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文1

    企业资源计划ERP已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MRPⅡ/ERP产品。本文作者系统总结MRP/ERP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在我国应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主要经验,预示着未来随着ERP的完善,一种基于网络的全球化企业合作与虚拟企业运营的集成化企业管理系统必然产生。

    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科学的结合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形成。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组织与文化、制造资源、资金与成本、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方面。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目的是通过现代管理模式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合理、系统地管理经营与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资源、人、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产生企业经济效益。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如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与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术结合的杰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采用MRP II/ERP和CIMS 等先进技术,以便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迅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文2

1.1课程当前的教学内容

笔者在网上检索宣称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售教材,80%以上是国内学者编著的,它们的主体内容大多由5个部分组成。

1.1.1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这部分内容多是介绍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少数教材对于信息系统对不同管理层的支持也有介绍,但都不深入。

1.1.2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介绍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发展趋势,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数据仓库的概念及其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数据通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1.1.3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联机分析处理、商务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也有一些教材会提及具体的产品。

1.1.4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讲解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意义和步骤,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几乎所有的教材都以这部分内容为重点,而且篇幅很大,一般都会安排4个章节。这些内容与计算机专业里的《软件工程》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没有《软件工程》讲解得全面、专业。

1.1.5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建设的不同组织方式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计划、控制、人员管理的一般方法,信息系统日常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基本内容,信息系统常见的安全问题一般控制措施。此外,有些教材还加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内容,但也多是从概念和技术层面去讲解。

1.2存在的问题从我们研究的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侧重于在总体和基础知识的层面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技术基础和应用、建设和管理,介绍信息系统与组织、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知管理信息系统这个事物,并能了解甚至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技术。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太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者而非开发者,管理者不需要学量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开发内容;另一方面,因为专业差别存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难以支撑系统开发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既不能学以致用,又晦涩难懂。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学以致用是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当前管理者的需求来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

2.1研究管理者的需求管理者与管理信息系统关系紧密。在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者工作内容不同,这也就决定管理者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我们将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筹建、购建、实施、使用4个阶段逐一讨论如下。

2.1.1筹建阶段在筹建阶段,管理者意识到现有的信息获取方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需要购建管理信息系统。本阶段,需要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有概念上的认知,并对其功能有所了解。

2.1.2购建阶段在购建阶段,不论是购买市场化的软件系统还是自行开发,管理者都需要向软件供应商或者开发者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有时甚至要描述业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因此,本阶段需要管理者能够识别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且能与软件供应商或者开发人员沟通。

2.1.3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由软件供应商或开发商向管理者交付系统、管理者掌握信息系统使用方法的阶段。本阶段需要管理者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2.1.4使用阶段使用阶段,管理者将从信息系统中获取信息,同时还要保障信息的安全。本阶段除了要求管理者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能够使用信息系统外,还要求管理者具有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的意识。

2.2强调管理应用,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围绕管理者的需求,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应该包含以下5部分内容。

2.2.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应用发展历程,此外还应当讲解信息对于管理者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认知管理信息系统这个事物。

2.2.2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重点讲解运用信息系统处理各种业务问题,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这部分内容旨在让管理者意识到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有信息需求,以及信息系统有强大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2.2.3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与开发方法这里不需要深入讲解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工具(如关系规范化和程序设计),应当介绍常见的应用软件和网络,如Excel和万维网。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让管理者无需学习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就可以用非常容易获得信息技术资源获取信息,甚至构建属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则可以让管理者以信息的角度来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并能向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描述信息需求。

2.2.4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行时的问题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信息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计算机首先应用于会计领域,随后发展成为系统为商业领域和企业决策层提供信息,这使得公司和它的组织部门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此外,信息系统的使用规范、管理与维护也都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文3

关键词: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各个产业在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得到新的发展,不仅给国际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机遇,还给传统企业的管理体制及组织形式带来极大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系统,而财务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中的子系统,在当前形势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石油产业作为经济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财务会计系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在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1-2]。

1企业状况

中国石油行业经过数次改革,于1998年,重组创立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1999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发起设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在纽约及香港上市。公司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多个业务领域,成长为一个上下游一体化、产销一体化的综合性石油公司[3]。

