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规划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区规划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区规划分析

景区规划分析范文1

关键词:花境;居住区规划;植物配置

作者简介:钱 多(1983―),男,江苏姜堰人,助教,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5103

1 引言

花境是植物配置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手法。花境是人们参照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式花带,其艳丽的色彩和丰满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园林中,花境不仅增加自然界的景观效果,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同时花境既可以表现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又可展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

2 花境规划的特点与现状

2.1 花境规划的特点

花材作为配调,由各种花卉共同形成季相景观,即每季以5~10种花卉为主,所谓花境规划,就是在城市绿地系统基础上合理配置各色花卉草木的规划,通过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

花境的规划形式上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连续构图,带状两边是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直线或曲线。其基本的构图单位是一组花丛。每组花丛通常由5~10种花卉组成,一种花卉集中栽植。犹如林缘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花丛内应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其他花卉为辅,用来烘托主花材,共同形成季相景观;植物材料以耐寒的、可在当地越冬的宿根花卉为主,间有些灌木,耐寒的球根花卉,或少量的1、2年生草花。

2.2 花境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花境规划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花境规划中盲目的大面积使用色块组合。绿地规划必须以人为本,要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同时大面积草坪的养护工作量也十分惊人,无疑使本来不足的养护经费带来更大的缺口。我国国林中用在花境规划上的植物种类较为贫乏,与“园林之母”的称号很不相符。如在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有上千种,而在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广州目前也只用了300多种。

花境中各种各样的花卉配植应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整体构图又必须是完整的,还要求一年中有季相变化。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可以布置花境,尤其宿根及球根花卉能更好地发挥花境特色,并且维护比较省工。但由于布置后可多年生长,不需经常更换,所以对各种花卉的生态习性必须切实了解,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并予以合理安排,才能体现上述的观赏效果。

2.3 居住区花境规划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是“以人为本”进行建设的。花境景观设计要符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社区功能的更高要求。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及花境建设应以改善和维护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强调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着眼点,并在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色彩和香味,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丰富居住区花境景观的层次与色彩,增添居住区的生气和野趣,最终实现绿地达标、花木成景和情景交融的目标。

3 南京市居住区花境规划分析

笔者走访了南京几个主要的高档居住区,如天润城、东郊小镇、汇林绿洲等就调查现状分析,优缺点均有。优点包括小区绿化功能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量采用南京市的乡土树种,如香樟、雪松、桂花等;多数小区植物景观层次分明,采用了丰富的立体绿化手段。缺点则为绿化设计所用的观赏植物种类较少;草地与乔灌木比例不协调;即时效应与长远效益不协调;多年生宿根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生态综合效益不够明显。

3.1 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居住区花境规划应与社区公园的花境建设相协调,从而体现居住区花境建设的整体性。 根据居住区各自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选择不同的基调花木,突出居住区花境主题。

(2)以落叶乔木为主,在不影响采光通风的情况下,常绿树和落叶树的配置比例控制在 3∶7左右较为合理。同时配植观赏价值高的小乔木、灌木和开花地被以增加层次感,要有完整的整体效果,又要有单株观赏的意趣,还要考虑到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变化,突出视觉和嗅觉的享受,使乔、灌、花和草相结合,处处郁郁葱葱,达到绿、美、香、彩漫溢的景观效果。

(3)利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攀援植物进行竖向植物造景,使其沿着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阳台、楼顶攀援覆盖,形成垂直花境景观。

(4)加强花境景观与园林式建筑风格的一致性,使绿化与建筑融合在一起,营造较为完整的景观效果,并以此削弱建筑形体的生硬感。

(5)注重观赏花木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在不同的环境下,利用植物的“形”(对植物进行不同的搭配,其干、叶、花、果和姿态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会产生形态、色彩和季相的变化),引申出“神”(意境)。

3.2 花境规划的景观塑造

花境最大的特点就是四季有景,所以规划时要注意季相的变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但居住区绿地不同于公园绿地,面积较小,而且单块绿地面积更小,如果在一小块绿地中要体现四季变化,势必会显得杂乱、繁琐。如果第一个花境绿地中都体现四季变化,那么,整个居住区花境也没有主次,没有特色。

(1)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吐艳,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一个片(几幢居住建筑)应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一个条(单幢居住建筑前后)应该突出某个季节的某种植物为主,这也是绿地特色的最好体现。如以春天的白玉兰为主,或以夏天的石榴为主,或以秋天的银杏为主,或以冬天的蜡梅为主。

(2)基调树的统一,一个居住区花境两旁的行道树、背景基调树统一,使之在变化 中有一种和谐的美感。基调树一般取常绿、落叶、乔木、灌木各一,而行道树落叶,如马褂木,银杏等。

