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研究现状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职业文化之一,比对现代对职业工作的认识,工匠精神中包含了古人对职业发展的理解与看法。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一共有两点,一是敬业精神,二是职业素养,这两点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敬业精神是指的热爱岗位工作,并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进入到忘我境界后形成的奉献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发自内心忠于自己的职业,并专注于事业,就像老一辈的医生和教师一样,他们干一样爱一行,注重于在岗位上寻求个人价值。职业素养,是指的所要人在所要从事的职业上形成的观念与内涵,对于工匠而言,其职业素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他们没有较高地文化水平,但是掌握了所从事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工作上的事能见微知著,运用所学知识与一切办法去解决工作上的难题。
2影响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因素探析
由于职业教育体系与办学水平等影响,职业教育难以有效在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且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精神的培养也没有很好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这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1)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影响,是从企业发展和市场人才招聘渠道形成的。经哼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很难在现有升学机制下进行深一层的学习,且多数群众都认为职业教育低于高校教育,以致于教育制度以及资源显著落后于高校教育。企业本身缺乏完善的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对岗位就业制定完善的要求,缺乏健全的职业精神评价、激励以及惩罚机制,以致于员工在招聘是多数采用量化考核指标。职业教育也难以针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校内教育和实习中营造优良的工匠精神氛围,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2)职业教育自身的影响。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足,及时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差异逐步缩短,但是学生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由于能力本位论的影响,多数都是以企业当下发展为教育背景,缺乏企业及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那学生有怎么能适应岗位工作发展呢?可持续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求职业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职业精神培育难以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以致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影响有限。(3)学生发展影响。从企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角度来看,实现工匠精神在学生发展中的融入,对于学生而言有利无害。但是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和文化因素等难以进入普通教育系统中深造,所以其学习目标定位在“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上,这样的观念导致学生尤为注重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与精神的培育。即使有些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明白其内涵的价值,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品质,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塑造。因此,想要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就必须意识到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全面渗透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的反思与策略
3.1反思我国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逐步转型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中需要大量的工匠人才,为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根本,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人才教育中实现工匠精神的渗透。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高端制造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人才,以缩短与强国之间的差异,缩短中国产品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基于各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既要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又要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工匠精神技工队伍,以促进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新时代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持,缺乏工匠精神企业就会陷入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发展下企业发展也要实现创新与升级,才能使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依据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调查发现,全球中超出200年发展历史的长寿企业中,由日本与德国囊括前两名,这是因为这两国企业注重于传承工匠精神经,尤为注重企业产品质量的改进,将精益求精当做是职业价值追求。但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对长久利益的关注,更为关注眼前的利益,企业工匠精神理念的缺失,难以实现企业长久、健康发展。所以从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因为人才培养途径中,思想引导和实践认识规划滞后,导致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不足。
3.2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职业教育要从学生的实习以及就业观入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用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正常的认识就业,树立优良的择业观与发展观。实际教学中应引入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引领校园与社会实践活动,多进行典型示范以及榜样激励,从而展开职业精神的培育,加强学生的责任感。第一,职业教育应借助企业与社会资源,坚持提升教师的素质,依据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在校内营造优良的风气。职业教育应狠抓师德建设,建立校外进修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与校外挂职中,借助这些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做好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道德等宣讲教育,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第二,合理应用各种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应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全方位渗透。鉴于此,职业教育应大力引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职业性、实践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导入工匠精神,实现人才的职业性教育目标。现阶段有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应实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训环节,进而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创建优良氛围,保证工匠精神内涵能渗透到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为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环节中提供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制度的建立还能克服机制体制上的障碍,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理念下,实现工匠精神的全面的渗透。第三,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促进职业教育精神培育。职业教育应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潜力的培育与挖掘,但我国职教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经验不足,需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国内外的工匠精神理念比较相似,将国外培育经验融入到我国职业教育中,能优化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具体的可借鉴日本“职人文化”和德国“工作伦理观”,注重企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展现,借助合同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保证专业教学、实训课程等与企业文化、岗位工作融合,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创新;高职;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在于青年。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但目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模式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变大。一方面,因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对新产品的开发与技术转换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呈高标准趋势,专业技术好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受到欢迎。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下移,越来越多的人要面向中小城市,边远地区或农村、乡镇,现实的工作环境要求他们不仅能独当一面,自如地应付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而且要善于创造性地工作,开创出工作的良好局面。
