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文1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库存控制模型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末,传统库存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经济环境,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库存控制问题成为热点。该环境下,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暴露出种种缺点。

二、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研究现状

随着近些年库存控制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学者加快对这方面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黄培清等提出改善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几项措施:为供应链库存管理而设计;保证在供应链集成管理中的有效信息传递;克服组织障碍,重新设计组织激励,研究和建立供应链性能量度;加强理解不确定性。

徐贤浩等提出了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引入了供应率和需求率两个变量,建立了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根据经济批量原理,求出了最佳订货批量和最佳订货批量周期。

张得良等研究了供需双方在订货数量折扣下,如何运用连续价格折扣和非连续价格折扣的形势,确定经济订购批量问题。

通过对上述库存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库存控制研究有如下特点和不足:

(l) 对库存控制的研究逐步向复杂化、集成化发展,越来越重视企业间的协调。

(2) 研究只是针对各阶段库存进行成本优化,并未给出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库存成本。

(3) 模型忽视了不确定性因素(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需求)对库存成本的影响。

(4) 未能将JIT和供应链延迟等技术融入到库存成本控制模型中。

(5) 未能重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库存控制成本的价值。

三、供应链管理下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 Vender managed inventory) 是指由供应链上的少数生产商、批发商等上游企业对众多的分销商、零售商等下游企业的流通库存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该方式下,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不再是被动地按照下游的订单发货和补充订货,而是根据自己对众多下游要货方需求的整体把握,主动安排一种更合理的发货方式,既满足下游要货方需求,同时也使自己库存管理和补充订货策略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供应链上供需双方的成本降低。

(二)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

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是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基于协调的、分担风险的库存管理模式。强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者、各层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出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优化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性能。

(三)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 Replenishment),简称 C P F R ,是建立在VMI和JMI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 ,同时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能同时降低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是:采取多赢原则,始终从全局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管理目标及实施方案,以库存管理为中心,兼顾供应链上其他方面管理,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分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准确度,最终达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和满意度的目的。

四、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基础理论

多级库存控制是在单级库存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级库存系统根据不同的配置方式,有串行系统、并行系统、纯组装系统、树形系统、无回路系统和一般系统。

(二)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应考虑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应考虑以下问题:

1、库存优化的目标。

2、明确库存优化的边界。

3、多级库存优化的效率问题。

4、明确采用的库存控制策略。

5、多级库存的控制方法。

(三)基于中心化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基于中心化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主要是研究如何采取中心化控制策略对多级库存进行控制。中心化控制策略将控制中心放在核心企业上,有核心企业来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控制,协调上游与下游企业的库存控制活动。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能够对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活动进行协调。

(四)基于协调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联邦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是对供应链的局部优化控制,而要进行供应链的全局性优化与控制,则必须采用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策略。

五、结论

本文仅仅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问题的复杂性,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以下内容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l)多目标规划将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与优化中占据重要位置。

(2)库存优化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与计算机结合的集成化、网络化。

(3)基于协调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永强.现代常用库存控制模式分析.企业管理,2010

[2]张家善.论联合库存控制.现代商贸工业,2009

[3]沈佳.基于J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内江科技,2010

[5]宋雅杰.MJO库存控制模型研究.企业活力,2010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文2

在经营活动中,企业间为了实现各自价值的最大化,往往会将部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委托给外部的其他企业来进行生产。这在经济学领域涉及的是“企业边界”理论,科斯以交易成本概念为起点、Williamson以资产专用性概念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时间问题。管理会计学者论及的企业间管理主要以供应链管理(SCM)为代表,通过管理会计具体目标、策略的考察,揭示企业间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与作用,并寻求其发展规律。

(一)企业间管理与供应链关系研究21世纪的企业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间管理至关重要。Lewis(1995)深入研究认为,良好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可以使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一倍;比传统关系中的设计周期时间缩减20%~75%;以及为客户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根据Fisher(1997)及Ross(1988)的研究,供应链具有以下两个显著功能:(1)交流。即在供应链管理中从顾客角度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有用信息、POS信息(thepointofsale;销售时点信息)以及订货信息加以有效收集,并使之在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等的整个供应链环节达成共享。(2)通过供应链环节迅速地将财物从某一伙伴转移到下一个伙伴,并且采用的是一种低成本的活动。为了更快、更好地响应新的需求与挑战,企业间相互协作、构建共赢的企业间管理模式,即企业间关系的协调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供应链成本管理为例,当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具有一种良好的关系模式时,面对新的成本机遇与挑战,企业间就会同心协力,不仅关注自身成本,还会顾及渠道共享者的成本降低问题,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共赢。

(二)企业间关系研究有关企业间关系的认识,在管理会计理论界讨论得不多。从相关学科的文献中,可以看到以下观点:(1)组织间关系是指供应链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赵晓煜等,2005)。(2)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供应链上组织间对未来的承诺、双方信息的共享和风险收益的共享方面存在的一种持续的关系(Ellram,Hendricks,2005)等。这些观点将企业间关系集中于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比较有代表的观点。企业间管理是对基于协议的合作协调关系的管理;企业间管理中的这种关系与一般意义上的协议关系不完全相同。一般意义上的协议关系具有非常明确的权利义务约定,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和要约承诺关系。而组织间合作关系是在不降低质量、不降低顾客价值的前提下,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总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关系的一贯性、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顾客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与提高而形成的,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决不仅仅依靠协议来维持,在实践中,这种合作关系更多地要求相互之间的信任而不是确定的法律关系(孙宝文等,2004)。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间管理已经成为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全球范围的竞争不断加剧,跨国公司开始转向全球化公司,企业不再作为单个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而是作为供应链或网络参与竞争,供应链中买方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开始从关联交易向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发展。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间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利益冲突关系,构建供应链申的合作性目标有助于获得良好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给供应链中的客户和供应商都能带来利益。企业间管理提高了企业间信息的透明度、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以及增强了生产的柔性和缩减了企业的生产周期。为了获得各自的最佳利益,企业间管理通过企业间关系的优化,在供应链之间增强协作的管理基础,如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和互惠互利基础上的长期合作关系等。正如有的学者所述:生产制造外包和部分生产职能的分离,促使最初在企业内部组织的活动转化为企业间市场化的交易,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产生了一种介于纵向一体化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状态。其特点是,具有中等的资产专用性、低交易不确定性、双方频繁的交易,但同时双方都保留了相当的灵活性和效率(刘东,2002)。

