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技能范文1
关键词:摄影;训练;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85-01
观察能力的训练,其最终目的是拍好的照片。如果摄影人的观察能力不强,不能有所发现,以至视而不见,上述训练也就失去了实用意义。实践证明,人的观察能力通过训练可以有所提高,但其成绩也因人而异。因为人的观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训练,还与个人的文化修养、经历、习俗、气质、个性以及所接受的政治、道德、美学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因此也就产生了人的知觉指向性。视而不见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城市的十字路口多设有红绿灯,行人每天不止一次地注视着它。但当有人问起,红黄绿灯是怎样排列的时,多数人则不能马上回答;再如人们每天还要不止一次地看自己腕上的手表,然而能够准确说出表盘上的12个时间标记是数字、图形或是兼而有之,也只有个别人。这种现象的原因,说复杂也简单,至少人们认为这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不具备意义。然而摄影人的功夫主要体现在发现上,发现意味着克服原有的视觉习惯,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之所以在同一场景有人拍出好照片,有人则一无所获,原因之一在于看得见和看不见。
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作为一个摄影人只有具备高度敏锐、深刻的观察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客观事物中,把握某事物的全貌,并迅速的抓住它的重要特征和本质,因此,有人说:摄影是瞬间艺术。培养观察能力,就是要做到迅速发现主要的东西,把握住对象的特征。目无所见则胸无所见,而胸无所见则必手底空空。因此,在摄影基本功训练中,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视知觉的敏感度,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观察是从对物体形象的基本状态即“轮廓”开始的。轮廓是图形与背景的分界线,是作品体现形体特征的主要方式,在摄影作品中它是由影调与线条构成的。对轮廓的认知依赖于以往的知觉经验和对事物的理解。由于人们的感觉不同,对图形的结论也不同。这说明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着人的观察。在多种多样的事物面前,人只能有选择地知觉其中少数某些事物。当注意力集中在被知觉对象时,其他对象就会处于知觉边缘,成模糊状态。而模糊的哪些事物就作为背景而存在。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轮廓就越清晰,对象也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这种区分就或变得很困难。实践证明,活跃的思维会使观察步步深入;而僵化的思维会使观察困难重重。思维也是观察中的理解过程。具体到摄影的观察则应是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方法和统一的对比的观察方法。从观察轮廓进而到具体的细节;从光比、影调比、形体对比再到整体布局。而且摄影人的观察还要按照摄影的自身特点去对生活进行审美把握。这种审美把握是在一定审美修养和艺术修养基础上的观察;是在人的情感活动、想象力、意志力以及个性等心理特征左右下的观察。不然的话,同样的场景,为什么有的人选择这一角度,有的却要另找别的位置;有的人在这一瞬间按下快门,而有的在另一刹那进行曝光呢?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各自依据个人的审美感受和认知水平去观察事物,选择镜头,并把自己的情丝意境灌注在作品里。只有这样,作品才会“传神”,才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黑格尔《美学》)。所谓“常在注意”,就是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进行长时间的观察。集中注意力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标的、需要一定意志力的观察活动。这是一种稳定有意注意。有意注意首先要明确观察目标和观察目的;同时要求克服影响观察的各种干扰,做到不分散注意力;再就是需要对观察对象保持比较稳定的间接兴趣。在拍摄一场体育比赛时,促使你进行观察的并不一定是体育活动本身引起你的兴趣,你的目的是要拍摄出一幅精彩的体育照片。这种对活动最后结果的兴趣就是间接兴趣。稳定的间接兴趣,对于集中注意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供应链管理技能范文2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智能交通 公安管理
一、发展智能交通的意义
1.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顺应时势之举
“十二五”交通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车辆区域、交通运输状况等的感知和监控实现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船舶、长途客运,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的全过程监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海事信息服务系统。
“推进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已经得到了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工作。”智能交通物联网将智能交通的基本理念与物联网的技术产业相结合,不仅实现了数量巨大、流动性强的基础“物”之间连接与通信,同时也推动了交通智能化、信息化进程。
2.物联网使交通系统更加“智能、安全、和谐、节能”
目前,交通问题的重点和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城市道路拥堵和安全。在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的情况下,解决拥堵问题主要靠对车辆进行管理和调配。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将向以热点区域为主、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因此,智能交通亟待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车联网”。“车联网”就是综合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将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全国范围内车辆的统一管理。
二、智能交通在公安管理的问题
交通安全管理是在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充分研究并认识其规律的基础上,基于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的人、车、路和环境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安全管理作为道路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协调着系统中其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交通安全管理的功能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以及社会层面。技术层面主要涵盖了安全管理的技术及手段,社会层面则从宏观角度体现了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功能,功能构成如图所示:
图交通安全管理的功能图