(3)块面效果。植物与植物搭配时,根据生态学的观点,不仅要有上层、中层、下层植物,而且要有地被植物,使之黄土不见天,形成一个饱满的植物群落。而在这一群落的第一种植物,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一个块面效果,植物的种类不宜过多,而开花、矮小、耐修剪的花灌木应占较大的比例。如木槿、孔雀草、玉簪、醉鱼草、火炬花、连翘、丰花月季、常夏石竹、桂花等,当这些植物开花时,使之形成各种颜色的色块。

3.3 花境规划的意境挖掘

(1)意境的产生应该与居住区的命名有联系。每个居住区都有自己的命名,居住区一个好的命名给我们设计居住区绿地的意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居住区绿地意境的体现以为居住区命名扩大了影响。如果居住区的命名无法为意境创作提供条件时,规划者应从另一些途径来创作特定的意境。

(2)意境的体现应该是既含蓄又具体的,但又不是虚幻的。居住区绿地中创作的意境,应该是从居民小憩、游览的过程中领悟出来、感受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植物、山石、建筑、道路、水体等园林物质要素加以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意境的体现如果虚幻,居民在小憩、游览时不能感受出来,那么花境将失去它精神上的价值。当然,恰到好处的点景(对联、命名、题咏),能提高居民小憩、游览时对意境的感受。这一点也是不可缺少的。

(3)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心的芬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作意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优美的姿态。苍劲古松――坚强不屈;青翠竹丛――气节、虚心;傲霜寒梅――不畏、无所畏惧。

(2)利用丰富的色彩。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

(3)利用沁心的芬香。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暗香;荷花――清香。

(4)利用美的芳名。合欢――全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富贵、幸福。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作为居住区绿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花境规划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国外,如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花境规划已经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才属于不断摸索和研究阶段,所以有必要对居住区花境规划进行应用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居住区整体绿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美仙,刘 燕.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06(6):49~51.

[2] 刘 燕.西方现代花境植物配置手法的借鉴[J].安徽林业科技,2004(1):6~9.

[3] 夏宜平,顾颖振,丁 一.杭州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调查[J].中国园林,2006(12):89~94.

[4] 顾颖振,夏宜平,丁 一,等.论花境的造景形式与分类[J].广东园林,2006,28(5):17~19.

[5] 袁 娥.师法自然,构筑美景――花境设计与营造[J].园林,2004(11):28~29.

[6] 纪书琴.北京地区花境植物资源及其应用[J].北京园林,2007,23(3):20~23.

[7] 王美仙,刘 燕.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06(6):49~51.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Flower Border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Project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 Qian Duo

景区规划分析范文2

关键词:绿色;生态;工业区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19-02

一、项目概况

首钢主厂区位于石景山区中部,西邻永定河,河西为门头沟区门城组团;南临莲石西路及永定河,河南为丰台区长辛店北区;东侧、北侧紧临石景山区八角及模式口社区;长安街延长线从用地中部穿过,海拔约180米的石景山位于主厂区东北角。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首钢主厂区的规划范围,占地面积约8.56平方公里;项目规划范围主要为首钢工业区改造的启动区用地,西至古城南街,东至北京巴布科尔・威尔科克有限公司西边界,南至莲石西路,北至体育场南路及路北首钢权属用地,占地面积约125.81公顷。

自1919年成立至今,首钢见证了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昔日北京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和落实奥运行动规划等方面的客观要求,首钢将于2010年全面停产。这片土地上,城市建设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区域更新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战略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城市景观重塑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二、主厂区概念规划

1.产业研究

首先,由于首钢主厂区用地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同时主厂区位置又是北京西部发展带和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因此首钢工业区改造首先应着力发展能够代表首都北京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类型。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增长9%的整体目标,北京经济面临高端化、轻型化、集约化的新型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通过对现状中心城范围内金融商务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会展场所等功能区片分布的分析,首钢主厂区所在的长安街西轴线和中心城西部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同时,由于项目用地又是“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周边有五环路、六环路、阜石路、莲石西路、京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及规划地铁M1号线、S1号线、L3号线等轨道交通,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及交通条件,因此,本项目适合发展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北乃至全国的产业类型,形成包含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新技术研发、博览会展、高端商业及部分行政办公等功能的规模较大、用地完整的综合办公区。

其次,首钢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我国工业化阶段不可再生的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工业遗产价值。方案在充分挖掘首钢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社会、艺术、经济价值的基础上,遵循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保护原则,一方面,积极响应市政府大力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以及北京工业发展规划中“促进城区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型产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贯彻和落实石景山区政府“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的战略规划,重点发展以工业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及工业主题的旅游休闲产业,形成大规模的以钢铁文化、工业设计、会展、旅游为主导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创造具有工业文化景观特质的城市休闲娱乐场所。

