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文1

现状:

应机而动蓄势能

全国较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较晚的也开始于1996年农信社与农行脱钩以后,基本上都经历了单机和区域计算机联网处理两个阶段。2000年以后,省级联社等行业管理机构开始组建,各省级行业管理机构成立之初,就对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

截至2008年3月末,农村合作金融信息化建设基本状况如下:

综合业务系统建设全面展开,除山西省尚未开始省内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外,全国31家省级机构(含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绝大部分已完成省级数据集中,实现了省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互联互通。

另外,26个省已开办银行卡业务; 部分地区开办了网上银行,一半省市开办了中间业务; 此外,支付结算业务也发展迅速。

问题:

相对劣势需摆脱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已拥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目前的信息化水平与各商业银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没有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缺乏全国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共享信息资源(软件共享、信息数据共享),形成整体系统和品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全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没有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另外,由于分散法人治理,各自独立经营、自我发展,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各自为政,缺乏全国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和统一规范,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

2. 缺少专业人才,没有自己的开发队伍。

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受人员编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省普遍存在技术人员数量少、综合型科技人才匮乏的问题。

3. 自身软件开发维护能力较弱,对外包公司依赖性太强。

由于受技术人才匮乏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自主进行研发的较少,普遍以外包开发项目为主,对系统开发商依赖性很强。同时,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激烈,IT公司人员流动性较大,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一旦核心技术人员发生变动,将使其技术实力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整个技术团队跳槽,导致集成公司被合并或关闭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村合作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质量。

4. 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使得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综合实力差异巨大,与之相对应,各地的信息化水平差异也很大,核心城市及东部地区信息化起步早、投入大、水平高; 中、西部地区情况则相反,到目前为止还有部分营业网点未使用计算机,仍为手工办理业务。

5. 与其他银行的差距在加大。

目前,各家银行包括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都逐步完善了行内核心业务系统,搭建起了各类金融服务平台,以此为依托,大力拓展各类中间业务,使中间业务收益逐渐成为新的主要利润增长点。大多数商业银行,特别是已进入境内外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更是全力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开发和引进各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用科技引领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总体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与其他银行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发展:

统筹资源上高端

要解决上述问题,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集中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级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智慧,共同商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思路,全力以赴地投入,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信息科技应用水平,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有效服务三农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以信息化建设引领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随着各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乡镇、村办企业蓬勃兴起,城乡贸易往来频繁,农村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增多,客户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银行卡支付工具的逐渐普及,要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尽快提供ATM、POS等自助服务终端,并尽快建立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互动电视银行等新型支付平台,在这方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很大的经营发展空间。

已完成数据处理中心建设和业务数据集中处理的省份,管理信息化又成为未来建设的重点。

2. 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推进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

农信社与农行脱钩12年以来,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绝大多数省已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有的综合业务网络系统正逐渐向面向客户的先进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核心业务在所属营业网点联网运行以后,一般都会沿着各家商业银行走过的路,陆续开发建设自己的银行卡业务系统和网上银行、电话(手机)银行、互动电视银行、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银行服务系统,以及各种管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为了抵御风险,在核心业务系统和其他主要金融服务平台稳定运行后,还要考虑建设异地的灾难备份系统。

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计算机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做保证。

3. 建立机制、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缩小差距并赶上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水平,应当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要明确科技部门职责,树立科技部门权威。应明晰IT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各项业务的作用,准确定位IT部门及其工作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其次,要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符合本单位内部管理特性的IT运营机制。应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建立适应各项业务发展需要的技术研发体系,并结合实际,将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外包服务相结合,以保证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同时,应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系统网络安全评估、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

最后,要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工作交流。

4. 加强各省级联社以及全国农信社之间的合作。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是分散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各自为政,导致投资分散、重复建设,难以形成合力。纵观全国,省级联社在系统建设、业务拓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下一步要加强各省级联社以及全国农信社之间的合作。

同时,系统建设方面应避免重复建设。一方面,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发建设银行卡业务系统和网上银行、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银行服务系统,如果分散开发建设,投入大、运营成本高、效率低,且初期的实际应用数量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应建设统一和共享的应用级灾备中心,以保证在系统发生严重问题时,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切换到灾备系统,实现各项业务的安全可靠运行。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金融信息化 管理 发展 问题 趋势

1 金融信息化概述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知道金融信息化的管理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它对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目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

2 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发展体系基本完善,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实现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金融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1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发展,明显领先于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它们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等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2.2 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快速,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

2.3 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增值金融服务需要,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导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丧失业务机遇、银行风险管理失控等问题。

3 我国金融业信息化管理改进措施

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短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建设和完善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3.1 重视金融信息化规划和引导。目前,金融机构已经认识到金融信息化的巨大作用,开始重视自身的IT规划。监管层开始加大对金融机构IT应用的监督、规划和指引的力度,近年来相关的文件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细致具体。都将对金融业信息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监管层对金融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甚至可能影响到金融行业IT应用的方向。

