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1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032-01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本文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链中各企业及其各企业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以较高的资源效率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它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终端用户以及回收处理商,其目的是尽量使得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危害最小,同时使对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进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实意义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又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规避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1)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我国改善环境和高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这种高能耗、高物耗以及对环境高污染的高增长与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必须采用新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从长远来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回收处理五个方面全盘考虑各个物流环节的环保问题,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又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源的高效配置,是我国保持生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要求。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我国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首先,在当今全球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的目标。
其次,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宣传,人们的环保观念与日俱增,企业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地选择对环境有利的产品。这样,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越来越会得到顾客的青睐,其企业形象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企业能够稳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大的优势。
最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渐趋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追求高于其他竞争者的相对竞争优势。
3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起也仅10年左右,即便是物流较为发达的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对于我国而言,供应链管理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更高要求――绿色供应链管理,其现状较发达国家而言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一些大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已经意识到了环境、资源在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并且已经开始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但仍有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污染严重的中小型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全无绿色竞争意识,加之受资金不足限制、既得利益驱动等影响,对环境保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充分重视,视企业短期效益为终极目标,对社会效益考虑不足甚至不予考虑,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代价换来企业的自身短期效益。
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不仅需要很多相关的技术支持,而且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在初期建设中,企业很难从经济效益上看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因此,为确保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企业具有战略性眼光,坚定信念,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以适应未来世界发展主流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绿色供应链发展的起步阶段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优惠政策、对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等,避免出现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的企业牟取暴利、社会效益高的企业,反而失去竞争优势等不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倾斜和错位的现象。
4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对策分析
发展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自身是改革原有供应链体系的主要因素,即内因,国家对企业的支持是外因。只有在内因积极改变的情况下,外因才会起作用。因此,在这场变革中企业要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家给予的外在扶持来迎接挑战。
(1)企业方面。第一,战略性的眼光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企业之间确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第三,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政府方面。第一,进一步推进环保立法。第二,给予实施绿色供应链的企业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
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涉及整个链条上的企业,单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很难靠自己的研发和自身的技术积累来实现整个绿色供应链的运作。因此,政府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国家还要在政策上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给予倾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税收政策),使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初期所进行的技术研究、设备改造等投入成本得到补偿,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给施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予以扶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行政干预,促进绿色供应链企业的良性发展。在对外企业上,我国政府还应该制定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阻止发达国家把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向我国转移。
5 结 论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有人认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只有提高绿色供应链的发展速度,不断适应国际发展的新环境,企业才能站稳脚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等待企业的将是高能耗、高污染造成的企业利益流失和企业发展停滞。
参考文献:
[1]马祖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集成特性和体系结构[J].南开管理评论,2002,6(3)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一、中国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背景环境
跨国公司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治理对于公司环境责任的要求以及消费者逐渐变化的消费习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跨国公司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的推动因素有以下两点:
(一)环保理念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成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跨国公司都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并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对企业的重要影响,各行业中领先的跨国公司在考虑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与环境的关系的同时,更注重如何使环保理念与企业整体目标相融合从而成为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前进的动力,许多跨国公司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将环保理念
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的决心。
(二)明确的绿色供应链规划系统
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长期的战略规划和短期的战术实施。跨国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对环境保护实施系统规划,短期的战术包括对废弃物的处置和排放的管理,随着战略等级的升高,依次为技术发展,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直到企业从长期战略层面考虑的污染预防。
