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

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文1

针对政风行风评议员提出的全市旅游行业“政风方面3个问题、行风方面8个问题、旅游发展方面4条建议,我局印发了《旅游业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意见整改方案》(泸外侨旅发[20xx]105号),分解落实了整改责任,提出了整改要求。现就整改情况小结如下:

一、旅游政风方面

问题1:自驾游的散客已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应增加更多自驾旅游线路等。(责任单位:各区县旅游局,督办:市局市场开发科)

整改情况:今年以来,我局对全市旅游资源深入开展了线路踏勘和调研,从年初开始由局领导带队,邀请并组织全国各类旅游规划、策划公司、旅行社老总及电视媒体、自驾游媒体等参与线路考察,分别对我市生态旅游线、名酒文化线、红色文化线、历史文化线的涉及的主要旅游景区、城镇和道路进行了详细踏勘,并与涉及到自驾旅游线路的各级政府进行了座谈研究,全面掌握旅游线路的基础资料,形成可行性报告。截止20xx年8月底,我市已完成旅游线路编制43条并纳入四川省千条旅游精品线路,在完善自身旅游线路的基础上,与全省川南旅游环线进行了对接,并将我市四条旅游精品线路纳入了全省精品旅游环线。

问题2:旅游行政部门对待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也应加强服务意识。(责任单位:各区县旅游局,督办:市局旅游执法支队)

整改情况:市区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加快“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所辖区内的各涉旅单位,了解旅游企业遇到的“急、难、愁”问题,在规范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发展壮大旅游企业,创星升a等方面主动为其指导,同时我局通过旅游政务网、编印《办事须知》、政务上墙、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等形式,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准确、有效的服务。

问题3:应当多深入旅行社,了解并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满足它们的需要。(责任单位:各区县旅游局,督办:市局旅游执法支队)

整改情况:

我市现有旅行社20家(其中,一级旅行社1家,二级旅行社6家),19家旅行社门市部,6家国际旅行社分社。

市、区、县旅游局经常深入旅行社调研,针对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能解决的,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需要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及时协调或上报。截止20xx年8月底,我局针对旅行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了以下工作:

1、努力提高市民文明出游和理性消费意识。在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机场、车站等旅客集散地张贴、陈列和免费赠送《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上千份,在各景区设置引人注目的标语牌、宣传画和公益广告,在门票、旅游指南和导游图上增加文明提示,让游客进入景区就感受到文明旅游的氛围,使旅游文明行为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积极利用媒体传播文明旅游知识。通过《xx日报》、《xx晚报》、xx电视台、xx旅游信息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使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2、加强宣传促销,为企业搭建参加各类推广促销活动平台。今年我局积极组织涉旅单位参加全国性宣传促销活动,共组织涉旅企业14家,参加各类宣传促销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接待旅游咨询万余人次。

3、增加旅游车辆,解决旅行社用车难的问题。积极与市交通局和市运管处协商,通过努力,首先我们解决了旅游车辆到泸后上车点人的问题,现在旅游包车到泸后不用再去运管所点人头;其次解决了游客反映强烈的旅游车趟次签单检查和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包车牌的办理程序等问题。成立一家专业旅游客运公司(现有车辆14辆,在11月前再增加8辆以满足市场需要)的问题目前正在推进中。

4、规范旅游市场,引导各旅行社规范经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区县旅游局负责所辖区域内旅行社的管理,市旅游局对全市旅行社进行规范管理。今年以来,我们通过5月底开始 的绿盾行动ⅵ,对旅行社及门市部和国际旅行社分社违规经营、超范围经营、零负团费等问题进行了检查,截止20xx年8月,全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400余人次,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30余条,检查导游ic卡33张,从而规范了旅游市场,引导旅行社合法经营。

二、旅游行风方面

问题1:景区服务人员在岗不在位的情况(尧坝景区)。(责任单位:尧坝景区,督办:合江县旅游局)

整改情况:合江县旅游局在接到《关于印发旅游业政风行风评议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后,召集了全县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召开座谈会,并及时通报了全市旅游工作行风政风评议意见,进行了如下整改: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进行业务培训。加强《门票人员管理制度》学习,针对景区收费人员少、待遇比较差的问题,面向社会招聘了两名收费人员,对景区收费人员提高了工资待遇,并对纪律、安全、卫生等严格考核。对擅自离岗情况进行查处,不定时对景区售票处进行抽查,若发现在岗不在位情况将进行严肃处理,并与当月奖金挂钩,出现一次扣考核分8分,并扣除当月奖金200元,出现一次年中将不得评优;二是每周召开一次总结会,将一周的旅游情况、门票收入情况、存在的问题、考勤打分等情况进行通报;三是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礼仪、管理制度、旅游法律法规等,将培训情况纳入年中考核。

问题2:合理收费与规范收费方面的情况。尧坝景区解说费的收取无相应票据(责任单位:尧坝景区,督办:合江县旅游局)。凤凰湖景区门票及服务收费偏高、公示不规范。(责任单位:凤凰湖景区,督办:纳溪区旅游局)

整改情况:

1、纳溪区凤凰湖景区整改情况:凤凰湖游船费用标识牌设立在游船售票处,并由工作人员口头告知游客;对于游船收费较高的问题,纳溪区旅游局在将凤凰湖景区收归国有管理后,将完善收费制度,给游船收费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并报相关部门审批。钓鱼费用公示牌设置在景区大坝处,由于设置较少造成不规范问题,纳溪区旅游局已经对景区各类标识标牌的设置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合江县尧坝景区对景区讲解员收费问题进行了规范:由尧坝镇政府财政所出具相关的正式发票(四川省非经营性结算统一票据),严格规范讲解费收取。讲解费收取后统一上缴镇财政,之后由讲解员提供带团依据,经主要领导审批后,再由财政所统一支付讲解人员。

问题3:旅游安全方面的情况。

1、凤凰湖湖面水上安全是否有无救生员。(责任单位:凤凰湖景区,督办:纳溪区旅游局)

2、龙马潭公园渡船严重超载,景区内野炊,存在安全隐患。(责任单位:龙马潭公园,督办:龙马潭区旅游局)

整改情况:1、凤凰湖景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特别针对景区实际情况,在岸边设立了安全警示标志,同时配备了安全员。

2、龙马潭公园由私人承包,不属于a级景区,龙马潭区旅游局针对政风行风评议员提出的问题,指导、督促承包业主及时整改,现已整改完毕。

问题4:景区卫生方面。尧坝、纳溪凤凰湖景区厕所卫生都较差,标牌不规范。(责任单位:尧坝、凤凰湖景区,督办:合江县、纳溪区旅游局)

整改情况:

1、尧坝景区整改情况:一是增加环卫工具,实行全天巡逻保洁;增加景区专职保洁人员2名,实行全天流动保洁,增设垃圾桶,为保洁人员统一定制服装、配齐垃圾车、对景区死角、厕所等地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对社区负责管理保洁人员,按照《尧坝镇旅游景区卫生制度》,严格奖惩,对发现保洁区域打扫不彻底的现象两次者,解除保洁员聘用合同。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景区标识标牌。尧坝镇旅游办将对景区内所有破损的标识牌、厕所引导标识等进行清理登记,安排人员对景区内的标识牌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换,并做到与景区景观相协调。

2、凤凰湖景区整改情况:一是严格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确保景区卫生。二是认真清理原有标识牌,及时补充、更换。

问题5:景区基础设施方面的情况。笔架山云台寺生活用水困难问题。(责任单位:笔架山景区,督办:合江县旅游局)

整改情况:由于笔架山林管所已将笔架山用水承包给私人,云台寺僧人觉得水费太高,不愿意用自来水,自己另外取水用。但是,笔架山林管局承诺在大旱天气免费为寺院提供生活用水。

问题6:景区交通方面。到天仙洞景区乘车难,景区内上山无交通工具。(责任单位:市局规划培训科、天仙洞景区,督办:市局、纳溪区旅游局)

整改情况:从城区到天仙洞景区,可乘坐3、231、255、158、138路公交车到蓝田客运站转乘27路公交车达到天仙洞景区,由于天仙洞景区山下到景区多是乡村公路,只能通行9座以下的车辆,因此公交车无法上山。根据景区建设规划,从山下到景区将新修建一条栈道,届时将缩短到景区的距离,路况也将有所好转。

问题7:宾馆应急照明用电方面。古蔺兰尊大酒店停电有无应急发电设备。(责任单位:兰尊大酒店,督办:古蔺县旅游局)

整改情况:1、兰尊大酒店配备有应急发电设备,由于不经常使用,造成设备老化,没有经常维护,宾馆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经常性维护措施,要求员工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应急发电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2、兰尊大酒店为142个房间重新配备了应急照明灯,并维护了走廊、过道、消防出口等处的应急照明设备。

问题8:宾馆客房设施方面。兰尊大酒店备用被子不齐、卷筒纸未及时更换(责任单位:兰尊大酒店,督办:古蔺县旅游局)叙永县假日酒店浴室有异味、房间隔音效果差。(责任单位:假日酒店,督办:叙永县旅游局)

整改情况:1、古蔺兰尊大酒店整改情况:为80间标准间另配备用床被一套,将房间内小卷筒纸更换为大卷筒纸,并要求房间服务员在每天查房时特别注意更换。2、叙永县假日酒店整改情况:要求宾馆服务员每天在打扫房间时特别注意清扫卫生间卫生,做到无臭无异味,对隔音效果差的问题,宾馆将逐步将房间玻璃更换为隔音玻璃。

三、解决当前影响我市旅游发展的几个问题

问题1:旅行社方面:旅行社收客网点多,其它卖机票网点、自驾车俱乐部、婚介所、房屋中介等都在收客作旅游业务。(责任单位:区县旅游局、市局旅游执法支队)

整改情况:1、按照《旅行社条例》,我市现有旅行社服务网点已在市局和当地区县备案。2、我局于5月-10月在全市开展“绿盾行动vi”旅行社合同及服务网点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治理签订旅游合同不规范和旅游网点超范围宣传、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违规行为,切实解决当前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引导旅行社依法诚信经营,维护我市旅游市场秩序。3、经查,机票网点、自驾车俱乐部、婚介所、房屋中介等没有做旅游业务情况。

问题2:旅游用车方面:用车困难仍未完全解决,问题结症在哪里?(责任单位:市局旅游执法支队)

