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体制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体制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体制改革 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46-04
[作者简介]李生京,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吉林吉林132013)
1909年美国学者F・帕金斯把职业规划分为三部分:个人分析、职业分析、人职匹配。上世纪50年代,霍兰德提出了人格与环境匹配的类型理论。到了70年代,雪恩的职业锚理论使得个性测量更具有了职业针对性。我国人事科学研究者罗双平用一个精辟的公式总结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即“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不难推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文“career”,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原有“道路之意”,可以引申为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强调随着时间流逝赋予的责任。职业生涯涵盖了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它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工作,承担职务的职业经历或相继历程,是伴随个体终身的动态发展过程。顾名思义,“职业生涯规划”则是这样一个过程,即个人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经过分析和选择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方向,以及相应的择业、就业及创业的学习、培训和社会实践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采取必要的行动践行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S・P・Marland)在“全面中的教育改革”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职业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或译作“生计教育”)旨在主要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脱节问题,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的浪潮中转向“职业发展”的正途。这个构想得到了美国政府的积极倡导,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最有影响的一次改革。1995年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至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校的范围内全面展开。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是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社会化发展的意义。这是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与社会劳动相结合,需要学校与社会、企业、市场协调配合,需要整合社会的多种资源,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第二,是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意义。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身,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以职业发展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转换以及就业、择业和创业的价值理念与能力。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然而,从完整的意义上说,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和结构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还没有跨越以职业道德和就业教育为主导的初级阶段。导致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样的。如果限定在高等职业教育微观运行的层面,那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限制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体现,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课程模式,这与高职院校相对封闭的发展现状不无直接的关系。在相对封闭的教学改革环境下,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门课程,很难与高职院校各教学单位的教学改革发生必然的联系,客观地造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孤掌难鸣的被动局面。第二,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问题。招生就业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组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是普遍的现象。这种组织教学的基本模式,限定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道德和就业教育为主导的基本导向,割裂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教育教学部门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在联系。第三,是教学环境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教育教学环境具有特殊的要求,包括开放式教学、融入企业教育模式和引入市场就业机制。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背景条件,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教育教学环境的基本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体地位有待确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院校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唯一主体。首先,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个目的就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职业和职业生涯产生理性认识,促进毕业生在科学的职业观和人生观的引领下实现就业、择业和创业的最佳选择。这个计划是高职院校整个教育体系针对学生所构建的总体计划,并紧紧围绕学生在高职院校的整个学习周期组织和实施。这个组织是指包括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教育机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专门活动或教育场地的统筹管理和规划。第二,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系统性、持续性和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贯穿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地方经济结构和就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动态的规划和调整。第三,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就是说,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参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从业者。在这样的必要前提下讨论目前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体的问题,就会发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形成规划科学、组织严密、结构合理和运行有序的体制机制。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制改革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使得高职院校以系、部为单位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需求。建立适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管理体制,实现开放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身需要与学生所学专业发生必然的联系,需要深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之中,需要与社会、市场和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与互动。而以系、部为组织形式的管理体制封闭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道路,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如下:首先,成立独立的教学机构。就是说,改变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状况,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机构(教研室),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二,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就是说,打破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垄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现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体内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选聘教师,不仅要聘任思想政治课教师、招生就业指导教师、也要聘用学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这样配置教师的目的,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三,建立与企业和市场的必要联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融入企业和市场的要素。就是说,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由企业和市场的经济主体担任教学工作,实现教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结合。