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文1

关键词:工程制图 微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B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27-02

《工程制图》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该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包括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高校相应的软硬件建设并未完全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导致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制图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教学方式方法相对落后。由于工程制图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目前很多的工程制图教师仍然采用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教学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的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2)教学硬件配套设施相对落后。目前很多高校的工程制图课程还是使用传统挂图、教学模型等进行展示,通过课堂板书或者PPT组织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制约了教学效率[2]。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移动的、自主的学习途径。微课是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等教学任务,在课堂内外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微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2013年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高校微课的建设[3]。

该文讨论了基于微课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给出了《工程制图》微课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进行了微课教学实践的案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 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并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视频截取片段形成的小视频,而是教师围绕某一授课知识点重新设计教学各环节的一个完整教学活动。一般而言,一节完整的微课时间在10 min左右,其制作过程涵盖选题、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和制作、教学实施和拍摄、后期视频编辑等主要环节[3]。

该校《工程制图》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并行教学,理论课程主要针对教材章节进行讲述,实验课程主要讲授二维绘图软件、利用绘图软件完成理论章节部分的实验内容。微课设计的具体路线图如图1所示。首先需要选题,根据该课程特点,可在每个章节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微课的内容。在正投影法基础这章中,选择立体的三视图及投影规律这节课进行微课设计。该小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的三视图投影规律。在教学设计阶段,首先用实例说明一般一个视图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然后给出例子,说明须用几个从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视图表达物体,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零件。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根据立体的两个视图画第三视图。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三维软件[4-5]在课堂中演示其在各个投影面的投影,说明单一投影面无法完整表达零件信息。然后将三维物体在其他投影面进行投影,通过几个投影面的相互联系,得到零件的完整信息。

微课的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在短小的视频内容中让学生理解正投影的基本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学生在课后可以自由观看W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微课可以整体提高学生识图、制图等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结语

针对传统《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着内容多、课时短、课程枯燥等缺点,该文讨论了利用微课作为传统课程拓展和补充的模式。着重结合《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利用微课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为机械专业课程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景晖,李聪,周祖鹏.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2(32):123.

[2] 邓惠,黎望怀.微课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导刊,2015(4):30-31.

[3] 于彦, 孙昌国,原彬,等.微课设计和制作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24-126.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文2

关键词:三维机械制图;教学;探索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42

三维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首先,三维机械制图知识点多、难,不但涉及到专业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较好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求也很高。但由于我国计算机起步相对较晚,部分学校受经济水平和硬件设施原因影响,计算机教学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这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三维机械制图教育的重点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的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出集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1 三维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专业教学局限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传教、授业、解惑,也是教师义不容辞担任的责任。目前我国三维机械制图专业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大学生没有毕业升学的压力,学习积极性也会因为外界的影响或其他因素而不断变化,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原封不动的搬用书本知识,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再加上机械类专业知识本身的乏味和难懂,让学生更是望而却步,出现学生厌学、逃课、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人比比皆是。 第二,如今,三维机械制图已经运用到我国的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而传统教学注重教学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培养比较少,造成的原因是学生就业难、工吃力,忽视了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实用性。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有待改革。

1.2 三维机械制图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普遍,但很多高校教师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理解物与图的关系,而仍然采用挂图和模型进行三维机械制图,虽然有些教学效果,但由于教材的不断更新换代,实物模型往往落后于教材,再加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随意切割、拉伸模型来应对题型的变换,反而制约了授课的思路,不利于三维机械制图的时效性。

再者,模型小,不够生动具体,不同方位的学生看到不一样的效果,受灯光和位置的影响。有些学生会出现看不清模型和挂图的现象,而更换挂图也会耽误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效率;让学生自己准备雕刻模型,容易扰乱课堂秩序。

同时,教师讲授新课和做习题时,需要在黑板上绘制大量图形,致使教师体力消耗大、课堂容量小、节奏松弛。对于学生而言,即使在课堂上听明白了,课后做练习会出现疑问,模型、挂图、教师都不在时,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2 三维机械制图教学的问题解决对策

