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含义范文1
1.1供应链的含义
关于供应链的含义,最早的观点认为它是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把企业从外部采购回来的原材料经过生产转换及销售这类活动,然后传递到用户或者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供应链的观念也在发展变化,有观点认为供应链与供应管理和采购相关,主要用来表明与供应商相互之间的关系。目前来说,供应链通常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围绕着核心的企业集团,通过控制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首先采购原材料,加工制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渠道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这种把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模式就是供应链,这时的供应链更加注重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1.2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且还要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的管理模式就是供应链的管理,主要表现为集成化、同步化和整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来源于物流管理,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经历了由传统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过程,目前的观点认为供应链管理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整合过程和组织间的协调活动。
1.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包含了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常可以这样定义其含义:后勤物资采购形成的供应链,以满足铁路部门的后勤保障需求为依据,通过执行组织、计划、控制和领导等职能,对采购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加以控制,把物资及时供应给有需求的铁路部门,这样的一个联系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铁路系统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模式就是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管理。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的意义
2.1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的铁路后勤
近年来铁路部门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推进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该要求是为了适应国家和铁路建设的新要求、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变化、坚持经济建设与交通发展的方针。要想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铁路后勤,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后勤的各个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后勤发展的各种矛盾,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作为铁路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到采购的全过程,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物资采购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且寻找物资采购的新思路新途径,从而促进后勤建设的发展,保障其现代化的实现。
2.2满足铁路系统大后勤的发展要求
铁路系统的大后勤建设是发展现代化铁路后勤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后勤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现代化后勤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具有中国特色铁路发展新道路,坚持后勤建设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相融合,集中精力构建新型的物流体系。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的研究,立足于铁路系统的物流体系建设,通过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依靠社会保障资源和国家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实现了供应商直达配送的保障,对现代后勤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铁路系统大后勤的稳步形成与发展。
2.3实现后勤保障效益最大化
后勤保障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就是实现保障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铁路后勤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后勤建设必须要坚持效益优先,要坚持投入少、效益高的后勤建设与保障发展道路,做到整合资源、勤俭建设和集约发展,尽最大努力实现后勤建设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做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后勤物资采购中,有利于科学化的进行采购,有利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从而保证了物资采购科学健康的发展,提高了保障的效力。
3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优化后勤物资采购
3.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供应链管理具有科学性,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后勤物资采购品种多、采购量大和涉及面广,必须要重视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实现,要对物资采购的管理科学化进行不断地探索。供应链管理强调战略性的、全局性的观点来处理和看待问题,要做到各节点间相互融合的统一整体性。后勤物资采购的出发点是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的相关概念指导物资采购,从而适应市场经济新体系,推进采购的科学化进程,实现效益性和经济性的有效统一。因此要从思想上加强全局认识,使铁路用户、供应商和采购单位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的整体中。作为经济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物资采购需要把采购过程中的采购单位、铁路用户和供应商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放弃自身利益,实现整个过程合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以整体性和全局性为基调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合理的优化了各节点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保证供应链的最佳状态。
3.2灵活运用各种政策
在后勤物资采购过程中要注重管理的有效性,灵活的运用各种政策。供应链作为一个纽带,把铁路部门和供应商紧密的连接在一块,形成了一个双赢的系统。铁路和供应商在这个系统中各取所需、各谋所利,这种关系在平时的物资采购中更为凸显。铁路部门要想使后勤物资的质量更好、保障效益更高,应在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对需求方面加以重视,努力创新寻找新突破。可以采取让供应商在早期进行参与的策略,让他们能够准确的获悉铁路系统对物资的功能、质量和数量上的各种需求,从而使物资生产和供应更加具有能动性和客观性,确保供应链更加合理科学。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铁路部门作为最终的用户,需要采取灵活的方针策略,保证物资供应最大效益的实现。
3.3明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性
后勤物资采购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先要满足铁路后勤的物资供应需求,还要把效益科学和保障有力作为主要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适时适量,作为后勤物资采购的关键因素,适时适量也是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等活动的管理,确保铁路部门需求得以及时满足,同时也达到了效益最高和资源库存最小;其次是质量保证,质量标准作为铁路后勤物资采购中的重要保证,要求所采购的物资必须具有质量稳定性,质量过高和过低都不是最终目的,过低就满足了各种需求,而过高会造成相对价格比较高,增加了购买成本,也会造成浪费;最后是费用最节省,后勤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到效益的问题,在购置费用较少甚至短缺条件下更应考虑该因素,在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与各个方面,都要坚持勤俭建设、艰苦奋斗的原则,要充分运用各种采购策略,尽量降低总费用,在保障各种需求基础上,实现各利益关系的互赢互利。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铁路系统的后勤物资采购问题,通过分析后勤物资采购的含义内容,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物资采购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资采购的对策,为后勤物资采购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对加快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供应链管理应用于后勤物资采购的历史比较短,但是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突破。
参考文献:
[1]邱林,戴强,胡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问题探讨[J].中国储运,2010(1).
