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特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特色

生态旅游特色范文1

关键词:绿地系统;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生态空间格局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

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经费支持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BAJ10B0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414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规划理论研究

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与实践

4 2010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理论研究

5南京林业大学高学历人才基金项目:163120020城市避震减灾公园规划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U 986

城市绿地系统能有效构建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人居环境。随着绿地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区域生态型绿地具备游憩功能,因此,结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绿地体系已成为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和方向。笔者从近期参与并已通过专家评审的河北迁西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过程中体会到,要想达成大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必需在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重视城市特色生态资源。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特色生态旅游

1.1 城市特色与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特色是在差异性前提下物质空间所展示的形象特征、形象美,是人文活动所透射的地方气质[1]。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石。以城市物质空间、城市风貌、产业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功能, 是城市内在特色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城市特色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显性的物质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气候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人文要紊,即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等。一个城市蕴涵着特定的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人文习俗资源,这正是城市特色的载体[2]。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城市特色的营建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有着独特的山水肌理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在城市特色风貌日趋消退的今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创造城市的持久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吸引人才、繁荣城市打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重新塑造城市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3]。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毋庸置疑,旅游开发势必对区内原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旅游风景区发展的生态化趋势,其开发建设越来越重视保护原生态环境,强调绿地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是每个城市决策者的共识,这也对区域的绿地系统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绿地空间,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着重研究实现生态化目标的最优途径,合理、高效地配置各项资源,确保绿地系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这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保障。

1.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绿地系统规划的方向和目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确定城市“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成适宜的、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在对城市生态进行整合分析和绿地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订城市绿地指标,合理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宏观空间布局,从而达到促进自然生态恢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先城市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4、5]。建设生态的城市,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地强化城市的生态支持系统, 提高环境的承载力,贯彻生态平衡的原理, 努力建立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种群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

2迁西绿地系统规划背景研究

2.1新城市总体规划解读与分析

迁西县现状用地拓展已远远超过上版总规确定的近期建设规模,对原有城市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城北新区、河南寨、城东片区等优势条件极为突出的地区并未纳入城市发展结构之中,城市片面强调向西发展、忽视了城市北部、东部的地区的战略地位,导致用地局促。新总规对新时期的城市总体格局提出了前瞻性的规划,对城市用地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子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适应新总规对城市结构和发展策略的调整。同时,构建新的绿地系统符合迁西县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有效防止城市蔓延、架构城市空间格局,符合迁西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现状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建立与迁西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相一致的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新的绿地系统还符合统筹城乡发展、加强非建设用地管理的需要,促进建设人文绿色迁西、有效引导生态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形成相得益彰的和谐格局,真正达到建设绿色迁西的目标。此外,为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对迁西县绿地系统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整合、优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绿地的系统性、持续性发展提供法规性文件,修编迁西县绿地系统规划势在必行。

2.2迁西旅游发展规划解读与分析

迁西县旅游发展规划综合迁西的资源特点、市场定位、交通条件和旅游竞争情况等,考虑市场需求趋势变化和政策法令等因素,未来五年迁西旅游要形成“一核一带三节点”的旅游空间格局。“一核”指“月亮湾”(滦河)龙头旅游项目;“一带”指“潘家口水库――大黑汀库区”休闲旅游带;“三节点”为青山关、景忠山、五虎山。全面提升以“水体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旅游、长城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服务功能。

到2012年,规划将青山关旅游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区,五虎山旅游区、喜峰口旅游区、潘家口旅游区、大黑汀水库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将迁西县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县。到2020年,将滦河景观带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区。

3迁西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及分析

城市生态旅游以城市的自然、人文等环境为主体,兼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旅游学家吴必虎指出城市旅游可持续利用资源有三方面:地方特色(文化脉络)、风景质量和生态环境。迁西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了典型的可持续特征,在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是非常突出,集中体现在山水地貌、森林植被、人文历史等方面。

3.1山水地貌旅游资源

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40多个重点旅游县中,迁西县山水兼优,特色突出,体现出独特的“山水”格局空间特征。迁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素有“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为唐山市境内唯一的纯山区县,山、水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山水肌理成为其自然风貌的最大特征。县域内有滦河、洒河等河流,水系蜿蜒于群山中,水资源优良,这是北方城市中非常少见的自然资源。滦河是迁西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境内长67.5公里,流域面积为124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在其上游建有潘家口和大黑汀两座大型水库,并修建有引滦入唐、引滦入津输水工程。

3.2森林植被旅游资源

迁西县森林植被状况较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7.28%,北部植被覆盖率高达80%以上,南部约为60-70%。境内主要有果树8科10属32种,干果以板栗、核桃、大枣为主,水果以安梨、鲜桃、苹果、葡萄、杏为主。其产板栗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迁西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铁、银、铜、锰、镁和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膨润土、海泡石等矿产36种。

