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

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文1

实践教学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内容,实践教学突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专业型、技术型、应用型都很强的专业,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还是通过实践教学的不断培养训练而形成的,因此电子专业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电子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必然途径。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一个财经类的高校,身处在这样环境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力相较对薄弱。我校在推进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短缺落后,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落后。

长期以来,我校的电子实践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大多实验设备都未得到及时的更新,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实训模拟场地限制了学生更多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现有的实训设施还远未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2.教学计划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当前在教学计划中,尽管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已有较大提高,如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一直加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精心设计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學内容。增大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比例,但除去一定量的停留在计划中的名义实习课时后,实际可用于学生实践、或动手的学时仍显不足。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校企间的合作更是匮乏。

许多校外实习基地常常依赖老师们个人在社会建立起来具有较紧密关系的亲朋好友关系,勉强维持、勉强接受。有些学生甚至需要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效果堪忧。

三、实践教学改革总结

针对我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关键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改革。

1.结合专业特点不断改革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根据电子专业特点,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在传统电子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安排了最新的电子技术发展及电子技术应用情况介绍。例如在万用表、直流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功率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习基础上,还适当增加了单片机、电工、设计、嵌入式设计等实践教学单元,并不断紧跟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突出创新训练的重要地位,以满足新形式下创新教育的要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实践教学质量源泉。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首先,学校制订了相关政策,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力度,加强对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引进等工作。其次,建立实践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并分批安排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和素质拓展,为我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3.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对大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势,我们广泛与周边相关电子企业和公司建立联系,不断健全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大学学习期间创造更多进入企业公司实习锻炼的机会,我们与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研究,大大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专业的发展建设。也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4.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积极性,使学生较早的参与到竞赛和科研活动中。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科竞赛的指导和投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活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程序设计、电子设计、飞思卡尔智能车和机器人、全国数学建模等竞赛为代表的国家级及省级竞赛活动,并给与一定的奖励。学生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和激发。

5.充分利用我校特有的素质拓展周教学安排,不断改革素质拓展周的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初步具有电子电路系统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有工程实践能力,软件编程能力,硬件电路设计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通信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在素质拓展周期间安排了元器件的认识、实用电路的设计、制作与焊接、电路板的制作、程序设计竞赛、走入企业实训等充分的实践环节,让每一个同学都切身的参与进来,体会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拓展。

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文2

1.1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2011年《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要在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增强办学特色等方面上,做出改革建设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此政策背景下,培养具有检验医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着眼点,是对检验医学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开设是实践检验医学素质教育的新探索,在此探索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实践者,从传授知识转向为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1.2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需要临床检验质量是检验工作的核心内容,检验结果准确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安全以及检验学科的发展。近几年来,临床检验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多,已达1500余项,因此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众多检测项目中,如何选择其中最合理经济有效的项目,特别是如何组合多种最有应用价值的检测项目。由于实验室能出具量值报告,为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并针对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同时我国颁布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这些已为建立完善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极好的支持指导作用,在我国若能实施,将会规范临床实验室的设立,完善实验室自身建设,同时确保我国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能与国际同步。

1.3补充和完善医学检验教育的需要目前医学检验各专业课程分门别类,内容有联系,但独立行课,对应有相关医学基础课程,学生若以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的方法来学习检验专业课程,就会造成对医学检验各亚专业综合分析能力、整体提升理解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因此,引入并系统规范全面地学习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是医学检验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对医学检验教育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并综合延伸分析检验医学信息学的内涵,指导学生理解并接受本课程的内容,使学生树立本课程专业学习的正确理念,认识本课程实践的价值,并应用正确的评估方案获得有效的评估依据,客观地有理有据地评价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临床应用价值;检验的流程控制是全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加强临床实验室海量数据,提炼出高于数据资料的临床诊疗信息,不断地巩固拓展延伸专业知识。

1.4提升英语和电脑网络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是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非常重要能力和素质。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查阅、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最新文献,加强学生自觉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进而强化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水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程的实践还需要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和专业应用软件,HIS和LIS的实践应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网络应用知识,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掌握全面的临床资料,采用循证医学专业软件(ReviewManager,GRADEpro3.6等),应用于自己的循证检验医学和数据挖掘中,锻炼了学生应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

