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文1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及深入、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市场快速变化、顾客个性化要求增多的压力。企业要想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具备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甚至领先于市场变化的能力,或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企业对现有市场变化要迅速反应,甚至主动地不断推出新产品或不断更新服务内容。

但实际上,制造型企业要快速反应市场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销售商在营销过程中获得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经过处理,截留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制造商。第二,制造商得到处理后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可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态,也有可能反映的是销售商意愿的信息,即失真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生产制造。第三,制造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处理需求信息,并将之传递给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根据至少经过两次处理后的需求信息进行物料、零配件生产及供应。同时,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再进一步处理需求信息,传递给上一层的供应商,以便进行生产的物料采购组织。从这种企业连环反应并进行相关的物流运作的过程来看,信息的传递过程是:销售—生产—物料供应商,物流的传递过程是:物料供应—生产—销售,相关企业获得的市场信息有失真的可能性存在。而且这种层层递进信息传递,耗时较长,待到相关企业获得信息并进行反应时,由于市场变化迅速,这时的信息已不能反映当时的市场状态,进而造成企业根据失真滞后的需求信息经营。因此,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何种经营模式来服务市场,是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20世纪后期开始,企业界做出的许多实践,不断涌现新型管理模式,包括供应链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再造、价值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为提升企业整体市场服务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

我国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已显现不适之处:(1)企业供、产、销分布在相互独立的职能部门,信息、业务衔接有相互脱节现象。(2)企业生产与经营系统只考虑企业内部环节,不考虑有业务联系的相关企业表现和配合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3)信息系统落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徤全、企业与企业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致使整体响应市场的能力差。(4)库存管理系统简单,库存控制决策单一,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客户资源和供应商资源进行综合决策,进而无法建立对市场不确定性变化的跟踪与管理系统。因此,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改变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于我国企业跟上世界竞争步伐、成为世界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2.供应链管理模式

2.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模式

供应链(SupplyChainSC)及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模式其实很早就存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只是企业并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对物流的重视和对企业间形成长期稳定联盟共同服务市场战略的作用,供应链构建和供应链管理突然成为实业界和研究者们的焦点。迄今为止,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仍没有统一定义。有人认为供应链是一个获取原材料,并将其转化为成品和半成品,再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的设施和分销渠道组成的网络。也有人把供应链定义为由一些自动或半自动化的经济实体为共同完成某一种或多种产品的采购、制造和分销而组成的网络我国2001年8月正式施行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他们既向其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或服务,又向其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或服务。供应链强调的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策略,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将具有供需关系(包括服务供需、物料供需和资金供需)的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

《物流术语》中规定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本质上看,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其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致力于整个“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化,从而提高整条“链”的竞争能力。

2.2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供应链管理更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集成和协调,要求各连接企业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信息共享与经营协调,实现柔性的与稳定的供需关系。其本质特点是:

(1)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流程为基础,物流、信息流、价值流、资金流、业务流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消除各职能部门以及供应链企业成员的局限,实现供应链组织的集成和优化;通过核心企业管理思想在整个供应链上的扩散和移植,实现管理思想的集成;通过准时制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管理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供应链管理方法的集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管理手段的集成;

(2)强调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是不可分割的、环环相扣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只依赖部分环节的信息,则由于信息的局限或失真可能导致决策失误、计划失控、管理失败。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安排,协调资源,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3)全新的库存观

供应链的形成是链上各个成员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快速反应致力于总体库存的大幅度降低,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

(4)注重核心竞争力

能进入供应链中并与其它企业形成合力,是由于企业或组织本身具备了供应链所需要的某种能力,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上的企业关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以达到优势互补或优势资源整合。

3.现代物流管理

3.1现代物流管理内涵

物流(bgistics)—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的若干问题》中就对物流有所论述。众所周知,现代物流的概念或现代物流内涵的建立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是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物流的影响快速增大。一是物流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增大,社会物流经济价值急剧增高,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二是从企业角度来看,物流的运作范围和重要性迅速提高,现代物流涵盖了企业的供应、生产与销售全过程,从附属于企业营销管理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地位,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新源泉。对物流的定义也五花八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84年将现代物流定义为“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定义物流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管理(L(gisti(:sManagement)定义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和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可如图1示。