3.3人文历史旅游资源

迁西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的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迁西北部87公里长城串联起龙井关、潘家口、喜峰口、董家口、青山关等20余座雄关险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广、曹操、戚继光等一代代英雄豪杰,在此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宋哲元所部二十九军将士挥舞大刀,在喜峰口、铁门关、董家口一带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先后毙敌5000余人,《大刀进行曲》由此唱响全国。青山关、喜峰口和潘家口的长城文化,景忠山的佛教文化,凤凰山的民俗文化,都显示出迁西浓郁的人文内涵。

3.4迁西生态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与评价

迁西具备了众多突出的生态旅游资源,这在北方城市中是较为少见的。优势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山水格局优势突出;二、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及较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三、人文荟萃,历史旅游资源充足。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城市绿地网络连接度及景观廊道缺乏、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不完善;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度不够。大部分山地植被状况较好,但也有部分山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及景观问题,植物品种较单一,林相不够丰富。部分水系缺少防护林带,水域的生态和景观效益降低。县域内分布的景忠山、五虎山自然景区森林茂密,自然人文景观优美,生态敏感度高,需加强保护,同时部分景区林相较单一。以明长城沿线植被为例,明长城沿县域北部边界蜿蜒87公里。长城沿线均为山地,植被保存较好。局部山地坡度较大,生态环境很脆弱,需着力保护。迁西共包括17个乡镇,其中中心城区绿化总量高,2009年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3.23平方米,园林建设成果突出.其余大部分乡镇普遍缺乏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县域内有各类道路1100公里,由于地形多变,县域范围内有山有水,道路景观比较丰富。但道路防护林树种单一,部分路段无防护林,需大力增补。

4基于生态环境建设,勾勒大环境特色风貌绿地体系

通过规划建设,将迁西打造成“燕山绿色明珠、唐山后花园”;营造人、城、自然和谐共生的迁西大景区,呈现“山水栗乡、宜居绿城 ”的城乡风貌;实现“山水相依、城园交融”的绿地体系布局,全面实施绿色空间体系,提高环境质量,把迁西建设成“碧水穿城萦栗香、重峦抱梓亦叠障”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4.1确立指导思想,明确规划目标

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县域绿地生态系统实施保护、恢复和建设,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维持县域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县域内的自然资源,以县城为核心,将建成区绿地系统延伸,与县域范围内的乡、镇绿地系统、构建完整有机的县域生态圈和县域绿色开敞空间背景大框架,突出表现出迁西四面环山,滦水穿城的自然地理优势。

迁西县大环境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即迁西县辖区范围,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规划以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为载体,突出“山、水、城、园”,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健康、社会文明的迁西。规划指导思想为:(一)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色网络;(二)优化系统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三)合理布局县域游憩空间。

4.2 把握规划原则, 引导规划方向

基于已确立的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规划原则为:(一)优化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完善生境自然属性;(二)建立功能结构合理的县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三)形成与城镇体系相互协调的县域绿色生态游憩空间;(四)构筑个性鲜明独特的县域景观风貌体系。也就是说,在县域空间尺度上遵循各生境组成的自然属性,使自然系统整体优化,改善区域景观基质和生态环境质量,致力于建设乡镇一体化的生态绿色网络,从而形成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充分利用各类自然生态资源及人文资源,使县域内外及县域的各种生态绿地布局趋于平衡。同时, 通过实现县域绿地空间布局及景观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使景观系统具备最佳的审美功能,从而凸显县域个性,展现县域风貌。

4.3提炼规划结构,串联绿色“点、线、面”

迁西县域绿地系统规划,将以区域绿地系统的生态性、景观性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迁西县的自然条件和县域空间发展结构,形成以县域块状绿地为斑块,以交通防护绿地、滨河绿地等带形绿地为连接廊道,并与城区内部绿地系统相衔接的城乡一体、经络全县、外楔于内的生态绿地系统。

概括地说,迁西县域绿地系统结构为“一星多点 三带六片 蓝脉绿网”, 形成一城七星多点、蓝脉绿网多线、三带六片成面、山水廊脉一体的点线面一体的景观格局,其中:

“一星多点” 是指以迁西县城区为城市绿色核心,结合各乡镇的绿化,使得绿地合理地分布在县域中;

“蓝脉绿网”是指借助现有河流道路打造线形空间,将县域内山地、平原、湿地、苇滩等区域自然要素与城镇和体现当地历史人文区域的绿地相连;

