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文1

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公路建设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建设最美新农村,公路建设除了要具备交通运输功能外,还要注重对周围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所以,做好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工作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路景观设计原则对其设计模式进行探讨,以此来为日后公路景观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乡村建设;公路;景观设计

在当前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公路景观设计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整体风貌,所以,如何做好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成为了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我国当前与公路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多集中在城市公路景观设计上,从而导致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未能达到乡村建设的根本需求。所以,对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现有问题有效解决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当前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尽管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工作被各级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模式进行了优化与完善,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得实际设计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可观性。

乡村公路景观设计与城市不同,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设计。一直以来,国内与公路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城市公路景观设计上,很少有针对乡村公路建设的理论基础。正因为缺少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而导致当前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绿化模式单一、绿化面积小、艺术效果差等问题,不能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影响了乡村整体风貌。

(2)缺乏特色性。

据调查,我国当前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模式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在公路入口摆放景观置石,公路路面均以混凝土地面为主,道路两侧所选用的绿化树种也有相同之处,地域特色表现并不明显,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

(3)缺乏乡土性。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对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公路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将城市公路建设模式照搬过来,使得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城市化特征日益明显。比如说,在开展绿化设计的时候,没有将大自然的元素充分利用,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使得淳朴的乡土气息离我们越来越远。

(4)缺乏协调性。

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从而导致乡村公路的建设环境要更加复杂。所以,为了将公路景观设计目标顺利实现,设计师除了要确保公路建设满通需求之外,还要使其具备相应的服务功能和景观功能,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景观设计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乡村公路系统中各个方面的因素,如照明、标识、绿化、安全等,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协调,实现景观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就目前此方面的工作来看,却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多设计师将设计重点放在景观设计上,却忽略了公路主体功能的体现。

(5)缺乏科学管理。

公路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开展对公路景观的好坏具有决定作用,由于大多数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在公路周边我们经常能看到车辆随意停放、电线电缆纵横林立等现象,不仅影响了公路美观,而且还给公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困难。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管理导致的。

2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公路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乡村公路景观设计而言,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植被色彩的选择、搭配和小品的设置上,这些内容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对司机的视觉及视线产生直接影响。

2.2经济性原则

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佳的景观环境是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所以,在景观设计规划中,设计师应具备成本控制意识,对设计元素进行选择的时候,应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景观设计的经济性并不单单体现在建设成本上,而且还可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上。设计师应该实现污染、破坏最小化。尊重自然、高于自然,达到乡村地区的自然美化。只有在做好成本控制的同时,不断提升生态效益,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才算的上科学、有效。

2.3区域文化性原则

目前,城市公路景观设计需要符合城市建设的根本需求,要与城市发展风格相统一。与城市公路建设一样,乡村公路景观设计也要将乡土特色凸显出来,实现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比如说,海南的街道以热带特有的椰子为行道树,河北、山东则以高大的响叶杨为行道树,人们可以通过公路景观设计风格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不仅会给人独特的视觉效果,而且对区域文化的弘扬也具有推动意义。

3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模式

3.1路—水景观模式

水是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因素,水是大自然的代表,将水元素合理应用到公路景观设计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观的观赏性。路—水景观模式的吸引力在于蜿蜒曲折的溪流、清澈见底的溪水以及水和桥的有机结合。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环保意识上有所欠缺,从而导致原本山清水秀的乡村面貌大改。路—水景观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对农村水资源的重新规划和整治,而且还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公路美景。

3.2路—田景观模式

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将公路景观与田园风光的有效结合。在农村,农田随处可见,但人们对农田的认识却并不充分,从而导致农田整体规划杂乱无章,失去了原有的观赏性。路—田景观模式的生命力主要通过乡村公路景观空间的营建来构造。设计师在对公路景观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农田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路、田进行有效融合,科学利用光照作用,为农作物生长营造最佳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过往车辆提供最佳的观赏视角,创造和谐自然的乡村公路景观。

3.3路—居景观模式

路—居景观模式也是当前公路景观设计常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吸引力在于将公路景观与乡村建筑风格有效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公路景观。比如说,内蒙古的蒙古包、西南的吊脚楼以及云南的傣族竹楼等,将公路景观与上述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可以提升公路整体景观的观赏性,有利于促进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景观设计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美丽乡村”的一个主要途径。然而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景观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前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公路景观设计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以此来将现有问题有效解决,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文韬 单位:湖南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文杰,徐文辉.美丽乡村建设下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模式初探[J].广东园林,2015(02).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词]:地域文化;江西省;公路;景观设计

