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新课标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新课标内容范文1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教育教学活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学习观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素质教育成为当代重要的教学模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各个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育发展外界环境下,初中数学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是大势所趋。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面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负担较重的现状,笔者选择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初中数学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初中的数学教学活动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下面,我们就来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简单分析:
1.1应试思想影响较大
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初中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中考,能够在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才是学生最大的任务。受到传统考试模式的影响,许多初中学校的数学教学活动过于传统与死板。[1]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将数学知识的传递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机械记忆与重复使用。在这样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肯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1.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
初中数学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学生,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许多学生看来,数学是所有的学习学科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比如学校的硬件设计以及学校的数学教学师资力量等,都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产生影响。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自然无法正确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无法融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活跃以及学生思维的调动具有不利影响。
1.3教学评价方式老旧
教学评价的正确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对教学进行有效评价,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2]新课程标准要求当代数学教师扩大数学的应用性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许多学校还是利用成绩在衡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只看重最后的得分,不考虑学生的付出。这样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具有打击性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面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落实,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2.1转变教学思想,加强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作用。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突破,不得利用学生的考虑成绩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度,利用合适的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初中数学课堂内容大多以专题版块的形式出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可以从课本的框架入手,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加强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是新课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3]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以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加强互动交流。
2.2加强数学教学资源与方法的创新
初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利用创新型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是新教育形势对于教育者的工作要求。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加强学生的共同进步十分重要。[4]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主。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出发,加大启发式教学力度,利用分层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来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性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教师,自主选择授课方式进行课堂讲解。在这样的真实的课堂模拟下,学生一下找到学习动力,体会教师教学的滋味。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更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转变是新课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者的新要求。希望初中数学教师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晁旭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1(29)
[2] 李叶梅.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
初中数学新课标内容范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下实现高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和实际应用。下面探讨初中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理念
何谓“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教师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能力,在特定的课堂范畴和时间范畴里,用尽可能少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效果,并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1]。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具有现实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等教学活动,还要创设有趣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原因与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应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堂上每位学生所接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个人接受能力问题,会导致学生对一堂课接受的程度不同,有的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有的学生却没听懂,这种接受差异的悬殊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课堂时间少,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手段和方法,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全面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初中数学与其他科目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客观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之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现今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三、提高出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如下。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地开展分层次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针对少数人的教学,要求“人人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教条化的统一授课模式以实现公平公正。但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长环境和自身不同的智力发展状况、兴趣爱好,使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仅仅是为了追求群体间的公平,必然会影响有效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人为本地开展数学教学,分层次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与作业、考核与评价等,将学生的数学水平分成几个等级,因材施教。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融洽的师生关系,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因此,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改变学生在课堂中容易出现的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形,让学生归纳长方形的性质,然后在长方形上添加线条,继续让学生总结,利用多媒体将添加线条的长方形变换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图形中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牢固掌握新知识。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对各种问题做到基本了解,强化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面对学生发出的疑问,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自己寻找答案[2]。
(四)实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各个教学环节与多样的评价方式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结语
新课改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重大的改变,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展开提供了新思路。只有不断地创新、探索,有效教学理念才能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新课标内容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教学改革 建议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分析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标准》,不难发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以致用,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而有的放矢。怎样才能做到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的放矢呢?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紧跟时代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各类书籍等现代化设备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还可以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尽自己所能充分利用好多种媒介高效传播数学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现代数学科学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初中数学教材的更新换代肯定会落后于数学学科的高速发展,这又要求教师们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还要利用多种途径,为学生带来多方面的先进的数学知识。比如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动画等形式将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出来;还可以利用网络等资源搜寻最新数学研究结果,作为平时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