[2]刘洪民.高校后勤物资采购供应商的管理初探[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5).
[3]宋清芝.浅谈铁路部门后勤物资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J].科技资讯,2010(31).
供应链管理含义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高校餐饮
Abstract: The content and its the significance manages which throughthe analysis universities dining supply chain, this article proposedthe establishment highly effective d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hould take several question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iversities dining
高校餐饮改革作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部分,既有尊重教育规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属性,又有逐步实现企业化管理,尊重经济规律,讲求经济效益的产业属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餐饮管理如何面临挑战,适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路和方法,创新餐饮管理,建成符合高校后勤特点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成为重要命题。
当今世界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维化,这种变化促使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点的和线性空间的思考向面的和多维空间思考转化,管理思想也从纵向思维朝着横向思维方式转化,供应链管理作为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对搞好高校餐饮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2、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二、供应链管理在高校餐饮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高校餐饮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组成部分。餐饮管理供应链指从食品的采购、加工到最终销售的链状结构,包含采购管理、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制作管理、客户服务、会计核算、人力资源、餐饮营销等内容,它以服务师生为核心目标。其基本特征表现为:(1)从高校餐饮供应链的社会功能看,高校餐饮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种属性,高校餐饮供应链必须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餐饮供应链管理过程也就是二者最佳价值结合的追求过程。(2)从高校餐饮供应链的功能特点来看,作为服务行业,餐饮供应链的核心是为高校消费者提供优良的餐饮服务,因而围绕服务工作,提供高质量的饮食服务,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环境,以及卫生、环保等,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动态处于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位置。(3)从高校餐饮供应链流程管理来看,餐饮供应链管理由对供应链各节点的环节管理转向面向供应链流程的系统管理,即转向餐饮供应链的组织决策、配送管理、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绩效评价管理等。
与传统管理方法的区别。餐饮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第一个管理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掌握比较简化的管理方法,把运营成本、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低位水平上。在餐饮成本上通过让采购人员、餐厅管理人员全面理解生产成本函数表达的深刻涵义,掌握并运用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调控主副食在低成本价位上运行。第二个管理目标是优化定置管理。根据主副食生产加工的规模和产量的要求,把餐厅的空间布局、设施设备及用具放置、场地生产空间安排与劳动者的组织分布进行优化,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第三个管理目标是根据最佳人力输出,较高的加工效率,最节省的能源消耗,科学确定标准当量、标准器皿或盛量工具,实现计量方法标准化管理。第四个管理目标是对餐饮主副食加工生产的微观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从程序和顺序上解决最佳生产物流的效果问题。当然,在大学餐饮供应链管理中,如果没有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决策系统,也可以完成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意图和要求,只是在精确性和效率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建立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应重视的问题
要成功地实施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要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把后勤餐饮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生产和现代管理技术,将餐饮经营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物料流、管理过程的信息流和决策过程的决策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对餐饮供应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方式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因此,对高校传统餐饮管理模式的改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餐饮供应链系统管理的设计。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快速反应能力已经成为制胜的重要砝码,管理同技术结合的餐饮供应链系统设计在餐饮管理中尤为重要。除了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日常的内部服务获取效益外,在整个餐饮现代化系统运用过程中,对餐饮各个点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汇集、传递和反馈,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信息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实现为企业增效的目的。餐饮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增效的关键点之一,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理念,对原料及供应商进行采购跟踪,并根据厨房及各部门领用的每个环节生产所需时间长短的报表,实现对库存量的实时监控,防范餐饮企业日常管理的漏洞。
通过对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产生餐饮管理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加强对各个环节点的监控和管理。
2.适应餐饮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系统重构。现行企业的组织既然都是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基本上适应可制造性、质量、生产率、可服务性等方面的要求,但不一定能适应于供应链管理,因而必须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流程重构问题。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以取得整个系统最优的效果,必须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构,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应采取的结构形式。
3.研究适合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的质量标准和绩效评价系统。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因而其绩效评价和激励系统也应有所不同。新的组织与激励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新的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在餐饮管理中,质量标准存在于采购、库存、加工卫生、就餐环境、制作标准等环节,最重要的是保障餐饮卫生安全。
绩效评价系统包括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对物流的绩效评价,一个是对人的绩效评价。物流的绩效评价是对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优化是再造的过程,不断降低成本控制。人的绩效评价就是结合餐饮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质量效益评价,不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供应链管理含义范文3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信息管理 ERPICT