再次,首钢主厂区所在的石景山中部位于石景山区、丰台区及门头沟区的交汇处,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推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域,目前项目周边已存在华侨城、翠城、万科青青等大型居住区。本项目应当发挥区域潜在的空间优势,承担完善区域交通、综合商业、休闲娱乐的职能,满足居民对城市综合服务设施的需求,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首钢地区是总体规划西部生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开敞空间形态的重要节点,首钢工业区改造应按照“绿色北京”的目标提出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结合永定河两岸生态治理所形成的带状滨水空间,安排生态旅游、水岸休闲、水上娱乐等功能,建设滨水生态休闲区,推动区域水岸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对本项目作出如下定位:凭借长安街绝版区位优势,打造中心城西部最具品牌价值的,集综合办公、文化创意、综合服务与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功能区。

规划理念

“绿色生态、传承振兴、协调发展”是本次主厂区概念规划的设计理念。一方面,规划充分利用场地特有的山水环境和景观资源,向区域内部全面引入绿色空间,使绿色、生态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风貌保护、有机更新和开发建设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方案在传承工业遗产,使其融入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及城市风貌的同时;通过对可开发地块的全面建设,振兴区域经济,创造新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地区;最后,方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功能布局、加强支撑系统规划,实现区域南北两侧、东西两端、土地利用与支撑系统、企业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2.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了“山水-绿轴-四片-多核”的规划结构。石景山和永定河共同构成了区域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区域创建中心城范围内独特的山水城市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传统工业文明的纪念轴线和城市新兴功能区的振兴轴线为主厂区规划的主轴线,串联起各功能区及公共空间、绿化广场、景观节点、标志性建筑,形成整个主厂区由风貌保护向协调发展与产业振兴的时空转换;在产业研究的框架下,规划通盘考虑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结合支撑系统的规划,合理组织各功能区片的布局关系,形成综合办公与创意产业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为纽带、轨道交通站点为辐射、各种功能高度集约的新兴城市区域;在各个功能区片内部,方案通过设置均衡发展的多处核心空间,为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多点协同发展创造规划条件。

3.功能分区

现有规划中,首钢主厂区8.5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共包含七个功能区:行政中心、北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兼容功能:首钢总部研发区)、工业主题公园、中部的城市公共中心区(兼容功能:文化会展区)、东部的总部经济区(兼容功能:综合服务中心)、西南部旅游休闲区、东南部综合配套区。 本次规划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研究对主厂区的功能分区进行了梳理,将原规划七个功能区整合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使之既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又能够形成较大的用地规模和相对完整的用地形态,实现大规模的集中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创造生动有活力的城市区域。整合后的功能区主要包括:工业主题文化创意区、综合办公区、滨水生态休闲区及城市综合服务区。

方案根据首钢主厂区用地北部工业遗存比较集中的现状规划工业主题文化创意区,包括首钢焦铁公园及创意产业园区。方案一方面保留了该区域区现有的历史格局和工业风貌特征,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首钢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社会、艺术、经济价值,在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基础上,对人文场所进行景观再造,对现状建筑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创意利用,植入以钢铁工业文化为主题的观演、休闲、展示、体验等功能,形成特色鲜明、公共开敞、环境友好、功能多元、可持续经营的新概念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同时,方案依托首钢焦铁公园简洁硬朗、开阔恢弘的工业文明形象及独特的工业文化魅力,利用长安街及北辛安路的便利交通条件,在主题公园东侧安排以工业设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北部集中设置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南部紧临长安街和地铁站点的位置设置工业主题会展中心,引导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国际、国内相关企业在此聚集,积极培育产品设计、技术服务、工业营销等生产业,实现“工业制造”向“工业设计”的转变,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搭建平台。

景区规划分析范文3

[关键词] 现代化住宅区 园林景观 规划 苗木配置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90-01

一、选择苗木品种

1. 要选择不会产生污染的品种

因为苗木要运用到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配置中,所以苗木的本身一定是无害的,而且不能产生一丁点的污染。如果苗木本身带刺,或者会散发异味,就不能用于住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另外,一些苗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或者是比较容易引起居民讨厌,也不适合用于住宅区内。通常情况下,住宅区的苗木大多会选择落叶比较整齐,花粉和飞毛比较少的品种。

2. 要具有一定的抗污染性

因为住宅区中会产生生活废水、废气和其他的生活垃圾,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所以要选择具有一定抗污染性的苗木品种,这样才能有效的净化小区的空气。如果苗木的品种比较娇贵,面对各种各样的污染,存活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3. 以阔叶树木做为主要品种

住宅区是人们主要的生活区和进行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生活在其中应该会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心理感受,所以在住宅区内的苗木配置应该以阔叶树木为主,尤其适合在住宅楼和道路的两边进行种植。虽然传统的松柏具有美好的寓意,但是却会让人产生严肃的心理感受,所以不适合在住宅区内进行栽种。

