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1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着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着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

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三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2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著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王则可:《对付欺诈的学问——信息经济学平话》,中信出版社,2001年。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3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79-02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教程中,如计算机、MBA课程等,并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灵活分析运用典型案例,由此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大都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法,而大量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1]。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宏观经济学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在经管类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管类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去认识和解决诸如失业、滞胀等宏观经济问题。但在学习过程中,因其涉及大量数学模型、几何图形和专业术语,学生往往感觉这一课程内容庞杂、晦涩难懂。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合理地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于该课程的教与学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透彻分析,让宏观经济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与现实联系更加密切,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第二,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引入大量的案例,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为主”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进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提供具有契合基础理论的典型案例后,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是以小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改变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做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要取得显著成效,必须遵循一套科学程序进行规范操作。下面我们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阐述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①提前充分准备案例。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全面详细了解案例及其所要阐释的基本理论,并就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充分考虑,比如:何时导入基本理论和怎样导入基本理论?引入该案例可能会产生什么教学效果?该案例提出了哪些关键性问题?用什么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经管类专业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最终形成的结果与答案是什么?等等,2,3]提前组织学生准备。教师首先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一般以同宿舍6人为一个团队,由宿舍长负责召集和工作分解内部与协调。然后介绍案例的主要内容并发给案例材料,要求学生课前仔细阅读熟悉材料,并对本小组讨论、分析、提问等内容形成文字,写出初步的案例分析报告。②案例初步分析。经过认真阅读和理解,经管类专业学生把自己分析的问题、观点及其理由形成初步案例分析报告,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理论讲解并引入具体案例,进行案例初步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③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讲解和案例初步分析后,经管类专业学生结合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主题,就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或者课堂全体讨论;或者推举主发言人,其他同学做补充;或者采用更灵活的形式,如安排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通过“小品式”演示、讨论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在案例讨论前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民主发言的氛围,不宜过多干预讨论过程,只在必要时作启发性的诱导和提示。也就是说,案例教学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限定的主题范围内,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讨论与探索,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讨论与点评。当讨论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和讲解,梳理思维过程,比较各小组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点评。指出讨论是否热烈、踊跃,问题是否分析透彻、深入等等,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指明改进方向。④经验总结与推广。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案例教学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案例。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使案例分析法逐渐成为经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发挥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要密切联系现实经济问题。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觉枯燥,而是和现实密切联系的,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时,可以结合地下经济、灰色经济等来介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局限;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实际运行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经济形势下应相机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在讨论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时,可以引入国内外的边际消费倾向并进行对比分析。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是因为收入增加比较小,而发达国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小是因为增加的收入比较多,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根据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并不能够说明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大小。通过引入诸如此类的案例,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课堂中所引入的案例一定要具有时代性,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过时的陈旧案例容易使学生产生老调重弹的感觉,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师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余时间,教师要多关注新闻报道、热点话题、经济学专著等素材,能够根据这些素材选取出契合相应理论的典型案例。这要求教师对现实生活有着较深刻的理解,积累大量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如“中国多次降息对居民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等等,案例不仅要与课堂的授课内容契合,更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其次,教师提前应反复审阅案例,对案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案例本身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自己先将问题吃透,才能够达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另外,教师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做好案例教学的反馈总结工作。

第三,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与促进。案例分析法作为宏观经济学理论教学的辅助方法,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在对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或许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大于纯粹的理论教学,但宏观经济学教学不能像MBA教学那样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师不能只重视案例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应当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与促进。

四、案例分析法的实施应用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案例分析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将学生被动听的课堂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运用所学知识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师角度来看,通过搜集筛选分析典型案例,案例教学补充了教材内容,也增长丰富了教师的学识和经验,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更能够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合作与创新能力,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实施应用案例分析法将会较好地弥补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饶先龙.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07,(10):123-124.

[2]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2008,(3):340-343.

