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1
[作者简介] 赵慧臣(1982―),男,汉族,河南永城人。讲师,教育技术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研究。E-mail:zhc412328@163.com。
教育技术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方式。“只有实现教育技术创新,才能逐渐形成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1]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反映了教育技术创新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对于什么是教育技术创新和怎么样进行教育技术创新等本质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质是事物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事物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综合。认清事物的本质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在根据不同教育需要而灵活采用技术时,探讨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有助于把握教育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指导教育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然而,“本质蕴藏于事物的内部,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有对现象进行抽象思维才能把握。”[2]在技术创新哲学的形而上层面,阐释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可以避免在教育技术创新理解上可能产生的以偏概全的错误,有益于促进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
一、教育技术创新认识状况的反思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教育技术创新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
(一)“单向线性观”: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之中
从来源的角度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如计算机技术;二是基于教育理论开发出的信息技术,如知识可视化技术。在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的信息技术中,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应用于教育中。仅有那些满足教育需求的,才能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
在此背景下,人们较多认为教育技术创新是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单向线性过程,形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单向线性观”。例如,教育技术创新的工具要求必然是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移植到教育中。教育技术创新的“单向线性观”把信息技术看作教育发展的外部变量,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的线性模式,所以逐渐为学者们所抛弃。
(二)“循环互动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当还仅仅作为一项产品存在于教育之外时,信息技术并不会对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信息技术必然需要经历与教育融合的过程,只有当其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要素时,才能有效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于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特征加以解释,而必须在教育的视角下分析考察。此时,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已经不再仅仅具备自身的特征,而且被教育系统不断构建。[3]
在此背景下,人们逐渐认为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循环互动观”:即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改变时,已经与教育融合在一起。具体说来,一方面,信息技术按照教育要求不断调整后,融入具体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教育在吸收了信息技术因素后,自身的关系和结构也得以优化。可见,教育技术创新的“循环互动观”扬弃了“单向线性观”的不足,摆脱了信息技术作用于教育的线性模式。
(三)“系统建构观”: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的建构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明显效果,教育技术创新逐渐能够为人们不断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提供新的方式和手段。这成为教育技术蕴含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例如,针对“中国电化教育的旗帜能打多久”的疑虑,南国农先生提出了“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中国电教的旗帜就会越举越高”的重要观点。
在此背景下,人们日益认为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系统性建构,形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系统建构观”。这种观点以当代信息技术创新实践为背景,在进一步扬弃“循环互动观”的基础上,把教育技术创新看作是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的系统性建构,揭示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创造性特征,拓展了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概括而言,上述三种观点虽然有较大区别,但都有共同的思维范式,即从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创新问题。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对于教育技术创新研究,关注信息技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仅仅停留在关系的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采用理论工具展开深入剖析。
二、教育技术创新本质的探讨
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融合,具有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不能仅仅总结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技术创新哲学中寻找启示。技术创新哲学认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创新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过程”。[4]因此,从教育技术创新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阐释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握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
(一)教育技术创新的性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创造性动态塑造
首先,教育技术创新是为了满足教育需要而塑造“新信息技术”的过程。事实上,信息技术必须根据教育的需求,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被重新改造,才能真正融入教育关系中,成为教育的构成要素。例如,“开发一个教学技术方面的新‘制品’,不在教学第一线反复试用和改进,很难得到推广和产品化;设计一种新的方法,不在教学第一线反复试验,很难得到认可;提出一个新模型,不在教学第一线大面积观察和长时间跟踪,很难具有普适性。”[5]可见,教育技术创新是根据教育需要来塑造“新信息技术”的过程。