4. 尽量减少常青树种的栽种

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中高楼林立,每栋住户楼中都会受到其他建筑楼的影响,所以会导致采光不足,尤其是在冬季阳光强度相对较弱的时候,再加上日照的时间缩短,房屋采光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从这个方面考虑,虽然常青植物会增加住宅区的美观性和欣赏性,但是却不利于低层住户的采光,所以应该适当减少常青树种的栽种,多选择一些落叶树种。

5. 选择种子或者果实比较小的植物

住宅区在进行苗木配置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有种子或会结果的树种,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最自然的加个管,吸引各种动物,这样就能令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加生动。比较常见的带果植物主要有银杏、柳树、海棠、李子和串红等。

6. 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性

住宅小区在进行园林景观苗木配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四季的变化进行搭配,创造出植物的季相景观。例如在春季,就可以选择丁香、迎春花、榆钱等;在夏季,就可以选择广玉兰、五角枫等;在秋季,就可以选择乌桕、栾树等;在冬季,就可以选择黄杨、石楠等植物,根据季节的特性进行种植,这样就能增添住宅景观的季节性。除了这种搭配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植物的不用属性来进行搭配,例如将藤、蔓生、草、乔木、灌木等进行搭配,也能增添住宅景观的生动性。

7. 南方城市苗木品种的选择

(主要苗木有白玉兰、深山含笑、观光木、木棉等)

8. 北方城市苗木品种的选择

(主要苗木有银杏、落叶松、雪松、侧柏、毛白杨、垂柳、白桦等。)

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中苗木配置的主要方法

通常情况下,住宅小区的绿化面积都比较大,小区居民可以在这里进行下棋、喝茶、聊天等休闲娱乐活动,利用的效率比较高,所以在进行苗木配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栽种的我只,要以方便居民为基本原则。通常一个小区内会有2-3个绿化广场,所以苗木在进行平面布置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特性,例如,草一般用来铺底,而乔木则主要用来遮荫,花藤类的灌木则主要负责装饰。在进行苗木的栽种时,一般都会采用丛植、坪植、坛植、孤植和架棚等方式。住宅区的围绕墙和道路的绿化可以栽种枝叶繁茂,具有遮荫效果,并且树冠宽阔的藤本小乔木或开花灌木。

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苗木配置时,需要将苗木的生长速度、表现形态和种类进行有机结合,在小区内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感的园林景观,既能满足园林的观赏需求,也能够满足生态平衡的需求,营造出安静祥和的小区环境。同时,为了不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所以苗木的栽种应该疏密有致。一般,活动区的苗木栽种都比较稀疏,但是垃圾场和一些环境死角的植物密度就比较大,在道路旁边则可以栽种能够遮阴的小乔木。对于住宅区的苗木配置来说,则更加注重植物的遮荫效果,所以可以多栽种一些枝叶比较繁茂的大树,既可以用于乘凉,还能遮挡一部分噪音。

在进行苗木配置中还应该对乔木、灌木和草皮进行优化组合,实现草和树之间的数量平衡。可以适当增加数目种植的数量,充分利用树木的光合作用。经研究证明,树木在生态环境的效益要高于草坪,在草地面积和树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树木制造的氧气量要远远多于草地的氧气制造量。所以小区景观规划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更主要是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阔叶植物和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小区的环境质量。

在进行苗木配置时,要能对植物的基调进行统一,然后在此基础上应该尽量实现树种的多样化,避免树种的单调性。所以在对园林景观进行绿地管理和苗木设置时,需要从住宅区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苗木配置方式。例如,在道路的交叉口可以配置一些颜色比较鲜艳的花坛;在主干道的旁边则以乔木为主们还可以选择使用花灌木来进行陪衬;在公共绿地的入口处和重点位置种植一些季节变化性较强的植物;在庭院的中间可以将草坪作为主要的植被,然后再选择一些树冠的幅度比较小,生长速度比较慢和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低矮灌木等作为装饰,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进行苗木的品种选择,从八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可以说内容非常全面。紧接着,笔者又对苗木配置的具体方法进行了举例的说明,为现代化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苗木配置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勋.浅析节约型园林绿化配置――以广州地区居住小区为例[J].中国科

技博览,2009(19).

[2]张孝彬,索云艳.浅谈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与养护[J].北京农业,2009(15).

