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问题的认识

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1

应着力解决“两个倒挂”

我认为,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三个不协调”,主要症结是“两个倒挂”。“三个不协调”,就是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农业占GDP的比重小而从业人员多,占全国50%的农村劳动力,创造的GDP只占全部GDP的15%),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之间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不协调(“三农”获取生产要素份额小)。“两个倒挂”,就是城乡人口比例倒挂和工农产品价格倒挂。

一是农村与城市人口比例倒挂。我国农村人口占80%左右,而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比重一般在30%左右,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已经降到了10%以下。这个倒挂,使得我国出现了两个规律性的客观现实,就是当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候,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显性矛盾,什么都要票,什么都紧缺,城乡消费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反这来什么时候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高了,就出现了供大于求,多数的农产品难于变成商品,导致周期性的、偶然性的谷(菜、果、蛋)贱伤农。加之目前多数农产品生产缺乏标准化、尚未达到优特化,难以突破国外的绿色壁垒。国外出不去,国内卖不掉,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另外,从国内外农业劳动者占有耕地来看,90年代中期,美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占有农地118.2公顷(1773亩),每个劳动者创造增加值为39523美元;加拿大分别为173.9公顷(2609亩)和30202美元;澳大利亚为1074.4公顷(16116亩)和30904美元,而我们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占有农地90年代中期为一公顷(15亩),现在下降到了0.4公顷(6亩)。国外的农民是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而我们的农民是分散在若干地块上劳作(有的农户一家土地多达13块),重复投入严重,劳动效率低下,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增加值仅为307美元,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劳动者创造的增加值之比为1:100。

二是工农产品价格倒挂。即所谓我们老生常谈的“工农剪刀差”。这使得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反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远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巨额积累,导致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总体竞争力弱。由此,导致三个不协调,特别是城乡之间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不协调,使得城乡国民待遇显失公平。

综上,“两个倒挂”的直接后果就使农业增效的幅度越来越小,农民增收越来越难,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1985年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6:1降到了1.9:1,86年到94年,又从1.9:1扩大到2.9:1;从95年到2002年经过一小段起伏后,城乡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1:1,2003年这个差距大概扩大到3.3:1。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比基本保持在1.5:1左右,不仅发达国家这样,发展中国家也基本保持在这样一个水平。

出路在于城镇化

如何按照温总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加快扭转“两个倒挂”和“三个不协调”,实现农民快增收、大增收、长增收,结合衡水实际,我认为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和农产品的全球优特化(当然,这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地制宜,进一步抓住四头,即:吃透上头,摸清下头,借鉴外头,抓住大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三方面上求突破:组织化上做文章,在市场化上找出路,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最现实的一点,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综合用好“加减乘除”四法,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

一是用好“加法”。在衡水,就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稳固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市场化服务力度,努力降低农业和农民的风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农业发展的龙头,加快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方式根本性转变。重点抓好“六个一”:⑴农业总投入要比前五年增加10亿元,五年累计总投资30亿元(前五年累计投入20亿元)。⑵农业龙头经营组织五年新增100个,2007年底达到176个(2002年底为76个)。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年增加100个,2007年底达到1300个(2002年底为730个)。⑷农业龙头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五年新增10万户,2007年底达到43万户(2002年底为33万户)。⑸农业项目在前五年平均每年200个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100个,五年累计建设1500个,⑹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07年底比2002年增加1000元,达到3700元(前五年共增加450元)。

二是用好“减法”。对我们衡水来说,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减少行政干预,放活农民,减少各种扰民行为,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减少农村、农民的“两闲”(闲置劳动力和闲置资金),变农闲为农忙,变资金为资本;增加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减少闲置耕地面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和作用;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力组织劳务输出,为农民开辟有效的增收之路。重点抓好“五个二”:⑴2年减少荒废地200万亩,开展植树造林。现已利用134万亩荒废地造林,年内即可实现200万亩荒废地利用。8年后造林总收益可达178.36亿元,每年轮伐收益可达22.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年增收467.8元。⑵在建设高产粮田的基础上,3-5年减少低效粮食作物200万亩,发展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按每亩设施蔬菜收入3000元计算,每年增加收益60亿元,增收50亿元,农民年人均增收1400元。⑶加强对口组织和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3年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20万人。按每人每月工资收入300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7.2亿元以上,人均增收205元以上。⑷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强化造血功能,5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20万人。⑸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率年均至少降低1.2个百分点,确保五年取消。