其次,教育技术创新是为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而建构“新教育”的过程。教育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某个创新个人和技术团体的行为,而且是涉及众多教育组织的集体行动;不仅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而且受教育系统的约束;不仅包含着多样的教育因素,而且面向互动的教育关系。在此过程中,教育技术创新通过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而建构“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融合于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等教育要素中,体现在教育关系和教育环境的方方面面。从而,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性和具有的功能,逐步成为教育的要素,不断影响着教学活动,有力推动着教育发展。如果把教育技术创新看作是过程,那么其结果是达到新颖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最后,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的动态塑造过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协同进化、创造性结合的结果。“创造性是主体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本质力量的显现,也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活动过程。”[5]教育技术创新的创造性包括认识的创造性、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和教育的创造性三个方面。其中:认识的创造性指克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思维定势,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创造性指超越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的习惯,采用新的方式设计开发信息技术;而教育的创造性则指克服教育环境对教育技术创新的抵制,引导教育接纳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经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的创造性动态塑造后,信息技术已经不是原来的信息技术,而是面向教育需要被改变的信息技术。教育也不再是先前的教育,而是被信息技术革新而得以发展的教育。
(二)教育技术创新的内容:教育技术创新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相互作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的创造性动态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借助特定的中介,认识和改造教育客体的结果。其中,教育技术创新主体指具有创新能力的从事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个人和组织;教育技术创新客体指教育技术创新主体的活动所作用的教育客体;教育技术创新中介指教育技术创新主体采用的改造教育客体的方法手段。[7]
在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建构教育客体和创新中介,是能动性的因素;而教育客体和创新中介又制约着创新主体,让创新主体必须遵循教育客体的规律。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和教育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教育技术创新主体认识教育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为开展创新行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创新主体改变教育客体的物质形态,以尽可能满足教育需要。因此,从创新主体和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看,教育技术创新是创新性实践、创新性认知和创新性评价的统一。[8]
首先,创新性实践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能动地、创造地改造教育客体的物质性活动。在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教育客体不会主动地按照教育技术创新主体的要求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以自己的意图、知识和技能,调整和改造教育客体,才能使其更好满足教育需要。教育技术创新的创新性实践构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新方式。从活动内容看,它是体现教育需要的、使信息技术由潜在形态到显在形态转变的实践活动。从活动过程看,它要建立效率更高和效果更好的信息技术开发系统。从活动结果看,它实现了教育环境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新转换。
其次,创新性认知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在思维中对教育客体的反映与建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源源不断的产生知识、并加以不断发展的‘流’。”[9]在此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知识可以拿来就用,必须产生新知识。因此,教育技术创新是应用已有知识和产生新知识的过程,是创新性的认知过程。在教育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性认知与创新性实践相伴相随、相互作用。创新性认知以创新性实践为基础和归宿,而创新性实践则以创新性认知为依据和引导。因此,创新性认知的根本任务是在把握教育需要和信息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技术“创新什么”和“如何创新”的问题。
最后,创新性评价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对教育客体在经济、技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教育客体“是什么”不同,创新性评价重在揭示和建构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创新性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包括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开发阶段的原型评估和应用阶段的效果评估等。它是在信息不完备、时间在延续和目标多元化等情况下进行的,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行为。只有通过创新性评价活动,教育技术创新主体的思想、目的和信念等价值观念才能作用于教育客体上,促进创新目标的实现。
在教育技术创新中,创新性实践、创新性认知和创新性评价始终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其中,“创新性实践作为主要的、根本的内容,但依赖于创新性认知为其提供充分的知识基础,需要创新性评价为其提供恰当的目标方向。”[10]因此,教育技术创新中,创新性实践是根本,创新性认知是基础,而创新性评价是灵魂。三者共同组成了教育技术创新的内容。
(三)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构建
每一项信息技术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创造的。“技术是需要和价值的体现,通过我们制造和使用的器具,我们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恐惧、意愿、厌恶和爱好。技术一直是事实与价值、知识与目的的有效结合的关节点。”[11]教育技术创新总包含着独特的价值内容,向教育提供崭新的价值理念。无论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创造性动态塑造,还是教育技术创新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相互作用,究其实质都是价值的创造。
“价值不是实体范畴,而是关系范畴。”[12]只有剖析教育技术创新的诸多关系,把握各种关系的价值负荷,才能全面把握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教育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复杂的、网络化的,其中最根本的为教育技术创新与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首先,从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工具价值。在教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最直接的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从技术哲学角度看,信息技术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技术的整体和部分构成的结构是一个能产生反馈效应的静态组合”,“每一个层次都被一个更高的层次所包含,同时,每一个高层次也依赖它自身所包含的低层次”。[13]因此,从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为在信息技术中的工具价值。具体包括:构建教育技术创新所包含的低一层次的信息技术要素,融入教育技术创新所从属的高一层次的信息技术网络,以及相同层次信息技术之间产生竞争或协作的关系。
其次,从与教育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表现为对师生的教育价值。在教育技术创新的众多关系中,最根本的是与师生的教育关系。教育技术创新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而且必然蕴含在教育关系之中。因此,从与教育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表现为参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塑造新的教育形态,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最后,从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表现为对人们的社会价值。“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就会对当代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14]在教育技术创新的众多关系中,最隐蔽的是与社会的关系。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创新过程“必然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必然是在各种相关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达成一个平衡点”。[15]因此,从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技术创新的价值表现在建构社会关系上,即以信息技术手段改善社会关系。