整改情况:通过市交通局和市旅游局的共同努力,现我市正在筹备成立一家专业旅游客运公司,在现有14辆基础上,再增加8辆以满足市场需要,新成立的旅游客运公司将以游客服务为目的,有望改变目前旅游车辆服务态度差、价格高、乱收费、用车难、市场管理混乱等问题。该公司组建成功运营一段时间后,将根据xx旅游客运市场发展需要,如需新增车辆可再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新购置车辆指标,或再申请组建一家独立的旅游运输公司,形成竞争机制。

问题3:从业人员稳定方面:xx旅游从业人员不稳定,导游及ic卡导游证管理上有漏洞。(责任单位:市局规划培训科、旅游执法支队)

整改情况:1、导游要离开原有旅行社挂靠另一家旅行社,在我局办理新的ic卡时,需要持有原有旅行社解除劳动用工合同的证明和现有挂靠旅行社签订劳动用工合同证明,才能办理。2、今年3月份对全市115名导游就“导游讲解及技巧”、“导游实用涉法知识”和《旅行社条例》进行了培训,今后,我局还将加大对涉旅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聘请专家授课以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文2

水利风景区的一大特征是:它的形成是由于建造各种水利工程时,因其独特的工程理念或特性形成了旅游区,或者是在治理河道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由于水利风景区是以水环境为载体依托水利工程而建,水环境的质量是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景区的发展必然就要受到水环境的制约以及水利工程功能的制约。

2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起,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了提高内部员工收入水平、壮大单位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地方发展等,开始尝试开展水利旅游,水利工程的价值功能开始产生变化。为了能科学开发、合理规划、有效保护水利资源,2001年7月水利部在综合事业局设立办公室,并宣布成立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2004年5月8日更全面的规范——《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8月1日出台了行业规范《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旅游区按其景观的功能、环境质量、功能大小、文化和科学文化价值等因素,划分为三级,即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利风景区。截至2014年9月16日,全国共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658处。

3存在的问题

3.1规划工作滞后

许多景区重申报、轻管理,拿到“水利风景区”称号只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评上后,不按规定对景区进行规划或盲目规划,浪费了不少水资源。还有一些景区在规划时没有从长远考虑,忽略了结构和布局的协调性与合理性,景区建设完成后才逐渐发现问题,往往这时已很难弥补。

3.2执法主体不明

水利风景资源大多分布跨度较大,各地方为了追求利益,都采用自己的管理手段进行经营,造成多头管理的现状,导致景区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景区挂有多种牌子,景区的经营管理受多个部门的干预,影响了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3.3景区缺乏特色

由于水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再加上规划时没有深入考虑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导致景区开发模式大多相同,尤其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经营方式大多模仿已有的景区,项目雷同,缺乏创新性。级别相同的景区,由于建设时间不同,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开发规模可能也不相同,导致了同级别景区之间质量的差异。

3.4水环境遭受污染

由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起步较晚,经营理念相对落后,一些景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未对景区资源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再加上地方政府没有对景区管理进行监管,没有考虑到景区的长期发展,导致对水利风景资源过度开发,严重超过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4建议与对策

4.1科学合理规划

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规划的前提条件。规划时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发展目标,使水利工程的功能开发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不要刻意模仿已有景区的模式,要从长远考虑,高起点,有特色。相关水利部门可以在竣工验收时把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在规划水利项目的同时,也应考虑水利工程周围设施的绿化、美化问题。

4.2确保水环境质量

在开发前要做好调研工作,注重生态效益,建设时必须要把水利工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监管力度,全面保障水环境质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保护水源、维护水环境质量的功能。在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保护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宁可降低经济利益,也必须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4.3强化动态监督机制

为保障水利风景区的长期发展,应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对国家级以及省级水利风景区的检查力度。为避免有些景区只拿称号不建设或盲目开发违规建设,要组织定期复查。对于申报成功的景区设定管理有效期,并建立退出机制。在有效期内,可采取不定期抽查或暗访的方式,对景区进行升降级考核。在原则性问题上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问题的景区,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取消风景区称号。

4.4景区规划融入水文化

水利风景区既是水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传播与发扬水文化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融入水文化可以打造水利风景区独特的品味与特色,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效益。水文化蕴含的内涵是无法复制和仿造的。因此,在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时,要根据当地特有的风俗与文化,把握好文化对于景区的重要性,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4.5创新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

创新水利风景区建设思路与发展观念,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妥善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适合景区的管理体制,综合协调景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一味追求发展规模,而是要打造精品景区。

4.6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管理团队是决定景区管理水平的关键,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不仅要求人员高素质,还需对相关专业知识足够了解,既懂经营还会服务。引进后可以每年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管理人员学习与景区发展有关的前沿知识。

4.7拓展融资渠道

景区的建设可以吸纳社会其他行业的力量,引导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使投资更加多元化,加快景区的建设进度,丰富景区的开发项目,既达到共赢的目的,还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5结语

由于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起步较晚,实际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初期开发建设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早期成立的景区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随着各项措施的完善,近几年的水利风景区建设愈发规范,管理更加合理。但同时新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景区项目缺乏创新、同级别景区发展不协调、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等。水利风景区要想长久且全面的发展,必须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徐言 兰文改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青海湖;景区发展;生态旅游

青海湖是美丽的,其生态环境也是脆弱的。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青海湖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青海省的旅游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经历了近几年的粗放、野蛮、疯狂的开发后,青海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青海湖景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一)青海湖的生态地位