通过企业间管理集成内外关系,创建战略合作伙伴,进而构建协调、合作、互利的长期关系,是增进供应链节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战略选择,企业间关系涉及经济、文化、情感、心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在管理会计活动中。这些企业需要相互合作、共同交易、保持稳定的联系。从组织层面上看,这种企业间关系呈现多维性、多层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为了促进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优化,必须通过企业间管理,增强顾客导向型、利益整体性、跨组织协作,以及成本收益与风险报酬的权衡,并将其管理范围扩展至整条供应链活动之中。

二、企业间管理与价值链管理会计

企业间关系的管理,就是要将销售额的扩大与薄弱环节的改善,以及资产的有效利用等纳入到更广泛的视野中去加以探讨。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若企业间的各种手续相对简单、统一,则据此开展的交易活动就容易达成,相应的成本也能够得到有效削减。如果能够将来自顾客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相关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就能迅速地针对各种需求采用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一)供应链管理使企业经营战略转向战略经营供应链管理(SCM)是企业间管理的典型体现,从零部件的调配到生产、销售、物流。并最终让渡给消费者为止,使这一完整的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围绕经营的业务流加强协作,是获得整体共赢的一种管理活动。供应链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供应链成员整体双赢关系为中心的整体导向模式;一种是为完成主体企业目标而实施相关管理的模式,即主体企业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基于供应角度就经营活动各环节的改善为研究内容的,但近年来,通过广泛征询顾客意见,尽可能早地在前期阶段改良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其提供给顾客,受到人们关注。对此,有必要构建反映顾客信息的需求链(DC)。然而,仅仅有适宜的需求链也是不充分的,必须将SC(供应链)与DC有机结合。即必须构建广义上的供应链(综合供求情况的供应链)。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事先预测未来的经营环境,并据此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其结果是传统的经营战略开始转向战略经营。在战略经营中,迅速地应对适时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灵活地寻求解决对策,并从长期的战略视角加以谋划,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内在要求。

(二)以战略经营为导向的价值链管理会计 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需要在战略经营的环境下构建自身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未来管理会计的最大特色也正在于此。由于环境预测存在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欲使应对环境的会计具有雷达式的一

切均适用的功能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看货订样式的个别开发将是一种趋势。战略经营的管理会计,其用语及内涵尚未定论,但其萌芽很早就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显现。如Shank和Govindarajml早在1993年出版的《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以实现竞争优势作为管理会计的基本手段或方法,并提出了价值链分析的思想,归纳和揭示了这种价值链分析与传统管理会计的不同点,见表1。

尽管对基于战略经营的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难以作出准确的推断,但根据所预见的环境变化,新的管理会计概念将会表现为如图1所示的情况。

三、基于价值创新的供应链管理会计

在管理会计的分支领域,涉及企业间管理研究的成果还很少,为了促进企业间管理的有序运行,必须围绕价值创新,加快供应链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一)从价值链转向供应链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超越国界、超越时间的全球规模的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欲在这种重量级的大竞争中获胜,维持竞争优势,传统的思维观念已经无法适用,转换价值观不可或缺。基于价值创新的竞争战略正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其代表人物是哈佛商学院的迈克・波特教授。波特教授继1980年出版了《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之后,1985年出版了《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1990年又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取决于其与竞争对手在价值链上的差异,价值链管理的优劣决定着不同企业的竞争优势。书中,作者将“公司以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以及提供相关服务为目的而实施的公司内部环节或作业”定义为价值作业。然而,由于各家企业构成自身基础的经济状态不尽相同,因此基于个别企业的价值作业的实施方法,即面向历史、战略与战术的实施方法与作业也会有所差异。一旦涉及这类价值作业的成本,如“对企业提供货物的买家愿意支付货款的差额”就是佣金。为了获得这些佣金而实施的价值作业,可以划分为以下基本类型(如图1):(1)主要作业,指调配物流作业、制造作业、销售物流作业、销售与市场营销作业、顾客服务作业等;(2)支援作业,即物资调配作业、技术开发作业、人事与劳务作业、普通的管理作业等。

尽管存在各种不同的作业,但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仍需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链来加以实施,而并非对这些价值作业作个别独立的执行。根据这种链锁的关系或方法能够带来以下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potter,1985):(1)成本优势。总成本在市场的平均水平以下,企业能够获得相对的成本优势。(2)差异化优势。经营部门提供的产品与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相比,因为质量高而风险小,若性能优越,顾客的感知就占据了上位。波特虽然也提出价值链不能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在企业之间也应当得到扩张,但从价值链管理到供应链管理(SCM)的推进,其创造者应该说是物流界人士。

物流是随着企业后勤的优化;扩大协作的产物,随着同类、协作的物流的外包而出现合作的后勤及第三方后勤(3),使得两家公司使用同一个物流机构来共同运输,这样,对两家公司而言,物流机构输送的情况是一种共同运输。进一步讲,在合作运输中,大的厂家根据交换运输和运输等形式使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进一步得到协同。此外,介入物主与运送企业之外的第三方作为专职的物流行业开始出现,这种3PL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在营销界,作为交易手段的QR(迅速应对)和ECR(高效消费者相应)等信息工具得到广泛应用。QR及ECR主要是在消费者方便购买的店铺里加大商品的陈列,并具有快速补充库存的机制(即仓储式商店)。

为了促进这种企业间的合作,使两者更紧密的结合,新的链式系统诞生了。即从供应商到生产商,再到消费者(顾客)都成为了广义上的交易对象,供应链自此产生。作为供应链,其不仅使供应商与生产者等环节之间产生多重关系,也使生产者与销售商产生联系,而其中心则在销售环节,这种合作可以称为生产与销售联盟。由这种生产与销售联盟而具象征性的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若干独立的企业为了相互的利益实施战略联盟;(2)与每一个企业的部分最佳相比,更重视协作企业全体的整体最佳;(3)除了最终消费者,以公司外部顾客及公司内部顾客在内的顾客导向为最优先。