根据物流的定义可知,将物品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必需要经过相关的功能活动即物流活动来实现,常见的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物流网络规划等。人们为了求得最大的资源配置效益,必须要通过主动的管理活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3.2现代物流的特征

现代物流主要特征是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系统化指建立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的综合物流运作机制,综合物流运行机制中包含了物流的各种要素:人、财、物、信息、资金、硬件设施及将这些要素综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才能为统一的供应链经营目标服务。现代物流必须是建立于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因为系统化的物流规模庞大,涵盖了企业本身的产、供、销部门,有的还跨越组织间的界限,涵盖了具有供需关系的组织,要使不同部门或不同组织同步围绕一个目标运行,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统筹管理维系这些部门或组织的信息流,就谈不上综合运作。由于现代物流地域范围宽广,如跨国企业要涉及全球的供应、生产与销售的相关物流运作,必然要建立的物流网络,这包括的各种设施如生产基地、转运物流中心、分销点的地点与相互位置的构建,即设施网络,也包含了贯通其中的信息网络,即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指的是各种物品(产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的移动及相关处理都能为达到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和服务顾客的作用,从而实现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4.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4.1供应链与现代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紧密联系。物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它连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从时间上看,物流管理的产生早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也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在纵向上要求企业将提品或运输服务等供货商和用户纳入管理范围,并作为物流管理的一项中心内容;在横向上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物流效率;同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与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形成多方位、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即实现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网络化。从某方面来看,供应链管理正是物流垂直一体化管理的扩展和延伸,但是供应链的范围更为广泛,它涵盖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等,而且它的目标是将多个具有供需关系的企业通过合作协调机制集成一个共同对应市场的有机整体,这种供需关系不仅涉及到产品需求,可能还有服务需求、资金需求甚至信息需求。可以说,供应链管理关心的不仅仅是物料在供应链中的流动,还包括战略性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与供应、基于供应链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企业间资金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管理、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供应链信息交互管理等。供应链管理重点是企业间的业务流程的集成与优化,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与联盟关系,去应对全球竞争。而物流管理只关注于原材料的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废旧物品的回收与处理所产生的物流活动的有效性。供应链管理实现的是通过供应链运行的自律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达到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去快速反应客户和供应链上总成本最低。而物流管理寻求的是,根据顾客需求快速组织产品并将之准确地发送到客户手中,同时,保持较低的物流运作成本。总之,供应链管理比物流管理涉及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4.2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特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企业物流管理有了很大的改进。企业物流管理特点包括:(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的流量增加了,信息的传递网络化。通过网络信息共享,供应链上任何结点的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2)库存总量减少,供应链环境下,成员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集成化管理,这样就可以减少链上每个成员企业的不确定性,减少了每个成员的安全库存量。(3)物流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极强,供应链管理通过h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加速了物流作业流程重组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对客户物品需求快速有效反应的能力。(4)物流系统无缝连接,这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运输的货物逾期未到,顾客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采购物资中途受阻,这都会使供应链的合作性大打折扣。(5)用户的满意度提高,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可以尽快地把握真实的用户需求(一般性产品及服务、个性化产品与特殊服务)和准确的需求量,使企业的供应活动建立在真实的市场需求上。在供应链环境下,物流通畅,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产品供应给用户,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循环经济的提出,到各地方各行业的经验总结,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除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本身所体现的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特点之外,也反映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系统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

在我国循环经济一词最初由刘庆山在1994年使用,从资源再生的角度提出废弃物资的资源化,其本质是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利用[1]。作者对文献中关于循环经济定义的总结,主要基于内涵,并有重点按类别地介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定义。

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界定

循环经济的概念来自于环境保护。然而,真正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界定循环经济的并不多见。有文章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①强调环境保护本质上与经济活动是一个协调统一体;②指出人类经济活动应遵从自然生态规律;③阐述了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深刻内涵;④揭示了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一表述主要是针对循环经济的功能和性质而言的。

2. 从大物流角度界定

在迄今的研究文章中,从大物流角度界定循环经济,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循环流动,一是尊重自然规律。从这个角度定义循环经济强调了物质闭环流动、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等内涵,要求按照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式经济系统,转化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

3. 从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界定

经济界中各地区、各产业、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物流,我们都把它叫做经济界物流,简称经济物流。经济界物流的特点:物是经济商品的物;流的动力来自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有赢利目的的经济行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3]。其含义是以资源循环为主要特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不断循环的经济过程中得到合理和高效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结构