[3]刘达津.运用绿化概念配置手法在园林景观环境中营造良好景观效果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景区规划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主干道;绿化景观;景观调查;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6903

1引言

城市道路是连接整个城市的“骨架”,是交通“动脉”;城市是以线与线的形式相互连接与串通;城市的绿化布局及效果是受到道路绿化优劣而影响。组成道路环境的重要部分是道路的景观绿化,它不仅是城市的“绿色通道”,更是以纽带的形式联系城市各种功能性区域;整个城市的空间道路规划、综合特色面貌都受着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调查方法

贵阳市小河经开区的主次干道是以我国的著名江河砻名的,其中两条主干道长江路、黄河路,次干道香江路、珠江路、盘江路、松花江路、漓江路、淮河路、锦江路、红河路等;道路的小巷也以龙江巷、柳河巷、通河巷、沱江巷;形成整个区域“小河”装“大江”的独特景观。

2.1调查地的选择

调查地选择了贵阳市小河区主干道路长江路、黄河北路、黔江路、黄河南路等几条道路进行调查研究。

2.2调查指标

主要从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特种配置两个方面进行调查。观赏特性包括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季相变化、景观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景观所体现的人文内涵等;植物特种的配置则包括植物的种植种类、植物配置的模式。

2.3调查方法

2.3.1查阅大量资料

搜集了相关贵阳市和小河经开区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方面的政策资料和规划方案等资料,对实地的调查研究指明了方向。

2.3.2实地调查

在贵阳市小河区范围内,对小河经开区的主干道路的绿化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其主要干道的植物品种选择、植物种植设计和植物配置的色相季相变化等内容,通过记录、拍照等手段掌握材料,通过加工和整理,真实准确地反映贵阳市小河区主干道路目前的绿化景观现状。

2.4调查时间

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和季相特征,调查时间选择在4~11月进行。

3调查结果

3.1主干道植物种类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调查发现,虽然贵阳市有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但实际应用于小河城区绿化的植物种类并不太多,经调研常用的小河区道路绿化所用植物乔木种,灌木种,草本花卉种,藤本植物种如下。

(1)常绿乔木:雪松(Cedrus deoda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fora 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桂花(Osmanthus fragrants)、石榴(Punica granatum L.)、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2)落叶乔木: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cv)、樱花(Prunus semulata) 、垂柳(Salix babyloni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白玉兰(Michelia alba DC)。

(3)落叶灌木: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红叶小檗(F.atropuTpurea)、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金叶女贞(Ligustrumx vicaryi)、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紫叶小蘖(Berberisthumbergiicv.atropurpurea)、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4)常绿灌木: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金边黄杨(Buxus megistiophylia)、夹竹桃(Nerium loeander)、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5)草本、花卉、草坪植物和其它: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鸢尾(Iris tectorum)、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慈竹(Neosinocaiamus affinis)、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苏铁(Cycas revolute Thunb)。

(6)藤本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 ensis)、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3.2贵阳市小河区道路绿化植物搭配模式

3.2.1道路行道树绿化形式

(1)黄河北路:香樟、广玉兰、桂花、石榴。

(2)黄河南、长江路、黔江路:香樟。

(3)香江路:桂花、广玉兰、红叶李、慈竹、垂柳、樱花。

2017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

周文娟,等:贵阳市小河经济开发区主干道绿化景观综合分析

园林与景观

3.2.2道路分车道绿化形式

(1)植物配置方式一:乔木、灌木和草花搭配。代表路段:黄河路;植物结构:棕榈+龙爪槐+苏铁+红叶石楠+大叶黄杨+迎春花+紫叶小蘖+小叶女贞。

(2)植物配置方式二:灌木和其它植物搭配。代表路段:长江路、黔江路:红叶李+小叶女贞+紫薇;植物结构:龙爪槐+小叶女贞。

3.2.3道路交通岛绿化形式

植物配置方式: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草花和其他植物;代表路段:黄河路环岛;植物结构:桂花+红叶李+紫叶小蘖+南天竹+紫薇+杜鹃+金边女贞+苏铁+小叶女贞+大叶黄杨。

3.2.4道路道旁绿化形式

(1)植物配置方式一:大乔木、小乔木、草花。代表路段:黄河北路;植物结构:雪松+桂花+红叶李+棕榈+夹竹桃+紫叶小蘖+石榴+杜鹃。

(2)植物配置方式二: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代表路段:黄河北路;植物结构:油松+刺槐+常春藤+小叶女贞+紫藤+爬山虎。

4结论与思考

4.1贵阳市小河区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贵阳市小河区绿化景观规划中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贵阳市小河区的自然环境优势,构建生态城市。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道路绿化景观植物配置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4.1.1道路渲种掷嗟ヒ唬配置手法单调

在小河区的道路绿化中所选择的植物种类相似,如香樟、桂花、广玉兰在行道树上重复率较高,比较单调,分道绿化带和道路两旁绿化带的搭配上应用龙爪槐、紫薇、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红叶李、大叶黄杨、慈竹等植物的组合上比较简单。

4.1.2绿化生态功能表现不够,追求片面的景观效果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推进,小河经开区的城市道路也在加速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小河区道路也出现了片面追求景观效果,而忽视其生态绿化功能的景观。将一些大树密植在部分路段上,既破坏了大树源地的生态环境,也降低了大树的存活率。