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管理体制改革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在高职院校践行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这两种课程类型是一种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分课课程是对学科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依据教材的逻辑顺序排列对学生展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由于分科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纽带对学生实施的相对封闭的应试教育,因而容易导致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产生较大的矛盾和分歧。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容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教学的课程类型,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弥补分科课程教学僵化和教师一言堂的不足,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互动式教学的素质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的改善和变革,使教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这种课程模式的缺点是缺乏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就是通过树立适应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的课程观,构建以活动课程为教学重心的课程组织管理模式,推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从职业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需要利用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一正一反、利弊兼具的互相补充的正能量。应在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基础性课程学科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活动课程。开展活动课程的内容可以是专题讲座、学生社团活动、请学校优秀毕业生交流创业经验、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总之,就是要实现对在校大学生以人为本的职业素质教育。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堂管理体制改革
课堂是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首先,课堂是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场所。这个场所能够满足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为学生开阔职业人生梦想的学习乐园。第二,课堂是学生职业技能培育的基地。这是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姐妹,不存在没有技能属性的职业,也不存在没有职业属性的技能。职业生涯是职业的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职业的养成和成长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第三,课堂是可以移动的时空。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堂并不是静态的场所和空间,而是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所设计的教学时空。第四,课堂是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的讲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的不同层次的就业观,需要引领学生学习专业和将来就业的道路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社会阅历和职业梦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相长,有助于整体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对职业生涯课程进行了这样的理性界定之后,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管理体制改革就有了基本的内核:即实现科学的教学理念、动态的教学时空、互动的教学角色、有效激励和科学评价标准的课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机制创新
1.确立以人为本的运行机制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埃德加・H・施恩教授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明确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到毕业生离校前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的动态发展科学实施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做的目标追求,是寻求高职院校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整个职业人生中的职业竞争力,进而实现提高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综合实力的目的。确立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就是通过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健全的制度规范,实现对高职院校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个运行机制,要联结高职院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企业和社会经济组织。如果按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时间周期来划分,那么这个运行机制包括这样几个内容。首先,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机制。这个机制的主要功能由招生就业部门与学生辅导员来实现,其基本职责是引导入学新生了解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职业等基本内容。第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机制。这个机制的主要功能由思想政治课的专业教师来完成,基本职责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实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机制。这个机制的主要功能由专业教学团队来完成,基本职责是带领大二到大四阶段的学生和学生社团开展职业实践活动。第四,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激励机制。这个机制的主要功能由毕业生指导教师和招生就业办来完成,基本职责是指导毕业生就业、择业和成功创业。
2.构建开放教学的运行机制
开放性职业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环节,着眼学生需求,强调学生参与,注重与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校外实践活动强调基地化、项目化、制度化、课程化和特色化运行,实行“动员、规划、实施、总结、反思”五步走,让学生在具体的职场环境中检验理论知识,提升社交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为求职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构建开放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是全面展开开放性职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开放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课程和课堂开放机制。(1)是教学开放机制。教学开放机制,就是在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体制和制度规范基础上,搭建校地、校企合作的平台,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实践岗位,帮助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2)是课程开放机制。构建课程开放机制的制度基础,是高职院校学分制、弹性教学、课程互换、学分互认的制度建设,只有在这样的制度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学生跨专业、跨学制、跨学校(校企之间)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接受就业培训。(3)是课堂开放机制。课堂开放机制的实现平台,是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教师组织实施的开放式职业实践活动。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放式职业实践活动可以由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组织,也可以由学生社团自行组织。在校内,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文体类、学术类、实践类、创新和创业类的活动;在校外,鼓励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家教、家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体制的核心范文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长三角区域一市二省经济发展平均年增长超过13%,财政总收入是九十年代初的16倍。长三角区域带动了我国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发展,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城市群参与世界城市群竞争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综合实力参与服务全国的重要载体。因此,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和城市群的崛起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长三角区域和长三角城市群崛起,关键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动中,打破行政区划疆界的体制障碍,走出一条以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区域一体化之路。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是以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交流为切入点,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开始,长三角区域的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界、学术界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卓越奋斗了二十多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巨大成绩。
