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体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经济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经济体制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1

【摘要】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2~3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感觉功能改善,2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3例完全恢复,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MRI是确诊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最佳手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早期治疗使颈椎获得稳定,减少继发性损伤,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 颈椎损伤;骨折脱位;植骨;脊髓损伤;内固定

颈椎外伤导致颈脊髓损伤,但X线、CT、MRI检查未发现颈椎骨折脱位,称之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CSCIWFD)。此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多以急诊方式就诊,早期由于对其损伤机制的认识不足,临床上常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我们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26例,现做回顾性总结分析,就获得的一些认识进行探讨。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2岁,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4例,运动伤2例,摔伤1例,重物砸伤1例。其中伤后24小时内入院23例,24小时后入院3例。

2.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伤前均无脊髓损伤症状,伤后出现脊髓损伤临床表现。入院后详细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依据Frankel标准对神经损害程度进行分级,结果为:A级1例,B级10例,C级9例,D级6例。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如下:A级(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鞍区)无任何运动及感觉功能保留;B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S5(鞍区)有感觉功能保留,但无任何运动功能保留;C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D级(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等于3级;E级(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3.影像学检查

26例患者均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X线及CT均未发现颈椎骨折脱位,但合并颈椎管狭窄18例(图2a),颈椎节段不稳定8例;MRI显示脊髓水肿8例,脊髓内出血或血肿形成12例,6例无信号改变;脊髓受压迫17例:包括单节段颈椎间盘压迫10例(图1a),多节段颈椎间盘压迫7例。

4.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颈围或牵引制动,伤后8 h内就诊者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并予脱水,营养神经等辅助治疗,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于伤后8 h至3周不等,平均12 d,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插管麻醉或颈丛阻滞麻醉成功后颈肩部垫高。手术选取以损伤椎体为中心颈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斜形切口,分开颈阔肌,纵行切开颈深筋膜的浅层,切开颈A鞘内侧包绕肩胛舌骨肌的颈深筋膜深层,将胸锁乳突肌和颈A鞘拉向外侧,将气管食管和甲状腺拉向内侧,于颈动脉鞘和气管食管鞘之间钝性分离直达椎前筋膜,骨膜下从椎体前侧向外剥离颈长肌至钩突关节平面,用定位针头穿刺后于C臂机下定位确定损伤节段。置入Caspar牵开器,适当调节其张力,使得损伤椎节之椎间隙略张开,将损伤的椎间盘切除,用骨膜剥离器给予撬拨挣开。如挣开困难则以两侧颈长肌内缘为界,将损伤椎间盘及上下椎体终板软骨全切除,再次调节牵开器张力,并行C臂X线透视确认,获得理想的位置。清除脊髓前方的压迫物(骨片、椎间盘和血肿),再刮除相邻两椎体的终板软骨,在牵开器维持状态下取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植骨,安放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术中C臂机透视确认满意后冲洗切口,伤口内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常规使用激素和脱水剂3~5 d,早期用颈椎护领保护。

结果

本组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1例术后恢复至B级;B级10例术后4例恢复至C级,6例恢复至D级;C级9例术后2例恢复至D级,7例恢复至E级;D级6例术后均恢复至E级。见表1。表1 26例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情况(略)

讨 论

1.外伤性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发生机制

外伤性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又称无放射像异常的颈脊髓损伤,系指外伤后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但放射影像检查(包括X线、断层造影、脊髓造影、CT及MRI等)均未发现任何骨折或脱位者。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发病机制一直存在不同认识。传统观点认为是一过性颈椎脱位或“挥鞭样损伤”。随着MRI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人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脊髓、椎间盘韧带和椎管的病理改变,对该型损伤病理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党耕盯等[1]认为当各种原因所至椎管储备间隙狭小,脊髓在椎管内退让余地消失或甚少,意外的外力使椎间关节发生轻度移位即会造成颈髓损伤。Epsten (1980)发现没有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有关[2]。秦晓东等[3]将损伤分为两类: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型和无颈椎间盘突出挫伤型。根据本组资料分析,69.2%的患者存在颈椎退行性变、椎管狭窄;65.4%的患者有颈椎间盘突出压迫颈脊髓;76.9% MRI检查在受伤椎间隙平面脊髓有挫伤、出血或水肿,除2例外,伤前均没有颈髓压迫症状。椎间盘突出可能在外伤前己存在,也可因外伤引起或加重。当颈部外伤时,颈部反射性采取屈曲保护姿势,前额冲撞,应力首先作用于颈椎间盘前部,后部纤维环突然受到较大的张应力。随着颈椎由屈曲转变为过伸状态,应力由前向后传递集中压缩椎间盘,使椎间盘内压升高,髓核后移而挤压纤维环使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脊髓,造成脊髓水肿,压迫脊髓前中央动脉可影响脊髓的血液循环。如伤前已存在颈椎慢性退行性改变,外伤时颈椎突然过伸,在外伤应力集中的椎间可因剪切力产生较小的滑移,使椎管矢状径更加狭小,颈髓受到挤压。而原先存在的椎体后缘骨赘或骨化的后纵韧带也同时参与了对颈脊髓的压迫,肥厚的黄韧带也可向前皱折,自后方压迫脊髓。