此外, 终生只就职于一个单位的观念已渐落后,高职毕业生岗位迁移,职业转换较多,甚至也面临下岗、再就业及重新学习深造问题。因此,高职类人才作为适应社会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迅猛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身心的同时,更应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养的途径
1.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普及创新理念
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体系。通过充分运行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达到培养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创新需求的目的。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延伸,应该是全员参与的教育活动,学生创新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需要通过特定的课程学习获得。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要将创新教育纳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
2.发挥专业课教师对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
创新精神的培养,仅仅通过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来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容易脱离专业实际空谈创新。专业课的教学也要加入其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环境。专业课教学时间长、载体多,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专业技术未来发展与未知奥秘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专业技术革新的浓厚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极大的推动力。
3.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高职院校要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多媒体、图书馆、板报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学校可以邀请行业或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与同学们见面谈心,做学术报告,巩固学生专业思想,让学生吸取经验,培养成才意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数学模型竞赛、设计竞赛、手工制作大赛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肯动脑、勤动手的思想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在充满欢乐的活动中使学生们学会管理自己,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操作能力。所有这些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高职学生不仅要牢固地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更要具备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素质,以满足现代的经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 星.时代精神的价值及其在当代大学生的熔铸[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05-04
2016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再次引起热议。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生产产品的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改善技艺的职业态度,更是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技术、创造新成果的职业信念与职业追求。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共同育人,人才培养的方式、场地、评价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职业精神、创新能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选择,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诗经・卫风・淇奥》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的“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痛柚;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些正描写了古代工匠在进行工艺产品制作时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技艺追求和专业精神。传统工匠制造器物不同于现代大规模标准化的机器生产,主要是凭借其技艺、个人对产品的严格要求,不计劳作成本地追求每件产品臻于至善,对产品赋予了个人情感和精神,使每件产品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工匠精神最初体现在拥有高超技艺的古代工匠身上,工匠对技艺的卓越追求,对最终的产品负有最终的责任和全部的热情。[1]”现代工业机器生产彻底瓦解了传统工匠对技艺的追求,标准化制造的产品是一个由材料组装而成的冷冰冰的器物,不具有生命力。现代的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它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专业精神、敬业精神这些职业道德品质……‘工匠精神’对工作、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更像是一种人生信仰,它将人生的意义、价值、成就感、荣誉、尊严,寄托在产品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的完美感中。[2]”工匠精神不仅是对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一种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充满敬畏、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对人生止于至善的价值取向。于工匠个体,主要表现为专注、耐心、执著、创新与奉献等优良素质;于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善、止于至善等独特品质。[3]”
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工匠精神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撑
为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要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要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4]。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推动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转变。以3D打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工程等为标志的技术变革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核心支撑。智能制造的突出特征在于信息与物理的融合,也就是物联网、服务网与生产制造的紧密结合。在智能化制造的工业时代,人的智能胜过体力上的要求。人是技术的创新者、掌控者、使用者,而不是像以往的工业革命一样人成为机器生产的附庸,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中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具有“匠术”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钻研创新的“匠德”品质,才能突破技术含量低下、产品质量低端、发展战略滞后等困境,实现精品制造、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追赶欧美制造强国。德、日、美是世界上的制造强国,其产品做工精细考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精品理念和员工的工匠精神。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实现职业教育本质和功能的重要内容
现代学徒制是在古代学徒制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形式而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具有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等特征[5],是一种以教育为首要功能目的的社会制度。职业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模糊了作为教育培养人的本质要求,就业功能掩盖了人的发展功能,“引向教育目标狭窄化、教育行为单一化的道路上去”[6]。现代学徒制作为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使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达到高度的融合。内在技术文明结构之中的职业教育,应具有与工业文明相同步的精神价值追求,这不仅是新工业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职业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人在技术经济高度发展中实现自由发展的自身诉求。此外,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场所,不仅要教授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还担负传承人类文明的重担,尤其是各行各业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工匠精神作为人类共有的职业精神和文明,理应在现代学徒制中培育与传播。
(三)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
