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基层文化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基层文化活动范文1
关键词 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基层文化部门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群众文化的发展
从全国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情况看,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素质不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体制不顺,压力不足,出现条块分割,很难协同的情况,文化专干的工资全部归乡镇管理,造成了这些专干学习松懈,转岗频繁;二是基层文化部门的进人标准不高,一般不考虑进的新人是否有文化专长,导致整体素质不高;三是基层文化部门的培训不足,经常因为经费的问题而使培训的次数十分有限。这些因素使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出现了严重的阻力,无法适应当今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步
党的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基层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强。目前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虽然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不多,而现在日子好了,人们空闲的时间也多了,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基层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及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社区活动还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
目前,基层群众经常自发的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形式在不断的丰富,有有街道社区的合唱队、舞蹈队等等。虽然,相关部门组织的送文艺下社区活动搞得很有特色,也深受农民群众的喜欢,但是开展的次数十分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四)文化机构的运转乏力,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文化站是负责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基层文化重任的。图书馆是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因此在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图书馆面积偏小、档次偏低、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的速度缓慢。作为最基层的社区级公共文化机构或文化室设施更差、经费奇缺、缺少一些管理人才,等于名存实亡,给群众文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口味、特色、品牌、载体。
(一)口味
口味是强调群众的喜爱与兴趣,是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和谐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下,将人民群众的喜好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计划经济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突出的是宣传,不顾群众的感觉;进入市场经济后,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社会开始提倡实现个人价值,张扬个性,因此,文化形式日趋多元化。
首先,做好探口味工作,文化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好调查队,深入的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接触,组织好适合群众口味的文化活动;其次,要培养兴趣,从青少年中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既可以提升人们对体育的爱好程度,又可以培育欣赏口味。[1]
(二)特色
特色是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特色是需要发掘和整合,才能闪耀出时代的光芒,也是所说的地域文化,而地域特色文化正是因为历史的沉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形成的。同时,特色也需要雕琢,将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及表现形式等努力打造成群众文化活动的精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东北的二人转在东北广为流传,是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在过去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经过雕琢后,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大为流传。还比如,在深圳可以结合客家人比较多的特点,开展以客家文化为主的文化活动,比如山歌活动等。
(三)品牌
品牌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支点,实施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迎接市场挑战的一个重要法宝。群众文化活动的目标是向人们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要创建自己的品牌,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民群众中的靓丽风景线。而品牌的核心是创新,品牌创立之后不能一成不变,要以科学的品牌战略使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延伸。
(四)载体
载体是群众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依托,是文化赖依生存的空间,没有载体,文化也就无所依。就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必须将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相结合起来。为了让群众们持久地认同你,就要使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渗透到时展的印记中去,营造成一个记忆点,成为一种精神和习惯。
三、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局面,群众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调节器。因此,要发挥群众文化的积极而特殊的作用。此外,群众文化还是经济发展的助听器,任何经济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2]
(二)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责任
首先,要尽快出台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采用法制化的手段来约束和规范行为。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要明确年度发展的目标和可操作性;其次,要将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中去,加大发展群众文化的力度,政府部门也要真正的担负起发展公共文化的重任来。[3]
(三)坚持经常性工作,不断地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活动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文艺活动看成是重大节假日的欢庆活动,从而忽视了经常性工作,出现了“抱佛脚”的情况。因此要使文化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在经常性工作上下功夫。文化站的主管部门领导要积极的组织活动队进行辅导培训,不断创新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增强吸引力。同时在开展群众文化时,还要相互学习和交流,力求将每一次活动都提升一个台阶。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们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水平和业务能力,使群众文化建设落实到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张颖《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月。
社区基层文化活动范文2
关键词:文化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活动开展;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93-0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精神文明成为人们新的追求目标。文化馆是开展群众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媒介,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基层文化馆与人民群众存在密切联系,具有展示信息文化贴切性的作用,利用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达到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品位和涵养的目的。