2.颈髓损伤的病理基础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脊髓损伤包括脊髓组织原发损伤和一系列组织代谢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损伤,到目前为止,对原发性脊髓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继发性损伤进行积极的药物控制和手术预防,可作为减轻脊髓损伤的有效途径。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过去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目前还有作者主张保守治疗[5],从颈部制动开始,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对于伤后8 h内入院者应用大剂量的MP治疗,辅以脱水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早期手术干预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去除侵入椎管的韧带和椎间盘组织,恢复和重建椎管的有效容积,防止脊髓可能出现的进一步损害,早期恢复和重建脊椎的稳定性,利于病人早期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提倡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时尽早行手术治疗[6],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Mirza[7]报告对于急性颈脊髓损伤后72 h内行减压和稳定手术,不仅可以获得较快的脊髓功能恢复,还可以减少相应并发症。本组伤后3 d内手术者14例,术后恢复较快。因此本院提倡对此类颈脊髓损伤应早期手术减压,最好在伤后72 h内手术。

3.手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影像学性质所示脊髓压迫的来源和脊髓损伤的程度、范围决定前路或后路手术。过去多以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本病[8,9],但这只适用于以颈椎储备间隙变小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脊髓受压的方向主要来自于脊髓的腹背侧,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或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术,从颈椎后方直接减压,颈髓可向后退让出一定空间,从而使来源于颈髓前方的压迫也得以缓解。因适应证不适合本组未采用此种手术方式。而对于以来自颈椎间盘压迫为主要表现或过伸性损伤使前方韧带复合体结构破坏,以及椎体不稳刺激脊髓者,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解除压迫因素,重建病变节段的稳定性才是最重要的。本组14例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涉及两节段椎间盘损伤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此外,对于在颈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基础上,伴有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患者,应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先前路手术恢复颈椎稳定,再后路行椎管扩大成形术,这样既解决了椎管狭窄问题,又解除了颈髓前方压迫,恢复了脊柱稳定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组6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后路单开门扩大椎管成形术。故前路手术自视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广泛的椎体切除扩大了狭窄的椎管。改善原本不太富余的颈椎管容积,同时解决原发的颈椎病变,带锁钢板的应用,实现了颈椎即刻和永久的稳定。采用经颈前路的手术方法加或不加后路椎管减压扩大成形术,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进行减压、固定,及时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脊髓血液循环,使水肿逐渐消退,脊髓生理功能得以较好的恢复,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党耕盯,孙字,刘忠军,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581-582.

[2]Dare A0, Dias MS,Li V.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rrelation in pediatric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J].JNeurosurg,2002,97(1 Suppl):33-39.

[3]秦晓东,王道新,李翔,等.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机制与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00,3(2):92-93.

[4]杨胜武,叶澄宇,腾红林.无骨折脱位的急性中央型颈髓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1):731-733.

[5]藏磊,刘忠军,党耕盯,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再手术原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5):268-270.

[6]李振宏.下颈椎损伤前路手术治疗81例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5):60-61.

[7]Mirza SK,Krengel WF,Chapman,JR,et al.Early versus delayed surgery for 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J].Clin Orthop,1999,359:104-114.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2

在这方面,首先要提到两个历史因素。一是中国在历史上是经济大国,在当代面临着特有的巨大发展空间。依据麦迪森教授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的资料,182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286亿元,126亿元,209亿元;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4%,1.8%,3%;分别居世界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五位。当然,同历史的中国相比,当代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众多不可比因素。但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中国经济的现实发展和历史也有某种联系,有某种共同点(如人口大国和优秀科学文化传统等)。这样,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做到的事情,在各种有利条件的配合下,再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当代中国也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做到的。二是改革以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国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存在数以亿计的富余的劳动力。当然,无论是把上述经济增长潜力发挥出来,或者是把巨大发展空间变成现实,都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并成为这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历史已经充分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历史也已充分证明:作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这方面,经济体制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也都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既可以成为生产力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是生产力的桎梏。经济体制既是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但也反作用于基本经济制度,既可以维护它,又可以导致它的灭亡。经济体制既可以受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的维护,但也反作用政府。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进行改革的情况下,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依靠政府来推动,反过来也巩固政府。在违反生产力的要求而不进行改革的情况下,也能导致政府的灭亡。这里还要指出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一些重要差别。一是前者能够容纳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比后者要高得多。二是前者的延续时间比后者也要长得多。三是前者的根本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一般都要经过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而后者的根本变革是在政府维护基本阶级制度的前提下实现自我完善。

需要着重指出:运用经济体制范畴有助于进一步具体揭示古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先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而论。中国封建领主制度到封建地主制度的转变,就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下列两种历史现象。第一,依据历史资料,中国领主经济从产生到消灭,大约只经历了不到600年的时间;而地主经济从建立到灭亡,却经历了近2400年的时间。后者经历的时间约为前者的四倍。还要看到:尽管整个说来,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生产技术停滞,但地主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领主时代还是快得多。所以,这个历史现象证明:地主经济能够容纳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比领主经济要高得多。第二,欧洲的封建庄园制度(类似中国的领主经济制度)只绵延了1000年,而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却延续了3000年。决定这个差异的,当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地主经济比庄园经济能够容纳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再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论。现在看来,无论是马/:请记住我站域名/克思,还是列宁,他们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灭亡规律都是正确的。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时间都估计短了,对它的灭亡时间估计早了。形成这一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没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高度远远超过了古典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来,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和列宁所处时代的限制。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可能看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这种解释既符合认识论,也符合历史唯物论。

最后,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论。苏联在1991年解体,而中国在1978年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但苏联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致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很慢;而中国在1978年以后逐步走上了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无疑是一个根本的原因。可见,如果脱离了政府改革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都难以得到充分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独特作用