4.1.3植物景观对地域特色表现不足、同时缺乏考虑交通安全性

小河经开区作为贵阳市的经济开发小区,体现的是创新、现代、向上的城市面貌和文化精神,主干道上的植物应与开发区的建筑、周围环境、相关配套设施交相呼应。而实际上小河区的道路绿化景观只重视道路景观的美观性,忽略了城市道路对道路交通安全性能的要求,在一些细节的设计和处理还不足。

4.1.4道路绿化景观运用的植物种类少、季相景观不丰富

从调查的主干道路来看,植物选择上乔木有11种,灌木有13种,除了香樟、桂花、广玉兰用在道路绿化行道树上外,其他的品种多用在道路两旁的街道景观和环岛的绿化之中,且数量较少。从季相上来看,春季观花的植物有:广玉兰、迎春花、樱花等;春季观叶的植物:红叶李;夏季观花:紫薇;秋季观叶:常异色叶: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冬季常绿:红叶石楠、大叶黄杨。在这些植物种类中,紫薇和红叶李的数量较少,形成整体景观效果不明显,用量较大的白玉兰、广玉兰、红叶石楠、樱花、红叶李等给予了景观的点缀与补充。

4.2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建议

4.2.1增加道路绿化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贵阳市小河区有大部分的道路采用了香樟作为行道树,建设能挖掘出更多的本地植物品种,扩大区划内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范围,展现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特点;充分发挥常绿与落叶树种结合,乡土本地树种与外来树种结合,大型乔木与花灌木结合的方式。在小河区大胆选择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彩色树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如:银杏、水杉、二环悬铃木、鸡爪槭、石竹、波斯菊、萱草等。可以选择一些自播能力强的、适应性强、抗性强、耐粗放管理的植物,也可达到意想不到的道路绿化效果。

4.2.2增加绿化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城市道路的道路植物配置是绿化景观的重要环节,也是遵循生态学、景观美学、环境学等相互搭配组合的结果,小河区某个路段简单的列植方式会让道路观赏性变得呆板。在植物的配置中多彩用模拟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方式,使城市主干道路的绿化层次感增强,也使道路的生态防护功能加强。贵阳市小河区主干道路绿化景观可以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丰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强植物生物特性,运用一些极简的艺术风格或者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想,突出道路景观的绿化性、艺术性、特色性。这样的绿化景观模式会让城市主干道路景观水平进一步提升。

4.2.3重视植物的生态性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景观效果

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首先注重植物本身形态、枝叶、色彩等带的景观效果,其次要通过艺术的结构搭配体现植物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美,在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与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重视其吸尘降音净化空气的功能。第三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把生态功能切合实际地发挥出来,比如不同植物的碳吸收能力。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是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首要印象,精致、独特的城市道路绿化是对自然环境、植物配置的精练和再现,是创造性地运用人工艺术和自然生态环境,景观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美、生态美、文化与艺术的融合美,都使人感受到绿色的生命力和舒适的体验,更加具体地体现整个城市的文化品质,更给人愉悦的、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生态景观。贵阳市作为西部发展内陆城市,其道路绿化景面的代表性、领导性、创新性都走在其他城市的前列。小河经开区是贵阳市经济开发主要成分应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做好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真正地实现全民建设绿化环保、文明城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培培.衡水市区道路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6).

[2]魏利强.浅谈道路景观绿化植物的配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3).

[3],张建林,邢佑浩.现代城市交通干道绿化景观的传承与发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4]廖有红.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园林,2011(3).

景区规划分析范文5

关键词:暴雨 水质 变化 规律

2012年7月,河北省连续遭遇了“7.21”、“7.25”、“7.27”大到暴雨的强降雨天气。特别是7月21日至22日发生了“96・8”以来最大一次暴雨过程,其中保定北部、廊坊北部、承德南部、唐山北部降特大暴雨,涞源、固安、兴隆三个暴雨中心区降雨量都在300mm以上,“7・21”暴雨历时38h,折合水量135亿m3。

受降雨影响,大清河、北三河、滦河等水系部分河道出现较大洪水,其中大清河水系拒马河紫荆关水文站21日22时出现洪峰流量2580m3/s。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是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暴雨前后影响区域的河流、洼淀水质变化情况说明此次暴雨对水环境的影响。

1 评价代表断面和评价时段的选取

依据此次暴雨影响范围,本文选择水量变化较大的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南拒马河、白沟河、唐河的7个代表断面;北三河水系的潮白河、北运河、洵河的4个代表断面;滦河水系的柳河、滦河、伊逊河、洒河、瀑河8个断面,唐山3个断面;蓟运河水系的沙河、河北沿海的陡河2个断面,共24个河道水质代表断面。

评价时段选取降水前后的6、7、8月。

2 主要影响区域暴雨前后水环境变化情况分析

“7.21”暴雨给各河道带来充沛水量的同时,给河道水环境也带来明显影响。

2.1河流水量变化情况分析

暴雨发生前,南拒马河、大清河常年干涸,潮白河、北运河流淌的均为北京市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均为劣V类。暴雨给这些河流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各河道相继过水。7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222mm,比常年同期偏多37%,详细流量情况见表1。(图表见文尾)