一、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积极向上的文化具有激励人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消极负面的文化具有腐蚀人精神世界的作用,导致人们思想呈现出萎靡状态,错误引导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鉴于此,避免人们受消极负面文化的影响,强化文化馆建设,利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达到修养人们身心的目的,通过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提升群众的个人素质和个人修养。由此可见,建设文化馆势在必行。
二、文化馆建设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意义
(一)文化馆建设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学习
文化馆是宣传文化的重要机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基于文化馆建设基础上,基层群众以文化馆为媒介,掌握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与义务,了解国家的文化方针与政策,为正确运用文化方针提供基础。与此同时,基层群众通过文化馆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了解文化深层面的内涵,引导群众主动留心、学习身边的文化,推动基层群众的文化学习。
(二)文化馆建设有利于开展和组织文艺活动
文化馆建设为基层群众汲取文化提供场所,文化馆通过文艺活动的形式,达到宣传文化的目的。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引导者,是传播文化的主体。在建设文化馆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与价值,开展和组织文艺活动,展示文化魅力,促进文化建设。
(三)文化馆建设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
构建和谐社区离不开每一位社区群众的努力。文化馆具有向社区群众宣传文化的目的,提高群众鉴赏文化的能力。同时,文化馆通过文艺活动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陶冶群众的情操,提升群众的个人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达到建设文化馆的目的。
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颖
目前,文化发展情况难以适应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致使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形式单一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文化馆文化活动具有大众性,其以所有群众为对象,难以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基于单一形式下的文化活动,导致群众出现文化鉴赏疲劳等问题,达不到开展文化活动的实际目的与意义。
(二)文化活动设施不足
文化活动专业设施不足是阻碍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而且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效果不佳。由于当地政府对文化活动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致使基层文化活动的资金设备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活动基本设施得不到更新,直接影响文化活动开展效率。
(三)文化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
工作人员是文化馆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实施者,是影响文化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由于高素质人才集中于科技创新事业上,致使文化馆缺乏专业性人才,导致文化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成为普遍问题,严重影响文化馆文化活动的发展。一方面,文化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对文化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难以准确把握文化活动的精髓,导致文化活动质量难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致使文化馆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以不认真、不负责、不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严重影响文化馆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强化文化馆建设的有效措施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是高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保障,为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目的难以达成,阻碍文化馆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以基层情况为依据,注重文化馆建设的问题,优化文化馆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与价值,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保障。
(一)优化文化馆内部结构
近几年,我国实施文化体制深度改革政策,文化馆以文化活动基地的形式存在,必须以时展相符合,实施文化馆的全面改革。其中,优化内部结构是文化馆改革的关键。针对文化馆内部结构而言,一方面,需适当调整文化馆内部的人员结构,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适当增加年轻血液,为文化馆建设带来新鲜活力。另一方面,细化文化馆内部职务,将文化馆发展目标分化至不同的部门,再由部门细化至每一人身上,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强化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保证文化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高文化馆工作效率,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文化馆奖惩制度
制度不仅为工作提供方向,而且是约束工作行为的有效措施。因此,为强化文化馆建设,必须完善文化馆奖惩制度,规范文化馆工作流程。奖惩制度与文化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直接相关,与文化馆文化活动开展状况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文化馆应完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及时给与奖励,对于表现差、工作效率低的员工给与适当的处罚,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促使员工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迫使其更好地为文化馆服务。
(三)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文化馆工作人员是文化馆开展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文化馆整体形象的展示,是文化馆服务水平的体现。因此,文化馆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素质培训和教育讲座,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文化素养,引导文化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文化馆服务意识,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优化文化馆整体形象。与此同时,利用文化知识宣讲等形式,指导文化馆员工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馆员工综合能力发展,提高文化馆工作质量,迫使员工以多视觉看待文化内涵,为创新文化活动奠定基础,保证文化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
(四)文化选择科学化
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是文化馆的根本目的。作为文化活动的主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以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依据。与此同时,群众仍扮演着文化创作的主体,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发展。针对文化馆,在选择文化时,需以当地的文化背景与特点为依据,结合当地的风俗,适当进行现代化创新,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提升文化馆知名度,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馆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措施,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可靠手段。因此,为提高文化活动开展质量,文化馆应在优化文化馆建设基础上,以当地文化积淀为依据,结合创新性思维,开展特色化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熏陶作用,培养群众的文化素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峥.浅析文化馆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J].金田,2013(10).
