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装设计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装设计的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现代扎染;服装设计;应用思考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198
扎染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工艺,在古代被称作绞颇或者绞染。大多采用绳子或者线捆绑的方法进行防染。据《二仪实录》载, 手工扎染“ 秦汉间始有, 不知何人造, 陈梁间贵贱通服之”。可见,我国扎染艺术的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而且在现代已经成为了一种独具一格的手工工艺。
在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的今天,印染工艺也逐渐走向机械化,但是传统的施工印染工艺至今还是被保留了下来。现在的扎染艺术通过先进技术与扎染工艺和手法的融合,不断的改善其加工程序,所以出现了手工喷绘、拓印、扎染以及转移压皱等新型加工工艺。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印染科技和扎、缝、包、染、喷、绘、拓、刷、雕、压等各种特殊工艺手法相结合,从而制造出和工业印染所不同的视觉效果,把现代的扎染工艺应用在成衣的制作上就是“现代扎染成衣”。
现代扎染成衣这样的设计手法与别的成衣的设计手法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它在设计上以及生产上都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制约的因素不同,达到的设计效果也会不一样。根据设计手法的差别分,主要有工艺设计手法、变换设计法、款式设计法、风格设计法、局部设计法等。
1 工艺设计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工艺设计法指的是采用现代扎染成衣的方法结合一些独特的工艺性质来进行成衣设计。对于成衣的款式在这里就不多加描述了,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成衣扎染的原理、扎染之后的效果以及扎染出来的色彩上面,工艺设计法在如今当数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设计方法。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可以采用单独的工艺进行设计,也可以将各种不同的工艺进行结合。
使用单独的工艺指的是仅采用一种扎染工艺手法,这种工艺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成衣的后整理阶段应用的比较多,对于数量比较多的大众成衣也比较适用。
将各种不同的工艺进行结合能够使得成衣的外观更加的丰富,例如将吊染、断然、乱花等工艺结合进行扎染,就会创造出一种色彩和谐的效果,不过这种工艺的成本比较高,所以适用于档次较高的成衣设计。
2 变换设计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现代扎染成衣可分为材料、工艺、设计三个部分,所以设计方法的变换就是围绕这三个部分进行的。例如,可更换成衣的材料或者辅料来改变成衣的手感,或者在传统的绞缬手法里融入现代的服装线性,能够制造出对比鲜明的效果,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此外,还可以在现代扎染工艺当中采用多种面料搭配的方法进行成衣设计,既能保留扎染工艺的优点,又能赶上时代潮流,使得成衣的设计能够迎合现展的需要。
3 款式设计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款式设计法指的是从款式方面着手进行设计,通过现代扎染工艺和款式的融合,衬托出款式的特色。可在已经完成的成衣上面采用扎染工艺进行设计,也可对成衣的局部进行扎染等处理,之后在做成成衣。这种设计方法的重点是款式设计,例如一件款式精致的晚礼服的设计,通过将款式和吊染工艺进行配合,从而制呈现出一种优雅别致、大方高贵的效果,具有协调统一的立体感。
4 风格设计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现代扎染工艺的色彩变换、款式风格和扎染手法的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设计出独具一格的服装,那就要求不管是扎染工艺、款式风格,还是颜色变换都要和谐统一,全部的服装设计都要在明确的风格限制下进行。
要设计出风格独特的成衣既要摒弃传统服饰当中一些陈旧、拖沓的结构,也要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工艺手法相结合,通过多种工艺的搭配,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进行成衣设计。
波普风格设计采用泼染、浸染或者喷染的方法,把面料进行大面积的处理以后,在成衣的局部加入一些当代比较流行的文字或者配上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图案,这样设计出来的服装极具时代魅力。
而波希米亚风格的设计多采用段染、吊染或者段染的方法,在成衣的领口、袖口或者衣服的其他部位镶上精美的花边,或者加入比较繁杂的褶皱、流苏等花样设计,然后再添加一些手工艺制造的成分,将波希米亚的特色呈现得淋漓尽致。
经典优雅风格的成衣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外形上的设计都比较别致,在保证经典优雅风格的前提下,采用吊染或者局部绞缬浸染一级乱花等方法,然后通过一些现代化的工艺对成衣的局部进行细致的处理,使得整件衣服呈现出精致、优雅和高贵的效果。
中性休闲风格的服装大都具有简单、素雅的特点,它的材料大多采取质量较好的且耐磨的布料,款式的设计尽量追求简约得体,通过浸染、喷染、注染等加工方法,使得设计出来的成衣既简约,又富有高雅、大方等优点。
5 局部设计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局部设计法指的是对成衣的某些部位进行现代化的处理,从而使得成衣的局部比较精致,能够体现出扎染工艺的特点,从局部入手,在每一个细微之处进行处理,这样整体的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就拿扎染中的点缬来说,它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可采用单独的纹样进行图案设计,也可将多种纹样进行搭配来设计图案,并将图案装饰在成衣的不同部位,例如成衣的边缘部位或者中间部位可采用不同的纹样。边缘位置就是服装的襟边、领部、袖口、口袋边、裤侧缝、肩部、臀侧缝、体侧部、下摆等位置,这些位置对于细节的要求比较高,注重细节美和特色美。
6 结束语
服装设计的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排样;服装设计;裁剪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在服装行业也是如此,将计算机辅助排样技术应用在服装设计中是一种新的突破,所谓排样就是将多个不同的图形在平面区域内进行布置,如何来布置以及布置的好坏都会对产品的成本以及效率有一定影响,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足够细心,足够认真。计算机辅助排样的优点有很多,例如: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以及缩短生产周期等,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一些先进的辅助技术相结合,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其他,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以后的计算机生产管理有一定的作用[1]。本文对计算机辅助排样在服装设计裁剪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为以后服装设计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1计算机辅助排样(CAN)在服装设计裁剪中的应用
1.1服装设计图形输入与处理