“三带六片” 是指将北部长城文化带、生态旅游景观带、滨河景观带、塞上海风景区、景忠山风景区、五虎山风景区、青山关风景区、凤凰山风景区、金顶山风景区联结成面;

“山水廊脉一体” 最终形成山水特色凸显的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绿色体系。

4.4形成绿地体系,营建生态大环境格局

规划最终形成“二沿、三环、四区、五带”的县域绿地体系。“二沿”即沿道路两侧的通道绿化工程、沿河系的防护林绿化工程,“三环”即环县城及周边山体、环乡村及荒山、环矿企绿化美化工程,“四区”即景忠山,达峪林场,汉儿庄、四大峪,青山关,“五带”即长城及潘、大水库沿线生态观光林带、滦河滩涂生态防护林带、片麻岩地区板栗经济林带、石灰岩地区核桃、安梨经济林带、城区及周边园林景观林带。

4.5分项规划生态空间,突出山水景观格局

县域绿地系统突出自然山水格局,强化迁西县总体空间结构,维护城镇生态安全,强调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县域绿地主要由相对集中的绿色斑块和沿路、沿河带状绿色廊道构成。斑块指大型独立的绿色斑块,主要分布在城市发展区以外, 廊道分沿道路的绿带和沿水域的蓝带两种。规划多因子叠加的生态空间格局,营建点线面结合的大环境生态景观空间,其中“点”为各村镇组团绿化,“线”为河流、道路绿化带,“面”为生态保护区,形成县域绿地系统格局。

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生态旅游空间,防止无序发展,通过对各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根据其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规划进行景观特征区的划分。共分为六个区域:长城文化风貌区――风景优美的长城风景带;山岳人文风貌区――县域西部密布风景点的山岳区域;自然生态区――县域中部的自然风光;滦河风情区――贯穿迁西的滦河滨水风光带;历史遗迹风貌区――县域东部,集中了一批古老的人类遗迹的区域;生态旅游区――滦河以南的广大区域。通过生态景观风貌分区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大环境的山水格局,形成各自特色鲜明的旅游风光区域,避免资源浪费。

迁西山地林木和草类植被以油松、侧柏、刺槐、栎、板栗、核桃、杏、梨、荆条、酸枣、马耳草、黄米草等为主。平地林木和草类植被以杨、柳、榆、槐、苹果、桑条、马唐等为主。针对迁西地形及气候特点,结合山地绿化现状,林相规划突出“栗香之城”、“色彩之城”、“花海之城”的特点,“栗香之城”指迁西境内遍植“县树”板栗,板栗花香四溢;“色彩之城”指在城区、乡镇和景区周边增植色叶树种,打造色彩之城;“花海之城”指增加开花植物如“县花”锦带、石竹、蜀葵等野生品种,营造花海烂漫的大环境风貌。

5结语

为有效防止旅游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达成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双赢”,城市决策者和规划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到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仅仅把绿地系统规划当成园林城市评审的某一个必要文件。绿地系统规划要在合理的绿地布局、满足公共绿地指标的基础上,挖掘文化历史,考虑城镇周边的自然地貌。正确分析、评价旅游资源,将其与绿地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规划城市大环境绿地体系。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空间特征,充分发挥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注重自然生态要素的提炼和挖掘,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高效引导旅游向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才能达到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1]沈磊,赵国裕,姚瑛. 自然、历史、自我――多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之问对[J].城市规划,2006,30(3):85-88

[2]王浩 王亚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J].中国园林,2007(09):90-94

[3]冯佳, 张艳秋, 潘良.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24(6):68-72

生态旅游特色范文2

近年来,温泉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乡镇,打造特色旅游名镇”的指导思想,把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平安”上做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全镇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度重视 形成创建合力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遵循“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的发展理念,明确提出了“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支持”的创建口号,举全镇之力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为使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行政村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温泉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专题党政联席会,听取汇报、督促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聘请人大代表、离退休老干部和知名人士担任创建顾问和质量监督员,建立健全了镇村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社会共同参与配合的强大合力,有力的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泛宣传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温泉镇始终把强化宣传、增强全民创建热情作为搞好创建生态文明乡镇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召开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动员大会,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报告。随后,又相继召开了城镇绿化、河道治理、整治镇区环境、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等各项创建专项工作动员会、促进会,深入基层广泛动员。二是采取宣传车、板报、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把创建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三是在镇区主要街道和各行政村醒目位置悬挂横幅,设置宣传版面。四是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以喜闻乐见的载体赋予创建工作新的内涵。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全民的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创建意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为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突出重点,努力提升创建质量