二、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未来跨国公司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供应链管理“绿色化”势在必行。虽然人们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目前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还是极少数,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看也极不平衡。(1)时代要求企业必需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保证企业近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统一;(2)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国际社会十分注重绿色工程,许多国家要求进口产品进行绿色性认定,要有“绿色标志”,甚至一些严格的“绿色标准”被视为“绿色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是供应链管理“绿色化”依赖两大主体的“绿色化”。企业所有员工,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要认识到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存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是实施企业“绿色化”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要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按“绿色化”要求进行新的职能确定划分和重组,适当调整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提高运行效率。
三、国外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及中国的跨国企业大量的“走出去”,“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挑战之一。因此引入和普及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中国企业主动挑战环境危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目前来说,我国汽车行业,电子行业比较重视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销售和废弃物回收整个过程进行环境管理,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
目前中国跨国公司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比较落后,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企业没有积极主动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这方面的意识还相当薄弱;二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限于比较浅的层次。即使有些企业实施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某些方面,但仅注重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而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其它环节关注比较少,如绿色采购、生态设计、绿色企业形象以及投资回收等。
四、中国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信息系统
客户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信息系统是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的前提和保证。要成功地实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使其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要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是一个整体功能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分布的、透明的信息集成系统,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透明度。
(二)建立绿色供应链绩效管理体系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相比,最大的改变是绿色供应链将绿色环保的思想融入到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之中,因此,如要要建立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绿色度应该作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评价指标。由于绿色供应链环节较多,各方面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如果使用单一指标作为绿色供应链的评价标准,很难能客观准确的做出绩效评价结果,所以必须对绿色供应链实施多层次,多角度的整体评价。基于此处提出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从如经营角度、运营角度、绿色度、财务指标等多层次多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评价。
(三)实施风险管理
对跨国公司风险分析纳入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供应链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紧急状况从而使供应链中断。同时由于风险会随着时间、生产线的变化,材料的变化等生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还应建立长效风险评估体系,每半年对整个供应链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重新制定相关对应措施。
(四)完善供应商评价体系
实现每月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除了对供应商的交付、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外,还应对供应商的环保和健康安全方面进行审核,并要求关键供应商必须获取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对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取消其供应资格;对达到要求但仍有不符合项的供应商,则向该供应商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改善表并规定其限期整改。
五、总结
本文主要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面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分析,主要包含跨国公司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影响因素如何推动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最后指出了对于跨国公司如何克服这些阻碍从而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达到企业和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现状 环境 实施途径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与战略意义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中对资源使用量的急剧扩张,已经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及绿色平衡的失调。因此, 进入20世纪90 年代以来, 大多数国家先后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 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不断出现。由于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到最终消费, 其间经历了很多生产和流通过程, 因而, 绿色战略就不仅是某个工艺、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问题, 它涉及到整个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各项活动,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这个时候便应运而生。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基于供应链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管理, 虽然它也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节约, 但这只是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 并没有充分考虑过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 并没有考虑到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 等等, 因此,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 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 将绿色设计管理、机械制造工艺、评价方法和决策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对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已成为世界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追求内部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问题,同时国内企业生产的非绿色产品在世界贸易市场中屡遭挫折,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大计。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当前国内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较好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模型
绿色供应链管理以信息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支撑, 选择具有绿色优势的企业为核心建立战略联盟, 通过采用详细的环境效益标准, 树立供应链成员的环保意识并采用绿色技术, 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到消费再到回收利用的整个流程中, 资源效率尽可能高, 环境影响尽可能小,供应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建立如图1所示的绿色供应链概念模型, 其中实箭头表示“正品”物流, 虚箭头表示“废品”物流。
在该概念模型中, 绿色供应链分为运作系统和支持系统。运作系统包括从资源投入到最终消费的“正品”物流过程和物品回收及循环利用的“废品”物流过程,其中涉及到的参与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用户以及回收商。支持系统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环保技术、废料处理技术等循环再生系统, 为绿色供应链的成员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