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三个“最需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作为供应链上各环节的沟通载体,21世纪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将会超越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取而代之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因此,本文从信息管理的层面,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进行研究,包括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类型、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信息通讯技术(ICT)等信息问题,提出解决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
二、农产品供应链概述
1.农产品供应链的含义。农产品供应链,指的是由涉及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与活动的上游及下游农户、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农产品供应链是基于农产品这一特殊产品形成的供应链。国外研究揭示,在“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呈现为一种“生产商与消费者双驱动模式”特征明显的非线性系统。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由以下环节构成: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各个环节流程。由图1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流程图所示。
2.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农产品的诸多特性,有如下特点:(1)参与者众多;(2)农产品物流数量特别大,品种特别多;(3)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要求高;(4)农产品物流难度大。一是包装难;二是运输难;三是仓储难。同时还具有市场不确定性大和供应链易断性等特点。
三、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类型
农产品的信息流动主要有两种类型:农产品需求信息和可追溯信息。其中,农产品需求信息受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驱动,而可追溯性信息则是来自国际组织的强制性要求比如欧盟,所有在欧盟销售的农产品都必须有提供包括产品名称、生产者信息、产品属性,以及各环节交易的日期和时间等可追溯用信息。农产品供应链中产品和信息流动,如图2所示。
四、企业资源计划的理论分析
1.企业资源计划。本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 Inc提出了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这个概念。ERP 以客户关系与销售管理为龙头,以企业内部的计划和生产管理为核心,有效地整合企业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使其能够帮助企业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2.供应链与企业资源计划的关系。供应链是面向市场的,企业资源计划是面向企业的。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的条件,企业直接面向市场,二者相互影响。
五、ICT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应用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对ICT技术的需求对农产品供应链中ICT技术需求的分析主要针对供应链管理的以下三个主要功能:订单处理,产品运输和配送,库存和仓库管理。对ICT技术的文献研究发现,供应链管理的以上三个功能对ICT技术有如下需求。
1.订单处理对ICT技术的需求。改进订单处理效果。农产品供应链功能的整合将有助于改善供应链绩效、提高顾客反应速度并确保产品质量。
2.在产品运输和配送对ICT技术的需求。首先是增加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将会影响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因此,某一种ICT技术代表的识别信息要适用于供应链上所有运输过程。
3.库存和仓储管理实现最优库存量产生的对ICT技术的要求。通过对库存管理的进行动态和实时跟踪的技术,来实现对信息协调的管理。
六、结 论
综上所述,农产品供应链的提高与发展,信息,英国有很多的软件用于实现食物和农产品追溯,此外,ERP系统在英国农业供应链和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对于我国来说,今后ERP和ICT技术将在我国农产品中广泛应用,GPS和GIS等技术也将为农业信息化的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供应链管理含义范文4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供应链;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和经济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环境。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以供应链角度作为全新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新需要。但数量相当庞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往往只关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维持,而对供应链管理却知之不多。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诚信,难以建立协作机制
供应链管理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全新的合作运行模式,加强企业间的密切联系,应该使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具有诚信合作的基础和意愿。我国中小企业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之自身经营松散的特点,诚信度和可信度普遍较低,缺少品牌意识。这就使得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构建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方面缺乏诚信基础的保障。
2.信息共享滞后,资源整合能力低下
供应链运营是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涉及到多个生产企业、运输业、仓储业及用户,具有跨地域、跨时空协作的多重特点,对信息共享的依赖程度高,供应链系统能及时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离不开相关信息在供应链中及时、准确的传递,这就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进行整合,并根据整合资源全新把握整体情况。但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标准缺失,难以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由于供应链中信息流通不畅,导致企业的采购和生产与市场需求难以结合,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弱。
3.企业资源整合程度低。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在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使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总成本最低,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通过对个供应链系统的资源进行最佳配置,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各分系统资源整合和优化程度低,系统之间互通互连性差,资源配置和利用效果差,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传统思维习惯,个别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只注重个体企业的私有利益,充分参与意愿不迫切,使得整合效果欠佳,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整个供应链效能。
4.缺乏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
供应链管理要想在企业得以顺利实施和应用,就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参与。而供应链管理需要更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懂得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技能能力所包含的处理事务相关的诸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但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较弱,企业自身实力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供应链方面人才,造成人才缺失。人才缺乏一直是小企业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亟待解决。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诚信经营,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中小企业受过去旧的思想观念“小而全”思维影响,难以走出自我封闭误区,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要积极开拓,建立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经营理念,建立密切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系。以供应链整体利益为基础,充分协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资源,发挥整个供应链的最大效用,从而借力实现单个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2.借力信息化,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