值得注意的是,由价值链转向供应链,并非是对价值链的否定,实际情况表明,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从单纯的价值链管理转向围绕供应链的价值链管理,即是价值链与供应链的结合。图2揭示了价值链与供应链的关系。

图2表明,片面强调供应链而忽视价值链,就会出现供应链环节中大企业欺负小企业,企业之间相互猜疑等问题,这表现在坐标轴的II。第I象限是一个纳什均衡,能够实现双赢。当然其中也需要协调,如,是以供应链为主还是以价值链为主,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是不完全相同的。第Ⅳ象限是分权化的产物。但随着供应链的发展,IT技术的应用,这种分权化如果继续注重部门自身的利益,则将难以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难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第Ⅲ象限的情况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不作讨论。由此笔者认为,由价值链转向供应链,应当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面对国际化竞争,企业在强化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必须积极应用价值链管理的思想。这已被一些国际化的大公司所证实,如福特汽车公司,要求其原有的两家轮胎供应商(一家生产钢圈,一家生产轮胎橡胶),在符合福特公司价值链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加强相互协作,即最终提供给福特公司的轮胎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汽车轮子。(2)为了使伙伴企业之间效益与效率最大化,必须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整体利益的最佳化,而这些措施之一是由部分经营最佳向整体经营最佳转变;其二是各链节中企业通过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实现成本与收益的一体化,减少磨擦。

(二)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方法创新衡量一门学科的形成有若干种方法,一种是具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一种是开发应用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工具。供应链管理会计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则必须在管理会计工具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供应链分析在企业间管理中的应用。支持上述供应链管理的工具之一在供应链管理会计中称为供应链分析。在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管理会计声明》(SMA)4X中指出,为了使基于SCM的低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应开发应用以下3种方法lIMA,1996,4X,V11:(1)内部成本分析。其决定基于内部价值创造环节的收益性源泉及相对的成本水平。(2)内部差异化分析。调查基于内部价值创造环节差异化的源泉(包含成本)。(3)垂直的关联分析。为了达到提供给顾客的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调查外部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成本。

内部成本分析与内部差异分析是以企业内的,VCM为对象

的,垂直的关联分析是以企业间的SCM为分析对象的,垂直的关联分析具有自身的特点,即其是基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通环节上的各家企业开展的关联性分析,采用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获得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以及以分部为单位的各家企业的具体情况[IMA,1996,4X,VII]。促进这种垂直分析方法发展的是组织间的成本管理,Cooper与Slagmulder于1999年出版的《产业集群企业的供应链扩展》(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br the Lean Enterprise)一书,以日本的9家企业案例为背景,将成本企画、全面成本管理、改善的成本计算等管理会计工具从企业内部应用扩展到企业间的应用(Cooper&Slagmulder,1999)。

二是物料配置会计(Throughput accounting)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物料配置会计是有关存货资产成本的核算会计。以往,存货资产的源头价值是依据销售来予以实现的,在销售时点要尽量维护对原材料耗用部分价值的回收,然而,基于物料配置会计的存货资产评价额是在不涉及销售的期间,对这种原材料费用(Dugdahand Jones,1998)加以维护(回收)。这种基于物料配置会计的存货资产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对传统路径方法的完全改变。传统的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成本的聚集特征这一思路。在成本的聚集性条件下,对于半成品成本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围绕产品的加工进程,对增加在产品生产中的原材料费用采用直接劳务费及制造费用的方式回收。然而,在物料配置会计条件下,对半成品及产品仅给予相当于直接材料费的价值。即,物料配置会计在制造成本中仅将直接材料费算入产品成本,其他成本素均构成期间成本。

根据SNA4HH,所谓物料效率就是“从系统整体(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额中产生出的货币增值”(IMA,1999)。对此,在物料成本会计中,如表2所示,从销售额中扣除直接材料费及其他变动费(在直接成本计算模式中仅扣除直接材料)求得物料效率带来的增加值,然后再由此扣除“业务费用”就求得了净收益。详见表2。

由表2可见,物料配置会计作为一种新的直接成本会计方法与完全成本会计方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将直接劳务费作为变动费而不加以处理。对此,直接劳务费中的人工费与折旧费等作为业务费用,从新的直接成本中一并加以扣除,并由此计算出净收益。物料配置会计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在这种新的直接成本会计方法下,效率增加值越是增加,货币收入就会变大,从而达到企业价值创造的目的。这样的增加值,不仅适用于广个企业的价值链,在更广阔的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中也能够得到扩展。这种物料配置会计方法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促进了供应链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物料配置会计中,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企业的目的不是只关注收益而是将创造货币作为其根本所在,据此能够达成投资额(包含库存)的抑制和业务费用降低的效果。因此,与现金流量经营及流量会计具有相同的理念。(2)相对于从销售额中扣除直接材料费用以求得边际利润或者贡献毛益而言,固定费用是采用一笔扣除的方式。因此,其仅是直接成本计算或者贡献毛益计算的一种类型。(3)库存因为仅由直接材料构成,库存的增大并不会使物料成本增加额增大,这一点在将固定费用分配给库存的全部成本计算过程中,由于存在依据库存的增加来增加收益的情况,因而涉嫌盈余管理而备受批评。

若进一步展示净收益的计算过程,可以通过以下物料配置会计的利润表来加以说明,如表3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物料配置会计下,对比直接成本计算及全部成本计算,最初的产品成本被偏少计算了。因此,即使企业增加了与需求不相关的生产量,基于物料配置会计的存货资产被过多了的情况也相对较小。即,物料配置会计为了使短期经营利润增加,对于难以作出销售预测而增加生产量的相关部门,不对其实施激励,这一机制对于提高管理会计的有效性是有用的。这一思想应用于供应链的企业间管理也是极具创新价值的。

三是制约理论(Theory ofConstraints,TOC)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制约理论的基本理论是Goldratt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其开发的系统的管理哲学中,提出的“制约决定系统的业绩,任何系统都包含少数的制约因素”。制约理论重点从三个方面考察组织的业绩:完工效益、存货和营业费用。完工效益是组织通过销售来赚钱的速率。从经营方面看,完工效益是销售收入与材料、动力等单位水准变动成本之间的差异。直接人工主要被看作是固定性单位水准费用,因而通常不包含在上述定义中。按照这种理解,完工效益与贡献毛益有关。存货是组织在将原材料转化成完工效益的过程中投入的全部货币。营业费用的定义则是组织在将存货转化成完工效益的过程中投入的所有货币。以上述三种业绩计量指标为基础,管理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提高完工效益、存货数量最小化以及降低营业费用。