三、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公安管理的应用
1.车辆不停车稽查系统
技术设备及工作原理该系统主要由3部分构成:车载标签、RFID 阅读器(高速远距离超高频阅读器)、后台计算机控制中心。
当车辆进入监测范围后,超高频阅读器从行驶车辆的电子标签中读出车牌号码A1,摄像机实时拍摄车牌图像,并传输至交通管理指挥中心,由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VEC)识别出车牌号码A2。系统将A1与A2进行比对.如果没有与A2一致的A1存在,则必然为假套牌车等违法车辆,系统便会发出声音报警,执法人员即可将其缉拿;如果A2与A1一致,再看A1是否在交管部门所列的黑名单之中,由此可识别拖欠税费、未缴罚款、报废车、未按时年检等违规车辆该系统可有效地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对报废车、假牌、套牌车辆、未缴罚款、未买交强险、未按期年检等违法车辆的查处效率。从更长远的角度看,RFID技术的应用除了可服务于违法车辆的查处,也有潜力扩展到高速公路收费、加油、停车、出入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
这种架构下的智能交通体系通过路网断面和纵剖面的交通信息的实时全天候采集和智能分析,结合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车辆动态诱导、路径规划和信号控制系统的智能绿波控制和区域路网交通管控,为新建路网交通信息采集功能设置和设置配置提供规范和标准,便于整个交通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为大情报平台提供服务。
3.车辆的物联网
GPS、RFID、DSRC(专用微波短程通讯技术)等技术可以为车辆物联网管理提供高速采集、全环境动态监管的手段。2010 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车辆管理系统、南京特定车辆管理与治安防控体系和上海市营运车辆管理系统三项重大工程中建设基于无源射频识别技术的区域性车辆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在车辆内安装射频电子装置作为车辆的“电子身份镜像”,使被标识车辆的静态身份信息与动态运行信息(时间和道路空间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警员的物联网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警员的定位,利用警员定位软件,可以方便查找警员的位置,加大公安机关在警员方面的管控力度,优化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在外出办案行动中,借助警员定位技术,可以高效地完成任务,将歹徒尽快绳之以法。此外,在公安交通管理方面,如果某一地段出现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定位最近的交警,快速合理调动警力资源疏导交通,将处理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的时间缩短到最短,从而确保良好的交通状况。
5.重点(危险)人群、物品的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无需“可视”读取,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 ;既可识别静止物品也可识别运动物品。RFID 标签内部存储的产品电子代码(EPC 代码),为每一件物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物品的跟踪与追溯,它包含了该件物品的所有信息,是单件物品的唯一身份识别 ID。如果在人体内部植入芯片,利用 RFID 技术,可以实现公安机关对特殊人群、重点人群行踪的监管。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技能范文3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关节结核;围术期;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a)-0118-0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牛型分枝杆菌或者非洲分枝杆菌可引起潜在致命的感染[1]。骨和关节结核属于肺外结核一种,有90%来自于肺结核,常累及脊柱、髋关节、膝关节[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关节结核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关节结核患者6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20~37岁,平均(30.4±6.6)岁,所有患者均为膝关节结核,病程0.5~2.8年,患者均通过结核病灶清除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本项调查,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1)术前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调整医治环境和身体状态,直到可以耐受手术为止,帮助患者尽快进入手术状态;(2)术后护理: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对并发症等进行及时护理,向患者讲述一些关于术后的注意事项;(3)加强疼痛护理: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4)注意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选择用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5)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3.1 参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主要对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等进行评价,优:评分在85分以上;良:评分为70~84分;中:评分为60~69分;差:评分≤59分。优良率=优+良。
1.3.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强直等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分析用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2。
3 讨论
关节结核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范畴,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从整体思维触发,从围术期的不同方面触发,尽可能去除不利患者恢复的因素,协调患者向好的方向发展[3]。本研究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其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其中护理路径包括:(1)术前准备,鼓励患者在饮食上进行调整,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的饮食,帮助患者进行促进消化液分泌的训练,从而增加患者的食欲,提高自身营养水平,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4]。关节结核患者易盗汗,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勤换衣物,勤擦身,保证关节结核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5-6]。(2)术后护理,患者术后患肢制动、石膏托功能位固定。根据患者临床特点,掌握好石膏托松紧度,注意观察患肢末梢指征,皮温、皮色、感觉、足背动脉波动情况。如石膏托过松无法起到固定骨节作用,容易造成病情反复;过紧影响肢端血液供应,严重者可能造成肢端坏死。