1、项目介绍

1.1项目概况

项目为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江西省交通枢纽之一。沿线途径多个主要村镇,全长约38.826公里,路线总体呈北南走向。本项目的建设将起到加强贵溪市南部乡镇与贵溪市联系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当地公路网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贵溪市南部乡镇可以通过沪昆高速、上万高速和济广高速与景德镇、鹰潭和上饶等地区的联系。为今后江西省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发扬和传承地域文化做到极大的贡献。

2、设计的理念与景观策略

2.1设计理念

打造叶脉形式的景观道路,结合当地生态资源、风土人情、传统地域符号等串联在全路段,合理规划景观区域,使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更好的造福一方群众。

2.2景观策略

以公路为主线,巧妙运用传统造景中的藏、透、露、诱手法,并划分七大节点、九大景观段落。形成统一具有特色的安全的景观带。

3、地域文化在江西省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各节点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根据沿线自然人文景观、交通经济发展,建立七大地域性景观节点。

第一节点。考虑在此结合象公园入口广场进行景观节点打造,起到宣传和带动S206公路景观体验的作用。该节点主要以结合象山公园入口广场来提供S206乡村旅游公路宣传和欢迎游人体验乡村旅游和公路起点标志作用。

第二节点。紧邻南山村国家级花卉展示厅。节点景观打造考虑为贵溪市农产业发展宣传旅游打造整体展示科技教育中心提供文化宣传和带动作用。节点从徽派建筑中提炼文化符号,并抽象化、简洁化并运用到现代造型廊架之中。

第三节点。节点公路两侧杨树树形优美,两侧佛手瓜,水果采摘园等农产业景观丰富,公路景观设计考虑保留现有杨树,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离,保护现状生态景观的同时让游人更加接近自然。

第四节点。节点用地位于现状公路与新建公路交叉地带。一颗600年古樟树位于用地之中,现有保护形式简单,环境比较杂乱。景观打造需要解决古樟树的保护与旅游休闲作用,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景点。

第五节点。节点现状用地为两片竹林,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自然环境优美,适宜打造为供游客驻足休息、游玩的景观节点,体验幽幽竹林与临水而憩的景观环境。

第六节点。地理位置优越,现状景观单一,由于公路路线的调整,重新进行景观环境的打造。该节点处于交叉路口并设置有环岛,景观需优先满通的功能性、指示功能。三角岛场地内植草,并利用红砂岩布景,使景观在岛内形成岩石园。营造景观融合的效果。既突出地标性作用,又贴近自然,利用自然表现手法彰显交通功能。

第七节点。现状用地自然环境优美,通过对现状环境的规整组合,结合新建桥梁,打造优美清净的乡野休闲广场景观,体现农家生活趣味。根据现状环境特色,结合景观主题和功能需要设置景观设施。

3.2各路段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段落一,位于山区,路域环境较好,山体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制定了景观方案。道路沿线布置常绿乔木油松、木芙蓉和紫荆以及常绿灌木海桐球,观花灌木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金森女贞。植物组团搭配栽植。

段落二,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有挖方边坡。此段落选用常绿树油松,搭配海桐球、红叶石楠球栽种,毛杜鹃和金森女贞做成地被绿篱。

段落三,榇逭蚺锒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景观方案以“透景”为基调,植物多运用春景植物杨梅搭配朱砂桂、樱花、紫叶花桃三种花灌小乔木,灌木球类选用常绿的海桐球和小叶女贞球,地被植物采用小花栀子和毛杜鹃。

段落四,位于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两侧杨树树形优美,景观绿化对其保留。也起到了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作用。设计方案与段落三相同。

段落五,两侧为水田,局部老路右侧分布有零星花卉乔木种植园。景观主要采用“借景”的手法,垂柳作为行道树稀疏栽植,花灌采用黄花、粉花夹竹桃、西府海棠交替栽植,明快的花卉色彩再加上火棘球间歇栽植。地被金森女贞显黄绿色,加之龟甲冬青搭配,和道路两侧的水田遥相呼应。