这里值得提出一点,即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共有本质,但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存在着一种特有的激烈竞争。决定这一点的主要因素有:

(1)当代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一二百年至二三百年的发展,资本早已越过了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人民生活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已经步入经济发达和生活富裕的阶段。这时当然还存在竞争,而且在有些领域仍很激烈。但总的说来,与资本主义初期那种资本为原始积累,人民为生存而展开的竞争比较起来要缓和得多。而中国在改革初期,非公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一,全国还有2.5亿贫困人口。这样,对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来说,势必重新为积累原始资本而开展竞争;对广大贫困人口来说,势必存在为生存而开展的竞争。事实表明:这个阶段上的竞争比经济发达阶段上的竞争要激烈得多。这是就竞争的发展阶段来说的。

(2)就竞争的主体来说,在经济发达国家,除了存在少量的国有企业不说以外,主要是私人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在中国现阶段,不仅存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存在居于主导地位的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存在处于城乡二元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拥有众多优惠条件的外资企业与中资企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还存在拥有或实际上拥有大量生产资源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这种数量极多的、优势劣势同在的、复杂的市场主体,使得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3)就竞争的目的看,在经济发达国家,伴随健全的市场体系、社会信用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平等竞争的有序进行和充分展开,利润趋于平均化。当然,同时存在争取超额利润的竞争,对垄断企业来说还有争取垄断利润的竞争。但在中国现阶段,市场交易混乱,社会信用缺失,法制不健全,平等竞争并未充分展开。许多可以获得巨额利润的行业还有待发展。由于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并存,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在这些条件下,许多企业不仅不满足于获取中等水平的利润,也不满足于获得超额利润和垄断利 润,而是热衷于追逐水平高得多的暴利。正是这种行为,促使竞争激烈化。也正是这种行为在较短时期内促使社会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甚至催生了一大批暴发户。这种财富集中的“示范”效应,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竞争的激烈化。

(4)从生产要素市场的情况看,中国本来劳动力就多,潜在失业人口(特别是农村潜在失业人口)数以亿计。伴随改革进展,从公有企业中还要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多余劳动力。伴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下降。这一切都会激化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也少,伴随城镇化和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土地市场的供求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在资金方面尽管国有或国家控股的银行存贷差在扩大,但中小企业、农村和边远地区需要的资金又远远得不到满足,以致利率高得多的民间借贷迅速发展。所有这些都使得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5)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之间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的问题就很严重。改革以来,由于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并未真正形成,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甚至有所发展。这也是加剧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6)总的说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高科技产品的比重不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不多,出口产品也多是集中在以劳动成本低为特征的相关产品上。这种低水平的、雷同的出口产品结构也使得相关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从积极的主导方面说,正是上述由市场取向改革激发的激烈竞争,使得现阶段经济充满活力,把各种生产潜力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消极方面说,这种激烈的竞争,对经济发展也有不利作用,甚至破坏作用。但这是问题的次要方面。

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第一,社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资源在各种所有制之间的优化配置。改革以前,几乎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一统天下。改革以来,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多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以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为例。1978年-2006年,工业总产值由4237亿元增加到316588.9亿元,其中,公有制工业(包括国有和集体工业)由4237亿元增加到134220.97亿元,非公有制工业由0增加到182368亿元;二者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100%下降42.4%,由0%上升到57.6%。但在这期间,不仅非公有制经济以其特有的活力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且在公有工业占主要地位的国有工业领域,伴随改革的进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进行的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展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加强,经济活力大为增强,效益显著提高。1998年-2006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由98709元增长到548284元。即使扣除价格上升因素,劳动生产率也大幅上升了。二是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的优化配置。1978年-2006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数的比重,分别由70.5%下降到42.6%,由17.3%上升到25.2%,由12.2%上升到32.2%。而在这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分别为4.1%、7.4%和4.5%。列举这些数据的目的,在于说明改革以来作为社会资源最重要因素——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并不否定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第二,生产要素运营效益的提高。比如,改革后1979年-2007年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是改革前1953年-1978年的2.1倍。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3

【关键词】经济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道德理念、伦理精神,需要建立一种现代伦理观。马克斯・韦伯思想虽然具有上世纪的一些道德观念,但与现代的伦理观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一日可完成建设,因此需要在客观上和主观上进行双重努力,充分发挥出马克斯・韦伯思想的精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助力。本文主要探析马克斯・韦伯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

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往的一些观念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结合人的发展前景,来树立相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道德体系和论题观念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个别人的观念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限,而建成体系后,则能够对全部的人形成一定的规范,促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遵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

(一)概述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并非完全依靠各种经济措施和建设方式,还要考虑到主观上的思想作用。马克斯・韦伯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单纯的无限制获利,更佳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经济。对于我国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民所期望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起始阶段的工作当中,我国并没有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满足居民需求的情况下,适时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转变,之后根据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诉求,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例如,在日常的经济往来当中,恶性的低价竞争是为人所不齿的,大家更加希望购买价钱公道的物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实现对他人的帮助。由此可见,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必须进一步健全道德体系以及伦理观念,实现主观上的思想进步。

(二)树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道德体系、伦理观念措施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的核心是“天职观”,新教教徒们的职业观势必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倘若将马克斯・韦伯思想运用到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则要树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简单来讲,今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健全信用体系。在我国的古代,合同并未完全出现,个人之间的信用体系则依靠画押、誓言等维持。而现代的信用体系,明显低于古代,需依靠合同来维持。因此,健全信用体系,将直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好建设。第二,增强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在社会当中,很多的观念并不是仅仅关系到个人,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例如,老少恋的出现,直接冲击着社会的伦理观念,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二、培育具有现代伦理精神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

