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企市值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企市值管理范文1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 问题 对策
知识经济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和影响空前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构成新的生产要素体系,不仅能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而且通过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使以智力为主的劳动力逐步替代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
当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以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促进良性竞争环境形成,带动企业向健康而有活力的方向发展,吸引并留住大批人才,最终带来其综合竞争力的极大提高为目的。其特点是注重企业知识的共享性和创新性,重视企业人才、企业创新、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将知识和信息作为企业战略资源等。但众多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成效不尽如人意。
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少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有效互化
所谓显性知识,即可以通过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存在于书本、计算机数据库及CD-ROM等介质中。隐性知识,也称隐含经验类知识,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修炼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也难以传播。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是个人和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员工的隐性知识必须要得到显化,要能够存储在数据库中,要能够转移给另外的员工;而数据库中的显性知识要能够被员工所学习,转化为他们的自身技能,成为他们的隐性知识。只有这样,知识在企业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才能发挥知识自身的最大价值。
缺少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
由于知识已成为与劳动、资本相并列的要素,同时,知识管理也是一个复杂而繁重的工作,为了有效运营知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知识管理工作包含多个方面,仅仅在知识管理中增设一个CKO,对知识管理进行总体负责,显然是不够的。知识管理工作不能由一个人包办,应有一个专门知识管理机构进行管理。CKO应是这个机构的主管而不是包办,知识管理机构中应设立知识经理、知识工程师及知识产权主任等,并配置高素质的财会人员、技术人员及法律人员。由这些专业人员辅助CKO进行知识管理才能确保CKO的工作成效。
缺少明确的职位知识需求
企业作为从事特定经济业务的单位,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产业中的技能、技艺及管理艺术等。企业应根据其经济业务、市场竞争状况及今后发展方向等确定自身需要的某一经济业务,及与具体场景有关的知识类别、数量、深度及质量等。对每一个职位都应该明确这个职位所需要的技能,并对其类别、数量、深度及质量等做出具体的说明。员工在这个职位上就能够就这个职位的知识需求做出系统的判断,能够及时补充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不足,同时避免对不必要知识的过多的涉猎,避免对知识的过深要求。这样就可以节约公司的大量时间和资源。
缺少知识的资本化营运
知识是有共享性的。它与其他的企业资产不同,知识不具有独占性,即把你的知识传送给别人后,你还拥有这种知识;甚至通过互动,你的知识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知识的非消耗性与知识的共享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会由于有更多人享用而减少和消失。企业可将知识(主要指可表述的知识)视为是企业的一种资产,可直接视为资本进行运营。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不同,其他企业资源在共享中有着现在的竞争性和冲突性,在引进与让渡的过程中必将对其中一方有一定的资源上的损失。而企业在对知识进行资本化运营的过程中,对双方的资源都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缺少对员工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现、发明的数量呈现加速递增的趋势,且应用周期越来越短,机器设备、产品和技术的陈旧周期也越来越短。培训不光是教育员工如何去工作,同时更要教育员工如何去自主学习,如何去对知识进行共享,如何去对知识进行传播,如何去进行知识的创新,培训要达到培养创造知识型员工的目的。而在一些企业的培训计划之中,对于自主学习、知识共享、传播和创新的培训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培训,这不利于知识管理的进一步深化。
企业知识管理的应对策略
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Nonaka提出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为群化,也叫社会化:通过观察和对话交流,个人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取新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为外化:通过讨论和文件编辑将知识转化为明确具体的形式。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为融合:组合各种不同形式的显性知识,如文件或者数据库中的知识。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为内化:比如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将个人在文件中得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切身经验。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技术实现有效转化。
外化技术 外化首先包括一个强大的搜索、过滤与集成工具,从组织的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中捕获对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用的各种知识;其次是外部贮藏库,它把搜索工具搜索到的知识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他们并存储下来 ;再次是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它对贮存的知识进行分类,并能识别出各信息源之间的相似之处。基于此,可用聚类的方法找出公司知识库中各类知识,构建隐含的关系或联系。外化的最终作用是通过内化或中介让寻求者能够得到所搜集的知识。
内化技术 外化是从组织外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对本企业有用的知识,发现组织内部存在的各种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并进行集成以利于传播。内化则是设法发现与特定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在内化过程中,通过过滤来发现企业知识库中与知识寻求者相关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呈现给知识需求者。
中介技术 内化过程强调明确、固定的知识的传送,而中介针对的是那些无法编码存储于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它将知识寻求者和最佳知识源相匹配。通过追溯个体的经历和兴趣,中介能把需要研究某一课题的任何在这一领域中有经验的人联系起来。
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