青藏高原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性、密集性在青海湖都是绝佳的体现,普氏原羚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唯一的栖息地就是青海湖,不仅如此,青海湖及周边地区有许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青海湖于1992年1月经国务院审批通过,最终加入到国际重要湿地的行列,成为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二)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现状

(1)沙漠化不断扩大。不得不说的是据2004年卫星遥感调查的数据,青海湖区域沙化面积高达13.4万公顷来看,青海湖已发展成为青海省最严重的沙化地区之一。青海湖湖域原集中在东北部的沙丘开始急速扩展向整个湖区。

(2)草地退化严重。1950年青海湖盆底优质草场占整个湖区面积的57%约有201万公顷;到1990年末,短短40年的时间却致使产草量急剧下降至50%,优质草场只有109万公顷。

(3)渔业资源濒临枯竭。青海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鱼类资源,其生长极其缓慢,资源总量十分有限。湟鱼体积逐年变小,急剧下降的群体数量,使湟鱼成为越来越珍惜的濒危水族。

(4)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青海湖景区有占全国32.3%的一、二级保护动物,但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资源却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三)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现状

2007年以前,不同地区和部门由于盲目开发景区旅游资源获取利益,致使整个景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青海湖景区,各地区、各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形成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无序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严重制约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2)青海湖景区缺乏旅游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对生态环保方面的统筹考虑,景区基础设施简单,目前青海湖二郎剑、鸟岛、沙岛景区,虽然已有旅游基础设施,但由于缺乏参与性、娱乐性和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既无法承担大型的旅游活动,又很难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3)景区旅游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尤其缺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职工队伍呈现低文化、低素质的特点,致使整个青海湖景区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不到位等状况,与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和“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要求差距较大。

二.青海湖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一)明确发展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发展并举”,在保护好青海湖旅游资源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开辟新景点,使资源永续利用,良性发展。

(2)突出特色旅游。抓住青海湖旅游的新,高原、空气清新、视野广袤、山浓绿水湛蓝等;奇,滑沙、鸟岛等;特,藏羌风情,淳朴高原游牧文化。

(3)抓住市场导向。开发青海湖景区旅游周边产品及旅游住宿等独具风情特色的服务接待设施设备,用以满足游客长短期游览观光及纪念品的需求。

(二)提高游客及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着力宣传

对社会大众及景区内原住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补充与加强,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成立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科教基地,并拿出专项资金对其宣传、培训、教育等服务予以辅助支持,整体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性,在公民心中树立鲜明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建立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对青海湖景区内的濒危物种制定出专门的保护繁育计划,同时建立起野生动物的抢救中心,对于珍惜动植物的繁育与培植可以成立特殊的站点做专门的保护研究。把握好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这两门技术,用于实时掌控青海湖景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定期调查区域生态状况,收集整理好有价值的材料和数据并深入分析形成数据的人为、自然因素,得出可靠的区域生态系统状况,并为下一步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提供最有价值的数据与参考。

(四)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依法保护

青海湖景区各级管理部门因贯彻下达国家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法律保护政策,切忌得过且过和视而不见的“表面管理”,切实执行法律法规并严格监督管控;对景区内可能新增的一切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把控与限制;积极响应国家的生态保护号召并努力为青海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投资和项目。

(五)对景区生态进行地面监控、评估,重点维护保护区

对青海湖景区生态进行地面监控、评估,定期进行数据分类与比对并整理成册或编制为专项报告;无论是景区监管者还是技术人员均设置定期的培训,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能力技能的提升;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破碎,在规定区域保护范围内,拆除并杜绝人为设置的网围栏,同时重点保护受到威胁的物种。

(六)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

游览观赏、中药及藏药、草场、太阳能等资源都是大自然赋予青海湖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是青海湖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主导产业,但只要整合资源,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然能对青海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青海湖景区的日益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加,将会给青海湖景区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如何正确的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需要景区管理部门的深入研究探讨因此,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为青海湖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希希望能为景区生态旅游贡献一点力量,推动青海湖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取得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张登山,刘秋锋,鲁瑞洁等.青海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3):107-111

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旅游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106-02

社区居民是旅游地重要利益群体,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是增加居民收益、消除旅游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也是社区居民发挥自身能力来管理和影响旅游开发的民主化过程,己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内在动力。是否具备完善的参与机制,则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参与机制而无法投身于旅游决策过程中,会使社区居民难以从旅游中获益。在旅游发展的途径中,只有健全的参与机制才能使社区居民的参与从低层次上升到高层次,才能保障这种参与的延续。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引导激励机制、咨询决策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监控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引导激励机制

目前,在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过程中缺乏社区共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参与的作用,社区居民还没有真正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去。当前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的开发经营的主要形式停留在零售旅游纪念品的阶段,这种的参与方式影响了旅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由此可见,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旅游发展的较低阶段,作为旅游社区主体的居民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参与旅游发展具有被动性的特点。因此,健全引导激励机制是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重要前提。

(一)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通常依赖于社区居民积极的主动性以及项目规划者政府管理人员等所愿意给社区居民参与的支持和鼓励的程度。如果人们发现参与旅游发展对他们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影响,他们则不可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项目的计划活动。因此,要想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首先要刺激社区居民的动机――利益。要想引导居民参与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最主要的就是要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能够让社区居民在参与中利益需求得到满足,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激励社区居民积极的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中去。