在微机上运行的软件系统,可以有Windows95,Windows98以及Windows2000等,将计算机辅助排样(ComputerAidedNesting,CAN)系统在这些软件系统上运行的时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模块:服装设计图形输入、预处理、自动排样以及结果输出等。具体的过程应该是先将服装的图形及尺寸通过接口进行输入,可以通过CAD/CAN的方式。然后可以转换为更加方便的数据结构,确保能够进行一定的优化,由于系统在进行自动计算的时候对服装面料用量较小,因此只能根据用户的输入方式来进行排样,将这些排样的结果在屏幕上更好地显示出来,在完成了自动排样之后用户对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计算,例如可以直接进入到人机交互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这种人机对话的方式可以完成很多操作,如对服装的平移、增加、删除、旋转等,这样就能让排样的结果达到最佳的效果。最后再利用文件的形式将排样结果进行输出,还要给出相应面料的利用率将这些都通过打印机进行输出。对于服装设计图形处理方面,主要获取排样零件的选择与图形的信息,根据一定的数据结构来完成信息库,可以采用AutoCAD系统软件进行操作,这样的数据结构转换起来更加容易,很多二维的图形也可以利用AutoCAD来生成,或者可以借助扫描仪的方式来获得,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获得图形信息,那么就可以不断地对数据进行统一。设计师在获取服装款式以及造型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借助各种工具,设计师可以先设计相应的款式,然后再选择与自己设计相符合的人体模特,根据模特试穿的效果来做出相应的修改;设计师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先在电脑屏幕上表现出来,利用CAD来将设计的内容放在电脑里保存,方便以后继续使用,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真正实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效果[2]。
1.2自动排样的类型
通过系统给出的窗口来对面料的长度、宽度和排样时间进行说明,自动排样是希尔伯特为数学工作者提出的数学难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二维图形进行优化排样,所有数学者都在探索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从理论上可以对问题进行解答,在其他领域例如冲压、切割方面都已经应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排样问题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人机交互法、矩形包络法以及解析函数法等,这些算法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缺点。根据对其他方面的算法进行研究,可以学到更多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知识,也能提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方案,进行粗排的时候可以利用矩形包络法,研究区域的时候可以进行精排,这样既提高了利用率,也能降低算法的复杂程度,主要包括精排和粗排的方式,粗排的方式是因为服装图形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给排样带来的计算量是很大的,严重的甚至影响到排样效率。因此在进行粗排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服装轮廓的特点选择面积比较小的,也就是最接近实际的服装图形来进行排样,再根据具体的方法对这些图形进行优化,排样完成后逐渐恢复原始的图形。这样不仅简化了排样的模型,还能将复杂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简化。具体的方法如下:可以先求出服装的包络矩形,然后对某一时刻假设为排样布局N,而下一代的矩形是D,当排上D之后这时的布局就是N+1,如果选择D的布局作为最终的评估函数,那么布局的原则就是最大的。在精排的时候费时是最少的,并且排样的效率也会比较高,能够满足服装在设计时的整体需求,但是它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排样的结果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3]。如图1所示,a图是两件服装,b图是粗排的结果,那么可以看出服装2应该再向服装1左移一部分,但是利用率不如c图,为了让这一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可以在粗排的基础之上采取精排的方式,采用精确定位的形式让图形更加接近布局,这也是最好的一种办法。利用该方法可以让所占布料的面积最小,从实际应用上来看,就是将两个图形转化为更为接近的方法,但又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让两个图形在理论上有交流的部分,可以采用运算量较大的算法,如点阵判交法、联立方程求交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针对难度偏上的问题,如果是更为复杂的图形就不能实现,而区域的概念就能解释这一点。具体的解决办法是:由于服装会在面料上占一定的面积,因此能够反映在计算机屏幕上的都是二维图形的形式,通过对这些图形区域建立关系的过程,来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干涉的情况或者是否有重叠的现象。任何的服装图形都是利用圆或者多边形来组成的,而系统软件也对圆与多边形建立了函数,可以将一些基本的布尔运算应用到这些函数中,典型的布尔运算有差、交、异或、与或等。根据这些就能够得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区域,在各个图形区域建立完成之后,根据系统的提示可以创建一些服装的组合区域,当创建的区域为空也就是NULL时,就说明这两件服装并没有出现碰撞的现象,这样就可以继续沿着排样方向来向已经排样的服装进行移动,如果新区域是非空的话,表明服装发生了碰撞就停止了移动,然后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除了进行自动排样之外,还可以进行人工交互排样,或者自动排样完成之后再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利用率。系统可以将人工交互排样的过程表示出来,对服装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或者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操作,确保排样结果达到最佳的状态,从而实现图形坐标变换矩阵的效果。
1.3计算结果的输出
在进行结果输出的时候,可以输出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面料利用率计算,第二部分是对图形输出的计算。前者面料利用率是排样系统中十分关键的指标,通过计算面料利用率就能得到服装的具体面积,同时在进行排样时,对哪种服装选择哪种排样策略也有不同的要求,而面料利用率就能对这些问题做出一定指导,零件图形的复杂性是很高的,在计算图形面积时可以利用高等数学或者微积分的形式,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获得相应的知识。从实际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服装就是封闭轮廓构成的,这些轮廓是将圆形、多边形两者相混合形成的。如果用户对排样结果没有任何意见的情况下,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数据结构将零件的图形信息进行输出,将这些内容传给CAM系统再利用图形打印机进行打印,也可以借助其他的功能,或者直接利用Windows进行屏幕的拷贝[4]。
2结语
综上所述,对计算机辅助排样在服装设计裁剪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CAN系统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产品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应用了这种系统,也说明该系统的市场是很大的,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也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生产。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技术再结合设计师的经验,能够让服装设计更加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未来我国服装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相信未来我国在该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董智佳.经编无缝服装的计算机辅助设计[D].无锡:江南大学,2015.