2.1 科学设计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 三维机械制图的教学课件多、难度较大,对教师的课件要求也很高,既要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和重点问题,又要简明扼要。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制作由易到难的带详细作图步骤的高质量的动画教学课件,并把此课件复制给学生,供其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由于机械制图自身“图”的特点,动画演示往往比看书达到的效果更好。教师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性环节的具体安排必须加以重视,特别是关注测绘实践活动和草图的绘制;应增加实践性的专题实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和手工绘制草图水平。如要将三维造型软件应用到机械制图课堂上,授课地点应选在多媒体教室而不是计算机房。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零件表达能力,所以,制图授课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调配得当、重点突出,否则会出现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教学重点模糊等问题。

2.2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每位老师有不同的能力, 影响了教学的效益,造成学生差异。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知识水平, 还需要有实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关注外界发展方向,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三维机械制图教师素质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第一,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补充,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在重点难点讲解时要彻底讲透,确保大部分学生能懂、会运用;多学习新型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和学生的沟通,调节学习气氛和学习兴趣,用宽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第二,学校应该设立合理的考察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通过对教师的出勤和实地检查,确保教师按照合理的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把机械制图模型库传输到校园网上,当学生课后遇到困难时,可直接通过校园网打开模型库,找到需要的模型进行及时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知识。随着三维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用,应该通过一定的制度建设,促使机械制图教师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了解企业对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需求,并且通过教师在企业的工程实践,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教师在新的三维技术知识体系下能够胜任机械制图的教学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维机械制图教学中确实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面对,机械类专业本来就比较难、知识乏味,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一名高校三维机械制图的教师,要直视教学中的问题,勇于尝试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接受新的挑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培育出优秀的符合时展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宗彦,冯敬华,暴建岗.从三维设计出发改革传统机械制图教学[J].华北工学院学报,2014,20(02).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文3

关键词:机械制图 测绘技能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00-00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是从机械制图课开始进行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的。而且识图读图又是每个学生在今后学习与工作中所必需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现在的许多职校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远高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机械制图虽说有一定的作图训练,但如按照教学大纲,按照练习册上的作图训练而言大都是比较单一的点、线、面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浓,重视程度往往不高,造成本课程的学习阻碍。从对近几届学生的了解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是达不到教学要求的,一是理论上学而不足,二是学而不能应用,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在学校测绘比赛中,学生不管零件复杂程度如何,都画成了三视图;大二学生在测绘齿轮时,用描轮廓的方法作图;在画钳工平口钳装配图时,不知从何下手;在理解车刀的几何角度时,部面图学生不会应用…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学会、针对实际去运用《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的结果。下面从本人的工作体会及对《机械制图》的理解角度来谈谈《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及相关教学的几点思考。

1 《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研究的是机械图样,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在机械工程中主要的图样主要有两种,零件图与装配图。不管是操作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都会有所接触与应用,只是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的不同可能各有侧重,对操作工人来说主要在于读图、识图及简单的草图绘制。而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主要是设计、绘制图样。从机械图样的内容来看,图样不是简单的一组视图就能表达设计的意图与要求。一张图样主要有四块内容组成,零件图的标题栏及装配图上的明细栏涉及零件的材料、比例、数量,相关的设计人员、审核人员。一组视图要求明确图样的表达方法及表达的内容。尺寸要求上零件图要求标注完整的尺寸,而装配图只需标注一些必要的尺寸(如总长、总宽、总高,重要的配合尺寸,规格尺寸等),尺寸标注上涉及表面加工的精度及光洁程度要求,涉及到公差与配合的知识。而技术要求上则涉及到零件的加工工艺或装配的工艺。所以《机械制图》是专业知识融合程度最多的课程。不光涉及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涉及了一些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如螺纹的画法、齿轮的画法等就需要有机械联接与传动的相关知识。在应用中,实训课上要求学生会读图、识图。在毕业时企业进行面试时,也较多的让学生分析本单位的图纸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在进行小改小革的试验。通过内部员工的小发明小创造来进行成本的降低与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有一定的草图绘制能力。所以学好、学会《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2 测绘技能训练所能引起的学习效果分析