3.2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金融发展,它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改善经营监管的有效手段,要加快经营监管的信息化步伐,构建相应的金融建设系统和指标,信息资源能够达到时时共享。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3.3 提升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信息化的应用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应用信息化和金融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3.4 灾难备份将成IT建设重点。虽然在数据和业务系统备份上大多金融机构却普遍比较薄弱,金融行业事关国计民生,是社会运行的基石,但是中国金融行业IT应用早已步入集中时代,中小型金融机构更是如此,保证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可靠性已迫在眉睫。已经发生的一些数据灾难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监管层、资质优良的金融机构开始率先关注灾难备份,大型、优质的金融机构由于在资金、技术、客观需求等方面的原因已先行一步,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信息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金融现代化的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信息化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都有关联,相辅相成,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8.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6.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文3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战略目标,为对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

(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

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

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

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6]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

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

(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

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

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

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6]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资金流动;电子化;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8-0036-03

一、金融信息化对全球各国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

金融信息化是以计算机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深入的应用。世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纷纷开始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作业来辅助银行内部业务和管理,加强了金融机构内部纵向管理;第二个层次是跨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网络化。为了满足银行之间资金汇兑业务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国内银行与其分行或营业网点直接的联机业务逐渐扩大为国内不同银行直接的计算机网络化金融服务交易系统,国内各家银行之间出现通存通兑业务,实现了水平式的金融信息传输网络;第三个层次是跨国界金融业务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等趋势日益凸显,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化了金融机构,打破了各国金融机构的空间限制。目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都同世界其他金融中心通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联接,如1982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会和英国路透社共同推出一个称为GLOBEX的全球电子交易执行系统,系统构成的交易网络至少连通129个国家,经营几百种世界级证券和上万种美国、欧洲及其他联网国家证券,形成了无国界的电子证券市场。(见图1)

图1金融信息化的三个层次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和资金流动方式的同时,给金融监管部门对资金流动行为的监控,尤其是资金流动异常行为的监管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流动速率电子化。金融机构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主要反映在金融市场中资金流动的速度加快:金融机构内部处理业务速度加快、跨金融机构间资金转移速度加快以及国际间资金流动速度加快。数以亿计的资金在几秒内从一个市场流向另一个市场,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资金转移成本几乎降为零(张朋柱,薛耀文,2005)。资金的快速流动加大了市场的灵活性、投机性。局部地区政策的变化,很快就会诱发大量资金涌入或外逃,导致局部或全球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剧烈波动,使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变得软弱,削弱了国家对金融的控制力,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明显的例证。此外,资金流动的快速性,也导致像洗钱、恐怖等犯罪活动得以猖獗,事后处理难以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实时的、在线的资金流动监管变得尤为重要。

(2)资金流量庞大化。资金流动速度的加快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处理众多交易业务,金融衍生品、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等借助于网上交易,已经极大地取代了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导致金融市场网上业务交易量急剧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虚拟经济总规模已大大超过实体经济,相当于世界各国GDP总和的5倍,日平均资金流动量高达两万亿美元,约占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成思危,2003)。庞大的交易量使得传统的现场金融监管方式在成本和效率上都变得不切合实际,也使得金融风险急剧加大。因此,对基于网络技术的金融交易监管方式变得迫切需要(Eric,1998)。

(3)资金流动方式和目的复杂化。网络信息技术加速推动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变得越来越灵活和虚拟,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技术不断创新。在金融网络中,不同交易者利用这些金融创新工具操纵着资金的流动,有的是正常的资金营运,以满足正常的经济活动需求;有的资金流动在进行异常行为操作,如贩卖、走私贩私、、侵吞国有资产等;有的希望绕过目标国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在目标国的金融、证券、房地产、外汇等市场上进行套利、投机活动;还有一些希望能把资金转到安全的国家或货币种类上去。复杂的资金流动方式和目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从监管对象、监管工具等多方面实现监管智能化。

(4)金融产品创新不断。由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金融机构变得越来越灵活和虚拟,金融衍生技术不断创新,并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这些变化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和政府不仅对国家金融稳定政策做相应的调整(Robert,1995),使金融监管规则和制度超前化,监测手段和工具要不断创新,监管流程柔性化。

二、金融信息化给我国政府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

在我国,除了以上问题之外,我国金融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金融市场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对资金流动行为的监控还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

(1)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监管范围扩大。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加大金融产品的市场化开发力度;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推动发展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施WTO的承诺,继续逐步地推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将大大增加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张朋柱,2006)。

(2)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金融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各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从手工操作到联机处理业务操作,从柜台交易到实时交易,从分散业务处理模式到高度统一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然而,我国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较国外金融机构仍然不完善,如数据库的大集中、储户实名制、一个企业开多头账户等多方面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我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正处于建设和应用的初级阶段,正在重塑信息技术支持下多种政务业务流程,开发建立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这使得在西方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监管工具难以照搬照用。

(3)金融业务混业化趋势。在我国,尽管存在金融全球化与金融混业对统一监管的客观要求,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对外开放程度都决定了金融统一监管在短期内在我国还缺乏稳固的基础。但是,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模式混业化趋势已经给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何德旭,2003)。