(二)发展社区居民参与的形式

政府应当积极主动的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不能把大部分的利益让少数当地居民、景区管理人员和开发商拥有,要保证更多的与景区发展相关的利益者主体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来分享由旅游带来的收益。对于没有参与到旅游活动的社区居民,政府还可用景区发展所得收益,来扶植这些居民的生产生活,使旅游收益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所有参与到景区发展建设中的人们。

为此,应合理确定发展合作方式,大力发展社区居民参与的形式。对于资金富足的居民,可采用居民入股或者承包该景点的经营形式;对于个体户,可采用政府与其合作的经营形式,合作建立特色旅游景点;对于有技术性的居民,可采用居民技术入股的经营形式。除了这些,还可让有条件的居民建立住宿、交通、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的旅游购物以及能够充分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

(三)激励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的开发经营

在制定景区的规划和管理制度时,要积极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得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共同认同。政府做重大的决策之前,要努力号召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充分的显示社区居民在景区的发展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在景区的日常管理中,要注重让居民参与管理,让居民感受到参与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好景区的旅游环境,才能够更好地的发展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社区居民的重要地位。

二、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决策咨询机制

建立旅游发展决策咨询机制是实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重要途径,包括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途径等战略问题决策咨询机制的建立。还有因旅游发展而引发的社区影响问题的咨询,包括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将居民所关注的问题体现在旅游规划过程之中。体现社区居民意志或意愿的旅游规划更易于在实施过程中推行,也会使居民更有效地参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社区居民参与决策咨询的途径

首先,政府应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虽然居民受自身经济、文化水平等的限制,参与决策能力有限,但在宏观概念上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以便取得他们的支持。社区居民对于旅游发展目标、可行性的确定与参与方案以及监督机制都要充分去参与、去决策。

其次,政府还要加强当地教育体制,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对决策的人进行系统的文化培养,使居民能够提出更加合理更能够促进旅游发展的建议。还要加强参与决策的宣传引导工作,在政府的主导下,尽可能快的提升旅游景区的建设,减少因旅游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决策咨询的积极认识,使居民更乐观的对待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

(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决策咨询的评价

决策咨询机制是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是为了解决疑问、提供协助的一些方式方法。在决策咨询过程中,社区居民应处于核心地位,作为旅游景区发展的主人公,他们有权力也有必要知道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对本地未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政府需要听取大多数社区居民的心声,且不得以私利给社区居民提供错误的信息来错误的引导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政府也要平衡好各部分之间的矛盾,把社区居民放在景区开发经营的核心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得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经营的支持。

三、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利益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的开发经营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益,这个利益包括近期的和长期的。景区的开发者在开发的过程中会想尽办法把其中的利益最大化;社区居民由于受知识文化程度和当地文化条件的影响,在景区开发经营的过程中多注重近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导致景区难以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利益保障机制,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的发展。

(一)健全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在社区居民参与景区发展的过程中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容易产生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问题,不便于景区的开发和发展,也不便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协调,从而引发社区居民对政府部门的不满意。旅游景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符合当地景区的政策法规,用来保证社区居民在景区开发经营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政府部门要接受居民的投诉,处罚违法违规部门或者个人;规范景区经营的服务质量,为政府增加税收。还要为社区居民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小额贷款和低息贷款,在根本上支持社区居民参与景区开发经营。

(二)完善利益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参与景区开发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经济利益,这也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景区内的财产进行公布,让居民感受到政府对居民利益保障的诚意,使居民能够充分理解政府发展景区的重视。对于景区内的房屋等财产的利益分配应有一个分配方案,同时制定合理而又灵活的补偿制度;对景区内的收益也要对居民进行补偿,以确保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失。

(三)发展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经营方式

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是根据经营项目实现的,由于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和经营能力较差以及经营经验较少的情况,社区的居民的经济利益无法保障。所以,借鉴其他景区周边居民参与开发经营的经验,旅游景区应该采用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经营方式。可以采用国家的分配制度和发展公司的股份所有制度,可以把居民的劳动和权力相结合起来,实现和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股份制公司、经营企业和公积金等形式发展景区经营方式,以推动社区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四、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监控机制

为了保证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发展过程中权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居民的权利能够更好的促进景区的发展,为了促进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健全监控机制。

(一)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监督机构负责全面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社区居民和旅游经营方的关系。落实责任,建立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违法违规活动自查自纠、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要将检查的结果向社会、社区公布,充分发挥社区的监督作用,做到让社区居民放心。

(二)建立旅游发展村民协会

在旅游景区相关社区居民内部,可由社区居民自己成立旅游发展村民协会,对旅游发展方向、旅游经营行为以及旅游管理部门的行为等进行监督,以确保社区居民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确保部门的行为符合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

(三)建立旅游发展监测小组

旅游发展监测小组由专家、政府代表、经营者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共同组成,对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发展进行评估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及时对发展过程中错误的方面进行改正,确保旅游景区的顺利发展,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低碳旅游 低碳意识 低碳措施 旅游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26-02

丹霞山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现已开发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及卧龙岗游览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随着低碳旅游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趋势,低碳旅游舒适度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韶关丹霞山风景区问卷调查资料,对丹霞山旅游资源及其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为游客旅游选择及景区低碳化措施季节性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1 调查问卷设计