传统学徒制是通过师傅传授知识技能给徒弟,未形成专业技术理论,徒弟只能通过观察、亲身体验实践、感悟与总结。师傅在将传统技艺传授给徒弟的同时,其对技艺的潜心研究、专注精神也感染着徒弟,在此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工匠精神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工匠精神是技艺人将理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精神,并以此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工作过程中,力求做到技艺与器物的精益求精,在不断追求技艺中实现人的精神超脱与精神自由,实现以技传道、道技结合的理想状态。因此,从传统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发生发展来看,学徒制是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的载体和有效途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批量生产,传统学徒制退出历史舞台,工匠精神也随之淡化。现代学徒制是国家为解决现代工业生产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而产生的,发达国家把现代学徒制提高到发展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德国是一个品牌强国,德国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其学徒培训的工匠精神培育是分不开的。正如有学者总结德国经济发展时所说:“近两百年来的德国现代化道路,从外部看,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部看,支撑这一道路的是‘工匠精神’――对技术工艺宗教般的狂热追求远远超越了对利润的角逐。[7]”面对全球再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在引领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人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成为现代学徒制应有的时代任务。
三、现代学徒制下培育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形成全民价值共识
在我国,由于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体力劳动者一直处于被贬抑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氛围中,体力劳动者难以建立职业自豪感,工匠精神更是无从谈起。在当今就业市场中,普通工人仍然没有得到应用的尊重、平等的待遇。面对社会现实,只有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让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获得相应的尊重,才能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全民共同价值理念。国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民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敢于突破就业体制,让普通工人与公务员一样工作得体面、受人尊重。对品德高尚、技艺卓越的能工巧匠在评职晋级中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一线普通工人的技能大赛,奖励优秀,推动创新,让工匠精神在全民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二)设立师资标准,在教师言行中寄寓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与接收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学徒在企业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获得岗位特定技能,实训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学徒期间取得合理报酬,结业后获得国家承认的资格的一种培训制度。[8]学徒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培训,在学徒培训过程中,教师与师傅都是学徒培训的实施主体,工匠精神必将在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的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
在传统学徒制中师徒关系是一种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徒弟与师傅同吃同住,徒弟视师傅如父母,师傅的一言一行、职业态度、技艺追求熏陶、感染着徒弟,师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技能。而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追求都影响着学徒。直接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是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因此,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都应有标准要求。学校教师应是“双师型”素质,具有企业经历,掌握职业岗位的核心技术技能,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之中;而企业师傅应该是企业中的专业技术骨干,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不仅能够将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徒,还能用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追求熏陶感化学徒,学徒在真实的生产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工匠精神,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职业道德。在瑞士,企业教师应具有州或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培训人员的资格证书,而学校教师也应达到规定的任职资格要求。除了相应的学历背景要求以外,培训人员都必须各自达到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署规定的相关教育学培训要求。德国的《企业教师资质条例》对企业教师的知识能力、行动领域能力、职业基本素养等做了详细而严格的要求。只有教师具有工匠精神,才能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徒,实现现代学徒制传授技艺、传承文化的功能。
(三)重构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课程是学徒学习技能和传承文化的载体。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是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是融为一体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线索的课程结构,其培养的是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真实工作情境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的,工匠精神应融入典型工作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理论课讲授中应融入职业岗位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而实践课程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肥沃土壤,“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在教学里讲技术训练、在作业本上做顶岗实习,这类人才的培养只有接地气,让专业与行业企业近距离对接,学生才会有真知真学,学生的职业信念、专业情感、学习动因、知识能力储备等离不开实践课堂。[9]”学徒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真切体会职业岗位需要耐心、细心,需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将这些职业品质自觉得内化为职业追求,在实践锻炼之中逐步养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吃苦耐心的工匠精神。
(四)规范现代学徒制管理,以规矩树立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在规范和标准的制度下进行的,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及规范的管理作为保障。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有国家资格框架,德国“双元制”对学徒制标准、获取职业资格、企业标准、学徒管理及考核等都做了规定。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制度和管理仍不完善,所以,首先要建立现代学徒制的职业资格框架,将学徒培训与职业资格等级融通,在资格框架体系中,学徒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需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否则不能完成学徒培训。其次,制定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管理规定,包括学徒的招工、招生,学徒在企业的管理,校企双方的职责,学徒的考核,学徒的薪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企业与学徒能够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学徒才能自觉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养成守时、负责、刻苦、创新的工作态度,以制度、规范来约束和激励学徒,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五)通过校企文化渗透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涉及学校与企业看似冲突实则相互融合的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在文化内涵、功能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相同的特征。以校企文化融合为切入点,在校企文化融合中逐步渗透工匠精神。可利用广播、电视、校报、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宣传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可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战略目标,企业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敬业精神等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在思想政治课、法律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中融入工匠精神。在校园中开展工匠精神活动,可开展优秀企业家讲座,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职业教育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和职业教育[J].江K教育,2015(11):20-22.
[2]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03-29(4).
[3]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3-37.
[4]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5]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6]徐涵.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6(5):5-8.
[7]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8.