从前面所知,《机械制图》其实涉及到的内容是很多的,这些内容仅仅靠在《机械制图》课中去进行理论学习肯定有不足。而且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也不太愿意在课堂上只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他们更愿意接受通过实践的动手来认知所学的内容。所以通过实训的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我们学校的校训中就有“在做中学”的理念。现阶段许多的课程改革中都把理论的知识穿插于实践的模块中。在以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研究中为了进行有效性教学,常把制图知识与制图软件进行结合教学,也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对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而言,本人觉得进行一定的测绘技能训练对制图的学习与运用会更有效果。

测绘过程主要由测和绘两部分构成,测是测量,检测的统称,这一过程不仅仅只是简单测量,还应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检验、分析测量的结果。如表面的加工超差是什么问题引起的,表面磨损了是什么原因,它的实际尺寸是多少?在测量的过程中对所测结果的分析与解答,加深了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绘是绘制、整理、标准化图样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草图的绘制,图样中视图、尺寸的整理,查阅相关标准要求以使图样规范化、标准化。所以在测绘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做与学的结合。既锻炼的动手的能力,又加深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真真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记得以前刚进企业时,有经验的师傅就经常教导我们,有空的时候多去描描图,去画画图,这对提升专业知识是很有好处的(那时工厂中还有专门的描图员作图纸标准化的工作)。也确实是这样,通过对产品测与绘的过程,一方面可提高对产品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加深巩固了专业的知识。测绘过程中通过手、脑、眼的共同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兴趣,锻炼技能,巩固知识。所以在学校开展一定的机械测绘技能训练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3 《机械制图》与测绘技能训练的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与测绘技能训练的教学应该来说许多学校已开展多年。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机械制图》在应用中不足的是在实际中进行运用。记得有一《机械制图》已全部学完的学生,因为寝室一档板的塑料直角固定块断裂了,虽然与他说明怎样用薄板折弯加工的方法去进行修理,让他画出直角形状及测量固定的孔位。他竟说不知道怎样画。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一是没有经过测绘的训练,不知如何下手。二是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好,运用所学知识的场合少,接触的实际问题少,照书言书会,但涉及具体问题不会解决。

现阶段《机械制图》与测绘技能训练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系统讲解《机械制图》后利用一到二周时间进行零件的测绘训练。这种方法的不足是训练时间与理论讲解分开,对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不是很有利。二是《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是分开教学,《机械制图》有专业课老师讲解,而零件测绘训练由实训老师负责。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乐于实训的训练而缺少基础知识的学习热情。易形成为了实践而实践,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由于缺少理论的支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三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学与做结合,学校与企业互通,以企业的实际工况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该说这种方法对学习是最有效的,在许多的西欧国家也证明是有成效的。但这需要国家,学校,企业共同参与,要有完善的制度,要有的一定的的资金保障,我国的现状还不能达到这种要求。为此,有必要针对我国的现状与教学实际要求开展一定的教学研究,探求有效性教学的途径。制图教学中,把《机械制图》与测绘技能训练进行组合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方法。

4 《机械制图》与测绘技能训练结合教学的思考

那对《机械制图》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在现阶段与测绘技能训练如何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学?从企业工作现状与教学上本人认为《机械制图》的学习配以一定量的测绘技能训练更有利于知识的提升。而两者要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学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4.1 结合教学时间安排

由于职校学生在校只有两年时间,所以现阶段《机械制图》的学习一般在新生就开始接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这是必要的,不然后续的专业课程将无法进行,许多学校该课程是两学期的学习,按照课程结构从简到繁,由点线面的投影到几何体形状的表达,再到零件图和装配图。由于大都是纯理论的教学,学生的抽象思绪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水平与能力。《机械制图》与测绘训练进行结合教学,最好是进行三至四个学期的教学。第一学期以识图教学为主,不必讲太多的制图内容,以国标要求及投影规律为主,但一定要配以简单的模型或实物进行教学,对《机械制图》的内容先过一遍,观其大略。第二学期以绘图的内容为主,通过一定量的测绘作图模块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第三至四学期可考虑以整机测绘,仿形设计去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本人觉得,制图知识的学习要重在温故而知新。要能提供给学生这一途径,能有机会经常去翻阅学习、运用这种知识。通过“学-用-学”的过程使知识深入于思维中。这就要与其他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如果是一本书重讲二遍三遍,学生就也会没有学习的兴趣。4.2 结合教学的内容选择