由于市场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更大的提升,则需要培育具有现代伦理精神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均衡发展。

(一)概述

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研究中发现的理性精神,需要有其真正意义上的物质承担者,即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主体。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单纯的施舍并不能挽救较多的家庭,唯有拉动经济增长,才能获得持续性的经济提升,以此来帮助各个家庭、企业、市民,才能获得良性循环,这也正是马克斯・韦伯思想所强调的“真正意义上的物质承担者”。例如,2013年,42岁的李刚在网上发出一个求助帖,他说最近查出得了骨肉瘤,需要钱做手术,但家庭条件不好,希望网友们外出吃饭时能到他家的面馆去,这样妻子能多赚一点钱。帖子措辞朴实,没有为吸引眼球而耸人听闻,也没有连篇的惊叹号,但是它并没有湮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反而迅速被转发扩散,网友评价说“这种真诚和坦率无法拒绝”。于是,相约吃面成了郑州城里的一股风潮,微博上熟人之间都在问“你啥时候去吃”。一时之间,全城吃面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潮,该店的经济增长令人诧异,但也在情理之中。此种市场经济活动措施,不仅实现了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同时满足了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培育,属于非常积极的案例。

(二)培育具有现代伦理精神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措施

马克斯・韦伯宗教经济伦理思想的落脚点是培养企业经营者优良的伦理品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秩序的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伦理文化精神基础。对于我国而言,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良性竞争,消除垄断,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为广大的人群创造一个理想的经济环境。将马克斯・韦伯思想应用到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必须具有现代伦理精神。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有集团、企业、私营业主等等,这些主体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国家需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政策,和谐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第二,加强对伦理精神的宣传,同时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体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支持,促使其他的主体同步响应号召,逐步形成伦理精神的普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

由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题,这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为了能够将这些影响因素妥善的解决,而不是一味的采用镇压措施,今后需要逐步的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落实各项制度的规范,并且完善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最佳环境。

(一)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

马克斯・韦伯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儒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了经济契约关系,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相关工作。第一,将法律体系当中的不完善部分予以弥补。现阶段的法律虽然能够处理一般纠纷和事件,但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仍然难以把握尺度,并且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即便是相同类型的案件,其判决结果依然有很大差异,应在日后杜绝这种问题。第二,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还应该减少不良因素的介入。由于国家现阶段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强,因此很多人开始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来疏通,力求自保。今后应加强对“疏通关系”的审查和判决,通过严密的法律,将所有的问题直接解决,而不是慢吞吞的解决。

(二)要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制裁体系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通过法律来解决,法律仅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众多手段的一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应该建设道德规范和道德制裁体系,避免因小问题铸成打错。本文认为,该项建设工作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建设自由的伦理观,打破固有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新看法和新观点,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建设人人平等的伦理观。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老板就高人一等,结果造成了老板与下属的矛盾,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人人平等的伦理观,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建设。

四、总结

本文就马克斯・韦伯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展开探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在朝着理想的目标稳步前进,马克斯・韦伯思想对建设工作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探究西方思想的积极启示,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情况相结合,研究出更多、更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瞿郑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逻辑――以证成性与正当性为分析框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6:67-78.

[2]徐侠侠,王丽丽.马克斯・韦伯宗教经济伦理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J].钦州学院学报,2014,10:62-65.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4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与交流 经济融合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现象的日益明显,我国的经济市场和其他各个国家经济之间的融合度也不断攀升,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同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必要开创新兴的开放型经济,使我国的经济更快更好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实现沟通和融合。随着对外贸易、跨国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新兴的开放型经济将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影响就好比丝绸之路在古代对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

开放型经济的经济学内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开放型经济具有以下两种内涵:

在古典的经济学中,开放型经济往往代表的是对外贸易经济或者经济体制中存在对外贸易的成分;在现代意义的开放型经济的内涵中,在囊括传统开放型经济的对外贸易的基础上还有其他的诸如人员、资本以及劳务关系等,能够自由流动的经济因素都属于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内涵。在这个基础上,相对于封闭型经济而言,一些经济元素可以在开放型经济中实现自由流动甚至可以突破国界的限制,进而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常所说的开放型经济指的是国际成分比较大的经济体制,其中的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比较自由,而且其与本土外的经济交往活动比较多,发展的空间也较大,但是因此受到的外部的冲击和影响也较大。

开放型经济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其经济制度方面的开放型,其经济制度往往更加倾向于同外部相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开放型经济的定义就成为了那些市场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受到政府的干预活动或者政策限制较少的对外经济活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与否主要由该国的经济制度所决定,开放型经济的国家往往出口和对外贸易的额度在全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开放型经济的衡量指标主要是跨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本的流通情况,这些因素也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否具有较高的市场化水平。

开放型经济构建思路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虽然在对外开放领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安全贸易领域,比如金融、通信等方面的贸易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而且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增加和外资注入比重的增加,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和紧密,对国内市场环境和国外的市场环境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导致各种经济利益之间互相交织盘布。在此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推进开放的进程,就需要调整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拓展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需要构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以内外联动作为方向,以互利共赢作为原则,以安全高效作为要求。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方向

