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1

欧盟委员会4月8日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以提升人们对人工智能产业的信任。通过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既可以规范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又能够增强大众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助推人工智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4月11日《人民日报》)

人工智能一度备受质疑,一是诸如智能技术取代传统岗位产生的就业危机,二是空前的科技革命诱发的社会恐慌。不可否认,技术革命必定有阵痛。短期而言,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取代了部分传统岗位,造成某些行业失业率攀升;长远来看,人工智能以其颠覆性技术冲击社会认知,甚至诱发人类生存危机。

不曾想,每一次科技革命,尤其是工业革命,无不饱受争议,但又无不驱动社会滚滚向前。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横空出世,马车等传统行业江河日下,社会怨声载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器产业蓬勃发展,蒸汽机车成为博物馆的珍藏;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新技术喷涌迸发,一系列产业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谁曾想?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适者方能生存。历史最终证明,饱受争议的工业革命都是成功的。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人工智能也“动了别人的奶酪”。拥有百万员工的工业帝国富士康,从2015年开始工业机器人逐步取代流水线作业员,工人失业率节节攀升;ETC忽如一夜春风来,遍布大江南北,端着铁饭碗的高速收费员被迫下岗;无人驾驶更是颠覆传统思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或许司机也会如车夫一样镌刻在历史的印记中。

殊不知,诸如工业生产、高速收费和汽车驾驶等重复琐碎的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解放劳动力。工业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进而提升社会大众购买力;ETC既提高了汽车通行速率,又减少了人力成本支出;无人驾驶进一步解放双手,又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即便是被直接冲击的行业,也能迸发出更新的活力。

更何况,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类似,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谈就业,工业机器人维护员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收入回报;车联网从业者在全新的领域大展拳脚,创造社会财富;VR、AR工程师更是在梦幻般的工作氛围中,让虚拟世界的财富梦想变为现实。论生活,之所以前者能够更好的就业,正是因为他们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更高社会价值,增加了人均所享有的社会资源,进而为社会带来了更高效、便捷、美好的服务,低廉的价格让普罗大众共享科技红利,实现对美好科技生活的向往。

当然,不可回避,更无法回避,失业人群如何安置?首先是倒逼失业者修炼内功,向更高端的行业转移,例如富士康就有不少从流水线作业员向机器人维护员转型的成功案例;其次是外力助推,各地政府为了稳定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并做起企业和员工的“红娘”;再者,自主创业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百花齐放的技术产业革命时期,催生的各类产业更是给予想作为、干作为、能作为的人才展现自我抱负的舞台。不可否定,只要是革命,必定有牺牲,人工智能革命也不例外,那么,对于有心无力的人员,政府也需要利用二次资源分配,给予帮助,让其共享变革红利。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2

里夫金认为,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具备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机制。因此,他预言,就像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以下三个科技领域的进步引领和推动:一是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二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三是拥有自动化物流的交通运输网络。而3D打印、物联网等新技术将搭建起进行这场工业革命的舞台:一个人人皆可参与其中的“分享型经济”生态圈。这种经济生态,将有别于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一种能让更多人受益的普惠型经济。

换句话说,因为科技进步,生产者将和消费者合二为一,成为“产消者”。每个人都可以很低的成本生产些什么,除了自己消费外,还可以出售给他人。这将极大减少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使一些资源的获得接近免费,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同时意味着,这场工业革命,不仅将改变工业生产的方式,也将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里夫金认为,在这场正在到来的革命中,中国有潜力扮演独特角色。

中国的角色

尼尔森咨询曾做过一个全球性调查,看哪个国家和地区最渴望“分享型经济”,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里夫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天然地包括“分享”这一重要价值,这点与以个人主义为主流的西方社会非常不同,将成为中国有利的价值观资源。

同时,中国政府对新兴技术的重视,是另一项支持里夫金对中国乐观的证据,具体包括:在中国一些地区,个人已可以自建光伏发电设备,并将多余电能出售给国家电网;3D打印技术和P2P式租车服务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国家已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拥有世界第一的高铁网络等等。