段落六,呈微丘地貌,局部有水田、旱地。

此段落植物选配打造秋景段,选用色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贴梗海棠和八月桂。球类植物选用红叶石楠球和火棘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金森女贞和龟甲冬青交替栽植。植物布置疏密有致,色彩和谐绚烂,将秋季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段落七,位于道路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路面情况良好,路域环境较好。道路沿线布置落叶乔木水杉,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两种花灌,地被植物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龟甲冬青。

段落八,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山体松林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此段落在植物选配上,选落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球类植物选用常绿和色叶的山茶、红叶石楠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龟甲冬青和金森女贞。

段落九,此路段主要是水田区域,沿线有大量成块连成片状的稻田。段落以“露”为基调,让视域更加开阔,植物搭配上,以黄山栾作为骨干乔木,搭配腊梅和花石榴,球类植物选用山茶和茶梅,地被植物选用红花继木、大花栀子。

4、总结

在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将地域性文化提炼渗透到项目中的每一处细节,使得公路与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交流。依照公路景观地域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方法,确立公路沿线景观主题,设计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节点和景观段落绿化设计,以及全路段景观设施的完善与美化。就此希望通过总结实践项目的心得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对以后的工程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

[2]何跃.吕蓓.公路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实例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

[3]熊广忠.论公路美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公路学报.1994年第1期

[4]杨金泉等编.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汇编[1982-199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文3

关键词:私家花园;景观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岭东紫郡某别墅私家花园景观绿化工程位于昆明东郊昆石路乡村高尔夫球场东侧岭东紫郡小区内,主体建筑为欧式现代风格建筑,花园绿化用地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土质为瘠薄的黄壤土,有极少量植被,但无利用价值,此外还有部分可利用岩石。在此基础上,通过景观设计力图创造一个功能相对完善、交流流空间合理布置、景观效果突出的花园环境。

2 设计构思及方案

2.1 设计构思

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创造层次丰富、和谐生动、温馨自然的现代园林景观精品。植物景观以突出建筑的形体,形成竖向围合感和立体层次感,并兼顾开敞空间视线的通透性。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结合现代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注重景观意境的创造。在塑造空间上从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出发,把花园建设成步移景换、小中见大、意境深远的山水园林。

图一设计平面及效果图

2.2 设计原则

(1)景观设计要求品位高雅,具有持久的审美效果;

(2)细节设计强调高度人性化、安全、维护保养方便、经久耐用;

(3)绿化配置上要做到富有层次感、错落有致。每季应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四季有花赏并兼顾良好的嗅觉和愉悦;

(4)选择造型好、长势好、上档次的花木作为造景的主要材料;充分体现“香”(植物的芳香)“艳”(大自然的季色)内涵,辅以四季观花、观形、芳香的园林花卉植物,营建生态型的环境景观;

(5)采用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巧妙的利用地形地貌,合理运用乡土花卉和乡土树种,既经济实用,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和景观特色;

(6)部分采用高大乔木,达到立地成景,使园林景观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7)突出人的审美趣味和人的活动内容,强调人的生活习惯和参与性(憩坐和五官的体味)。

2.3 景观设计方案内容

2.3.1 整体方案

整个花园以人为本,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性,反映现代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环境,融“自然、优美、休闲”为一体;按照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配置功能,力求满足人本要求,提供一个良好的园林景观环境。大门的风格与别墅建筑相统一,使人行与停车相分开,做到安全可靠,灵活方便。进入园内,在右侧设保姆房,整个保姆房采用塑假山石的工艺进行处理,在假山石上留有种植池以便植物良好地生长,使其与环境充分地统一起来。在别墅的正前方为疏林草地,周围用层次丰富的乔木、灌木、地被等将此空间围合起来,这样可以保证不妨碍室内采光,出门便有一个良好的视线和开阔的空间。透过开阔空间映入眼帘的是右上方的叠水瀑布,水自山顶飞流而下,景观池内种有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充分体现了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相互呼应。流水的穿过石间,汇入别墅右侧的主景观水池中,水池驳岸采用自然式布置,并植于肾蕨、马蹄莲、旱伞草、再力花、香浦等。水顺势蜿蜒而下,经过一座小桥后到达别墅后院,这里有游泳池、六角景观亭、四角亭等园林建筑及小品,配置的植物主要有大树杨梅、山玉兰、滇朴、香樟、云南山茶、红梅、桂花、红枫等乔木,地被主要有云南含笑、鹅掌柴、八角金盘、红叶石楠、野生杜鹃、比利时杜鹃等。