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来看,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体制与制度背景,区域合作的推进方向,重点和路径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统一思想和提高认识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展中,重点是统一编制了22个专项规划方案,涉及到重点性规划、跨地区中长期规划和能源、交通、太湖流域等重要政策性规划。二是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要素合作阶段。这一阶段,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充分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改善本地区市场环境,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要素合作,增强区域间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推动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应该看到,这个阶段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是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运作主体。三是以制度合作为重要特征的发展阶段。随着长三角地区合作发展的深入,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区域内各城市的定位与分工,区域整合优势发挥、产业同构、市场分割、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衔接、环境保护、人口综合管理等等,这些重大问题,不是在要素合作的层面能够顺利解决的,也不是在企业主体层面上能够运作的。它需要在政府的更高层面来共同协调解决制度合作的重大问题。因此,可以说,长三角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合作阶段。
长三角区域制度合作是区域一体化的核心。我们严峻地看到,阻碍长三角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体制与机制因素。可以判断,长三角区域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了发展长三角区域生产力,就必须从体制与机制上有重大突破。突破的关键是长三角区域要将各级政府的制度合作为重要的切入点。
长三角区域制度建设,从区域布局来看,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地缘性、基础性制度。第二类是公共性、协调性制度。第一类的地缘性、基础性制度是各省市、各地方政府根据本省市和地区的实际,制定符合本区域发展的地方性的制度,它符合本区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此,制度科学合理,就促进了本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类是公共性、协调性制度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根本和关键。长三角发展需要错位竞争,需要差异化,更需要统一化、同一化。因此,需要长三角区域制度合作的公共性、协调性政策。我们要在长三角区域的若干重大方面探索制度合作的领域。
根据现阶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政府可以在以下几个重大领域率先开展制度合作的实践。
一是大交通制度合作。重点对长三角港口群组合和功能定位的重大制度协调。长三角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组群的分工与协作,处理整体与局部利益的重大关系,共同制定相互协调的重大政策。对长三角铁路、城际铁路建设的重大经营方式和投融资政策协调,除了对长三角交通线网的制度合作以外,也要加强对交通点网的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的制度协调。
二是大城市群发展制度合作。城市群制度合作是打破行政区划疆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重点围绕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高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制度协调机制。长三角区域是由不同层级的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组成。数百上千座中小城市发展需要通过大城市群的引领,形成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为此,要加强长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之间的制度协调。
三是大分工的产业制度合作。重点对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产业政策实施制度合作。要对长三角区域布局中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及布局、对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业与消费业区域布局等的制度合作。在产业布局与分工中,重点要协调长三角主体功能区在内的规划与建设制度的协调,统筹区域功能定位与地区利益,更好地使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到实处。
四是大环境与资源配置制度合作。这就需要各地各级政府在发展中加强区域间的制度合作,共同保护长三角的大环境和各类要素资源。重点对长三角地区水系利用与保护、大气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开发与土地指标配置、基本农田的保护、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工程的规划与建设等制度协调。
教育体制的核心范文3
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入手,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内容如果更加丰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的持续,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长久,意志力也能在兴趣的持续中逐渐形成。
(一)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教学标准、要求。一方面,教师本身需要分步讲清动作要领,注意暗示和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降低山羊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前滚翻可以先练习背部着垫子滚翻动作,这些条件的改变往往能使学生们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欢乐。
(二)教师要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在400米测试的课堂上,在冬季长跑活动中,都会出现“极点”的现象。“极点”现象是考验和锻炼意志及提高自信心的极好机会。这时,教师就需要善于观察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其进行积极支持与鼓励,让其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从而有更强的意志跑下去。
(三)教师多让学生练习其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安排不同的擅长而采取不同的体育活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因为学生能从这些活动中拥有果断、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对学生意志和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有战胜不同困难意志和自信心,促使良好意志和较强自信心的形成。
(一)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教学,要设计一定难度的内容,但只要努力85%的学生都能达到要求,完成课堂中的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始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不能起步很高,否则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根据内容,设计从易到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前要对困难情境的出现有所准备,从而能够根据“困难情境”对学生的逐步提高提出进一步要求。在教师提高教学难度的同时,适当的加大运动量,使学生能在“困难情境”教学中成为胜利者,达到学生克服困难意志力的形成和促进自信心的增长。教师要对学生战胜“困难”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消除学生在与主观困难作斗争、获得战胜后不愉快情绪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二)教师要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小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同一班级的学生但由于生长发育状况速度不同,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体育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特别关心身体生长发育较慢的学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对有运动天分的学生,通过课余训练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发挥他们的运动才能,使其对更高的难度发起挑战,获得更加积极的健康的情绪体验、更好的生活习惯和强健的身体素质,激励他们追求更高的学习和生活的目标,他们就会树立起更强大的自信心。
(三)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设计中,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整体水平来确定所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如运动的强度、密度、技巧的安全指数等),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安排,始终能做到难易适中,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与自信心。
三、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观念,养成享受体育活动乐趣的习惯,培养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文明行为,能在自我教育和乐趣的陶醉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