这似乎是在说,中国正跃跃欲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挺立潮头。

但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在这场新工业革命中,与德国、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只是刚刚起步,未来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的确,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最大的单一风电场、市值最大的光伏发电公司(汉能)和互联网公司巨头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以及其他成就。但是,这就足够了吗?分析美国和中国两个股票市场的企业估值排行榜,会发现,美国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不乏苹果、谷歌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而反观中国,则一律是银行、石油等传统行业巨头。几家已经建立起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大公司,还都是在美国上市的。这显示出中国在科技振兴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现实差距。

的确,中国的文化传统,重团体而轻个人,但细加分析,却会发现,中国人的团体观念,和现代西方的团体观念,又有极大差异。这一点,怕是里夫金没有能力去顾及到的。

具体来说,中国人心中的团体,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那种形态,比如,重乡土而轻国族,重圈子人情而轻契约法治,重上下里外,轻一视同仁。这些,是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上的重要特征,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成因。绵绵延延,不绝至今。

比如,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闽浙等省的企业家,仍然以同宗同乡为商业信用网络的基础,这番景象,仍宛如清代的晋商徽商。乃至民间借贷链的形成,几乎完全建立在熟人关系的基础上。这也说明在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现代金融机制建设方面,我们仍然欠缺。

技术好学,习俗难易。阻碍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上述文化心理因素和制度建设,怕难辞其咎。

在迎接新工业革命方面,可以绕开这些掣肘和羁绊吗?甚至这些因素摇身一变,成为了推动力?难讲。

但至少,年轻人拥有优势。

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要靠那些还没有被既定的社会规则固化的青年们。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不仅进入城市上学、工作,而且也在城市定居下来,建立家庭,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与前一代人的境遇是极为不同的。这一浪潮将更深刻地改变中国的基层社会结构。城镇化,不仅能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潮流,更成为“创客”一族,利用科技来开辟创业之路。谁说在他们中间,不会出现中国的瓦特、卡尔・本兹、特斯拉和乔布斯?

就像里夫金反复强调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习惯用互联网来解决各种问题,他们没有物质匮乏之虞,更愿意与遥远的志同道合者协同创新,更有兴趣参加网络公开课,更愿意共享汽车等资源,也不迷信权威和广告。

可以说,对于中国而言,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将是需要同时进行、两者互为支撑的艰巨事业。在这一进程中,充分解放思想的年轻人,可以大有作为。

新世纪理想

前两次工业革命,伴随的是两次科技革命。只不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轫,几乎全靠工匠的实践经验,利用的均为人类既有的科学知识。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先有新的科学发现,后有产业技术革新。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科学技术不仅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铺好了知识之路,更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从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让人类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显现出这个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发生在二战之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就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逻辑一样,它也在能源、交通和通讯三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新一次的工业革命铺平道路。

有人可能会疑虑:这真的会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吗?

对这一趋势,我们应该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很多人在说,智能电网距离还很远。我要说,智能电网已经来临。”通用电气副总裁斯蒂夫・伯兹在中国演讲时如此判断。可不是吗,里夫金也以中国国家电网正在推行的分布式发电项目作为支持其理论的力证。

如果说,实现共享之国的物质基础,是互联网和物联网,那么,它的社会基础,则是人们通过上述技术而实现的直接互相联系和互相服务。

也由此,共享之国成为一种“免费之国”。

这不是玩笑或空想。网络论坛、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已经让知识生产、公共讨论和信息传播都接近免费,网络公开课让教育接近免费,能源互联网将让电能的使用接近免费,新的商业模式也将使家用电器等产品接近免费,更进一步,随着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制造技术的成熟,将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接近于免费。这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一如电视出现后让大众娱乐接近于免费一样。

而更深刻意义上的共享之国,则意味着无论是空气、水和土地,还是能源、知识、通信和交通,各种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都可以通过新科技手段,超越“你的我的”观念,打破藩篱,跨越沟壑,实现全民平等共享。

这,既是对共享之国愿景的粗略描绘,也构成一份值得追求的、通向更美好生活的新世纪理想。

工业革命123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发端于英国,开启了人类的工业时代,同时也宣告农业时代的落幕。煤炭成为工业主要能源。工厂遍地开花,冒黑烟的烟囱到处耸立起来。农田被圈占用于为工厂提供原材料,农民们或主动或无奈地从农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田园生活逐渐变成记忆,城市因而不断扩大。日益庞大的工业生产活动也催生了上市控股公司这种新的企业组织的诞生,以往的家庭作坊和工场,升级成雇佣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和上市公司。