内外联动作为开放型经济的方向,即,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在国内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把开放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机联系起来,不仅要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吸引外资,还要将这些优质资源切实运用到自身的经济发展上来。要积极地走出去,通过开放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国外的先进市场和优势资源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还要继续扩大开放的领域,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我们本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利用全球资源的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特别要利用好外资以便更好地促进国内自主创新技术和人才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还要扩大本土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鼓励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跨国公司及其品牌,有利于展开关系国家经济领域的国际对话与合作。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的原则

互利共赢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原则,是指在世界范围的经济舞台上,各个国家之间要实现通力合作,资源和优势实现互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促进各个国家自身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首先要积极参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努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各方利益的交汇。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尽力避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产业竞争,而且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产业结构和体系,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要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实现世界的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开放型经济更深层次的建设。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的要求

安全高效是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我国并不存在很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也不存在核心竞争力,在一些服务业如金融领域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还面对着资源总量不足、人口基数过大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无论是经济合作还是经济竞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也是进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所以必须对世贸组织的规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同时对其他国家的一些产业建设和产业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手段加以学习和运用,在国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够积极应对在开放型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安全和高效的目的。

金融危机和经济竞争背景下开放型经济建设路径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开创和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尤其是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需要不断地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加以完善才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竞争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开放型经济建设可以采取如下举措:

(一)适时调整对外开放战略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对外开放战略必须被赋予全新的含义,要不断促进同外贸易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能力和质量。

在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方面,要对用于进口或者出口的商品的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防止其产生高的能耗或者污染,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于进口的规模和种类都要积极扩大,要尽快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甚至转型,大力促进服务行业贸易的发展,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以及相关高素质人才。要尽量避免一直走通过产品数量进行扩张的道路,而是要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各类产品的贸易公司和企业,要着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和品牌的建设力度。今后的方向是更深层次地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升级,更加深入地推动加工贸易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在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外资方面,首先要对能够对外资产生吸收作用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分布进行优化,扩大外资吸收途径,同时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的进一步合理化,防止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产生恶意并购和垄断并购的现象,以确保国家在某些领域的控制力。为了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对利用外资的方式进行创新。自改革开放至今,绿地投资方式一直是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当前在利用外资方面,我国的政策和手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引资方式和外资利用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兴经济体制的要求。要彻底摒弃原来的建厂房、盖车间的传统意识,重点关注与提高外资的利用质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在政策方面要放低外资进入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限制,鼓励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要对境外的资本市场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使其尽可能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变化。

(二)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投资

为了开创新型的开放型经济,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对外投资,国家和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具备了相关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境外投资,加强政府对于涉外企业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当然,一切都要在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束缚下进行。企业也要着重于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和跨地区管理能力的提高,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要自觉对国家的形象和企业的声誉进行维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的建设和关注相对比较落后,而目前,我国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对外投资能力。在企业方面也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了展开跨国经营所需的各项要求。国家要对各种类型的有能力开展境外投资和境外业务的公司给予大力扶持,加速建设境外的经贸合作区域,给更多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创造更多“走出去”的平台和机会,促进我国快速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促进大型跨国公司的形成。

不仅要加强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的建设和经营,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还要将对外投资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进行创新,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鼓励跨国并购的开展,提高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树立企业自身国际化品牌和路线。二要开展能源和资源方面的合作,在资源比较充裕的地区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开发,这样才能够建立起更加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机制以保证经济的快速良好运作。三要对境外加工贸易加大开展力度,释放国内生产力,带动产品的出口和加工,促进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走出去”。四要对外间接投资,逐步形成不以国家为主的投资格局,而是通过投资公司的方式以企业和居民为主体,实行间接投资。

(三)加快自主创新进程

自主创新是立身立国的根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这样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自主创新的进展。从当今世界经济的分布情况来看,创新活动的发源地仍是所占比例不多的发达国家,一些核心产业即技术呈现密集状态的产业也集中在发达国家,可以说发达国家是现今世界经济的重心。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扩散使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对于我国而言,可以通过不断地引进和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其技术吸收内化应用到其他产品和行业中,完成对技术要素的积累。我国想要实现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就要改革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通过引进国外的人才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资的研发机构,展开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活动,利用国外先进优质的研发资源,努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将“中国制造”尽早转变成“中国创造”,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实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这对于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也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结论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今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阶段和开放型经济的新兴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都要充分发挥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要加强同外国经济体制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本国公司走出去和外国跨国企业引进来。同时对外开放的战略和主张也要有新的观念,加快自主创新,建立健全贸易预警体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支持,促进我国经济获得更加良好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济才,刘荣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N].赣南日报,2013-11-29

2.孔令龙.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8(1)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5

关键词: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历史研究;实证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1(03)-0013-06

一、引言

比较经济学在很长的时期内没有把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变量,即使是哈耶克在争论社会主义问题时,也主要是研究市场经济的普适规律,而非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科尔奈等重点研究特殊制度背景下生产、投资、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如前苏联计划经济下的预算软约束和隐性通货膨胀),没有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也没有运用文化解释不同经济制度的成因和绩效。

事实上,经济学早期的大师们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已经体现了这一思想。约翰・穆勒也认为,文化有时候比追逐个人利益更重要,马克思则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说明文化的来源。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统治的时代,文化基本是上被排除在经济学家的视野之外。即使在新制度经济学家那里,文化也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比较经济学界,文化也很少被看作一个重要的变量,这是由当时经济学界普遍的观念所决定的。

