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1
1.提供公平发展环境,规避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恶性竞争、行业垄断、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公平现象比较普遍,对于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双向调节,才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有效法律手段,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无形调节的有机结合,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2.协调经济社会利益,体现公平分配原则,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在社会整体效率与公平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分配,力求达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并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对社会权利与经济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其法律价值目标是要在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体之间寻求最佳的均衡点。同时,经济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健全市场机制、补充政府调控不足等方式来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
3.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安全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成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公平。经济法从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出发,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通过建立保障民生和社会宏观调控等多种措施对贫富悬殊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加以缓解,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救助、制定经济法各项细则来逐步完善经济法制体系,从而保障民生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健康文明社会的建成。
二、经济法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思考
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最有选择,使社会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1.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观念,实现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经济法应着眼于维护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理念,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首先,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一方面要防止政府“有形的手”强制干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社会发展不均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等社会不公,营造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氛围。其次,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力求达到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和谐局面,以保证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之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经济顺利发展。
2.革新经济法制观念,兼顾效率与公平,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法从来都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如何调整经济结构,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是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因此,要树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发挥经济法调节社会发展差异、社会经济利益再分配的基本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平衡。目前我国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发展矛盾突出,如何在经济立法中将这些矛盾和问题加以解决是当前必须考虑的现实,因此,必须及时转变立法观念实现创新和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科学理性地分析当前的实际,解决阻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以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3.树立维护整体利益的经济法制理念,开创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小康社会是一种动态发展平衡的状态,包括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以及人自身对富裕生活的追求等。十报告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维护经济法整体利益价值观,注重社会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考虑经济发展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是当务之急。(1)维护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私营部门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逐与扩大,引发了很多社会整体利益不协调的矛盾,经济法可以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规范市场运作行为,缓解矛盾。(2)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位。旧体制下的经济粗放式发展,消耗了很大的自然经济资源,经济法应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合理整合配置自然经济资源为目标,关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2
这是我党在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对发展观的新概括。这一新概括丰富了发展的内涵,符合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这一新发展观,对于紧紧抓住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发展经济是新发展观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均处于不发达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从发展经济人手,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同时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党当初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就是针对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还需走较长的路,区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只是处于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状态。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这也是我们进行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当然,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并不是凝固的和一成不变的,它应当根据国家的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适时加以调整。但就我国.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讲发展,还是应当继续把发展经济摆在“中心”地位。应当明确的是,讲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决不包含不重视政治、文化建设之意。相反,新发展观所表述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就表明新发展观虽然继续强调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但“协调发展”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协调发展是新发展观的核心
新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必须注意三大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如果三者在发展进程中不能相互协调,就会发生相互制约的情况,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党的十六大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既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显得更为迫切。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以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协调发展”,还包括地区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三、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既是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有长远眼光的执政党及其政府所必须采取的战略举措。
我国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有lo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控制人口方面成绩巨大,节约资源方面也有成效,但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却问题严重,令人担忧。这主要是因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比较尖锐,在实践中没有切实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有的地方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其他社会事业都要为经济的增长服务,即使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所不惜。有的地方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和所谓的“政绩”。有的地方在环保执法中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结果,由此带来的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高成本的发展将会带来本末倒置的结果。我们确实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大执法力度,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真正切实防止重蹈西方国家走过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痛苦教训的覆辙。
新发展观要求我们走文明发展道路,既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的相和谐中持续发展。同时启示我们,在我国经济已发展到目前水平的今天,任何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发展,都只能是贻害无穷的“发展”,决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
四、整体发展是新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是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运动过程。如果这种社会运动的整体性受到破坏,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就难以继续下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新发展观既讲经济的发展,又讲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讲经济社会发展,又讲人的发展;既讲当前发展,又讲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