(3)疼痛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要对疼痛原因、程度进行分析,可应用止痛剂减轻疼痛,指导患者采取一些预防疼痛的措施,如深呼吸、放松技术、听音乐等,提高患者的舒适感。(4)用药护理,术前、术后均给予应用抗结核药物,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术后为了预防手术切口混合感染,短期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后早期为改善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可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病情的发展,心理上出现消极、倦怠、疑惑、恐惧、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造成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可加重病情而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要通过语言、举止、神态等方面给患者以鼓励和安抚,向其耐心的解释结核的发病机制、关节结核的临床症状、术前、术后的治疗情况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本研究通过比较,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关节结核围术期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仁环,蔡兰英,肖玉兰,等. 强化整体护理理念对四肢关节结核患者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20-22.
[2] 孙玮.骨与关节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37.
[3] 倪晓威,聂柔佳, 张琦.关节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06,27(12):1520-1521.
[4] 于志勇,李金戈,尹红义,等.活动期髋、膝关节结核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6):535-536.
[5] 贺月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11):1530-1531.
供应链管理技能范文4
[关键词]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乳果糖口服液;功能性便秘;婴儿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065-02
婴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科门诊常见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及大便干燥,影响患儿精神、食欲及生活质量,造成家长心理负担[1]。本院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及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婴儿功能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3月于本院门诊就诊、1~4个月龄的功能性便秘婴儿11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对照组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的临床资料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研究对象根据Loening-Baucke及北美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协会的便秘指南委员会制定的便秘定义[2],结合婴儿生理特点,按下列标准纳入或排除。纳入标准:①人工或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②自然排便次数少于每周3次,两次排便间隔超过2 d并持续2周以上,排便多为颗粒状物,干燥或前硬后稀,可伴有腹胀、腹痛表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体重增长偏缓;③约1个月后复诊者。排除标准[3]:①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狭窄)、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②早产儿。
1.3 方法
所有患儿采用基础治疗(适量饮水、正常排便训练及适时添加辅食)。对照组口服中药(四磨汤等);治疗组采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与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治疗(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粉剂及乳果糖口服液均为北京韩美药品公司生产),1~2个月龄患儿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粉剂,0.5 g/次,每天2次,乳果糖2.5 ml/次,进食1 h后口服,每日1次,3~4个月龄患儿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粉剂1.0 g/次,每天2次,乳果糖5 ml/次,进食1 h后口服,每日1次,疗程1个月。
1.4 疗效判定
显效:大便每日1~2次、大便软化,排便困难(费力、烦躁、哭闹等)消失;有效:大便每日1~2次、性状较干燥(较服药前好转),排便困难症状缓解;无效:便秘较前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调查资料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应用χ2检验统计方法。P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4.64,P
3 讨论
近年研究认为,功能性便秘患儿存在菌群失调,肠道功能紊乱,专性厌氧菌减少,肠道pH值上升,肠蠕动减慢[4]。所以肠道微生态平衡越来越受到儿科医生的关注,采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功能性便秘也已成为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是微生态活性制剂,口服后可完全、迅速地到达肠道,主要成分为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屎肠球菌迅速定植形成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的定植、侵袭,并产生乳酸及多种抗菌物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从而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5]。枯草杆菌通过产生溶菌酶抑制有害菌,通过迅速消耗游离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降低肠道内pH值,使肠道恢复酸性环境,中和大便的碱性,软化大便。乳果糖口服液为人工合成之双糖,在小肠内不吸收,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低分子量有机酸,使肠道pH值下降,并通过渗透作用增加肠内容物,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恢复结肠生理节律[6]。本院在治疗婴儿功能性便秘时,在基础治疗(适量饮水、适时添加辅食及排便习惯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粉剂及乳果糖口服,近期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并总结。
[参考文献]
[1]王保西,王茂贵.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学,2007,22(1):12-13.