文化被经济学家冷落,却在社会学家那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马克斯・韦伯把文化视为社会结构和经济绩效的重要解释变量,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论述了新教精神的渊源,剖析了新教在促进16-18世纪的企业家开拓创新、勤奋节俭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本菲尔德认为,文化是解释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意大利南部之所以不发达,就是因为意大利南方人狭隘的自利主义文化,只关心自己和自己小圈子的利益。本菲尔德和帕特南进一步建立了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经历过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生活和市民社会的国家积累了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兰迪斯(Landes)把文化和信念、价值观等联系起来,并认为信念、价值观影响了经济绩效,虽然他列举的文化要素只有工作努力程度、宽容程度、诚实守信等内容,但他把信念、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传导途径的思想,对施莱佛(Shleifer)、津加莱斯等研究文化的比较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研究的一类重要内容是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这方面最典型的成果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本尼迪克特把日本文化和美国的个人自由主义文化进行对比,揭示了日本帝国快速崛起而后走向灭亡的文化动因。文化比较研究强调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经济、政治体制的塑造作用,这种思路及其研究结果对比较经济学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比较经济学一度相信,造成国家和西方国家经济绩效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体制差异,而比较经济学家并没有深究经济体制的由来。剧变以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绩效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急剧下滑。转轨国家的不同发展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体制和经济绩效方面的差异,已经不能仅仅用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来解释,而需要引入更多要素,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相对于其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而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稳定性。人们被动地从父母、社群等处获得文化的熏陶,一般会接受自小获得的文化并把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任何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都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样的机制打上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因此,对于经济体制,文化基本是稳定不变的,经济体制或政治制度在短期内只能被动地适应文化,被文化所塑造和改造。

一部分学者将文化纳入比较经济学的视野中来,形成了比较经济学的“文化学派”。文化学派的研究有两种进路,一种进路以罗斯菲尔德为代表,另一种以津加莱斯、基尔索等为代表。罗斯菲尔德对比较经济学特别是前苏联的经济有深入研究,他认为文化是被社会大众接受的行为模式,他对主要经济体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引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理论(如本尼迪克特等关于日本文化的学说),崇尚基于历史和统计资料的具体分析而非数理或计量模型。我们可以把这种进路称为“历史研究”,津加莱斯等认为文化是一种代际传承的信念或价值观。相对于罗斯菲尔德而言,基尔索、津加莱斯更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接受,他们构建了一个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简明模型,依据跨国调查的数据,选择变量,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可以称这种进路为“实证研究”。

本文在这里首先将阐述“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主要学术思想,然后对比两种研究进路的特点,并作评论,最后本文指出比较经济学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历史研究”

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历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罗斯菲尔德。罗斯菲尔德首先定义了文化,他认为文化是被社群赞赏的经久持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种态度或行为方式会塑造公共政策和法令,为法律提供基础,但又超越现时的公共政策和法令,因此具有先验性和超越性。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它对制度的塑造和对经济活动方式的调整来实现的。文化影响了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与一个国家融合的程度,文化也扭曲了很多政治经济体制,使得这些体制按照文化的偏好(或某些集团的偏好)来运作,文化还保持了低效率制度的稳定,使得“较差的体系并不必然被优势体系扫地出门”。

罗斯菲尔德指出,人们都希望规则有利于自己的特殊利益,这种自私倾向使得文化有了作用,文化是和道德、政治活动混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有的文化遏制人们过分追求特殊利益的行为,却鼓励人们追求正当利益的行为,而有些文化则限制个人追求财富、拥有财富的行为。罗斯菲尔德进一步发展出文化的复杂系统观,他认为文化是道德、政治和社会价值的混合体,文化包含着很多要素,这些要素经常被放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社群主义等概念中,而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各种要素的复杂混合物,不能简单地贴上“集体主义”之类的标签。罗斯菲尔德关于文化的这种看法,使得他不是抽象出文化的有限概念来演绎文化对经济体制和经济绩效的影响,而是具体而细微地探索每一个经济体中文化的具体影响机制。

罗斯菲尔德认为,现实经济体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是它对待个人在黄金定律(即个体公平竞争中互不侵害的原则)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态度。如果一个经济体能鼓励人们无限制地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追求过程中所受到的约束都是来自于竞争自发产生的规范(即“自我规范”)而非其他力量,那么这个经济体就是最高经济效率的普适性经济体,罗

斯菲尔德称之为A类体系。但是,现实的主要经济体都不是A类体系,而是基于自身独特文化的不完美体系,罗斯菲尔德称它们为B类体系。B类体系的最主要特征是个体行为受独特文化的规范,文化会限制黄金定律发挥作用,或者取代黄金定律来规范个人行为,对个人逐利施加更多的限制。文化会限制自由竞争、鼓励社会优先考虑一些目标或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目标和其他人的利益。这样,经济体的参与人为实现各自的特殊利益而不断地扭曲竞争体系,这就导致权力发挥作用。文化规范下的经济体会出现垄断、寻租等现象,政府也不再是完全中立的而是有偏向性的。

现实的经济体系全是B类体系,在文化和权力的规范下,各个经济体实际上都不是最有效率的,而只是各自的文化和有权者更偏好的经济体。文化和权力集团扭曲市场规律(主要是供求法则和凯恩斯法则)的程度,决定了各个受文化规范的经济体的经济绩效和发展潜力。罗斯菲尔德为了比较各经济体的相对优劣,选择了A类体系作为完全竞争性质的标杆。A类体系具有最高的绩效,而B类体系的文化规范则修改了A类体系下企业和市场的运作规则,改变了A类体系下的组织模式(A类体系下企业的组织模式是完全竞争厂商),也改变了供求定律或凯恩斯宏观经济规律背后的组织和个人行为,从而导致市场机制发生扭曲,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这些经济体的经济绩效和A类体系相对比,就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确定各种文化规范经济体的运行特征和相对绩效。