二、注重实践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新课标要求下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也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中。数学教学为日常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日常生活又为数学提供了一个演练平台。两者密不可分,而连接两者的重要纽带之一就是教师的引导。学生们思维不如老师缜密,同时缺乏深入思考,教师在这期间就要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与数学间的关系,将数学课堂上的理论运用于生活中,将生活中的难题还原成数学模型再来解答。
如在讲解初中相似三角形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家中装修需要切割三角板的实例,真正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关、数学是很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联想解题能力。
三、引导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下要求学生在数学上有所体验有所收获,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深入的思考、是否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一个数学理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教师们不仅仅将数学的结论告知同学们,更重要的是将结论的思考过程传授给大家,引领学生勤于动脑、乐于思考,让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学思维、掌握基本的数学研究方法,让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把何为勾股定理讲给学生,更要将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向学生简要介绍,帮助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还可以号召学生组队参加诸如数学建模大赛之类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四、全面发展
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间的全面发展,二是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学生们因为生活经历不一、家庭条件不一、思维方式不一、兴趣爱好不一等种种原因,导致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能力不一。新课标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深难度,鼓励其继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要重点引导,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找回对于学习的信心。
五、情感教育
分析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同以往的应试教育不同,情感教育被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另一方面,教学中要不断注重激励学习法,不吝啬对于学生的表扬,时刻做好准备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们学习的信心,不断加深学生的德育教育。
总之,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同应试教育时期的数学教学有了很大不同,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敢于突破传统教法,抓住学生心理,与时俱进,注重实践,不断创新,全面发展,投入情感,这样才能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我国各项现代化事业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普丽萍 数学教育如何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景具仓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数学教学研究,2003年11期。
初中数学新课标内容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情境导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内涵及类型
1.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内涵。所谓情景就是能够对个人行为和情感产生刺激的各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情景可以是真实的场景也可以是虚拟的情景。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与数学相关的环境,创设与数学教学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寻数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景思维意识,进而促进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构建的过程。因此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导入是与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中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目标相一致的。
2.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的主要类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导入形式,根据情境导入作用可以分为动机激境导入和学习情境导入,根据真实性可以分为真实型情境导入,仿真型情境导入;根据创设目的可以分为问题型情境导入,合作型情境导入,探究型情境导入。
所谓动机激发型情境导入,就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导入教学情境;所谓学习情境导入,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所谓真实型情境导入,就是让学生亲自感受真实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所谓仿真型情境导入就是用模拟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所谓问题型情境导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所谓探究型情境导入就是创设情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究问题;所谓合作型情境导入,就是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探讨。
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的原则及条件
1.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原则。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并不是随意进行的,必须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必须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体系。由于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其思维成熟度和知识体系结构是不同的,同时学生在兴趣爱好上也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情境导入时要充分分析学生阶段性的知识体系结构以及兴趣爱好,在进行情境导入时所引入的情景必须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体系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引入的情景容易被学生所接受。②导入的情景要力求真实。在进行情境导入教学中,真实型的情景和仿真型的情景在实施效果上是有明显的差异的,真实型的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仿真型的情景学生理解难度相对较大。③情境导入要有整体性。在进行情景导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导入的情景是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协作,是否有利于沟通,是否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情景导入时要充分考虑情境导入的整体性。④情境导入应该多样化。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同时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个性特点也具有差异性,因此在进行情境导入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情景实现数学教学。⑤所创设的情景必须具有吸引力。情境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选择创设情景时,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情景具有充分的吸引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创设的情景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情景教学中来。
2.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的实现条件。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首先,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导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数学教师专业素质和情景意识的提高;其次,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是实施情境导入教学的前提;再次,实施情境导入教学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实施步骤上循序渐进;最后实施情景教学必须要具有迁移性,即通过情景导入教学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三、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的实现途径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这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已操作中领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让学生的思维在各种有效的动手操作、观察情境中得到扩展。
2.巧设悬念与矛盾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可以巧设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3.利用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创设数学情境。实际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很熟悉的现象,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4.利用知识的现实背景,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在教学中把概念寓于现实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新课标内容范文5
关键词:新课标 湘教版 初中数学
空间与图形 教学模式