1.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供应链上企业的生态企业化,二是企业间共生形成绿色供应链及其网链,三是延长生产链条,做好逆向供应链的构建,增强反馈机制。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一种融合环境保护的现代管理模式, 通过绿色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

2. 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的运作体系结构

绿色供应链研究的内容可以看出,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实施需要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包括产品的原材料获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产品的销售与运输、产品的使用以及产品再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其运作体系结构图如1 所示。

⑴ 绿色设计。研究表明, 产品性能的70% ―80% 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 而设计本身的成本仅为产品总成本的10% , 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理念,要求产品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采用绿色产品设计。

⑵ 绿色材料。原材料供应是整条绿色供应链的源头, 必须严格控制源头的污染。从大自然提取的原材料,经过各种手段加工形成零件,产生废脚料和各种污染, 这些副产品同时产生许多环境污染, 这就要求生产者在原材料的开采、生产、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再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 充分利用能源和节约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⑶ 绿色供应。供应过程就是制造商在产品生产时,向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 确保整个供应业务活动的成功进行, 为了保证供应活动的绿色性, 主要对供货方、物流进行分析。

⑷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也被称为绿色生产或清洁生产。它要求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均按ISO14000的标准生产,这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推行绿色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⑸ 绿色销售、包装、运输和使用。绿色销售是指企业对销售环节进行生态管理, 它包含分销渠道、中间商的选择、网上交易和促销方式的评价等。绿色包装是消费者购买产品后, 其包装一般来说是没有用的, 如果任意丢弃,既对环境产生污染, 又浪费包装材料。随着物流量的急剧增加带来车流量的大量增加, 大气环境因此受到严重污染。绿色运输主要评价集中配送、资源消耗和合理的运输路径的规划。在产品的使用阶段上主要是评价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再循环利用, 使用寿命是延长产品寿命, 增强产品的可维护性, 减少产品报废后的处置工作。

⑹ 产品废弃阶段的处理。工业技术的改进使得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全面, 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废弃物消费品。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 而且成为固体废弃物和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产品废弃阶段的绿色性主要是回收利用、循环再用和报废处理。

3 .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结构

实施绿色供应链,面临着一系列决策问题,它是一个十分复杂但又很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结构就是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手段建立绿色供应链的功能系统模型、信息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资源系统模型、组织系统模型、过程系统模型,以及制造系统绿色供应链总体模型,形成完整的决策体系结构和系统模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如图2所示。

⑴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尤其强调的是,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要求对环境的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高。

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对象涉及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和物流商等。因为,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求一些关键节点企业制定并严格实施环境管理标准,而且其上、下游厂商及最终用户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环境管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绿色性。

⑶ 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控制和管理技术

在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过程中,要涉及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控制和管理等使能技术和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绿色材料选择、绿色采购、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生产计划、绿色分销、多地点库存协调和逆向后勤(回收和处理)等。借助于上述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模型和评价体系等,尽可能选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材料,尽可能使材料的采购、材料和产品的仓储、运输、产品的分销过程占用的空间、消耗的资源和造成的环境损害最小。

三、结论

再循环利用是根据“生态效率”的思想, 通过少制造和再制造方式, 使得废弃产品得到再循环, 从而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在我国,供应链管理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绿色供应链模式的构建,并且对绿色供应链闭环的每一个环节给予精心的制定和计划,才能达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系统优化,推进全球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 默会知识 共享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发生了新的改变。一方面,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为了抗衡大企业(或超大型企业)和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更加频繁。当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这种协作能带来更多的效益时,供应链管理便由此诞生。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许多更经济有效的信息传输技术,由通过协同合作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供应链管理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知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是一条增值链,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诸如增加利润、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和促使全球性成本优化等优势。

然而,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在目前的供应链运作中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参与企业由于各自目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协同合作能力大打折扣。

2、供应链的动态性,使得各企业成员为供应链创造最优绩效的热情锐减。

3、供应链中各成员由于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信息和知识共享的难度加大,效率降低,致使供应链绩效难以充分发挥。特别是部分成员参与到多个其他的供应链中,不仅导致信息和知识共享更加复杂,同时带来更多的信任、忠诚和保密方面的问题和风险。