(一)坚持科学规划

镇党委、政府按照“抓框架、夯基础、抓配套、强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起点高、建设品质高”的原则,经过反复论证,找准温泉定位,确定了建设“旅游名镇,经济强镇”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高起点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2011年,温泉镇聘请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专家,对温泉度假区旅游发展进行了高标准规划。2012年,根据汝州市“西村”建设的新形势,又编制了《温泉镇环境规划》、《温泉镇镇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委托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温泉镇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将温泉镇定位为汝州市的市域副中心,以观光旅游、休闲疗养业为主导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镇区规划面积达近10平方公里,为温泉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根本所在。近年来,我镇不断完善道路、电力、供水、排水、绿化等配套工程,先后对温泉镇区实施了集中供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和供电设施改造升级,对镇区垃圾中转站进行了迁建,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总投资400万元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正在实施,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温泉镇区排水工程项目将于今年实施。为进一步改善温泉交通条件,汝州市2012年规划实施了温泉迎宾大道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全线贯通,二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今年,又确定了规划实施西村核心路干防汛路扩宽改造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征地工作,温泉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村的承载力、吸引力得到明显提升,为西村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抓治理。抓好北汝河及牛涧河治理工作,逐年实施河岸绿化美化工程,逐步形成生态型、休闲型的沿河景观。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污染。二是抓保护。全面开展生态绿化,共完善农田林网 15000亩,新建农田林网20000亩,绿化沟、河、渠100公里,累计植树12万株。被授予河南省平原绿化模范乡镇和汝州市林业生态创建先进乡镇。亿林生态园、硕果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生态休闲农业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观光农业和温泉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三是抓建设。在镇区新建了垃圾池,设置了垃圾箱,铺设排水管道(暗渠)2000多米,全镇农村累计建垃圾池60余个,建沼气池400多个,铺设排水管道8000多米,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温泉、骆庄、赵庄等3个行政村被授予 “省级生态文明村”,程庄村等5个行政村被授予“平顶山市级生态文明村”。

强化镇村环境管理

一是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坚持路到哪里就管到哪里,做到有路有树有人管,确保了村庄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露天粪坑,无污水横流现象。二是加强镇区环境管理。专门成立了城管队伍和环卫队,加强对镇区环境的经常性管理,对沿街各单位、商户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主街道垃圾日出日清。同时,加大镇区环境集中整治力度,今年先后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5次,实现了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三是加强污染源管理。坚决做到不上“十五小”和 “新五小”工业项目,所上项目环保审批率达到100%。同时抓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我镇秸秆禁烧工作连年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四是培育文明乡风。结合温泉实际,组织开展了首届五好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目前,评选活动进展顺利,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反响良好。通过活动开展,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提升生态乡镇创建水平,深化创建效果发挥了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

以创建促工作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生态旅游特色范文3

自然资源都为哈尔滨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丰富的森林资源特色鲜明,森林植被覆盖率为41.57%,在我国旅游城市中首屈一指。哈尔滨市共有森林公园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省级森林公园6个。坐落在哈市的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有植物1000多种,充分展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主要森林植物的缩影。而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5A级景区的太阳岛公园则代表了哈尔滨生态旅游资源的层次,提升了哈尔滨市生态旅游的整体水平和知名度。同时,哈尔滨还具有16个自然保护区以及丰富的田园生态旅游资源,具备丰富的生态观光旅游以及休闲度假旅游的潜力。哈尔滨作为中国20大旅游城市之一,在旅游业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早已凭借其特色的冰雪旅游资源享誉国内外。现在着力打造“冰城夏都”城市旅游新品牌,旅游产业在逆境中发展势头强劲。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772.9万人次,同比增长24.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4.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748.8万人次,同比增长25.4%。旅游总收入3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3815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哈尔滨市GDP的10%,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速度极快,开发潜力巨大。不断增长的世界旅游市场,对中国的兴趣正在快速增长,更多的来中国进行第二次旅游的人是为了寻求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主要景区之外的旅游吸引物。随着更多的旅游社的出现和更容易获得的签证,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将会更加便捷,会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哈尔滨政府的关注和推动将会促使整个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从而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让他们在生态旅游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旅游体验。