[3]杨峰.对目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7):81-83.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51-02

西方经济学在我国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一直作为核心课程,管理类专业也视其为专业基础课。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是所有经济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探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及原理相适应、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在西方经济学授课中遇到的问题,联系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理论体系庞大,授课内容多且抽象,学生普遍感觉不易理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学科。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庞大,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加大了课程的难度。不仅如此,西方经济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媒体中虽然频繁体现,但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西方经济学更加抽象和难以理解。

2、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由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的数学模型与定量分析较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不容易把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涵义同文字描述统一起来,从而很难真正理解经济理论的含义。学生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3、教学手段、方法单一,教学中理论讲授过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高校教学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很多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支笔一张嘴,进行“填鸭式”灌输,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因为内容多而课时有限,教师只能注重理论的讲授,没有时间联系实际和补充理论以外的信息,致使教学内容更枯燥乏味。这种以教师“教”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缺乏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习惯于通过被动的死记硬背来了解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不能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原理背后的原因。同时,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背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有较大差异,客观上也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另外开课年级较低,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度,特别是对西方经济发展的认识、理解较为肤浅,都影响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教材内容老套、陈旧,重技术而轻经济思想,导致教学质量偏低。西方国家的初级经济学教材注重基础和经济学普及,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书中几乎没有数学,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了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合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作为西方国家经济实践的理论研究、总结和指导,伴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实践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其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新古典综合派的体系和内容,而目前我国各高校所用的教材尽管版本不同,但都仍以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为主,内容老套、陈旧,无法为学生理解某些经济现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不仅如此,由于学时的限制迫使我们的教材在技术和思想之间选择了侧重技术,即数学表达居主导地位,教师在介绍数学表达方式后再介绍经济学思想,结果使许多学生掌握的经济学似是而非。此外,高校教材市场的垄断导致教材抄袭现象严重,习题质量偏低。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注重课程铺垫,讲授好导论。其实,经济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往往在学的过程中感觉经济学抽象、枯燥、晦涩难懂,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缺乏必要的“经济学”铺垫。因此,讲授好课程导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尤为重要,在导论的讲解上多花点时间是必要的。首先,简要讲解经济学的发展史,从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的出现,再到20世纪70年代“滞胀”现象的形成,让学生树立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次,明确微观经济学的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宏观经济学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在此基础上将宏观、微观经济学进行联系和区别。再次,构建课程学习框架,引导学生顺着“框架”去学习。最后,明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均衡分析,为学生以后把握微观供求模型和宏观AD-AS模型打下基础。

2、讲授好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学作为分析工具。虽然数学表述比文字性表述更具有确定性和精确性,但是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数学,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初学者本来就比较抽象,如果再在课堂上大量使用数学工具,学生会觉得这门课远离生活实际,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理解经济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上。基本概念是决定该课程内容分析正确与否的关键,没有基本概念作为思维的根据和手段,就不可能找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基本原理是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分析,力图寻找出经济现象本身的客观规律,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乘数原理等等,这些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得到了证明,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这些概念和原理是我们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只有掌握了这些概念、原理,才能提高学生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入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精髓。

3、通过对比学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西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是通过图形推导出来的,弄懂图形才能彻底掌握理论的实质,但学生普遍认为图形太复杂了,宁可死记硬背文字,也不愿意仔细研读图形。事实上学好这门课的诀窍之一就在于利用图形。对于图形,笔者在教学中提出了三方面要求:(1)要求看懂图形,了解图形说明了什么原理;(2)要能借助于图形来解题,不仅会看图,还要会用图;(3)对相似的图形会对比。西方经济学中很多图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对比性。例如,AD曲线的形状和微观经济学中市场需求曲线形状相似,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短期的AS线和市场供给线的关系又如何?通过对比,同学们不但温习了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还加深了对新内容的理解。又如,MEI曲线为何比MEC曲线更陡峭?这是教学难点,可以让同学们回忆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这两个知识点在图形上很相似,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长期的总供给线、长期的Pc曲线和微观经济学中土地的总供给线形状也极其相似,同样可以进行对比,等等。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5

关键词:网络游戏 成瘾 戒断效应

成瘾(addictive behavior)是一种复杂、令人费解而又广泛存在的人类行为。很多消费行为可能演变为一种成瘾,典型的例子包括吸烟、饮酒、赌博等等。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流行,网络游戏成瘾现象正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但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本文试图以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随着宽带网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游戏这种新型的娱乐方式正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根据DFC intellegence2003年6月的报告,2002年世界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了7300万,预计在2008年将达到1.98亿;而《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报告》称,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807.4万,预计在2006年将达到4490.6万。在网络游戏(以下简称“网游”)越来越流行的同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玩网游容易使人“上瘾”。韩国一项对网游用户的调查显示,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一点中毒”,而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摆脱”的占了16%。(Iresearch,2003) 而在另外两项针对北美网游玩家的调查中,均有6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网游“上瘾”。和其他成瘾相似,网游成瘾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特征:冲突:内心或是外在行为出现自相矛盾,上瘾者常常表现出悔恨的情绪;戒断效应:戒除网游时会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复发:试图戒除者常常不能成功,但反复多次后有可能最终戒除成功。