此外,知识群体中的默会知识共享更是异常艰难,而供应链中的流程、运作方式、领导艺术乃至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等无不透露出默会知识的光芒。因此,供应链管理中,默会知识的共享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因为它能使供应链绩效得到大幅提高。

二、默会知识共享难度的原因分析

供应链中各企业成员由于分属于供应链运作流程中的不同环节,加之各自历史背景、企业规范、文化内涵等差异的存在,因而所拥有的默会知识也可能大相径庭。以本公司为例,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拥有二十多个分公司,所涉足的行业包括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工业民用建筑、公路交通工程、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这些不同行业的知识存量和结构,行业标准和诀窍性知识各不相同。安徽水利又是一个以施工为主要特征的公司,在每个工程中都要进行大量的原材料采购,而这些原材料供应商的运作流程也存在很大差异,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以本公司为核心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使得本公司的交易成本、工程质量、相应客户需求的时间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这些供应链的最优绩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如:本公司面临众多的原材料供应商,难以协调这些运作流程和规范,造成协调的难度大幅加大。供应链内的不同企业间目标存在冲突,信息以及流程、规范、制度等大量的默会知识不能充分共享,从而造成供应链整体绩效难以最优。

总之,供应链各成员间默会知识共享的难度很大,障碍颇多。主要原因有:①默会知识的个体性、情境性和不可模拟性等特点,使得供应链中各成员由于专业化分工不同,其各自拥有的默会知识难以共享。②组织结构的障碍。供应链管理中,通过流程重组、组织再造和整合,企业内的组织结构状况已大为改观,然而各成员间的结构差异依然很大。①成员间的不信任。供应链的动态性,使得各成员企业都在考虑自身的利益保护问题,以防止知识被共享后将会失去价值分配的优势。④跨供应链管理,更为默会知识共享罩上阴影。由于市场竞争已由传统的单兵作战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每条供应链出于自我利益的保护,均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各成员泄漏本供应链的知识和商业秘密,从而导致默会知识共享的问题更加复杂和难以施行。⑤供应链内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欠缺,使成员企业缺乏知识共享的积极性。⑥各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结构也是影响默会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供应链内默会知识共享的途径

供应链绩效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供应链的正常运作和各成员间协作有序的基础上,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障碍,则整个供应链将无法正常运转,从而导致整体最优绩效的丧失,大量额外成本的衍生。本公司曾不止一次由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不畅而导致停工待料、原材料不合格而重新订购等事故,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因此要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则各成员必须能够共享信息和知识,特别是默会知识的共享,以形成供应链的一系列准则、规范和运行流程,使所有成员都能掌握并遵守,为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奠定基础。主要途径有:

1.进行供应链的整体战略规划。供应链的整体战略规划,关注的是供应链内所有成员的总体规划和发展。通过这种整体规划既能使供应链相对较长时间的稳定和发展,也能使各成员在进行总体战略规划中通过深入接触和协商来实现默会知识的共享,并为日后整体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2.进一步完善组织再造。供应链的整合需要各成员通过流程重组、组织再造为供应链正常运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然而, 目前我国企业内流程重组和组织再造不彻底,对于整个供应链的流程再造更加不完善,因此,供应链应以过程整合为重心,消除知识传递的障碍,为默会知识共享提供保障。

3.供应链内各成员应解除顾虑,提高信任度。来自信任方面的障碍是影响默会知识共享的最主要因素。供应链内各成员应解除顾虑,相互增加信任度,精诚协作,只有通过信息、知识和资源的共享才能使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使供应链更加稳定。否则,相互猜忌则导致供应链绩效难以充分发挥,必然增加成本,降低效益,也使得供应链愈加不稳定。为了保障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和知识等资源的有效共享,需要具备可预见性和可依赖性的规则,这种规则或者由政府规定,或者由各成员以一定的契约形式来固定这种信任,也可以在长期合作的历史中形成一定的传统、习惯和文化。

4.进一步挖掘和拓展适合默会知识共享的方式,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供应链内各成员应积极思考、主动创新,为默会知识创建合适、有效的共享方式,一般可以采取供应链内专家流动指导、技术人员交往、与专家深度会谈、协作技术攻关、学术交流、技术移民、人才柔性流动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和拓展默会知识共享的方式,提高其共享的效率。