中小企业应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统和交流的效率。鉴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弱,信息化水平较低,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可借助政府的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和合作计划,并积极引进高校和相关研究所的智力资源,联合进行企业信息化的改造和实践。加强对信息技术和相关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步建立和完善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优势,形成链上各企业之间集成化的协调运作关系。
3.整合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含义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整体效益最佳。通过供应链管理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达到效用最大化。在供应链管理下需要企业首先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通过对企业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决策,增强企业在关键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对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实力。
4.加强供应链管理的人才培养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具备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并进行相应的实践。鼓励在校学生以校企共建培训实践基地的形式参与中小企业管理实践和实训。还应设立专门的研究培训机构,要定制完整的供应链培训计划,加强员工自身素质和企业整体文化素质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各个中小企业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激励优秀的人才能够留下、愿意留下为企业发展尽力。建立面向激烈的市场环境管理机制,能使人才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公司的决策也会更合理、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第三方物流企业品牌运作管理研究.中国知网,2007.08.
[2]秦文武.中小流通企业应强化品牌战略意识.中国商报网站,2006.01.
[3]邢繁辉,雷蜜.中国物流企业品牌建设之路.中外物流,2005.05.
供应链管理含义范文5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 供应链管理 主体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由于旨在弥补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局限性、提供满足供应链整体物流需求的优质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这一名词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但是,迄今为止,真正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并不多见,多数的第四方物流服务还只是一种假设。那么,如何将假设变为现实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明确第四方物流的运作主体,即明确哪类企业最有可能成为第四方物流服务的真正提供者。本文将从第四方物流的含义入手,结合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条件,深入分析我国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的发展趋势。
一、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安德逊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提出的,该公司还对该术语进行了商标注册。美国物流经济学家约翰・伽托拿(John Gattorna)最先在其专著――供应链战略联盟中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定义:“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应该说,该概念是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深入理解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1.第四方物流首先是“物流资源”的整合者。虽然在第四方物流概念的内容中没有提及物流,但是概念本身却含有物流二字,究其原因在于该概念是在第三方物流局限性日渐明显的环境下提出的。换言之,该概念提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解决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进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物流需求。
第三方物流由于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使得物流需求方能够专注其主营业务,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不断延伸,特别是企业经营面临的业务内容越来越复杂,活动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物流管理不仅是针对某项或某几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运作和管理,而是能有机地整合各种物流活动和相应的业务以及信息,从事多功能、系统化的物流管理。而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运输,仓储等功能化服务方面,而且服务功能往往较为单一,已经无法较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物流的要求。因此,第四方物流应首先通过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多功能、系统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2.第四方物流应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整合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逐渐被广大企业认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其经营管理的重点由企业内部的一体化转变为企业内、外部的一体化。竞争已经从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不同企业所处的不同供应链间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物流企业不能仅限于为某一企业提供多功能、系统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而应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为供应链上的多个甚至全部节点企业提供多功能、系统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因此,第四方物流也必须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去整合物流及相关资源。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第四方物流也可做如下表述: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物流及相关资源的整合者,它的服务对象不是某一企业,而是由若干企业所组成的供应链,它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提供满足供应链整体物流需求的物流服务,进而提高其所服务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二、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第四方物流主体的运作条件
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关系。在战略合作关系下,供应链的稳定性明显增加了,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间通过信息共享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提高了最终用户的满意度。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而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是以战略选择合作伙伴为前提的。换言之,只有具备供应链管理基本条件的企业才能在供应链中稳定地存在,进而稳定地发挥作用。因此,第四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物流及相关资源的整合者,作为面向供应链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者,其有效运作的条件应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具有强大的物流资源整合能力。这是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的根本条件。只有强大的物流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应对整条供应链上多个企业所提出的大范围、大规模、综合化的物流需求。第四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过程本身就是通过物流资源有效整合获得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进而达到供应链上大范围、大规模、综合化物流需求有效满足的过程。
2.具有战略合作的理念。这是第四方物流为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思想基础。第四方物流应清醒地认识到它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不是简单的物流服务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战略合作关系。它应该成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3.具有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的策划能力。由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物流需求往往是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按这种需求提供的综合物流服务往往不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最优的目的,从而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因此,第四方物流除具备整合物流资源,为整条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外,还应具备站在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对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进行有效的策划的能力,进而确保供应链上物流系统的最优化。