公司可以成立一个知识管理部。知识管理部总体负责公司的全部的知识管理活动,由公司任命专职的CKO对于知识管理进行领导,直接向公司CEO负责。知识管理机构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的知识管理人员。
第一层次的人员并不直接属于知识管理部,他们主要包括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同时也包括公司的工人和管理人员。他们会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创造知识,如研发人员会有技术专利,工人有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有管理经验等。他们应将他们的知识进行知觉的贮存和传播。
第二层次的人员是知识管理部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公司产生的全部知识,他们要对公司的全部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和输入数据库。这些人员对知识具备理解深刻,对公司需要什么知识和不需要什么知识应了如指掌;同时,还要求他们能够对知识进行提炼,这就是知识在隐性和显性中的转化,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要求于其工作的知识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所以这些人员可以是兼职的,可以由研发人员中的高级工程师、工人中的高级技师及管理人员中的高级经理等兼任。
第三层次的人员是知识管理部的专职人员,即知识项目经理。他们针对知识管理中的各个不同方面,如了解企业内外环境、企业本身和企业员工知识需求,组织、监督企业知识库和内部网的建设与运作,确保企业知识库和内部网设施及其支持工具的正常运行;领导、组织知识集成与创新管理;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对知识员工的管理等,对这些具体的工作进行组织管理。要求他们对他们所管理的方面有着专门的知识,并能够在CKO的统一领导下与其他方面的主管进行及时的沟通,做好公司的知识管理工作。
第四层次即公司CKO,他是知识管理的主管,总体负责公司知识管理工作。同时,企业还可建立智慧团,把企业中掌握重要知识的职工挑选出来,组成企业的智慧团(或称之为专家组)。专家组的成员不一定全是企业的在职人员,也可以是企业的退休人员、社区消费者,甚至是具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家属等。将专家组成员的个人档案登记在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这些人作为企业的决策顾问,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智力援助。
明确各职位的知识需求
要明确各职位的知识需求,一是要盘点企业的知识。知识总是附着在某一载体上的。要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盘点企业拥有的知识如人才、资料库等,弄清企业的知识家底。知识盘点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和资料库,根据知识盘点情况,知识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知识分布情况就一目了然,并能知道企业还有什么知识的潜力可资利用,还缺什么样的知识。同时,通过知识盘点企业可建立知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更好地促进知识资源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共享,并据此制订企业的知识培训规划。二是要明确各职位的知识需求。通过企业的知识盘点,知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企业的知识分布情况,明确企业的各个职位的知识需求情况。
知识资本的有效运营
对公司中的知识资本,如专利、商标、版权、技术诀窍及商业诀窍等进行有效管理与运营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其中,企业可以抽出专门资金用于向外购买其他公司专利技术,这样可以节约开发资金和开发时间双重资本,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可以购买现成的市场信息,争取尽早把握商机。企业的技术在国内有着领先水平,企业可以将自身的技术进行有条件地让渡,可以将资金、技术或是股权等作为条件转让技术。将资金作为转让条件可增加公司收入,加速公司发展;以技术作为转让条件可以在技术层面上优势互补,增加竞争力;以股权作为转让条件可以扩大公司规模,若是国外公司还有利于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更完善的培训
企业应制订一个针对自身企业的知识培训计划。制订企业的知识培训计划需要根据企业知识盘点。知识盘点能够比较容易发现企业的薄弱环节和人才不足的问题。盘点中所发现问题,如企业职工掌握了哪方面知识及他们希望朝什么方向发展等,都显示得十分清楚;同时,企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知识的员工等问题也十分明了。这就需要通过从外部引进知识进行教育培训,把企业员工培养成知识员工,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极为必要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对知识积累和应用管理能够更好地使企业运用企业人才资源的集体智慧,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激励员工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到集体的智慧中,形成知识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员工的知识优势结合在一起时,就可以使企业对外部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正确地推测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1.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国企市值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国际化
引言
如今,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创新水平毋庸置疑是企业国际化最重要、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之一,也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近几年,一些科技创新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碰壁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各自领域创新水平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却无法顺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化业务。导致企业生存问题的原因不再是类似之前的经验不足、产品印象等简单原因,更多受制于人的是企业创新水平和相关法律和制度问题。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创新和专利法问题在美国屡遭337调查。随着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知识产权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限制企业在海外市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将知识产权管理(IPM)与企业战略管理相联系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探讨,可以为企业更好的国际化生存提供部分理论支持。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综述