3 施工流程及工艺

3.1施工流程

整个工程包括园林建筑工程、人工塑石假山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安装工程、种植工程等,施工流程见下图。

图2施工流程图

3.2 施工工艺及技术

3.2.1 三重檐六角攒尖亭

设计中亭子为两重檐的六角攒尖亭,由于业主的要求,最终施工中改为三重的六角攒尖亭。施工图设计中增加了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与柱连接,以保证三重檐的六角攒尖在回填土上的安全。

3.2.2 四角攒尖亭

四角攒尖亭为全木结构,采用现代亭的方式来建造,在古典(三重檐六角攒尖亭)与现代(别墅主体建筑)中间起着承接的作用。

3.2.3 塑石假山工程

塑石假山制作的原形为昆明石林景观,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台基,用角钢做骨架,Ø6钢筋造型成石山,再用1000目钢丝网做表面骨架,在表面骨架上抹1:1的水泥砂浆。

3.2.4 水景工程

水是现代造园艺术中尤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水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放好线以后先机械和人工进行开挖水渠,再做钢筋混凝土底层和防水,最后贴卵石做驳岸。

3.2.5 园路

首先满足行车、行人的安全,其次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营造花境、曲径通幽等景观,园区道路的路面,在保证路面强度前提下,以铺装作为整体的道路路面,局部做一些毛石、卵石装饰或彩砖装饰。地面铺装材料主要选用乡土天然材料,如卵石、砂岩、板岩、粗面花岗岩等,取消一些硬质地面,柔化路面确保花园内环境清新朴质、丰富自然。

图3施工过程中效果

3.2.6 植物

植物配置:整个花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展现具有特色的植物材料,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花卉树木,有机的组合,合理的搭配,并形成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景色独特的景观。植物通过变化、统一、平衡协调和韵律等配置原则进行搭配种植。根据不同的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要求,把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树种、花木的植物有机组合。绿化布局有规则而又丰富变化,以取得整体和谐,春、夏、秋三季有花,冬季有绿的开朗空间。种植设计中考虑到花园内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局部效果的特色,在总体植物配置上,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手法,通过散植、丛植、孤植、混植等不同的配植方式。力求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植物生境,强调不同的植物造景,利用具有丰富的姿态、季相等观赏特性,创造不同的空间序列和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生态绿化观赏效果。使植物巧妙与地面铺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植物选择:以亚乔木、花灌木为主,体现其良好生态环境效果。地被以叶色苗木和花灌木为主,形成局部大片色块,体现亮丽的植物图案线条美和韵律美。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文4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敢为人先,工作启动落实快。市、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动员会议召开以来,全乡上下积极谋划、迅速行动,快速推进。一是迅速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乡长任组长,相关党政领导任副组长,各村书记、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设办,具体负责全乡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分解、协调指导、数据汇总、资料整理、上报信息等日常事务。各村由村书记负总责,并明确专人抓具体工作。全乡上下形成了完善的美好乡村建设体系,有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加快制定工作方案。乡共九个行政村,各村资源及特色各异,发展优势不同,根据这种情况,乡党委政府专门集中开展调研,通过广泛征集民意,从科学发展角度为每个村建设美好乡村谋思路、出点子,分别对各个行政村建设美好乡村进行了科学定位。我们以《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和《区美好乡村建设2012年—2017年规划纲要》为纲,制定具体工作推进方案。确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和建立工作机制三大原则,按工作推进步骤和时间节点要求,将美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相关领导及部门,将责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形成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落实。通过美好乡村建设议事制度,建立一周一调度、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落实、事后有总结的“三有”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决议的机制。三是全面开展宣传发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离不开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让每一位群众知晓这项工作,支持并参与进来是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大力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典型示范带动工作全面开展。我们以开辟宣传专栏、悬挂标牌标语、媒体报道、专题讲座、乡村干部入户和外出学习等方式对群众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截至目前,全乡共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美好乡村示范点5批,300余人次;制作标牌横幅100余条(块);开辟专栏10余个;走访群众100余户,500余人;先后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5次,传达省市区的文件要求,播放美好乡村专题片,让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有个直观感受。全乡形成了乡主要领导牵头、联村领导负责、村级单位实施、群众自觉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因地制宜,齐心协力推进实。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乡党委、政府把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积极做到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确保此项工作发挥应有实效。一是科学谋划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力求规范。对乡域总规进行完善,科学编制“乡美好乡村建设”近期、中期和远期建设规划和集镇组团控制性规划;建立了美好乡村建设议事制度;联系设计单位,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方案和农民主题公园规划方案,目前,两规划方案基本成型;成立美好乡村建设村民议事自治组织--村庄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组织人员对村庄现有的人口、房屋面积进行调查摸底,征求村民代表和周边企业对村庄整治的意见和建议,为村庄整体规划方案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组织实施时,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提供菜单式改造方案以供选择,力求工作细致、规范,不留后遗症。二是确立美好乡村建设重点,工作力求亮点。根据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文件要求,首先选择将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制定出村庄整治初步实施方案,成立村村民理事会,完善相关制度、章程,在理事会全程参与和监督下进行改造工作。截至目前,投资2056万,包含村村庄内污水收集项目在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程已近尾声,预计年内可陆续完工。市新农办支持的村庄亮化工程--4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有32户意向改造,已经丈量28户,首批村民房屋改造工作已经开始;着力推进水源地保护搬迁和安置点建设工作,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内3468户、9070人安置意愿调查,初步确定安置点。三是合理安排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力求实效。在积极进行农户房屋改造的同时,相关配套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积极联系设计单位,同步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及绿化景观设计工作;确定施工队伍,按照农户自选原则,施工队伍以村民自选为主,由农户自行聘请施工队伍。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积极探索崔岗艺术家创意村打造,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高品位、上档次的艺术家聚集的村落。目前,已有香榭画廊等为代表,以摄影文艺沙龙、雕塑、陶艺等为内容的10余户艺术家先后入驻。