4.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这是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的技术前提。
(1)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共享基础之上的。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第四方物流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第四方物流是无法成为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的。
(2)现代物流就是以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正是诸如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才有效地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水平。
(3)第四方物流要整合物流资源, 需要有各参与者都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 才能高效整合并利用各参与者的物流资源。
三、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发展趋势分析
1.关于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的两种认识。目前业界对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即第四方物流服务的真正提供者有两种基本认识。第一种认识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均可能成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第二种认识认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应是上述三种企业的动态联盟,也就是多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的所组成的动态联盟。然而,本文认为,上述两种认识均存在不足之处,在我国实现的可行性较低。
(1)虽然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条件,但它们往往不能全面地满足条件。而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理念下,面向供应链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者,仅满足部分运作条件的任何组织都不能成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因为这种组织在为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各类局限性。
(2)虽然第二种认识是基于全面满足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条件的思想提出的。但是由于在我国现代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物流策划能力或信息化水平方面明显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还非常少见,因此动态联盟很难实现。而且,即使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也还需要对物流资源、管理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合理整合才能使上述动态联盟有效运作,其难度不言而喻。
2.我国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发展趋势的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第四方物流主体的提出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第一要具备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的基本条件;第二要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基于上述两条基本原则,本文认为:我国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应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产生,但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应是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这里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是指依据现代物流理念、能够为客户提供如运输、货运、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物流咨询策划等多种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而“大型”是指在企业规模、服务范围、人力资源等方面均占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该类企业往往在某一区域或行业内处于物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将成为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的发展趋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大的物流实力使得该类企业比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更有机会获取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订单。首先,该类企业已经在物流服务提供的过程中积累较多的客户资源,其次该类企业本事具有较为强大的物流实力,很有可能业已具备为某条供应链上多个节点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同时,当自身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供应链上综合物流需求时,该类企业可凭借其对物流供应市场的了解,通过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来满足需求。目前“转包”、“互用物流资源”、“物流战略联盟”等已经成为该类企业常用的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2)多数的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战略合作的重要性,它们在提供综合化物流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同供应链的链主及其他节点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关系,加之它们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使其业已具备了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的策划能力。
(3)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实力的具体表现。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都是建立与本企业向适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因此,当其同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后,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为整条供应链提供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
(4)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拥有的向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理念,例如安德物流等企业已将自己战略定位为第四方物流企业。与此同时,部分“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新近在深交所上市的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它们中的典型代表。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力地证明了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在实际超作上的可行性。
上述的原因分析充分证明了“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能够较好地满足第四方物流主体运作的基本条件,其理应成为我国第四方物流的运作主体。而每一个“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都应清醒地认识到提供满足供应链整体物流需求的服务不应仅是企业的一种想法,而应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必然目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物流市场上,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企业应是每一个“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的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1]GATTORNA J. Strategic supply chain alignment [M].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Gower Pub Co., 1998.45~60
[2]黄亦:浅谈第四方物流及其在我国发展[J].商业研究,2006 (5):177~179