[2]曾珊珊.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角色探索[J].电脑迷,2016(11):184.
[3]金鹏,孙晔.服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5(22):164-166.
服装设计的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服装设计工作室 教学模式 市场 价值
[作者简介]肖雪梅(1971- ),女,山西高平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教学实践;张战胜(1980- ),男,江西上饶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教学实践;张静(1978- ),女,河北唐山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服装工程与教学实践。(河北 邢台 05403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教育厅课题“面向多元就业路径的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2204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50-02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特色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怎样使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怎样更好地服务社会,怎样成为服装产业急需人才,成为当前教学体系的核心宗旨。虽然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建设日趋完善,但若干困境现象却值得深思。
困境现象一:常有学生直至毕业仍对如何进行服装设计深感困惑。困境现象二:课堂教学或只关注形态和设计美感,或将技能训练集中在西服、衬衫等一些固定款式的复制上,专业技能的单一和分散使学生无法面对市场,学生在实际产业中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困境现象三:面对课堂大量抽象的理论概念、专业术语与知识信息,学生似懂非懂,市场意识淡薄,不知自己的设计为了谁,实践能力无从谈起,更难适应社会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与市场脱节,人才培养机制单一。然而目前诸多研究将重点着眼于国外,业界对于国内高职院校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资料不多,目前成功的研究案例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实用性”与“市场性”两方面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对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思路
1.工作室的功能。(1)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工作室面向市场,工作室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面向多元的就业路径,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综合实践机会,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打造从项目引进到项目开发的完整专业链,形成可操作性强、实战性强、系统化的工作室教学体系,使学生灵活有效地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用己所长”“学有所用”。(2)建立充满活力的学习方式。当师生共同面临社会、企业和市场这个课题,接受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时,由于知识的选择是由现实需要引起的,学生必将主动求知,深入理解、重构、质疑、批判、应用已有的课程知识,新与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交替上升。传统师生关系被化解,师生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原先死板教条的课堂将变得充满挑战和活力,工作室教学促成新型动态学习方式。(3)形成高职特色。通过设计工作室将产、学、研融为一体,使高职学生在素质、类型、风格等方面具备独特性与差异性,最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高。
2.工作室的管理。(1)优化师资结构。工作室以专业名师和特聘的企业专家为导师,校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本校配备专业设计教师、版型教师、工艺教师等,青年教师为辅助,同时引进兼职教师,建立一支良好的“专兼结合”的师资教学团队。(2)为了一切学生。工作室教学考虑更多的是普适性,采取学生全员参与的方式。其一,工作室教学的对象不再是小众,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其二,工作室教学模式不再是高年级,而是从一入学即开始进行。每个学生从一入学即将市场与消费者放在心中,必须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完成项目任务,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3)主动承担项目任务。工作室积极为社会服务、为企业进行服务,拿出相应成果,主要承担企业的成衣产品开发、参加各项专业技能比赛等项目。(4)加强教学管理。一是必须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相应体系;二是转变高职教师的教育观念,创设职业情境,发展高职市场性与实践性特色,使理论和实践技能均衡发展。
3.工作室的运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是所承接的实际项目。具体运行方式分为两种:(1)课外运行方式。一是确定导师为项目负责人,教师带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二是每个教师需对本班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辅导,包括各类型专业辅导。三是导师与团队成员需对项目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对产品的各要素进行定位,将目标范围缩小。四是教师根据承接企业项目,可进行相关教科研的研究与总结,通过点滴积累形成教学特色。五是导师以及特聘专家定期举办讲座,进行专业信息与技能的传递、职业认知辅导等活动,增强师生面向市场的职业嗅觉。(2)课内运行方式。建立与承接项目任务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开发具有项目任务性质的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即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实用性”与“市场性”。具体要求是“六转”和“四让”:“六转”是指课堂教学要实现六个转变,即在教学方式上,从“知识技能的注入式”转变为“实践参与式”;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从“被动式接受” 转变为“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在教学内容上,从“过时的课本”转变为“市场实战”;在作业形式上,从“主观命题”转变为“客观命题”;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从“片面孤立”转变为“整合优化”;在师生关系上,从主客关系到客主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施教贵在启发,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妙在使学生干劲十足。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款式图的设计表现与实验动手能力。“四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比较;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联系;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提炼总结,从而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突出学生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