2我国石油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

石油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济管理模式必须跟随国际企业的步伐,财务报告及信息的公布必须达到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我国石油企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在20世纪末期,我国石油企业建立起石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当时石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从FMIS3.0开始转变到FMIS5.0财务系统,在FMIS3.0财务系统中主要是依靠人为的操作,FMIS5.0财务系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不仅增加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拉低了会计处理效率,会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财务会计的工作中要面对大量的交易业务,其工作密度十分大。FMIS5.0财务系统的出现不仅改革了这种缺陷,还使会计工作得到有效的规范。FMIS5.0财务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对账证的核对及财务报表的核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我国石油企业在2000年至2005年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构架,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模式,不管是在会计管理制度上还信息流程上均具有巨大的革新,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我国石油财务会计系统从单机版到网络版的发展,即FMIS6.0,至2007年的FMIS7.0财务会计系统的出现。在这两年内,我国石油财务实现了地区公司到总部的一级会计核算。我国石油财务会计的改革,简化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流程,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3我国石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在现阶段,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已是一种指导会计工作的重要理论,结合当前我国石油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以宏观的角度分析我国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全面综合石油会计信息化。石油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将会联系起各类信息化的分支学,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在当前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视角下,财务会计将会形成全面的学科体系。财务会计信息化作为当前各个领域的一种独特理论,其建设目标将更加符合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会计工作理念的综合体。在会计信息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全面汲及项目投资、成本、企业收支及企业经济分配等方面,并将这些方面全面纳入公司的预算管理中,并且能够有效配合集团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其二,财务会计信息化将会综合各类会计信息的发展,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汲及其性质相近的所有象,并将其发展体系划分为多种学类,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来看,财务会话信息化相对复杂且包含的信息及领域十分广泛。在这种视角下,石油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将有效整合各种分类的会计信息化,并全面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其三,石油会计信息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将会对各个领域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研究,如管理会计信息化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之间的比较研究,而会计信息化的综合的实现,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化的质量。因此,在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模式看,会计信息化将会朝着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走入新层次。石油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其财务工作的定位应服务于集团公司的改革标准。本文从石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宁.浅谈财务会计信息的局限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2(14).

[2]狄方馨.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文4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ERP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探索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6日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财务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内容和主要活动,也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的坚强后盾。而电力行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是维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有力可靠保障。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经济面向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也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电力企业由生产型转向为经营型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形势的转变,则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以企业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以便于能够迅速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案作出科学准确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财务管理中的分析、预测、计划、控制、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在公司信息化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数据集中化,业务过程可视化,便于对集团内各项业务、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对预算和资金实现动态化、集中化的管理,实现数据发展的智能化,这样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面风险监控和预测,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实用的财务数据信息。

二、电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有利因素

1980年初,我国电力行业开始实现企业信息化,如今,30多年过去了,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在实际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改善,我国财务信息化也实现了由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向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方式的转变。因此,以应用全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同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各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电力行业FMIS的开发已是大势所趋,这其中不乏有利因素:

(一)强大的后盾支持。全国电力系统和国家电力公司的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电力系统的财务工作,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更为上心。在诸多会议上,各级主管领导都就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作出明确而详尽的指示,并批准了“国家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启动。获得领导层面的重视,是成功开发、实施电力系统FMIS的关键。

(二)富有经验的开发商。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这次电力系统的FMIS的研发任务,这是一家在开发实施电力财务软件上有多年经验的公司,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该家公司也对中国电力企业的情况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这也为该企业能够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研发出能够符合电力系统的FMIS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熟练的技术人才。软件是要人来设计和执行的。电力企业已有多年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的经验,而且电力企业效益普遍较好,这就使得该行业能够较为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各方面的素质,这是电力FMIS的人员基础。

三、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尽管已具备较好的硬件设施和拥有一批优秀技术的员工,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庞大的系统。远光公司设计的电力FMIS是个拥有十几个子系统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尽管有的子系统还处于研发阶段,但是远光集团力求这些子系统功能详尽,以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能进行描述。因而,就不可避免的使得电力FMIS过于庞大,这就不免使得系统自身有些地方设计得过于复杂。而且,系统的适应性要求地方企业可以进行自行设置,这就会使得企业在设置时没有标准可以参考。另外。由于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使用该系统预测和控制时,还要对各种可能的参数进行设定,而这样就不免会增加该系统的“体积”,不免会使人感到繁杂。