内部物流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毫不奇怪,许多企业已致力于提高内部的物流过程。一些企业加强培养员工的环境意识,使员工关心采购,尤其是包装和内部物流中涉及的环境问题。另外一些企业对他们的采购员进行培训,使采购员摈弃采购严格基于单位价格的谬论,而认识到其他一些问题的重要性,如处理过程和材料的浪费。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气公司把每个员工在内部物流管理中对环境友好的表现作为重要的绩效考评指标,与每位员工的奖金直接挂钩并占相当的比例。正是由于通用电气公司对环境友好的有效实践,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声誉,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最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制造商应当树立新型“双赢”的理念
积极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新型的战略联盟关系,通过新型战略联盟之间的合作,对使用过的包装物进行回收既节约了生产成本,获得商业效益;又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获得环保利益。同时核心企业应为供应商和分销商提供培训或技术支持,因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如制造商)由于其具有的雄厚实力,能够在环保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供应商和分销商的研发经费往往是无法与之匹敌的。制造商必须意识到,在现实社会里,供应商和分销商与自己一样受到严格的环境规则的约束,一旦某一个供应商由于违反了环保法规被迫关闭,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将被迫停止。所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当为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或技术支持,以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环境管理能力,保证供应链的连续运作。
4.强化供应链企业全体人员绿色观念
绿色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全体人员的绿色观念,所以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将“绿色”作为供应链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让每个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为社会和企业所带来的长期回报,让每一个员工通过实践努力,使“绿色”慢慢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树企业“绿色形象”,创企业“绿色品牌”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5.示例
电器产品如家电产品和办公自动化产品等是现代社会中量大面广的消费品。目前, 消费者购买的是电器产品及其包装物的所有权。在电器产品送达消费者处后, 包装物往往被废弃。在电器产品使用阶段完结后, 由于消费者本身没有回收和处置旧电器产品的能力, 因此旧电器产品往往也被废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如包装物使用一次即废弃, 旧电器产品中的有效元件也被废弃, 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负担, 如电器产品的价格中包含了包装物的价格。针对上述情况, 提出电器产品的绿色供应链,见图2。其中包括电器产品制造商、电子元件供应商、印制板制造商、产品外壳制造商、包装物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维修服务商和回收处理商。在整个供应链通道中系统和综合地考虑绿色特性,使电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参考文献:
[1]Thomas Douglas J , Griffin PaulM. Coordinated supp ly chain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Research,1996,94:1~15
[2]L ee Hau et al.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 ly chain:the bullw h ip effect[J].M anagement Science,1997,43(4):546~558
[3]汪应洛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3,11(15):82~87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55-02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思想与形式,涉及到供应链中各环节的信息、物流、资金等整合与规划,强调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终极用户等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以不断优化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凸显,供应链管理的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
1供应链管理现状
1.1传统企业的观念制约
以传统企业发展来看,其职能划分明确,如采购、生产、销售等,以“垂直型”管理职能为主,不容职能交叉。同时,这种“垂直型”管理模式,在企业预算中也有明显体现,通过预算加强对各职能的管理工作,避免随意消耗。但是由于整个企业的运行都处于预算控制中,一味增加利润收入,不断增加库存。这样,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运行的财政负担,不利于流动资金的优化配置。因此,传统企业的运行观念与供应链管理显然不适应,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组织长期处于高水平的聚集状态,不利于供应链的整体发展。
1.2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
一直以来,虽然我国在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化方面不断努力,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1)虽然我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具备物流标准体系,但是标准落实不到位,没能真正发挥作用;(2)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设备缺乏标准化。以国外先进国家的发展状况来看,卡车大小、集装箱尺寸、仓库货架等,均处于标准的配套设置,但是我国各种标准参差不齐;(3)商品信息化规范有待提高。在电子商务运行状态下,供应链管理离不开统一的商品信息,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当前,虽然我国一些单位建立了数据库,但是缺乏统一标准,字段的长度、类型有所不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1.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条码技术。当前我国大多生产企业没有认识到条码技术的重要性,缺乏对条码技术与条码质量的控制,因此在供应链中应用条码信息比较少;(2)EDI技术。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研究EDI技术,并在海关、交通等多个部门进行尝试,但是企业应用EDI技术的实例较少,尤其是EDI应用的法律问题、安全性问题等有待解决;(3)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的应用问题。以我国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来看,一方面缺乏对电子商务的根本认识,很多企业利用网站宣传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并将此与电子商务混为一谈;另一方面物流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商流活动在网络的广泛发展,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因此难以实现转移服务。
1.4 供应链管理人才匮乏
一方面,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供应链管理刚刚起步,再加上涉及到跨部门、跨行业管理,对高新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专业技术人员仍然匮乏,亟需一批既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又具备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流通行业的运行缺乏统一规范,各行业以自己的标准为主,缺乏统一标准,因此不利于物流现代化的发展,也制约了供应链的发展步伐。
2改进建议
2.1积极转变企业发展观念
以我国供应链管理状况来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问题尚不明确,甚至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研究单位、行业协会以及大专院校等,已经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扶持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深入开展供应链管理研究工作,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作用,让企业认识到市场竞争提出的新变化、新要求,积极转入观念,融入到供应链中,与其他更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企业应转变“贪大求全”的传统观念,追求企业发展的实效性、可持续性,为客户提供更多有益产品及服务,获得自身健康、长久发展。
2.2 加快标准化建设
以国外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来看,有关供应链的推广工作,需要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将更多企业组织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利益,应用供应链管理。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政府职能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弱化,而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更不可能由某一政府部门独立实现。以我国发展的形势来看,各个行业协会或者跨行业协会将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供应链的发展与国际惯例更加相符,也利于我国当前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输工具以及物流标识的标准化。虽然在物流标识方面已经有所完善,但是使用情况仍然堪忧。而运输工具标准化的问题则执行力度不足,虽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我国标准的主要行政部门,但是实际标准却由各部门的技术委员会统一制定。例如,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制定条码标准;由中国包装总公司负责
参考文献:
[1]王继永,孙世民,刘召云.我国供应链合作伙伴竞合关系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8,(7).
