实现在线答疑等功能。学生和教师反映良好,教学网站的成功运行大大促进了教学工作。
4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加深教学理论的理解
为了达到教学的要求,课程除了设置10-14学时的课内实验外,还专门安排了两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课堂教学和一定量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建立起“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的牢固概念,培养学生进行微机扩展的应用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锻炼,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开发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微型课的基本环节范文6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教师们微型课题研究状态的季候变换及区域内组织管理的曲折前行,拟以此文,记录下我们的追探足迹。
一、研究缘起:由热转冷,微型课题研究进入“黯淡期”
【现场回放】
2009年,我区正式开启微型课题研究的“校级立项,区级鉴定”管理模式。几年实践下来,有些学校已形成自己的微型课题研究管理体系,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然而,管理者“振臂一呼,应者了了”的现象并不鲜见,很多教师宁肯多花时间重复低效劳动,也不情愿去研究。诸多学校的微型课题研究“停摆”,全区的研究状态也逐渐进入了“黯淡期”。
反思
毋庸置疑,高水平的教科研管理可以生成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如何引导教师走进教科研,促进个人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促成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合作研究,从而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群众性教育研究操作模式?我们作为区域教科研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科研管理路径。
在区域教科研管理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短、平、快的微型课题研究能够被众多教师接受。但教师们需要专业的指导,需要同行的协作,需要交流的平台,而一些学校以教学为重心,难以向教师们提供较为及时、更为广泛的交流及指导。此时,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如果探索出一种能够凸显凝聚性、引领性、辐射性、互扶性、共享性、发展性等特点的群体研究形式,引导并创设区域性的微型课题研究的草根化的“抱团型”组织,无疑是雪中送炭。
行动
为了切实提升我区广大教师教科研的实效,搭建推动一线教师真科研的平台,我们于2013年4月发起成立了草根化的教科研组织――微型课题研究的微区域“抱团型”组织。
“微区域”,一是我们促使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在更小、更紧密的范围内交流探讨,即在区县范围内,划分出更小的区域,便于有着共同研究指向和研究话语的老师们合作研究,提升研究实效;二是在区教科室指导下,将区域内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划分出规模较小的块、组,有计划、有分工、有主题地组织活动,块、组的数量适中,日常管理相对独立。“抱团”,就是打破校际间的科研隔阂,跨越学科间的界限,让研究方向或发展目标相近的微型课题研究教师形成合力,抱团研究,借团体之力助个人发展,同时以个人发展促进团体提升。
随即,区教科室牵头,由区专职教科员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的中小学校按学段相同、地域相近、优势互补等原则划分若干大组,即划分为“块”,称为联盟;联盟内再按微型课题涉及的学科或研究方向相同、相近作为编组原则,进行研究小组的划分,以研究小组为活动单位,自行制订活动计划,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围绕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推进策略、过程性资料积累等相关知识展开小组研讨,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样,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就构建起了以微型课题研究为抓手,校校结盟、师师互助的区域教科研组织管理形式。
“抱团型”组织成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集结了数百位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划分了7个联盟、56个小组,小组活动热火朝天,启动阶段呈现出了“教师参与积极、专家指导到位、研究主题鲜明、研讨形式多样、活动实效凸显”的良好势头。
二、路径架构:三管齐下,微型课题研究进入“打磨期”
【现场回放】
之一,区域性的“抱团型”组织成立后,区教科室学期初有小组计划,学期中促活动开展,学期末督结题鉴定,小组活动蓬勃开展。大家学习教科研理论,进行专题研讨,分享研究经验,获益良多。然而,一个周期(两个学期)之后,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区域性教科研管理体系调整等诸多原因,“抱团型”组织活动降温,诸多微型课题研究停滞。
之二,区教科室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抱团型”组织活动年度汇总时,发现各联盟、各研究小组的发展呈现了不均衡的现象,有的联盟组织有序,研讨有效,有的还未开展活动。
之三,很多研究小组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及评议、主题探讨等项目精彩呈现,每次活动虽是半天的时间,但老师们受益匪浅。也有一些教师认为交流时间太短,且专家的指导是普适性的,自己的困惑来不及解决。
反思
“抱团型”组织成立以后,小组活动由热转冷、联盟发展不均衡、老师们的研究难题无法得到有效指导等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抱团型”组织是区域内自发成立的、无行政建制的教育科研组织,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得力的组织者、有效的激励措施,就难以持久运行,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我们的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完善组织架构、制度管理,保证其持久运行。