(三)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开展好。美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效果明显不明显”为该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指针,融入到全过程。一是惠民政策好。工作中,我们坚持一线工作法,以群众为主体,尊重相关群众意愿,改造方案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尤其在资金投入方面,坚持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投入为辅的指导思想,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二是利民服务好。我们要求乡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简化工作流程、坚持服务到位,让居民足不出户的办理相关手续,把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想好、做好、解决好。在重点进行各示范点建设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也同步进行中。2800平米集镇农贸市场建设正在进行,年底可服务于民;拟新修的三岗路,崔柴路,森绿成刚园区道路,孙大路专家论证会已开;集镇户污水收集工程正在建设;2个景观拦水坝和提升泵站招标完成;集镇安置点控规即将出台;对滁河干渠桥,瞿嘴东西2桥进行危桥检测,积极争取市交通局专项资金进行改造。三是建设效益好。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成效日益凸显。通过农户房屋改造和配套设施提升,将从根本上改善全乡环境面貌,丰富国家“AAAA”级风景区内涵;通过改造前后房屋出租、农家乐改造等,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经济实力;通过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完善旅游线路,打造新看点,提高“一产三产化”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组织落实、大力宣传推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2013年,主要落实好以下项目建设:

(一)改造项目。根据规划设计方案,立即启动农户房屋改造工作,在年底前完成沿路两边的农户房屋改造;2013年1-3月,对村庄内所有的房屋进行重新刷白,对村庄内的环境进一步进行整治;公共设施及绿化景观等,计划在12月初完成施工图的设计,编制项目预算,报区美好办批准后,在12月履行工程招标程序,在2013年元月开工建设,在2013年3月中旬工程完工;在2012年12月中旬,完成村庄内2座工厂的搬迁工作;同时,做好村庄内的产业提升工作,制订奖补政策,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引导桃蹊农业和佳诚农业做好产业提升工作,配合桃蹊农业做好桃花节的筹备工作。

(二)国家级垂钓休闲示范基地项目。积极引进国家级垂钓休闲示范基地项目,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争取上半年落地并开工建设。

(三)农民主题公园。尽快确定规划设计方案,报区委、区政府审批,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实施时间和步骤,并把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对外招商。

(四)自行车绿道项目。调整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报区委、区政府审批。

(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并申报验收。

(六)农民体育水上游乐公园项目。在市规委会批准规划方案后尽快组织实施,争取2013年6月开园。

(七)乡域主干道修建项目。配合住建局做好项目的设计和征地拆迁等协调工作。

(八)高标准实施一至两个省级或国家级试点项目。督促企业尽快拿出设计方案,力争早日实施森绿成刚现代农业观光园和森绿成刚徽一庄会所等项目,打造服务省会的绿色精品都市农业观光基地。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学科是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学科,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同时注重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精神。与文理科课程相比,艺术设计课程具有表现性、技能性、技艺性、实践性等特点,多为项目化授课,时间较为集中,很多课程需要进入社会或企业了解学习。