制约理论与物料配置会计是密切相关的。依据SMA4HH,所谓制约理论(TOC),是重视约束组织业绩的起制约作用的概念,为了实施TOC,必须开发制约会计(CA)以提高会计报告技术。CA具有以下三个特征(IMA,1999):(1)明确把握制约的作用;(2)物料成本增加值的结果作为特定的影响因素;(3)业务费用所波及的影响,通过物料配置会计来反映其增加值。

任何组织的业绩都受到各种制约条件的限制。按照制约理论(TOC),组织要改进业绩,必须了解其面临的各种制约条件,在短期内利用这些制约条件,而从长远看,则应找到克服这些制约条件的方法。这里的制约,就是要分析限制物料成本增加值的因素,充分了解妨碍系统目的实现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的阶段实施情况。如可能受到诸如行动制约、能力制约、市场制约、后勤保障制约等各种状况,并据此找出企业的瓶颈口。企业间的瓶颈如果得到了改善,ScM整体的物料成本增加值就可能变大。制约理论是一种替代的、或互补性的方法。在原则上,TOC可以和JIT(适时制)制造方法联合使用,因为JIF制造环境同样存在各种制约。不仅如此,TOC方法除了能保护本期销售额外,还能通过提高质量、减少反应时间以及降低经营成本等手段,努力提高未来的销售额。

在企业竞争与合作的时代,个别企业的局部最优化得到了体现,然而在企业协作的时代必须重视企业间整体的最优化。这一点需要在供应链中发现企业的瓶颈并致力于共同改善,通过协作使企业整体的最优化得以实现。为了实现改善组织经营业绩的目标,制约理论(TOC)通常采用以下五个步骤:了解组织面临的约束条件;利用集成制约条件;让其他所有方面都遵从第二步所作的决策;改善集成制约条件;重复上述过程。

(三)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理论创新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制约理论(TOC)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结合将向新的方向深化,如何

与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是贡献毛益会计的形成。供应链管理(SCM)的基本目标是尽早发觉顾客需求,按顾客的愿望迅速组织生产,并及时加以提供。因此,围绕顾客需求开发产品,并据此决定产品的生产方式,进行材料购买、生产,再到顾客购买,这一过程实现的速度就变得尤为重要。“速度经营”成为这一时代的一个新的概念,而要使这一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指标形式,必须分析这一完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因此制约理论(TOC)就变得十分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会计中,依据该理论构建的会计称之为“贡献毛益会计”。在贡献毛益会计中,收益一般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收益=(销售额-直接材料费)-业务费用=贡献毛益-业务费用

一般情况下,在销售额中扣除的除了直接材料费外,还包含其他费用。业务费用由直接材料费以外的材料费、人工费、车间经费等构成,是不分配给产品的期间费用。将SC作为整体把握的SCM,销售额是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金额,业务费用是由供应链成员的整个公司的经费等构成的,这里涉及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拟采用以主体企业为中心的SCM模式,销售额及业务费用属于个别公司。有关直接材料,存在各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因未销售而留存的库存部分被转入到直接材料总账。且从销售额中扣除的直接材料费,相当于每一产品单位的直接材料费乘以销售量来求得。因此,即使生产了不销售的产品,若单位直接材料费不发生变动,销售额上也肯定会变成负的直接材料费金额。

以上虽说是贡献毛益会计的收益计算方式,但制约理论(TOC)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收益计算方式达到贡献毛益扩大、业务费用下降、总投资减少的效果。基于TOC的认识是:贡献毛益是通过销售能够获得的资金额,业务费用则是为了改变贡献毛益而使用的在库资金,总投资是为了能够改变贡献毛益而应用的资金。在上述计算公式中,由于人工费用和车间经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发生的费用必然会增加费用总额。贡献毛益会计将产品生产消耗的费用总额作为成本递延,仅将对应于销售的部分作为期间费用,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一般的处理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产生收益,将适销对路的产品尽快反映给生产部门,就能够减少库存,缩短从企画到生产开始的时间,节约业务费用,同时,对材料等要素按需在短期内适时购入,如适时制(JIT)采购等,上述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对企业而言十分必要,这也是SCM需要达到的目标。即贡献毛益会计、TOC等是供应链管理会计的重要基础。

二是制约理论(TOC)的创新。尽管TOC具有扩大贡献毛益、降低业务费用、减少投资额等功效,但其作用的发挥要借助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核算手段来体现。在TOC这三个目标中,贡献毛益的扩大尤为重要,如何缓和、消除瓶颈,促使其扩大成为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在全球经济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不断增加销售额的愿望将不切实际,对此,通过将整个SC纳入考虑范围,降低业务费用、以及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并据此来获得收益,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将制约理论(TOC)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会计,不仅重视贡献毛益的扩大,同时对业务费用降低与投资额的控制也纳入到管理会计的考察范围,这一战略将具有积极的创新价值。

在供应链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适应TOC的“思考程序(Thinking Process)”。换言之,TOC不能仅限于对瓶颈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也不仅仅是为了扩大贡献毛益,而是需要在业务费用的削减以及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等多方面得到推广与应用。扩大贡献毛益是重要的,也是TOC追求的核心所在,但是供应链管理会计必须将焦点集中于整条供应链,要针对妨碍企业间的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的因素给予特别的关注。此外,就TOC的基本面而言,以物料配置会计(TC)为例,其不是通过基于战略的、长期的改善以达成整体最佳的方法,而是基于短期视角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方法。为此,TOC研究也是基于短期的视角,TOC将直接材料费之外的费用全部作为固定费用处理。然而,就长期而言,被认为是固定费用的这部分内容,其数量会变得越来越少。若延长考察的对象期间,最终固定费用会变为零,这是因为TOC将固定费用的变化置于考察对象之外的缘故。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优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有关物流成本的阐述和探讨见诸各种文章和书籍之中,但是物流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尚属早期,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鉴于此,本文围绕供应链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借此能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一些解决办法。帮助企业更好的控制他们的成本。