[2]Constipation Guideline Committee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and Nutri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recommendatio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andnutrition[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6,43(3):1-13.
[3]张少冰,崔其亮,钟鑫琪,等.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治疗婴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学,2010,25(6):30.
[4]吴晖,吴闽江.乳果糖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61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0,45(6):97-98.
[5]王晓丽.金双歧与乳果糖协同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39(20):123-124.
[6]朱宏海.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64(27):156-157.
供应链管理技能范文5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119-02
1 引 言
供应链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企业的内部延伸到企业的外部,覆盖面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最终客户,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核心课程。课程不仅包括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和优化,还涵盖仓储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 营销管理、物流和采购管理等大量内容。这些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学习时往往比较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
2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包括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和优化,还涵盖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内容。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及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1 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讲授多、讨论少。而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知识面宽、实用性很强、实践性强的交叉学科,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目前一部分高校由于课时限制,教师讲课时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该环节在整个课时安排中所占比重却相对偏少,而且所安排的实践课都从属于理论课,基本上属于验证性实验课。
3. 2 教材陈旧,缺乏连贯性
目前高校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所使用的大多数教材,往往内容比较陈旧、缺乏连贯性。一方面,由于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松散,难以把握兴趣点,影响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供应链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每天都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教材中的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实际发展情况,不能及时地体现出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动态,缺乏与现代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业发展的同步。
3. 3 教学案例过于简单
大多数供应链管理教材中的案例过于简单,基本上只有文字介绍。很多案例仅仅局限于世界500 强的成功案例,分析过程局限于表面,缺乏对案例背景资料、发展过程及因果关系的深入探讨,缺乏失败案例以及国内供应链管理案例。虽然学生通过阅读能看懂,但不能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3. 4 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管理原理和方法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和归纳,并用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来进行解释。策略和模型等抽象性知识偏多,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无法在课堂上用实验来验证,学生也不可能为一门课程的学习在企业长时间进行实习,因此实践性学习较差。
3. 5 课程考核方法单一
课程的考试常常沿用传统方式,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题等,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难以有效地对能力进行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教学效果。
4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
4. 1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观看影像资料法以及企业实训法等。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收集和精选供应链案例,案例资料应该完整、贴近实际,然后将案例交予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游戏教学法,则要求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体验。例如:反映“牛鞭效应”的“啤酒游戏”,让学生扮演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和最终客户等角色,来熟悉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企业实训法,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或调研,让学生加深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率。
4. 2 转变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要明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得学生掌握供应链的构建方法,选择合理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生产与营销技能,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不是空泛的纸上谈兵。因此为了解决教材和实践的脱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与学习各类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4. 3 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对现代企业和供应链管理的实际运作方式了解较少,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走出去,是指可以让一些优秀的教师到国内外物流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行学习和观摩,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学校要多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实际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还可以创造条件支持专业教师进行现场调研活动和参加各种物流培训等物流实践活动。请进来,是指学校可以跟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有经验的生产第一线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负责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现场实习与实训教学。这些企业人员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学校专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从企业兼职教师那里学到许多实践技能,使得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 4 精选课程内容
“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教学内容要体现出现代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要密切结合现实变化和国内外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新知识。从对我国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分析来看,精选后的课程内容一般可以包括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业务外包、供应链合作伙伴、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等12 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
对于不同章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安排顺序。目前绝大部分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章节都是按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的工作流程进行安排的。这种章节的编排方式,对于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供应链管理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很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供应链管理课程之前,基本已经学习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内容。再重复讲解这些内容,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章节进行必要的变更,突出教学重点,构建教学主线。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按照: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设计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供应链系统运作流程分析供应链管理主要技术介绍(MRPII、ERP、JIT 、CRM 、DM、QR等)供应链绩效分析的顺序来安排教学章节,避免知识的重复性,使各章节具有了一定的承接性和关联性。