虽然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定义虽然表述形式不统一,但是内容均围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作用展开。学者冯晓青早些时候就从管理角度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这一概念,借鉴了管理学的基本原则,把知识产权管理作为组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和程序,从而实现既定管理的目标。赵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主体、管理、管理目的三个方面对概念进行完善,明确指出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是满足企业战略目标、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定义IPM管理是企业有关部门(或者人员)围绕上述目标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维护、运用和保护进行的一系列企业管理活动(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陈清爽、蒋丽梅从竞争力角度提出了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IPM的概念性模型,二位学者认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分为两部分:基础管理和辅助管理。其中基础管理包括知识产权导航、知识产权创造与维护、知识产权战略运用三个部分,辅助管理的作用是为基础管理宏观指导和保驾护航。因此,通过回顾和整理学者过往的研究,在本文中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划分成四个维度,知识产权的创造(IPCreation)、知识产权的运营(IPOpera-tion)、知识产权的保护(IPProtection)、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IPStrategicmanagement)。知识产权的创造(Creation)。知识产权的创造途径有很多,除了常见的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或委托研发等直接途径,还包括知识产权的购买、知识产权的许可授权、收购并购等能够间接获取到企业发展或业务活动所需的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的运营(Operation)。已经有学者指出要想提高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要先完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能力。如果企业的知识产权只停留在创造层面是无法直接增加企业利润的,而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是可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成果与企业实际生产成果之间的转化效率的途径,能够帮助企业将知识产权从权益转化为最大化的价值和利润。知识产权的保护(Protection)。对于企业而言,一是防止自身知识产权被侵犯;二是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最核心的工作是需要掌握企业所拥有或者即将拥有的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战略、业务发展或具体经营活动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保护的主要工作是要对企业知识产权定期进行评估,不仅要对知识产权现状形成明确的认识,还要清楚各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作用,为之后的知识产权创造提供正确的方针、为知识产权运营提供精准决策、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行动依据。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Strategic)。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是为了促进企业经营活动与知识产权管理活动深度融合所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及系统性谋划,可为知识产权其他管理实践提供制度保障。正因为许多企业正在开发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保护其知识产权,因此企业需要将其知识产权战略与未来的业务战略保持一致。但是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战略工作并未得到重视,进而导致企业其他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足。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现状
在国际商务研究中,有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发展中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层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和国际化的积极影响。比如石丽静的研究表明地区的知识保护水平越高,增强创新能力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越大。近几年相关研究也逐渐下沉到企业层面并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概念框架,但是主要是基于调查、访谈的规范性研究。邓翠薇、陈家宏对四川省21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后发现仍旧在创造、运营和保护几个方面存在不足,并对于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出建议。学者陈学文在对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中发现与知识产权有关管理与服务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已有研究从宏观层面验证了母国和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有着积极影响。可见现有研究集中在从地区和国家层面阐述知识产权对于保护企业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作用,或是通过企业访谈来剖析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现有实施情况和不足,较少研究会从企业层面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一环,探讨其对于企业战略目标或者绩效的影响。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也许对于企业生存合法性的重建提供了一条思路。
3企业国际化生存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从资源角度考虑,知识产权的创造是企业的创新水平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过程管理,知识产权运营是将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直接经济效益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转化为创新成果、不转化为企业的合法性资产是为无法为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发挥其作用的,而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营正是连接创新与产权和绩效的桥梁。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权益,为企业塑造良性科学的企业创新氛围,进而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创新效率。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管理从顶层设计上决定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良好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效益。尤其是对于一些知识产权敏感的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可以促进一些新产品的出口绩效。从制度角度考虑,尤其是在贸易摩擦为主导的逆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拥有完善的海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在不确定的国外市场环境中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企业竞争力的合法性和准入性,而且海外专利布局是企业在东道国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武器,能够降低企业在海外发展中遭遇创新成果侵权风险,进而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此外尊重创新成果的企业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企业形象信息,有利于企业在当地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的提升。