2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检验医学信息学内容广泛,涉及分析前、分析分析后检验医学信息等方面。《检验医学信息学》共有14个章节,但本课程的课时数极为有限,仅有教学学时2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无法讲授全部内容。鉴于该课程的教学时间设在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第八学期,即进入实习前的最后时期,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接近尾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能与各专业课程很好地衔接、融汇贯通,本课程学习完毕,能尽快熟悉临床检验工作,缩短实习适应期。因此,以检验医学的流程控制和实验室管理质量提高为重点,安排了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基因信息库与蛋白组学)、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认可、检验医学的流程控制、临床实验室能力验证、医学检验方法学评价、诊断试验的数据挖掘、循证检验医学及检验医学信息在科研中的应用等十个专题内容。其中“实验室认可”解释了除实验室结果互认的内在要求外,临床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也是实验室认可的专业要求。“循证检验医学”主要针对不断增加的检验技术,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来规范检验医学的设计研究、文献评价,用当前最佳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LIS应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方式,密切结合医院临床检验特点,解释了LIS性能特点及应用,形成许多实践应用成果,也大大丰富了课堂讲授内容,确保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数据挖掘”主要基于LIS的解释和咨询检验报告,找到检验医师工作的切入点,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发现检验项目新的应用价值。检验医学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诊断、医学信息学的统计、流行病学等研究实现了融合,同时又具有独特的研究方向。据临床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反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快进入并适应实验室工作,具有强烈的检验流程控制意识,能够自觉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规范开展工作,具有明显循证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受到临床带教老师的好评,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3探索多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检验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与临床检验紧密结合的系统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相较实验操作为主的专业课程,不够生动形象,较为枯燥。若照本宣科就流于教条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讲解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采用多媒体、案例分析及研讨式教学法,内容不在深,在乎其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4结束语

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文3

我国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办学时间不长,作为一门年轻的医学教育体系,与相对成熟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相比,尚需逐渐规范和完善。目前全国每年约输送千名左右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检验工作岗位,这批人使检验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素质得到很大改善,也给检验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毕业生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从教育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来看,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虽能胜任常规的临床检验工作,但缺乏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提出新项目和合理、优化组合项目的能力,也不能从实验室的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提供临床咨询。对此,我校医学检验系从1995年增设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医学课程和内科3个月的实习期。从九五级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反馈信息看,在与临床沟通方面稍有改善。(2)从卫生部门用人方面看,迄今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尚未设检验医师(或相应内涵的名称)的岗位,他们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但在检验科工作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则可参加)。医院人事部门仍把他们放在检验技师系列,故目前大多数医院中检验医师、技师、技士从事一样的工作,则以从事技术性工作为主。(3)尚缺乏学生毕业后进一步向检验医师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岗位规范化培训计划的组织与实施系统,即没有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从而使这批人的自身发展受到限制。

对医学检验专业而言,在校教育阶段,大概只能培养出一个检验医师的毛坯,毕业后除研究生途径外,主要进行在职训练,故必须有一个毕业后规范化的检验医师的培养制度,否则不能执行医疗咨询的任务。一名合格的检验医师,不仅应该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的各种操作和基本技术,还应能分析化验结果,给临床医师的正确诊断提供咨询意见。这必须通过规范化的毕业后教育才能解决,且必须有一个较长时期从事实际工作的经历,毕业生才有可能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但从现阶段看,这一批检验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对学科发展、临床需求和自身价值上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虽然各医院检验科引进了许多高新技术和设备,人员结构也发生改变(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也增加了不少新开项目,但是检验学科在医学中的地位、人员素质与层次、工作目标与岗位责任、质量控制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与本学科所赋予的内涵有距离。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高级人才,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是摆在我们医学检验系和医院检验科面前的问题。

二、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及改革思路

随着微电子学的快速发展,仪器学科广泛介入医学领域,给传统的临床学科在疾病检测和诊断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分子生物学技术、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等给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检验科将不断实现仪器的自动化、试剂的商品化、方法的标准化和管理的科学化,但检验的内涵却更加广泛和深奥。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医学检验的过程更“傻瓜化”,而结果则更精确和及时,对医学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要求正在逐步从熟练的手工操作技能型向仪器智能化方向转变。医学检验教育任务的重点也应逐渐从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向综合素质型人才发展,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应适应市场的需求,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注意其全面素质的提高。

