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范文1
[关键词] 盆底肌电刺激; 预防; 盆底功能障碍;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52-01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的主要研究内容。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通常认为是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将使盆腔脏器移位,并引发功能异常,而阴道分娩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进行了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40例产妇。要求选择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头位,经阴道足月自然分娩;排除手术助产、经产妇、巨大儿、小于孕龄儿、多胎,既往或妊娠期间泌尿生殖系手术史,有妊高症、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患者,以避免胎儿体重及先露等不同对盆底机构影响的差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年龄21~35岁;对照组70例,年龄21~37岁,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70例患者均采用STIMOGYN BIO 2001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法国Metrasol公司),通过阴道电极收集生物反馈电流,并令病人按照仪器屏幕指令交替作收缩、放松阴道或肌肉的训练,并通过放置于阴道的电极所产生的可自动变化频率、强度及作用时间的生物电流,对整个盆底肌群进行治疗。由临床医师结合每个患者的不同症状及对治疗的反应每次治疗前为患者设计专用治疗处方(例如: 收缩1 s、放松5 s、每组2分钟,刺激2秒,治疗20分钟,频率100赫兹,治疗20分钟等),由弱至强以患者有刺激感觉而无疼痛感为准,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每次治疗40 min 左右,治疗10~20次[1]。治疗间隔过程中要求患者行kegel运动,有尿失禁的患者记录排尿日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完成治疗后收集患者症状改善、及查体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
对照组:施行一般产后治疗及护理,无相应预防措施。
1.2.2 评价标准
根据1981年青岛会议建议的盆底功能障碍临床分度进行疗效评价,见表1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果
3个月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中子宫脱垂者1例,阴道前壁脱垂者1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共计2例,占2.8%;对照组中子宫脱垂者6例,阴道前壁脱垂者3例,阴道后壁脱垂者6例,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共计15例,占2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ec floor dysfunction, 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已经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在美国有学者调查资料表明,盆底功能性疾病接受手术的直接费用就超过10亿美元/年。其发生常与妊娠和分娩所致的泌尿生殖器官脱垂及盆底损伤有关,这种损害可能可以是对骨盆的直接机械损害,亦可是神经受损导致去神经损害及神经萎缩对骨盆肌肉造成的间接损害;[3]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产后的盆底功能恢复已成为研究者们对产后生活质量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针对FPFD患者的调查与研究并不多,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同时配合训练是目前产后简单、易行、无痛苦且有效的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治疗方法越来越往微创无创方向发展,而盆底康复治疗符合这种新的理念,且疗效确切,产妇依次性好。
参考文献
[1] 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12(3):168―169.
[2] 孙智晶,朱兰,第二届全国女性盆底学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12(3):132―133.
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护理肌电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1]。多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盆底重建术治疗子宫脱垂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可靠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要加强护理配合,积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2]。近年来,逐渐加强了护理培训与管理,术中配合及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例,入选标准:均为女性;均经妇科临床确诊,患者同意;无严重并发症。年龄21~43岁,平均龄32.73±2.54岁;病程3~28个月,平均15.63±2.51个月。疾病类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6例,阴道前壁膨出伴压力性尿失禁1例,阴道前后壁膨出3例。工作状况方面以不工作的人数居多(6例),教育程度方面以大学以上居多(5例)。临床症状:下腹坠胀疼痛6例,劳累3例,月经不调1例。