(二)忽略了与其他软件的衔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只单纯使用某一公司的单一软件也是不现实的。为了方便企业的控制、管理和决策,企业可能会选择不同种类的软件,以达到在企业控制管理上的最优组合,有利于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然而,由于电力企业机构过于庞大,在管理上也需要在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以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但是,电力FMIS在设计时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研究软件内部各子系统间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没有考虑到如何与外部软件进行衔接。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远光电力FMIS在设计时,虽然已经考虑到会计岗位的设计原则,并且对各岗位的职能进行了设计,但是,其针对的具体操作对象仍是客户。如果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再完美的软件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电力企业在我国是个自然垄断行业,这种垄断行业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电力行业的竞争意识不强,因此,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可避免地使电力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大了电力企业的内控难度。

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为了便于电力企业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其内在运行机制和自身财务管理现状,将对系统目标、系统功能和系统平台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系统目标。电力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旨在运用经济管理的先进思想,推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业务和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从而达到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在管理和控制方面得到更好地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电力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在根据系统建设的目标和需求的前提下,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优化电力企业的整体资源配置为目标,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在对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把企业业务和财务系统全面集成,完成信息的无缝链接和完整记录,从而达到企业的统一控制。在先进的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相应的数学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为电力企业做出先进实用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系统功能。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是企业中重要的部门之一,在企业的高效运营和账务安全处理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朝向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五、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利用财务软件对企业进行财务核算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经之路,功能全面的财务管理软件能够起到对企业经济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的作用。但是对于电力企业FMIS未来发展的趋势,则是电力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应该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操作平台更加向网络化靠拢。回顾我国财务软件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现在正在朝向互联网阶段迈进,对于“网络财务”这个概念已不再陌生。目前有很多应用与网络的操作平台,这其中主要流行的是Unix操作系统和微软公司的NT操作系统,我国电力企业的FMIS也应朝这一方向发展,电力企业的财务资料是企业的商业机密,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新一代软件要尽快解决这些资料可能被黑客入侵、被竞争对手获取、篡改和破坏的问题。首先,电力FMIS应完善登陆体系,设置管理人员权限,支持用户多重密码,对登陆人员的身份进行认证,同时,也应该把防火墙和IDS、病毒检测等相关安全系统联合,使之各自发挥自身的长处,相互配合,防止互联网泄密和黑客恶意攻击。

(二)ERP系统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自1998年开始,我国主要的财务软件厂商开始大规模的推广ERP,认真学习国外软件开发的经验,并且与我国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企业资源计划与企业财务系统相辅相成,一起把财务、制造、分销、库存、人力资源和物流、质量管理和决策等模块相连接,创造了一个闭环的客户循环互动。然而,由于我国仍处于与世界接轨的开始阶段,市场机制也还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并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实施ERP的条件。基于这样的客观条件,我们只能借鉴ERP管理软件的先进思想,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实际,“洋为中用”,以开发适合我国电力企业实际管理型的财务软件。

(三)考虑审计需求,预留审计接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其他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推动了计算机实时审计的发展,当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计算机审计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系统之间便有了计算机这一介质,实现了数据快速传递的可能性。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力企业FMIS应在其会计软件中预留审计接口,这不单单是一些原始凭证的输出、因为这种输出与数据的备份、凭证账表的查询、打印和导出等功能不同。所以,应该为电力企业会计软件中单独设计一个功能模块,作为审计功能接口,提高电力FMIS的可应用性。

虽然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电力FMIS的支持也将会逐步扩大,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会越发完善,电力FMIS也会越发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1]胡一帆.基于Web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08.2.

[2]陈宏明,何霭凝.论电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M].商业研究,2012.3.

[3]张念珍.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4]王吉.基于ERP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文5

关键词:电力物资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一、电力物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从电力企业信息化资源发展最初直至发展到今天,对于其整体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大致的划分成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称为起步阶段,主要特征是:开始认识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由上而下的逐渐进行配备计算机,然而当时配置计算机的时候出现了没有统一的型号,而且出现了档次参差不齐,在价格方面也是存在居高不下的局面,导致运用领域比较窄。

第二阶段称为腾飞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计算机的配备开发应用得到了空前广泛快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硬件方面;②计算机知识普及得到高度重视;③软件方面;④电力物资企业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得到了超常发展;⑤与此同时,系统内外许多软件公司争先恐后进入电力行业;⑥电力物资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电力物资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进步,也取得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实效。