这就要求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突出临床综合知识和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并加强选修课以拓宽专业知识。当然,医学检验队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尚需要多层次人才,如检验医师、技师和技士,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医学服务要求也不一样,多层次是必然的。医学检验工作本身也需要多层次人才,且各个层次不能互相取代。我校为国内首批招收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院校之一,并分别在1986年和1990年获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授权点,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重庆市重点学科和重庆市卫生局首批医学领先专业,现为国内目前本专业规模最大、层次最齐全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成为检验学科骨干,其中培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数量均居国内同专业第一(博士45名、硕士109名、本科生1054名、专科生758名),在该学科发展上,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故根据本学科自身特点和国内医学检验界的现状,结合我校医学检验系18年办学经验和社会需求,我们对下阶段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路是以检验科工作岗位职责为特点,重点培养以下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

1.医学检验专业七年制。这个层次应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而宽广、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又是同时具有基本技能、临床技能、科学技能、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的高层次检验专业人才,即检验学科队伍中的右翼(clinicalpathologists)。只有这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具有能解释病因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对结果的准确性直接负责,并将实验数据转化为临床信息,为临床医师拟定治疗方案当好“参谋”;能随时把检验新技术、新信息传递给临床,并能根据临床需要开展新项目和对检验项目进行优化组合,在检验与临床之间起桥梁作用。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检验医师,同时具有该专业深层次的科研能力,是检验学科各亚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化或采取国外检验医师的培养模式,即学完医疗专业课程后,再强化医学检验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化专业外语和实验室管理,进行检验学亚专业实习及毕业课题。医学检验专业七年制毕业生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MedicineM.M),在检验科工作岗位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经教育部批准,我校2001年已开始招收医学检验专业七年制学生。

2.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由于检验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故检验技师在常规检验工作中需要量较大。检验技师型培养方案定位于培养检验学科队伍中的左翼(methodologists,lab.scientists),他们负责方法学的更新、引进、评价、应用以及新项目的合理组合,以提高检验数据的质量,也可在医学研究中协助课题的完成,在医院检验科是一支技术骨干队伍。我们认为,在5年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兼顾掌握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知识(含内科实习和检验学各亚专业实习)有一定局限,在培养七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和检验硕士、博士的前提下,培养四年制本科检验技师型,则两个层次可相辅相成。在四年制本科学生培养上可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弱化过于冗长的、过于纯理论的基础课;加强工程化课程的开设,对仪器分析、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应用等课程应足够重视;突出检验专业课与临床及相关学科的联系,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中应体现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此层次的学生可望成为检验学亚专业的技术骨干力量,他们如要进一步提高,可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博士或参加毕业后规范化的检验医师培养,以加强对亚专业的深入研究,提高实验管理与质控的能力及与临床科室沟通的能力。由于教育部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为五年(比欧美国家多1年),故四年制本科的培养模式是否能走高职教育的途径,可作进一步的探讨。经批准我校已于2001年开始招收四年制高职本科学生。

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

当前,医学检验的检验方法正在不断改进,其所使用的仪器和配套试剂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由于这些仪器和试剂属于技术尖端领域的设备和产品,在使用时必须要完全掌握其操作方法。检验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方看得懂仪器和试剂的说明书,从而才能进行后续操作。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需要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

1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目的

随着检验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尖端技术检验仪器和高质量检验试剂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医学检验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医学检验工作水平。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知识学习后,可以掌握与医学检验有关的知识,熟练运用专业英语阅读医学检验资料、英文参数、配套仪器,英文说明书等。由于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试剂和仪器精密性极高,因此有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技能和更加先进的技术,这样就可以保证医学检验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英语基础能力有待提升

通常,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英语能力不足,这就对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带来许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听写和阅读能力也比较差,词汇量不足,在阅读专业词汇和长句时,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学习英语比较吃力,学习效率比较低。由此可见,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如果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就对人才培养造成很大的限制。