哈尔滨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达30多个,旅游经典景点140多处,国际国内旅行社180多家,星级宾馆酒店80余处,直接从业人员多达1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65万人。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情况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但是,哈尔滨市的生态旅游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哈尔滨生态旅游的发展。特色是生态旅游产品形成独特个性的灵魂所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应该始终贯穿着特色化和主题化的理念,要突出具有地方本土特色的内容,这样才能突破普通旅游产品容易被模仿的局限性,提升哈尔滨市的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哈尔滨的生态旅游还缺乏多姿多彩的夏季旅游项目,本土化的产品还较少,功能过于单一。应该充分利用哈尔滨的生态资源、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丰富的陆生与水生动植物等资源,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开展生态旅游主题活动,如观光游览主题、休闲度假主题、登山探险主题、科学考察主题等多种多样的专题活动;开发一些参与性强,满足旅客亲身体验、探险猎奇心理的项目,如漂流、攀岩、野外生存、森林探险、湿地观光、垂钓等项目,使旅客不仅获得感观享受,还通过参与性活动得到了综合体验感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大大地提高了生态旅游的体验价值。哈尔滨市的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多数分布城郊和山区,通往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内交通条件较差,公路交通建设亟待完善和发展;景区内的宾馆、招待所的硬件服务设施较差,娱乐设施贫乏,整体接待能力较低,急需更新换代,提高旅游服务的档次,增强景区的吸引力。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而且还包括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因此,必须从总体需要出发,致力于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布局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等各个层面的问题解决。

进一步推进哈尔滨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生态旅游业在自然区域内没有得到正确、科学的规划,就可能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物种、水源和生态文化产生进一步的破坏,所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成功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旅游区域中深入挖掘,设计新颖独特、对游客吸引力强的特色旅游产品,突出景区的特色,以此为中心,开展突出主题的生态旅游活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注重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景区的全面开发,又要迎合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可依据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制定出不同的观赏景点路线,开设野营、沐浴、垂钓、观鸟、采集等活动项目。在生态旅游区内,还可为游客配备相关参考资料、装备用品,开展动植物、土壤、生态环境等科学考察项目;也可以开发田园观光、农业教育、农家乐等农业生态旅游活动。在避暑休闲资源开发上,避暑旅游区应将观光、度假、漂流、登山、露营、摄影、修学与科普等多种功能相结合,推出复合型的消夏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山水避暑度假带、森林湿地避暑度假带、江河避暑度假带、原始生态旅游度假带等特色休闲度假带,加大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使其成为热点,进而增强哈尔滨生态旅游的竞争实力。

生态旅游特色范文4

本文从生态旅游与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探讨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试图探索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能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遵循文化兴旅战略,探索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新模式。

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学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表述。本文引用生态旅游学会对其作出的定义。1992年,生态旅游学会把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1]。目前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已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2]:生态旅游的主旨是“回归大自然”,旅游对象是原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其核心思想之一是保护,保护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保护当地文化生态环境,尊重并维护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均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活动遗址、居室建筑、风俗习惯、服饰礼仪、饮食文化、习俗禁忌、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以及民族工艺、神话传说、戏曲文艺、宗教仪式等都已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上,保持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追求。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保护当地资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和民族特色,注重对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3]

一、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研究的新视野

生态旅游研究是受到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说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的保护是近年来相关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话题。2003年10月,文化部召开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纲要》并提交讨论,明确提出要对本土的优秀民间民俗传统文化实行有效保护。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基本仍局限于本学科的范围之内,较少涉及到与其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联合。在具体保护措施的制定上,还不能完全打破消极保护的局限。因此,从生态旅游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开展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探讨生态旅游开发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并最终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同时激活两个学科领域,为生态旅游开发注入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韵味,也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不断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并通过有效的开发使其合理发展。

二、整合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①对民间生产与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特色文化进行梳理,弥补当前生态旅游研究方面的缺陷,为旅游地开发规划和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供实际指导。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热衷于旅游活动不过是寻找一个持续感受真实自我的过程,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固然可以陶冶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被蒙蔽的心灵,先民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同样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人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感受人类创造的文化其实就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感受自我以及自我成长的历史。人文生态旅游则以一种可行的现实方式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②充分借鉴生态旅游开发的成熟经验,把生态旅游意识融入民间文化的保护之中,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创造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可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成为改变当地居民生活的必要因素,并借助生态旅游开发实现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丰富现有旅游景观的人文生态环境的文化内涵,提升景点的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提升当地整体社会形象。

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培养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生态旅游开发强调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等好处,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而将当地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必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相当程度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因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既是通过重新包装激活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又是培养当地传统文化继承人的过程。

④有利于建立主流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民间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抛离了主流文化的发展道路,生态旅游开发依照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将其还原到“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之中去观照它,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承认并尊重彼此之间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借鉴与学习。这就涉及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的问题。保持民间特色与引进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以一种和谐的形式出现,当地居民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民间文化也需要得到不断发展,而发展必然意味着某种文化变异。发展是硬道理,固步自封才是民间文化最大的敌人。

