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与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科技与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科技与经济

农村科技与经济范文1

1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崭新阶段,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的变化。而此时,农业发展也逐渐受到了市场的影响,出现很多新问题[1]。具体表现在:一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二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三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偏低;四农民增收缓慢等,特别是在我国进入到WTO之后,面对激烈的农业市场竞争,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势在必行。知识经济时代下,农业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无论是土地生产率的提高、还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科技的支持,而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推广,能够将更多农业新技术传播给农民,以实现上述目标。因此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是推动农业科技革命的必然趋势。同时,积极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前,我国9亿农村人口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70%,文盲、半文盲占23%,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且1亿多乡镇企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不到1%。而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农业生产效率,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现状,应加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2]。综上所述,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开展该项培训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2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的对策

2.1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农业科技实用性

农业实用技术作为当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农业工作,但面对新形势,重视实用技术已然远远不够。对此应适当丰富培训内容,向产前良种、良畜等新品种、新农机及产后贮藏、加工等技术方向延伸和推广[3]。同时,对传统养殖技术的改造也十分必要,在培训中,应兼顾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多门类知识的培训,逐渐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此外,针对培训对象而言,应单纯从农民的培训转向农村干部、农业部门领导等企业、技术人员扩大。通过发展大农业、大农村,促使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朝着更为广阔的范围发展,以不断提升我国农村生产水平。

2.2树立现念,创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模式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更好的形式,才能够促使农业科技教育发展积极作用。除了实践培训之外,还应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培训形式。认真研究和总结绿证培训、青年农民跨世纪培训工程等培训经验,探索更多更好的培训形式及载体。如公主岭市采取培训与考察相结合、培训与洽谈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4]。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特点。现阶段,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应切实站在农民需求,为培训创造条件,拓展农民与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成人教育等范围,促使更多农民受惠,逐渐构建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同时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等技术逐渐渗透至培训工作中,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公主岭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开展培训工作,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促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富有成效。

2.3切实结合农业经济,提高培训有效性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应切合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注重与当地重大科研、开发等项目的结合,将项目的资金、人才优势用于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吸收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到技术传播过程中来,逐渐建立并完善重大项目的人才培训及使用制度。同时鼓励农村中各类科技户、示范户通过培训实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效率,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在示范户建立基础上,将教育培训实习及试验示范,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应切实做到重心下移,真正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不拘形式,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到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等绿色环保工作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切实感受到农业科技教育对自身的积极影响,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

2.4明确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目标,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给予支持。因此应明确培训目标,并坚持“层次性”原则,逐渐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充分整合当地农业资源,提高培训有效性[5]。同时针对一些具备经济条件的市、县,可以在现有农广校中心校的基础上构建农业教育科技培训中心,或者与农技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化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地方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明确认识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在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切实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方式,逐渐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立鹏.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0,(14):387~388

[2]张也.新形势下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农民科技培训,2012,(02):9~11

[3]彭文.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云南农业,2013,(07):17~18

农村科技与经济范文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6.04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rmers′ economic behavior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farmers′ economic behavior on th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discu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asants′ economic behavior of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aiding the poor with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uss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daptive strategy, to studie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of the two strategies, and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peasants′ economic behavior; poverty allev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adaptive strategy; poverty-alleviating model

?困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科技扶贫作为我国一项重要扶贫战略,着力于引导广大贫困农民依靠科学、战胜迷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然而,通过对中国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历程的回顾和反思不难发现,以往无论是对贫困原因的思考,还是扶贫政策的制定,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思想素质的提高。因此,通过分析农民经济行为,及农民对科技扶贫措施实施的行为反应,思考科技扶贫政策如何让农民受益,为科技扶贫路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1 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一般性特征及对科技扶贫的影响

农民经济行为是指农民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贫困地区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的经济活动主要以解决温饱为目的,这使得他们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和趋同性。

1.1 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一般性特征

1.1.1 新增收入中生活消费增长高于生产性投资

贫困农民由于长期生活水平较低,他们会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满足生活消费,无力将更多收入用于生产性投资,即便有增加投入的条件,也对扩大生产缺乏安全感和积极性。不难推断,当经济收入有所增加时,农民也会将增长收入的大部分用在生活领域,用于生产性投资的部分自然会相应地降低。