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2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着,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堪忧了。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所以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但是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稳固,历史性的问题就要通过长期的检验来完成。只有慢慢的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让整个国家更加强壮起来。

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市场;农民增收城市化

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却是最近几年,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好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就一定会发生社会的大动荡。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以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等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则显得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偏高,2007年甚至达到了72%,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很不合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在国内需求的组成中,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这样说,农村市场一旦崛起,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买方社会,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国家不得不采取各政府措施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这些供大于求的大部分商品已经饱和。而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农民出现增收困难,使得农村消费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是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而消费额仅为全国消费总额的39%。1998年,仅仅9%的农村居民有冰箱,23%有洗衣机,33%有彩电,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假如使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与目前的城市相同,中国的家电产业还有至少10年多的高增长。而现实情况是,不仅像汽车、电话、大屏幕彩电、电脑、热水器等耐用品等,也是农民渴望而不可及的。这些产品在城市中,已经很难再开拓大的市场,所以要维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必然的选择。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一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两元的消费投资。但是,消费需求来源于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可以带动牵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农民太多,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村落后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关键就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把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提高到城市水平,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供给。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三农问题”;廉价劳动力;出口竞争力;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109-0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成为当今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竞争力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主流观点认为当前的开放发展模式给中国带来了财富,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出口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是以中国非技能劳动者的福利损失、环境资源的粗放使用为代价的。对于开放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国内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些人认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解决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人担心由于工资成本的上升而使中国失去国际竞争力。另外一些人认为,长期奉行比较优势的结果,会使中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甚至难免进入“贫困化增长”的境地。因此他们主张必须改变我国现有的对外经济模式,促使产业升级,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这些研究没有从低工资优势的根源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考虑解决的途径。其实,发挥比较优势和促进产业升级都是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二者的矛盾是长期与短期的矛盾,不忍放弃短期利益的结果必然使长期目标无法顺利达到,但是短期利益又是非常紧迫的,因此人们通常先考虑最紧迫的就业和增长速度问题,然后才是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却没有带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状况的本质改变,应该是个不正常的现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农业问题、农村问题与农民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概括来说,农业落后的根源除了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外,在中国就是小农经济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和风险;农村凋敝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乏;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缺乏是所有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国内学者基本上达成的共识就是“消灭农民”――城市化和工业化。但是,与其他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相比,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却没有带来农业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到2004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高达49.7%。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奏效。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虽然各地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侧重不同,但是努力的共同方向应该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力图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然也包括在城市的农民工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很可能会带来企业劳动力成本支出的上升。在2006年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张维迎教授警告:“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由此他担心“未来不能够在国际上像过去那样靠成本优势获得竞争力”,“中国农民可能没有办法转移出来,而且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民可能面临继续回到农村的风险”。那么,“三农问题”与低成本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三农问题”的缓解、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否会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呢?它们之问应该如何协调?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与“三农问题”的内在联系

(一)农民的低收入和无保障支撑并强化了低成本出口模式。

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化部门所支付的工人的工资取决于落后部门的收入水平。我国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2005年,农村人均总收入为4039.6元/年,如果除去工资性收入1174/5元,从事农业劳动的收入就只有2865.1元/年,与同期的全国职工平均年收入18405元相比,差距之大显而易见。此外,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极低,2003年,我国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农村人口比例为79.1%。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农村经济调查队《“十五”期间北京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北京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24.4%,其他地区的覆盖率很可能比这个水平还低。农村落后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制造业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进而为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提供了条件。从1998到2003年,广东新增就业人员6120.万,其中新增外省劳动力453.54万人,占广东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74.13%,而这些新增就业岗位有一半是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的。不难推测这些外来劳动者大多数是农民工。可见是廉价而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为我国参与低附加值国际分工环节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加重了“三农问题”

既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那么充分就业应该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法宝。依这样推断,继续利用加工制造业低工资的比较优势有助于促进就业和城市化。但是考察中国经济20年来的实际情况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比率上升,却没有带来农业就业人口比例的相应下降。除了廉价的劳动力,我国吸引外资企业的又一个优惠条件是廉价的土地资源。“中国的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政府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不等价交换实现的,农民已经为这个过程付出了巨大的补偿损失。”农民工权益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都是与这种不协调的城市化相伴随而产生的。