1 项目化教学培养计划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项目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

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修满的总学分与学校规定一致。学生除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其它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发展课将对应具体项目进行学习。并针对培养计划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明确了每一各门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和需要学习的课程,提炼出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图1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的项目化教学的培养计划。

2 项目化教学的工作流程

以专业项目为导向的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工作流程如下:

(接受项目任务―>组建工作室教师团队―>学生选择加入项目―>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开展项目设计―>项目评价总结)

(1)接受项目任务。项目可以是虚拟的,但最好是来源于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的实际项目,而且是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项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因素,并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工艺规范与技术标准,选择具有明确主题和活动内容的典型项目任务。

(2)组建工作室教师团队。每个项目由一名负责人及三名左右的教师组成。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任务的落实及教学组织(如项目课程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检查,以及与企业的联系等)。

(3)学生选择加入项目团队

学生在第一二学年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第三学年开始进入项目工作室,完成项目课程(专业课)的学习任务。

(4)制定项目教学计划

下面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可以将项目分为四个,分别是住宅景观设计项目、城市公共景观设计项目、旅游景区规划项目和乡村政治项目,表1是住宅景观设计项目的阶段性工作介绍。

(5)实施教学计划。进入到项目的具体阶段时,指导老师大致需要做以下工作:

一是项目任务导入,学生进入项目后,由项目负责老师下达项目任务,使学生明白在该项目完成后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是项目相关知识分析,由指导老师带领学习各种流派案例的设计过程与解决方法。

三是项目方案制订,要求学生借助查阅相关资料、手册、市场调研等形式手段收集所引入项目信息,了解项目背景,制订工作计划, 明确小组分工与个人岗位责任,完成任务书与实施方案,导师全程给予相关指导与建议。

四是项目任务实施,设计团队配合企业或客户为设计方案选择施工单位参加工程招标会,作为设计顾问解答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问题。在施工配合阶段对施工单位技术交底与现场督导。

(6)项目评价和总结。

评价方式: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每个阶段的指导老师评价、行业专家与社会评价的方式进行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主要看学生在项目的过程表现。总结: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杨艳石,赵仕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制和项目化制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6.

[2] 曾赛军.以专业项目为导向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教育,2012.

[3] 钱原平.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09.

作者简介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设计教育;文创产业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因此“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决定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职业院校的重要历史职责。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参与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成为“乡村合伙人”为例,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文创产业的意义与参与对新农村建设实施智力输出的实践。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是和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建设的协会。该协会以湖北创新与发展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助推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中国为宗旨。乡村文创产业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如何以文创产业为抓手,将一、二、三产有效融合,充分整合资源,真正带动农民致富,产业增值,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回望过去,一些工商资本的直接入侵与主导,导致形成一些乡村发展的穿衣戴帽的追潮之举。[1]一些现代化的建筑放在农村山清水秀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就具有以下的意义。

1 高职设计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文创产业的意义

第一,高职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创产业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存在服务的片面性和服务的缺失。[2]具体为高职院校服务于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少;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多,服务于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少。

第二,目前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遭遇瓶颈。一是农村环境差,早期对农业建设的漠视导致其环境的脆弱。要么规划无序,要么粗暴开发,不可持续发展。二是由于农村教育及人口的空心化,导致其智力资源严重不足。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的蔓延导致民众拥有大量对农村环境及物品的需求而真正新农村建设应该惠及所有农民,只有这种针对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实现该目标。农村教育水平和生活观念落后不利于农民掌握技能。而地方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为新农村发展输送实用型人才是其重要的职能。高职设计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地可以对新农村进行智力输出,帮新农村“用情怀说话,替农民办事”。探索一条解决当今乡村社会秩序重建与乡村产业发展并进的路子。

第三,高职设计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创产业可以引发高职学生创业的新天地。学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可以进行产品包装,品牌建设和推广以及网络营销等项目。