1.1.2 生产经营的兼业化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获得更好的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农民会倾向于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性投资用于非农产业。但同时出于安全性考虑,他们把对土地的经营看作是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不会轻易放弃对土地的生产经营,从而形成了一种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农村青壮年农民由于拥有相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在非农产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因而他们有更强的兼业趋势。

1.1.3 农业生产投资行为呈现短期性 贫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动机是通过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来实现粮食增产,投资行为主要以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发生的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为主,例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的支出;对于一些种养周期较长、生产投入较大的农牧新品种,农民没有兴趣也无力开展。从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上看,农村劳动力的不足,致使农业生产只能局限于短周期、低投入、低劳动强度的农业领域,农业生产以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为首要目标。

1.1.4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贫困地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使得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在农民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留下了深刻烙印,让他们安于温饱,追求稳定,长期依赖政府各方面的政策补贴及支持,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低。

1.1.5 较强的风险规避性 由于贫困农民收入较低,无法进行必要的积累,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追求生存安全是他们经济活动的首要目标和理性选择。对于贫困农民而言,采用传统技术虽然无法摆脱贫困,但至少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因此农民在利益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他们不愿意也无力承担失败的损失,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不愿意冒风险去接受新鲜事物,表现出较强的风险规避性特征[1]。

1.2 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行为对科技扶贫的影响

科技扶贫是通过应用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改变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农民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也就影响科技扶贫的效果。具体体现在:

1.2.1 农民缺乏获知新技术的积极性 生产性投资偏少导致农民在接受新技术、新产品时缺乏积极性。科技扶贫中,当贫困农民必须将新增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新技术的获取和使用又往往伴随着一定的人力投资和资金投入时,显然会导致农民在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时缺乏积极性。

1.2.2 农业资源使用效率低,新技术推广难 生产经营的兼业化倾向不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经营的兼业化使得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劳力老龄化,农村留守人员无力高投入、大强度开展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农业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使得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难度增加[2]。

1.2.3 不利于推广周期较长的技术应用 农民投资行为的短期性特征不利于周期较长的技术推广应用。贫困地区农民缺乏长远发展眼光,认为那些在短期内难以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新技术、新产品投入较大,费时费力,推广应用存在着一定难度。

1.2.4 阻碍农民新技术的使用掌握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使得贫困农民不愿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选择依靠传统经验和传统做法,不能更好地拓展思维和视野,势必对他们掌握和运用农业专门技术及操作方面的能力产生影响。

1.2.5 风险规避性阻碍了新技术的采用 任何新技术、新产品的采用,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风险厌恶型的贫困农民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会倾向于选择规避这些风险,因此轻易不愿接受和采用任何存在生产风险或市场风险的新技术产品[3]。

上述各种因素长期交互作用致使农民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在贫困地区农民群体这种场域内,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品种及技术的推广。

2 基于农民经济行为的科技扶贫路径探索

科技扶贫要提高效率,使更多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只有重视农民在科技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准确把握农民经济行为的共性特征,在选择科技扶贫路径时,从“适应”或者“改变”农民经济行为两个方向考虑,构建不同的科技扶贫发展路径。

从适应农民经济行为角度考虑,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产品、适当的组织方式适应现有的农民经济行为,提高新技术、产品的使用率。这种方式可称为科技扶贫的“适应策略”。从改变农民的经济行为角度考虑,主要通过科技扶贫相关的政策制度、相应的措施来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实现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扶贫目标。这种方式可称为科技扶贫的“发展策略”。

2.1 科技扶贫“适应策略”路径

科技扶贫“适应策略”是在确定了科技扶贫目标区域后,首先了解区域内农民的素质、收入水平、农业发展状况等整体情况,掌握和分析区域内农民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科技扶贫策略(图1)。“适应策略”的重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扶贫方式,“投其所好”地适应农民的经济行为。