侵害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权益的低工资出口模式,在缓解短期就业压力的同时,却损害了农民的长期发展能力。因为农民工的收入低,所以他们不能真正转变为市民,只有象候鸟一样在城乡之间流动。维持生存从事的劳动得不到培训和教育机会,他们的人力资本几乎不会升值反而会随着健康和年龄状况而贬值,他们最终的归宿仍然是农村。这样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反而使城乡差距扩大,内需难以启动,经济增长乏力。这实际上是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把“三农问题”长期化了。

(三)“三农问题”的缓解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更加明显。2003年、2004年我国的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达到12%左右。实际上,作为制造业劳动力的供给源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在2003年以前一直低于6%,从

2004年开始增长加快,2004年为12%,2005年为10.85%。这正是我国开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之意。

据德国《财经时报》报道,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高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表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一直在上升,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不断缩小。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有效地缩小,农民收入提高,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很可能继续上升。这对于多数依靠廉价劳动力简单加工出口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但是要认识到,工资水平上涨是经济增长中必然伴随的规律性现象。那些无法承受工资上升而撤资或倒闭的企业,一般是奉行超低成本,侵害劳动者权益最严重的,它们的被淘汰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日本通商白皮书发表的数据显示,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为4%,而中国则为3.5%。这说明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但从亚洲的整体水平上来看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工资成本的升高对目前这种主要依赖价格竞争,出口加工组装低端产品,依靠FDI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对外经济模式来说,确实存在着潜在的威胁。但是从转变产业结构和对外经济模式的角度看,又是一种促进作用。

三、低成本出口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而且正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2005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2006年进出口总额为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即使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以来一直在升值,也没有对出口带来多大的影响,相比同期世界贸易10%的增长率,我国出口增长令人侧目。据海关统计,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顺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6年1-8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494.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额的52.3%。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力逐年上升,2002-2004年,从1.3%增长到9.1%,2005年更是增长到23.7%;200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70.8%,出口依存度为64.5%,不仅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呈现出明显的外需拉动型特征。

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出隐含着经济民族主义的视角,“就是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力图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并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的竞争力容易衡量,主要看它在行业或区域内的赢利能力,而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涉及一个“按照国界加总”的问题。如果过于重视市场分额,结果可能出现众多弱势企业所组成的“强大的”国家产业的怪现象。例如,中国是纺织品和服装的最大出口国,更是石油的进口大国,却没有这些商品国际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卖啥啥便宜、买啥啥贵”的尴尬并不仅仅是因为“大国”的身份。可见出口额或贸易顺差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一)我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我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的低端进行数量扩张的同时,获得的利益却“薄如蝉翼”。从海关统计并使用拉斯帕尔公式编制的贸易条件指数看,1993―2003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2%。从价格比看,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4%,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9%,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大量的企业缺少品牌、技术,产品差异程度低,价格竞争使得他们的利润空间极小,大的出口数量却与小的利润率并存。比如,中国生产全球70%的DVD,每台出口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只赚取1美元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所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二)超低成本使中国商品遭遇贸易壁垒。用四面受敌来形容“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处境并不为过。至2005年底,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对中国商品设置障碍。近12年来,3/5的对华反倾销都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实施的。此外,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形式也开始有新的转变:继以环境保护为理由的“绿色壁垒”(环境标准)之后,发达国家又把“蓝色贸易壁垒”――国际劳工标准推上台来。“蓝色贸易壁垒”最典型的代表是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据估计,自1997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经有8000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部分工厂因为没有达到标准而被取消供应商的资格。然而正是跨国公司追求中国低成本的动机,加剧了中国劳工权益受损的程度。

(三)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侵蚀了中国企业的创造力,阻塞了技术革新的动力。中国每年从农村涌出的数以千万计的廉价劳动力大军,让很多企业不必在技术革新上花费太多心思,就可以赚取高额利润。既然多用些工人就可以赚钱,又何必将钱投向技术创新这个风险巨大的无底洞呢?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在增值率低、贸易条件恶化的前提下,企业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总利润水平。因此,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效率的动力就不足,甚至将国外的落后淘汰工艺技术转移到中国来。