治疗方法:本文所有患者都采用盆底重建术,膀胱截石位,暴露出子宫,手术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完成,分离出阴道旁间隙、下方的阴道直肠间隙和直肠旁间隙到坐骨棘和骶棘韧带水平,将网片延展平铺于膀胱、阴道、直肠、阴道筋膜之间。从前、中、后、三个区域对整个盆底进行重建,使用美国强生公司提供全盆底补片。
护理配合:①术前准备:手术前医生向患者介绍了本次手术的相关知识,手术室护士则在手术前一天到病房探视患者,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针对患者心理特点,缓解和消除紧张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和治疗。②术中配合:协助手术医生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单,递导槽插入分离好的窦道,递螺旋式推针器。推针器尾部穿入腹膜线穿出皮肤。传血管钳夹持腹膜线两端。打开补片装置,摆正位置。协助手术医生调节吊带的松紧度。用2—0号可吸收线,锁边缝合前壁、后壁。备4号线缝合皮肤切口。③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根据麻醉需要去枕平卧6小时,被动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床上肢体活动。进行电刺激护理,刺激频率一般由低频(50Hz)到高频(80Hz),以患者感觉肌肉强力收缩而不疼痛或患者盆底肌肉有跳动感而无疼痛为准,每下收缩持续3~5秒,放松3~5秒。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减轻;③无效: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3]。
盆底电诊断:盆底电诊断是指通过探测、记录和分析盆底神经及其肌肉生物电活动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文使用的电生理指标为肌电位。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对肌电位和肌等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
结果
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无神经、肌肉、血管的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平均时间65.25±6.99分钟。术中出血约200.88±9.84ml,手术临床效果显著。
肌电位变化:经过观察,本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肌电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
表1治疗前后肌电位和肌力比较(X±S,μv)
时间点例数肌电位治疗前107.45±3.62治疗后3个月1031.95±9.62治疗后6个月1025.96±8.21F12.369P0.000 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大宗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肥胖、分娩、绝经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便秘、盆腔手术史等有关[4,5]。及时诊治、改善生活方式、注重保护盆底结构、进行盆底训练与康复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的综合措施,但是现在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
在手术中,术前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手术操作,而且能避免患者躁动引起严重后果;同时要密切观察受压情况,防止神经受损。手术结束时,摆正患者,并逐一放平双腿。而以盆底电生理为基础的盆底康复治疗可以帮助修复和改变盆底组织的损伤,对盆底进行电生理治疗可以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与发展。在具体应用中,强调坚持盆底肌锻炼和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及表扬,许多患者受到正面的鼓励后,为开展和坚持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本组10例总有效率100.0%,无神经、肌肉、血管的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肌电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
总之,临床护理熟练操作,达到对盆底重建术的手术配合要求,完全满足手术要求对于盆底重建术有重要帮助。
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范文3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子宫全切术;尿动力学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疾病诊治中常见的手术,其在切除宫颈的同时也破坏了盆底的支持结构和生理状态,导致神经损伤、血管营养障碍等,从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以及女性障碍等。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增加时出现尿液不自主的从尿道口溢出,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主要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采用非侵入性方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已成为首选。我院对子宫全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并采用尿动力学检查客观的评价疗效,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因妇科非脱垂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治疗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排除以下情况:(1)患者既往有泌尿生殖道瘘或者泌尿生殖道手术史;(2)有神经肌肉病变性疾病史;(3)有心脏病、心脏起搏器植入史;(4)急性泌尿系、阴道感染者;(5)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定期随访。患者年龄40~67岁,平均(55±10)岁,均为经产妇,产次2~5次。