(一)深入探索“抱团型”组织的长效管理机制。“抱团型”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区域内微型课题研究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推进长效发展,逐步健全微型课题“抱团”研究的过程监测、专家指导、效益检测、成果推广等相关制度,逐步实现教科研管理形态由“草根化”向“专业化”转变,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指导和培训向多元的引领与服务转变,由控制管理向激励管理转变。
(二)努力创新区域性“抱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进一步创新区域教育科研管理模式,拓展研究者的交流学习渠道及研讨内容,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活动的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抱团发展。通过沙龙研讨、小型培训、课堂观摩、成果展示、课题评比等活动,不断丰富“抱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信息、资源、能力的集聚和共享,探索个人及群体开展教科研的有效方式。
(三)紧紧围绕“抱团型”组织创建的终极目标。“抱团型”组织创建的初衷,是通过微型课题研究的方式来培养教师科学思维的品质和习惯,推动一线教师开展真科研;是帮助一线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由“被动”走向“主动”,提升教师课题研究的效益,促使他们真正品尝到“以研促教、以研提质”带来的喜悦。“抱团型”组织创建的终极目标,不只是教会老师们做课题,更是希望带领一线教师在真科研的道路上渐入佳境,为开展有效教学打开新的突破口。因而,“抱团型”组织的发展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行动
区教科室申报与“抱团”研究相关的省级规划课题,以区域内规划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个人的微型课题研究,同时将区域内多名得力的教科室主任纳入组织者团队或指导专家团队,动员教科研骨干带头参与微型课题研究,树立优秀研究典型,推广研究成果,逐渐形成“区级助推、课题带动、典型引领”的良好态势。区域内一线教师借助微型课题研究开展真科研,进而科研带教研,促进微型课题研究由“草根化”向“专业化”迈进,由“形式科研”向“内涵科研”转化。
既然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科研管理方式,运行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打磨雕琢”。“深层调研、多维联动、全景管理”三管齐下,全区微型课题研究进入了“打磨期”。
(一)开展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的深层调研
解决“抱团型”组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区域教科研主管部门首先要全面了解区域微型课题研究的现状。
1.文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收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精选国内外类似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实践操作模式,研究并借鉴已有的区域性及群体型教育科研模式。
2.问卷调查掌握整体状况
面向全区微型课题在研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区域内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及基层学校组织管理微型课题的整体情况,全面掌握老师们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中出现的瓶颈、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等具体情况。
3.个体访谈了解教师需求
抽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师,以个体访谈的形式,了解他们对微型课题“抱团”研究的认识与需求;对个别学校和部分“抱团”研究小组进行跟踪观察与分析,研究他们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时普遍存在的困惑、困难及个性化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探究不同学段、学科、研究实力有差异的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以及内在的规律,从而充实“抱团”研究活动的内容,为处于不同研究阶段、面对不同研究难点的教师寻找合适的解决路径。
4.多种渠道征询专家意见
以网络咨询、外出请教、邀请面授等多种渠道征询区内外的教科研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减少管理失误,拓宽研究思路。
(二)构建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的多维空间
微型课题研究的微区域“抱团型”组织开展的是接地气的教科研,要借助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因而首先要拓展线下线上抱团联动的多维化空间。对于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来说,线下是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争论,线上是借助网络的请教、对话、学习;对于区域教科研主管部门来讲,线下的作用主要是服务、引导、监督,线上的功能主要是发动、推介、展示。
1.线上抱团,资源共享
借助“抱团型”组织专属的QQ群、微信公众平台、课题网站、教育科研刊物等,搭建多样化的“抱团”发展网络媒体平台,开设理论学习空间、互助信箱、成果展示、网上论坛、网络研课、微信评课等项目或活动,共享教育科研资源,增进交流探讨,加强专项指导,展示研究成果,拓展“抱团”时空,实现更大范围、更多形式的资源共享与实时互动。教师通过区域性、专题化的网络媒体,既能学习到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又能把握微型课题研究的流程,还能借鉴他人研究的精华,个体的教育科研不再孤单独立,一些研究的困惑、瓶颈,有时候通过线上交流就可以合力攻破。
2.线下抱团,互助共赢