三、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地形复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从全省统一的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来看,磐安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达299个,类型63种,无论在数量和类型上在金华各县市中都属上乘。299个资源单体中优良级单体(三级以上)39个。目前,已拥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姥山省级旅游区、百杖潭景区、水下孔景区、舞龙峡等景区以及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磐安的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赶茶场、舞龙等民间艺术颇有影响力。手工清明年糕等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此外磐安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新渥药市。香菇、茶叶、香榧等绿色农副产品深受城市居民青睐。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为开发磐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旅游资源情况看,磐安生态旅游以自然山水主体,以生态休闲为核心,以民俗民风为灵魂,以美丽乡村为依归,契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根据资源特色和差异性原则,磐安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突破“山水”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深化发展磐安旅游产业独有的内涵。

四、磐安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磐安生态旅游存在二大困难。一是磐安周边多为旅游大县,东阳、武义、缙云、天台已先后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而且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尽管我县的旅游投入大幅提升,但周边各县市力度更大,差距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同质,上海游客在周边地区都占较大市场份额,客源市场趋同,使得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缙云仙都、仙居神仙居、永康方岩都是山水观光类型,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拳头产品,休闲养生成为共同的新目标,武义已经召开全国养生旅游大会,兄弟县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旅游产品单一,难以适应游客需求。面对日趋多元化且不断深入细分的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产品难以充分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继上海市场之后,温州、台州等地将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游客类型、层次将发生重大变化。山水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住宿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的品质提升,旅游线路设计的个性化创新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认为可以在磐安独特的生态资源基础上,发展民俗特色游。磐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玉山的茶文化和舞龙文化,新渥的中药文化,隐居文化与姓氏祖根文化,以及炼火、龙虎大旗、大纸马、大凉伞等民俗文化,都极具特色,展现磐安纯朴民风、美丽乡村。对此课题组提出三种开发思路:一是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高端商务、政务游客、休闲养生游客、银发养老游客旅游需求为着眼点,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是磐安做强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依托磐安核心旅游资源,开发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榧文化、隐居文化,发展会议、养生、康体、异地养老等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磐安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提高磐安旅游业效益,以差异化竞争实现从周边旅游强势区域突破。二是发展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特种旅游需求为着眼点。依托磐安山地气候、森林环境、中药材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康体疗养、森林养生、山地运动、中药养生保健、节庆旅游、特产购物等,形成“人无我有”的磐安专项旅游产品,使磐安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也就是说应充分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磐安“独有”的生态旅游特色。三是以民俗为主题,培育民俗旅游产品,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包括体验民俗风情,乡村过节过年,过农家田园生活,欣赏民俗表演等。

五、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实现文化兴旅

磐安县政府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破解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凝聚旅游大发展合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磐安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4]中提出以国家级文保单位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国家和省级非物质遗产赶茶场、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等民间艺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药材之乡、香菇之乡、生态龙井茶之乡为基础,整合药文化、菇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精心编排一批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和演艺中心,成立专业演出公司,培育一批文化专业队伍,提升磐安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质,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可见,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民俗文化实现文化兴旅是磐安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举措也是必要战略。

课题组重点考查了玉山区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乌石村农家乐、横店村农家乐,发现当地生态资源优异,民俗文化多样化,民风淳朴,是旅居圣地。本课题重点针对水下孔景区生态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整合进行了研究。课题组经过考察研究认为水下孔景区建设应在水下孔现有天然生态资源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以田园风光和别有生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有料有趣有意义”值得回味的乡村文化生态游。1、建立农耕生活体验基地。利用水下孔景区所在地横路村农家乐土地资源建立农耕基地、采摘场。根据季节不同,建立农耕体验基地,举行农耕比赛,采摘比赛等。比如当地拥有很多梨园、桃园、李园,在水果成熟季可以设置自采自摘游。2、利用当地高山生态龙井特色,建立龙井园,发扬台地茶文化。横店村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高山龙井,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举行茶叶采摘比赛,设置相应奖品,体验茶叶炒制过程,让游客了解高山龙井文化,感受天然龙井的美妙。3、品味当地特色小吃。水下孔景区内部还有很大的竹林,同时当地还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制作糯米年糕、清明年糕的习俗,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完成,这个也是当地独有的特色。可以在景区内大片的竹林里设置一个区域,专门放置制作年糕的道具,开放制作过程,同时也可以让游客体验辛苦的制作过程,品尝特色年糕,感受糯米年糕特有的味道和意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节日文化,也起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作用。4、形成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中药食材、高山龙井、高山小京生、农家香菇等当地特产,将其多样化发展。5、在横店村定时开展龙虎大旗、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增强游客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6、融合利国寺和水下孔景区,扩大景区范围,充实景区内涵,将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寺庙佛教文化和当地纯朴的民俗民风相结合,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六、结束语

本课题运用区域经济学、景观生态学、旅游资源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研究生态旅游开发和民间传统文化整合的有效模式。提出生态旅游开发应注入一种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走访调研等途径了解磐安县生态旅游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分析及文化兴旅战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市民俗生态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1