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技工学校 工匠精神 精神培养
技工教育是以技工岗位就业为目标的职业准备教育,其旨是培养制造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技工人才。职业素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是职业精神,而对于技工学校学生来说,其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期,并且制造产业结构也正在进行调整,因此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工匠精神。然而,在我国的技工教育领域,对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深入研究。笔者在此结合技工教育的实际,谈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工匠精神简介
1.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于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心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工匠享受于产品在自己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即使利微,却可以长久造福于世。
2.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对产品追求极致的完美,注重细节,为了一点小的提升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反复进行改进。二是严谨。对待产品的要求极高,态度一丝不苟,绝不投机取巧,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切实保障质量,不达要求不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和坚持: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永不停止追求更加完善和完美的脚步,无论对于材料、设计抑或生产流程,均不断进行改进。四是专业和敬业:以打造行业内最佳优质的产品为目标并不断努力,将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看得无比重要。
3.工匠精神的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制造产业出现一种不良风气:心浮气躁,很多制造企业为了赚快钱而一味追求投资少、周期短及见效快。而这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即时利益,却使得产品失去了品质灵魂,长此以往,必定使企业和产品的口碑下降,继而逐渐为市场所抛弃,难以长远发展。因此,当前的制造企业急需工匠精神,只有拥有了工匠精神,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稳定立足和长远发展。当一个企业拥有了工匠精神,对待产品精益求精之后,自然会得到广大用户的信任和喜爱,成为广大用户的优先选择。
二、技工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当前,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一线技能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加快推进制造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从而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若想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技工学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推进现代技工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面向制造企业技工岗位的专业教育,因此它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工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以及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历史使命和职责。可以说,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若想有效推进现代技工职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工匠精神培养来提升技工职业教育的档次。
3.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实现技工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技工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为国家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我国未来在高技能人才发展方面,应当将重点放在技师及高级技师的培养上,着力打造素质和技艺高超、专业门类齐全的技能人才队伍。而对于技能人才,不但要培养其专业技术,还应培养其职业精神。现代制造企业在招聘人才之时,也越来越注重人才的职业精神。可见,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促进其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
三、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工匠精神的培养意识
当前技工学校教师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培养工匠精神的意识,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其次,社会和家庭也应当从原本的“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中走出,肯定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摆脱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影响。只有将技能培养与工匠精神培养融为一体,在教给学生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的含义,才能使学生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牢固的职业信念。
2.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古有孟母三迁,现代教育亦需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才够使教育收到预期效果。因此,技工学校应当积极建设以“发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例如,学校可以将一些有关工匠精神的励志标语、名人名言等悬挂在实训楼走廊的墙上,或是利用校园网络、微博主页、微信公众号等向学生宣传工匠精神,以及时常表彰具有先进工匠精神的优秀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真谛。
3.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训的结合,持续渗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在理论教育中融入,更需要在实训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和领悟。因此,当前技工学校要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训相结合,持续渗透工匠精神。目前,大部分技工学校常用的教育方式是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前者指企业将部分生产任务交给学校来完成,由学校师生按照事前协议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任务;后者则指企业为学校教育提供实训场地,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以实现互利双赢。通过这种模式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到作为一名技工工人应有的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四、小结
无论在我国还是发达国家,工匠精神都由来已久,它所体现的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促进制造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因此,我国的技工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之一,以满足国家对于高素质技工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康樱子.践行工匠精神 树立职业英雄――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举办“践行工匠精神”座谈会[J].职业,2016(19).