2.2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主要影响区域河流暴雨前后水质变化情况见表2。6、7月份水质资料代表暴雨前水质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6月监测的21个代表断面中(河干三个),评价为Ⅰ~Ⅲ类水质的14个,占67%,主要分布在拒马河、唐河与滦河水系唐山段与蓟运河水系等;评价为Ⅳ~Ⅴ类水质的代表断面2个,主要分布在滦河水系的柳河;评价为劣Ⅴ类水质的代表断面5个,占24%,主要分布在廊坊的北三河水系。

由于监测频率不同,7月共监测了9个代表断面,其中Ⅱ类水质的2个,Ⅳ~Ⅴ类水质的4个;劣Ⅴ类水质的3个。大清河水系的拒马河、南拒马河遭遇暴雨,河道由6月的河干转化为7月的Ⅴ~劣Ⅴ类水。

8月24个水质代表断面均过水,水质评价结果为Ⅱ~Ⅲ类代表断面15个,占63%,Ⅳ类代表断面4个,Ⅴ类代表断面1个;劣Ⅴ类代表断面4个,占17%,集中在廊坊北三河水系。

北三河水系6~8月监测的水质代表断面均评价为劣V类水,从水质评价类别上看没有变化,但是相比较6月而言,经过7月洪水的稀释、自净,水体超标项目减少并且部分超标倍数也降低,8月份的超标倍数更是显著降低。如潮白河赶水坝断面的超标倍数,6月份高锰酸盐指数从0.7下降至7月份的0.3,五日生化需氧量从1.1下降至8月份的0.4,氨氮从12.5下降至8月份的7.1。

总体来说,6月水质好些,7月洪水期间由于洪水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和污染物冲入河道,在点面源污染的共同作用下水质状况变差,8月河道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稀释、自净与沉降,与7月洪水期间相比,水质明显好转。

2.3重点区域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为更好反应暴雨前后水环境变化状况,对大清河水系的新盖房、落宝滩、北何店代表断面进行了加密监测,本文以3个代表断面为例重点分析一下暴雨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详细情况见表3。

从水质类别看,南拒马河北何店、落宝滩断面,“7・21”大暴雨后,7月23日分别评价为Ⅴ、劣Ⅴ类水质,8月6日评价为Ⅱ类水质,水质明显变好,而同时监测的新盖房断面水质也由Ⅴ类变为Ⅳ类,水质有所好转。

从各参数浓度变化情况看:7月到8月3个断面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汞、挥发酚、氟化物、悬浮物与重金属指标铜、锌、硒等都是随着流量减小其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悬浮物,三个站分别从453、429、88mg/L减少到了10、6、29mg/L。另外重金属指标铜、锌、硒及化学需氧量等都是7月监测有数据,8月就未检出了,溶解氧指标7月到8月变大(与其它指标相反变大时表明水质好),五日生化需氧量、砷在南拒马河的上游落宝滩断面时有所下降,但到下游北何店及汇入大清河处新盖房时有所增长。总之,监测资料显示大多数项目浓度都呈下降趋势,水质有所变好,详细情况见表3。

3 暴雨洪水对白洋淀的影响

白洋淀作为此次洪水的调蓄洼淀,8月1日8时,白洋淀水位7.46m,相应蓄水量1.49亿m3,淀水位比7月1日高0.83m,比去年同期高0.59m。受“7・21”洪水及主汛期强降雨影响,白洋淀上游河道洪沥水进淀,淀区蓄水量急剧上涨。

白洋淀有15个水质代表断面,6月份除2个断面淀干外,其余13个断面评价为Ⅴ~劣Ⅴ类水,全淀平均评价为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洪水前7月2日仅监测了安新桥、端村、圈头三个断面,平均评价为V类水,但是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超标倍数比6月明显增加可能会对养殖业造成伤害;8月白洋淀平均评价为Ⅳ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相比较于6月7日,平均评价类别由Ⅴ类变为Ⅳ类,超标项目、超标倍数比6月7日显著下降,总体看水质好转。

4 结论与建议

(1)“7・21”暴雨洪水虽然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同时水资源量大增,水质明显改善,整体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2)在洪水期由于面源的影响水质会变差,洪水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稀释、自净与沉降,水质会明显好转。

景区规划分析范文6

关键词:风景名胜 规划 鸡冠山-九龙沟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084-02

1 规划背景和过程

鸡冠山-九龙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西北部,是四川省的重要风景体系组成部分。由于地处龙门山系,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给风景名胜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风景名胜区被划为灾后重建重点范围内的极度受灾风景区。为抢救风景区的景观资源,解决景区受灾居民的安置问题,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委托笔者所在院编制了灾后重建规划,以此指导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2010年末,风景名胜区的灾后重建规划期限已至,为进一步落实四川省政府对风景名胜区的指示,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风景区管理部门委托该院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