[2]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71

[3] 黄爱莲.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

生态旅游特色范文5

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生。

农业生态旅游起源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欧洲于19世纪30年代时期,就已出现了农业旅游,只不过在开始之初其基本功能还是仅以农业生产为主,并没明显突出旅游的休闲特征。但随之不断的发展,人们看到了其中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旅游商家和农场业主逐渐改变观点,把农、游产业合二为一,建设融观光、度假、休闲、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家旅游乐园。这种新的旅游模式,说明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新型产业正慢慢发展起来。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新型旅游模式逐渐流传到欧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班牙政府建立的“帕莱多国营客栈”和法国的“工人菜园”,将农业与旅游行业有机结合,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还有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亚洲迅速崛起的“四小龙”也相继在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方面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由此可见,农业生态旅游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发展势头强劲。

(2)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早在古时就有,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近郊游览和田园旅游就是类似今天的农业生态旅游活动。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这些活动由于缺乏一定的要素,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农业生态旅游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其中标志性历程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首次举办了荔枝节,并开办荔枝采摘园,这项活动可视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开端。此后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以“华夏城乡游”为旅游主题,使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如今,农业生态旅游正逐渐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融为一体,成为农业旅游的新亮点。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都在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部分条件优越的地方如珠海农业科技基地、上海浦东现代农业园区、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等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些独特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发展成果。

黑龙江省位于为我国东北部,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基地,这为其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黑龙江省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期较长,气候寒冷;夏季期短,气候较为凉爽,并且南北温差大,因此冰雪旅游资源和避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深层拓展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提用了有利条件。目前,黑龙江省在国家提出“中国农村之旅”“、中华生态环境游”等发展口号的良好社会背景下,已因地制宜的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不懈努力,全省逐渐开发出利用农业果园发展观光旅游、利用农村生活开展民俗旅游、建设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以发展农业科技旅游、建设近郊周边绿色旅游区等诸多适合黑龙江省环境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据资料统计,现在全省已经先后创办了23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1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其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和旅游发展,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存在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暴露出较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对此关注并加以解决。首先,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因此目前的整体规模相比其他省份而言较小,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就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而言,产品缺乏明显自身特色,毫无文化内涵可言。其次,基础设施落后,开发建设仍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农业部门与旅游部门缺乏沟通,大众在出游时大多以自驾出游为主,往往没有专门的直通车,因此给游客带来极大不便。除此之外,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一个明显的致命缺陷,旅游业是服务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服务水平和行业素质,但农业生态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行业培训,无法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故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3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1)打造品牌形象,营造自身旅游特色。

黑龙江省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优势,绿色农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时还有农耕、畜牧和渔业各类民俗及多民族文化风情,因此“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可以说是黑龙江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针。所以,全省应当围绕此方针目标来塑造名牌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旅游的多功能性,建设绿色生态型、文化经济型、高新技术型、劳务贸易型等各类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塑造品牌形象,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如黑龙江省讷河市利用其附近五大连池景区的旅游影响力,结合其自身素有的“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特色,进一步发展以马铃薯、甜菜产销一体化为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强化品牌形象,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2)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接待能力。

游览地区整体经济效益的发展水平,与景区硬件设施的条件好坏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备,如此才能提高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接待能力。这项工作需要在政府部门规划指导下进行,须由政府出资对农村基础设施加以改建,并可针对农业生态旅游景区中的酒店、餐厅等设施进行重点改造,赋予农业生态旅游现代化和时尚化特色,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当然,在建设过程中要秉承生态化和可持续化原则,尽量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既不能单纯追求高档次,也不能一味强调原汁原味,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就失去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味道。

(3)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接待人员素质。

生态旅游特色范文6

关键词 森林生态旅游;教材建设;问题;职业岗位;对策;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51-02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依据,也是学院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工作。因此,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应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最终落实到教材编写上,内容要突出能力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任务训练,达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模式。

1 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有很多学者已从诸多方面对高职高专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与实践在许多国家已比较成熟,有许多旅游院校也设置了森林生态旅游专业[1],国内外专家学者也编著了该专业的教材,如:(加)戴维・A芬内尔(David A.Fennell)著的《生态旅游》;关继东著的《森林景观与动植物观赏》;周大福编制的《森林动物》;粟维斌著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李亚妮著的《导游业务》等,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关继东著的《森林景观与动植物观赏》是国家级精品教材,也是很多高职院校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一直采用的专业课教材,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的步伐的加快,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教材建设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能充分体现森林生态旅游特色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教材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大多数开设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院校采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没有针对性,不能充分体现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对森林生态旅游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匮乏,真正的森林生态旅游难以开展。由于从事森林旅游业的人主要是过去林业局、林场、林业站工作的人员过渡来的,加之起步较晚,导致专业旅游人才缺乏。部分森林公园至今无专职导游,对游客只是进行简单象征性地介绍,导致游客对旅游景点缺乏兴趣,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此外,其余从业人员整体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违约经营,坑蒙欺骗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现有教材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森林生态旅游岗位。