针对上述所列贫困农民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特征,在科技扶贫的“适应策略”路径下:针对农民生产性投资偏少的现状,在科技扶贫过程中注重加大政府资金对农民生产性投资的支持比例,降低农民的投入成本,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农民的兼业化生产特征,在实施科技扶贫过程中,要注重选择“简、便、快、好”的技术、产品项目,激发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针对农民投资行为的短期性特征和农村劳动力问题,注重选择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劳动强度低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对农民创新能力不足的特征,尽量选择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保证更多的农民能够学习和掌握;针对农民的风险厌恶性特征,在尽量降低农民采用新技术、新产品风险的同时,应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降低贫困农民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时的顾虑。

2.2 科技扶贫“发展策略”路径

科技扶贫“发展策略”是指从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若干因素入手,通过逐步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改变农民的经济行为,使之逐渐与科技扶贫目标相契合,提高科技扶贫效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图2)。“发展策略”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及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农民经济行为。

“发展策略”路径注重具体分析农民经济行为特征产生原因,并从这些制约因素入手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示范、宣传等各种途径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思想认识观念等方面素质;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供给和配套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降低新技术使用的风险程度等措施,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农民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外部环境条件,使农民能通过参与科技扶贫活动受益。在选择“发展策略”的科技扶贫路径时,需要注意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规律性,农民经济行为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在策略制定中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3 科技扶贫模式分析

根据农村科技扶贫的现实性和相对性,在实施农村科技扶贫过程中,根据区域条件和农民实际,选择恰当的科技扶贫实施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科技扶贫实施模式,实现科技扶贫的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

3.1 科技扶贫模式的划分

农村科技扶贫是在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参与这个系统的社会组织包括了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技人员和贫困农民等,这些主体分为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供给主体包括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技人员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各项服务的单位或个人。他们为了不同的目标参与到科技扶贫活动中,供给主体在向需求主体提供脱贫致富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产品等的同时,通过科技扶贫活动,实现自身的目标,形成了一个推动创新的网络系统(图3)。

科技扶贫模式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科技扶贫、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扶贫、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大荔模式”等不同类型。这些模式由于实施条件和适用范围不同,适合在不同的科技扶贫路径下采用。

3.2 “适应策略”路径下的科技扶贫模式

3.2.1 政府主导型科技扶贫模式 政府主导型科技扶贫模式最本质的特点是由政府科技部和下属的科技管理部门主导和推动,科技扶贫政策、方向、资金等的把握都由政府来组织完成,形成政策、资金传递系统(图4)。

在作用方式上,由科技管理部门把握扶贫方向、确定扶贫重点、制定扶贫政策、划拨扶贫资金,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科技扶贫计划和项目,迅速解决贫困农民因新技术、产品缺乏带来的困难(图5)。

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政治热情和行政手段,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任务性,因此适用于位置偏远,基础条件差,农村基层组织薄弱的极度贫困地区。

3.2.2 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扶贫模式 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在政府引导下,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选择适合转化的农业成果,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咨询、信息服务等活动,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和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

作用方式上,该模式的核心是由农业科研机构与贫困地区政府合作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教学、科研与示范推广,实现科技与产业结合、科技与农民对接,使科技成果迅速传播到贫困地区(图6)。该模式效果直观,现场感受突出,适用于传统产业效率低,农民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不愿接受新技术和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但又适合大面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地区。

3.3 “发展策略”路径下的科技扶贫模式

3.3.1 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 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是由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选拔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或团体,根据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在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中,参与主体包括了科技管理部门、各类型科技特派员、农户等。

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在作用方式上,由科技管理部门通过选派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特派员,以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和服务为引致需求,带动了科技为核心的要素流转,并和土地、培训、金融、管理等环境要素相互影响,以开展培训、咨询和科技特派员创业为手段,通过对口、专业的技术服务,推动农村科技扶贫活动的开展[4](图7)。科技特派员模式是一种“治本”的扶贫模式,其实施重点在于由科技管理部门建立起有效的选派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调动起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积极性。