数学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抽象性和灵活性是它的特点,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是最重要却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这往往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扰。而“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中最具抽象性的。尤其是在新课改之后,更加的具有灵活性和抽象性,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下面笔者就以新课标背景之下的湘教版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空间与图形”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图形的认识;第二个方面是图形和变换;第三个方面是图形和坐标;第四个方面是图形与证明。空间与图形在新课程改版之前被称为几何,主要依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来进行学习。首先,这两种能力并不是靠短时间的训练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次,逻辑思维能力和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能力水平,而这种能力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如果没有意识到以上两点,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出现急于求成、忽视学生差异性等错误就会造成学生成绩大面积分化的情况。成绩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好,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差,还会出现厌学情绪,十分不利于教师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从目前形势来看,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一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讲,是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到新课标背景之下“空间与图形”所具有的教学特殊性和真正的教学内涵。对于教学科目没有科学、全面、合理的正确认识就等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作基础,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就往往起不到正确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时,最根本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学习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并且应该在教学中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象的知识;与此同时,还要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教学策略
1.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对于任何学科和任何学生都适用。初中数学的“空间与图形”历来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如果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中所蕴含的趣味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可能造成学生越学不会越不爱学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由此可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将“空间与图形”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并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例如,教师在进行“空间与图形”中“圆”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对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圆形、了解圆形。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车轮的图片,如,古代的战车、近代的黄包车、现代的越野车等,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从古至今所有的轮子都是圆形的?”来进行课堂导入,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来,也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提问中,并带着未解答的问题来进行学习。通过求知欲和好奇心来驱动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从而也就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2.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无论什么知识,在学习之后都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如此,才能体现知识的真正价值。数学更是一门需要有很强的应用能力才能学好的学科。新课标也指出,“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让学生得到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为数学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解决“为什么一根细小的铁杆做成的车梯就可以支住自行车”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既将知识进行了应用,又发现了“空间与图形”所蕴含的趣味性。既在应用中巩固了知识,又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3.重视学生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前文提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所谓因材施教就是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针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制订教学方案。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太多,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将教学方案全部实施的。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基础能力较好和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内。对于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这既不耽误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拓展拔尖训练,也不耽误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例如,教师在进行“四边形”的教学时,可以对拓展训练小组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任务,而对基础训练组就可以提出让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的各种性质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视角之下的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更加具有特殊性和灵活性,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提升教学理念的科学性,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童莉.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年敏.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情境创设[J].吉林教育,2011(10).
初中数学新课标内容范文6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16-01
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顶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 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表明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
我国初中数学教材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了很大变化,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不同版本多样化的教材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只是奠基性的,它明确了每个学段的目标,至于每个年级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没有做具体规定。与过去《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学习要求方面有升有降,结构组合方面有分有合,表现形式方面有显有隐。新增了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代数方面,“统计与概率”一章,华东师大版本数学教材从7年级就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即“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统计图等。新增了概率的内容。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及估算与近似计算能力,删去繁杂的计算。淡化笔算,重视计算器的运用,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几何方面也增加了三视图、展开图,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了。
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是学生藉此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线索和教师赖以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程为教材的多样化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华东师大出版社的版本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实际操作,以试一试、做一做、讨论的形式编写。相当一部分的例题、习题较旧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由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很强的开发能力。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讲授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现代化手段、几何图形等,带领学生走向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好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和新增内容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新教材的灵活性,给予一个好的教师得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老师课前的准备过程与课上施教过程都是教师对教材开发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的运用教材。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选用教材、资料,特别是分析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的体现。
三、探究性、创造性的指导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整个初中数学教学都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造性教学活动。特别是新增“课题学习”这一内容,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的课题学习里“面积与代数恒等式”,是让学生通过长方形、正方形拼成面积来推出公式:(a十b)2=a2十2ab+b2,一改过去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得到结论的方法,接着利用长方形纸片再由特殊推出一般性(a十2b)(2a一b)=2a2十3ab-2b2。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技能。能够设计实施最佳数学活动方案。对所要探究课题按新课程全面准确地加以理解,对学生思想、学习能力状况做出科学分析,特别是了解和发现其创造潜能并加以挖掘。综观近年来各省的中考试题,探索性试题占了一定比例,这类问题常有思维多向和结论不唯一的特征,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要求均较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实现新课标的必然要求,是怎样教、怎么学的一种导向。
总之,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自己,要促进和谐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从而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