二、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
1.市场调研。好的设计不是观赏品,不是奢侈品,一定是贴近消费群的生活需求,打动人的心灵,这就需要师生根据项目任务对社会与生活进行调研与感悟提炼,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寻找打动目标消费群体心灵的风格形象、设计元素与相应设计方法,并对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设计出项目实施方案,分小组完成调研报告。
2.课堂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想取得良好效果,课程教学至少需解决八个问题。(1)解决课业文本的问题。教师团队开发出优质项目任务的“学习包”,开发出学生易于阅读各种“学习材料”,其中包括每种成衣单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设计手法、训练习题、思考问题。比如基本知识包括每种成衣单品的来龙去脉、流行动向、国内外典型品牌、风格与搭配类型、常用设计元素、设计原理等。设计基本技能包括款式图与效果图的绘制等。(2)解决课堂主体是谁的问题。创设项目任务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置身于任务情境之中,自发地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浮想联翩”的心理状态,形成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心理驱动力。(3)解决课堂教学讲什么的问题。根据项目任务要求,依托“学习包”,要精选、精讲,关键是讲什么,是讲老掉牙的固有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手段,还是讲鲜活的品牌与市场案例;是追逐流行,还是讲设计思路与方法;同样是讲产品开发的思路、方法,是直接告诉学生思路和方法,还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设计思路,合成新的设计方法。(4)解决怎么讲的问题。根据我国学生的已有学习习惯,入学伊始,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先讲后练,之后采用边讲边练,最后采用先练后总结,或将这三种方式穿行,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5)解决分层次教学的问题。由于高职生源参差不齐,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目标,改变部分高职学生“惯性厌学”导致的“陪读”状况,实现“条条道路通罗马”。例如,当学生效果图很难做好时,将学习重点锁定在成衣款式结构图的表现上;当学生没有美术功底时,设计效果图不必强求写实与立体感,可着重练习平面构成法,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成衣的造型和色彩上。总之,不论哪种生源与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是顺利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设计构思、设计稿、成衣。(6)解决课业任务布置的量与质的问题。第一,围绕项目任务设置课堂习题,习题量设置要少而精,由易到中至难。第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承接的实际项目任务分给各组学生,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任务。(7)解决如何优化设计方案的问题。定期展开研讨,集思广益。每年级每学期根据项目任务组织一到两次研讨,选出优秀小组宣读调研报告并展示图文并茂的设计方案及PPT,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项目方案进行讨论式认证,教师对款式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评价与建议。学生根据师生讨论建议修改设计方案,完成项目任务,写出收获与心得。(8)解决学生感兴趣的考核评价问题。其一,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市场反馈对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准确评估。重点考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态度、能力、效果,例如被企业选中、获得市场经济效益或参加相关设计比赛获奖的学生,成绩直接评定为优秀。其二,引入奖励机制。笔者以为,要想促进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竞争与奖励机制,采取不同数额的奖励机制,让学生体会成就感,时刻存有危机感;出台相应政策,给予表现突出的教师和个人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完成的项目任务进行跟踪调查,提高设计工作室的含金量与社会美誉度。
三、 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1.科学性。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体现在从“实用性”与“市场性”两方面找到教学与实践的切入点,反映服装设计的本质与规律,将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与综合实战相结合,使学生逐渐具备为不同类型消费者服务的市场意识与能力,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
2.主动性。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通过教、学与市场的全新互动来传达市场与生活的内容。传统课堂因晦涩难懂令人昏昏欲睡,因缺乏生活味而显得过于呆板冷漠。相反,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教师引领学生一起积极直面市场。另类的市场课题打破了曾经的知识、语言和思维模式,多面的生活不断激励学生自身选择新面料、新材料、新工艺、新的设计元素和新形式来反映当今生活中人们的个性特质与需求,充分展示学生独特的市场视角,将学生的个性释放无疑。
3.普适性。教育考虑更多的是普适性。工作室教学的普适性使得每个学生平等地从工作室中吸取有利的营养,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变得多姿多彩,使每个学生表现出责任、自信和从容,它将使高职服装教学更加富于弹性。
平庸的服装设计教育经过市场意识的渗透后摇身变成学生的最爱,变成企业与市场的助推器,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市场化特色平衡了学业、专业、职业、事业之间的关系。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深层意义更在于揭示了新的教育观念,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学与市场,改变了人们评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教学模式的特色趋于市场化、生活化、实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使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更加充满市场活力,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就业和成才。
[参考文献]
[1]谭秋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4).