3.3.2 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扶贫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依靠科技发展优质、低耗、高产、高效农业,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农户温饱问题的扶贫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模式中,参与主体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户等。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在作用方式上,龙头企业以增加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在各类农业产业中开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及一体化经营,将农民融入到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中,通过利益联结,将农民与企业深度融合,实现脱贫致富(图8)。这种模式实施中重点在于找准科技兴农的切入点,发展特色农业或龙头产业,构建起有利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外部环境,唤醒农户沉睡的脱贫致富冲动[5]。

3.3.3 科技扶贫“大荔模式” “大荔模式”是通过横向联合和资源整合,建立起紧密型的县、乡、村三级经营网络,以“技企结合,技物结合”的新模式开展农技示范与推广服务。与传统科技扶贫模式相比,“大荔模式”的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包括了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农技人员、农户等,各主体间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有效联结。

作用方式上,“大荔模式”主要采用“政府+企业+农户+专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形成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政府企业双推动的新型农业服务方式。同时,“大荔模式”中还加入了现代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保证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供给与传播更加及时有效[6]。通过?@些调整,实现了以贫困农民为中心的科技扶贫供需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改变了传统科技扶贫模式中政府、企业与农技人员单独服务于贫困农民的局面,建立起了更为有效的技术供给和配套服务体系(图9)。

4 政策建议

本研究讨论的农村科技扶贫路径及模式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从科技扶贫工作实际需要来看,还需要注重以下方面。

4.1 分类施策、精准扶贫

遵循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因人施策,为贫困地区提供保姆式的精准服务,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力求使确立的科技扶贫政策和措施更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瞄准性更强[7]。

4.2 创新多元化的科技扶贫模式

农村科技与经济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设计;绿化;春江新城小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新农村住宅投资比例不断加大,为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农村住宅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散点式”向“集中式”形式转变。新农村建设中住宅形式从独立式低层住宅和多层公寓式住宅形式双向发展,使一些农村居民走出“土地“的同时,也走出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1]。这种新的住宅形式改变了农民以前房屋乱建,人畜共生的生活环境,同时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也提高了新农村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但是我国新农村住宅小区的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设计师对农民生活习惯的不了解,容易将城市模式照搬应用在新农村住宅景观设计中。在对南京春江新城新农村住宅小区的调研中就发现了许多问题。

1、春江新城现状

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的春江新城小区,地处绕城公路以南,建于2003年,周边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居民入住率较高。该小区是农民拆迁安置房,居住人群也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大多数居民保留着原有淳朴的生活习惯。在对该小区进行研究时首先做了调研。随机选取了100名常驻小区的居民针对该小区的整体人居环境进行了调查。(表1)

表1春江新城小区满意度调查表

项目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物业人员的服务质量 60% 30% 10%

小区绿化,景观 55% 25% 20%

道路,公共场所的卫生 69% 18% 13%

车辆管理 74% 20% 6%

基础设施的维修 82% 11% 7%

公共设施的配置 59% 27% 14%

可以看出该新农村住宅小区的环境跟农村居民的要求相差很大距离。居民主要对现有的小区缺乏其归属感,小区的绿化覆盖率比较低,在道路交通安全设计和停车位设计上都欠缺考虑,居住环境不能体现出农村特色和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

2、春江新城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脱离农民生活习惯

小区内居民由农民为主组成,而且以老年人居多,仍然保留一些农村的生活方式。但在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需求,导致一些废弃地成为农民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废材和农用生产工具的堆放场地。[2] 农民以前住的都是自建房,主要喜欢聚集在自己家门口聊天、下棋,但小区景观照搬城市住宅景观模式,导致中心花园景观区域人数寥寥无几,却在每栋单元楼门口破坏绿化私建娱乐设施。

2.2 小区景观设施配置不合理

在春江新城小区内,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拆迁安置的农民。农民休闲、娱乐形式主要是打牌、下棋等,但在该小区内却缺少这类景观设施。同时一些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其服务半径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要求,形同虚设。