第三阶段21世纪的这几年的有力发展称为:①做大:从单一的软件向集成化、系统化、网络化共享化转变;②做强:从单项功能向多功能全方位服务转变;③做优:从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更优秀转变。

2011年是突破建设的一年,推进电子商务平台(ECP)建设,完善ERP物资计划、合同等业务功能,建设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2012年是全面深化的一年,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应用,确保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实际业务中发挥实效;2013年以后是是全面优化提升阶段,随着物资业务发展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物资集约化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电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建设

1.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目前我国电力物资企业的计算机水平,在装备配置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微型计算机装备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国目前针对电力物资主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在计算机的使用中已经完全到了百分之百的标准,计算机应用物资工作业务在实际中也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2.两级部署ERP系统

涵盖计划管理、采购执行、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和废旧物资管理,固化业务标准,规范业务执行,实现精益管理通过纵向贯通的功能建设,实现需求计划的统一管控,库存信息的统一查询。

3.一级部署电子商务平台(ECP)

涵盖采购标准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废旧物资竞价和专家管理等应用;结合物资调度应用,实现全网业务的统筹管理和监控通过与重点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加强与供应商的协同作业和战略合作。

4.电力物资信息化的重点是信息化安全管理

信息网络在电力物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已经深入到整个过程,在电力物资的各方面都有着全面的涉及,然而造成经营管理对其的依赖性逐渐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要进行全方位有力的加强提高。那么,对于信息化安全管理就应当在企业每一个人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将要进一步的抓紧抓好。

三、电力物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发展趋势

1.加强业务规范提升应用成效

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在经过多轮业务应用,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要持续完善、优化系统应用功能,提高系统支撑复杂业务应用场景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强化业务规范,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操作规范性、准确性,为系统平稳运行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

2.加强业务提升与信息发展的双向促进

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实现了对物资管理业务流程的系统固化,各项业务管理、操作进一步实现了规范、统一,对物资管理的管控力度得到了加强。但在集中部署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仍发现部分业务操作不规范、管理不统一、作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必须制定颁布与信息应用相协调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推动管理水平向更高目标提升。

3.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与物资管理的衔接

项目储备库,是物资需求预测的基础;工程项目物资需求,是物资采购计划的来源。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的合理匹配,时间和数量的准确衔接,将保障电网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提高建设的投资效益。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在整个电力价值链中的引领作用。首先,统一公司各专业项目储备库管理,依托项目储备库开展动态跟踪预测物资需求。其次,应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强化项目投资计划与招标采购计划、建设施工计划的有效衔接。最后,规范各ERP系统工程项目WBS架构,确保项目名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把握建设特点实现应用价值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层次理解大型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特点和应用规律。

首先,要有恒心,秉承“持续提升,永久优化”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为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财、物长期投入与持续保障,巩固应用成果,完善应用功能,拓展应用覆盖。其次,还需要有耐心,端正建设态度,正确认识应用初期由于管理思想转变、业务操作方式转变而造成效率降低和反复的情况,加强思想宣贯和操作培训,持之以恒地开展深化应用工作。最后,需要决心,知难而上,克服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中存在的一切困难与问题

四、总结

总之,电力行业应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用自己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硕果。带动全行业电力物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明显较好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电力物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晓燕:国电集团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在火电基建管理过程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8(04).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范文6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 信息化 流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69-0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研究生各项管理工作越来越倚重于信息化管理。多年的工作实践也证明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水平。目前各高校研究生院都在积极实施信息化建设,但在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阐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化建设的的实施过程,并针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1 发展历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0-2002年,主要是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与实践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将研究生管理从繁琐的手工劳动转化为计算机管理。期间先后建立了单机Dbase版的各种业务系统,后来又升级到VFP、DELPHI版本,并先后组建了NORWARE网和INTRANET网。提高效率、减轻手工劳动强度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至今,这是研究生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建设方向是建立数字化校园,这一背景对研究生院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通过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方式,完成了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一期建设,目前正在实施项目的二期建设。通过第二阶段的建设过程研究生院已基本建立完整的研究生信息管理体系,规范管理、系统集成和网上办公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2 建设现状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我校研究生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系统,已实现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到学位各主要业务环节的网络化管理(不包含招生考务等不宜网络化管理的业务模块),覆盖包括全体研究生、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各类考生等与研究生管理相关的各类用户,用户人数达到20000人左右。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管理阶段越来越倚重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的同时,也为实现研究生二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以统招硕士研究生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信息化建设情况为例,可以看到表中的15项内容基本覆盖统招硕士研究生管理从招生到培养、授位的全过程(除学生工作管理外),其中第2项为国家教委统一使用的软件,第3项为陕西省教委统一使用的软件,其他均为研究生院自行组织开发的功能模块。在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其对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研究生管理体系的显著效用。