学生意志和自信心的培养光靠教师的鼓励、支持和关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大程度决定于学生自己,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意志和自信心的自我培养。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限,因此客观形象的教学是最适合小学生的体育课,教师在安排课堂内容时要考虑到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有乐趣,是否能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教师就可依据内容要求让学生自我作业(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摩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自我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自我监督(学生能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和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当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有所下降时,教师要运用事例(如国家运动员刻苦训练,甚至带伤上场参加比赛等)来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在体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表扬、批评和诱导)。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不严格要求,否则不利于学生意志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
四、教师要言传身教,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来引导学生确立较强的意志和自信心。
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和自信心,通过耳濡目染的教导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所做的示范动作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缓解那些对自己自信心不足甚至恐惧心理的学生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学生的斗志。教师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表现,同时对表现出的勇敢行为的学生,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得表现好的小学生更自信,意志也更强,同时鼓励其他的学生像他们学习,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育体制的核心范文4
一、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心理教育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健康的人格的。”离开了具体知识的教与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必将成为空中楼阁。生物学教学内容丰富,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学知识,而且在许多教学内容中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
讲“生殖和发育”的内容时,向学生传授进入青春期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显著变化,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性心理和异性的心理特征,帮助他们打破异性间的神秘感。人的一生要有所成就,需要在青春期打下基础,青春期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男女交往时,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善于自我调控,发展健康的友谊,形成良好的性心理状态,真正抓住青春期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讲授“神经调节”时,针对当今学生因升学压力而容易造成的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指出人体在适度的心理压力下产生的紧张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凡事皆须有度,若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心理状态,会使人产生衰竭现象,引起人体产生一些消极悲观的情绪,甚至引起精神疾病。
在学习“条件反射的建立”“人类神经调节特征”以及“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等内容时,要让学生在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分析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自始至终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学生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科学用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结合“人体是一个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的统一整体”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健康的心理对人体的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心理品质则会使人体器官产生各种病变,“魔由心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引起消化性溃疡病,而有些身患绝症却不向病魔低头的人却可延年。从而使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
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教育学生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尊重、合作、竞争等。
二、通过多渠道,进行抗挫折能力的教育
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改变不良的心理倾向。
1.少年的身心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结合学生特点,开设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和指导学生办好“如何对待心理挫折”的黑板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超前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现象,不断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
2.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及时引导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看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又与生物知识紧密联系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环宇探索”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观后感。
3.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对个别的心理问题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站,让生物教师担任心理指导老师,以谈话、讨论等方式给个别学生以心理上的帮助,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尤其是学习中表现出的一些心理挫折和困难。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适当的时候,给一些优越感较强的学生有目的地设置逆境,让他们遭遇挫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心理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现在中学生进入学校便一头扎进书本,除了家就是学校,涉世不深,对社会缺乏多角度的了解,对社会的看法往往片面、偏激,容易走极端。得胜时,眼前一片阳光灿烂;失利时,周围一片乌云黑暗,极易走入死胡同。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思考人生。如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进行社会调查(如汽车环境污染的调查、本地区绿化调查、河湖水质调查、垃圾袋对水污染的调查、蝴蝶资源调查等),参观学习(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恐龙园、“海底世界”、科技馆等),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植树绿化、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强能力和各种技能,而且能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各种人物接触、交往的机会,增加人际交往能力,使一些性格孤僻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知心朋友,忘却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同时社会活动让学生寻找到一个新鲜的生活环境,领略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心情舒畅,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
教育体制的核心范文5
一、在宏观上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以及发展形势
1.广义上宏观的管理体制制度
在宏观的基础上通常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但是我国教育基本是中央管理居多,地方没有什么主要权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也逐渐的打破了这种形式在这种管理下很难适应市场以及企业的要求,这就面临着教育改革的问题,教育界非常需要政府放宽教育上的管理权限,建立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确立了高职教育的审批,其权利有省级政府自行管理,虽然也是重大进步,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的整改力度还是不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现状。在整改基础上因该实现多元化教学的发展,允许地方政府规划设计高校教学规模、专业等。
2.管理体制从微观上看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通常我们称之为微观管理,和一些高校比较高职学院的管理的改革相对毕较晚,发展相对来说迅速。高职院校的管理和高校的管理体制大不相同,从单方面的主体来说高职教育和高校教育的领导体制基本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进步,高职学院的开设又是以专业性为主,提高创新管理的思想理念,所以高职教育在管理模式上更具有专业性,严格的考核标准,更适应企业的专业化的工作等等。