5.合理进行知识价值的分配,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共享文化。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是每个成员共同付出努力的结果,其增值应在各成员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然而,各成员由于其信息、知识等资源的不同,这种参与分配的知识价值因子所获得的份额也存在差异,目前,这种价值因子的衡量标准难以准确建立。因此,要真正做到公平还很难,容易因各成员自我感觉的价值因子报酬不合理而导致各种可能纠纷的存在,这就要求供应链各成员通过协商来共同解决知识价值分享问题,以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衡量标准,兼顾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特别要创建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所有成员都能自觉遵守和共享的“供应链文化”,使供应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总之,知识特别是默会知识共享对于供应链正常、高效地运作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供应链内各成员应该通过各自的劳动和努力既为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高,同时也为员工知识和素养的提升做出各自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作学等.论企业隐性知识的作用和挖掘途径[J].科学学研究.2003(12)

[2]宋建元等.企业隐形知识共享的效率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

[3]王冰,顾远飞.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4]严浩仁,贾生华.试论知识特性与企业知识共享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6)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文4

关键词:农副产品 供应链 效率优化

中图分类号:S37 文献标识码:A

农副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和肉类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这些产品的易腐性,运输和储存时要求有时效性;另一方面,各级市场需求多样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多变性,必须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多层次流通;最后,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从田头到餐桌的一条龙服务具有可视性与追溯管理。以上特性,构成了农副产品从供应、生产、采购、加工、运输,从销售网络至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链。本文主要从农副产品供应链入手,剖析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物流园区高效供应链的特征分析,提出优化的方法和建议。

一、目前农副产品供应链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流通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我国农业物流基础设备设施落后,流通过程中运输装备标准不统一,其中的核心组织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水平粗放式地运转。而农副产品富有易腐变质的特点,运输时效无法掌控,使得很多农产品在源头上“出不去”或“难出去”,在末端“送不到”或“送得慢”,效率低下导致严重腐烂,带来巨大的损失。农业仓储总容量供给不足,规模小且散,难以实现集配、中转、粗加工和品质拣选等功能,限制了高效率供应链的协调运作。

(二)农副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不足,尚未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从生产上看,我国农业生产绝大部分经营模式仍以“一家一户”分散模式为主体,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低,简单、零散方式的小规模的运销叠加多元化生产,导致供应链各个环节物流无法达到经济规模化,提升空间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与方法。

(三)流通环节复杂,耗费的资源过多

在农副产品供应链体系中,其模式大部分沿用传统批发市场的模式,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分散出现在各地区差异放大、各个环节存在多级销售和多层运输。例如生产者、消费者、批发商和物流服务商,相互之间的流通环节复杂、损耗大和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出现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情况,过长的农副产品供应链加大了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概率。

(四)供应链基础松散,管理难度大

供应链管理突出的标准化、一体化与协同化,才能造就高效率。由于我们没有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从事农副产品相关产业的各类人员,如农户、采购商、批发商、掮客、各级批发商、零售商等都在追求自身利益,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产生矛盾,造成整个农副产品供应链松散,没有标准化。

(五)信息化程度较低

农副产品对水土的依赖且在生产周期上的局限性,造成其供给弹性很小;从需求来看,农副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也小,这样的供需条件带来农副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价格的滞后性将导致生产和消费发生偏离,带来供需的不平衡。各环节没有及时取得可靠的信息渠道,难以把握正确的信息源,导致整个农副产品市场缺少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机制。

二、农副产品高效供应链的主要特征――以农产品物流园为例

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处于产业链的流通环节,上游与农产品基地、果农、菜农和各类养殖户对接,下游面向各级中小批发与零售端。园区集农产品集散、交易、物流、加工、信息平台、展览等于一体。

(一)农副产品运输集散

农副产品市场运输配送呈现多批次、小批量,从源头产地集聚后,形成干线运输,经过市场的交易与分散后通过配送至零售端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二)农副产品交易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1.农副产品现货与期货交易价格信息服务

农产品价格走势信息通过平台进行汇集,通过整理辨识后高速地传递给生产商与消费商,有效引导整个供应链的良性生产与消费需求选择。

2.商业、物流及配套信息有效互通

生产商、批发商与消费者之间因业务与交易产生的各类信息,包含重要的物流信息在平台间沟通,借助平台的撮合、管理、推送等功能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市场了如指掌。