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

涉足于成瘾这个研究领域的并非只有心理学家。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经济学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成瘾,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们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网游成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理性成瘾理论

经济学中最广为人知的成瘾理论当属贝克尔等人创立的理性成瘾理论。他们认为:“成瘾,即使其程度很深,从包括稳定偏好的有预见性的最大化行为的意义上讲,通常也都是理性的行为。”而这里所说的理性“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变化,个体在事先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前后一致。”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偏好是保持稳定的。从这个前提出发,他们提出了著名的Becker-Murphy模型。在这个两商品的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消费资本函数和对商品价格的预期计算出最优的消费路径,决定自己在各期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当且仅当商品C具有邻近互补性时,增加当前对C的消费量会增加其未来对C的消费量,此时称该消费者对商品C是潜在上瘾的。而某个具有潜在上瘾倾向的消费者最终是否上瘾,取决于他的初始资本存量及其需求曲线的位置。

理性成瘾理论的关键特征在于其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及其分析框架,并做出了偏好稳定的假设。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其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在Becker-Murphy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通过计算最优消费路径来确定各期的消费量,从而使自身效用达到最大化,与消费者在决策中的实际思考方式是大相径庭的。事实上,个体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计算出一生的最优消费路径,甚至很难得出近似“最优”的消费路径。可以说,贝克尔等人在引进经济人假设的同时也引进了其致命缺陷。其次,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中,常常会出现消费者将自己送进诊所以戒断成瘾的现象。伯恩海姆等人指出,消费者如果具有贝克尔意义上的“理性”,那么他们即使不想再对成瘾性物品进行消费,也绝对不会将自己送进诊所,因为这只会减少消费者选择的范围。另外,对于戒除后的高复发率、上瘾者表现出的悔恨和感觉到的自我失控等现象,理性成瘾理论都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格鲁贝尔等人对成瘾性物品所作的一些实证研究证实了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也得到了一些与理性成瘾理论不符的结果。菲尔等人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具有跨时期影响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拒绝了理性成瘾理论。

对理性成瘾理论的改进

尽管理性成瘾理论在对成瘾的解释上遇到了不少困难,它还是对成瘾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法尼德斯等人对理性成瘾理论做了一定的改进。他们假设对于某种商品,潜在的消费者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上瘾型”,只能通过实际的消费经历来判断。如果一个可上瘾型的消费者选择了消费该商品,却在上瘾之后才发现自己属于可上瘾型,他将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悔恨,但已经难以自拔。苏拉诺维奇等人从另一个角度对理性成瘾理论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他们提出的模型的特点在于:对理性成瘾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修正,即假设消费者会考虑现在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在未来的影响,但不会去计算复杂的最优消费路径,而只决定当期的消费量。强调了成瘾的一个重要特征:戒断效应,即上瘾者在试图中止或者减少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时,往往会在心理上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有时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他们提出了戒断成本的概念,并且把戒断成本函数做为效用函数中独立的一部分。

现时偏向型偏好理论

与贝克尔等人坚持的偏好稳定假设相反,许多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偏好的变化来解释成瘾。奥多诺格和拉宾提出的现时偏向型偏好(present-biased preference)理论是这一类理论中的代表。他们引入了准双曲线型贴现率以代替不变的贴现率,这使得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动态不稳定性,而且表现出一种现时偏向,即在任一决策时期t,t和t+1期之间的贴现率比t+k和t+k+1期之间的贴现率要高。这种现时偏向性使得消费者出现了自我控制上的问题,事先做出的决策常常因为执行时间的临近而发生变化。奥多诺格和拉宾指出,大量的证据表明,准双曲线型贴现率假设较稳定贴现率假设更贴近实际,而由此引起的自我控制上的问题在成瘾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诱发性认知理论