服装设计的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立体裁剪 平面裁剪 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2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是服装结构设计的两大形式,它们的内容与方法构成了服装结构设计的完整理论与实践体系。怎样使两种方法相互融合?改变过去的单一性、局限性、效果差的状况,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总结多年教学与实践经验,将两种方法巧妙融合、恰当运用,是服装结构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服装设计、造型技术必定会大有成效。
1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方法的形成
在最早的原始社会,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劳动不断进化,人类就有了最根本的思想要让自己吃饱穿暖,而在当时,当时的人们没有科学文化,更没有现在花色繁多的服装,他们拥有的是就原始的材料-兽皮。他们已经知道把猎取的兽皮按人体功能需要剪出一定的形状,以满足身体机能和活动的需要。如在兽皮中间挖个洞让头套进,两侧再剪开让手臂伸进去等。这些做法的本身就是立体裁剪最早的雏形。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西方人体体形的差异及地域文化对造型心理的不同,使平面裁剪法成为东方裁剪服装的主要方法,而立体裁剪法则成为西方裁剪服装方法的代表。在漫长的使用及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结构设计体系,都在用各自的裁剪方法并为人类制作出形形的服装,从而使人们的穿着更加花样繁多,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这两种方法是广大服装专业人员长期实践的总结与他们不断探求的结果,也是他们的汗水和智彗的结晶。
2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2.1 方法的区别
平面裁剪法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原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原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直接将原料裁成衣片)再制作成服装。特点偏重于比例与公示
计算。
立体裁剪法以人体为依据,将服装的款式设计与造型工艺相结合,把胚布披挂在人体模型上,按指定的服装款式边造型边裁剪,然后按布样制成样板直接裁剪再制成服装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软雕塑”之称。特点侧重于造型与修正。
2.2 两者优势的区别
平面裁剪的优势:
(1)平面裁剪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性、实践性。
(2)平面裁剪以量体所测尺寸为依据,通过比例分配计算各个部位的大小,再绘图成款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定性产品的工作效率。
(3)平面裁剪在加放松度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有利于初学者学习与运用。
立体裁剪的优势:
(1)实用性:立体裁剪不仅适用于款式简单的服装,同时更适合款式复杂,艺术性强的服装,在实践操作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立裁还可以直接感受到面料的性能,能够更多的表达丰富多样的款式造型。
(2)灵活性: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边设计,边裁剪,边制作,随时可以观察服装效果,随时纠正问题。这样就能解决平面裁剪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造型问题。比如:在舞台装和礼服的设计制作中,由于款式中出现不同面料拼接、不对称,多皱褶的造型时,单一的靠平面裁剪方法难以解决时,采用立体裁剪就可以方便的表现
出来。
(3)控制性:立体裁剪能够有效控制服装的外空间,同时也能准确把握服装的内空间,可以让服装款式结构造型更具有正确性与精确性。让专业的结构设计人员在样板上得到更高的成功率。
(4)设计性: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服装款式结构的二次设计、立裁操作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设计美感体验的过程,因此立体裁剪有助于服装设计与款式造型的完善。
2.3 裁剪过程中的区别
平面裁剪过程:首先需要测量人体主要部位尺寸(或依据国家、部颁、企业标准) ― 依据规格尺寸利用计算公式进行结构制图与结构变化 ― 加放缝份与对位标记 ― 最后得出服装款式的样板型。整个过程第二步为最关键部分。
立体裁剪的过程:根据款式整理与初裁布料 ― 经立体造型获取款式初型 ― 按初型假缝、试穿 ― 整理修改布样子 ― 拓印布样于纸样上 ― 加放缝与对位标记 ― 最后得出服装款式的样板型。整个过程第二步与第四步为关键部分。
虽然两种方法的裁剪过程几乎是不一样的,但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却完全相同,都是获得服装款式的板型。而服装板型好与坏主要取决于设计师、打板师的审美和造型及技术等综合能力。随着现代科技与艺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设计师、打板师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掌握两种裁剪方法,并使其有机结合,是当今及未来服装专业人才的必备条件。
3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有机融合
3.1 结构设计的理念融合
理念融合体现为所达目标的一致性。无论平面裁剪还是立体裁剪,归根到底服务的对象都是人,都是为美化人体,达到完美的款式造型;都是以人体为研究的对象,同时运用服装的形式美法则,将服装款式图转化为实际服装款式的一个过程。
3.2 结构设计的过程融合
过程融合体现为造型过程的结合性。两种裁剪技术各有所长,各具应用空间,因此,优势互补、有机结合与有效利用是现代服装发展的必然。依据我国服装结构设计特点,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供一种优化裁剪过程的流程图供参考,见图。
3.3 结构设计的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体现在造型方法的同一性。为了满足人体与款式造型的需要,在平面结构设计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纸样进行剪开放出,剪开折叠的技法来完成款式造型的需要,而立体裁剪也是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则采用立体处理省道和褶裥的部位,也就是哪里需要收省,布料就推到和集中到哪个部位上,实际上和我们平面裁剪的胸省转移原理大体相同的。只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4 结语
总之,不管是平面裁剪还是立体裁剪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服装变化多样的款式特点,我们在应用中既要合理的利用好平面裁剪所带给我们的丰富的经验可行性,也要发挥出立体裁剪所具有的艺术性、多元性、多手法等造型优势的体现。让当今的服装设计中的造型设计真能够彰显出优越的特色,不断提高立体造型与制板技术,为使我国早日步入世界服装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的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竞争机制 优化 设计管理