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两种方式获取资料。问卷共设计三部分内容:(1)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舒适度调查;(2)旅游者的低碳旅游行为。在调查景区附近饭店低碳化设施的基础上,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行为表现;(3)公众对低碳旅游的意愿。主要调查公众学习、实践低碳旅游和进行碳补偿的意愿,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对这3部分既进行一般的频数统计,又采用Likert的5分制法对各指标进行测量,1~5分依次代表“非常反对”、“反对”、“中立”、“同意”和“非常同意”;1~2.4分表“反对”,2.5~3.4分表“中立”,3.5~5分表“赞同”[1]。

1.2 调查区域及调查概况

为了增强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笔者选择了韶关丹霞山景区进行研究。目前丹霞山景区的低碳旅游建设及实施正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情况与国内大多景区类似。为了使调查样本更真实地反映样本总体的实际情况,调查采取了时间分区的方式。正式调查时间于2012年10月26日~ 27日、2013年3月15日~17日、2013年3月31日、2013年4月19日~21日进行,共计9 d,分别于丹霞山景区实施,以散客、团队等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为对象,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采取偶遇抽样和定额抽样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86份,最终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67份,总有效率达到89.78%。调查问卷采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丹霞山低碳旅游舒适度建设的优势

丹霞景区内及其附近共有经营性住宿设施49处,其中以家庭旅馆为主,共36处,占总住宿设施73.4%。从数量和设备来看,硬件设施较好,人均住宿面积也比较大。例如:上网、厨房、洗衣等多种居家用品齐全。从价格上看,为众多的工薪阶层以及家庭旅游、学生旅游、老人旅游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让广大低消费群体在享受旅行的同时,感受到宾至如归。从低碳设施设置上看,厕所浴头、抽水式节水阀的流速适中,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景区现已有注册登记的各类规格的观光游览车约60余辆,大多数为大巴游览车。游览车运行路线由点到点,属于直线运输,运距短;经行路线道路质量好,坡度适中,对减少能耗有重大意义。笔者针对低碳旅游实践推广过程中游客对于景区内交通舒适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78%的人对游览车运行的往返频率及平稳程度表示满意,只有17%的人表示一般,还有5%的人表示不满意,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从调查数据显示景区为游客提供的交通服务水平较高。

主要的景区现有四条步行绿道分别为:外山门―瑶塘村步行绿道、沿江休闲步道、卧龙岗森林步道、宝塔峰森林步道。四处步道均使用贴合景区和谐度的木板作为建筑材料,平均宽度1 m,平均坡度14°,非常适宜游客步行游览丹霞。除外山门―瑶塘村步行绿道外,其余三条步道的分类垃圾桶分布合理,据测算步道中垃圾桶的设置为每450m/个。笔者针对游客对于景区内步行绿道舒适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82%的人对分类垃圾桶设置频度表示满意,只有15%的人表示一般,还有3%的人表示不满意。从调查数据显示,景区为游客提供的步行绿道服务水平较高。

3 丹霞山低碳旅游舒适度建设的不足

首先,丹霞景区内及附近的住宿以家庭旅馆为主,由于缺少统一的规格制度设置,致使旅馆内的环境设置存在梯度差异,从而使游客存在心理对比性,影响游客游览的心情,降低了旅游心理舒适度。如断石村红豆兰庭家庭旅馆增置多处绿色植物,将整个住宿环境衬托得温馨自然;断石村回驿青旅、有间客栈等家庭旅馆增置书架台,为游客休憩时提供低碳消遣方式。其次,丹霞景区内及附近的家庭旅馆的热水器主要使用太阳能,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时即可满足游客需求。但冬季时则出现供热不足的状况,影响游客对住宿舒适度的需求。

景区交通低碳旅游舒适度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停车场设置和方面。首先,景区现有四处允许外来车辆停放的停车场,分别为外山门停车场、瑶塘村生态停车场、长老峰老山门停车场,其中长老峰老山门停车场只允许停放大型旅行大巴及景区游览车。非假日期间各个停车场的车辆停放较为整齐,但到了节假日期间景区内外的四个大型停车场因景区工作人员未准确标示停车位而出现乱停放现象,从而导致车辆堵塞,大大降低了游客停车效率,影响景区景观整体性。笔者针对自驾游游客对于景区内停车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29%的人对停车场车位设置表示满意,57%的人表示不满意,14%的人表示一般。从调查数据显示,景区为自驾游游客提供的泊车服务水平偏低。其次,景区内交通道路为双向两车道,由于景区未限制车辆进入,一旦到旅游高峰期,车辆行进迟缓,影响景区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游客的旅游舒适度。

景区内的步行绿道未进行大规模推广,仅通过标示牌指示,致使步行绿道游客通过率不同,其中外山门―瑶塘村步行绿道通过率最低,据估算仅有9%的游客步行游览。

公众对低碳的认知在整个低碳推广中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低碳旅游活动的开展仅仅浮于表面。研究小组针对低碳旅游实践推广过程中丹霞山景区周边居民及游客的认知进行调查。调查显示,78%的人对低碳旅游并不是十分了解,只有17%的人非常了解,还有5%的人一点儿也不了解,同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低碳旅游是有必要的,在调查中发现90%的人觉得是必要的,有5%的人认为低碳旅游没必要,还有5%的人觉得无所谓。住酒店时同意“对一次性用品收费”占47%;赞同“同一客人连日入住不每天更换床单”和“不使用酒店一次性用品占76%;“淋浴时间不超过15 min占34%。从这些调查数据显示景区周边居民低碳意识偏低,而多数旅游者愿意配合低碳旅游行为。