[3]郑立巍.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大学精神;内涵;培育;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若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发展壮大,作为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高职精神,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成败的关键点。由此,高职大学精神的建构是指引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高此类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高职院校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学校,便具备一般高校的基本特征,普通高校具有大学精神,因此,高职大学精神既有传统的大学精神,又有自身特有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大学院校可以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在追求理想状态上,不应有高低之分。不同院校的大学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会不同,但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却不应否定。因此,高职院校也应具备自己的“大学精神”,这也是多数研究者认同的观点。
一、传统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在学校办学之初打下基础,能弘扬学校文化并通过持续的文化熏陶形成的一种对学校师生都产生极大影响的某种力量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1]大学精神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光辉旗帜。在保障高质的大学建设的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理论和规定都更有效。因此,大学精神作为这所大学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其群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要有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能体现出这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的精神气质。
传统的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既包括普遍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还包括一些大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有自我特色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等。[2]自由精神主要包括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精神的灵魂。非独立不能自由,非自由不显独立,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才能保证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主要表现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和独立担当等。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理想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的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特别是要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导思想,是体现在科学的海洋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大学精神不仅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还应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大学精神的共性内容之外,还应有自身特有的内容。
一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3]“职业精神事实上就是一种对职业的深情投入、一种专注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成就”[4]。
职业精神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的理解与认知的态度。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必备的敬业意识、职业操守,同时,高职教育也应当融入国际元素,面向世界开放自己并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情怀,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培育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不可盲目仿制,这样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
二是服务实践精神。高职教育实践要始终围绕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开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于实践的理念,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实践型人才,因此,是否具备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一个标准。高职教育应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实践的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勇于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强调学理论要会用、能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方面,因此,将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服务实践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社会角色中。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区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方面。
三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涵。在科学技术迅猛增长的新时代若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精神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其自身发展和肩负使命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创新能力,才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有了技术创新能力,学生才有自主创业的勇气,这也大大响应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的口号。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保持无穷的生命力。要树立一种创新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将创新着力于办学发展理念上,提升社会贡献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全面质量观;创新合作发展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
三、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由于各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高职精神的培育还需要继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路。只有通过对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以达到促进高教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是基础,没有实践支撑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加之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方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塑造高职大学精神,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技术创新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是高 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具备技术创新理念的人,才能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挑战未来。因此,高职精神的培育只能从规范高职教育行为入手,只能依赖于合乎规律的、扎扎实实的高职教育实践活动。[5]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品牌化管理的办学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决定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其办学特色。因此,准确定位便成为高职院校塑造大学精神的前提。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进而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养成提供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中心,充分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精神既能体现大学精神的共性,又能凸显自身的特色。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高职大学精神之中,表现在学校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学校一方面要尊重人才,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这种办学理念既迎合了时代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二)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作用,还要发挥教师在培育高职大学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教师通过渊博学识和人文修养影响着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学生则在教师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不仅传承学校的大学精神,而且其优秀的表现将实现高职大学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播。因此,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为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
(三)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育人新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塑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深化。高职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上受到影响[6]。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络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将学生置身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并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入职业文化,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学交替、项目合作等方式,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人才。
(四)以校训建设为载体塑造高职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体现了“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校训能最简明深刻地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同样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校训,但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或者就算有,也无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比较严重。因此,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很艰巨。
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从这些校训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五)结合时代精神,注重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
育人是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的根本目的。杜威曾说:“职业教育并不是“营业教育”(trade education),不是做专门行业的教育。做专门行业的教育是机械的,用不着心思和高深的学问,只希望养成本行的专门技能就算了。[7]这说明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其教育性,不能将培训职业人的活动代替教育人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大学精神在保持传统大学精神的前提下,应顺应时展,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与时俱进,以先进的职业文化、时代要求为基础,不断彰显现代高职大学精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8.
[2]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09-06.
[3]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73-78.
[4]骆潇.我们需要它――职业精神特别调查[J].职业,2008(19):10.
[5]陶榕.高职精神刍议.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28.
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作者简介:梅洪(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去年电视连续剧《大国工匠》的热播,和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制造业需要大量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企业,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当前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任何片面的、庸俗化、表浅化的理解,都会对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产生极大的误导。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中国传统社会工匠精神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做事先做人”、“德艺双馨”;[2]以品质追求为灵魂,强调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以师徒传承为教育过程,强调“人身依附”和“体知躬行”;以家族家庭为传承范围,强调“传内不传外”和“传男不传女”。
工匠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极力使产品完善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产品的质量,严格产品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绝不停止对更高品质的追求,不断完善产品的各项指标各个细节,把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四是专业、敬业。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甘于奉献,舍弃诱惑,倾力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
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在顶层教育教学制度设计中,更多关注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也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轻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培育。
(二)高职教师缺乏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
相当部分高职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系统的专业实操历练和示范能力的训练,加之有些教师缺乏对职业敬畏、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满足于现状,教学敷衍,缺乏对教学法深入研究的热情,讲授专业理论课尚可,上实训课力不从心,身体力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育人示范效应大打折扣。
(三)校园亚文化影响
长期以来,受60分万岁的校园亚文化影响,许多高职学生对课程考试无所谓、不重视,缺乏敢为人先、永创佳绩的精神,只满足于考试成绩及格、合格;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劲头,上课被动听讲,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普遍;在实验、实训等实操课程的学习中,相当数量学生存在追求“速成”的浮躁心理,投机取巧,功利心切,急于求成,马虎了事,浅学辄止,缺乏追求卓越品质的思想意识,只满足于实验数据过得去,实操技能略知皮毛。
三、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须创新高职院校发展理念
如今我们正处在日益自动化和机器人的时代,尤其是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匠,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院校创新发展的内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能提高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