1.2盆底康复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训练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首先将探头置于阴道内,给予一定频率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群的训练,使患者学会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的收缩,锻炼其盆底肌肉的肌力;接着依次进行各种场景生物反馈训练模块、A3反射训练模块以及会阴-腹部协调收缩训练模块训练,进一步的指导患者在不同情况下收缩盆底肌群,增强盆底肌力。每次治疗30min,2次/周,5周为1个疗程。同时在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阴道哑铃训练。首先从最轻的哑铃开始,将不同重量的哑铃依次放入阴道内,让患者收缩阴道夹住,保持在咳嗽、大笑、跑步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依然不脱出,且保持10min以上,然后增加哑铃的重量,时间延长至15min,以加强患者盆底肌力,紧缩阴道,改善阴道松弛情况。1次/d,3个月1个疗程。
1.3研究内容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3d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
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最大膀胱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最大尿道压(maximum urethral pressure,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static functional length,SFL)、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
1.4疗效评价
治愈:治疗结束后患者自觉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自觉尿失禁症状明显好转,漏尿次数减少大于50%;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自觉尿失禁症状无明显缓解,漏尿次数减少少于50%。有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治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例数。
1.5统计学分析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尿动力学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结果
2.1疗效分析
所有3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训练后6个月随访,治愈19例(63%),有效8例(27%),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由此可见,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训练治疗子宫全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满意。
2.2治愈和有效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改变
进一步的分析治愈和有效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尿动力学参数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关参数相比,治疗后6个月患者最大膀胱容量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而治疗后6个月MUP、MUCP、FUL以及ALP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加,P
3.讨论
盆底整体理论认为女性盆底的器官、肌肉、韧带、筋膜以及神经等组织具有各自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但各个部分有彼此间互相联系,功能上成为一个整体,盆底相关器官和肌肉组织相互配合,参与尿道闭合机制,其中前耻尾肌支撑阴道前壁进而压迫尿道,阴道的收缩可以关闭膀胱颈,肛提肌板收缩,向上牵拉耻骨膀胱筋膜和阴道前壁组成的“吊床(hammock)”结构,进而关闭膀胱颈,从而维持控尿能力的完整。若这些组织结构缺陷或功能障碍,导致尿道闭合力量减弱,使尿道闭合压下降,无法在腹压增加时仍维持尿道的关闭,维持尿道闭合压高于膀胱内压,当尿道闭合压下降至低于膀胱内压,从而尿液排出,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全切术目前主要包括阴式子宫全切术、经腹子宫全切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等,其需要切断宫骶韧带、子宫的血管以及主韧带,且其在切除子宫的同时下推膀胱,推开两侧的输尿管,破坏了盆底支持组织如肌肉、韧带、筋膜、结缔组织等的解剖结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从而可能引起盆底功能障碍,且手术后患者阴道长度缩短,卵巢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心理因素等,可导致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欠佳