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诱发性认知(cue-conditioned cognition)理论。他们指出,神经科学中的一些研究表明,成瘾性物品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机制,使个体在做消费选择时的注意力集中在成瘾性物品之上,这一点在“瘾君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出发,他们假设个体在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时,可能会进入一种“热认知模式”,此时大脑的认知机制处于失灵状态,导致个体不顾自己的内在偏好,总是选择消费成瘾性物品。而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受环境因素和过去的消费选择的影响。反之,如果个体进入的是“冷认知模式”,那么他将考虑到潜在的所有选择,并比较所有结果,包括现在的消费选择对未来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的影响。由此出发,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个体在每期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之前可以先选择三种生活方式:放任(exposure),这种情况下,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最大;避免(avoidance),即个体有意识地去避开可能引发热认知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减少了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纠正(rehabilitation),即个体求助于专业诊所,以彻底断绝自己进行消费的可能性。在上述随机过程中,个体可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

在网游成瘾现象中的应用

在列举了经济学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成瘾理论之后,我们尝试着将它们运用于对网游成瘾现象的分析。如前所述,贝克尔等人的理性成瘾理论在基本假设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对成瘾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奥法尼德斯等人的理论突出了消费者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将成瘾的成因完全归于外生的“可上瘾型”特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诱发性认知理论依赖于神经科学中对有形成瘾性物品如的一些研究成果,现在还不能应用于分析对网游这种无形产品的成瘾。苏拉诺维奇等人的理论对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相对合理的修正,突出了成瘾中的戒断效应,但是该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各期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忽略了成瘾包括网游成瘾中常常出现的增强效应。

网游成瘾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提出一个适用于分析网游成瘾现象的简单模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仅仅提出模型的基本架构,而对一些较为直观的结论,本文将省略其具体推导过程。

网游成瘾模型的基本假设

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个时期都将其空闲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或人力资本投资,其目标是使当期的效用函数取得最大值。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一期只有两个选择:消费网游;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我们用xt表示消费者在第t期的消费选择:xt=1代表消费者消费网游; xt=0代表消费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消费者在第t期的效用函数为:

我们称at为正成瘾资本,wt为负成瘾资本,λ,θ分别表示其贬值率。

E(at)表示消费者从网游中获得的乐趣。我们假设当at0,当at>k时,E’(at)

C (wt) 表示消费者的戒断成本,其形式为一个分段函数:当wt≤j 时,C =0,当wt>j 时,C=f (wt ),f (wt )>0,f’(wt )>0。这反映了消费者的负成瘾资本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停止消费会产生戒断效应,且戒断效应的强烈程度和负成瘾资本的数量是正相关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没有经历戒断效应之前,对其并不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 (wt) 这一项。

B (σt)表示消费者对人力资本投资在未来所产生的收益流的期望效用,σt表示消费者在当期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显然,B和σt是正相关的,即B’ (σt )>0。安斯列曾指出,在遭遇不快乐后贴现率暂时下降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们假设当消费者在经受戒断效应之后,下一期的贴现率会暂时下降。我们称之为挫折效应。

设Vt=B (σt)-C (wt) -E (at)显然,当Vt0时,消费者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对网游成瘾的分阶段分析

开始成瘾。消费者初期对戒断成本缺乏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 (wt)这一项。当B (σt)0,E (at) 将逐期上升。

戒断效应的出现。如果在第m期,由于某种外来冲击,B (σm)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使得B (σm)>E (am),消费者在该期将停止消费网游。于是,如果此时负成瘾资本已经超过j,消费者将体验到戒断效应所带来的负效用,并开始意识到戒断成本的存在,消费者第m+1期的效用函数中将增加戒断成本这一项;不仅如此,由于刚经历过戒断效应,其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也会暂时下降。如果Vm+1=B (σm+1)-C (wm+1) -E (am+1)

反复戒除。当at>k时,消费者开始对网游感到厌倦,E’(at)0那么此时消费者将再次停止对网游的消费;但是由于挫折效应的存在,消费者在下一期的贴现率再次下降,使得Vn+1

戒除成功。如果E (at)下降到一定程度,使得即使贴现率下降,Vt仍大于0,那么消费者在某一期停止消费后,并不会因为挫折效应而在下一期重新开始消费。如果负成瘾资本的贬值率较高,Vt将随着消费的停止而逐期增加,消费者最终成功地戒除了网络游戏。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6