[2]徐群.群众文化活动与基层文化馆建设[J].文化月刊,2010(Z1).
[3]吴秀平.试论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04).
[4]徐学富.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科技视界,2015(23).
社区基层文化活动范文3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存在问题;有效途径
前言
从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来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社区建设在手段和方式都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社区文化部门对群众的兴趣爱好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根据群众的兴趣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活跃了社区气氛,构建起了和谐的社区环境。基于这一认识,社区群众应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应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社区文化氛围,提高生活质量。
1社区基层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社区文化建设是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是融入社区各民族、各区域民俗文化特色的小区文化,它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推行文化强国战略的最为基层也最贴近人民群众的文化综合体,它有着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空间,是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相互联系的最接近也最有效的基层和基础单位,社区文化的有效活跃开展,起着调动社会文化气氛及和谐社会风气的作用,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发展桥梁。社区文化是在中国实行现代化建设下,全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之际得到重视,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以社区为依托,以文化活动家为载体,以宣伟党的方针政策为路线,以活跃人民群众文化为目的,在性质上,它具社会性,参与和服务对象都是社区的长期居住居民;在内容上,它贴近生活,所展现的文艺方式都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文化元素,它不断提炼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的情景和生活气息;在形式上,它具有开放性,主要对象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群众。社区群众文化以它独有的方便性,集教育性、娱乐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并及时地发映了社会的不同层面的诉求,提高社区居民自身素质和主人翁意识,有效地拓展了社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空间,吸引和带动、活跃社区的精神面貌,促进邻居关系和睦,减少社会关系紧张、关怀青少年成长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社区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参与意识不够强。一般来说,一项活动的参与面达到20% 就属较高了,而目前我们的活动参与面与其相比相差甚远。老年人是文化活动参与的主力军,在职职工及青壮年参与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
(3)社区文化管理及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在社区,文化设施主要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而这些设施的活动面积就达不到所需标准,且有的设施陈旧老化,无资金更新,至于新的文化设施建设更不可能。这在客观上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
(4)社区群众文化人才缺乏。目前许多社区居民委员会就无文化人才,而且参加文化专业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也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完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途径
3.1加强管理,完善社区群众文化的运行机制。
建立合理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实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实行的临时性政策,从而才能逐步完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区群众文化运行机制,需要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工作构想和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任务目标以及落实措施等。
3.2加大资金投入,在评比中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规模和层次
通过评比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规模和层次,就是要经常开展具有艺术特点和个性的社区文艺表演活动,不断更新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改善社区文化活动的设施和环境。只有这样,社区群众文化才会在规模和层次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采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政府要加强重视,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给予专项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可以由社区自筹,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由社区群众集资或者吸引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对其进行资金赞助,为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在充足的物质条件保证下,要重点对老旧的群众文化场所进行改造或者新建,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购置多种设备以满足群众的活动需求。同时,社区群众也要多爱护场所的设施,让更多人享受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所提供的服务。
3.3“三项到位”
(1)组织运行到位。社区群众文化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的内容来说,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融入时代主题、社会庆典的范畴之中,适时开展主题性活动,以调动社区文化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它们中的潜能。开展组织红歌大赛等主题性活动,组织上百支社区文化队伍的参与,极大地调动了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人才培养到位。要使广大社区在社区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应有的作用,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通过居住在社区中的离退休文化专业人员的优势,实行身边传帮带、做好主力军;另外文化主管部门、文联及各种协会应发挥人才优势、开展驻点挂牌培训、培养、给予专业输送、提升社区文化水平。
(3)市场准入到位。通过不同区域,不同人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形成自有特色文化样式和品牌,以市场之手,让社区群众文化走出“闺房”,让社会认可,成为大众的精神食粮,这样既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传承,又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让市场成为社区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总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创造社区融洽的居住氛围,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形象,也有利于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在其中融入对居民的德育教育,对推动我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群众的兴趣爱好,构建有意义的社区文化活动,鼓励社区群众参与其中,发挥社区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路选萍 .新时期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15).