2.2学生自律意识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律意识不足,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由于高职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大多具有独立的个性和自己的想法,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一方面向往自由自在的学生生活,另一方面也期待成为有用的人才。然而,由于学生对于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不能结合本专业制定完善的职业规划,在学习中比较迷茫,加之专业英语教学难度比较高,学生在课堂中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行为,一旦遇到比较难的知识点,就会产生挫败感,甚至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据了解,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会有效地开展课前预习,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中缺乏积极探讨问题的习惯,不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待学习缺乏兴趣,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2.3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许多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并不是海归一族,尽管这些教师会有扎实的英语知识,但却很难将专业英语与医学相结合。虽然一些高职院校会聘请专业的医学检验教师开展专业英语教学,但这些教师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与技能并不扎实,有的教师发音不标准,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3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进

3.1将专业英语教学与医学检验相结合

为了有效改進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必须要将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要将与仪器设备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能够熟练阅读事迹说明书,掌握常用检测项目和技术参数,正确操作仪器,了解样本的检测和信息的录入方法,正确清洗和维护仪器设备。

3.2积极开展试验教学

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设置完善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结合所学的内容精心设计实验,比如,在《MethodsofUrinalysis》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各项知识,教师可以率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为学生介绍专业实践课的英文版设计说明书,并按照相应的英文实验要求与试剂说明书要求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了解的词汇,学生要主动查找相应的书籍,或者对这一词汇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通常要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后,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开展专门的实验后,学生既可以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又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3.3开展信息化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辅助专业英语教学,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上传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既可以在课堂学习,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和学习,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文5

1.1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定位不清晰

专业英语课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学习是以接受医学检验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知识输入为基础,逐渐向以英语输入为媒介过渡,以医学知识学习为目标,以原版医学材料为补充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专业领域下接受英语信息、处理英语信息的能力,并以英语为媒介丰富专业交际手段,扩展专业交际途径。当前,国内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衡量,这使很多医科院校更重视基础英语的教学,而对专业英语课重视程度不够。更有甚者,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学习相关的专业词汇,阅读相关的英语文献资料,忽略了专业英语课的过渡作用。很多医科院校也忽视了专业英语课的过渡作用,将专业英语课变成了枯燥单调的双语课,甚至是英文教材翻译课。

1.2师资力量薄弱

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跟基础英语课的最大区别在于把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懂医学检验的专业知识,有医学检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能力。而国内医科院校普遍缺乏既熟知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很多老师上专业英语课仅仅是对英文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翻译和专业词汇的灌输。

1.3教学方法和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省内几所医科院校的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借助单一的教材,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使老师的教学热情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受挫,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的有限知识,也只能满足于应试,而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更糟糕的是,学生在英语基础学习阶段积累起来的英语知识,也因无法得到应用而遗忘殆尽。这就使很多学生形成这样的感觉:学了一段时间的专业英语,反倒感觉英语水平越来越差。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本文将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构建“建构主义”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2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单纯地对现实的反映,知识的传授并非是纯粹的被动接受,而是由具备认知能力的认知个体主动建构出来。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的,而这个过程取决于特定的情景。认知个体经验背景的差异会导致每个个体对知识理解的差异,而具体的情景不同,认知过程中的意义构建过程和程度也不相同。知识是依附于认知个体,并随着个体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改进,呈现新的意义和解释。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特定情境下,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的过程。这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即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等)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生硬地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灌输”,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创造特定的情景,帮助学习者完成认知意义的构建,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教师的作用是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习者的“高级合作伙伴”。同时,学习中的知识构建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一个人孤立地完成的,除了教师的帮助,学习者在与同伴(同学)交流观点、反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也会重构自己的观点。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真实情景的体验。真实的情景对学习者知识的有效构建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室必须努力设计和创造足够的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促成和帮助学生自己完成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构建,而不是单纯地“填灌”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资料。

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进,以实现专业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完成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的教育目标。

3.1明确课程定位和目标

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延伸和扩展,旨在较高层次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应该以实践训练为主,通过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式,为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语境和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英语实际运用机会,提高专业领域内的口头交流、书面写作和阅读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专业术语和词汇的灌输和翻译。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

课程应由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师承担。一方面医科院校可以让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人才承担专业英语课程;另一方面加强专业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与国外同行交流,把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动态,既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水平。鉴于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专业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初期,应以母语讲授为主,采用渗透式中英文混合授课方式,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调整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比例。对于重点内容或关键点,以先英文讲解后中文解释的方式进行中英文对照讲授。这样可以使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经验,循序渐进地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3.3积极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在了解学生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学生学习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临床微生物检验时,可以先通过图片展示细菌形态,再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英语专业知识进行描述和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英文的形式进行正确信息的引导,然后用中文进行难点解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突出了重点,还达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