(三)物流综合服务

1.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与仓储

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后的增值与利用是提高整体效率的重要途径,利用园区的分割、分拣、包装、配货等粗加工,可以满足末端消费者对蔬菜调理、食品冷冻、食品保鲜和净菜等需求。仓储服务则可以保证农产品集散和配送的有效性。

2.食品安全与交易结算

市场对流入的各类农副产品均有原产地、运输渠道验证及入场前的检疫检测,确保符合国家要求。而交易结算借助金融机构的协助,可以保证交易中及时结算并实现非现金的流转、结存等功能。

三、提高农副产品供应链效率的创新途径

(一)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

通过各环节核心企业:产业基地、农贸物流园、线上平台将上下游农户、企业、市场联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建立运作标准后实行“集约化”管理,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开发与培育大型物流园或农贸市场,作为区域及供应链的核心,为生产、销售与安全提供保障,利用信息化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借助电子商务建立多角度和多层次的供销渠道,及时分享农副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建立完善的农副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激发农副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以此提升供应链的效率。

(二)优化供应链结构与支撑体系

在完善农副产品供应链体系时,优化供应链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以集体化农业为主体的合作生产体系,围绕区域大型农贸物流园区,打通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流通关系和以运输节点为中心的物流网络,以此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加强供应链抵抗风险的能力。在规模化经营基础上,使用“规模小型化,形式多样化”的方式,让各个产业基地联合起来,组成农业产销联合体,提升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农副产品供应链体系中,加入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物流园区、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以专业物流园区或企业为主导的流通体系,集农副产品供应、生产、销售于一体化,通过签订合同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让物流主体充当供应链中集成商的角色,有效整合分散农户,借助专业化物流设备实施和物流技术为农户提供一流服务。

除此之外,应建立从大物流到城际配送节点建设的物流网络模式,综合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枢纽节点,对农业生产者、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级批发商进行有效整合,完善各级中转站物流节点,组成多层次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网络结构,根据地区对各个生产者、产品加工企业和批发商进行分类加工与包装,通过干线运输方式逐级配送,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以此整合已有资源,减少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三)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简化物流环节

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简化物流环节,即是利用互联网标准化技术、编码技术、标识技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采集、处理、交换与传输农产品物流整个过程,达到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的相互协调、无缝连接,建立一个高效率、高速度和低成本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实现农产品物流高效运转的目标。互联网技术主要分为电子订货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供应链物流资源计划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物流需求计划、分销需求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等,灵活运用这些互联网技术,制定农产品供应链各个节点的计划,可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益。

(四)促进供应链系统协调发展

建立“订单农业”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或产业基地签订购销合同,双方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的职责,从而有效满足客户端的需求,又能保护农户的利益。例如,可建立以供应驱动的农副产品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的“拉式”供应链,在“需求驱动”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与自身生产能力来规划生产方案,并驱动生产与运作计划的实施,以达到同步物流发展的目标。由于在供应驱动供应链运作模式中,信息都是双向流动的,所以在需求方向供求方提供需求信息过程中,必须对供方的瓶颈压力、盈亏平衡、能力分配与最小生产批量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掌握,从供应链总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供需双方生产与经营计划方式进行调整、安排,有效解决农副产品供应方不确性与易腐品的问题。

基于消费者对农产品各个方面提出的严格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应结合实际情况,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调整农副产品供应链,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优化供应链结构,构建不同的销售渠道,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简化物流环节,稳定企业与消费者的供需关系,以此促进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晓利.提高农副产品供应链效率的创新性研究[J].学术交流,2014(1):62- 65.

[2] 张荣.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新农超对接”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2(6):24- 25.

[3] 浦玲玲.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主导的供应链现状研究[J].物流技术,2015(9):219- 221.