4. 5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要纠正观念,认识到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则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并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素质。为了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校提供适应于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供应链管理课程建立相关的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与校外超市、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签订学生实训协议,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实践。
4. 6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核教学效果,检查学生能力。课程考核不应该仅仅是一张试卷,而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应该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例如:可以通过平时的小组作业、案例讲演、课堂讨论等情况来考核学生,将平时的上课、作业参与度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完成实训报告的情况,把理论考试和实训技能考核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会更加注重对实际能力的培养。
5 结 论
供应链管理技能范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情景模拟;教学改革
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企业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它为企业提高了认的知机遇,有了借以重新规划、设计和优化业务流程的途径。为企业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低成本的业务模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1 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难点分析
1.1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对这一网链结构模式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及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的难点
供应链网链结构模式是由利益关系将各个企业链接在一起的一种假象型联盟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虽然目前的授课引入了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探索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信息量的堆积,都是在他人的二手信息中完成知识的再学习,这就造成了信息的单向性流动,缺乏了来自于学生个体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造成虚幻毫无感知性的结果,从而不能理解供应链这一网络结构模式的实际意义,也就更谈不上今后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 情景模拟教学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情景模拟教学的内涵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根据某一教学主题的具体要求,创造或虚构几部分情景,将事件的发展过程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模拟或虚拟再现出来,使得学生从亲生体验中领悟教学意义,掌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技能于时间操作之中的一种认知方法。
2.2 情景模拟教学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改革意义
情景模拟教学为学生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实践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在文字、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在一定环境或条件下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与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团 队合作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单向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而要把个体体验和知识应用融入到教学环节中。由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践要求性较强,可以尝试将理论要点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也就是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情景模拟。目的是通过富有多样化且真实感的舞台表演形式,将所学的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物流管理等专业知识融入其中,在学习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知供应链的具体内容,简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同学们熟悉供应链中这一网络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对供应链的发展起到何种支撑作用,并且深刻认识供应链的运作过程,变以往虚幻的课堂知识为现实中可感知和运用的实际技能,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供应链管理情景模拟教学的实例
3.1 情景模拟教学的基本流程
3.1.1 准备阶段
为了使情景模拟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准备阶段的工作要由任课教师做好设计和安排。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实施计划,为接下来的情景模拟做好人,事,物的安排。其次,根据计划的安排,协助学生设计场景和角色,安排人员布置布景和相关设备。
3.1.2 模拟阶段
模拟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由学生完成,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该角色在供应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这一体验能够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3.1.3 反馈阶段
由于情景模拟属于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应对此次活动做出总结。教师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得出优势和缺失,为下次的教学改革做经验的积累。而学生要拟写模拟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便于教师今后改进教学设计。
3.2供应链管理情景模拟教学的实例运用
3.2.1 情景构建
供应链的主要部分分别是核心企业,以及其上游的的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和贯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服务。因此,情景构建就是根据主要成员间的合作内容,分别设计为核心企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采购场景、销售场景和物流场景的轮换。
3.2.2 角色扮演
根据每一个场景模拟出所需要的利益合作并进行角色的设计和扮演。此次情景模拟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一个虚拟的供应链,结合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内容,根据实际可发生情况,将供应链的组成部分分别模拟出供应链所需要的各个角色。
1.设计核心企业
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这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这是供应链最关键的部分,他与任何一个加盟企业都有着利益联系。根据这一特性,把核心企业设计为XX食品制造企业,并由一名学生进行扮演。
2.设计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
供应商是指给生产厂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若核心企业是食品制造企业,该企业最重要的的上游供应商就分别是为其提供食品原材料的食品供应商,和提供食品包装等零部件的设计商。这由两个学生模拟与核心企业的采购情景。
3.设计核心企业下游的各级分销商
下游企业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将产品运送到各地的产品企业,二是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的零售企业。这由两个学生模拟与核心企业的销售情景。
4.设计贯穿供应链的物流商
物流商的主要任务是为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提供专门的物流服务,帮助产品发生地理位置的转移。由一位同学扮演物流企业,模拟物流服务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邹琼.情景模拟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2. 尹子民.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