4 丹霞景区低碳舒适度保障措施

低碳旅游是依据低碳经济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本文从景区基础服务设施、旅游企业及旅游活动等多个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等各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旅游者舒适度需求的同时实现景区低碳化建设。

4.1 低碳旅游饭店的构建

景区旅游是一种服务消费产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旅游舒适度与低碳双方并重考虑,这涉及到服务的各个方面。丹霞山景区客流量存在明显的淡、旺季,旺季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和“十一”等国家规定的假日,旅游潜力已趋于饱和,而淡季则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景区旅游舒适度的提高对游客量的增长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建议依据客流量的不同,景区低碳建设实施不同的服务措施。

4.1.1 旅游住宿的低碳经营

低碳化的住宿消费方式,必须建立在住宿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旅游住宿的低碳经营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1)饭店内住宿部门应逐步取消“一次性六小件”(一次性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的提供,如若游客有需求可采取另收费的方式。

(2)家庭型、经济型旅馆的建筑设施可进行低碳节能改造,增加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照明;此外,可进行空气能热水机推广使用,既保证旅游淡季时游客的舒适度得到满足的同时,实现住宿低碳化;走廊等通道使用声控或光控照明,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源浪费。

(3)新建的旅馆,要采用低碳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如:充分利用太阳光和自然方向、追求住宿景观与植物多样性的和谐、建筑材料的当地化、无毒化以及减少墙体多余的外装饰,倡导“减量、循环、重复使用”的原则。

(4)在细节经营方面:根据客流量及当地四季不同气温状况,应把空调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并在门口增加塑胶门帘的设置,减少冷气外漏情况;针对多日住宿的游客,应与客人商量,尽量的降低物品的更换概率等。

4.1.2 旅游饮食的低碳经营

在旅游供应链中,饮食是最重要的一环。旅游饮食的低碳经营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在餐饮材料的采购方面,尽量提供当地时令菜,少提供反季节菜肴,选购加工工序较少的食材[2]。

(2)在烹饪节能降耗方面,因当地使用绿色能源的饭店数目为零,建议引进低碳化设备,如:太阳能、风能和沼气等作为烹饪能源。

(3)发展“农家乐”这一旅游休闲形式。既是对当地特色食材进行挖掘,如走地鸡,农家腊味、锦江河鲜等,又能将厨余垃圾进行收集,送到养殖场作为饲料或利用新技术转化为植物肥力使用。

(4)在餐饮服务方面,服务人员应主动提醒客人请勿过量点餐及剩余菜肴打包服务,外带餐饮包装应使用可循环使用的餐具;针对当地服务人员低碳意识不高的现状,应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低碳知识的培训教育,动员全体员工参与低碳建设。

4.2 景区基础服务设施

4.2.1 交通低碳措施的推行

景区交通管理是景区发展的基础,是景区低碳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的可进入性、通达性、旅游路线的设计、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的使用和管理、道路质量的优劣,对客源吸引、旅游体验、旅游形象的塑造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到丹霞山景区游览的游客通常把车辆统一停在断石村村内停车场,以徒步的形式可以通往阳元山风景区;搭乘景区公交车或电瓶车通往长老峰、卧龙岗风景区。结合丹霞山景区各景点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以及交通现状,现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1)景区内公交车可改造为混合动力车,达到减排的效果。

(2)针对各个季度的旅客量的多少,有计划地限制私家车进入景区景点。

(3)停车场附近设置自行车停放租借站点,开辟观景游步道、自行车游览区。

在景区路线规划设计中,结合实际构建步行、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旅游专线。

4.2.2 景区低碳旅游服务细节性的构建

丹霞山景区既要逐步实现低碳建设,又要使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得以满足,应在景区细节处设置人性化的低碳旅游吸引物。结合景区现状,现提出以下建议。

(1)景区内的导游图、景物介绍牌、景区标识牌可采用与丹霞山景区相适的褚红色石材、木材,不提倡采用城市化的外来材料,如磨光大理石。

(2)目前景区的导游图、景物介绍牌仅介绍游览路线、景物特点,建议增加对低碳旅游线路碳足迹值及低碳旅游相关描述的内容,使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并支持低碳。

(3)景区内垃圾桶应分布、摆放得更加人性化、对垃圾箱进行环保分类,并注明垃圾的具体名称或图案。

(4)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游客应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以随时捡拾地上的废弃物,随时随地保持景区的环境卫生。

4.3 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与行为

旅游者是低碳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旅游者的低碳理念对旅游活动中的行为产生影响,旅游者应有低碳意识的自觉性,并贯穿在整个低碳环保过程中。如:因丹霞山景区各景点较为集中,游客除搭乘公交外还可采取步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以减少景区内交通的碳排放进入景区;制定合理旅游计划,自带必备生活物品,在食宿中应拒绝一次性制品等。

4.4 旅游企业的低碳管理方式

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单一旅游企业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多个旅游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旅游企业应改革传统的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尽量尝试将低碳旅游供应链、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理念运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去。