一、在课程教学评价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原因
1.教学中竞争机制的特点
教学评价中的竞争不同于企业环境的竞争,必须根据教育规律对其进行优化运用。相对而言,它没有那么强的排他性、残酷性和功利性,教学中竞争的目标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收益最大化,是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成长。所以,必须对竞争目标、规则、环境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一个公平、有吸引力、有活力、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展开良性竞争。
2.教学评价中竞争策略的主要应用情境
在当前课程教学改革中,通常强调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法、协作学习、项目学习、自主学习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往往强调基于项目实践的评价,重视评价的真实性与过程性,重视量规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的结合。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提高评价的真实性、激励性等。笔者教授服装设计专业的“设计管理”课程以来,在教学改革中尝试以一个具体的服装设计项目为课程任务,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3—6人)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资金内完成该设计项目,设置有限的多项大奖,并规定竞争过程为开放式、协作式、互动式。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了设计管理的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管理能力,对竞争机制的引入和优化措施行之有效。
二、如何对设计管理课程中的竞争机制进行优化
传统教学中的竞争机制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个体之间彼此排斥、缺乏交流,孤立地追求竞争目标,追求的是单一的竞争结果,竞争过程是封闭式的,忽视竞争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宗旨。要优化竞争机制,首先要更新竞争观念,现代竞争注重的是双赢或多赢——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下,应该使竞争的效率更高,使竞争的各方都能获益,使竞争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成为获益的直接来源。其次,制定适合于现代教学的竞争规则,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1)多元竞争——竞争目标的优化
竞争目标的多元化,体现在最终奖项的多元化设置上,如笔者设置的最佳设计思维管理奖、最佳设计进度奖、最佳设计成本控制奖、最佳设计团队奖等,这使竞争本身变得多元化,评价系统多元化,学生可以从对不同奖项的追逐中加深对设计管理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如设计思维管理、设计进度管理、设计成本管理、设计人力管理等。有限的奖项设置依然创造出竞争的氛围。
(2)课外竞争——扩大竞争资源
在课堂上,时间资源、人力资源、课程内的知识资源是有限的;将竞争延续到课外,则扩大了竞争资源,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人脉、图书馆等渠道,提高竞争力。在课堂之外,时间资源更多——学生可以利用晚上或休息日的时间;人力资源更多——可利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资源;信息资源更多——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竞争资源的扩大化,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补充了教师和书本的不足,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协作式竞争——竞争单元的优化
传统竞争以个体为竞争单元,个体有较大的局限性,容易形成单向思维;此外,在实际的行业竞争中,企业中通常以团队来完成某项竞争任务,传统教育中的个体竞争机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不适应这样的工作形式。以团队为最小单位进行竞争,使团队内部由于外部的竞争压力而形成协作机制,队员必须分工合作,形成共同愿景、共同目标,才可能在竞争中做得更好,因此,学生将学会如何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
(4)开放式竞争——竞争过程的优化
开放式竞争指的是打破竞争的壁垒,在竞争过程中要求团队之间和师生之间进行汇报与讨论,形成开放式的、平等的、自由的评论氛围,互相点评,互相提出建议。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可以创建一种有别于现实企业竞争的学术气氛,使学生可以同步借鉴其他团队的优点,避免其缺点,对竞争有更理性的态度。
(5)发展性的竞争——竞争结果的优化
一般的竞争结果是对优胜者的选拔、对获奖者的鼓励,而更具有价值的是给予学生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来源于学生的互评与反思,从过去的竞争中总结经验,寻找自己今后的竞争优势。可采取的一种方式就是对竞争结果的深入点评,点评竞争过程中每个竞争团队的优缺点,分析每个团队的竞争优势,指出每个团队乃至每个队员未来的方向。教师应使学生意识到:竞争远远没有结束,面向未来的学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学生的互评可以弥补教师的遗漏。
三、课程教学评价视角的竞争优化策略
综上所述,对竞争机制的优化包括对竞争目标、竞争资源、竞争单元、竞争过程、竞争结果的优化。当代设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独立的设计人不可能生存,设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成为设计管理的竞争。设计管理在目标上注重对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在宏观上强调设计战略的制定,在微观上注重对设计过程的优化,在工作方式上强调团队协作,在研究对象上注重对设计资源的管理,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践对理论的丰富与细化。优化后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设计管理学科理论的理解,并切实地将设计管理的能力运用到实际竞争过程中。这种机制锻炼了学生各种能力,有助于将来的就业。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全球远程协作学习视角的数字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C880063,主持人:李翠白)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林英,李翠白.思维导图与学习——学习科学与技术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王建辉,陈竹.竞争机制与企业人事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5]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6]陈丽等.论网络时代教师新的能力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3(4).