,更有患者常因尿失禁而避免社交活动,避免参加运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主要是增强盆底支持组织的力量,恢复盆底正常的解剖位置,增强尿道的控尿能力,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行为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因其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较多而应用受限,手术治疗费用较高,且有可能因手术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损伤,造成痛苦,因此仅适合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物理和行为治疗费用较低,无药物不良反应,效果明显,患者易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是物理治疗的首选。
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主要是为了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力量,延长收缩时间,从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训练法可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该方法通过阴道探头电刺激盆底肌肉组织,使盆底肌肉功能增强,且能准确的指导患者分别训练盆底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增强肌肉整体的功能,提高患者的控尿能力,使患者紧缩阴道,明显的改善性生活质量。电刺激还可刺激神经,加强其兴奋性,通过增强神经反射而增强盆底肌肉如肛提肌、尿道横纹肌等等的收缩功能,提高尿道关闭压。电刺激还可通过作用于传入神经纤维抑制逼尿肌核的兴奋性从而抑制逼尿肌的收缩,长期作用可降低逼尿肌的兴奋性,使膀胱容量增加,同时兴奋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进一步增加尿道的关闭功能;同时,交感神经冲动使B-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从而使膀胱底松弛,相应的增加了膀胱颈的封闭性。除了直接刺激神经冲动,电刺激还可具有神经细胞唤醒作用,唤醒丧失传导功能的神经细胞,稳定逼尿肌的兴奋性,修复受损的排尿反射调节机制。生物反馈则将患者无法直接感知的生物信号转化为可直接感知的视觉或听觉信号,从而帮助患者建立相应的反应,加强盆底肌肉的训练效果。阴道哑铃训练可以唤醒浅层和深层肌肉收缩的本体感觉,增强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整体收缩力量,增强会阴、腹部的肌肉收缩能力,从而增强患者的控尿能力。已有研究发现,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明显,且不受年龄、体重、月经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依从性较好,易于接受。目前研究发现,产后妇女及时的进行合理的盆底康复训练,能明显的提高其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性生活质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临床疗效明显。
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范文4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脱垂;子宫体腹直肌外悬吊术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 prolapse,POP)是影响中老年妇女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其中子宫脱垂最常见。研究发现,50岁以上妇女POP发生率约40%,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盆腔器官脱垂作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对于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没有手术禁忌证者,要考虑手术治疗。有资料表明,至女性80岁时因POP或压力性尿失禁行手术治疗的概率为20%。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传统多为经阴道手术,但术后复发率高,再次手术者达30%。相当一部分子宫脱垂患者的子宫本身无疾患,但手术要切除子宫,切除子宫后会进一步削弱支持结构,阴道残端还有发生脱垂的可能性。本院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个体化需求开展了微创治疗子宫脱垂的新方法,行腹腔镜下子宫体腹直肌外悬吊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6年1月对诊断子宫脱垂Ⅱ~Ⅲ度(Bump提出测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分度法)的40例患者,根据患者及家人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并均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评估认定后,术前通过宫颈TCT、妇科彩超、阴道镜、分段诊刮排除子宫附件病变,对于绝经期妇女术前阴道应用雌激素,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子宫脱垂分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采取腹腔镜子宫体腹直肌外悬吊术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万法