概括而言,教育技术创新是面向教育需要的、在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之间展开的创新性活动。其性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创造性的动态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创新性认识和创新性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工具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三、教育技术创新方式的思考
“实现教育技术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技术创新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巨大工程。”[16]从本质上看,教育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融合,具有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那么,对于如何进行教育技术创新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育技术创新,不能仅仅总结教育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技术创新哲学中寻找解答。
在技术创新哲学中,“‘形态论’是从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广阔的关系空间中,从哲学上历史地揭示不同性质的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类型,进而在总体上把握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发展的典型形态和趋向。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形态主要有四种,即科学化信息技术创新、人文化信息技术创新、生态化信息技术创新和民主化信息技术创新。”[17]据此,教育技术创新具有人文化、科学化、生态化和民主化的四种方式。它们既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功能,又相互影响,彼此关联。
(一)人文化的方式:以人为本,采用人性化设计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技术创新应用是社会文化积累的结果。教育技术创新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融入价值理想、伦理道德和心理情感等人文因素。也就是说,人文因素不是与教育技术创新相对立的东西,而是其所固有的内在因素。与人文因素、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正是教育技术创新人文化方式的基础。
教育技术创新的人文化方式指教育技术创新与人文因素、人文精神密切结合,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人的价值理想和情感要求等融合到教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让教育技术创新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幸福。
教育技术创新人文化方式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18]在人性化设计中,不仅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而且思量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不仅考虑信息技术系统的高效稳定,而且探讨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教育技术创新的人文化,需要采用面向学生的人性化设计。教育技术创新“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本身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人。”[19]在人性化设计中,要重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使教育技术创新符合人体功能的要求;要重视艺术设计的应用,让教育技术创新与美的创造结合起来。
(二)生态化的方式:应用生态理念,促进教育和谐
传统工业文明时期,技术创新往往表现为通过分化、分解和分割等方式将复杂的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再组合为符合需要的复合物。“这种创新方式的实质精神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限定’、‘强求’。它把‘物’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连根拔起成为单纯的‘持存物’,其结果往往是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20]在此创新方式的影响下,教育技术创新必然破坏教育系统的有机联系,造成教育的生态危机。于是,教育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方式呼之欲出。
教育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方式指教育技术创新要与教育生态系统密切结合,着眼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推出有利于改善教育环境的新信息技术,创建与教育环境相协调的新教学资源。尽管教育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方式与人文化方式指向不同,但实质上都强调面向教育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
为此,教育技术创新需要应用生态理念,协调教育系统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促进教育系统和谐提供新的思路。在教育技术创新开发应用中,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整个生命周期对教育生态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有效消解其负面作用。在保证信息技术的性能、质量和成本等要求的同时,要优先考虑信息技术的教育属性,并运用生态学原理,使信息技术制品进行恰当的资源转换和合理的信息流动,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生态系统和谐。
(三)科学化的方式:不断开拓视野,选用综合方法
“‘科学化’是技术创新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基础和手段,没有‘科学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高技术创新的人文化和生态化。”[21]教育技术创新是在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教育技术创新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育技术创新的科学基础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生态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教育技术创新的科学化方式指教育技术创新要密切结合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行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面向教育需要的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交叉性的领域,“其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具有综合性和高度复杂性,从单一学科出发很难揭示其本质”。[22]为此,教育技术创新需要开拓视野,选用综合的科学方法,不仅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且应借鉴生态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
科学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技术创新,并不是不同科学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具体教育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和目标,选择最优的科学方法。总体看来,教育技术创新活动“正在以科学研究为横向背景,以教育研究为纵向背景,立足自身的技术特点,与生态学、脑科学、信息系统理论、情景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统计测量学等多学科综合,为更好地揭示人类学习规律、辅助人类学习而发展着”。[23]
(四)民主化的方式:公众充分参与,推动质量提高
作为人类社会的需要与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信息技术不仅拥有自然属性,更具备社会属性。“技术创新是社会的系统行为,其新产品的创造和社会化都依托于各种各样的适当的社会组织关系。”[24]可见,信息技术创新应围绕着新物质产品的创造、生产、交换和使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对于技术而言,“技术创新的‘民主化’同‘科学化’一样,是技术创新的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基础和手段。”[25]在此基础上,教育技术创新具有公共的性质,理应接受民主的调控,必须让公众充分参与,不断满足公众需要。
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2
关键词:成本;报价;产品价值;盈利新观念
一、卖菜婆婆的价格学问