[7]刘瑞芬.设计程序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博丽塔·博雅德·墨柔塔.设计管理:运用设计建立品牌价值与企业创新[M],刘吉昆,范乐明,汪颖,金城,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服装设计的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 服装CAD 价值 共同增长 市场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链结构优化趋势更加明显,竞争更加激烈。目前我国中等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达到6万多家,绝大多数是加工贸易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2008年,面对人民币升值较快,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已降至极点,严重制约了我国服装工业技术改造升级。而服装CAD/CAM的普及应用是服装企业实现信息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据统计,服装CAD系统在美、日、法、意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普及率已超过70%,而在我国服装CAD应用普及率却不到15%,说明我国服装CAD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又说明目前服装CAD市场的发展存在问题。
一、国内服装CAD市场发展现状
1.国际著名服装CAD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市场
服装CAD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服装行业相结合的产物[2]。目前国际著名的服装CAD/CAM技术公司有:美国格柏(Gerber)、法国力克(Lectra)、西班牙艾维斯特(Investronica)、德国艾斯特(Assyst)、日本重机工业公司(Juki)、加拿大派特( PAD)以及瑞士Alexis等公司。这些公司由于起步早,并有着深厚的专业积累和技术优势,强大的资金实力,所开发的服装CAD系统功能全面、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系统性能稳定;另外,他们都开发了配套的CAM系统,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满足了用户的信息化需求。目前发达国家的服装CAD技术仍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向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和三维立体化方向发展。
这些著名的服装CAD系统供应商虽然最早从八十年代就进入我国市场,尽管当时软硬件的价格、售后服务费用都很高,但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价引进。然而,由于对服装CAD系统缺乏必要的了解,加上使用习惯、人员素质、培训体系及维修服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服装CAD系统实际利用率很低。真正的市场推广是在九十年后期,随着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许多大企业为了尽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再次掀起引进这些国际品牌的服装CAD系统的热潮。服装CAD系统供应商迫于竞争的压力一方面降低CAD系统价格,加强产品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售后服务和培训体系巩固市场地位。目前,他们依然占据着国内高端市场,80%国内大型服装企业使用的CAD系统是这些国际品牌。
2.国内服装CAD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市场
国内的服装CAD系统是80年代中期在引进国外CAD系统基础上进行研制开发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段距离,但发展速度较快。到目前为止,二维服装CAD技术已比较成熟,CAD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的开发和配置上已接近国外同类系统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今已有50多套CAD系统通过各种形式的鉴定并进入了市场,它们在基本功能上相差不大,但在专业功能,不同模块联动性、专业数据库设置以及操作方法上大不相同。其中以深圳富怡、北京航天、日升天辰、杭州爱科、至尊宝坊为代表的国产服装CAD企业在中小型服装企业中应用较广泛。最近几年国产服装CAD系统以较高的性价比逐渐占据着国内中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服装CAD系统价格一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接受,市场销售增长较快,但是在硬件配置、软件可靠性、集成性等方面稍差。
据统计,运用CAD系统可使服装企业的设计成本可降低10%~30%,设计周期可缩短30%~60%,产品质量可提高2倍~5倍,设备利用率可提高2倍~3倍。这样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上只有比较成功地应用CAD系统的企业才能达到上述效果。而能够成功运用CAD系统的企业只占50%左右。
二、服装CAD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1.服装企业对服装CAD的需求不明确
一方面,服装企业对引进服装CAD系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种观点认为引进了CAD系统就实现了服装设计的自动化,只要输入尺寸数据,轻点鼠标,就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款式结构图和样片;一种观点认为CAD系统只是一个摆设,不实用,由于一些CAD系统功能不稳定,失误率较高,操作繁琐,与企业的实际应用相去甚远,致使CAD系统的实际利用率很低,一些企业最终弃之不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CAD系统的价格过高,投资回报率不明确,国内外CAD产品的价格悬殊很大,期望CAD系统价格更低,功能更完善,等到CAD系统普及了,再选择合适的系统。
另一方面,一些积极准备引进CAD系统的服装企业对CAD市场并不真正了解,不了解市场上各种CAD系统的优缺点,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选择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购买全套的还是购买一些重要的模块(款式设计、打版、放码、排料等),是一次性购买,还是分阶段购买。在这些情况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引进CAD系统,风险很大,失败率较高。
2.CAD系统的操作程序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服装CAD打版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打版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时依据手工打版的基本思路,先输入各结构点的值,再把各结构点联结,画出样板。与手工打版相比,一般点线都不能省略;另外,系统设计中对定点、画线、设置参数等方法的使用和操作过程先后次序都有严格规定。有时,操作稍有差错,必须从头再来。系统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是能熟练使用CAD系统并且是有经验的打版师才能正确完成完整的服装结构设计。而目前服装企业中打版师多数依据经验打版,对服装CAD系统的样板设计原理、公式并不了解,对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程序不习惯,相应的操作速度较慢,错误较多,甚至比不上手工打版的速度和质量。不少企业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无法适应,最后干脆弃之不用。
3.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匮乏,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
目前,服装企业中有经验的打版师多采用经验打版,本身学历层次不高,对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知识了解不多,计算机知识匮乏。即使经过CAD供应商的短期培训,要想熟练使用CAD系统代替手工打版难度较大。而从服装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在校学习过服装CAD系统,但是学校教学主要侧重于基本方法、过程的讲解和练习,与企业实际生产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再则学校使用的CAD系统不一定就是该企业使用的CAD系统,不同CAD系统在操作程序上可能也较大差距。要让他们在短期内熟练使用CAD系统打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样板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服装企业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奇缺。