国企市值管理范文3
关键词:海上搜救 志愿者 管理 建议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规不健全,组织管理不完善,公众认可度不高,使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搜救志愿服务难以可持续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海上搜救志愿者早已成为国家海上搜救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是其典范之一。作者在对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的建议。
一、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管理及其意义
海上搜救志愿者不仅可以节约日益庞大的经费开支,实现科学的海上的搜救体系,同时解决专业队伍无法覆盖全部海域的情况,是世界各国海上搜救力量建设大势所趋。但海上搜救志愿活动风险大、涉及面广、专业素质要求高等特性,决定了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难度大、管理内容复杂。志愿者管理是影响志愿者在志愿者服务中的价值观、责任感、态度、技能和行为的理念和文化、政策和制度。科学、有效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可激励志愿者、调动其积极性、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正常运行,获得最大的服务成效,从而促进志愿者队伍及搜救志愿服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分析
1.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现状
在英国的大搜救管理模式中,英国运输部所属海事和海岸警备署(MCA)——皇家海岸警备队(HMCG)设立的海上搜救协调中心(MRCC)负责海上搜救组织和协调工作。海上搜寻救助力量包括海岸警卫署、军队等政府力量,以及民用直升机、皇家救生艇协会(以下简称RNLI)、皇家救生协会(RLSS)等民间力量。英国海上搜救任务90%由社会力量完成,其中海上人命救助主要依靠RNLI负责实施。
RNLI成立于1824年,是独立的慈善机构和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协会在全英国设有236个救生艇分站,实现英国沿海水域待命救助艇有效覆盖。目前,协会共有超过4 600多名志愿者救生艇船员和3 000多名岸基支持志愿者,协会负责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并达到严格的服务标准。协会所有运行费用均来自于社会捐助。下文以RNLI为代表,对英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2.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分析
第一,组织管理。RNLI实施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接受咨询委员会和基金会的监督,日常运行管理由总部统一管理236个救生艇分站。救生艇分站不按行政区设置,而是按战略位置设置。各救生艇站接受当地MRCC的协调,当地政府根据需要协助,但不干预救助行动。由于管理关系顺畅、运行服务标准统一,该组织可以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救助能力、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营运成效。该组织建立了完备的管理机制,对志愿者的权责、服务标准、招募和培训、行为举止、健康和卫生、沟通协作、福利救济、矛盾调解、媒体应对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指导和规范。
第二,设备设施配备。RNLI致力于为搜救志愿者提供最先进的救生设备和个人装备,以保障志愿活动有效进行及志愿者自身安全。个人装备方面,每个志愿者根据其职责需要相应地配备符合高性能标准的全天候救生船员、近岸救生船员或救生员全套装备。救生设备方面,RNLI目前共配备了5个等级的全天候救生艇、5个等级的近岸救生艇和1个等级的气垫船,以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任务的需要。RNLI所有装备和救生艇均由自己的设计团队根据实际救助需要研究设计,并与制造商合作生产,确保融入最新的技术,达到最坚固、最佳性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志愿者的目的。2012年5月下水的Shonnon级喷水推进救生艇,代表了世界上同级别救生艇的最高设计和制造水平。
第三,人员培训。RNLI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培训是使普通志愿者成为合格的救助人员的关键环节。RNLI设计和实施了实用技能培训计划(Competence-based training),确保所有志愿者接受适宜其任务职责的培训,并达到适当的标准。该计划包含46个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的培训科目。每一个志愿者被招募后将经历一个为期12个月的见习期,分阶段在各救生艇站、RNLI学院接受涵盖人员职责、设备使用维护、个人求生和消防能力,以及模拟救助实操等科目的培训和训练,并在完成每个科目或重要的节点接受评估考核。见习期结束后,最终考核合格的,将作为基本救助人员参与救助行动。随着服务经历的不断丰富,志愿者可通过完成更高级别的培训科目,并承担更多的责任。该培训计划以其高度实用性和有效性,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曾两度获得英国国家培训奖。
第四,人员保障。RNLI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来补偿志愿者在无偿参与救助服务时产生的额外损失,以及在伤亡情况下能得到充分的赔偿和救济。志愿者费用报销系统可报销志愿者因参与救助行动而实际产生的花费;个人伤害酌付计划允许志愿者在参与救助行动或训练期间受到伤害而产生收入损失、相关花费甚至生命损失时申请赔偿和救济;志愿救生船员救济基金作为一个独立的慈善基金,旨在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志愿者及他们的家庭。此外,RNLI还投保了雇佣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搜救活动可能产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协会和活动的正常、持续运行。
第五,评价和激励。英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政府、社会及其组织内部通过授予各种荣誉来表示赞誉和激励。乔治勋章(GC)是英国政府授予民间人士的最高奖项,RNLI历史上多人获此殊荣。英国帝国奖章(BEM)是英国女王奖励突出民间或军事服务的重大奖项,2012年度共有6名RNLI搜救志愿者、职员获此嘉奖。RNLI自身内部也运行一个成熟的奖励体系,奖励为该组织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志愿者,包括金质、银质、铜质奖章和荣誉奖章等。RNLI历史上曾有一名叫亨利·布洛格的被称为“最伟大的救生艇船员”的志愿者,在其53年的志愿服务期间,共救助了873条生命,因其壮举被授予乔治勋章、帝国奖章各一次,RNLI金质奖章3次和银质奖章4次,为后来的海上搜救志愿者树立了榜样。
第六,公共宣传。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公共宣传是RNLI传播志愿者价值和获得充足资金的重要手段。RNLI的公共宣传方式包括:一是全透明,在RNLI总部及各分站网站上将相关的管理、活动信息全面、及时,以获得公众支持;二是走出去,通过派出志愿者参与各种水上赛事或重大社会活动,帮助贫穷落后国家发展水上人命救助事业等,以塑造良好的形象;三是引进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救助文化、志愿者节日、救助体验等活动,邀请知名人士代言,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四是博感情,将现场救助的音视频资料在YOUTUBE、FACEBOOK等大型媒体,邀请志愿者或被救助者讲述海上搜救志愿服务的壮举,激发公众共鸣;五是密切互动,从总部到每一个分站均设新闻官,定时救助新闻,并与社会媒体保持紧密互动。RNLI的公共宣传卓有成效,近年来获得的捐赠资金均超过其运营费用,志愿者队伍也逐年发展壮大。
三、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现状和问题