前面说过,其实机械制图教材的内容涵盖了公差与配合,材料,机械传动等相关的知识,这些内容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在第一学期的识图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视图的分析,如视图的表达方法及表达目的,视图的分析方法及运用。能较熟练地运用形体分析,点线面分析视图。由于一般的教学安排上,公差与配合一般也会放在第一学期进行教学,所以在视图学习时要结合两种课程的知识,要会分析尺寸的含义。在第二学期进行模块作图时,运用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一方面会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专业课的学习,模块的内容可取设备或装置进行零件测绘,有条件的可选择同一种零件的两种状态进行:合格件与不合格件(或磨损件)。从简单的轴到复杂的主轴,从盘类到叉架类再到箱盖类。根据学习情况与学生的能力素质,因材施教,因才(学生)选材(教学内容)。第三学期可配合课程设计进行总装图的测绘或仿形设计。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学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相关课程,通过总装图的绘制来加深对机械传动的学习,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当然,如按照这种三学期的教学要求去做,现在的教科书就不能适用了,就有必要对传统的教材进行修订。

4.2 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的考虑

结合教学必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既要有分散又要有一定的融合,在教学理论阶段采用班级授课,实物观察,企业观摩等形式进行,在测绘技能训练阶段采用模块分解,小组攻关,项目任务等方式进行,但一定要为统一的目标而进行,那就是识,绘及运用《机械制图》的知识。毕竟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有条件采用工学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现阶段采用这一方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师资、资金投入都是瓶颈问题,需要学校去寻求企业的配合与支持。

4.3 结合教学对教师要求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理论老师与实训老师的教学基本是各自分开进行的,虽然有许多内容是相关的,但由于教学的环境与资源的局限性,特别是一体化教材的不足,对教学的理解各自有各自的想法。造成教学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不足。这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教学的杂乱,难以适应学习。另一方面也常让教师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感慨学生基础知识太差,学的知识不能融合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理实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教材的选用或编排。二是要做好理实内容的衔接与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老师要能经常一起备课,上课,互相交流,最好能经常下企业,能把知识应用与实际工况相结合进行事例教学。当然这方面单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也需要学校、企业的能提供协助配合。

以上只是笔者在工作及教学中对《机械制图》的学习与教学的一点浅薄之见,有许多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对一些认识还有较多不到位的地方。《机械制图》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一门综合性强的基础课程,在职校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是不够重视的,掌握得也不是很好。本人觉得有必要让学生加强对这一方面的认识与学习。也希望这点浅薄之见能引起各位同仁的关注与交流,共同为提高《机械制图》的有效性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钱可强主编――5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文4

关键词 机械制图 课程体系 三维造型 Solidworks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机械制图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三维造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有着广泛应用,紧紧围绕CAD三维建模设计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和三维实体建模能力是现代工程图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调查,许多发达国家在职业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中,其教学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内容,而是将三维设计融入其中;在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已经就学生三维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由传统的二维平面图形扩展到三维空间,并进一步向分析、设计、制造一体化方向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方向和专业类型必须服务和服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来看,掌握三维设计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特别受到高科技企业的欢迎。高职学生三维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融入三维造型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随着制造业三维造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常用三维造型软件如Solidworks、Pro/E、UG、Inventor等的普及和应用,迫切要求各职业校的机械制图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更新,以适应现代设计、制造的发展。

2 机械制图传统课程体系及其核心内容

从工程图学的创建到21世纪初,表达机件是基于正投影法绘制平面图形。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图样其优点是度量性好,作图简便,但图样的立体感较差,没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很难看懂平面图样的,因此,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成了该课程培养的重点之一。图1为传统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结构,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训练。

从图1可以看到,整个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二维平面图形的表达和训练进行的,计算机绘图也仅仅是逐步取代尺规绘图,其主要作用依然是用于绘制二维图形。尽管我们很多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都不断在改革,利用了模型辅助教学,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旨在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但从学生的三维设计和三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看是远远不够的。