标志性发明:珍妮纺纱机(1765年),瓦特蒸汽机(1782年),蒸汽轮船(1807年),蒸汽机车(1814年)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下半叶。以发电机、电灯、电报、电话等发明为代表,开启了人类的电气时代。石油上升为主要能源。现代社会成形。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达,人们开始迁往更适合居住的城市郊区。收音机、电视的诞生,重塑了民众的娱乐生活。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和福利制度的建立,即使是工人也可以享受假期,休闲生活和相关产业开始发展。在企业制度方面,复杂的生产链条需要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基于集权式管理模式的垂直整合型公司作为应对之策于兹诞生。

标志性发明:摩尔斯电报机(1837年),勒努瓦内燃机(1860年),西门子发电机(1866年),格拉姆电动机(1870年),汽车(1886年)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如果说,按照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是自动化,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就是智能化。英国经济学家保罗・麦基里认为,以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

按照里夫金等人的观点,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是因为在新能源、新交通方式和通信领域出现的重大突破而引起的全面的产业变革,或者说,人类在能源使用、物质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新成就,将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就像之前一样,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创业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模式,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公司管理“扁平化”趋势、只负责品牌和营销,不从事具体生产的“轻公司”、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Soho)等等。而最具变革意义的新经济模式也正在出现,它被称为“协同共享”,特征是通过科技拉低资源生产的边际成本,使多种资源接近于免费。

实际上,一些在今日令人惊叹的科技创新,已经在上一次科技革命中有了萌芽和初步发展。其中,高铁就是一个好例子。早在1931年,德国人就融合火车、飞机和飞艇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列车“铁路齐柏林号”。之后一直到1964年,第一条实用型高速铁路才在日本开通。这之后,世界各国掀起了修建高铁的热潮。而今日发达的互联网的基础之一――电子计算机,以及原子能,也是得益于二战前后取得的科学突破。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企业管理人才素质 现代管理技术

一、前言

现代科技革命的内涵及时间上如何划分等,至今尚有不同说法。美国阿尔温・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认为,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两次文明浪潮:农业社会和工业文明时代。美国预测学家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将工业社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纺织机械化和煤炭炼铁、蒸汽机和炼钢技术、电动机和内燃机、电子技术阶段。除此之外,还有二次产业革命论、三次产业革命论、四次产业革命论等提法。以美国科学家科塔莱克为代表的四次产业革命论,认为前两次产业革命与三次产业革命论基本一致,将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核技术、计算机、半导体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视为第三次产业革命,把新出现的科技与产业发展视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本人基本赞成科塔莱克的观点,只是第四次产业革命应该是当今的光电子、激光、千亿次大型计算机、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尽管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但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次革命称之为现代科技革命。

二、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紧密结合

科学革命侧重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技术革命则是强调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的改进和更新。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往往是是相互分离的。比如蒸汽机技术的发展大大早于蒸汽机理论即卡诺循环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当今是科学与技术高度渗透的年代,例如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就无法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再如生物工程不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2.科学与生产一体化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没有单独的科学活动,一些简单朴素的科学知识直接来自于生产活动,随着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和分工的出现,科学活动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二者距离越来越大,到20世纪中期,科学出现工业化、群体化的趋势,对生产的依赖日益增强,一方面,科学成果的获得往往取决于能否生产出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另一方面,科学成果能够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出现了科学与生产新的一体化。

3.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这是区别于以往任何一场科技革命的标志。现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或者说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不是减轻人的体力负担,而是人脑的延伸,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现代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词的出现无不说明这场革命是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信息革命。

三、企业管理中的科技革命

1.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是协作劳动生产的。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这里的指挥就是管理。从朴素的管理思想到现代的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科学技术革命一样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是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到19世纪末,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是企业资本所有者,一切凭经验办事,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科学管理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出现了单独的管理者阶层,对过去积累的管理经验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管理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学说有马斯洛的“需要学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学说”、麦格雷戈的“X学说”,还有后来的Z理论和权变理论;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企业管理进入了最新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飞速发展,带来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巨大变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信息加工传递的过程,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基于信息的管理。Garter Group咨询公司总结了MRP(制造资源计划),提出了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近年来,诸如客户关系管理(CRM)、业务流程再造(BPR)、物流与供应链管理(SCM)、知识管理、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等管理理论已应用于管理实践。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被多数企业重视并付诸实施,信息化的实质就是以信息技术等手段支持的企业管理革命。