把握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保持各个方面的综合平衡,防止和克服单打一,当前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关系。必须肯定,为了达到现代化的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把“中心”误解为“惟一”,把现代化的发展过程误认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而他们所理解的经济发展又往往是扩大规模、增加数量、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他们所热衷的政绩,往往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这种认识和这种影响下的实践,违背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违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目标和进程所固有的全面性、系统性及其各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不仅妨碍社会全面进步,也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3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0.001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虽然有了一定的调整,但主要的产业依然是传统的形式,基本上农村的住户多数是靠外出务工、种植粮食及饲养家禽牲畜等来赚取生活资金。有关数据表明,现今我国农村人口靠外出务工赚取家庭经济来源占总经济数目的40%,其中种植农作物所获得的资金占总资金的45%,而剩余的15%收入是来源于养殖家禽以及牲畜。总体来讲,农村在发展自身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依然把外出务工和传统的种植农作物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传统的农耕方式使得农作物增产较难,因此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动到城市中去,形成了农村缺失年轻劳动主力的不平衡现象。农村居民在饲养家禽方面所投入的技术以及精力不大。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对落后导致了农产品在市场所占劣势地位,受教育程度不高及思想理念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居民不愿走出农村,导致农产品难以得到很好的销售与推广效果,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时代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建设
2.1经营模式需转变,产业结构待调整
进一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规划要不断进行完善,这样有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产业结构达到多元化、立体化、系统化的目的。从农村的知识观念,乃至建设经济的管理模式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将小康社会全面而又系统地建设起来。
2.2基础设施要加强,经济发展要推动
农村想要发展经济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建设,基础设施的完整性与能否很好的发展农村经济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与质量,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并且可以使农村的各个产业得到更好的经营与发展。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一定的重视,这对更优秀的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方面工作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真正改革和进步。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不仅需要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精力与资金,还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与经济体系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发展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态,鼓励商业投标以及招商引资,使得r村特色得到更好发挥,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完善,到发展农村地方特色,进行招商引资的商业化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建设农村经济。
2.3不断强化农民思想方面的教育,提升农业产业的理念
就目前农民本身落后的思想和观念现状来讲,更需要各乡镇村的领导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宣传,从而使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都能得以提高。例如:在村里的宣传板中展示农民大胆的创新和实践事例,引导农民改变落后思想,大力宣传农民生活当中的农业大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构建农村的文化站体系,更好地为科技兴农服务,并通过文化站为农民宣传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和种植技术,真正达到农民增产农业增效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开发更多兴农的农业产业项目,多在农民致富的途径和渠道上出谋划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农村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多去为农产品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因地制宜的进行招商引资以及创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来源,避免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失,达到从多个方面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
2.4努力创造发展机遇,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农村建设当中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4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35-02
一、我国当前的贫困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尤其是我国的贫困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从贫困的成因来看,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历史因素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接连不断的遭受外来侵略,陷入了屈辱、衰弱的痛苦深渊。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数百次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勒索战争赔款及其款项共计1千亿两白银。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辛勤劳动所得剩余财富的积累。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丧失殆尽,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
(二)地理因素
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从地理分布上包括中部山地高原环境脆弱贫困带,还包括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区,再有就是东部平原山丘环境和革命根据地孤岛型贫困区,这些“自然障碍区”不适宜于人类生存。内陆地区,其生产活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经济发展缓慢迟滞。
(三)人口因素
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率很高。人口学中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指的是多育会导致贫困,而贫困又会产生多育这种恶性循环。人口的增长总是超过物质资料的增长,因此贫困就是必然的规律。贫困地区观念陈旧,乡土意识浓厚,再加上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导致劳动力流动率非常低下。对外界的支持反映迟钝,形成造血机制的难度大,时间跨度大。
(四)政策因素
建国之初,我国建立了完备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居民垄断了工资率较高的非农就业机会,可以享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国家利用财政支出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向城市大幅度倾斜。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被认为是“均贫时期”。国民收入的相当部分投入再生产而不是通过倾向个人或群体的分配来进入消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度采取了向沿海倾斜的政策,对内陆地区影响较大。
从贫困的类型看,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所谓绝对贫困,一般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情况,或称“生存贫困”。所谓相对贫困,是指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因此,相对贫困主要是因为贫富不均和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引起的,它属于社会公正的范畴。
贫困人群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紧张的重大根源之一,陷入贫困的人群是被排斥在社会主流之外的群体,因其贫困,他们在教育、居住、消费、就业等方面得不到与社会其他人群一样的机会,在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其他救济制度给他们以完全有效的辅助之前,他们接受不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也接受不了社会通行的行为准则。他们是社会中的疏离者,而社会中有各种力量促使他们在观念与行为上与社会主流形成对立。对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构成了一种巨大的钳制性力量。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必要性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我国目前还处在小康社会的初级发展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人民利益的主要内容是人民享有切实的经济利益,享有广泛的政治利益,享有充分的文化利益。代表人民利益是党的性质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的历史实践的主体内容。实践告诉我们,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满足程度越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会越高,反之,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善和满足程度越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的需要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断地调整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目标,缺少哪一方面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必须首先消除贫困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性保证
实施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可持续发展是指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世界各国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
环境。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是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结构性
保证