2.3 小区绿化设计缺乏合理性

春江新城小区绿化面积较少,树木种植杂乱无章,缺乏合理性。主要具体表现在树种单一,花卉、灌木品种更是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新农村住宅小区景观。由于缺乏养护管理,闲居老人将小区公共绿地侵占为自家“菜园”。根本不能实现春花、下荫、秋实、冬青的居住区四季景观。

2.4 小区缺乏农村特色和归宿感

在调查过程别是农村老人对新的居住区生活缺乏归属感。由于集中住宅的形式替代了原有农民自建房的居住形式,人与人进行交流更加困难,因此容易产生孤独感。同时小区的景观设计没有把握住农村元素的特点,缺乏乡土特色。

3、解决途径

南京春江新城小区出现的景观问题在我国各地的新农村集中住宅建设中很常见,我国正在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解决好新农村住宅小区景观问题,对提升农村的景观风貌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针对春江新城新农村小区景观规划出现的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解决:

3.1合理解决停车紧张和农具堆放问题

建议应对居住区内的道路进行分级,人车分流,设置地下停车场,且收费要考虑到农民的收入问题。同时合理计算地面停车位,应充分利用花架、树下空间布置停车位。在修建新农村住宅时考虑农民堆放农机、农具的需求,可以修建地上车库,这样农民既可以解决停车问题,也可以将车库改建为堂屋,保留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3.2 适当增加宅旁绿地面积

由于农民仍然保留原有在自家门口闲话家常的习惯,应适当增加宅旁绿地的面积。这样更符合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同时在面积允许的条件下安排凉亭、桌椅、健身器械等为农民提供纳凉、休息、下棋的场地。

3.3 选择乡土树种,乡土材料

应该结合农民的特点,使用乡土树种,易于管理、耐病虫害、抗逆性强、易修剪的植物。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可适当种植一些当地有经济价值的林业树种、果树、药材类植物花卉。同时适当加强小区的垂直绿化提高景观效果,形成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景观意境,达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3]

3.4 利用乡土元素增加乡土特色

既然是新农村住宅景观,就要体现出新农村的特色。首先可以对整保留当地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其次,在小品景观上可以将对农民精神文明影响较深的景观建筑例如:牌坊、祠堂、古井等移植到新住宅景观中。同时可以将农民原有住宅的果树、经济树移植到新的居住环境中。甚至可以将当地有特色对农民影响较深的植物树种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主干树种。再次,可以将一些体现农村民族特色的元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例如:年画、剪纸等。这样既能体现农村的乡土气息,增强农民保护家园环境的意识,能丰富住宅小区的景观内容。[4] 最后在景观设计中利用地方特色的材料,为新农村住宅小区的景观建设提供素材。并且可以塑造一些农民劳动生产时的小品雕塑,这样即可唤起农民生产劳动的记忆,同时丰富景观内容。

3.5 屋顶花园建设

其实,在居住区景观中出现“菜园”的形式,只要利用得好也能形成新农村居住区的景观特色来。因此在不破坏小区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屋顶花园的形式来解决农民菜园的形式。在地面景观中,可以根据蔬菜的品种、色彩、种植季节进行搭配设计。

4、结语

新农村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应以节约型园林为设计理念,积极发展屋顶绿化。通过体现农村乡土特色的元素来体现出新农村居住区景观的特点来。同时让农民充分参与到景观规划的过程中,重视农民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新农村住宅景观,才能为农民群众提供优美、舒适、实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骆中钊,苏文杨,林琼华.瑰丽家园巧营造住区规划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4-9,139-153

[2]夜齐茂.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图解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15,83-86

[3]顾建平,胡慧根.浅谈新农村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8,02:87-88

[4]韩宏.我国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理论问题研究[C].北京:西北林业科技大学,2009:9-1