1.2 忽视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目前,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教材大多数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材的模板,理论性很强,以知识传授、习题训练为主,理论与实践比重严重失调,其教材编写思想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严重背离,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因此,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教材建设应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进而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优质教材。

1.3 教材内容脱离工作实际,更新速度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绿色、健康的旅游形式,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被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教材内容体现的是宏观的旅游产品,毕业生面向的是旅游管理岗位,对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甚少,不能真正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目前,辽宁省有4条森林旅游精品路线,即辽东生态观光游、辽南海滨海岛游、辽西北古迹文化游、辽中城市森林游。并以此为重点,拓宽森林旅游市场。依托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其中沈阳森林公园的东北亚滑雪游、本溪国家森林公园的秋景红叶、东港大孤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海岛游、新宾猴石国家森林公园的满族风情游、丹东天华山森林公园的奇特景观游、清原县的红河峡谷漂流旅游项目等,已成为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森林旅游精品。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要符合实际,以教材为载体培养的学生要满足社会需要。

1.4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

教材建设要符合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目前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结构连结不够紧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重复出现,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

2 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目前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按照该专业典型岗位工作流程所需能力来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从而进行专业教材建设。

2.1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面向的岗位群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对旅游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旅游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语言表达、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具有森林生态特色的旅游景区服务、旅行社外联与计调、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具备旅游景区森林生态特色导游、旅行社外联与计调、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能从事旅游景区森林生态特色导游、旅行社外联与计调、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型人才。

2.2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该专业应具备的能力所对应的知识点,以森林生态旅游专业面向的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三大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从“411全程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出发,符合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由此确定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构建工作导向型课程体系(表1)。

3 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对策

高职高专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专门型人才,因此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在教材建设上必须按照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强调实践性、职业性和面向就业的特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具体对策如下。

3.1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的方式,加强技能培养

职业活动是高职学生毕业的终极目标,高职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就业质量。在教材建设方面,更要贯彻高职的就业思想。编写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应从就业和岗位的角度出发,密切联系当前社会需求,以具体的任务驱动和工作项目来组织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尽量立体化。同时,加大技能的培养项目,提高高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旅游酒店三大岗位群,培养方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3]。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森林生态导游的能力、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能力和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的能力。通过专业学习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能够胜任森林生态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导游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专业教材建设主要从面向岗位群出发,建设以《旅行社计调与外联》《辽宁旅游景区森林生态特色导游》和《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为核心课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相应的教材,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按照项目目标―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与技能―任务实施―任务考核―技能训练的模式展开,以任务、目标、问题为驱动,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突出技能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以直观、具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降低知识性的难度,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需技能。

3.2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确立教材建设的思路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方式,确定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目前该专业的教材能否满足该要求并分析原因;根据调查结果设置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基于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岗位群进行教材建设,使其内容符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3 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合乎职业岗位需要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应适应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各地高职教育的发展,使高职教材建设能跟上发展步伐;同时教材建设应合乎高职教学的实际需要,内容符合社会需求。

3.4 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高职特色

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借助现有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将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成能够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现森林生态的特色,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符合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教材。只有拥有了合适的教材才能够使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才能够得到预期的学习和实践的效果[4],才能够培养出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所需人才,即符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立足于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森林生态导游的能力、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能力,能从事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森林生态导游服务工作,符合旅游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5 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企业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教材。将以往注重的理论性转变为突出应用性;将章节论述转变为项目实施;将培养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将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确保教材的应用能够培养出符合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岗位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5]。

3.6 注重教材的系统完整性

根据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基础能力、单项职业技能、综合职业技能以及拓展职业技能领域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保证各项领域的系统完整性,并使得基础能力与专业能力相辅相成,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核心课服务,避免内容重复,形成系统完整的系统完整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

4 结语

优质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高职高专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材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基础工程,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教学改革,搞好教材建设,从而为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做出贡献[6-9]。

5 参考文献

[1] 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8-39.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6-11-16)[2008-09-04].省略/web/articleview.aspx?id=2008090400023&cata-id=N005.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吴剑,金立群,李衡燕.高职教材建设探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76-77.

[5] 银祥军.如何加强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与管理[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89-90.

[6] 王婉芳.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实施高职教材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171-172.

[7] 吴丽慧,庄小丽.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4):175-17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