“抱团型”组织结构是区级教科研管理部门牵头下的“群英辐射,三级抱团”模式。“群英辐射”是指在区县范围内选择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发展目标接近的多个微型课题在研教师,组成一到两个“抱团”研究“群英会”,使其作为示范团队,对其进行专项培训和引领扶持,辅助一批具备教科研潜力的教师快速成长,促使他们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课题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研究小组共同发展,或发动其他年轻教师加入微型课题研究队伍,进行结对指导与经验推介。“三级抱团”是指区级层面成立微型课题“抱团”研究共同体,由区域内教科研主管部门选派专人组织协调,此为第一级;在研究共同体下,依据地域、学段、学校特色等相近或教科研强弱组合的原则,建立若干个“抱团”研究联盟,由相关学校教科研负责人担任联盟负责人,此为第二级;在各个研究联盟体下,依据研究内容涉及的学科相近、研究方向相近及研究者能力强弱搭配等原则,划分出多个“抱团”研究同伴互助小组,此为第三级。在此组织架构下,开展主题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活“研究力”,激发“群智慧”,利用群体智慧和协作思维的力量,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研究联盟及研究小组每学期集中活动一到两次,自行选择活动主题、形式、内容、流程等,有的活动注重课题研究课的剖析,有的活动增设微型课题相关知识的培训,有的活动探讨解决教师研究中出现的困惑等等。无论哪一层级的活动,都有校级教科研骨干教师、区级或市级教科研专家全程参与,耐心细致地进行专项指导或个性化点拨。无论哪种形式的活动,每一位成员都要认真准备,热情参与,积极讨论,凸显活动实效。每一次同伴互助小组的研究活动就是一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参与式学习培训,将研究、交流与培训整合在一起。每一位微型课题研究者既要将自己研究的方法经验传递给其他组员,又要汲取他人的研究技巧、专家的研究精华,既是教科研培训的主体,又是培训的对象。这样互助互利的抱团研究,实现了组织者与研究者、研究力较强者与研究力相对薄弱者、教科研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合作共赢。
(三)加强微区域“抱团型”组织的全程管理
1.夯优提基:开展多轮专项培训
针对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或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开展多轮专项培训。如针对初研教师进行基础培训,针对具有一定教科研热情的教师开展提升培训,针对校级课题已经结题的老师进行提优培训,针对善于钻研、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的老师开展骨干培训等等。
2.保驾护航:加强制度建设
一些普通教师对微型课题研究缺少经验,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如课题的筛选、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过程的指导、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出台了《微型课题“抱团”研究实施意见》《教师微型课题研究行动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加强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技术保障及过程监管,尽可能避免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中途“流产”或质量低下的尴尬,真正落实“群英辐射,三级抱团”组织管理职责,探究多元化研究活动组织形式,规范“抱团”研究活动流程,提升研讨活动实效。
3.醍醐灌顶:打造专家团队
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努力密切与高校、名校的联系,聘请区域内外的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等领域的学者、专家、骨干等组成专家团队。在线下线上抱团联动的过程中,专家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参与线上交流,或深入“抱团”研究小组展开现场指导;教科研专家要善于针对一线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方法、活动形式、材料积累、效益产出、成果呈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专业指导,促使“抱团”研究事半功倍。
4.循序渐进:规范操作流程
完善申报、立项、培训指导、过程管理、结题、考评、成果应用推广等研究环节,制订并规范使用《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手册》《“抱团”研究小组活动手册》,借助手册加强教师研究的过程管理,规范研究操作流程,帮助教师学会研究、踏实研究、有效研究。
5.聚沙成塔:发动更多教师参与
借助“抱团型”组织的精彩活动、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带动、微型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学校教科研专题培训等途径,促使更多教师认识到微型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学质量提高的推动作用,吸引、发动更多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为“抱团”研究积聚人气。
6.渐入佳境:重视质量考核
拟订微型课题结题校级、区县级鉴定标准,把好结题评审关,制定“抱团”研究小组活动质量考核星级标准,分阶段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专项评测,激励小组的研究活动有效开展,促进其研究水平快速跟进。
三、亮点凸显:回归教学现场,微型课题研究进入“焕彩期”
【现场回放】
之一,2013年9月-2014年1月,“抱团型”组织成立后的第二个学期,各微型课题研究小组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几乎每个小组活动时都会开设公开课,听评课活动也随之进行。而此时的展示课往往是一般的教学常态课,听评课的重点也都是一般教研课的评价标准,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师生互动情况、教师基本功的体现等等,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有所脱节,也无法呈现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功能。
之二,2014年12月,区课题研究课小学组研讨专场在香雪海小学举行。教科研专家对两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进行点评,理论结合实践,对课题研究课的内涵、形式、意义、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此后,在微型课题研究小组活动中,区专职教科员深入课题研究课的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逐步树立“课题研究必须回归教学现场”的意识,微型课题在研教师们也开始尝试真正的“两课”(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对接。
反思