1.队伍建设和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08年11月中央文明委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者队伍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指导。近年来,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强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完善海上搜救应急反应体系工作的重点内容。2008年9月,全国首支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在浙江温州苍南县成立;2011年5月,我国内河首支搜救志愿者队伍湖北荆州市水上搜救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目前,全国沿海、主要河域地区都先后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海(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组织和管理形式多样,或作为当地志愿者机构的分支,或挂靠共青团组织,或隶属行业协会;在经费保障上,或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或依靠社会捐助,或完全自筹经费;在运行管理上,基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刚性的运作程序。
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我国在志愿者服务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迄今为止,除了团中央出台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外,还没有全国性的志愿者服务的法律法规,志愿者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最终导致缺乏持续有效管理,甚至许多志愿者队伍仅有形式,未能发挥实质性作用。第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总体来看,由于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和配套措施。具体来看,志愿者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以及针对个人损失和伤害的补偿、补助措施,难以保障志愿者活动的正常运行。第三,缺乏有效的培训体系。目前,我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还缺乏系统的培训,缺乏培训项目规划、培训设施设备。第四,缺乏专业的装备配备。目前我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主要作为辅助角色,协助专业救助人员、其他社会力量完成搜救任务,或部分利用自有设施设备参与救助。由于经费的限制和制度的缺失,还未能为志愿者配备救生设备和个人装备。第五,宣传激励不足。我国海上搜救志愿组织缺乏主动宣传意识,缺少有效的宣传手段,导致社会认识度不高、参与意愿不强,从根本上影响了海上搜救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的建议
虽然中英两国的国情差异较大,但英国一些先进的搜救志愿者管理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分析和对比,结合我国国情,对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促进立法,加强组织管理。各级海上搜救中心、救助机构应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有条件的省、市或地区可先期推动地方性立法,明确志愿者职责,保护志愿者的权利,规范志愿者管理,为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由于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特殊性,建议成立专门的中国海上搜救志愿者协会,统一组织和指导全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的管理工作,理顺志愿者管理关系,制定统一搜救志愿者管理标准,提高志愿者管理成效。
第二,完善志愿者工作程序和标准。从英国的经验来看,科学的方法、人性化的管理是保证志愿者组织有效运行的基础。应制定全国性的志愿者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至少涵盖志愿者的权责、服务标准、日常管理、培训发展、使用管理、沟通协作、矛盾调解等方面。在遵循统一的标准前提下,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细化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指南。
第三,建立科学的志愿者培训体系。从英国的志愿者管理经验来看,其志愿者90%来自非专业背景,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是保证志愿者适任的关键环节。我国志愿者组织应高度重视志愿者培训工作,全面、科学分析海上搜救活动的实际需要,充分评估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参与者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遵循最实用、最高效、易操作的原则,科学设计志愿者培训项目,并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加大志愿者培训方面的投入,配备必要的培训设施设备,建立专门的志愿者综合培训机构,或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集中培训、属地强化、实践提升相结合的培训体系。
第四,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救济制度。充分的保障和救济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基本需求,在海上搜救活动风险较高、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完善的保障和救济制度尤其重要。搜救志愿者组织应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结合现有的海上搜救奖励、见义勇为管理等相关管理机制,努力推动适用海上搜救活动的商业化保险途径,推进建立社会保障、公共保障、组织保障和个人保障“四位一体”的保障和救济体系,以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第五,经费保障和设施配备。海上搜救服务涉及设备装备的购置和维护,以及人员培训、日常运行等费用,尤其是救助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巨大。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先期可通过争取国家和地方搜救专项资金,以及红十字会资金支持,发动社会捐赠,开展部分有偿服务,或有限的经营活动来筹措。随着社会意识的提高和社会捐赠的增加,可逐渐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并最终实现独立运转。救助设施的配备应遵循首先保障个人装备、逐步购置救生装备,到全面配备的发展途径。组织规模的发展、设备的配备都应依“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原则,切忌盲目扩充,避免因经费来源不稳定的情况导致服务难以为继的情况。
第六,重视和强化宣传工作。搜救组织应高度重视宣传的作用,加大搜救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创新手段和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的媒体作用,组织和参与各种公众和社会活动,应用“明星效应”的影响,加强志愿者与社会公众的互动,鼓励社会公众体验活动,构建立体宣传网络,营造志愿者无处不在、随时备援的氛围,以传播志愿者价值、激发公共危机意识、提升服务形象,促进海上搜救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凯然.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J].中国海事, 2010(8).
[2] 徐雯梅.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及建议[J]. 水运管理, 2009(8).
[3] 英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军事经济研究, 2006(10).