举个例子,某人在市场上问卖菜的婆婆:“小白菜多少钱一斤?”答曰:“八毛!”从经济角度看,这“八毛”是什么?它是卖方(菜农)提供给买方的交易价格,代表了卖方所能接受的交易成功必要条件之一的倾向性价格,即“报价”。菜卖完了,老婆婆当晚细数着手中的钱,盘算自己的付出是否白费,从买种子、化肥,到播种、锄草、施肥,最后挑担卖菜,这所有的付出,她是心里明白的,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这本账在经济学上叫“成本”。
社会就是如此,人们每天都在掂量自己的得失。想有所“得”,你推销自己,不断“报价”来彰显自我。忧有所“失”,你精打细算,不断降低“成本”以获利。对于企业而言,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能够以收抵支,也就是企业从市场获得的货币至少要等于支出的货币,以便维持持续经营。然而,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得生存,更重要的还在于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直面市场,企业喊出有竞争力的价格,是需要以有优势的成本作为坚实后盾的,因而,“价格战”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成本战”。
二、成本与报价的对立统一
那么,如何认识“成本与报价”呢?我们先看看两者有哪些区别。
(一)“管家”身份与“营销”身份的区别
就制造型企业而言,成本核算是对工厂已经发生的物料、费用加以确认、归集、分配、计算的数据处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客观、真实地核算制造成本,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的成本报表。因此,成本主要为企业自身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可以说,成本管理的角色主要是“管家”。而报价,是向既定或潜在客户提供特定产品的预期销售价格,报价直接参与到公司的客户商务活动和激烈市场竞争之中,主要为公司市场营销服务,可以说报价管理的角色主要是“营销”。
(二)面对“过去”与面向“未来”的区别
成本主要面对的是“过去”,即已经发生的生产、管理、经营等事实,数据处理一般遵循着既定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核算方法一经确定将保持连续性,除非改变核算办法,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制造成本水平、公司财务状况。报价主要面对的是“未来”,报价的妥当与否,往往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市场。报价遵循的是商务活动的游戏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一些数据的处理办法与财务处理差别较大,如对某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以资产的使用年限为基准来计算当期应承担的折旧成本,而报价者可能更加倾向于在报价时以设备可能产出的产品数量来分摊单位产品应承担的折旧,并以此作为报价的一个依据。
(三)对市场反应“滞后”与“敏感”的区别
成本是对历史经营成果的肯定,它对市场的敏感性是相对滞后的(主要来自供方市场),成本并不直接面对销售市场的风吹草动,也不直接卷入商海的刀光剑影之中,也就是说销售市场的变化并不会改变既定的成本水平。报价要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制约,报价能否为商务活动双方接受,有时并不以单一意志为转移;许多时候,价格的主动性并不在自己的手中。交易双方之间,是一个不断“争论”的过程,价格总是折射着商海的刀光剑影。报价对销售市场变化的反应程度显然比成本更加直接、更加敏感。
(四)数据处理上的差别也十分明显
成本计算过程一般不考虑销售运输方式、产品交付方式、价款结算方式、客户商业信誉等因素,制造成本构成中不包含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这三大期间费用。报价时需要的因素较复杂,这些因素包括运输方式、产品交付方式、价款结算方式、客户商业信誉等,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报价,以确保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例如,报价时可能针对不同客户的商业信用制定不同级别的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政策,这成本核算不会涉及的问题。
尽管成本与报价有如此大的差别,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如前所述,企业的价格竞争力是以有优势的成本为坚实后盾的。可见,成本与报价,这两者密切相关,产品价值是两个过程的共同核心。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始终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赢得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而企业为使投资获得较高的回报,总是不断寻找同业竞争价格与企业可承受价格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基础不是别的,恰恰是企业的成本。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盈亏平衡点”不断下降,为报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成本(尤其指制造成本)毫无疑问是针对企业产品而言的,报价也是针对某个产品进行的,它们统一于企业的产品(商品),这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源泉。
三、倡导盈利新观念,突破管理思维的瓶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来自市场的种种压力,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企业低成本扩张注入了强大动力;如果成本居高不下,制约着报价,影响市场占有率,最终影响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实现。为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充分挖掘企业人、财、物的潜能,不断打造品牌优势,这是我们迈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倡导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盈利新观念,由传统只重成本转而兼重报价,由传统自我强身健体转而借市场压力锤炼自我,由传统偏重内部管理提升转而敢于直面市场竞争来突破自我。下图直观展示了两种不同盈利模式带来的观念差异。
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战略任务。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职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形式化、边缘化、概念化的倾向,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这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本文试就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中职学生的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也是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方式,符合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把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研究影响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背景和因素,同时了解中职学生中各个群体的特性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具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而不仅把学生看作客体和工具,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根本权利、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切实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对于在生活、学业、心理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应对其进行帮扶,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怀,进一步在情感上巩固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奋斗目标的支持和拥护,为促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奠定情感基础。