[2]朱安东,许淑君.供应链信息流管理与市场响应模式分析[J].价值工程,2010,(35).
[3]祈莉丽,季建华.我国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4).
[4]李辉,李向阳,孙洁.供应链伙伴关系诊断管理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熊,2007,(10).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绿色采购 绿色生产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竞争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环境生态意识融入供应链管理之中,促使供应链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全面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者对返回物流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制造商如何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合理回收利用产品和包装物,以达到成本最低、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目的。后来的学者采用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把企业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到供应链的研究中,用生态评估工具来评估整个供应链的环境影响。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供应链”概念。在Hart的文献中作者分析了企业价值链对整个环境的影响。1999年,Beamon设计了考虑环境因素在内的供应链模型。Hock研究了供应链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生态平衡问题。绿色供应链理论是环境科学与供应链的学科交叉。由于供应链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所以绿色供应链至今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定义。这里参照供应链比较常用的提法和绿色竞争力的定义,可以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竞争力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通过链中各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以较高的资源效率来实现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并使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企业同时能否具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降低环境污染、节约有效资源的能力是对绿色供应链绩效的综合评价。
具体实践的主要有欧美一些大公司,如惠普(HP)、IBM、通用汽车(GM)、宝洁、耐克等许多企业都实施了某种形式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方式。其中,通用汽车还被美国环保局(EPA)认定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标兵企业。
二、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
1.传统供应链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基于供应链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管理, 虽然它也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节约, 但这只是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 并没有充分考虑过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 并没有考虑到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 等等, 因此,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传统的供应链往往是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供应链起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终止于用户,是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图1描述了传统供应链的结构:
图1 传统的供应链
传统的供应链的设计、建模和分析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2.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把“绿色”理念融入到传统供应链当中,能够实现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双重目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把传统的供应链进行扩展,考虑了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短期及长期的影响。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通过充分利用具有绿色优势的外部企业资源,并与具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使各企业分别集中精力去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绿色制造核心能力和业务。绿色供应链的提出使得企业从传统的单纯靠技术解决环境问题转化到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全面环境管理,这不仅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效益。例如,通过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了环境因素,避免了未来环境治理成本。
图2就是扩展后的供应链,它包含了传统供应链的所有的元素,但是增加了包括产品及包装回收、再利用和回收处理商的半闭合链条,其中“W”表示废弃物。可以看出,绿色供应链中的物流不仅是普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终产品,更是一种“绿色”的物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当报废产品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以再使用,或可作为原材料重复利用时,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从摇篮到再现”(cradle-to-reincarnation)。如经处理后可继续使用的产品可重新销售,拆卸后可重新使用的零部件可回到制造厂,可重新回炉的报废零部件可作为原材料使用。
图2 传统供应链的扩展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及措施
1.绿色采购
供应端是供应链的上游,供应端的绿色化能极大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环境效应。采购对环境友好实践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与供应商的良好沟通,企业根据绿色制造工程的需要向供货方提出要求,选择环保材料作原料,一方面尽量降低材料的使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帮助供应商一起解决环境问题,努力做到需求方、顾客、环境的“三赢”。
2.绿色生产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方案不一样,物料和能源的消耗将不一样,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绿色生产就是要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尽量规划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要求生产过程所有活动均按ISO14000 标准生产,它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产效率,减少或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绿色生产过程要求供应链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减少污染,对于生产过程,绿色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少和降低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3.绿色物流
物流过程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体的说,绿色物流就是在输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装和装卸过程中注重生态效应。做好企业外部、内部物流管理,把物流管理中的环境友好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绿色消费引导