高职教育的发展迅速的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没有系统,一般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比较忙盲目的跟风随从,没有自己的目标,通常是跟着潮流没有自己的特色,也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高职教育基本确定了管理制度,可以正常的运转,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人才,但是再这样信息进步的时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较快,在高职院校管理只是初步的确立还存在不协调等问题,还需要去改进和完善。
二、当前的高职教育管理制度
1.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有法治的保障
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带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进步的血液,高职教育的主体有学校、企业市场、政府机关、和社会的大环境,在教育的体制當中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相互也无法去代替, 在高职教育中国家政府已经将管理体制初步确立,但是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很难适应去计划的调控,所以非常需要政府在行政管理到宏观的管理去转变,结合市场的变化去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路程,使得高职教育健康的发展。
2.注重高职教育的关系发展
在高职院校具备创新的思想,为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一些基本的职能,高职院校的管理一切都是为这些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将高校的内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合理的内部管理当中,应该引入正确的市场竞争性理念,让高职院校更合理的发展,同时注重稳定。在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中,多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引进并加强校企合作,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建立科研基地和实训基地。注重创新追求高效益,是学校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三、高职教育的内部管理的具体实施
高职教育的管理要注重对内部教育的研究,增强研究能力,在世界各国高职院校非常重视研究和专业性,并有效地结合实践,所以在我国也应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应该增强开放程度,在现今国家通常打破了与市场的隔绝状态,实行多元化的开放,进行对社会和国际的多方向发挥发展。建立的专业技能标准,提高专业程度并向普遍性发展,设置专业的技术培训课程,制定奖励制度,实行证书性管理。时刻对市场进行调查,重视学习的教育的连贯性,当今社会是信息年代,终身教育的观念也被人理解,各个国家也将终身教育形成体系,实行教育前后的结合,使教育与工作完整的结合,使高职教育更系统更专业化。
教育体制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提高 中职体育教学 有效性 兴趣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那么,我们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中师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呢?
我们要清楚意识到兴趣能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并且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组织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一、 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兴趣的原因
1. 教学方法的原因:教师标准过高、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手段简单、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从而失去了兴趣,不愿配合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缺乏个性特征,缺乏自主性,大多都是机械统一的模仿和重复练习,使学生体会不到乐趣,必然导致学生不喜欢。
2. 学生个体的原因: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很直接,一个动作学得如何可以立即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所以很多学生怕出丑,在练习的时候能不练习就不练,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还有在一些集体的项目中,差生很容易受到排斥和冷落,自信心很容易受到伤害,这样就造成一些学生厌学。
二、 分析与对策
1. 建立学生的运动信心,正确引导,激发动机。
学生学习的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的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
(2)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她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自信心。
(3) 青年教师可以利用年龄优势,接近学生,交流沟通。学生喜欢这位教师了,也就会喜欢这位教师的课,就会对体育感兴趣。
2. 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健身与快乐相结合
(1) 趣味性:根据中师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材中的各项球类运动和游戏都是中师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把这些项目穿插到教学中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2) 实效性:
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对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双臂屈伸、立定跳远、纵跳模高、仰卧起坐等。经过短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看到自己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知识性。中职体育教材,无论是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等,各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其动作结构必须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原理。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都必须准确无误,突出动作特点。特别是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能涉及学生所学过的知识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⑴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面孔和蔼,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建立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老师注意了仪表美,衣着典雅,美观大方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同时学生对老师产生羡慕、敬重的情感,愿意接近老师,产生向老师学习的动机,这样便为体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⑵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体育课中,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这一切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精神振奋,起到点化、催化学习内容的作用。以趣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⑶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的前提下,改革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克服“教者发令,学者强硬”的现象,树立终生体育的目标。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发号施令,学生也未必为令是从。教师既可以是学生的导师,也可以是学生的伙伴,还可以是学生的听众,这样的师生关系才可能是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才可以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⑷教师要起带头作用,力能所及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比赛,学生的劲头会更大。在调查中反映,学生希望在游戏、比赛中有老师的参与。如果有些活动力所不及,教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而应把自己的感情、情绪溶于学生之中,一起鼓掌、欢笑。总之,教师的情绪、态度要与学生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学得活泼,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就会更浓。
4.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对学生们要做到一视同仁。然而,不同的学生在体力、心智及家庭因素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要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完成具体任务。一个教学班的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已的特长,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要提倡多组练习的组织形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体育骨干。例如:一堂篮球课,即有新授,又有分组学生自主复习,结合个别指导,穿插教学比赛等,使整个课堂教学展现生动活泼的运动场面。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即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也确实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三、小结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洪等主编.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J].沈阳体育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