(1)教育培训。

景区的旅游企业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进行低碳环保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员工节能减排的理念教育,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同时,旅游企业可设立对员工关于低碳工作进展的奖励机制,根据其对饭店低碳作出的贡献进行适当的奖励,营造支持低碳的良好氛围。

(2)产品推广。

旅游企业应为景区环境保护承担企业责任,积极研发低碳新技术,推广新能源产品;此外,对于旅游特产,尽量避免过度包装,多采用当地有纪念价值的低碳产品。

(3)建立信息交流机制。

建立一个可与各地旅游景点交流的平台,探讨最大程度的提升低碳化水平的方式;可参考国内外低碳景区的成功事例如台湾坪林[3],建立合作平台,共享先进的技术和低碳管理模式;设计低碳标识,对符合低碳标准的交通设施、饭店、旅游产品等进行标识,鼓励旅游企业进行低碳改革。

4.5 政府的支持

政策是经济实施的基本保障,政府对景区低碳的政策影响景区低碳化的程度。从政策上看,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低碳旅游有关的政策,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可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个低碳参考标准。从资金支持上看,政府可设立专门的低碳基金组织,对景区内饭店的低碳发展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或资金补助,建立补偿机制。此外,政府可拨相应款项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低碳旅游产品的推广以及加快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

参考文献

[1] Cevat Tosun.Host Perceptions of Impacts:A Comparative Tourism Stud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231-253.

对景区规划方案的建议范文6

目前国内新兴的旅游方式中就有生态旅游,这无疑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态旅游,使得环境负荷过高,生态平衡被打破。所以,为使生态旅游业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谋福祉,必须健全完善现存生态旅游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更好更快地不断向前。

二、生态旅游业现存问题

(一)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

一个风景区的建设与使用必须经过细致地调查与系统地分析,才能决定是否开发利用。而一些开发商基于快速获得经济收益,在未做出充分实地考察和前期调查的情况下,不管不顾,大力开发,使得资源过度浪费现象不断出现,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显然,在今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中必须予以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杜绝超限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管理不当、相关人员得过且过等现象的出现,尽全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生态平衡破坏极为严重

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著名景区内,存在大量人为修筑的建筑物,例如酒店、餐厅、纪念品售卖处等等。这些不但使自然景观自身的韵味黯然失色,让人觉得二者及其不搭,而且最为严重的是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不难看出,这完全与开发自然风景区的初衷背道而驰,毫无意义可言。

(三)轻视环境保护

相关数据表明,国内几乎所有的自然景区均在植被等方面受到了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1.76%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对于占世界人口总数最大比例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必须加强管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因为开发商与运营商各自都有相应的权力,双方为了使自己获取更高的利益回报,在不考虑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超负荷经营,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所以,如果旅游业不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那么情况将继续恶化,最后将导致生态旅游无人问津。除此之外,一些景区管理能力欠佳,偷税漏税等行为比较猖獗,这些抑制景区经济管理水平的行为都将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作用与必要性

“借助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以及赏悦景色从而达到旅游目的,进而实现旅游的价值”,是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用意所在。而且经济价值也是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其本身所蕴含的重要财富之一,任何一个风景区都只能通过经济效益的改善来促进旅游管理健康发展。壮观秀丽的景区借助其独一无二的景色,呈现给游客们一副赏心悦目的景象,而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正是突出了“旅游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景观受到保护的前提之下”这一理念。专业人士对生态旅游做出的定义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生态平衡不被打破为原则,借助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回归自然体验生态,最终做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简而言之,只有高标准高质量的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持续进步。

四、经济管理作用下生态旅游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健全经济管理机制

相关人员需要对景区的地理特点、人文习俗等方面内容做出准确认识,也要做到对生态旅游的宏观把握,抓主要特点,在选址等方面学会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使游客慕名而来。放眼整个生态旅游业,经济管理体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显然,必须将地方风景特色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机制紧密结合,对于国外的成功案例要做到取长补短并结合相应法律法规,不断摸索出最适合该风景区发展的经济管理机制。值得提出的是,对重点时间段重点游客应做限流处理,保证景区负荷不出现骤增骤降。

(二)合理规划、准确评估

开发景区之前,需制定适当的方案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就要求投资人对景区做出合理地规划和准确地评估。生态旅游必须满足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是促进生态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它要求相关人员对各个方面做出对比以便择优选用,杜绝不合理的投资给生态旅游业带来诸如经济效益不佳等不利影响。所以正确的规划与评估,有利于提高投资的可靠性和降低投资风险,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三)保证服务水平

景区工作人员应本着待游客如亲人的原则,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第一,优化景区服务设施,在网络、洗浴等方面达到游客的要求。第二,端正有关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其服务水平,实现景区的温暖如家。优质的服务可以保证景区具有源源不断的客流和广为流传的名气,能有效降低因生态环境破坏而受到的不利影响。

(四)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

先进的经营理念使得生态旅游业的飞速前进如虎添翼。经济管理制度的先进有助于促进景区管理工作趋于标准化,更有助于发现利于景区发展的相关人才,可通过组织专家进行专业知识面授等方式来实现。管理方法的先进则需要虚心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特点,融会贯通,上进行创新,少走弯路、老路。旅游附带产品的新潮也会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比如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极有可能会让更多的游客远道而来品尝选购。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