2 规划主要内容

2.1 规划分区

首先将风景名胜区内与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重叠的区域划作生态保护区,为与自然保护区规划相协调,要求按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要求和风景区的特级保护区的相关规定执行;然后根据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相对集中于鸡冠山、九龙沟和凤栖山3个景观组团的特点,将其划分为5个景区,以风景展示、游览体验等为主要目的,引导游人进入游览;最后将三大景观组团之间没有景观资源分布且有大量居民生活的区域划作风景环境保持区,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接待服务设施集中区和乡村旅游发展区,以接待服务、乡村旅游等为主要目的。

2.2 规划结构

以鸡冠山旅游公路为主轴,前后连接鸡冠山景片、九龙沟景片及凤栖山景片等共5个景区,形成“一轴三片五景区”的结构。

2.3 游览设施配套

鸡冠山片区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由鸡冠山旅游村承担,九龙沟片区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由九龙沟旅游村承担,凤栖山片区的旅游接待服务由凤栖山旅游村承担。

2.4 内部交通规划

以街子至鸡冠山的旅游公路为骨架,再以索道、公路和步游道的形式结合,形成各景区的游览环线。

2.5 景点规划

完善现有凤栖山景区和鸡冠山景片景点的游赏设施设备的建设,并开发建设新的景点,围绕天象奇观、水石群瀑、古镇风情和宗教文化,为广大游人提供内容更丰富的设施,更完善的服务。对于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景观体系发生巨大变化的九龙沟景区的景点,在地质条件稳定之前采用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培育为辅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恢复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为今后风景游赏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局部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可在保障安全游览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相关程序逐步开发建设。

3 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1 因地制宜、突出特点

风景名胜区海拔高度从街子镇的630 m上升到鸡冠山片区的火烧营3 874 m,相对高差达3 200 m以上,地形从平原到丘陵到中低山到高山兼有,依附地形生长的景观资源类型丰富,“山、水、田、林、城”兼备,大片无风景点分布且有大量居民生活的田园地带串联了3个景观资源集中区,具有将传统的自然风景观光与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特质。

通过深度挖掘风景名胜区的自身特色和潜力,组织好没有景点分布的田园地带的游赏内容,共同打造完整的风景名胜区游赏体系是该次规划的一个创新和特点。

将除生态保护区以外的景观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以观光游览为主要职能共划分为5个景区。其中,九龙沟景区由于受“5.12”地震影响,生态景观发生巨大变化,采取开发建设与修复培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海拔较低的凤栖山景区结合街子民俗民风以休闲观光为主要职能;海拔较高的万担坪景区、芍药沟景区和两岔河景区生态比较脆弱,以自然风景观光为主要职能。

将连接景观组团之间的大片田园地带规划为风景环境保持区,以乡村旅游为主要职能,含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服务。规划加强风景名胜区内传统川西林盘聚落及田园农耕风光的保护,在保持自然质朴的川西建筑风格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单位,引导居民将自建小规模的低端农家乐向规模化、精品化的高品质乡村酒店发展,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要求农家宅院绿化力求简单、自然、清新、实用,具有农家特色。

3.2 高端与大众结合、提供多向选择

风景名胜区的游览设施接待与景区游赏体系相结合:在景观资源相对集中的3个景观组团,以旅游村的形式分别为各组团的游客服务,提供高端和精品化的服务;在风景环境保持区以“龙门乡舍”为主题,发展各种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大众化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

3.3 居民生产生活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

划通过对居民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仔细分析,按照所在镇(乡)总体规划进行居民布局,居民的管理工作由所在辖区的镇(乡)人民政府执行。同时根据风景区发展需要,将风景区内的特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等包含风景区内景观资源最需要保护的区域无居民区;风景区内除无居民区外,均规划为居民控制区,包括灾后居民安置点和相关规划确定的居民聚居点和行政村。并以乡村旅游为目标导向,引导居民的产业和劳动力流向。

4 规划实施/项目作用与水平

规划取得省人民政府批复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已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的建设:在三郎镇修建了风景名胜区的入口标志;建设完善了九龙沟旅游村和凤栖山旅游村的部分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完善了各景区,特别是凤栖山景区、两岔河景区的风景游赏设施;对街子古镇进行了风貌改造规划,获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5 结语

该文只是对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和景区发展对策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探索性的想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因此需要对措施和政策进行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姜懿恩,许可为.试析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涵和外延[J].山西建筑,2013,39(24):3-4.

[2] 卢玉平.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旅游定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40-46.

[3] 卢玉平.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及其驱动模型构建[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33(5):70-75.

[4] 杨茜,杨淑英,李建玲,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04.

[5] 张云彬,胡霞.《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中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