研究组患者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经阴道放置杯状举宫器(如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患者,先经阴道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然后再进行子宫体腹直肌外悬吊术)。建立气腹:充入CO2气体,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5mm Hg,置入腹腔镜,检查子宫及双附件形态、大小,有无病变,于耻骨联合上方横向切开1cm,分离至腹直肌前鞘后上举子宫体,使阴道穹窿达两侧坐骨棘连线水平处。腹腔镜专用简易送取针器(专利号ZL 2015 2 0498584.X)向腹直肌前鞘左侧带针垂直刺入,缝合腹壁与子宫体后(双7号丝线),自右侧垂直腹直肌穿出,于腹直肌前方打结,将宫体固定于腹直肌前鞘。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治疗,手术出院后来本院门诊随诊,检查阴道壁修补及新形成宫颈愈合情况、子宫置等,如无异常则嘱患者恢复至正常生活工作状态。所有患者以后每隔半年随诊一次,1年后每年随诊一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恢复、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相关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研究组手术前后效果比较
术后24h拔除导尿管,患者均能正常小便,4例张力性尿失禁患者症状消失。术后2~3d患者下腹坠胀感消失,阴道脱出物(子宫、阴道残端、阴道前后壁)均消失,大小便正常,出院后平均随访一年余,均未发现再次复发。术后POP-Q分度明显改善,分度均由Ⅱ~Ⅲ度转为Ⅰ~Ⅱ度,对比手术有效率为100%。见表3。
3讨论
通过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等情况对比可以看出,腹腔镜子宫体腹直肌外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较传统阴式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复发率低,且随访效果满意。子宫脱垂等盆腔器官的膨出是由于子宫旁和阴道上的结缔组织损伤,子宫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缺失和盆膈的薄弱而导致子宫位置和阴道穹窿位置下移,子宫切除术仍是治疗子宫脱垂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是子宫切除后,失去了女性盆腔的一个重要器官,阴道穹窿失去了原有韧带支撑,已经薄弱和疏松的支持组织没有得到加固,故影响了阴道穹窿的固定,因此切除子宫对于POP的修复是有害而无利的。Flynn等的资料显示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膨出发生率为2%~45%,再度发生在术后2~13年。另外,有些生育期的妇女切除子宫后还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有些患者自身人格出现问题,还会造成心理疾患。切除子宫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尽管此种手术有可取之处,但是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并不被推广。
此手术方式与新型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比较,基于植入聚丙烯材料的网片(MESH)和吊带(Sling)的新型盆底重建手术,是一项革新的微创植入性外科治疗手段。新型盆底重建手术需要将特殊设计的软性聚丙烯网片植入盆底,以重聚盆底的支撑力。由于技术操作难度大,术中稍有不慎,易损伤血管,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量可高达数千毫升,甚至是致命性出血,近期易出现周围脏器损伤,术后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由于补片采用的聚丙烯材料,远期常出现网片侵蚀(发生率高达3%~11%,甚至20%)、暴露,困难,新发膀胱过度活动及排空障碍,排便困难,网片排异等较难解决的远期并发症。Cundiff等研究发现盆底网片重建手术同时切除子宫增加了网片侵蚀的发生率。局部血肿、感染、缺血是网片侵蚀的高危因素。
因此,遵循整体理论的手术理念,妇科盆底重建手术的微创化,强调保留器官,减少并发症,强调技术安全、手术方法适当。为了克服上述手术方式的各种缺陷,降低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的体现妇科手术的微创理念,同时能够达到POP的治疗目的。对于排除子宫及双附件病变的POP患者,腹腔镜下子宫体腹直肌外悬吊术是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将脱垂的子宫固定于坚韧的腹直肌前筋膜上。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和脏器功能,有满意的并维持效果。通过术后1年左右的随访,患者自觉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妇科检查,子宫体部明显牢固粘附于腹壁,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4cm以上(POP-Q分度降低)。
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范文5
关键词:肛裂;便秘;互为因果
有患者诉长期便秘,排便时伴或不伴疼痛及出血,镜检于肛缘和齿线见可见纵行裂口或梭形溃疡,则以肛裂论。笔者认为肛裂与便秘有两层关系:一是便秘作为肛裂的并发症出现,二则是肛裂与便秘互为因果。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后者的关系,故首先需简单介绍二者:
1.肛裂(anal fissure)为肛管皮肤的纵行裂疮,居于肛缘与齿线之间,表现为肛管皮肤全层纵向裂开或形成梭形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患者多见于中青年人,老人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儿童肛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肛裂绝大多数发生于肛管后正中,肛前裂多见于女性,不超过10%,而男性肛裂中仅1%属肛前裂[1]。