二、供应链定义

范歆(2006)认为,供应链是指从最初供应商的原材料生产到最终形成产品并送达顾客手中的整个过程。丁庭选、郭玲玲(2007)认为,供应链是指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所组成的网络系统,其功能在于获取材料、生产产品,并把产品送达最终顾客。 综合上述定义,可以将供应链的定义简要描述为: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顾客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链结构模式。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对整个供应链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管理。整个供应链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主要包括供应链设计和构建成本、运输和配送成本、库存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售后服务成本(丁庭选、郭玲玲,2007)。供应链成本管理注重企业之间的整合与合作,将整个供应链视为一个协同合作的整体。

四、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方法

目前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Kenneth Blanchard和Wolter.J.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做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五、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培养成本控制的文化意识

首先,要组织企业管理者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并向已经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企业借鉴成功的经验及汲取失败的教训。其次,要培养员工的成本文化意识,要将成本控制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成本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企业做到自觉控制供应链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目的。

(二)建立横向一体化机制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企业竞争实力日益壮大,企业的纵向扩展能力不再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反而使企业分散有限的资源,不能形成企业的优势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资源的横向集成,强调集成外部相关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参与市场竞争,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多赢互惠的效果。在保证服务质量、保证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

供应链的本质是将各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所以,合作是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有合作的地方都需要信任。但是,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供应链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因为供应链中参与的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往往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合作的难度超过了单个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所以,成功的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要想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达到合作的目的,就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因为好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强化合作竞争观念,共担风险、责任与成本,共享成果与利益,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协调运行需要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的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能使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更好地制定生产、销售和库存等计划,能使目标成本法顺利实施,并且使得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提高最终用户的满意度并达到促进供应链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的目的。另外,通过信息的获取,使企业对已经获得的关于企业自身的信息进行集成和整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内部的不确定性。可见,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成本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要想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供应链成本,就必须要获得充分的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范歆.论供应链成本管理[J].成人高等教育学刊,2006(1)

[2]丁庭选,郭玲玲.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9)

[3]桂良军.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05(4)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文4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评价决策系统;案例推理

1.研究第三方物流评价决策系统的意义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TPL或3PL)服务供应商是在供应链环境下,为适应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需求应运而生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数量大幅增长,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已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规模、数量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制造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第三方物流市场又缺乏一套完善的物流服务市场机制和物流服务评价标准。同时,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效益。由于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提供的产品存在很大差异,现有的针对生产型企业的供应商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服务型供应商的评价。建立一种有效的第三方物流系统评价方法,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机制,是目前企业管理亟需探索和研究的实践性问题。

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企业在重复选择第三方物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研究、筛选等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通过第三方物流评价决策系统模型的分析,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第三方物流系统,避免重复浪费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节约成本、创造利润、提供增值服务的优势。也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默契的合作关系。通过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带动供应链上的更多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从而促进整个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发展。

2.基于案例推理的第三方物流评价决策系统模型的设计

2.1 案例推理技术简介

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推理方法,为人类的思维模式提供了理论化的基础和应用途径。CBR方法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过程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求解问题时,在以前类似的求解问题的成功范例基础之上进行推理,而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一个典型的事例推理过程首先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向系统描述当前案例;其次是从案例库中检索出与当前问题相应的案例,若该案例与当前案例完全匹配,输出该案例的求解方案,否则修正该案例,形成当前问题的求解;最后对当前案例的求解进行评价,并将新的案例加入到案例库中。将CBR思想应用到3PL评价选择的决策中,不仅合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思维习惯,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是现代企业供应链运作管理技术的一个综合体,不仅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而且涉及到多方面的物流技术与能力,以及企业活动流程中的多部门和多环节。企业在第三方物流方案的选择和决策中,需要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特性、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专家对类似问题的经验知识。提出基于CBR思想的第三方物流选择评价决策模式,试图探索性地将类比推理方法用于支持第三方物流方案选择与决策过程中。

2.2 基于案例推理的第三方物流评价决策系统模型的设计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主要考察物流技术、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等综合实力,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依据CBR的运行机理,基于CBR系统来评价选择3PL时,步骤如下:

(1)参考依据的确定:借鉴以往的类似成功案例经验(例如,招标、协商成功的案例)。

(2)匹配程度的确定:成功案例与现实3PL问题匹配,得出匹配程度。

(3)参考方案的确定:根据匹配程度调整参考方案,得到3PL解决方案。

在基于CBR的3PL选择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中,决策者决策的支持得核心环节主要来自案例库中的经典案例(记录以往企业进行3PL选择评价的过程及其结果的案例描述)。案例库中的案例形成都经历了对3PL企业先进行评价再进行选择的决策过程,案例内容反映了对3PL进行一次评价选择的动态过程,应涵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环境信息:企业选择3PL企业的背景,目标以及需求信息等。

(2)状态信息:3PL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状况的综合评价信息。

(3)知识性信息:决策者对3PL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时所持偏好(权重)信息。

(4)结果信息:主要反映决策过程及其运行结果。

在CBR的3PL选择评价模型中,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建立一套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建立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案。后者对3PL的决策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较好地反映出决策者在客观环境下对各个指标的需求程度。决策者在决策时需从案例库中搜索相似案例,判断案例的相似程度,主要依据的是指标权重分配方案,其框架如图所示2-1:

第三方物流评价系统构建思路如下:

第一,特征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建立一套反映案例库中经典案例的特征指标体系,其共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指标案例库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通过权重案例库反映决策者需求偏好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案。通过特征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新决策问题决策时,以及其对象进行辅助决策时,该特征体系是该过程中检索查询相似案例的依据和条件。在此,案例库中的案例作为经验案例使用的假设前提是:决策者对第三方物流的选择评价是建立在具有相同或相似需求偏好及评价准则基础上的。

第二,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案的确立。从物流服务需求企业的需求中,分析获得决策者的需求偏好和影响因素信息,得到物流需求的偏好和特征,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案做准备。而后,在评价专家的人工干预下,系统通过由人机交互方式确定的指标权重赋值方法,实现需求偏好或影响因素到指标权重初值的映射。