当前情况下,对于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分析与卷烟消费特性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一系列的探析活动,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背景。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国民的财富也呈现与日俱增的态势,随着财富的不断持续的累积,消费者对于高端烟草方面的消费市场也不断扩大,对于高端烟草的消费需求量也是不断增长的,这种消费趋势也逐渐被众多烟草企业所认识到,为主动抢占高收益、高端的烟草行业的市场,众多的烟草企业积极调整行业发展战略,及时将发展高端的卷烟和市场推广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在面临着日益激烈的中国高端卷烟市场的竞争和发展情况,亟需在拓展市场的同时加本文由收集整理强对于中国高端烟草行业和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这是因为中国的高端烟草和卷烟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烟草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度的盈利具有较为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能够有利于借助中国的高端卷烟品牌,实现烟草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双丰收。

一、中国高端卷烟市场与卷烟消费的经济学概况

通常认为,在中国的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环节具有定性的描述,即根据国家的卷烟价格类方面的政策,国内卷烟分为一至五类,价格差距也不大,以工业企业调拨给商业企业的价格为类别基础,即100元/条以上为一类烟、70—100元/条为二类烟、50—70元/条为三类烟、30—50元/条为四类烟、30元/条以下为五类烟。而我国称为高端卷的,是指一类烟当中批发价格在600元/条以上的卷烟。其中认为一类烟中的调拨价为中国的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我国的高端烟草市场和消费的特点与有些国家存在明显不同的地方,即我国的高端卷烟市场和消费的主要方向就是商务礼仪方面,而自吸率相对较低,对于高端卷烟消费倾向的有效选择则与卷烟消费者的切实身份联系更为紧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于高端烟草方面消费的效用,是与烟草消费的固定效用和烟草消费炫耀功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者之间共同构成了中国高端烟草消费和市场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对于高端烟草的消费其炫耀的成分和功能占据着更加明显的地位和权重。高端卷烟的市场消费特性,有的时候并不是取决于他的烟草质量,更多的取决于烟草的价位和牌子,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说就是对于高端烟草认同感,并且这种认同感在不同的市场销售区域和地区存在着价值认同的明显差异和不平衡。因为,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与其他的一般的市场和产品消费是不同的,众多的卷烟消费者会认为,卷烟的价格能够有效展示出卷烟自身的价值,这是卷烟价值的唯一体现的形式和外在表现,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的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会相应的出现一种价格攀比和吹捧的奇怪现象。从经济学的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说,我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高端进口卷烟方面的关税实现了较大的幅度下降和调减,相应的烟草方面的有关政策也逐渐实现了松动,进口卷烟在我国市场中的竞争环境日益明朗和宽松。面对着这种情况,我国的烟草企业和烟草行业,特别是必须加快卷烟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打造出中国高端价位的卷烟的特色产品和品牌。

二、中国高端卷烟市场与卷烟消费的经济学对比

结合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方面的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从不同类别的高端卷烟对比来看,在市场上销售的高端卷烟的数量,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一类烟的销售量和三类烟的销售量所占的市场比例属于最大的,因为一类卷烟和三类卷烟在市场销售环节的产品的品种多、规格多、竞争激烈。从目前市场销售环节的卷烟的市场容量来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销售中的一类卷烟中,高端卷烟所占的比例情况,卷烟产品的收益和卷烟企业的所获得的利润是伴随着卷烟价格的不断上升而逐渐上升的,只不过四类卷烟的利润率有所不同。我国的高端卷烟市场的容量不是十分巨大,其消费的容量也不是十分巨大,但是高端卷烟的收益比较可观,这种经济学的结论可以从在高端卷烟中定价策略和一类卷烟中所呈现出的利润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鉴于此,国内众多的卷烟企业对于进一步加强高端卷烟市场的建设和拓展都表现出极为重视的程度。从我国的高端卷烟市场的优势品牌来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的高端卷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大多数的卷烟企业积极推出主打的高端卷烟品牌,为了更好的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多数的高端的卷烟品牌在全国卷烟市场的范围内受到一直认可的情况比较少,由于区域市场的限制或者烟草行业营销渠道的特点,更多的高端卷烟品牌在所在地的区域范围之内更加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认可程度。