1.1 病因:由于解剖生理上的弱点(内因).在排出硬粪块或其他原因过于扩张(),肛管皮肤及粘膜下肌被撕伤,细茵侵袭创面引起炎症,由于炎症及分泌物的刺激(继发作用)引起肌肉痉挛和创面修复导致疤痕狭窄、弹性降低(继发内因)。如果再次或反复便秘多次撕裂,损伤处形成慢性遗疡,导致肛裂形成。
1.2 分期:有多种分法,这里只简单介绍下1978年银川全国肛裂专题学术会议协商制定的标准:
一期肛裂:为单纯性肛裂,肛裂初发,裂口新鲜.病程短。二期肛裂:溃疡形成期,创缘隆起增厚变硬,有明显溃疡形成,但尚无其他病理改变。三期肛裂:除已形成慢性溃疡外,并发裂痔、肛肥大、肛窦炎、隐瘘等病理改变。
1.3 治疗:肛裂的治疗方法多达80余种.手术方法就有30余种之多,这里就不详细介绍,各种治疗方法都是以消除症状及促使裂损愈合为原则,因此,肛裂治疗总则为通畅大便,消除裂疮。
2.便秘(Constipation)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等。
2.1病因:正常排便需要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以上任一个环节的故障,均可能引起便秘。故便秘病因较为复杂,这里便不做具体介绍。
2.2 诊断:罗马III关于便秘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必须符合以下二项或二项以上:
(1).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2).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
(3).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4).至少25%的排便有直肠梗阻感/阻塞感;
(5).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6).排便次数
②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时很少出现稀便;
③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2.3 治疗:便秘的治疗策略应首先采用一般治疗,包括正确的饮食、足够的体育锻炼和每天通过早餐引起条件反射以实现正常肠道反射的重建。如果这些措施仍然不能奏效,则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选用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软化粪便,促进肠道动力,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和排便生理。若这些手段均不能起效,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3.笔者从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收集肛裂同时伴便秘患者12例(排除既往有直肠局部手术者),12例患者都选择“肛裂切除”手术治疗。1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其中10例便秘明显缓解,术后5-7天大便开始恢复1-2天/次,2例无明显缓解。
关于二者,临床上有“肛裂与便秘常常互为因果,相伴而存”的说法。由于肛裂患者排便时或排便后剧痛,甚至撕裂样痛,令患者产生排便恐惧症,强忍不排便,致使粪便长时间停留于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而粪便愈发干燥变硬,从而造成便秘。然而,便秘却也是引起肛裂的重要原因之一。便秘患者由于排便时用力过猛,致使干硬的粪块强行通过肛管,使肛管受到较深的裂伤而形成肛裂。因后正中线部位处于肛管后三角的前方,该处肛管皮肤缺乏肌肉支持,为一薄弱区,同时因排便动作使该处承受压力更大,当干燥粪便通过时,使之扩张,易破裂成肛裂。可见,肛裂与便秘往往形成恶性循环,肛裂越严重,越易导致便秘;便秘越严重,也越容易造成肛裂。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肛裂与便秘或大便时损伤有关,也可因为大便次数增多和腹泻引起,与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有关。但经临床证明,只有约20%病例在发生肛裂前有便秘史[2]。故二者间的关系还存在一定争议,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才能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盆底肌修复的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 Ⅲ度直肠脱垂;PPH手术;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直肠黏膜柱状缝扎;环缩术
直肠脱垂为临床少见病例,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以及直肠外支持组织松弛后, 直肠下端黏膜或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肛肠外科进行技术创新,应用以直肠黏膜环切术为基础,再加上直肠黏膜柱状缝扎、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环缩术四联经入路手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全部取得了成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共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6~62岁,平均(46.5±11.2)岁;病程1~25年,平均(5.5±5.6)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排便时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外,松弛且收缩无力,同时发生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临床表现,脱出程度在10cm以上,呈桶状外观,手法复位困难。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以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良好配合治疗的;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或严重功能异常不适宜手术的;年老体弱和恶病质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需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根据需要选择行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盆腔造影、结肠镜检查、腹盆腔CT及MRI等检查,了解肠道动力情况,有无出口梗阻情况,排除肠道、盆底器质性病变;术前清洁肠道。