一些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也总结出了大量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杰克・韦尔奇,1981年接任通用电气公司第八任总裁,在20年的通用领导生涯中,韦尔奇提出了无边界行为等200多个管理名词概念,推动通用公司各类主要指标达到两位数增长,连续四年被《财富》评为“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连续四年被《金融时报》评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1979年,在一次管理会议上摩托罗拉执行总裁Art Sundry 拍案而起:“摩托罗拉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产品质量低劣!”Sundry提出了6σ质量管理法,当绝大部分美国公司还在认为质量会浪费美元的时候,摩托罗拉率先认识到提高产量、提供最佳产品实质上会降低成本,随着流程质量的优化,质量管理投入转化为每年最低限度8亿到9亿美元的巨大回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大胆创新,打破旧的业务流程模式,进行海尔业务流程再造,此举加速了海尔国际化进程,在十几年的市场竞争中,海尔立于不败之地,归因于先进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人们称海尔的各种管理方法为“海尔模式”。

2.现代科技革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与生产形成一体化,新的理论不断应用于生产活动,企业管理对企业生产活动起到监控、协调和指挥作用。历次科技革命使企业规模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再走向集团化、国际化,企业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导致企业管理不断随之相适应,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的更新是管理者从现场退至后方,从局部管理到全局管理,从手工管理到办公自动化。新一轮企业技术创新浪潮推动了企业管理向职业化、知识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原因在于:现代科技革命使得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导致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技术创新势在必行,技术创新必将推进管理创新。

现代科技革命缩短了科学与技术的时滞,加速了企业生产与科学一体化的进程,即使是高度抽象的科学理论,只要它正确地概括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某些中间环节或中介,很快就能运用于生产实践,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科学与技术的短时滞要求管理思想的解放与创新,一些旧的管理模式、经验阻碍了生产,就必须吸收和借鉴新的管理思想,避免管理者之间的管理思想“代沟”。

现代科技革命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和知识逐步取代了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而日益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资源,加速了企业管理由原来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正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企业资源结构的变化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趋于复杂化、自动化、连续化,过去关于生产管理的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要求。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过程使得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日益明显,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等生产方式使得制造和管理贯穿在一起,大量尖端技术的运用加速了企业管理自动化的进程。

四、结束语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4

社会时空是人的活动的存在形式,社会时间就是人的活动时间,社会空间就是人的活动的不断扩展。从总体上看,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社会运动在社会时空中的拓展过程,是人进化和发展的历史。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社会时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时空观的主要内容。在社会时空问题上,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标志是不被自然时空所完全束缚,而是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时空,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社会时空。由于人活动的需要、目的、方式、意志等不同,社会时空只能从不同时代人的具体活动中获得其规定性。另一方面,人们创造自己的社会时空并不是随心所欲、无中生有的。作为自然存在物,也不能摆脱自然时空对于人的活动的制约,而社会时空结构作为人的活动过程的结晶,又反过来制约着人的活动。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时空状态,直接影响着主体认识、改造、利用客体的速度、规模、范围、层次和水平。从根本上看,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与自然时空有着原则的区别,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实践活动而赋予自然时间和自然空间以社会属性,特别是赋予其以价值、意义,从而使其抽象的形态在人的活动中获得了社会历史的现实性,使时间和空间获得了“真正生命”,并成为人的生命尺度。对此,马克思在《1861-1863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时空的实践本质,他关注的时空不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一般物质运动的时空,而是属于人的时间和空间,他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秘密,而且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活动是社会时空的源泉和本质,社会时空的社会现实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等特性是人的实践活动赋予的。