3.4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景,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教材接触和互动的场所,为实现有效的意义建构创造理想的学习和认知环境。例如,在检验医学的组成课程中,尤其是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血液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形态学内容,因此,必须采用大量的图谱或动画或多媒体素材加以形象展示,以增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积极有效的学习认知环境。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情况适当引入讨论式和互助式教学,设计问题、案例和语境,让学生用所学专业英语知识进行讨论,相互吸收启发性的部分,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4结语

医学检验的专业信息范文6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病历录入;教学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医学检验技能竞赛的主要考核部分[1]。在以往对于中职业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社会的定位以及学校的教学都只是一味追求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而忽略对学生解释检验结果临床意义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在检验操作日趋机械自动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更像是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终日重复简单而机械的劳动。因此,我们要不断尝试,打破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仅要紧抓学生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也要帮助其建立合理的临床思维模式,这样在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才能独立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改革的契机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重要专业学科,要想持之以恒地提高其教学水平,最好的办法便是借助参加全国检验技能竞赛的契机,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及内容,以求高效且与时俱进[2-5]。随着近年全国性的中职院校技能竞赛逐渐加入对临床意义认知的考核,即不仅要求选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样本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并且要求选手能够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分析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一新规的提出促使我们不得不对以往的选拔标准以及培训方案进行修订,即摒弃以往的只要选出本专业中操作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疲劳式反复训练几套竞赛规定考核的操作流程,虽然这曾经为我校赢得较好成绩,但就目前要应战的2017年全国中职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竞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发现,无论学生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如何,他们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普遍弱,尽管本专业一直对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疾病概要》,但是一直以来成效并不显著,于是我们教研组借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机会,承担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课题组的病历材料收集录入工作,旨在利用医院庞大的病例资源帮助学生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过程及加深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

2资料与方法

2.1学生的分组与选拔

20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共78人,根据每位同学在一年级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的平均分,先把以上人员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平均分80以上的有16人,80—60的47人,60以下的有15人,而后,分别随机分配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实验组(平均分80以上8人+80—60分23人+60分以下8人)和对照组(除已纳入实验组的,其余均为对照组)。

2.2教学安排

对照组的同学,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延续使用传统《疾病概要》教学,实验组则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加入临床病历资料录入培训,培训一律在机房进行,由于病历信息均事先拍照储存,所以学生打开电脑既能看到病历信息,教师一边讲解病历的构成及需要采集的信息,一边在电脑上操做示范,培训共用6个学时,而后会定期组织集中上机录入,每次集中录入均有教师在场进行指导,每位同学在独立完成2个病历录入后,教师会对其录入结果进行评价,并就存在的问题与学生面对面讲解修正,最后全部实验组的同学均能完成指定病历信息的录入。由于每次病历录入均在机房统一完成,其有教师在场,极大程度上杜绝了病案材料中关于患者的个人信息的泄漏、外传。

2.3教学效果评价

本学期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本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操作及检验结果分析三方面的考核,将考核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2.4统计分析

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3结果分析

期末考核评价列表(见表1)显示,实验组同学的考核成绩无论在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操作还是检验结果分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三个方面的比较均表明两组同学的期末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进行病历资料采集录入的培训能帮助学生熟悉临床常见疾病,借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表现在对化验单结果临床意义的诠释,更能体现在技能操作上。本次教学干预中未对技能操作这一方面进行培训,导致实验组技能操作成绩也有所提高的原因可能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有关,由于在本次实验中未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所以不排除在接触临床病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

4讨论

提高中职生的实践能力不应该只体现在对于某项操作的熟练程度,尤其是对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随着医学检验方法的飞速更新,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和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终将被行业所淘汰,而以上的研究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不改变原有的操作教学的情况下,通过加深学生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帮助其形成最优知识架构,从而最终实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也进一步说明了,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是某项操作练了多少遍,而是对这项操作中每一个步骤所以达到的效果的预知。

参考文献:

[1]曹励欧,牟姗,倪兆慧,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以在泌尿系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79-80.

[2]李宝栋.关于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30+32.

[3]归改霞.基于技能竞赛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6(14):120-121.

[4]吴星禄.保证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公平性的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15(2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