2 高职设计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创产业的实践

我们本着“四位一体”现代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即群众为本、产业为用、生态为体、文化为魂服务新农村。具体思路和方法是: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合作,与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订协议,以罗田县张家冲示范基地为支撑搭建二个服务平台:一是文创设计创意服务平台。学院以项目为依托,组建由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为核心的创意服务组织,成立若干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团队,通过区域性文创服务,实施文创人员入户工程,开展创意服务。二是人才支撑服务平台。高职艺术教育要向新农村输送合格人才。所谓合格人才,是指“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建设人才。培养这些合格人才,必须创新机制体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质量。培养和造就出有创意、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学院在搭建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服务平台过程中,在专业的建设和课程改造中下功夫。尤其是把部分项目课程的方向和触角伸向服务“三农”中去。比如项目课程《景观及乡舍建设》、《品牌策划与推广》、《淘宝网店运营与管理》等。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走进新农村的建设。

2.1 《商业景观设计项目》实施大纲

《商业景观设计项目》课程是本课程是景观专业大三学生上学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此项目课程根据项目改革,主要上课内容是针对罗田张家冲乡村的改造设计进行。通过此项目要求学生学会了解和分析乡居环景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涉及的条件:区域文化、便利交通设施、构成人口、消费趋势、经营模式等,对乡居环景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态势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了解乡居建设中的功能形式及分类,掌握乡居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考虑农村环境的功能性和空间的特性;处理好农村、农民、农业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完成本项目,应达到如下具体的要求:了解乡居设计的原则和面临的现状、乡居设计过程中对乡土元素的整理和运用。掌握设计分析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掌握用sketchup效果图制作、文本和展板的排版能力。对设计方案表现,总平面图、断面图分析及效果图能进行扩初细化,对景观设计的尺寸的感知及控制能力逐步加强,CAD的更加熟练掌握与应用等。

2.2 实施过程及最终效果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湖北省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张家冲,其中一个餐饮空间进行改造。在这个案例中,原有的场地建筑风格明显有自己的特色。室外景观规划自然,道路上没有太多设计,需对道路和景观结合自然条件进行功能划分和道路分级处理。建筑舍内比较破旧、物品堆放杂乱。拥有大量的乡土元素确没有通过设计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进行整理。

具体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风貌,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室内尽量少的拆除墙体,空间的分隔以农民家具、白天等软装进行空间区域的限定,以保证室内空间的灵活可变同时也能更好地留存原有结构,体现历史感。通过从周围场地的田间小径元素进行提炼而来的曲线元素结合乡土元素铺装和少硬质景观的做法,不仅能体现其与环境的联系,同时也可以体现包容的文化。

在农村结构简单的建筑和空旷庭院中加入设计,摒弃原来设计中的现代元素和偏离乡土的材质。在乡村,简单才是美学,留白也是一种美的设计,突出的形式感和设计感在这显得格外多余,自然的原生态的才具有亲和力。因此,回归原始,坚持“少即是多”的设计原理,深入乡土设计主题,从朴实出发,回归自然。

2.3 在“乡村合伙人”平台中,高职设计教育对新农村进行智力输出

一些见识过城市繁华,有一些文化知识和经商头脑、组织意识的中青年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主人,他们熟悉热爱农村。他们愿意将自己在城市中的原始积累带回家乡。他们的参与一定程度上成了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也要看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他们或眼界有限,或资金不足,或缺乏审美或缺乏运营头脑和经验。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对他们进行智力输出。

在乡村文创产业的发展中,要注意发动群众和引入社会力量。一些建立好的民宿、餐饮要成立由村民组成的监管部门,同时高职艺术教育可以提供社会力量对村民做培训。因为村民要参与到民宿或者餐饮的经营和管理中来,必须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具体可以进行如下智力输出:对村民进行烹饪、茶道、服务礼仪、传统仪式、插花、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培训。让村民掌握民宿或餐饮的经营方法,让他们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可以真正成为新农村的主人。

在罗田张家冲,农民最擅长的还是农业生产,可是农民在农业销售、最大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力量薄弱。高职艺术教育以《品牌文化建设与推广》《淘宝网店运营与管理》等项目课程为载体,用当地特色农产品比如板栗、红米、竹子、茶叶等为具体案例,教师带领学生做线上和线下运营,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进行品牌管理。让农民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获取最大的利益。

总之,高职艺术教育通过选择若干适用性项目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探索和积累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培养的经验,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村建设进行智力输出,加大地方高职艺术院校培养新农村建设文创人才的力度。在以上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工作的开展中,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会越来越有地位、有作为、有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