“抱团型”组织成立初期,微型课题研究小组的研讨活动中都有教学展示课的环节。这一安排看似丰富了小组研讨活动的形式,将课题研究落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但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微型课题研究基本上没有推动作用,也几乎不能展现课题研究的思路或成果。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或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脱离了研究思想的课堂教学和脱离了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无法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
一线教师开展教科研的最大动力应是实现研教双赢,微型课题着力解决的也大都是日常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因而“抱团型”组织能够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必须是微型课题研究回归教学现场:寻觅教师个人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契合点,促使微型课题研究进一步聚焦课堂,着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施水平;解决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现象,让教育科研从微型课题研究开始回归教学,助力课堂;帮助更多的一线教师厘清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将课题研究“落地”,把研究移到教育教学现场,实现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双赢。这样,教师们的微型课题研究才会真正有动力、有热情,区域教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够真正助推全区的微型课题研究进入“焕彩期”。
行动
“教无研不兴,研无教不实。”微型课题研究的“抱团型”组织要把“课题是教学的课题”“教学是研究的教学”作为课题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重视教育科研,聚焦教学现场,依托“抱团”研究小组,将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开展多种类型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微型课题研究融注课堂的教学模式,针对课题研究课,展开线上、线下的“抱团”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凸显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区教科室聘请专家和区域内名师组成导师团,深入中小学课堂,引领、参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学校教科研骨干研讨,与一线教师研磨交流,逐步探索出一些“研教双赢”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同题异构课
此处的“同题”,可以是不同的教师正在研究的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微型课题,也可以是相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是不同学科中相同的主题。这里的同题异构课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课题的研究方向或研究目标相同或相近的在研教师,开展的同一内容的课堂教学,或基于相同的研究点开设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二是在研教师与未研教师根据课题研究课和教学常态课的不同要求,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展开课堂教学;三是在研教师关于某一教学内容开展的日常教学,和基于课题某一研究策略的实施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同题异构课主要是在比较教学中,或验证课题研究中预设的教学方法、指导策略,或探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
(二)问题研究课
问题研究课,指在课题引领下,研究者带着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某一个或一组的阶段性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研究反思,将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载体,在课堂中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研究课不是孤立的一节课,而是为了解决课题中的某些研究策略设置的系列化的课堂教学。
(三)团体研磨课
团体研磨课,指在研教师确定研究的问题,做出对研究问题解决的预设,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验证,“抱团”研究小组成员作为听评课教师,判断预设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抱团”小组团体研讨相关研究课,群策群力,提出教学改进建议或调整预设的研究策略;在研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验证,如此反复实践,最终确定研究问题的解决方式及课堂教学方式。
(四)青蓝对接课
青蓝对接,即老带新,新推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抱团”研究小组内部教科研骨干教师带动教科研新手;二是本校的教科研带头人带动微型课题初研教师。这里的“新手”是“老手”的徒弟、助手,也可以帮“老手”出谋划策。青蓝对接课,是“老手”与“新手”就解决课题中的研究点,通过课题研究课,或合上一节课,或老手上示范课,或新手上展示课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共同磨课,共同提高。
在此过程中,区教科室以多种方式加大课题研究课的培训与指导力度,有效开展关于“课题研究课的有效性”的研究活动,着重针对课题研究课“如何上”的问题进行研究,摸索和摸清实践操作路子,努力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真正实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促使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促使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