国企市值管理范文4
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特色
职业教育在德国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职业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高中为界,一部分被称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另一部分则称为高中后职业教育。实践表明,德国职业教育的辉煌成就与其完备而科学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组织和实施职业教育主办方的职权分配进行了法律化的具体规定,在联邦、州以及地区等层级上设置了科学而完备的管理机构。同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科学完备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定办法,这些共同构成了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部内容。
职业教育的职权分配 德国《基本法》对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联邦各州在所辖区域内拥有对全部文化事业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力,这其中就包括组织和发展教育的权力。因此,从总体上看,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州所辖区域内,所有学校均属于该州的国家设施。作为基本教育形式之一的职业教育,其举办与发展均由所在州按照《州学校法》的相关规定具体管理;二是校外特别是企业形式职业教育,其管理职权则不属于所在州,联邦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按照《联邦职业教育法》,对手工企业则按照《手工业条例》))的规定来进行管理。
经过多年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具体包括:1965年颁布的《手工业条例》、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和《联邦劳动促进法》、1972年颁布的《企业宪法》以及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等。2005年4月1日,德国联邦政府将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和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进行合并,并且对其进行修订,最终颁布并实施我们今天看到的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均有对职业教育职权如何分配的规定与安排,这些共同构成了德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坚实屏障。
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 目前,德国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级,分别为联邦、州、地区。在联邦一级,负责对职业教育进行管理的机构主要有联邦教育研究部和相关的联邦专业部。具体如,联邦经济与劳动部主要承担着对全国职业教育进行教育立法与协调的任务。而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则主要负责协助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解决有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问题。
而在地区一级,负责职业教育管理的主要是各类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包括工商行业协会、手工业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德国地区一级职业教育进行自我管理的最为重要的组织体系。就职责而言,行业协会承担着教育企业资质认定、教育合同审查管理、结业考试组织实施、教育期限修订审批以及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决策机构,对各类教育纠纷进行调解仲裁,制定并颁布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类规章制度的任务。
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 依据联邦职业教育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企业共同承担,各自负责职权范围内的教育经费筹措工作,各类职业教育学校的经费则来源于所在地方与州政府。具体来讲,职业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主要由州政府来承担,而学校教室、宿舍的建设与维修管理费用以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等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此外,还有一类非常特别的企业职业教育,这类职业教育的全部经费完全由所在企业独立承担。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考核评定办法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也体现出企业与职业学校既分工又合作的特点。就企业培训而言,主要是按照联邦教育科学部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部共同制定颁布的职业教育培训条例来进行,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则由所在州文化教育部来制定。
在企业培训内容方面,德国经济部公布了经国家认可的93个大类的培训职业中的371个职业,与各专业相关联的各专业部则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了专门的职业培训条例。这些培训条例的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育教学考核评定办法等,制定出条例之后各专业部会会同联邦教育科学部对其进行统一的颁布与实施。
德国职业教育考核评定工作则由各行业协会负责。对学生进行的考核从时间段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期中考核与结业考核两类;从考核内容与形式上分则可以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类。顺利通过行业协会考核评定的学生就可以如期获得经联邦政府承认的岗位资格从业证书,从而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技工的基本条件。
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汲取经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索产学一体化办学模式 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双元制”(或称之为“双轨制”)是其最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在这一教育模式中,企业与职业学校各占“一元”,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从实践来看,这种办学模式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通过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结合点,搭建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桥梁以及校企合作的广阔平台。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促使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创造各种条件来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此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创建教学与考核相分离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就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教学考核机制而言,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不能有效地将教学与考核相分离。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与考核均由学校来组织实施,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在教育教学中弄虚作假留下了可以人为操作的空间,无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要努力将教学与考核分离开来,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考核则由国家规定的独立企业协会或组织来实施,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广辟渠道 多方筹措资金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来源方面,既要立足于国家的财政教育拨款,又要广辟渠道多方筹措资金,特别是要吸引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通过企业的资金与技术优势来改善、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国企市值管理范文5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经营;管理
1.知识经济时代背景概述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人类知识呈现爆发式增长[1]。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知识总量呈现史无前例的突飞猛进,并迅速扩张。无论是从工业领域、农业领域还是涉及到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相关的商业领域、服务业领域,知识经济无不体现着巨大的力量,各行各业都已经能够看到知识经济的渗透和影响;新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广泛发展,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时代下,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应用领域的限制,从空间和时间上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逐步形成了知识经济在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的大格局,知识经济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生产力进步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知识总量和种类的剧增及其经济功能的日益增大,使知识现象中的经济含量日益突出,形成了广泛的知识经济化现象,构成了知识经济兴起的根本原因。
2.知识经济时代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影响研究
国有企业的发展,总是处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之中[2]。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环境影响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对于国有企业,其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但是,伴随着我国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普及和推广,资源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使得企业发展不在受制于资源因素,其发展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化,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国有企业对于资源环境的依赖。
(2)技术环境变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产品和服务作为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国有企业在技术方面的经营和管理难度;在国有企业的管理方面,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普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国有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的改革,并为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和转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
(3)市场环境变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伴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顾客对于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产品本身,而逐步变化为对于产品自身服务化的需求[3]。在这样市场环境的转变条件下,实现传统产品至上,淡化配套服务的思想就无法适应此类需求。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不足,强化服务意识,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必然选择。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不断加大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将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经营战略新的核心。
3.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研究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地位日趋重要[4]。信息、科技的发展进步,就要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创新,逐步实现传统模式向现代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换和适应。国有企业应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管理特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经营信息化转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融合的整体,信息化已经贯穿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作为重要的资源已经逐步实现普遍共享,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要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改革手段,信息化的应用和普及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
(2)科技发展力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科技作为重要生产力,对于国有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对国有企业的知识化和科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率、独特的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研制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快速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管理经营人性化需求
国有企业的宗旨是为人民为国家创造更大的利益,使国家和人民过上和谐的生活。所以国有企业不仅要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在经营的同时以人为本,更好地为人民谋福扯,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谋求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4)以全局的姿态管理经营
在各大企业的强烈竞争下不断加深对国有企业的全球合作,共同进步的经营模式。战略化发展国有企业,巩固国有企业在全国企业中的地位。寻求合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和改进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使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更具有竞争力。
3.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研究
(1)实现管理机制由刚性组织向柔性组织的转变
信息和通信革命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信息化、网络化以及虚拟化是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国有企业应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和科学的转变和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组织及创新形式应进行深化改革,应从过去刚性组织状态变为柔性组织状态,实现管理机制的根本性变革。管理机制的根本性和创新性改革不仅可以更好地使企业处在不败的竞争地位,还能形成更加灵活多变的组织网络型结构,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积极推进管理和经营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必须从传统管理和经营制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建立起科学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和产权清晰,明确企业管理权责,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在管理经营中进行自我提高,改变和废除不科学、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新型管理制度的应用,快速形成新经营理念,提高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抓住机会。
(3)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根本性改革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高效低耗,实现在提倡节能环保、科学发展的理念下的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应逐步建立新型的经营和管理体制,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保证企业旺盛的生命活力,提高环境和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提高生产速度和总体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4)深化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企业的发展始终是在每一个员工的努力下,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因此,任何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应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看作是最高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作为根本手段。也只有在获得广大员工的认可的前提下,企业的管理才会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4.结语
本文从资源、技术以及市场等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影响,同时,从多方面充分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何佳.论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与应对[J].时代金融,2013(27):36-37 .