3 基于三维造型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计算机辅助涉及技术的发展,表达方式开始从二维工程图向三维模型转变。用三维模型表达产品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旋转观察产品模型,就像在空间看真实物体一样,甚至不再需要二维工程图,而直接根据三维模型用于数控机床加工和模拟装配。三维模型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完整的设计、工艺和制造信息,使设计过程发生了变化,设计质量得到提高。可是,在我国由于制造业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一些企业中采用三维实体建模设计绝大部分还只是应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分析等环节,在制造生产环节中主要还是利用二维平面图样,所以二维工程图必将成为三维设计的重要补充,与三维设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共存。

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机械制图课程体系中适当融入三维造型技术,要求学生不仅具有绘制和识读二维机械图样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三维分析和三维造型能力。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不能去掉,而是将传统教学内容与三维造型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既要保留传统制图中经典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吸纳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学生不仅要掌握机件的各种二维表达方法,还要掌握必要的三维造型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传统的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画法,尺寸标注方法、技术要求标注方法,工艺知识等不能去掉。在教学中做到制图基础与三维实体造型、分析相结合,零件图绘制与识读和零件实体造型以及工程图生成相结合,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与相应零件的实体模型相结合,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和装配体三维实体造型设计、分析相结合。

目前,三维设计软件还比较多,在功能上也不差上下,从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SolidWorks。该软件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且功能强大。图2所示为基于三维造型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与传统计息制图课程体系相比,在整体结构上补充了能力拓展部分,并且在基础知识与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训练各部分中融入了三维造型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图2所示的课程体系结构中,我们将保持原课程体系的三个部分不变,只是在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上进行调整。其中,知识内容部分为经典理论,在教学上要少讲、精讲,内容上也要进一步精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在该部分内容中融入Solidworks草图绘制和实体创建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部分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重点部分,机械图样的绘制与阅读能力将在此部分中完成,在该部分中加入由三维实体生成二维工程图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三维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训练部分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贯穿,在教学内容中根据需要适当安排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加强计算机绘图、三维实体建模训练,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尺规绘图要相对减少。拓展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一些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常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大胆创新设计。

4 三维造型技术的融入对课程效果的影响

机械制图课程通常是高职院校大学一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专业课程还没有进行,学生对于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并不是将Solidworks的所有技术都融入,而是重点学习其三维造型技术,利用三维造型将工程形体的结构形状直观、准确地表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将三维实体用二维图样正确表示出来。

将三维实体造型技术融入到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中,使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完全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图形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对机械制图的教与学均有促进作用。利用三维造型技术,无论在分析形体还是设计形体上,都能够做到既形象又直观,而且编辑、修改形体结构更方便,并且根据需要可以直接生成二维机械图样,使作图效率和图纸质量都大大提高,培养的学生三维设计与三维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建立基于三维造型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是当前制造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社会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5 结束语

将计算机三维造型技术融入到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中,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都得到了更新,这不仅适应了“设计从三维实体建模开始”的现代设计思想,而且为实现“智能化设计”发展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L鼙韭畚乃芯康目翁馕笔?012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立项课题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文5

【关键词】机械制图;学生;手段

近几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门槛降低,中职进校生的总体素质严重下滑,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无实际经验,没有空间立体几何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很难,不容易掌握,不少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惧学情绪。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我觉得应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比较可行的能够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知识点与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设备的先进,使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可以运用视频、PPT、幻灯等,这些教学手段能更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制图课中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如在讲解剖视图时,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从多个角度演示机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看懂这个机件的结构,掌握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基本理论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实践表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学生反映积极,爱学爱看,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并且记忆深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不但懂得某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具有某一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样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企业产品改型周期快,项目生产是企业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除了要有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项目生产的理念,参与项目生产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进行项目制作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正是中等职业教育所追求的。

根据中职培养的目标,机械制图课程应重视应用性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适当降低理论的深度,特别在教学中贯穿项目的制作,这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既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又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生产实践服务。首先,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