(四)低成本发展模式加剧了中国人力资本的流失。现在由于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别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拥有高技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其在国内的工资报酬与国外相比也是偏低的,这样导致大量的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失。据调查,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的流失可以说是最严重的损失,因为这样会损害国家的财富生产能力,拉大国家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

过分依赖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必然会变得脆弱:一方面,价格竞争给本国企业增加的收益小于外国消费者增加的福利,相当于资源被廉价地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同时导致本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贸易伙伴国的需求支撑。另一方面,过低的利润空间和劳动者工资收入,导致了我国在为其他国家提供廉价消费品的同时,本国的内需启动缓慢而困难,形成对投资和净出口增长的路径依赖。目前这种外向经济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四、改变低成本增长模式应该--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互动

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是什么――6该是人自身的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不能给人民带来福利的增加,不能提高人自身发展的自由选择,那么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也是为促进经济增

长――增加人民福利而服务的。目前的这种成本优势,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粗放使用和浪费,因此转变外向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而“三农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果将这两者分割开来解决,必然会面i临困境:(1)若单独依靠政府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征用价格,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农问题”。但是长期来看,财政无力负担庞大的农民增收任务,违反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孤立地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没有可行性。(2)转变低成本的对外经济模式,就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使产业升级。仅仅依赖国家的产业政策,只能从形式上起到效果,企业仍然会走低成本、低利润的数量扩张模式。如果单独加大维护城市工人权益的力度,提高工资福利而不解决“三农问题”。虽然可以迫使企业进行转型,但是,在农村落后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必然更加扩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制造业,在如此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之下,工资必然会降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加工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外经济模式的转型失败。

因此,本文认为,改变发展模式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也可以相互协调,同时推进。

(一)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

国外对中国持续增长的投资,不仅仅是看中了中国的低工资,还有其他的政策成本。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认准了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和经济起飞阶段的高投资回报。日本经济专家指出,尽管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职工的工资比中国低,但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中国沿海省份,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资金以及市场等远远不及中国,绝大部分企业不会仅仅为了差距不是很大的劳动力成本而不在中国投资。工业化的进程需要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作为支撑,“民工荒”的出现恰恰发出了一个信号:不可能依靠流动性强、素质较低的农民工来长久支撑国家的工业化,必须把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转变成真正的产业工人。因此,提高产业工人工资和农民收入不会对投资产生大幅的影响。相反,还有助于农民工真正实现城市化的转变,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了,才有条件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这样才能避免“贫民窟”式的城市化。

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构建“高福利、低消费”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即使有一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而回到农村,也会过上比较稳定的生活。农村是他们可以回得去的家乡,从而成为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存状况的改善,进城农民工不会再接受极低的工资报酬,也促使企业提高工人的报酬和福利,积极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差异产品,不再安于在低附加值环节上依赖低成本而获得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毕竟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企业按照竞争规则自行作出的选择,才能带来真正的产业结构的转变。

(二)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是改变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李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将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美国出口的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符合美国人力资本丰富的要素禀赋。而人力资本并不象自然资源那样外生给定,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所以又被称为“获得性禀赋”。

要扭转我国的比较优势,不是短期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入手。虽然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是动态可变的,特别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要素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强,国家的比较优势改变就更加容易些。但是,相对于资本、技术要素来说,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很差。特别是没有技术的劳动力,他们的国际流动受到的限制更多。所以,世界上的资本和技术需要寻找廉价的劳动力,就必须到中国投资或定单生产。因为只有在中国,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才可能如此之低。中国低技能劳动力规模如此庞大,即使吸引了再多的资本和技术,也无法扭转廉价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因此这种劳动密集型主导的产业结构具有路径依赖特点。

唯一可以选择的途径就是把我们现在的低技能劳动力转变成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变劳动密集型优势为人力资本(技术)密集型优势。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应该是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和卫生保障投入,这些措施必然能够提高农村人口乃至全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增加人力资本。比如,可以将农村的9年义务教育转由国家财政负担,并且在初中或高中阶段,面向农村学生,着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一部分无法进入大学的农村青年培训成有技能的制造业工人后备军。

(三)“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助子提高中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开发对策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问题。2004年、2005年国务院1号文件先后两次将“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旅游局为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发展趋势正浓的乡村旅游业,因具有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正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突破口、助推剂和旅游扶贫的“试金石”。