[2]杜久增.关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19): 45-46.
国企市值管理范文6
“在2014年5月份的时候,主席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法,新常态其实根本就是要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由原来的投资驱动型变为创新驱动型,这个创新不光是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既然创新上升到了国家经济发展引擎的高度,我们作为保护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我想我们的前途应该是更光明。不光带来机遇,而且有挑战,挑战到底来自哪里,让我们先看一下创新是如何对这个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一开始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他追求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怎么实现差异化,就是要创新,有了创新的成果之后,要把创新的成果法律化,变成法律上的财产,为什么要申请专利,为什么要注册商标。法律化以后,企业还要对这些知识产权进行商业化,要把它体现在产品、服务、运营。商业化的过程离不开的是行政和司法的保护,如果知识产权没有较强的行政和司法保护,你想用知识产权来获得利润是不可能的。在有了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后,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化过程中就变成了利润,利润就会扩大再生产,雇更多的人,有更多的就业,同时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的同时,他会拿出一部分利润来,放到研发、创新当中,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乐视网法务总监刘晓庆
“乐视从2004年创立到2010年上市,到2012年我们超级电视的,到2014年我们的动作还是很频繁,比如说我们要有乐视的手机。一系列的动作见证了乐视的路与一个词分不开,那就是颠覆,所以我们的slogan也是颠覆全屏实力。在这个颠覆之路上,什么是乐视最强的竞争力,最主要的就是乐视的生态。乐视生态包含几个方面,内容、应用、终端、平台,这个可能大家也有感知,有的同仁也会问我,你们又在邀请张艺谋加盟,又在收购花儿影视,有很多的电影,还有乐视超级电视,似乎什么都要做。其实可能这个商业模式就是它的独一无二性,就是要做一个生态。这个生态在模式的运营来讲,如果是横向的收购兼并那可能只是做加法,但是生态这种模式,一旦链条之间产生裂变,它的效应是做乘法,甚至可能是化学的或者是聚变的。这种模式对于乐视也是他最近几年突飞猛进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定位。从用户角度讲,怎么可以接触到乐视呢,有乐视盒子、超级电视,还有针对儿童的乐小宝故事机,还有蓝牙耳机,未来可能还有乐视家居、自行车,还有即将的乐视手机和未来要的乐视汽车。所有这些可能跟一个大背景必须相关联的就是互联网,其实这是一个行业趋势,我们看到现在的吃喝住行基本跟互联网离不开,所以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理合伙人王宁玲“创新是引擎,改革是点火器,这是APEC CEO峰会上讲到的。那个时候坐在会场上的我当时就觉得中国真的是在改革开放的路上加上创新作为引擎的这一个实力,一定会在未来五年十年有不一样的变化。同时在那个会上,还有很多企业的CEO当时也是作为论坛的嘉宾出现在论坛上。当时这些企业的CEO谈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创新和知识产权,都在他们的演讲中有说这些事情,所以我想我们这一批人其实是属于非常幸运的一批人,能够在这个时代在中国经历这样的变化。对于公司里面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总是一个不可能说完的话题,如何保护,怎么保护,一定是跟公司整个走的阶段是分不开的,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还有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包括对你的新产品、新技术、商务合同,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商务合同的问题,这部分大家可能会更需要花一些心思来做。另外是知识产权的尽职调查,最后是诉讼,我想跟大家建议的是积极去应诉,有好的策略和团队的时候,当你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应诉可以作为一个比较低成本能够解决商业纠纷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这样的诉讼的理念和结果一定是要跟你的商务目标相吻合的。”
新浪网高级法律顾问王磊
“互联网法务的转变是基于我们现在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知识产权作为互联网法务工作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比重以及组成部分。其实我们也很高兴看到新浪作为第一代互联网用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的法务也是经过了多层的进步以及转变,这个时候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法务及知识产权在中国社会的变化,我们也非常高兴并会坚持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同时对于法务建设以及转变我们也会支持并且认真的对待,因为知识产权,就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我们怎么样有效保护创意,怎么有效在互联网内竞争,这也是我们关注的点。互联网法务的转变实际上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的现象,但是知识产权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知识产权还是想法还是创新,在这里面的比重会越来越重,我们也期待它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吴正“集慧智佳是在2012年1月份成立,今天正好是我们三周年。我们是在中国唯一一家超过百人的仅仅是做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的团队。