同时《机械制图》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加强课本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要结合起来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拿一些工厂中用的图纸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对有见地的学生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教师对所提问题在学生讨论、辩论的基础上要给予正确的归纳总结,重要问题要给予科学阐释,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启发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讲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一章时,我主要将“点的投影”一节讲透,在学生掌握好点的投影的基础上,提示”两点确定一线,那么直线的投影如何求?”学生很自然会想到找到直线两端点的投影、连接即是直线的投影,再根据不同位置直线的投影,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其空间位置,教师说出不同位置直线的名称,再引导大家对比不同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同样”平面的投影” 也是先提示“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确定一面;一条直线和线外一点确定一面”,再引导学生去做平面的投影,总结不同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这样的教学过程,即引导了学生主动思维,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学生也会很自然而且牢固地掌握内容。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培育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实用性、综合性人才,所以不论是教学手段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机械制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社会实践要求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使《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许志荣,蒋红坤.《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周艳琼.《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5).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范文6

很多老师都认为,讲授专业课的老师上课时只需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至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熏陶,那是辅导员的事情。其实,每个老师包括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行为规范,思想品德的教育,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本文以机械制图教学为例,试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关键词:教学 机械制图 人文精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到目前,高职已经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仅湖北就有56所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在发展的道路上,也出现了很多坎坷,如教育理念滞后,价值取向偏颇,发展定位不当,经费投入不足,制度建设薄弱,教师问题严重,培养模式僵化,教育质量堪忧,文化冲突加剧,学工难度加大,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淡化和削弱。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着重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教师在传授专业技术的同时,应遵循孔子“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应努力渗透人文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的观念。教师在“授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道”。 在各专业的教学里,应配合渗透相应的人文精神教育,教师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传授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习、思维和创新。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第一,在绪论课中,着重介绍我国工程图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自从劳动开创人类文明以来,图形与语言、文字一样,是人们认识自然,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基本工具。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图样。宋代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和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古代机械图和建筑图研究的代表作。清初的宫廷画师年希尧对西方传入中国的透视学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正确运用正投影图去刻画几何体,描述透视变换,融汇中西投影知识建立了系统的画法几何,于1729年撰成《视学》一书,其成就超过了欧洲同类的成果。在绪论课中介绍我国上述科学家对机械制图学所作的贡献,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第二、在讲授投影原理时,引导学生学会三维立体的的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解除其就业焦虑。

机械制图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且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学体系。其中投影原理应该来自人类对日月照射的认识,从法国数学家蒙日(Monge Caspard)的《画法几何》(《Descriptive Geometry》),到美国青年学者Sutherland的《Sketchpad》,基本上奠定了现代制图学的基础。物体(机械零件)的表达引用了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方法,因为画三视图时,不能简单的从一个维度去观察物体,而要从多个维度去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这实际上是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与其他课程相区别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形象思维方法对物体的空间形状进行分析和想象。这种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可以开发学生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悟性和潜能。

第三、在讲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时,渗透社会责任、民族责任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能否让我国的航母建设的更快更好,能否让不再有争议,其实和机械制图学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培养他们忠于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当代大学生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深刻,社会性情感迅速发展,他们有高尚的情操,他们爱国爱民,见义勇为。机械制图的教育过程就是要把他们的这种高尚情操加以聚合提升,并发扬光大。

第四、在讲解绘图与识图的方法时,渗透创新思维的理念教育,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高度发展并日趋完善,具备了较强的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大学生能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大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也显著发展,他们正处于创造最佳年龄(20-45岁)的准备阶段,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较好的创造能力。在思维品质上,大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都已发展完善。

机械制图学是以空间思维为主,研究三维形体和二维图形之间转换规律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绘图、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一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物到图、从图到物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创新思维的理念,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

第五、在实施制图实训教学时,渗透科学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制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实训教学从学期开始一直到课程结束,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从最开始画出一条直线,一个投影点,一个简单的几何体,到最后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无不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可以更好的调动他们动手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以后的电脑绘图中,对他们进行立体模型设计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并且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让学生调动已学的所有知识,设计出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准产品。机械制图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实训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是让大学生能画一手漂亮的机械图样,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感动中,体悟中,内化提升自身的素质,使他们成为“人见人爱,不可替代,丰富多彩”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96.

[2]张爱玲等 图学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评价 工程图学学报2000第四期.

[3]李洪渠 高等院校办学特点和对教师的要求.

[4]《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