农村科技与经济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

市场经济正在以较高的速度发展,随着而来的就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旅游”。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如今,旅游从原始的游览名胜古迹转变为回到农村,回归大自然。乡村旅游引领着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乡村旅游的逐渐发展不仅促进了旅游行业大方向的发展,同时对于乡村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我国在2006年确立了乡村旅游年,第二年,国家倡导了以和谐城乡为口号的旅游模式。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的景观和资源都十分丰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自然有其优越的客观条件。乡村旅游就是以农村为活动场所,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的主要观赏对象就是农村的田园风光,农作物以及农家的风俗和习惯。乡村旅游的兴起主要是给城市人群创造缓解压力的空间而建立。因此,乡村旅游模式遵循市场供需的要求,市场效应比较明显。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正在面临着调整,无论是从发展方式还是劳动力方面都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城市人群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他们对于乡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向往之情。这两点的有机结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从现如今我国乡村旅游的例子上看,很多旅游点已经成功地得到了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也有所提升。农家乐越来越走入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分析

1、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加快新r村建设势在必行。新农村的建设是基础建设的一种,其建设成果和成效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从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资源。这些资源深深地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这样一来就给传统的农业增添了更多的价值。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农业增收以其为朝阳产业。可见,乡村旅游符合国家的重大部署,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

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农业,旅游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从总体上看,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能够实现旅游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见,这一旅游模式一举两得,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

从多年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工作岗位,实现人生的价值。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十分严峻,而旅游行业从某种程度上看属于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得到吸引,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可见,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比较突出,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产业化调整以及就业压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分析

要想找到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我们首先需要从乡村旅游所面临的问题方面谈及,只有找到相关的问题之所在,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1、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乡村文化流失较快。从乡村旅游的内涵上看,乡村的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在文化上也体现出不同的形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地方文化。但是,如果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之间相脱节,就根本体现不出来地方文化的特点,就是缺乏个性和特点。因此,乡村旅游的价值也就受到了影响。但是,从现如今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已经不再保留着原有的淳朴风情和安宁的环境,农村的本土文化和城市的生活模式不断融合,甚至无法明确地区分。这样一来,乡村的旅游资源开发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其次,缺乏多样性。就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还面临着严重的产品多样性不足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农家乐提供的基础餐饮的服务,而对民俗风情以及民间艺术的开发力度不足从而导致旅游产品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旅游吸引力的降低从而阻碍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中少数乡村也对景、娱、购三方面的产品进行了开发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

再次,开发资金不足。乡村旅游的开发离不开乡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但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才民本无法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以及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资金支持。在一些自然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民风淳朴Iy观别致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无法提供更多的后续力量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浪费始乡村旅游的开发造成一定困难,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具体措施

首先,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开发过程中切忌盲目,应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前提条件下尽量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的本真性对于向游客提供低俗服务的经营者应予以严处。与此同时还应从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把关。比如某些乡村可以将当地现存的一些古代遗址纳入产品开发的范围制作出一系列的专题旅游。

其次,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资金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政府虽然对农村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如果想要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改革的话,政府首先应采取的是政策上的措施加提高企业对乡村旅游投资的回报率拓宽乡村旅游的融资渠道。

再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旅游活动的开展应满足自然资源可再生的要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地自然资源对旅游体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以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不足。实现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肩关地方部门应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丰富产品的种类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通过政府和地方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丹.论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田.安徽农业科学,2011(15):9248-9250

[2]韦瑾.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田.江西农业学报,2010(4):150-152

农村科技与经济范文5

关键词: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耦合

中图分类号:F3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30-0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及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水土保持产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种生态和产业的双重性决定了水土保持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从系统论和协同学的角度来讲,二者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为此,本文定量研究了两者的耦合程度,首先选取能反映各系统主要特征和状况的指标,然后通过一些数学方法,用所选取的指标数据计算各系统的得分情况,最后根据得分情况来判断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和协调发展度。

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一)指标的选取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系统各自的内涵和特征,确定的指标如表1所示。由于对水土保持进行衡量的指标较难获取,我们选择了7个能直接或间接反映水土保持情况的指标,这7个指标能较动态地反映水土保持、特别是水土保持治理的总体状况。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面较广,我们选取了14个指标来综合地反映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数据的标准化

选取1990―2007年各指标的数据。考虑到原始数据间量纲不同且指标间数据量级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使用上述指标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