在服装行业中,人员频繁流动是很普遍的,特别是技术人员的流动比例更高,因此企业一般都不愿花钱培训技术人员,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技术储备和培训体系。CAD系统供应商只是在销售CAD系统时对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免费短期培训,之后,企业需要再培训技术人员需支付不菲的培训费,而培训机构也多是例行公事,并不对培训结果负什么责任,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再有,经过培训的企业技术人员将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变成了个人的财富和资本,而没有同时成为企业的财富和资本。随着技术人员的离职,企业顿时失去这笔财富,更有可能使CAD系统闲置,样板设计工作停顿,打乱生产秩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4.服装CAD供应商产品销售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国际品牌的服装CAD在国内销售是采用经销商、商的模式,这些经销商、商推广和销售产品是以销售和利润为目标,而不是以服务为目标,履行服装CAD开发商与最终用户之间二传手的角色。国外的CAD系统销售一般是在服装企业安装使用时,按合同规定提供短期培训,对培训效果不负责任,只要求达到基本会用的目标,不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使用的技巧、如何与该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等个性化服务,不在服务范围内,经销商又不能把客户的意见和要求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给开发商,使产品的功能难以及时改进完善,市场竞争力被削弱。
国内CAD开发商一般采用直接销售模式,CAD系统销售、服务要比国外的好一些,但是由于国内CAD系统开发技术力量薄弱、能力有限,CAD系统本身性能不够稳定,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不好,。虽然能提供比较周到的服务,但是系统经常出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随着服务对象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开发商有些力不从心,服务质量也逐步下降。
三、基于共同价值增长的服装CAD市场发展策略
CAD系统供应商与服装企业应该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以实现共同价值增长。服装企业借助运用CAD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竞争力;CAD系统供应商则通过在服装企业的成功应用来树立典范,推广应用。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改进和增强模块功能,完善产品设计。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的口碑,是高技术产品推广的最有效策略。
1.服装企业应明确对服装CAD的需求
首先服装企业要明确引进CAD系统的目的与需求,先作自我分析与诊断,然后要深入考察多家供应商及供应商服务的客户,必要时请管理咨询机构参与谋划和鉴别。企业要做好投入产出分析,注意成本的合理性,既不要片面追求功能全面的软件造成浪费,也不必为节约一时成本致使所选CAD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兼顾实用与开放。服装企业有几种类型,对于从事服装设计、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企业,应考虑引入全套服装CAD系统,以设计和销售为主的企业,应选择样板设计和款式设计模块性能突出的CAD系统,来料加工型服装企业应选择服装CAD中样板设计、放码和排料模块使用方便快捷、兼容性好的CAD系统。服装CAD多个品牌价格、性能等各有特点,某一种CAD并不适合所有企业。CAD系统供应商作为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应从信息技术和项目实践的角度,给服装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企业的需求更加理性明确。CAD系统应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而非生产经营适应软件系统,不能本末倒置;但也不能死抱着一条,生产活动中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需要改进,使CAD系统适合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吻合度要高,这样才能保障实施的效果。
2.进一步改进完善CAD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适应性、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服装CAD系统一般由款式设计、衣片设计、打版、放码、排料等系统组成,在这些子系统中应用得普遍并且效果比较好的是需要大量重复运算的放码和排料系统。款色设计系统的绘图功能与图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相比,在功能和效果上都略逊一筹,系统改进一方面要针对服装设计的特点,提供专业化的方便实用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实现款式设计的三维立体展示效果。解决photoshop、coreldraw文件与款色设计系统文件的转换或兼容互用的问题。衣片设计系统中可采用大型电子绘图输入板(类似手写板的功能)实现公式输入法和直接注寸法的融合,既要保留公式制版方法简便和专业化要求低的特点又要兼容直接注寸制版方法经验直观的特点。通过数据库技术将优秀样板师的打样经验和优秀样板变成知识存入数据库,建立规则,新的样板设计师可以借助专家系统有针对性地学习,快速设计出优良的样板。
3.建立CAD系统应用人才学习培训机制和知识管理体系
CAD系统供应商应帮助服装企业建立CAD系统应用人才学习培训机制,不仅要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学会使用CAD系统,而且要用好CAD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网上学习交流机制,不仅降低培训成本,增强培训效果。帮助企业建立CAD系统知识管理体系,使服装CAD技术不仅成为技术人员的财富,更要成为企业的财富,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可以通过知识系统学习交流经验,快速成为技术能手,形成技术人才梯队,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技术保障。加强CAD供应商、服装院校和服装企业的合作,CAD供应商通过提供免费CAD教学软件和培训教师,来增强CAD应用人才的培训和市场推广的能力,将企业CAD技术人才培训委托给当地的服装院校,服装院校则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提供实习就业机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
4.CAD系统供应商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销售机制和服务体系
CAD软件产品和服务应分别定价。对用户来说,价格透明,容易产生信赖感,有利于软件产品的销售。对CAD系统中的不同功能模块分别定价,服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其中几个模块或者分阶段购买,不仅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实施难度较小,成功率较高,而且一旦成功应用,企业会进一步增加投资,扩展应用范围,同时对潜在客户的影响是巨大的。服务定价有利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免费服务的服务质量难以衡量、难以保证,对服装企业来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供应商来说是效益难以体现,最终可能成为负担。将服务象产品一样定价,服装企业引起会重视,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购买相应的服务,同时会非常注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对CAD系统供应商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服务范围将不仅局限于技术维护、人员培训,可以拓展到技术人才梯队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等内容。
四、结语
随着服装CAD技术的发展,系统不仅具备款式设计、纸样设计(打版)、放码、排料等系列功能,而且逐步增加了自动量体、三维试衣和服装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它们贯穿于服装工业设计的各个过程。在服装的生产应用中,服装CAD的优势主要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反应速度等等。基于共同价值增长的市场发展策略是基于合作共赢的基本思想,综合考虑CAD开发商、经销商和服装企业三者的利益,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我国服装CAD的普及率和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虞紫英 陈璐易 李 旭:服装CAD的技术现状和评价体系[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12):350~354
[2]李莹莹:我国服装CAD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财经界,2006(11):30
[3]魏茂春 缪明聪等:中国服装CAD/CAM发展策略[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6( 4):33~36
[4]邹 平:CAD技术在现代服装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5~18
[5]邱佩红 陈继红:谈我国服装CAD/CAM系统的发展[J].山东纺织科技, 2005,(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