罗斯菲尔德比较了五个经济体(美国、西欧、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运行模式、优缺点以及发展潜力。研究发现,这五种经济体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还是美国,中国也会有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而欧陆和日本能否走出停滞、中国和俄国能否解决转型中的问题,都还是未知数。在转型理论方面,罗斯菲尔德认为,俄国由于威权主义的持续影响,还远未转型成“正常国家”,中国的渐进式转型要优于俄国的休克疗法。因为各国都是文化规范型的经济体,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很多偶然事件和历史都具有重要性,经济系统也不能简化成某种原则,一个制度则很少能和其他制度完全配合。罗斯菲尔德认为,“每一个经济体都是传统的”,因此转型开始时人们不会知道最佳路径是什么,也不清楚前进的方向,转型需要有耐心的制度实验,需要从干中学。

总的来看,罗斯菲尔德建立了一个基于文化的比较经济学理论框架,这个体系以个人规范的经济体为最有效率的标杆,而把现实中的各种经济体视为受文化规范的经济体。文化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政治活动的理念、目标与方式,再通过经济政治活动(特别是涉及到改变平等竞争权力方面的活动)影响消费品市场供求、劳动力市场均衡、投资决策以及利率、货币和对外贸易等宏观经济要素。在此基础上,文化影响了一个经济体的运行特征和经济绩效。这样,罗斯菲尔德就完成了文化对经济体制影响的完整解释。

三、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实证研究”

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领军人物如施莱佛、津加莱斯等也在研究比较经济体制和文化。基尔索、撒皮恩扎和津加莱斯的一系列研究建立了一个研究文化和经济绩效的框架。文化被定义为一种可代际传承的信念与价值观。文化影响了人们的信念和偏好,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倾向,故而不同信念和偏好的人们在处理经济事务时会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经济绩效的差异。因此,文化实际上并不是直接影响经济绩效,而是以信念和偏好的改变作为中介来间接影响经济绩效的。总结起来,“实证研究”的理论范式就是文化一信念和偏好一经济绩效。

依据上述范式,基尔索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首先要获取数据,然后要选取适用于计量方法的可量化变量。由于文化和经济绩效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实证研究必须挑选不受经济波动和制度变更等短期因素影响的文化变量。基尔索等把文化局限在宗教和地域这两个因素上,这两个因素不随短期经济绩效和经济体制影响,也较容易在问卷调查中量化。在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传导机制方面,基尔索等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信任方面。这是因为信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大量学者证实,信任行为和信任偏好已得到了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广泛研究。经济绩效则用具体的经济行为或人们对经济事务的态度来衡量,包括公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国家的储蓄额、进口总额和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等。文化一信念和偏好一经济绩效范式也就变成了宗教一地域一信任一经济行为范式。

基尔索等首先进行了关于文化和经济活动态度的实证研究。文化的变量是宗教,而宗教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是经济活动的态度,它们包括合作意愿(Cooperation)、对待政府的态度、对妇女工作的态度、合法性规则(Legal Rules)、勤俭(Thfifti-ness)以及对市场经济的看法。程度采用种类、是否自小就处于宗教环境中、是否经常去教堂或参加宗教活动等来衡量。结果表明,有的人更信任别人,也更信任政府,更遵守法律规范,无神论者正好相反。有的人总体上更支持勤俭持家,更支持市场经济,认同市场经济是公平的,个人应该承担责任。除印度教以外,各种宗教中,越是从小在宗教氛围里成长,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越高,新教比天主教更倾向于信任他人。除佛教以外,其他程度都和宽容程度正相关,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尤其不宽容,但它们比天主教和新教更倾向于信任政府。天主教、新教和印度教都倾向于私有产权,伊斯兰教比较不喜欢私有产权。新教显著倾向于用公平换激励,只有天主教显著主张应该教育孩子们勤俭持家,除佛教外所有宗教都认为人们是懒惰的、缺乏意志力。宗教教条的改变也促进了信徒经济态度的变迁,以天主教梵二会议(1962)为转折点的实证分析发现,出生在梵二会议以后的人更信任他人,更宽容,更尊重妇女权益,但却更反对私有产权和市场竞争。

基尔索等首次按间接影响的范式研究了文化和经济绩效的关系。这些研究完全遵循文化一信念和偏好一经济绩效的范式,是分段进行的,首先考察文化对信念或偏好的影响,再考察信念与偏好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从而证实文化对经济绩效的间接作用。文化主要选用宗教和地域为代表,信念和偏好用信任和节俭的意愿作为代表,经济绩效主要用人们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国家储蓄以及再分配意愿为代表,实证数据主要来自对美国公民的社会调查。结果发现基督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信仰对信任有正向影响,欧洲国家移民的信任程度更高。具有较高信任程度的人更倾向于自主创业,勤俭持家的偏好对国家储蓄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基督教信徒和白人、亚裔都更反感政府的再分配政策。

基尔索等进一步论述了文化差异对经济绩效(主要是国际贸易和FDI)的间接影响,样本来自欧洲国家。基尔索等先考察了欧洲国家国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继而考察了信任对进出口贸易和FDI