第三,案例结果集的确定及案例检索。案例库中案例结果集C的确定,是以物流服务项目的类别为条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权重案例库进行筛选,得到作为经验案例选择的范围案例结果集C。案例检索分为两步:第一步,根据指标权重初值对案例结果集C进行检索,得到相似案集S,如果S为空,说明案例库中没有相似案例;若S不为空且不唯一,根据相似度算法从S集中选出一个最相似的案例。第二步,当S不为空时,根据最相似案例与指标案例库的连接关系,在指标案例库中找出原始案例的全部内容,作为评价新的物流服务项目的参考。

第四,参评物流企业指标属性值的确定。首先,分析被评价的各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并输入相关信息。然后,评价专家参照相似的经验案例的相关信息,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案和指标属性值的情况,确定当前参评企业的指标属性值。

第五,动态调整指标权重分配方案。根据权重分配方案的调整策略,以及企业对物流的实际需求出发,同时考虑参评第三方物流指标属性值的情况,调整原始指标权重分配方案。从而,用动态的权重变化来适应企业选择3PL的需求差异和变化。最后,用调整后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案,对参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优劣排序,依此作为3PL评价选择最终决策的依据。

第六,将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选择结果,作为新的案例保存或补充到案例库中,作为今后的调用参考案例。

2.3 基于案例推理的第三方物流评价决策系统的优点

基于CBR方法的第三方物流评价决策系统,打破了以往基于规则和模型的静态决策方法,是一种基于行为的决策支持模式。这一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CBR系统的核心是案例的表达与组织。案例是依托情景环境,既表现了人的决策行为,又将决策内容以结果的方式表达出来。案例推理中隐含了决策主体人的完整思维过程,并通过决策行为的完整过程以显化的方式表达出决策结果,而传统的单纯指标评价支持方法很难做到。

第二,CBR中案例描述具有基于行为的思维模式所包含的六种基本要素,即客观数据和知识,感情,积极的有利因素,综合、冷静、理智的判断,消极的不利因素和新思维的创意。这些基于行为的思维方法的基本要素,用传统的指标评价决策支持方法是无法全面对其进行评价和表达。因此,CBR能全面支持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将DSS(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能力更加贴切实际地转化为决策行为。

第三,管理活动是“决策―实施―反馈―再决策”的反复过程,其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内容。这一过程对管理路径的记载与描述隐含了决策者的思维轨迹。CBR对管案例事件具体过程的解释、分析、处理都必须考虑事件的“历程”。正是对案例基本过程分析,才能有效地对参与对象及势态变迁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了达到相似的目标,针对相似的对象,在不同的变迁“历程”中,会导致不同的管理活动结果。这是利用CBR方法评价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马海群,戚增媚.信息政策研究的学科化进程及基本问题分析[J].情报学报,2007(1):4249.

[2]冯瑞琴.CBR系统实践与创新[J].求索,2006,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文5

关键词:产业链;粮食产业链;产业链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3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41-02

在西方学术文献中,有关产业链的思想的思想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Adam.Smith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Adam.Smith以其著名的制针企业的例子生动描述了产业链的功能,说明了企业内部分工与专业化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A.Marshall发展了 Smith 的思想,并把企业内部的分工扩展到了企业间的分工。纵观国外学者的论述,大多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产业之间的关联问题[1]。产业链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并得到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本文将对国内关于产业链的内涵及粮食产业链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一、产业链的内涵

在我国,“产业链”一词最早是傅国华提出来的。之后,国内学者在国外产业链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相继从产品形成、价值网络、产业关联、产业集合、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战略联盟等视角来定义产业链。

(一)从产品形成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郁义鸿(2005)、芮明杰等(2006)、李星群等(2 007)、何一(2009)从产品形成视角来定义产业链,认为它是从供应商开始,经生产者或流通者,再到消费者的所有物质流动。马士华等(2000)认为,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信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

(二)从价值链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杨公朴、夏大慰(2002)认为,产业链是由同一产业内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构成的价值链[3]。李万立(2005)认为,围绕一个关键的最终产品,从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涉及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动态关系就是产业链,也叫做价值链[4]。石冬梅(2007)、吴彦艳(2009)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成品与销售产品并实现价值增值的功能网链[5]。

(三)从产业关联角度定义产业链

简新华(2002)提出,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6]。杨公朴、夏大慰提出,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7]。鲁开垠(2002)认为,在一个产业环境中,各种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依赖,一种产业的存在成为另一种产业发展的前提或结果,每一种产业只是产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片段,由各个环节或片段连成一体就变成产业链[8]。龚勤林(2004)认为,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9]。吴金明、邵昶(2006)提出,产业链是基于产业上游到下游各相关环节的由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这四个维度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链条[10]。林中燕(2008)把产业链界定为“在相关产业组织中,依据特定的经济关系,客观形成的、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11]。白永秀、惠宁(2008)提出,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联[12]。

(四)从产业集合和产业集群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郑学益(2000)提出,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13]。林学强(2002)提出,产业链是指从最初的原材料生产和销售到中间产品和销售、再到最终产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形成的一种企业关联体[14]。卢明华等(2004)提出,产业链是由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产业所构成的产业集合[15]。杜义飞等(2004)提出,产业链是针对一系列相关联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寻找导致这些产品满足需求的,从原材料的提供到市场的销售等等,前后顺序关联的、横向延伸、有序的经济活动的集合[16]。

(五)从战略联盟及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蒋国俊(2004)将产业链界定为“在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17]。李心芹等(2004)将产业链界定为“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18]。任保平(2005)从微观上将产业链界定为“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19]。刘贵富等(2006)将产业链界定为“一定地域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接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20]。

二、关于粮食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粮食产业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某一个理论视角研究我国粮食产业链