(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力量薄弱。国际专家对我国资金流动异常行为监管的评价是“态度积极,案例极少,基础薄弱,手段落后”(欧阳卫民,2004)。这主要体现在: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如异常交易数据采集规章与采集手段不完善,异常交易监管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匮乏,经验丰富的专家极少;多元化监管主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技术)与行业发展不匹配;金融监管缺乏科学的实务操作系统(张安顺,2001)。

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交易中心,在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的主战场,承担着我国资本运营中心和资金调度中心的重要职能。同时在2005年8月成立的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预示着我们正面临着如何通过管理金融中心做好金融市场各种资金流动异常行为监管的大挑战。

三、信息化促进了我国政府电子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

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主要是由有经验的监管专家定期地对某一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或者金融服务机构将可疑数据定期上报的方式,从而实现对资金流动行为的监管。然而,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各金融机构纷纷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金融市场中所处理的资金流动速度加快、交易量急剧增加、资金流动方式复杂化,这些变革都使得传统的现场金融监管流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变得效率很低或彻底失效,Robert(1995)特别指出,信息技术导致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样,在金融体系中政府行为也必须随之调整。

(1)金融信息化为电子化金融监管工作提供了对金融交易进行持续性监管的条件。传统的金融监管流程面临金融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监管的时间和空间上均变得不切合实际。电子化金融监管系统提高了对金融机构交易信息采集、分析、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金融监管工作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及时的信息。图2为建设我国政府电子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

图2电子化金融监管体系(2)金融信息化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资金是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中不停地流动,因此对资金流动的监管也应该是实时的、连续的,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金融机构内部是无法进行的。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正在进行的数据大集中、建设数据仓库的工作为金融机构间实现信息共享创造了初步条件。然而,考虑到金融机构之间由于竞争关系而给信息共享带来的阻力问题,对资金流动异常行为监管中的信息共享工作最好通过各金融监管机构(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实施。

(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为金融监管机构参与政务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政务共享系统来充分利用政府其他部门(如工商、税务、纪检、海关等)中所有有利于监管的信息,有效识别资金流动异常行为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的资金流动异常行为监管系统也可以为政府其他监管部门服务,提供可疑交易证据。

(4)金融机构内控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电子化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内控部门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同时,金融监管机构的任务之一就是对金融服务机构内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因此,促进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信息化建设将极大推动我国电子化金融监管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Robert C.Merton.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managementand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1995(19).461-481

[2]Eric D Hepbum.IT facilitated regulation on London’s financial markets――a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jectManagement 1998.16(1).27-34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范文6

为了满足金融发展的需求我国金融审计必须强化信息化建设。(1)要加强新型金融审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在培养相关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建设,进而保持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并且避免相关人员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因各种诱惑而犯错,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第二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完善考核制度。同时完善相关人员考核和任用机制,为信息化金融审计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要注重金融审计软件的开发和更新。为了提高金融审计的效率,真正实现计算机审计的有效性,我们应积极开发出各种能迅速适应金融审计发展需求的软件,并减少操作的复杂性,提升软件的保密性、系统的通用性和资源的共享性,使计算机在金融审计中不再只是充当辅助者的作用,而是能够成为审计的主力军。(3)积极研究出信息化金融审计的新方法。例如大力拓展金融远程审计网络,利用互联网,通过在线审计、实时审计等互联网审计系统建立起庞大的网络审计系统,进而可以随时掌握金融机构的经营动态和咨询。并根据实时的数据更新和分析,对金融机构进行即时调控,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4)推进国家甚至全行业在世界范围内金融审计数据库的建立。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各种数据资料繁乱复杂,一旦统一的数据库建立起来,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会更加方便、快捷和准确,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计算机金融审计的发展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5)完善和健全信息化金融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一个项目顺利进行的指导方针和保护膜。因此为了给信息化金融审计提供一个健康公正的发展环境,国家必须在适当时期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其能正常有序的实施。

2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为了保证我国金融机构在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相互制约,我国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以维护经营的安全性,降低金融风险。(1)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由于受过去计划体制的影响,很多金融机构重经营、轻管理,使得即使一些机构内部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却得不到管理层和员工的重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金融机构应该调整内控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定位,要把内部控制放在战略的角度上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确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奖惩制度,并及时有效地颁布各种规章制度来监督和管理内部控制的执行。(2)应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内控评估机制。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传递失常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常常会出现实施不力的现象。为了保证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再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金融机构内控的评估力度,以提高机构执行内控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加强内部风险识别和控制。随着金融创新的出现,各种未知的风险也层出不穷。如果不加强对这些新兴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企业可能会遭遇难于预估的风险。所以对待这些金融创新产品,金融机构内部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整的记录和稽查体系,扩大风险评估和防范范围,采取科学地定性定量分析法定期进行风险分析,以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4)应做好内控和外审的协调配合。为了保证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经营和相互制约,金融机构内部在完善内控制度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外部审计,使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金融行业的经营效率和健康发展。

3强调金融安全这一目标,实现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