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课程数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的课程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的课程数学

初中的课程数学范文1

你可能遇到的现象

【关键词】浅谈课程初中数学教学衔接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生活中,将产生很大的分化,学困生增多,数学成绩下降,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上进心减弱;“学习力”不足,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情淡落;不良风气的滋长影响更多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教学方法的衔接

1.注意具体与抽象的衔接。数学通过直观教学给人以具体的印象,中学仍需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如学习“正数和负数”概念,通过学习比较熟悉的实例——零上和零下温度引导学生加以区别,进而引出负数这个概念。

2.注意讲与练的衔接。中学生在课堂上持久性不是很强,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讲与练的结合,以保持在一些课中比较旺盛的精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即使反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讲练方法、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类型上可分口练笔练,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3.注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创新是教育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自主是创新能力的起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首先可以从数与计算这一类学习难度较低、前后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开始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再者让学生学习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同时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质疑、迁移、类推、对比、实验、分析、归纳、综合等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学效率奠定基础。

二、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小学里一部分是“死读书”学习方法以简单模仿死记硬背为主;另一部分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不注重挖掘课本功能,更多学生做题只求结果,忽视数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因此开始有意的让学生体会到小学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是不能适应的。坚持严格的常规训练,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这是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要措施。

发挥功能,合作学习创设愉悦、自主的教学环境,学生将学的积极,学的主动,学的扎实,而且都能充分体验着参与的、思维的乐趣。①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培养他们积极思维,学会提问题开始。

引导学生提问,应从七年级开始。针对七年级学生敢说敢问的优点,慢慢渗透,学生便会逐步模仿。②成功的尝试。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尤其是这种表现得成功,受到老师的夸奖,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兴趣和爱好是立志成才的起点,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兴趣,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意义、对中学生尤其如此。这就要求教师的教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灵活多样。如一题多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习惯,使课堂上学生情绪始终高涨。兴趣是带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成功的欢乐可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多次的学习成功,能使学生多次获得愉快情绪,从而为数学废寝忘食,积极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课堂上他们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质疑、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乐此不疲。但不是每个学都能学好数学,在挫折下,有些人就放弃了,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掌握扎实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获得成功和保持兴趣的重要条件。这些现象启发我们:如果学生掌握完整和扎实的数学知识,必然直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喜欢数学。

四、教学内容的衔接

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因而新生入学结合新的内容加强旧知识的复习,是防止和转变后进生先决的条件。数学教材有三个转折点:引入负数;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关键部分,内容的衔接尤其显得重要。

1.引用负数时,注意有理数和小学数学的衔接。开学初我用一定的时间复习小学的数学。这样不仅填补了小学数学的知识漏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到一些新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2.具体数与表示数的字母的衔接。首先从实际引入,用具体数字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实例中的数,从而使学生在以前数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通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注意列代数式,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为下一步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

初中的课程数学范文2

1.问题一:老师讲得太多。

在课改中,老师都普遍意识到要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自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是不能正确地运用于实践。有些老师总是怕自己说少了学生听不懂,于是大讲特讲,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态度可谓认真,可学生的学习效果呢?到底学生是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学懂的还是靠老师讲懂的?有些老师一上讲台就一堂课从头讲到尾,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机械重复,一步一回头,时刻担心有疏漏不周的地方。有时为一个无关紧要的细小问题也要纠缠几分钟方肯罢休。二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课本、教参和有关教育教学报刊上的内容,把类似的内容一一搬进课堂,教学内容成了参考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三是任意拔高。有的老师任意拔高教学难度,把应在八年级讲的内容放到七年级来讲,这样,难度提高了,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什么“超纲脱本”,全抛到了九霄云外,同时也把学生带入了云里雾里,搞得稀里糊涂。

2.对策

一是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领域的目标要融为一体,达到整体优化。此外,还要考虑各层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分层优化。

二是优化教学方法,老师要认真备课,不但要备教的内容,而且要备教法,优化教法。针对课程的实际,采用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克服单纯使用“讲授法”,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助”。

三是加强学习指导,老师要切实控制好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能自己消化的东西教师就不讲,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教师上课要“少说”,讲要做到“显其要处隐其全”。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问要问在重点、难点、疑点上,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假设、推导、验证、应用。不要机械地用教案抹杀学生的生动创造,而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1.问题二:课堂形式过多。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形式过多,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的时间和效率。形式过多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一是展览型,把数学课当成了教具、学具的展览会。老师在课堂上虽然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和学具,但是不够深入,用起来草草了事。教具、学具成了课堂的摆设,花架子。