吴志华(2007)基于供应链视角,研究了我国粮食产业与供应链,分析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21]。何官燕(2008)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粮食产业链的特征与现状,提出了整合粮食产业链的对策,如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机制、促进粮食企业重组并购、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等[22]。陈倬(2011)从粮食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粮食供应链脆弱性的类型,提出粮食供应链管理目标就是降低这两种脆弱性,形成“高效+安全”的粮食供应链,而供应链整合是降低粮食供应链脆弱性的有效途径,并从探索组织创新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实施信息共享技术和实行风险闭环管理等四个方面给出了整合思路,并提出了由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四种可供操作的整合模式[23]。孙丹、赵予新(2012)研究了长期以来制约粮食产业链整合的因素,并提出要使粮食产业链稳定高效的运行和发展,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向精深加工转变,积极发展粮食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粮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创立名优品牌,加快粮食产业链各环节基础建设等[24]。

(二)对具体地区或具体粮食品种产业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李军民(2007)对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进行了研究。李军民、唐浩和周清明(2008)对湖南省发展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提出了建议[25]。刘岩、高云巍(2009)研究了吉林省玉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对策[26]。于邢香、耿建敏(2012)指出,粮食产业链模式效率低、龙头企业规模小、外资对整个链条的控制加强、粮食产业服务体系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山东省传统粮食产业链的延伸,应建立科学的粮食生产观、转变粮食增长方式、着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组建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提升粮食产业实力[27]。

(三)建立模型对粮食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进行评价

李军民、唐浩和周清明(2008)以湖南优质稻米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加工企业的组织效率与运作效率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深加工企业的组织效率与运作效率比初加工企业高,但两者的组织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28]。马松林(2012)定量描述了中国粮食产业链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区域分工效率。他通过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认为,影响粮食加工业区域分工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各地区的从业人数、资本投入和粮食产量;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认为,河南、辽宁、内蒙古和天津在粮食加工环节上的综合效率最高[29]。于邢香等(2012) 通过对山东省粮食产业发展的调查分析,运用AHP法建立了粮食产业链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在对山东省粮食产业链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基础上指出,粮食质量、粮食总需求量、加工技术、总产量、种植结构、产品价格、储运成本等因素对粮食产业链竟争力有重要影响;在山东省粮食产业链延伸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并重点把握好粮食质量源头环节,同时重视加工环节、储运环节等在提升整条产业链竞争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0]。

三、总结和评价

综上可见,尽管我国学者对产业链和粮食产业链的理论及实证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1)国内学者们对于产业链的定义都是从“链”的角度出发,由已有的供应链、价值链、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等概念引申过来的,但就产业链的内涵而言,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一致认同的比较权威的概念;(2)国内对粮食产业链的认识多是从其他产业链如农业产业链借鉴过来的,对粮食产业链的研究还是以实证为主,并且主要是对具体地区或具体粮食品种产业链的研究及效率评价,理论研究不够系统,还处在较浅的层面上。今后应该从更大的范围如全国、粮食主产区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建立比较统一的模型对粮食产业链进行效率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程宏伟,等.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优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3] 程宏伟,等.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优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 李万立.旅游产业链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师,2005,(3).

[5] 余文权,孙威江,吴国章,赵丽红.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4).(下转93页)

(上接42页)

[6]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3).

[7] 刘贵富,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3).

[8] 章长生.基于产业链分析的广西铝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09.

[9] 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

[10]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11] 林中燕.产业链视角下的信息服务业蛛网模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12] 白永秀,惠宁著.产业经济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3]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3).

[14] 林学强.构筑产业链提升区域竞争力[J].福建经济,2002,(8).

[15] 程剑.我国茶油产业链与协作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16] 程剑.我国茶油产业链与协作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17] 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和稳定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

[18] 李心芹,李仕明等.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19] 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中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一种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20] 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21] 吴志华.中国粮食物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2] 何官燕.整合粮食产业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J].经济体制改革,2008,(3).

[23] 陈倬.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分析与整合研究[J].财经论丛,2011,(6).

[24] 孙丹,赵予新,粮食产业链整合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5).

[25] 李军民,唐浩,周清明.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效率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26] 刘岩,高云巍.吉林省玉米产业链化趋势及发展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27] 于邢香,耿建敏.山东省粮食产业链延伸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3).

[28] 李军民,唐浩,周清明.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效率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范文6

【关键词】标准化 物流 探讨 问题

1.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意义

1.1物流标准化的概念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并实施系统内部设施、专用工具、机械装备等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包装、运输、装卸、配送等各类作业标准、管理标准,并作为现代物流特征突出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以及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推动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标准化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统一国内物流概念、提高物流效率、规范物流企业,是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是物流发展的基础。

1.2制定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1.2.1物流标准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如果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联系,就需要许多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标准化。标准化对降低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具有重大的决定性的作用,它能保障物流活动的通畅,减少物流环节,加快流通速度,实施物流标准化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节约投入和流通费用,保证物流质量。在我国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2物流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制定了各种标准,当然在物流领域也是一样,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因为传统的物流被人为的分割为许多阶段,并在各个阶段不能很好的衔接和协调,还有信息不能共享,导致了物流效率降低,这些在小型的医药企业表现的尤为明显,而实施标准化有效的提高了效益和降低了成本。使原有的问题得到改善。

1.2.3物流标准化有利于进行物流管理。标准是规范其他一切事物的基础,标准化是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以及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系统才能实现高效率的管理。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有了严格的规范,它可以统一国内对物流的认识,如自《物流术语》于2001年以来,对我国物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该标准正在进行修订,以适应物流技术和物流实践的新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它还可以规范物流企业的发展,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我国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法,该标准提出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定义与分类原则、方法,明确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类型与评估指标。适用于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界定、物流市场对物流企业的评估与选择,也可作为对物流企业进行规范与管理的依据。

1.2.4物流标准化有利于国内外物流的接轨。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各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把目光集中到我国,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以后,外国的物流业对我国的物流业带来了冲击。所以我国的物流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接纳最新的思想,运用最科学的运作和管理方法,来改造我们的物流企业,以提高我们企业竞争力。从目前情况看,物流标准化是领导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最佳途径。目前标准化已经成为全球物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2.当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的现状