社区基层文化活动范文4
关键词:群众文化;现状;基层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1 引言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必须坚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大力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让群众能够最大化地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从而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其次对如何有效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2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状况
2.1 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如今,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导致各级政府将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经济的贡献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并未对其有充分的重视。有些领导甚至简单地将群众文化建设理解为年中举办的几场文化演出、组织一些文化比赛或者是仅仅放几场电影等等,从而忽视了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阻碍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
2.2 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内容匮乏
由于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普及度不够,我国仍有许多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如打麻将、看电视此类较简单的娱乐方式。同时,因为城市发展较农村迅速,小城镇或是农村有较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文艺青年外流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也间接导致了地方基层文化群体人员的流失。再加上一些乡镇有关文化方面的工作人员对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态度不正确,文化素质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使得乡镇的文化工作建设一直是停留在以前的水平,发展迟缓。除此之外,对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不够,设施落后等,也都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尽管乡镇会有一些文化部门组织文化活动,如“三下乡”等,但由于活动的次数不多也不能在偏远乡镇开展,由于条件的限制,城市中较为流行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很难扩展到农村地区。
3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对于上述情况,笔者将从五大方面分别阐述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建设的途径。
3.1 培养骨干,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其重要保证是打造一支拥有较强政治素养以及精湛业务技术的群文工作队伍。群文工作者的职责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这四大职责。文化服务中心要重视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努力寻找具备有真才实学,有团队精神以及乐于奉献的人才组成一个文化骨干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以后,将其派到实践工作中进行锻炼,使知识能够充分得到实际运用,从而提升群文工作者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并逐步把他们培养为能够服务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队伍。尤其要重视对一些有着创新想法以及具备领导能力人才的培养,以指导群众文化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注重对街道社区的一些业余文化爱好者的培训,做好街道社区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促进各种活跃的文化活动团队的形成,并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干部的专业水平及其管理水平。
3.2 深入基层,根据群众的需求制定活动计划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同时也趋向多样化。针对这种情况,则需要文化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中,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成为朋友,真正了解群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想法,从而把握他们的实际需求。文化工作者只有真正地了解了群众们的想法和需求,才能够制定出满足群众真实需求的活动蓝图,做到有的放矢。对文化活动计划的重视就是对人民群众的重视。因此,地区文化服务中心在每年都需制定出系统的、实际的、全面的以及操作性强的活动计划,在文化骨干队伍的带领下将每一项方案都能具体落实到位,保证制定的文化活动都能如期开展。
3.3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项建设所需费用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而保证政府每年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建设有足够的资金,并且其投入增幅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同时,财政局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各种文化设施,积极探索一条政府投入保障体制,并设立专项部门承担监督文化资金利用情况的职责。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同时,需鼓励并正确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队伍中,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服务的提供等,积极完善有关的经济政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建设的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
3.4 共建共享文化资源
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点是懂得如何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其中资源主要分为三大类: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对于人力资源的建设,首先要积极寻找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将其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人才队伍,并重视对文艺工作者或文化骨干活动制定、策划、组织能力的培养;对于物质资源的建设,可以多利用学校、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以及现有的各种文化设施,采取措施对其加以利用,鼓励居民积极在公共场所创办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活动经费方面,则可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筹资工作,同时建立科学的筹划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以及文化的发展。