我们在这三年过程中拜访了很多企业,包括有外企、央企、民企。集慧智佳有非常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比如乐视、中国南车等等。我们在产业链有什么经验呢,比如这里面讲的机器人整个产业链情况,我们对机器人整个产业链做了四级划分,4个大的一级环节,30个二级环节,35个三级环节,34个四级环节。我们会把一个技术放在产业里面,去了解它上下游关系,看看这个技术在整个产业里面到底能不能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影响以及它的市场潜力有多大。同样我们还需要考虑它的资金流向问题,这个是某一个技术领域里,技术的投资情况,在初期表现是投资额大小,我们能知道在这里面哪些国家资金主要是投向哪里。我们知道国外比较著名的风司他们看重什么样的技术,归谁所有,这样的信息对于我们研发决策和投资决策能起到很大帮助的。集慧智佳的理念是让所有的优势都通过资产评估去表达,在这里面我们建立了2+1的咨询模式,分别是管理咨询和策略咨询以及一个管理平台,我们在管理咨询方面会包括专利战略、专利布局、商标管理等等,在策略咨询包括情报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创新等等一系列的服务我们都有提供。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企业真正实现经营上的成功。”
海信多媒体集团知识产权部部长张重立
“我们2013年5月份才刚刚成立这个知识产权部,海信以前知识产权部是分散到各个事业部的,比如说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都有两三个兼职或专职的人在做专利,后来我到海信以后,我花了很大力气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在集团下面成立一个一级部门,整合起来去做。从这一年多的成果来看,我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一块,我们做的像华为、中兴、联想这么成功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我个人觉得这种集中式的管理在很多情况下要好于分散性的管理,分散性的管理很难专业化,很难集合力量,也很难把控质量这些东西,很难集中精力。第二点,你把它分散了,你也很难影响到集团最高层的领导,比如董事长这个层面,你只有把它集中起来,而且一定要作为一级部门,等级要高的部门,才能给集团高层的领导、决策层施加很好的影响力,你才能够争取更多的资源。”
北京路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谯荣德
“现在是知识产权的春天,创新型国家,尤其是现在经济放缓,可能市场竞争会加剧,其实知识产权是一个商战的利器,所以企业应该更好的利用好知识产权。从我们知识产权从业人来讲,我们有时候听到知识产权内部管理人员,包括法务的人员说,知识产权在企业里面总觉得地位不是很高,其实可以看出来,今天越来越重要,而且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包括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重要,从我个人来讲,我大概在十几年前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中国的法律中国的知识产权根本不会为发达国家所考虑,除了批评,你没有法律制度,非民主国家,非法治国家,导师在课堂上演讲,那个时候会提到日本、韩国,四小龙,他们的法律机制,压根不会提中国。但是可喜的变化是,如果你现在去发达国家,每个教授都会提到中国,说明我们越来越站在世界的前沿,包括我们自己的一些前沿性的案件,在我跟外国同行的合伙人在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自己从业几十年可能还没有我们见的案件的类型多,实际上我们知识产权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所以大家肯定会越来越好。”
腾讯公司综合法务事务总监周立国
“大家都知道,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向我们汹涌而来,对我们整个互联网产业有巨大的冲击,导致我们公司的一些政策产业的变化。简单说目前一些方向性策略,第一是平台化,我们公司有很多亿万级用户的产品,像QQ、微信,都把这些产品进行开放,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好的资源,你符合平台的规则,你都可以把产品发到这个平台上开发推广。这个平台化政策还是比较成功的,这几年来我们已经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有些已经成为产值过亿的大型企业,所以说我们平台化政策还会继续下去。第二点,内容化,大家这么多用户到我们QQ、微信上来,我们提供足够的内容给大家去玩去看,我们这些年采购了很多作品,当然这也得益于这几年我们国家知识产权立法以及执法环境的良性转变,所以我们也可以放开手脚干这些事情,这几年我们版权的运作还是比较成功的,所以我们这一块也是会继续加强。”
保定市大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庞军良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也。我们无法用语言去阐述清楚,如果非要用某种东西去表达,那就不是道了,是思维的变革,只能用心去感悟。然而我们认为道也应与时俱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产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帮助企业客户进一步提升其知识产权管理的效能与高度,充分发挥企业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从我们进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业至今13年间,一直在坚忍不拔的探索和实践当中,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设计、精心研发以及优化改良之后,目前我们推出了交钥匙工程,为客户提供集全流程驱动、业务随需而变、零耗能切换于一身的全新的IP管理平台,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大协同时代。平台是以流程驱动为中心,实现了企业无形资产从创意形成到申请授权,再到对外许可产生商业价值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全面支撑企业无形资产从概念到货币化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