1.2.2 手术 手术选用腰麻、硬膜外麻醉、全麻或以上麻醉方式的复合。患者取截石位或折刀位,扩肛后术区消毒,拉开肛管置入肛管支撑套并妥帖固定;于齿线上1 cm处、2~3.5 cm间(依据肠腔大小、黏膜松弛和脱垂程度适宜选择)黏膜下各缝一荷包,必要时在两荷包中间加缝一荷包,选择合适口径一次性直肠吻合器,环形切除两荷包间直肠黏膜并吻合。自手术“4、8、12”点或“2、6、10”点位取可吸收线以吻合口开始由外向内连续锁边缝合三道,使缝合后缝扎黏膜顺直肠长轴成柱状,缝合深度以带少量浅层直肠环肌为宜,缝合宽度依据肠腔大小及黏膜松弛程度在1~2.5 cm间,针距0.8~1.5 cm,缝合范围需接近或超出直肠脱出长度,缝合时注意牵引力度,尽量拉紧,且有利于下一针的操作,最后一针拉紧后原位打结。再次肠腔内消毒,在三道缝扎柱状线之间,取1∶1(1%利多卡因:消痔灵)消痔灵利多卡因注射液于直肠黏膜下、直肠外松弛的支持组织间(直肠周围间隙)均匀注射,总量为10~20 ml。退出肛管支撑套,肛周消毒,于12、6点位肛缘近肛白线位置取尖刀片各戳一小口宽约1 mm,深约2 mm,依托2小切口,大圆针带7号可吸收线于内外括约肌间沟之间绕肛一周,收紧此线后打结,以大小恰容纳两指为宜,将线结包埋入小切口内,闭合切口。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留置肛管2 d,麻醉清醒后当天可少量进水,次日后无渣流质饮食,5 d后恢复正常饮食;必要时予以静脉营养支持和抗生素防治感染;术后注意排便情况,根据需要以润肠通便药物辅助排便;保持肛周清洁,根据需要随时换药;术后半月内避免过量活动和重体力劳动;每月复诊一次至半年。
2 结果
本组19例患者经术后6个月随访,痊愈17例(89.5%),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排便时未再有肿物脱出;2例(10.5%)间断排便时环形肿物脱出,脱出长度在1.5 cm以内,便后即自行回缩入肛,发作不频繁,以大便干结用力排便或腹泻后多次排便时出现。
3 讨论
重度直肠脱垂是肛肠科疑难病症,一般病史较长,反复重度脱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先天发育、营养、精神状况、创伤等有关。近年来我国黄乃健、李殿伟等通过对大量的直肠脱垂动物标本进行采集,构建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直肠脱垂的实质是直肠与直肠相互套叠,套叠的入口平面多在直肠壶腹部,较低且较为恒定,即便是脱垂肠管较长,也是低位肠管脱垂牵引高位肠管,使高位肠管下降,而不是乙状结肠与直肠相套叠[2]。
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术)通过一次性直肠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段一圈黏膜后形成瘢痕环[3],以瘢痕环为基础向内做三道直肠黏膜的柱状缝扎,从而形成与瘢痕环垂直的三条纵形瘢痕[4],成稳定的支架结构,顺应性降低,不易变形,而在三条纵形瘢痕之间进行了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5],使注射部位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与手术瘢痕一道和直肠周围的支持组织产生粘连,避免了直肠的再次脱出;紧缩术通过缩窄[6],使肛内组织不易脱出,早期有利于手术部位瘢痕的形成和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后期可吸收线吸收后局部形成纤维增生环,解决了患者松弛问题,也部分缓解了患者功能不佳的情况,进一步防止了直肠再次脱垂。本手术的要点:①直肠黏膜环切术环切部位不宜过高,以吻合口在齿线上1 cm为宜,切除范围不宜过窄,宽度最好超过2 cm,以利瘢痕环的形成。②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应依据肠腔的大小和脱垂的程度选择合适的缝扎宽度和针距,缩窄肠腔可以减少上段肠段疝入的机会,连续缝合时缝线要拉紧,增强柱状缝扎的效果,以促纵形瘢痕的可靠形成,缝扎范围应接近或超出脱垂范围,以保障纵形瘢痕的支撑效果。③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应在直肠黏膜下和直肠外支持组织间成纵形柱状分布,注射部位应在柱状缝扎形成的柱状线之间进行,要远离缝扎线,以免局部反应过重组织坏死。④紧缩要适度,过大容易再次脱垂,过小影响排便,大小以喇叭筒形镜正好能置入为宜。⑤手术过程要注意无菌、微创操作,缝合线以无损伤、可吸收线为宜,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本组病例未纳入盆底下陷、盆底功能不全、腹内脏器脱垂的患者,如果合并以上情况还需加做经腹盆底修复,直肠等脱垂脏器的可靠悬吊等手术[7]。严重的直肠脱垂患者,功能差,部括约肌收缩乏力,术后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以期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杨新庆.直肠脱垂的诊断与治疗.大肠病外科杂志,2005,3:174175.
[2] 黄乃健,李殿伟,等. 直肠脱垂动物标本的采集和动物模型的建立探索发病机理和最佳治疗方法.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6,26(l):18.
[3] 张连阳, 刘宝华, 文亚渊, 等.圆形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26:10421044.
[4] 魏富堂.直肠黏膜梯形柱状缝扎联合术式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381139.
[5] 潘少骅.直肠脱垂诊治近况. 结直肠外科,2007,13(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