理,使每个指标介于[0,1]之间。考虑到每个指标对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有些指标数值越大,系统发展程度越好,有些则是指标数值越小,系统发展程度越好,前者即是所谓的正作用指标,后者则是负作用指标。对于正作用指标,其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一)系统综合评价指数

在计算各系统间的耦合程度之前,要得出各年各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一般可以根据下式计算:

Ui=∑mi=1Wi×Pi

式中Ui为某一系统综合评价指数,Pi为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值。

(二)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从上式可以看出,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取决于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和指标权重值,评价指标权重值反映了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将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指数的大小。目前,有关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主成分分析法等。前两种方法都需要请专家凭借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给出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主成分分析法则是通过对现实数据资料的分析,通过降维的方法,把多个复杂的因素归一为几个主要因素(主成分或主因子),原则上,提取的主成分应该保证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而这几个主要因素可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因素所表示的信息,并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然后通过求出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利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可以求出因子载荷矩阵。再利用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与每一列因子载荷向量建立回归方程,可求出各个系数主成分分量贡献值,根据其与对应方差贡献的组合,便可以求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影响指标的权重,能够客观地确定权重值大小,可以避免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的主观随意性缺点,因此是系统综合评价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三)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评价指数的计算

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采取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值≥1且主成分累积贡献率≥85%提出公因子。甘肃水土保持有一个公因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三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6.12%和96.11%,说明提取两个主成分能够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用最大方程旋转法(Varimax)进行甘肃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子旋转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然后用第一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其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两个主成分的两个贡献率之和,然后加上第二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其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两个主成分的两个贡献率之和,便得到各指标的总系数,将这些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便是各指标的权重值。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乘以权重之和就得到总和评价指数。表2列出了1990―2007年甘肃省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根据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甘肃省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相比较而言,水土保持指数的增长较为稳定,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增长则表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一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主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多地受到粮食价格、政府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从而使得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从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也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农民收入减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也出现了减小;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大量出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又出现了快速增长。

三、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评价

(一)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评价的度量标准

据耦合机制评价的度量标准,我们将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度量标准分为发展级别作发展基本类型标准。对指数进行分级,水土保持级别标准是根据指数得分,把0~1之间划分为4个层次:0~0.25为低级发展类,0.25~0.5为初级发展类,0.5~0.75为中等发展类,0.75~1为高级发展类。发展基本类型根据指数f(X)和g(Y)的对比关系,以f(X)=g(Y)为基准,f(X)<g(Y)为水土保持滞后型,f(X)>g(Y)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

依据上述度量标准,我们可以对甘肃省1990―2007年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情况进行评价,具体结果见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根据我们的评价指标,在1995年之前,水土保持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由于政府对水土保持的投入不断加大,水土保持系统的得分迅速增加,而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水土保持系统的得分超过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得分,出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水土保持的情况;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大量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新农村”建设在各地深入开展,二者的差距开始缩小,甚至在2006年之后出现了水土保持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二)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

关于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C=f(X)g(Y)f(X)+g(Y)22k

式中C为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2≤k≤5;f(X)为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指数,g(Y)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显然,协调度C的取值在0~1之间,最大值亦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C越小,越不协调。

协调度反映的只是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状况,而对整个区域而言,却难以反映出区域的整体发展实力情况,即本区域是处于高水平协调发展,还是低水平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还需要采用协调发展度这一指标来度量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D=C×T

T=αf(X)+βg(Y)

式中,D为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度;T为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了两者的整体效益与水平,α、β为待定权数,我们认为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故α、β的取值相同,均设定为0.5。协调发展度D综合了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C以及两者所处的发展层次T,而且协调发展度D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因此协调发展度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更广的适用范围。

我们可以按照协调度的大小来判断系统间的耦合程度。根据黄海峰(2006)的研究,协调度可以划分为八个等级(表4)。

根据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0―2007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程度在不断提高,显示出了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运动轨迹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相似性。而以D表征的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说明在1995年前,水土保持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伴随着国家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开展,水土保持的水平不断提高,转而表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日益提高。而2006年之后的数据则表明甘肃省的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类型已经属于“优质协调水土保持滞后型”。虽然C、D得分存在差异,表现在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上有不同程度的特征,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来实现共同发展。尽管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仍是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的:在水土保持滞后时,我们可以采取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封山育林等措施,这样不仅能提高耦合度,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时,我们则需要增加对涉农的财政投入,实行更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从而避免陷入所谓的“贫困――人口增加――环境恶化”(PPE)怪圈。

基金项目:甘肃省水利厅2009年度重要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2]王强.产业结构效益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5]方创琳等.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走廊[M].商务印书馆,2004.