一、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从时间上来看,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西部省会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步发展。通常认为,乡村旅游可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前者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当时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而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区别与传统乡村旅游的新型的旅游模式,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旅游者在旅游时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目前,我国发展的乡村旅游形式主要是指现代乡村旅游,即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俗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从目前情况分析,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正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分析

从供给方面看,近年来由于我国乡村旅游接待进入的门槛低、机会成本小、短期效应显著,在市场的催生下,农村居民积极响应,使得乡村旅游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规模急剧扩大,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各地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并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如现在起步较快、发展比较好的一是以成都“农家乐”模式,主要依托乡村旅游的代表,类似的还有北京的民俗村;二是贵州的“村寨游”模式,依托特色村寨及其群落开发的乡村深度体验型产品,这种旅游产品文化的特性非常突出,此外还有山西晋中的“社火节”等。在一些边疆地区,工业文明尚未辐射到或一些感受极微弱的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一些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辐射下的郊区,如东南沿海地带,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除此,还出现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和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从现阶段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呈现总体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的特点,但由于我国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对外宣传力度偏弱,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尚难纳入计划,环境意识淡薄与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存,旅游开发主体法治意识淡薄,本位利益恶性竞争,整体开发呈现重复建设等现象。此外,还存在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不当,促销手段比较单一,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知名度不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困扰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使得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仍然围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和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三、乡村旅游在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意义及助推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全新突破口,发展中可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开发精密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可作为农村脱贫奔小康、改造农村和使农民足不出户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还可使乡村旅游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样板,成为落实“五个统筹”的最佳载体,形成特殊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减城乡差距,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1.发展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须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乡村旅游可以看作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敲门石,乡村旅游是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依托的主要是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田园风光,这些资源的发展主要由当地农民参与开发和管理。农民作为经营者和劳动者二位一体,劳动力与土地、资本相结合投入自主经营,是创造财富后的直接受益者,近几年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就是最好的事例;另外,发展乡村旅游,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从当地旅游业中受益,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和旅游经济新突破的必需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有助于地区经济机构的调整,第一,可促进以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第二,可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第三,可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第四,可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单从经济效益方面讲,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促进社会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成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取向,成为山老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文化吸引力,推进建农村竞争力新突破的必需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旅游产品的灵魂是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农村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旅游在我国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毫无疑问,在当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是最为广泛的文化产业依托和载体,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能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 目前,农村旅游市场在行业法规和市场运作上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思想观念转变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指导。因此,政府在法律法规和市场规范上的引导,宏观上的调控,将推动农村旅游经济沿着正确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对策及程序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着诸多如农民的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旅游产品单一趋同、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等问题,外来投资掠夺经营利润,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乡村旅游的开发思路一是要坚持“产业链本地化”,二是要坚持“经营者共生化”,利用本地资源包括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等,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开发对策

(1)政府部门的主导力度还需加大。发展乡村旅游任务艰巨,需要改造、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在当前,有条件的地方应把发展幸存旅游纳入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把乡村旅游作为全新的增长点和扶持对象。

(2)在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市场的基础性配制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开发中应注重产品的特色化品牌化,避免开发上的重复,应注重提升区域竞争力。

(3)加大宣传力度,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多元化投资,注重吸收企业单位、农民个体合伙经营,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或集团介入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

2.开发程序

(1)提高对开发农村旅游市场的认识,加强对资源的综合评价,根据社区利益拟议旅游开发项目,抢占制高点,确定乡村旅游的类型。

(2)由开发机构与社区居民双向沟通、确认影响项目因子的因素,进行社区咨询以获得支持;就目标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修订。

(3)强化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旅游的兴趣,增强“全民”旅游意识和农村居民在旅游产品方面的创造力。

(4)项目实施,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农家乡村风景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为主导,以专项旅游产品建设为支撑,突出“行、游、购”三要素,形成一批适应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5)做好农村旅游市场开发的服务,不仅要热情回答他们关于旅游方面问题,介绍相关旅游知识,而且还要设身处地,从游客角度出发来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

五、结语

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尚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各个方面并不成熟、完善,但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乡村旅游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开发潜力。虽然我国乡村旅游业在日趋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必然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对此有理性的认识,乡村旅游一定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也必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万佰:旅游业拉动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旅游报,2005-11-16