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主要包括如: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的产品。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的消费,因此,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必须了解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态度,并且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加用户对其产品的忠诚度。
5.绿色回收
绿色回收是生态消费的最后环节。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若不回收处理,将造成资源浪费并导致环境污染。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案,各种方案的处理成本和回收价值并不相同,绿色产品回收就是考虑产品及零部件的回收处理成本与回收价值,以最少的成本代价,获得最高的回收价值。
6.技术支持
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获取优势的基础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同时要紧随技术的发展,加强企业应用和集成技术的能力。这方面的技术比如:物流过程自动化、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而建立绿色供应链还需要特别的环保技术作支持。把先进技术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企业还应该重视管理咨询的作用,寻求相应的咨询管理专家的支持,对企业领导、员工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率。
总之,绿色供应链在传统供应链基础上考虑环境的因素,通过再造供应链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的。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转向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是国际供应链研究和实施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敏赵彦罗晶:浅议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业绩评价[J].物流科技,第28卷114期
[2]贺艳许云:我国企业绿色经营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2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住宅产业;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77-03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北京市住宅产业发展研究”(批准号:06BFJG096)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玲,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资源产业经济。(北京100083)
随着环境问题的备受瞩目,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产生,因其考虑了供应链中各环节的环境问题,旨在以较低的资源效率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得到了广泛认同。我国的住宅建设正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而一栋建筑从建造到投入使用,都在不断地消耗能源,排放出各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据统计,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近40%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经过粗略的估算,其中的2/3―3/4可通过正确的、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因此,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来优化住宅开发的供应链,对于节省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
至今,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综观前人的观点参照供应链管理的定义,笔者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表述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回收的全过程,其内容涉及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供应过程、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的方面。
二、住宅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一)住宅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
我国住宅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展商、建筑商、材料及部品供应商、勘察设计单位、中介机构等)普遍规模不大,长期处于“小、散、乱”、各自为战的状态,很难向用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个性化产品。企业在粗放型的低水平上激烈竞争,由此就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质量问题。
由于我国住宅建设落后的技术和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资源消耗高、循环利用率低,因此,较国际先进水平要耗费更多的自然资源。从资源、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传统住宅建设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砖瓦沙石、水泥、木材、钢材、玻璃等材料,而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又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住宅建设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是巨大的,住宅的使用对环境的负荷也是相当大的。由于我国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差,供暖效率低,采暖地区能耗为相同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60%,城市污水的回用率是发达国家的25%。这些无不影响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落后的住宅生产方式与技术所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建筑用能产生的气体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25%。北方城市冬季由于燃煤导致空气污染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高标准的2―5倍。目前毛坯房的供应方式还未改变,家家户户自行装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质量隐患、环境污染等。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15年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住宅刻不容缓。
(二)住宅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可靠保证
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可以获得以下收益:
1.进入市场:由于对环保的严格要求,不达标的企业可能会被排除在市场之外,通过绿色供应链,可以有效通过“绿色壁垒”。
2.减少被处罚的风险:确保企业自身和其供应商符合环保法规要求,从而避免因违反环保法规而遭受的罚款、公司形象损伤、供货中断等后果;如果在环保法律颁布之前采取措施,还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3.优势的供应链:供应链上游的绿色成就可以在供应链后续过程中放大,使整个供应链得到优化,从而构建成优势的供应链,取得竞争优势。
4.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减少材料的过量和过期以及相关的维护保养费用;促进材料的回收利用;消除“扰民”带来的副作用;从源头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产出量,从而降低相关的处置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5.提高顾客价值:在环保方面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有利于增强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同时与供应商在环境改善方面的合作可以增进产品的质量或功能,提高顾客价值,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拓展市场。
6.改善公共关系:在环境改善方面与供应商合作可以提升公司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增进与政府部门、环保部门等管理当局以及媒体的关系,减少被检查频率,缩短审批时间。
7.易于获得保险:保险业是第一个把全球气候变化与对商业活动的影响直接结合起来的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更易获得保险,且能够降低所需费用。