的影响。在影响信任程度的因素方面,基尔索等考虑了相同程度、地理距离、对该国的了解程度(用一国报纸上关于该国的新闻的多少来衡量)、语言是否来自同一古代语言、法律根源和类型是否相同、两国历史上是否交战、两国人长相是否类似(主要是头发的颜色)、两国人基因上是否接近等因素。结果发现,和法律渊源接近、语言出自同一语系的国家相互之间更信任,而历史上发生过战争的国家之间较不信任,长相和基因接近也对信任程度有正向的影响。两国相互信任程度越高,贸易额和直接投资力度也越高。

基尔索等还研究了文化对人力资源禀赋的影响。2008年他们在《科学》(Science)上,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考察男女经济平等程度、文化和男女知识水平(主要是数学水平和阅读水平)差距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研究中,男女经济平等程度用世界经济论坛性别差距指数(World economic forum gender gap index)来衡量,该指数越高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越高。文化则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问题是:“当工作机会有限时,你认为男性应该比女性更有资格获得工作吗?”妇女活跃程度用参加工作的适龄妇女劳动力数量,还有一个指标是妇女政治参与度,也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男女更平等的社会里,男女在数学能力上的差距显著缩小。在男女比较平等的社会里,女性不仅在数学能力上,而且在阅读能力上都有提高。当然,男性的数学分数仍然高于女性,但这种差距在男女更平等的社会不再明显而且和GGI指数无关。

上述四个方面是近年来基尔索等关于文化和经济绩效关系的主要实证研究。从研究的结果看,文化对经济活动态度有直接影响,对经济绩效有间接影响,间接影响的传导机制则是偏好和信念,具体来说则是信任和经济生活态度。实际上,基尔索等只是考察了、地域因素或社会资本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总体上看基督教信仰更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文化氛围也更利于经济增长。

四、比较经济学文化学派的主要特点与评价

罗斯菲尔德的“历史研究”无论是在基本范畴、研究范式和结论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基本范畴方面,个人规范、文化规范的概念是罗斯菲尔德框架所独有的,也是这个框架中最重要的。个人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区别,突出了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事实,即个人活动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毫无拘束地追求个人利益,而他必然要受到社会规范、法律等方面的制约,这种制约的来源和性质决定了个人活动的范围和结果,也决定了经济体系整体结果。

从这两种研究方式的基本范畴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研究没有对人性做出基本假设,没有引入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概念,也没有建立一些可以作为演绎推理基础的抽象概念,其范畴都来自于对现实的概括和洞察,都是对现实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描述。历史研究范式没有演绎推理,更没有数理模型。罗斯菲尔德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包含有限要素、既定逻辑和可证伪的假设的体系,而是关于文化对经济影响的机制描述或者说思想实验。在对比研究经济体的运行特征和经济绩效时,历史研究是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际资料,对经济体的各个维度逐项进行描述、分析和对比。

基尔索和津加莱斯等的实证研究则和主流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保持一致。他们提出的文化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线性传导机制非常容易形式化,虽然基尔索等还没有建立一个数理模型,但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在确定文化对经济绩效的传导机制以后,基尔索等人提出了可证伪的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由于文化、经济绩效、信任等概念较难量化,基尔索等采用了变量,利用变量之间的计量关系推断文化和经济绩效的关系。这种研究范式是主流经济学的经典范式。

比较来看,“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框架既有类似的地方,也有鲜明的区别。“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是先建立一般理论,再进行经验研究。“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都相信文化对经济绩效有重要影响。“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存在几点显著的差异:首先,“历史研究”的文化范畴内涵非常广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实证研究”则竭力把文化范畴的内涵缩小到一两个维度以便把握。其次,“历史研究”中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多维的、非线性的,而“实证研究”则仅限于若干种可能的传导机制。再次,“历史研究”不进行实证研究,只采用基于直接的统计数据和现实资料的分析,存在一个和被比较体系维度一样的最有效体系作为标杆,而“实证研究”是去寻找间接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不对现实进行描述,看重数量关系,且没有一个标杆。

虽然都能发现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两种研究思路还是各有优劣。“历史研究”非常具体,并且贴近现实,能对现状进行直观的考察。“历史研究”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英美、西欧、日本、俄国。我们能从中体会到真正的现实,也能利用其描述而进一步分析。但是,“历史研究”仍然缺乏一个抽象的演绎理论体系,文化影响经济绩效的规律、各种要素对文化传导机制的影响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答。另外,“历史研究”的代表人物罗斯菲尔德坚持用新古典框架作为标杆,而不采用现代制度分析理论,这使他的学说遗漏了很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等,而这些正是文化发挥作用的途径。“实证研究”初步探索了文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了文化影响信念和偏好,信念和偏好再进一步影响经济绩效的理论,为继续探索文化影响经济活动的具体机制开辟了道路。但是,目前基尔索等的文化概念和信念、偏好等概念还太狭窄,仅限于信任,而且使用变量的实证分析也有偏颇之嫌,不能具体看到不同经济体中文化影响的真实场景。基尔索等把地域因素和宗教因素作为文化的代表,但近现代以来经济发达、经济观念较先进的社会本身就是欧美基督教社会,所以文化因素和经济绩效容易产生自相关问题,在研究设计上还值得商榷。

五、结论与展望

古代经济体制范文6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一:经济信息用于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从桑弘羊的经济政策看中国古代的宏观管理吴娅茹华夏文化1995-08-15

2、宏观经济管理与中央权威胡影江淮论坛1996-04-15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