二是表演型,表面上热热闹闹,可是缺乏实实在在的探究过程,缺乏真正有效的思维,缺乏与已有知识结构相碰撞的内化过程,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思考。不少上公开课的老师特别讲究课堂教学的形式,情景创设、小组合作交流、游戏、智力闯关等,将这些方式当作新课改的标签,不管需要与否、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律用上。

2.对策

一是要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恰当地选择必要的教学形式,坚决杜绝追赶时髦、盲目效仿、华而不实的种种做法,应使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二是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体验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智力活动的内化设计与实施,使知识教学落实到思维训练上去,使教学形式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发展。

1.问题三: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对于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回答可能就是“听课”“做练习”“做作业”“考试”等。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初中的学生是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存在着单一、被动、封闭的知识接受等问题,而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转变观念,改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性学习。

2.对策

一是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仅要强调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以往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确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教学方式。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忽视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学生自己的经验世界。

三是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认识到这种关系,教师就不能进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有个性地学习提供空间。

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传统的教育机制依然在某些方面束缚着课改的进行,只要我们善于总结,认真反思、勇于探索,农村初中的数学课改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明华,林益生.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的课程数学范文3

关键词:教学方法 农村中学 兴趣 学习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连小学都没毕业,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的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所学知识在农村中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

观。

二、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辱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注意兴趣是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老师要引导他们如何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如果一味地由老师讲授,搞“一言堂”,漠视学生潜在的学习困难,容易使许多学生觉得无法跟上节奏,日积月累,学习信心逐渐丧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时,我们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农村中学硬件条件差一些,如果能在上课时充分利用好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如幻灯片、录音机、挂图等,不仅形象直观,更易激发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许多农村学生心灵手巧,不妨让学生动手动脑,如讲解图形的轴对称时,让学生动手剪出“红双喜”、制作简易风筝等。

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

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初中的课程数学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53-02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材中已有的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入,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了。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一理论一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在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三、课堂上减少一些烦琐复杂的运算论证,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减少了老教材中那些烦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要求用计算器完成,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烦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四、注重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其求异思维。

五、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教材中添设了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的是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初中的课程数学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标;生活经验;自主探究;社会实践

同以往课程教学标准相比,新一轮的初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更倾向于尊重数学学科的具体规律以及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学习特点。这就使早已习惯了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理解与运用新课标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笔者不才,愿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教育实践感悟,就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数学教学活动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仍倾向于以形象、直观的思维思考方式进行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而相较于语文、历史等人文性学科,数学则兼具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等特征。这样,就给初中生的数学认识、理解与掌握活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困难。这也是致使初中生普遍认为数学难懂不好学、枯燥无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鉴于这种情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及解决办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亲身经历借助自身生活实际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促使他们获得对数学更好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我将这一先进理念灵活运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章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之一,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直线、线段、射线这三个数学概念,因此很容易将这三个概念彼此混淆,更谈不上将其进一步升华、发展形成对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向学生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要想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教室大扫除结束之后,至少需要固定哪两排的桌子就可以使所有的课桌都能整体地排成一排?”之后便鼓励学生认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尝试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如此一来,就为学生巧妙地营造了一个熟悉且亲切的数学学习情景,促使他们借助已有的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数学理论抽象成一个具体且形象的数学模型。而这一实际数学模型的构建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更是帮助他们克服了数学学科抽象、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等特点,有利于他们实现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更好吸收、理解与灵活掌握,可谓真正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教师则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始终牢牢秉持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力求将数学学习主动权真正交付到学生手中的同时,切实促进他们数学自主学习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我没有像大多数教师那样先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之后再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是调整了这两个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裁剪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五角星等不同形状的图形,并明确告诉学生这些数学图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所谓的轴对称图形。随后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协调沟通,对上述裁剪出来的数学图形进行“折一折”“叠一叠”的活动,并尝试结合自身的自主探究活动对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概念及定义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归纳。

如此一来,就将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权真正交到了学生手中,不但充分尊重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力调动了他们的参与兴趣及动手尝试的积极欲望,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通过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活动还切实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相关数学概念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在保证当节数学课堂高效率、高质量的同时,还促使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自主探究能力等数学综合素质的大幅度发展,影响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的社会生活实践,初中数学同样也不例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数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格外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我个人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新课标上述理念的重要途径与措施。因此,在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就经常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实践活动。如,学习完“数据的收集与描述”这章内容的相关数学知识点之后,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街头,对来往行人的节水意识、节水理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采访,并将大家的看法和态度以数学统计图的形式科学地呈现出来。这样一来既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了之前课堂上所学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的绘制”等理论知识,又切实帮助他们实现了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更好实践与运用,有利于其社会实践运用能力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初中的课程数学范文6

一、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材中已有的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入,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一理论一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三、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减少了老教材中那些繁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要求用计算器完成,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四、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教材中添设了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