3.5 实现多元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利用多元化主体运作的方式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化活动的内涵,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运作主体多元化指代创办文化活动的主体多元化,即文化馆(站)、文化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学校一些群体组织,都可以参与到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建设中,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例如,可以依据不同社区居住人群的特点、层次结构,因地制宜结合需求发展社区文化,积极开发社区文化资源,鼓励并调动社区业余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创办各种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从而促进社区文化的全面开展以及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或者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使学校成为传播基层群众文化的载体,如组织唱歌比赛、跳舞比赛、体育运动、诗歌朗颂会、书法绘画展览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并通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使校园文化融合于校外文化,吸引基层群众积极参加。再者,可以对工会组织以及职工各种文体协会的重要作用加以利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发展。如举办职工演讲、唱歌、摄影等比赛以及各种展览,使企业成为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基地之一,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已然成为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基层文化的重要内驱力。只有充分发挥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并在群文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及大力推动下,才能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得到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丰富且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从而实现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永良.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科技资讯.2007(07).
社区基层文化活动范文5
一、具体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
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对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为积极实施文化强区发展战略,去年下半年,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专责小组,抽调骨干力量,落实专门经费,不定期研究工作。还印发了《××××区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专责小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做到认识、责任、人员、经费、措施、工作“六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近日,区委、区政府特别邀请了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王瑞璞作专题报告,进一步提高全区干部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业务水平。
(二)打造文化阵地,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我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文化建设从来没有放松过,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在载体上求创新,在环境建设上求档次。
1、加强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和改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近年,区委、区政府投资近两千万元建成了端砚文化村展览馆,现高起点规划了端砚文化村系列配套建设,努力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旅游品牌。策划包装区文化活动广场项目进行招商,重点发展端砚文化、宋文化。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睦岗镇出头村等一批新村建成了一批有文化内涵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各镇村、街道、企业也高度重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文化网络。
2、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近年,我区已投入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达400多万元。今年初,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纳入2006年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多方筹措资金800万元,着力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目标,先后对全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文化活动室进行全面改造,其中面积最大的达480平方米,一批达150平方米以上。还建起了1个1700多平方米,设有舞台、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的羚山社区文化广场。结合“星光计划”,部分社区居委会修建了社区老年人文化健身中心,建起了读报宣传栏,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切实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同时,加强“文化共建”的意识。通过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使辖区内的一部分市直挂点共建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活动场所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经过努力,全区形成了“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格局,有多个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学习型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读书活动先进街道”、“全省文明社区示范社区”、“××××省平安和谐社区”、“××××市文明社区”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重视支持和加强图书馆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005年成立了××××省流动图书馆××××分馆,为城区群众提供先进的文化资源。向中国科学院互联网信息中心成功申请了“××××市××××图书馆网站”域名,成为××××省数字图书馆的12个成员馆之一,图书馆网站平台咨询员回答网上咨询排在全省第6位,受到了省馆的表扬。新开辟了在省内极具代表性的“残疾人阅读区”;为方便社区基层广大读借阅图书馆的书刊文献,建起了25个“流动图书馆”。版权所有
(三)创造特色文化,树立文化品牌