二、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系统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必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以坚持主导性为前提和根本,坚持指导思想与价值导向的一元化。价值导向一元化是指“在社会理想、思想道德、观念体系、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领域,全社会只允许一种思想理论体系作为它的指导思想和主导理论,不允许有其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同它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始终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尊重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特点,包容多样,努力克服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化、简单化、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不足,把主导内容的方向性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思想特点和多样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思想状况日益复杂多样。在此背景下,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向。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应该遵循教育学中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遵循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以承认和认可学生自己选择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分析并引导为手段,使学生可以自己发现丰富的多层面的社会,进而自己选择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进行简单、强硬的说教和灌输。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摒弃不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避免随波逐流、盲目跟随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感受和社会实情进行教育,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采用专题讲座、课堂讲授、参观、调查研究、观看影视资料,讨论、演讲、辩论,写读书报告、论文等形式,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认同。
四、系统教育与多样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4
庄道坤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控辍保学基础上创造性开展以“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八爱”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育人环境,形成了学生自己愿意来职业学校、家长愿意送孩子上职业学校,企业喜欢用职业学校学生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 :托管;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核心价值观
对口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新时期新阶段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自我发展目标的同时具备的一种社会担当和使命责任。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围绕职业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八爱””教育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渗透到公共基础和专业教学之中,落实到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融合到职业学校特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营造宽松育人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学生自己愿意留在职业学校学习、家长愿意送孩子上职业学校,企业喜欢用职业学校学生的良好格局。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常抓不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深受市场经济发展、信息传递的高速发达和敌对分裂势力的宗教极端影响,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让人容易产生种种片面认识,不能正确看待现实社会的主流和支流。十七、十八岁初高中毕业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思维独立,个性张扬;另一方面追求发展,忧虑生存;第三方面容易自卑,易于误导。因此,准确把握“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社会主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生活化、大众化的解读,把大道理转化为学生身边喜闻乐见又乐于接受的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家校联系等活动之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管理,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外在的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达到育人于自然、导人于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功效,既丰富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又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以“八爱”教育为载体创新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立足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和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基础,创造性开展以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八爱”教育,无论集体还是个人都生动体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全校师生人心得到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具体行动上,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地方博物馆,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变化和国家惠民政策的了解,形成热爱伟大祖国、深爱家乡的自觉心态;组织师生认真收看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和“最美新疆人”颁奖典礼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开展家校联系定期邀请学生亲属来校参观和现场观摩,依托学生军训为平台加强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邀请和田地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来校作事迹报告、大力宣传历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典型事迹,让道德讲堂成为提升师生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等,激发学生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同时,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八爱”教育志愿服务进县城社区、进农村农户,依托学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联系村延伸职业学校专业服务,建成“志强美发室”等一批职业技能服务点,重点对农村五保户、民族团结模范户、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职业学校专业“便民、乐民、助民”服务,向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职业学校敢于担当、爱心奉献、服务社会的道德风尚。
3 以正能量传递为途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力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是具体的,生动的,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结合近年来开展的“感动校园人物”、 “最美职校生”、“最美家长”、“最美家庭”、“民族团结先进班级体和先进学生”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学生中广泛传递了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的价值观,影响力巨大。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维护稳定的主旋律下,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更要理直气壮地把“八爱”教育的价值理念宣传下去、坚持下去、发扬下去,让讲政治·守法纪·去极端成为引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文化的一种新风尚,助推职业学校校园文明程度不断向上攀升。
实践证明,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找到了一条更加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新路, “八爱”教育的普遍开展对促进学生教育和服务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为深入开展好新疆精神、“一反两讲”“去极端化”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为加快洛浦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管理帮助。
基金项目:
本论文系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社科类重点科研课题《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疆职教联盟中职教学管理研究——以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题批准号:XJNZYSK201515)、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校级社科类重点科研课题《托管模式下做好南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以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题批准号:LPXZXSK2015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5
一、“三贴近”内涵界定的思考
从“三贴近”的对象看,即“实际”“生活”和“学生”。从哲学角度解释,“实际”本质上指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的概念,“生活”本质上指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活实践的概念,“学生”本质上指的是受教育主体的概念。因此,要界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贴近”内涵,就要从这三个哲学概念出发,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机制和方法与这三个哲学概念的深层次关系。
首先,应以“社会主义”为前提。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过程,社会的发展亦然。所以,在同“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切行为理应因时因势而变,重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教育目标、方案。
其次,思想和行动上要包容大学生主动接受的差异。实践使认识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生活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贴近”关键在认识的改造和变革上。改造和变革需要一种胸怀,需要解放思想和包容差异,在思想和行动上需要包容大学生主动接受的差异。
最后,尊重思想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识包含着对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人们常常是在对事物客观属性与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事物与人的关系认识基础上,形成自己各种价值理念的。因此,价值是表示主客体关系中的一种客体适应、满足主体及其需要的属性。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客体关系上,应该尊重客体和主体需要的属性,即思想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三贴近”利益导向的思考
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体会,笔者将大学生的利益认识总结为三点:一是对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价值观念内容认识程度高,对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关系不大的价值观念认识程度低。二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和价值观认知上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只重视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
上述现象表明,当今大学生重视个体利益,轻视社会集体利益,缺乏对利益发展变化性的正确认识。这种片面的价值认识必然会带来集体和个体的矛盾,给当今大学生带来诸多困惑和迷茫。清除片面价值认识干扰,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利益导向。笔者认为,应该分析利益的本质,明辨利益关系,转变利益认识,实现个体利益认同。
马克思价值理论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需要、利益是促使人们从事社会历史活动的具体动因。为了人类整体和长远的生存发展,要求人们暂时放弃某些局部的、眼前的利益,服从整体、长远的利益。这样,既具有利益的现实性,又具有精神的理想性和超越性,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因此,“三贴近”的利益导向必须要以价值理论为前提,要让学生明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利益关系,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整个国家的需要得到满足、社会发展后,个人需要才能得到更好地满足。
三、“三贴近”内容依托的思考
“统筹兼顾”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全局协调意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着力加强事物发展的薄弱环节,使事物的发展变化实现良性互动,同时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而“三贴近”教育内容,要贯穿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始终,就必须协调兼顾到大学生教育中诸多矛盾和薄弱环节。所以,在“三贴近”内容依托上应坚持统筹兼顾,让大学生个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良性互动。
马斯洛个体“需要层次理论”观点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这五个需要层次,在大学教育全阶段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学习观”“生活观”“情志观”“礼仪观”“公德观”“职业观”教育。因此,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情志观”“礼仪观”“公德观”“职业观”教育,能够映射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可以有效契合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笔者认为,“三贴近”的内容依托,核心在于要统筹兼顾好“三贴近”依托的主体,需要贴近主流思想,贴近细节生活,贴近个体特征、愿望、爱好和兴趣,贴到学生的心坎里去。
四、“三贴近”过程管理的思考
心理学上讲,某种外力因素长期作用于同一物体,天长日久,被作用的物体就会产生性状上的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贴近”核心要贴到学生的心坎里去,必须在价值认同、实践、内化、调节四个阶段尊重大学生由表及里、由被动到主动接受的缓慢、长期、强化的特征,必须要在过程管理中坚持累积强化原则。
事物是通过“过程”普遍联系的。一方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贴近”教育目标、教育载体、教育机制等客体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观世界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贴近”的过程强化中,要尊重教育客体以及大学生主体的普遍联系特征。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贴近”效果考评应该重视累积的量变过程,重视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念量变过程的跟踪考核,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考核,准确地把握学生个体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差异。
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6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充实和丰富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为系统开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国家、人民、科学、劳动、团结、诚信、法制、勤俭等一系列问题,重点是要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德育课程要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精心设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系统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体系转化为德育课程的知识体系,把德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为,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本质要求,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思想道德修养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人们对荣誉与耻辱的看法本质上是价值观念的体现。人们在国家、人民、科学、劳动、团结、诚信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不同的价值标准与价值选择。所以,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上升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把握这一教育的本质要求,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