[3]梁文宾,卢丽,程航东.基于供应链整合服务的第四方物流[J].中国农机化, 2007 (3):13~15
供应链管理含义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管理; 途径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我国经济发展倡导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经济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企业强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国外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也相对落后,要获得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就要积极克服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管理的发展。
1.低碳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下,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式[1]。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模式,也是人们工业文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的进步。追求能源的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创新技术等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模式,主要是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效率,它来源于传统的供应链,但又比传统的供应链先进,将“绿色”和“环保意识”引入整个供应链,使企业能够达到绿色制造的目的。绿色供应链以强大的理论和供应链的管理技术为基础,会涉及多个供应商、生产厂。主要的目的是使产品从物料的获取、加工等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具有极高的资源效率。
低碳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领域有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智能电网等,绿色供应链管理则一直将绿色理念和环保意识融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在企业的生产中实施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等一系列的绿色供应管理,使绿色供应链能够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降[2]。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低碳经济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是为了应对现阶段的气候变化,保证能源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具有以下特点。
2.1优化能源利用,寻找绿色能源。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低碳经济,而我国社会的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资源的配置出现错位,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关注能源的优化,以及充分利用,努力寻求低碳能源,而低碳能源是指高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一些能源,具体包括可再生的能源、核能以及部分的清洁煤,而可再生能源又包括太阳能、风力能生物质能等。
2.2注重技术创新。积极创新能源技术与减排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制度的创新,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控制碳的排放量,保持生态平衡[3]。基于这样的发展,无论发展怎样的技术能源,都必须以低碳技术为主。在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关注技术的创新,将技术创新作为改善环境、控制能源消耗的关键。
3.低碳经济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现代社会中的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在全新的理念中,从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开始,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在低碳经济下寻求企业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低碳经济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低碳经济下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的领导用发展的眼光来统筹企业管理。要做好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就要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采用合理的方法对个部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协调平衡混合部门的发展,在公平的基础上注重效率的不断要提高。要让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4]。
另外,要积极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筹建企业的信息传输网络,对基础性的网络信息设计进行优化,利用企业的信息化网络推动各个企业之间信息的传播,利用信息化的建设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大量的一手资料,为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政府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规。绿色供应链的管理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在有效的管理下加强监管,对相关的法规进行完善。首先对绿色环保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让企业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对于宣传的内容,一方面要宣传市场营销的理念,也要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的重要意义,培养其绿色消费的意识。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除此之外,要完善政府监管的体系,从各个方面听取意见,接受舆论的监督。其次,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的惩罚,为绿色发展模式的运用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另外,也可以建立产品质量检测的监督体系,与法律法规相结合,共同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3.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技术。要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就要进行绿色生产,达到节能、减污、降耗的目标。根据生产的过程,制定防治污染的具体措施,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将传统产业进行升级,使具体的运输方式也能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目的。另外,也要积极建设综合运输系统,对交通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优化运输的路线,采用一些低排放的运输方式。要鼓励发展,并使用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新型的运输方式,发展货运信息的服务网络,提高运输效率[5]。这些技术创新,都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措施。
3.4加强企业合作,促进低碳生产。在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不同的企业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利益,但是可以进行积极的战略合作,将各个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在供应、生产、运输、销售等领域普及环保意识,能积极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利用这样的企业合作平台,使不同的企业共享技术创新的信息和成果,促进低碳生产。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倡导低碳经济发展,在具体的企业管理中,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低碳经济下进行绿色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发展低碳科技的意识,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优化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完善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政府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规;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技术;加强企业合作,促进低碳生产,共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钱宇.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途径[J].中国水运,2010,03:24-25.
[2] 田慧丽.基于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浅析[J].企业研究,2013,02:13-14.
[3] 崔立民.低碳经济时代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2,1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