在大力推动群众文化的同时,我区积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一是创造重大节庆活动艺术精品。为配合砚都申报和庆祝获得砚都称号,成功举办了2004××××·中国端砚文化节,国内外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众多客商嘉宾参加了端砚文化节;中央、省、市和港澳台新闻媒体报道盛况,凸显了端砚文化节精品效应。专门邀请了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组拍摄《走进中国砚都——××××××××》电视专题片和举办大型文艺晚会,打造了以端砚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特色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每两年举行一次××××艺术节,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机关党委组队参加,每届参加人数达2000多人,活跃了机关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检阅了基层文化的活动成果,是我区规格高、水平高、内容丰富、参加人数多、影响大的艺术盛会。一系列水平高和影响大的文化节庆活动,创出了我区的文化特色,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质量。
二是多元化、多渠道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扶持区青少年宫和一批民营艺术培训中心的健康发展,使其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区青少年宫、迪星艺术中心、海韵童声合唱团、××××合唱团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多次荣获金奖,其中××××迪星艺术中心参加德国汉诺威国际儿童舞蹈比赛获表演一等奖,××××海韵童声合唱团在第三届中国童声合唱节上荣获金奖。《编草席》等一批文艺作品荣获全国、省、市多项奖项。成立了××××区业余艺术团、××××区红叶艺术团、端城美术馆、××××区艺术摄影学会等一些艺术团体,开展送戏、送书画、送电影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去年底,在城区内举办了一场群众广泛参与的“非常歌秀”邦健杯2005××××歌唱大赛,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踊跃是历年之少有的。艺术培训团体的蓬勃发展,活跃了我区的群众文化事业,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如今,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镇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激励创作,扶植文化新人。我区注重繁荣文学创作,开展地方特色文学创作活动。2003年,设立了××××区业余文艺创作奖励基金。打造了“五四”征文比赛和“迎春书画摄影展”两个活动知名品牌,至今已举办了26届,为扶植文学新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省、市举行的各类文化活动比赛中,我区多人多项获殊荣。
(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经济融合
目前,我区抢抓××××城东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机遇,大力培育扶持壮大艺术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业、图书出版发行服务业等文化产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网络服务、动漫创意、网络游戏、文化中介等新兴文化产业。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全区文化产业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比重8%左右;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区从业人数的10%左右。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建设工作活力
1、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快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步伐,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主要是对区青少年宫、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更好地发挥社会公益作用。对区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现代文化企业制度改革,鼓励支持其进入市场。版权所有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我区注重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鼓励有实力和潜力的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把企业的良好形象推介出去。如2004年举办的端砚文化节,全区近20家企业以东道主的身份,积极参与端砚文化节的广告宣传等工作,扩大了企业影响,提高了企业知名度。
二、存在问题
主要有:一是包括端砚文化在内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挖掘;二是基层文化设施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三是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投融资机制还不科学、不完善。这些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社区基层文化活动范文6
作为文化部门的生命线,近年来,文化馆克服了经费不足、人手紧张等诸多困难,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味,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把繁荣群众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举办元宵踩街、正月正全市民族器乐演奏会、书画艺术交流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群众文化艺术周、少儿艺术考级、全省十大艺术童星才艺展阜阳赛区选拔活动、奥运期间在清河广场、鼓楼广场等地转播奥运精彩赛事、承办艺术节广场文艺演出……
这些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陶冶了群众情操,带动了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蓬勃发展,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工作中,文化馆摆正了位置,真正实现开门办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把文化种在基层,如:在春节来临之际,联合市移动公司举办了以“欢乐新农村”为主题的送戏下乡活动、在光华社区开展“送书画进社区”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班、组织知名书画家深入到市武警一支队开展了“送书画进军营”活动、开展“送书画下乡”活动、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期间走进社区、农村等地,举办“千场电影进万家”活动、赴乡镇开展疟疾知识文艺宣传、承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联动演出、开展辅导员进社区等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红红火火,进一步激发了群众自身的文化活力,实现了文化馆特殊的社会存在价值。为基层、社区组织的辅导培训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基层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文化馆在社会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阜阳的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走向全面和谐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活动中我馆也十分注重突出群众文化活动大众性的特点,注重活动是否能走到大众中去,在观众中有多少“存活率”,多长的“存活期”。因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群众,人民群众既是创作者、参与者、表演者,又是文化精神的享有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有气势恢宏、人气旺盛的大型文艺演出,更需要群众自发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