3 存在问题

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及推广使用的过程中,在取得了良好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研究生信息化的建设处于瓶颈状态,无法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3.1 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层面

目前,高校不少管理人员都片面的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是为管理人员服务的,满足管理工作实际业务处理的各项需求和使用便利成为评价管理系统好坏的唯一标准。信息化建设如果选择了一个好的开发团队或套用一个成功的模式,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事实上,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不仅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的具体体现,是规范化管理落实的基础。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选取最适合而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决定了软件开发只是影响系统成功实施中的一小部分因素,相比较而言,业务流程再造、编码的统一规范、配套的规章制度及运维组织、完善的培训体系等环节更为重要。业务流程再造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涉及到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职能业务的重新划分需要从领导层、技术人员到具体使用者对其有一个客观和全面的理解,在认识上高度统一,才能够正确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研究生院采用外包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甲乙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由甲方确认需求分析,由乙方负责开发实现。这种开发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的本身是否科学合理,二是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在系统运行前是未知的。

通常情况下,乙方无法深刻了解甲方的业务流程,按照合同规定乙方尽量满足甲方确认的需求分析,因此甲方提出的需求意见对系统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甲方的需求意见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因为甲方的需求大多未经过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多是在实际工作中感受的业务需求,这些需求往往不规范、不全面,甚至不一定准确,可能还带有部门利益色彩。目前成熟的软件开发模式一般需要有第三方――对特定领域有深刻认识的专业咨询公司的介入。通常由甲方将业务需求告知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对其进行评审、流程再造,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架构体系,并制订相应规章制度、业务规范,然后转交乙方实现代码编程,最终由咨询公司负责系统上线以及后续的业务培训等。

目前外包开发模式下的沟通存在着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相互理解是否正确的问题,这种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在系统上线前是未知的,对系统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只能依靠项目参与者的信息化建设经验,而高校的大多数研究生管理人员缺乏大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经验,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否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3.3 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环境

作为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研究生院的信息化建设到达一定程度后将受制于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目前大多数院校各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尚未实现网络共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单个部门要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或者集成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或者在管理系统中增加相应的管理模块。前者需要从学校的角度集成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后者将不可避免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容易产生新的信息孤岛。目前研究生院信息化工程经过一二期建设,已基本实现事务处理的信息化管理,要进一步发挥管理系统的效能将取决于学校数字化校园项目的进展状况。

3.4 缺乏配套的规章制度及运维机构

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配套的规章制度以及运维机构是系统实施及后期运行所必备的要素。目前很多院校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对后续的系统维护极不重视,基本未设立专门的运行维护中心,简单的依靠在校学生负责系统的维护。对已建设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没有配套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使其无法发挥出最佳效能。

3.5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对研究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熟悉业务,了解各种业务规范,同时要具有信息化管理理念,熟悉管理系统的工作机制。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在业务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自身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改变已经习惯的作业标准和行为规范。

4 未来展望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新技术、新需求的层出不穷将推进信息化进程的长远发展。

4.1 技术的发展

不同业务系统的集成制约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但是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SOA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目前虽然此项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广泛,但是未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将会以此为方向。

4.2 学校总体信息化环境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正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最终要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数字化校园项目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主要包含两个中心,即身份认证中心和服务中心。校园一卡通为统一身份认证提供了基础,理想情况下学校各业务职能部门为服务中心提供自己部门已封装好的各种业务组件,由服务中心进行构建连接,实施提供各种服务,从而构建完整的数字化校园。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业务组件的建设来适应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计划。

4.3 未来的建设目标

目前已完成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多数都是以事务处理为核心的,从功能上讲还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管理的要求。研究生二级管理实施后,大多数事务性处理工作下移到各学院,制订政策、过程监管及质量评价成为研究生院的主要工作内容,对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将成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重点,由此后续阶段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将围绕着质量监控、数据统计分析、决策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