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调整提高第二产业,优化工业结构;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把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三)完善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机制是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政策保证
为了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对整个社会收入总量进行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实现。政府财政分配的收支结构,要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既要考虑地方或部门的建设需要和利益要求,又要始终坚持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我国需建立起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尽快建立城市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低收入者包括困难企业的职工、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老弱病残者解决困难,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改革住房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N].人民日报,2012-11-27.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5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就业。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是维护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6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是: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主要分为如下七大类:
(1)城镇化指标。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
(2)社会保障指标。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3)教育指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4)医疗卫生指标。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5)环境指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6)科技和文化指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
(7)人民权利指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共需求指标的确立,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人民在小康社会的需要主要体现为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集团需要相区别,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是除政府以外的其它社会团体和市场不能满足、不能提供的需要,具有社会成员的平等享用性。社会公共需要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在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极低,处于温饱阶段时,人民的公共需求较少,人们的需要主要集中于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要;当社会进入小康社会时,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已经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会成为突出的需要,如城市自来水的供应、城市环境保护与绿化、城市交通快速道的建设、公共文化与教育设施的建设等等。
第二,在小康社会,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对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公共需求上升,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投资。据研究,在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阶段之后,吃、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收入变化1个百分点导致的消费变化的百分点)都低于0.4,住的需求弹性接近但仍然低于1.0,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需求的弹性却高达1.6,这意味着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需求部分随着收入增长而急剧增加。以美国为例,在1875年,人们吃、穿、住约占家庭消费的87%;而在1995年只占30%;同期,医疗开支却从不足2%上升到近23%;教育开支从1%上升到12%。见下表:
数据来源: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罗伯特·W·福格尔:《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与中国的卫生服务需求预测》,载于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第三,在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过程,当人均GDP迈进1000美元左右的小康门槛,向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的全面小康水平发展时,城镇化、社会结构现代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保障普及化的过程大大加快。这一规律从当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指标、城镇化指标、社会结构指标、公共教育指标、社会保障指标的相关性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公共支出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的国际比较
我国从初步的小康社会发展到全面小康社会,人均GDP从目前的1000美元左右增长到3000美元左右,大体上从目前的中下收入国家水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我们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一个是分析目前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的平均值,一个是比较我国目前的公共需求指标值与中等收入国家社会公共需求指标的差距,确定我国社会公共需求的未来增长规模。
在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中,我们选择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这四个代表社会公共需求的重点指标来进行说明。这四个指标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的公共支出的主要范围。
数据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291。
当前中等收入国家中城市化水平约为62%左右,若21世纪前20年,每年中国城市化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则到2020年左右,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5%~60%左右,届时,城市人口将为6.7~7亿左右。若按社会保障覆盖面来算,则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3倍。2001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为1857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9%;到2020年时,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至少应为5.7%。
世界银行工作人员分析,要保证中国环境保护的需要,按照“中等投资方案”,环境保护投资占我国GDP的比重到2020年至少要达到1.0%;而按“高水平投资方案”,这一比重可能达到2.0%。(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99页。)我们假定全面小康社会环境保护按高水平投资方案计算,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为2%,其中政府支出占一半,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为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即中等收入水平,我国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中,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至少要达到4.8%,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至少要达到3.1%,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至少要达到5.7%,政府环境保护投资至少要达到1%。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中国满足四项重点社会公共需求指标的公共支出要达到GDP的14.6%。
分析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发现,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主要由经济建设开支、社会文教开支、国防费开支、行政管理支出、其它支出构成(见表四)。在假定国防费开支、行政管理支出、其它支出等刚性法定支出费用占GDP比重不变的情况下,即假定在GDP增长的情况下,国防费占GDP的比重、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其它支出占GDP的比重增长的幅度与GDP增长幅度不变的情况下,国防费依然占GDP的1.5%,行政管理费依然占GDP的3.7%,其它支出占GDP的比重依然为2.45%,三项相加为7.65%。
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四项重点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与上面三项刚性法定支出费用相加,七项指标占GDP的22.25%,若将公共科技支出、公共体育支出、农业公共支出、公共基础设施等其它社会公共需求指标加上的话,建成小康社会时,中国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估计要达到28%以上。而中国2001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7.1%。
数据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269页(占GDP比重为根据相关数据计算)。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府公共供给战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改革,采取有效的公共供给战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政府的公共供给战略可以从如下方面考虑:新晨
1.政府职能公共化战略
我国要推进政府职能公共化,使政府集中于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科技等核心公共职能。政府必须集中精力发展教育,政府要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保障作用,在高等教育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应该重建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体系,改基础教育由地方政府负责为中央政府负责,教育税费也相应划到国税体系。
政府必须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预算,即国家以行政手段(如征收社会保障税)筹集并管理的社会保障收入和安排用于社会保障方面支出的预算。以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预算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要适时解决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险统筹问题,完善社会救济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
科技发展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核心公共产品,政府要为科技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以公共财政开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项目攻关。
2.公共服务多元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