首先,在标准制定、修订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单位已经制定了《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规定了物流相关的术语、概念、物流作业流程、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系统建设、关键支撑内容等,是我国物流建设的基础。近几年我国还制定了一些关于《物流术语》、《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的编码与符号标记》、《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等国家标准,制定的这些标准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物流信息表示的非标准化现象,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此进行了“现代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研究”,对我国物流供应链上的各种作业环节以及各个环节寻在的各级包装单元、产生的物流单证等做了系统的分析,为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其次,就是成立全国统一的物流标准化技术组织。按照我国标准化的体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事全国标准化工作技术工作组织,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专门负责本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为了与有关物流的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工协作,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主要开展物流基础性、服务规范、作业流程、综合性、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研究、物流标准化的总体规划,组织制订全国物流标准化体系表并组织落实,提出物流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年度计划,服务贸易标准和加强物流管理的制订,组织、促进物流领域各有关专业标委会的交流、配合,对相关的交叉问题进行必要的协调与协商,推动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协调和健康的发展。

最后,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活动和开展物流标准化研究工作。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物流有关的各技术委员会与技术处,并且明确了各自的技术归口单位。我国在加入WTO的今天,物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实现我国物流系统与国家物流大系统接轨顺利,关键在于物流标准化。所以,物流标准化的工作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很多相关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都已经投入到了这项研究工作当中。

3.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3.1.1物流标准化意识比较淡薄

尽管我国近年来物流发展较快并受到重视,但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物流标准,但这些标准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广泛存在的现象是正确率低,这种情况深刻的揭示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后现状。制约物流标准化的推广,执行的因素 很多,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物流标准化意识比较淡薄。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虽然知道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但是,传统的经营状况十分严重,尤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物流标准化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且大大降低了物流效率,提高了物流成本。一件事如果思想上没有得到重视,行动上也就无从说起。物流标准化的意识淡薄是物流标准化实施的第一障碍。

3.1.2已有物流标准的应用推广不足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物流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等标准。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有标准而得不到承认和推广,标准的推广应用差以及已有的标准应用状况不足等问题。物流标准推广不足会导致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市场发育不足等问题。

3.1.3物流标准缺乏统一规范

目前,我国物流系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物流各个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比较落后,与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依然很小,标准化程度较低、各种物流设施结构设施和装备技术水平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第二,物流器具的标准不配套,其中托盘标准问题最严重。第三,物流设施标准与物流包装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了物流无用作业增多,物流成本上升,物流服务质量落后,严重制约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3.1.4条件分割、部门分割、区域分割

我国物流及其物流管理思想诞生比较晚,在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在没有归人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这就一定导致了在标准制定内容上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同时,由于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各行业各地区各自为政,物流标准不一致,这就导致了物流标准化内容上的区域分割。因为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区域分割,所以物流标准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化体系去运作。物流在本质上要求高度系统化、标准化与协调化却与工作中的部分、地方分割出现了纠纷。其中集装箱标准由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设计,条码标准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托盘技术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承担,要使不同部门的标准达成协调与统一,又需要大量的工作。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区域分割的弊端依然存在于标准化工作中。所以一定要解决条件分割、部门分割、区域分割的问题,我国的物流标准化才有待提高。

3.2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3.1.1物流市场不够发育。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上在现实需求不足与潜在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第一,企业自身处理物流的能力较强,大多数拥有自己的车队和仓库。第二,企业之间普遍认为自理物流的成本过高,还希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第三,在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态度、降低货损率等方面还有较高的要求。根据以上三点所以说,在物流企业的微观层面有着巨大的潜在物流服务需求。

3.1.2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的短缺主要是指物流专业人才,物流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所以这就要求物流的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还要精通掌握企业内部物流、物流管理技术和向外延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从整体看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和物流研究方面比较落后,而且物流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很难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1.3条件的制约

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外部条件的制约,现代物流是建立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而现在的网络平台才刚刚起步,使用的范围太狭小,还缺乏对网络有关政策的规定,比如说在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等方面,还没形成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及信息的共享协议,这些都阻碍了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的发展。

4.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对策

4.1政府部门要继续重视并积极支持物流标准化工作

政府部门要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国家标准组织制定者和推广者是政府部门,在国家标准制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对国家颁布的各种相关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时调整和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应切实协调好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观点和利益,统一组织,最大程度的统一标准。首先要在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标准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与组织,积极推广与应用国家已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一些由传统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和准备进入物流行业的其它企业,政府可以在推广和贯彻标准化方面予以支持。

4.2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到企业关注标准化的制定实施

国家有关部门已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加快培养在流通领域一些大公司大集团的步伐,并针对当前培育大型的物流企业,在他们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认真制定和研究相应的政策措施,消除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体制,为流通企业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产业成熟度不断增强,物流企业实力的增强,集中度提高,对标准化的需求就会不断增加,物流标准化也将会在市场推动下逐步实现。在物流标准制定并不完善的现状下,就需要物流企业在自身的运作中总结自己的经验,提供企业自身运作的物流标准。企业应积极配合物流标准的制定,成为物流标准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从长远看,物流标准化可影响到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利益,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和配合物流标准化的推广和应用。

4.3标准化与信息化结合,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

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是物流系统的信息化,也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环节,以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统一协调控制,实现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所以说软件标准中的物流信息标准非常的重要,它是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关键。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们在业务流程得到合理化、标准化的基础上,要融合先进的、符合实际的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系统、配送需求计划,使之在企业内推广,从而将物流标准化固化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

4.4建立和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体系,提高物流认知水平。

无论在哪个领域,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流人才也不例外,物流人才拥有现代化物流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是先进物流技术和物流标准化的工作的主要推动者。物流人才培养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先进物流理念的传播,有利于做好物流标准化的工作,有利于推动物流产业现代化发展。物流科学作为一项我国的新兴科学,建立物流科学研究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5.结束语

物流标准化系统是以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修订标准的活动过程。物流标准化系统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而物流标准化的效果只有通过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标准才能表现出来。贯彻实施标准在物流标准化活动中是一个关键性环节。要提高物流企业贯彻执行物流标准的自觉性,物流企业应自我进行规范,根据国家标准来规范和发展自己。目前物流标准化的工作中心应围绕信息化和市场化两个方面发展,重点抓好一批基础性的关键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有条不紊地建设我国的物流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刘春梅,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实施的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2]许笑平,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03期

[3]杨辉,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6年04期

[4]中国物流品编码中心,物流标准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毕业论文库

[5]王彬彬,中国物流标准化发展对策研究[J],消费导报,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