社会时空是科学技术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方位和最重要条件。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通过人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的。首先,作为科学最主要对象之一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及其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社会时空,科学和技术就失去了其对象性前提和根据;其次,科学作为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都必然要经历具有反复性、累积性、上升性的社会过程;第三,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也是以社会时空的变化为条件的。在历史上,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时至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也主要是生产技术科学,然后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而技术发明也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时间的流变和社会空间的扩展,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不仅科学的发现往往导致技术的发明,而且技术和理论科学日益紧密结合,使相当一部分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大大增强,并分化出相对独立的技术科学。技术科学与直接施于实践的工程技术组成了现代技术整体,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日趋“一体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这一新的整体范畴;最后,科技革命也总是在具体的社会时空中酝酿、发生、发展和完成的。现代科技革命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加强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可见,社会时空既是人的生命的专有尺度,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特有标杆,它对于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变革有着直接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时空等条件的制约。其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变革社会时空,改变人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现代科技是现代社会时空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过程融合在一起,并以其特有的伟力不断地改变着社会运动的时空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力量的强度也越来越大。现代科技革命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得到了空前强烈的表现,它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人类活动的社会时空形式和社会时空观: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大大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个人的自由时间成为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而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的程度上成为规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社会时间观也正发生着变革,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时间的看法,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利用空闲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促使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也大大扩展。同时,人的活动又规定了社会空间的量和质。现实的社会空间总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体能力极其低下,只能在非常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活动。这时的社会空间甚至只限于二维的平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提高,都促进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展,使社会空间摆脱了狭隘性、孤立性和分散性,其联系性、同一性和集中性显著增强。现代人生活在多维空间之中,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社会化、世界化,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也已经扩大到多维战略空间:地面、空中、水下、太空及文化、信息网络空间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人们狭隘的地域意识正在被超越,全球观念则正逐步强化。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伦理道德;科技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所涉及的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对于社会的影响愈发明显。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电子监视器几乎布满了大街小巷,通过安检时候被全身上下透视,以及我们的个人信息泄漏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其他人利用,科学进步引发的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和探讨。

一、科技进步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所谓“物极必反”,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出现“双刃剑”效应。科学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也表现出负面性[1]。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的影响不单单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性还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科技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例如,黄金大米的事件中,科研人员没有向学生家长提供完整的知情同意书,违反科研伦理,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项目主要当事人试验中没有尽告知义务,给学生和家长看的只是一份参与者声明文件,试验过程中未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试验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未让受试儿童父母了解该试验所用食品材料及所存在的风险。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项目实施情况时,隐瞒事实并提供虚假信息,严重违反科研诚信。

二、对伦理道德存在问题的反思

现代科学家发明的各种东西都有可能引起道德伦理的问题,这一切是不能回避的,必须正确面对,理性思考,对各种可能潜在的问题进行干预,保证科学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双向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科技成果的具体运用需要伦理道德规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需要伦理道德的调节加以消除和缓解。科技伦理道德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个成份,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2]。

(二)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事实上,科学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是个人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之间的一种选择,而能否正确选择,关系到人类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正确的科学态度是让科学服务于人类,有利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让科学在人类进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冲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广泛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有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3]。

三、科研中应该坚持的伦理道德准则

(一)道德约束超越法律约束原则。显然,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二)坚持科学精神。科学研究需要遵循科学伦理,对实验对象进行充分的科研实验信息介绍,确保每个人被试对象对实验的完全知情,避免因不适当的实验方式和追求实验结果对个人身体健康的造成伤害[4]。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人文主义。科学研究必须把自然界的生物和人类等同对待,这个世界的精彩就在于有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在保证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下,科学家必须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自然界的生物的破坏,对遭受破坏的生物进行及时的保护[5,6]。

总之,科学技术,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科技工作者应该建立和保持高尚的科学伦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应该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科技工作者以外的倫理工作者也应该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其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打破科学技术阻碍伦理道德发展或者是伦理道德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束缚,改变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疏离的局面,改变理性与价值分裂的状态,形成崇高的、先进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滕亚,冯泽永.受试者权利保护中的程序公正——对"黄金大米"事件的反思[J].医学与哲学,2013,34(17):35-38. 

[2]唐爱芳.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探析.哈尔滨职业技术学校学院报,2008(6). 

[3]张富珍.浅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法制与社会,2008(1). 

[4]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的重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5]余谋昌.高科技挑战道德[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