[6]黄金川等.三峡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辨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02).

农村科技与经济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困境;对策

一、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分析

1.教师教学方面:(1)西部农村初中生绝大部分来自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小学都不把英语课当主课教,小学英语老师对英语课的重视程度很不够,有的老师每周带二十多节英语课,有的老师上英语课其实是在看自习课。(2)初中英语新课程与小学英语课本不能接轨,所以就让初中英语教学无所适从,老师不知道学生已学了什么?还没有学什么?因此导致了初中英语教学上断层现象的出现。(3)绝大多数初中老师不研究小学英语教材和英语教学法,他们在初中教学时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定势组织教学,结果导致学生知识不系统,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初中老师已习惯了的教学方法,所以最终导致学生新知识跟不上,新教法适应不了,最终沦落为英语学困生。(4)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而农村学校很难满足这些条件,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有的老师对新课程理解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还没有理解,但在教学中他们却迫于学校的压力生搬硬套新理念、新方法,结果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

2.学生学习方面:(1)小学英语基础太薄弱。大部分学生不重视英语课,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英语就是副课,英语学习从思想认识上一开始就掉队了。大多数学生在初中的英语学习还沿袭过去的方法和认识态度,所以就导致英语学习越来越困难了。(2)农村学生学英语存在先天的不足,他们大部分不敢张嘴说英语,不会主动模仿老师,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3)农村学生缺少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作为西部农村的孩子他们能听到的英语只有在课堂上,课外听到的语言只有当地的方言,农村学生在村上说普通话都遭人嘲笑,可以想象说英语的后果。(4)西部农村多数家庭收入相对较低,生活困难,多数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重视不够。部分学生虽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但方法不当,感觉越学越差,最终失去了英语学习兴趣。

3.学校管理方面:(1)学校领导对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不够重视,对学校英语老师的培训不够到位,学校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滞后,不能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评价,学校不能创造有利于新课程下英语教学的环境,英语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2)农村初中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每一个班都是60多人,甚至更多,辅导难以做到精细化。(3)学校英语教研活动成效不高,教师之间交流偏少,教师英语学习渠道不畅通,学校的英语课外活动严重不足。(4)农村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过大,教学时间、课外辅导时间不足,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5)农村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及研究活动偏少,教师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少,情感联系脆弱,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他们甚至不敢与老师打招呼,上课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导致农村学校英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课堂互动不够,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探讨

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唤起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对农村学生来说最大的鼓励和鞭策莫过于相信学生,老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信任。搞好农村学生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当学生有了英语学习的自信,教师再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靠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斗志。只有前期的思想疏通工作到位后,教师才能再施以适当的教法开展高效英语教学。

2.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拓宽英语学习途径,加大英语信息的输入量。新课程的英语教材在总体设计上有许多突破,强调多渠道学英语,特别强调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十分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等。这些都很好的反映了学习英语的重点,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口语训练时间和材料。但是农村地区学生听英语时,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兴趣、爱好等,常会感到所听材料虽无具体的新词句,但却听不懂内容。为此,听力训练可配置一定的情景,并在教学中主要介绍文化背景,这样,在听时思想就不会转不过弯了。众所周知,听的训练包括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两项。前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听懂;后者说的是:听到别人说英语,自己能觉察出他在语音、语调上的特点,会听也就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口语录音带和听力录音带,以教材为本,辅之以课外拓展和补充。坚持经常听、反复听,进而达到听音会意和听音辨音的目的。学生接受系统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听力一样,说的能力同属于口语能力。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口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教学手段,口语训练又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能力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