8.易于获得低成本资金:拥有环境管理体系会使组织更加容易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这最终会成为投资的一个条件,国外许多银行对贷款申请人建立环境档案。
9.改进与职工的关系:绿色供应链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改进,也包括对企业自身环境的改进,通过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对职工素质的提高以及清晰的流程可以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三、构建住宅产业绿色供应链
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住宅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原材料及设备/部品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主要成员,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土地获取、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建材生产、销售、物业管理六个环节,完成住宅开发的整个流程。在住宅产业供应链中,住宅开发企业掌握着土地资源,并直接面对市场,也最有可能引导市场,是连接需求与供给的纽带,故住宅开发企业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见下图)
四、住宅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住宅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内容虽然很多,但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住宅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流程研究
实施思路是先对整个住宅产业供应链进行绩效评价分析。全力找出其中最容易污染环境、最容易产生能源和资源浪费的环节,对其予以绿色化的改进。
1.供应链中规划设计管理。住宅的开发过程中,设计环
节对建材供应、施工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都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可把住宅设计首先作为整个住宅产业绿色供应链中最薄弱、最关键的一环来进行强化。针对目前我国住宅的“四耗”问题,住宅的绿色设计应努力做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即合理控制住宅体形,改进建筑结构形式,增加可使用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
2.供应链中建材生产和施工环节产业化。我国目前住宅消费已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市场需求旺盛,住宅产业正处在增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通过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住宅产业可以借鉴利用制造业的规模优势改善供应链结构,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通过住宅产业化使得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基于互联网的集中采购减少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成为可能,同时提高住宅的质量和功能,提高住宅建设的劳动生产率,缩短建设周期,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会大大减少资源浪费,并通过规模效益降低造价,大大提升住宅的性能价格比。
我国进行的住宅产业化,首先根据住宅建筑的居住水平、环境条件,从住宅构配件、部品生产工业化的角度制定现实的建筑结构标准,再根据此标准进行设计,确定标准化、系列化的构配件和制品。在具体实施时按照相反的方向,用标准化、系列化的构配件、制品去组合出风格各异的住宅。因此,在构配件制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装配化的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是今后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主要技术途径。这种途径的出发点就是在适当考虑住宅建筑多样化的前提下实现标准化和产业化。按照这种途径发展,首先是设计环节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构配件、部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进而实现住宅产业化。
3.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现在装修市场管理不健全、企业的诚信度低、自律水平差、装修质量粗糙、用材污染环境,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使得住宅装修工程投诉居高不下,影响了行业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健康。因此,加强住宅装修业的管理,建立生产和产品的诚信体系和环保安全体系,改变传统的装修方式已刻不容缓。用住宅装修一体化(全装修)来取代离散化的装修,无疑是一种革新,其本质是用科技密集型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粗放的手工业生产,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住宅装修的档次和品质。全装修住宅具有鲜明的产业化特征,它不但打破了陈旧的装修体制,更重要的是将住宅产业引向集约化建设的轨道,是一次质的飞跃。
(二)基于核心z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研究
住宅产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住宅产品的绿色设计,建材的绿色供应,产品的绿色施工制造以及绿色营销的集成统一,只有做到上、下游企业一盘棋,方能使住宅产业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组织在节能环保的共同目标指引下形成一个绿色的有机整体。
1.核心企业谨慎选择供应链成员。核心企业领头的供应链向上联系供应商向下联系销售商,不仅自身制定并严格实施环境管理标准,其下游厂商及最终用户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环境管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绿色性。所以,在绿色供应链构建过程中,核心企业对合作伙伴的评估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考虑其生产能力、生产成木、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和信誊等传统因素,还应采取适当的绿色指标体系对潜在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综合评价,目前供应商评价的主要标准包括:环境报告的公开披露;一级供应商的环境行为评价;有害物质和废弃物排放;禁用物质的使用;IS014001认证;清洁生产实施情况;资源使用效率;产品和包装的环境友好性等。同时,核心企业还必须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管理,了解其环保执行情况,将环保质量监督与合作厂商资格认证结合起来,把环境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2.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这也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或联盟可以有效地分享技术与信息,分担环境改善的成本和风险,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提高顾客价值和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环境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企业可以向其供应商提出环境要求,供应商也可以对其顾客施加压力。在环境问题上,供应链上各企业越合作,效率就越高。住宅开发企业作为主导企业或“盟主”应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组成的有时限性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应链,形成“动态联盟”,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虚拟企业的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或“同步制造”,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
(三)住宅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支撑技术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当今世界进入了网络世界的前沿。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实施的一个必要工具和手段。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大量削减成本和改善服务的机会。Intranet联结各个部门分散的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Extranet则提供企业群信息集成途径,实现供应链上信息共享,而Internet使供应链管理摆脱地域限制,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