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农村经济;培养

作者简介 李丽娟(1958-),女,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多年来,农村生源考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不到农村第一线,而另一方面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使一批孩子又考不上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手段使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成为了可能。而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坎上了,如果再不为农村输送一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农村发展又会停滞。

一、农村需不需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其难点之一是,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以江西为例,2700多万农村人口,农民的受教育状况不佳,80%以上农民的文化程度低于高中。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人力资本定位有着深刻的影响,教育创造的人力资本更具“一般性”与“公平性”,并能够调节社会对农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认识,增进对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认识。面对如此低下的农村教育状况,在2004年,我国教育部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从我国的三农问题形成过程来分析,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小农经济发育完善,农村缺乏现代农村经济的基础;二是农产品价格定价机制被人为压制,市场对农业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三是城乡二元结构,约束了农民的自由迁徙;四是农村科技文化落后,无助于增加农村的其他生产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个人收入和推动经济增长。其中,“农村科技文化落后”成为“科技兴农”的最大“软肋”,决定着三农问题解决平台的构建与形成。因此,从我国的三农现代化进程分析,培养农村大学生正当时,我国必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逐步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现途径分析

现在政府正在积极解决三农问题,但人才问题是个瓶颈。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出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各地创造性地进行了实践,主要途径有两条:

1 选调大学生到基层。近年来,组织部门建立了一项制度,从高校选拔一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表现突出的优秀毕业生作为选调生,下派到乡村基层锻炼。实践中,通过组织部门的选调,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任职,一般直接担任村官。从外人看来,这些大学生是天之娇子,有份体面的工作;被选调的大学生都曾充满希望要好好干一番,为农村改变面貌。

但是,大学生被选调到位后,由于存在事先制度化的约定,大学生到基层就是一个临时工的角色。加上大学生才出校门,就进入村官行列,社会经验不足,有许多农村事情让他们迷茫不已,产生出巨大的视觉差异。因此,有比较大比例的成为“过路人”,二年内已经脱离农村,自谋职业。

2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多年来,农村生源考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不到农村第一线,而另一方面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使一批孩子又考不上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手段使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成为了可能。而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坎上了,如果再不为农村输送一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农村发展又会停滞。城市里来的科技人员,一是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需求;二是干不长久,城里人受到家庭、生活条件、人际关系以及今后发展等因素影响,回归性极强;三是对农村不了解,由于初来乍到,无法在短期内了解农村,熟悉农村。农村本土的科技人员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基于我国农村的需求状况,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快农村教育发展,2004年,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华而不实的说法颇为流行,主要观点有四:一是这些大学生基础不扎实,毕业生质量不高,产生新的同名不同质问题;二是培养计划介乎于系统农业职业培训与高等学历教育之间,本来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已经存在一定争议,这样做的结果就更加剧了矛盾;三是师资队伍问题较大,高校教师理论上可以,而乡土教师虽然有技能,但是,教学就都存在一定差距;四是农村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义务教育,花在这个上面的钱不如投资在农村义务教育上面。

3 两种途径的有效性比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两种主要途径各有利弊,相比之下,可能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略优。主要理由有四:一是对农村的感情深度,本土化大学生对于生养之地的感情是深厚的,具有建设好家乡的源动力;二是专业的适应性,本土大学生学的是应用性技能,尤其是教材的乡土化,针对性极强;三是本土情况的熟悉度,本土化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本土,“留得住”是本能,“用得上”是实情,没有磨合期;四是培养规模,我国有9亿农民,要大规模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只能是本土化培养。

三、几点思考

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正当时,面对教育十分落后的农村,有些问题必须认真思考。

1 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怎么办?尽管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农村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重视和支持力度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农村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毕竟相对较短,社会上,包括教育系统内对其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目前,农村高等教育虽然学生规模已经很大,但总体上仍是处于弱势群体,农民大学生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不能考上高中或者是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低等生。即使在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电大系统内,也有些省级电大和试点教学点还没能从发展战略层面认识试点工作,没能将试点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没有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面对思想认识如此不到位,只有从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国策入手,要求各级政府进行实在的优质示范,进而解决执行人的认识问题,才能不折腾,真正有效提高各级各类办学单位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