三、中国高端卷烟市场与卷烟消费的经济学原因

对于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分析与卷烟消费特性方面进行经济学的探析,必须首先对于中国高端卷烟市场的形成以及消费特征形成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不论是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分析与卷烟消费特性,在经济学中都有关于需求定理来规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一定的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呈现出反方向的变化特征。但是,这种经济学的经典定理与中国的高端卷烟实证分析情况并不是十分吻合,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原因和现象,也是具有着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支撑和原因的。一是,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具有奢侈品的特征。曾经有的经济学家曾经论述过奢侈品需求的函数,得出的结论就是奢侈品需求的函数与其他的一般的商品需求的函数是存在差距的,即商品越贵越销售好的现象。虽然,目前在国内外研究学界对于奢侈品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通常认为奢侈品就是已经超出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具有了某种独特特点的特殊消费商品,这种商品是与生活必需品是不同的。上述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应用于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特性的分析,因为高端卷烟的消费目标群体的完全不一样的。二是,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具有凡勃伦效应的特征。在经济学中的凡勃伦效应,是能够充分反映出人们在卷烟消费中的自发心理,具体是指对于消费商品的价格呈现出定价越高越销售顺畅的情况,人们对于商品的消费需求是伴随着价格的提升和不断提升和增加的。在此过程中,众多的消费者的心理会产生一种生活认可程度和社会归属感,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更多的是为了获得社会上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进而达到炫耀的现实需求。三是,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和卷烟消费具有混合钻石性的特征。从经济学中的混合钻石性的商品理论来说,具体是指商品的部分具有固定有的消费方面的功能,并且这部分的市场价值能够带给消费的必要的效应。具有钻石性商品的特性的价格,会伴随着其自身价值的变动,而对于商品的消费容量和总量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或者影响,商品需求曲线的斜率则是有可能为正向的。

四、中国高端卷烟市场与卷烟消费的经济学研究

针对卷烟行业的市场和消费经济学特点,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特殊经济政策,实行烟草专卖管理制度,在立法方面也予以一定的规范。从上述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分析与卷烟消费特性的经济学探析,卷烟行业不仅对于烟草企业发展有利,同时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但是,在中国高端卷烟市场分析与卷烟消费特性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学的理论来支撑高端卷烟行业的发展,根据我国经济学分析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加强中国高端卷烟市场与卷烟消费的引导和支持。从经济学中的消费均衡理论来分析,即假定卷烟消费者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支出一定的费用和金钱,消费者期望能够通过此次消费获得更大消费效用,以不断满足卷烟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在不同的效应之间寻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择,为的是卷烟消费者付出单位成本最终能够获得最大的卷烟效用,实现经济学各方面要素的最优化组合。通过经济学中的消费效用函数可知,实现消费效用的固定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描绘出卷烟消费者曲线或者是无差异的消费效用曲线,因而这两者之间是呈现出反方向的关系。通常认为,消费效用曲线,具体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即凸形曲线、线性曲线、凹形曲线。不同效用曲线能够反映出的不同的消费者的喜爱和偏好。凸形曲线,意味着能够为了提升卷烟消费的质量而更多的支出,意味着消费效用处于正常的形态。线性曲线,意味着卷烟的消费质量和支出剩余两者之间呈现出替换的关系。凹形曲线,意味着卷烟消费的效用特性和凸形曲线的消费效用呈现反方向的关系,这种消费趋势不具有普遍的意义。高端卷烟消费的预算支出和卷烟消费之间的优化组合,因为卷烟的消费是一种最终的消费模式,购买的次数比其他的商品要多,对于高端卷烟的品牌忠诚度也比较强烈,定期的卷烟消费支出的固定的,从而决定着高端卷烟消费的消费选择呈现出直观的特性。在中国高端卷烟市场的消费环节中,更多关注的因素就是高端卷烟的质量、品牌、价格等。不同的高端卷烟质量、品牌、价格之间能够沟通构成单增趋势的函数关系。这种单增趋势的函数关系是针对高端卷烟的宏观市场而言的,对于高端卷烟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只能采取被动接受单增趋势的函数关系。与此同时,单增趋势的函数关系是单调的、递增的发展趋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质优价高”。高端卷烟的消费过程,是受到本能的消费行为和欲望来驱使的,期望追求到更高品质的卷烟消费和卷烟商品,希望能够获得最大的卷烟消费的效用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