[4] 孙志洁.特色农业供应链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4):42- 44.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文5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平衡积分卡;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019-02

0 引言

环境的变化,企业绩效管理内容的重心出现了转移。从第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工业扩大再生产至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影响着企业的今天,战略绩效管理的重点从经历产量性能评价成本绩效的评价财务业绩的评价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过程[1]。

以往的绩效评价方法大都是为了评价单个企业,随着企业发展模式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的改变,核心企业很难对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呈离散状态的供应链节点企业进行有效控制和做出恰当的绩效评价。由于供应链中每个节点企业对于其绩效的追求行为,都会对其上、下游企业产生影响,单个企绩效驱动因素及其优化可能导致各企业之间的决策相互矛盾,对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带来不利影响[2]。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在寻找一个更全面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理想的方法在于能实现供应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实现节点企业利益和核心企业利益之间的平衡、实现动因绩效评价过程与绩效评价结果之间的平衡[3] [9]。

1 几种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达到整个供应链的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供应链运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通常说来,供应链节点企业目标是多元化的,供应链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战略设计,满足不同目标。因此,供应链可以被视为最终的目标是由一系列阶段目标组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是评价每个节点企业并结合整个供应链的战略目标,以供应链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该能够提前发现问题,为实施供应链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供应链优化的性能水平。因此,供应链绩效评价相当于供应链的实施过程中的指标,它注重供应链战略实施过程,一旦出现偏差则立即警告消息。

当下,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仍沿用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大多数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是资产报酬率,而不是衡量驱动未来的财务绩效的非财务指标,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和评价的片面性[3]。许多学者认为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可以作为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有效方法,它纵向向前可追踪到产品的设计环节,向后联系到产品的销售环节;横向则将供方上游、顾客以及终端用户下游均纳入其成本分析和评价的范围[4],但不能测量它们所创造的价值[5]。文献[6]~[7]认为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评价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有效方法,EVA是企业税后净运营利润减去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它仅仅是从财务层面为出发点来度量供应链的绩效整体水平和运营状况,根据供应链不同于单个企业的显著特点,供应链的未来竞争水平如何单独从财务角度难以衡量。

而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理论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还包括一个客户方面,内部管理水平和学习成长等非财务方面。根据卡普兰和诺顿(1996)的观点来说,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评价的方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已经跟不上公司试图掌握的技能和能力。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的指标为正确判断企业绩效问题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参考,而不是仅限于财务绩效[8]。基于此,本文认为平衡积分卡(BSC)绩效评价是目前供应链绩效管理的重心。ABC、EVA和BSC的比较如表1所示。

2 平衡积分卡评价供应链绩效的方法

供应链管理是不同于传统的物流、信息流网络集成为基础的,实现从过去的侧重内部控制转为内外协调并重的控制,更强调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和运营的管理。供应链是在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节点企业的利润共享,面对同一顾客订单,通过集成化的企业间运作来满足顾客的订单需求,实现过程是知识共享和节点企业与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传统的重视独立职能部门绩效评价的思想很难推动供应链的发展。为此,要改变传统的运作绩效的评价思想、指标和方法。这些特点决定了新的评价系统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①供应链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独立化和集成化,要能全面反映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②供应链绩效评价注重了整条供应链的未来竞争力,加强绩效管理的前馈性。

③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应内外兼控,以保证内外绩效在过程和结果上的一致性。

④实现供应链的长期发展和节点企业短期运作的有效组合,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并重。

⑤供应链绩效评价多种方法的结合利用。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范文6

一、供应链契约及其特征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顾客等组成的网络中的物流、信息流、成本流(资金流)进行管理的过程。随着供应链所在网络在空间、时间等方面日益复杂,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维持供应链成员之间关系的稳定。供应链成员可以定义为广义的卖方和买方,只有当买卖双方在组成的结点间产生正常的交易时,才能发生物流、信息流和成本流的流动或交换。表达这种流动或交换的方式之一就是供应链契约关系,供应链上的成员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协调买方和卖方的利益。所谓供应链契约就是指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保证买卖双方协调,优化销售渠道,实现各方利益的有关条款。供应链契约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产品定价、最小购买量、退货、灵活订货、配货原则、提前期、产品质量和惩罚条款等。供应链契约的核心问题,是对于供应链形成的整体业绩应如何在不同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笔者认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契约是一种“帕雷托”改进,即供应链成员之所以形成一定的契约关系,是因为各自的状况都会因此而改善。供应链契约涉及的未来交易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这种稳定性降低了企业之间交易的风险,也为在签约时对其进行确认提供了可能。

二、契约会计的历史发展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冲击

所谓契约会计,是指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履行中合约进行确认和计量的财务会计模式。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会计学界就展开了关于应否确认履行中合约的研究和争论。J.E.沃尔特(Walter)在1955年第一期《会计评论》上发表的《关于“附注”负债的处理》一文认为:“那些具有合约性质的安排,如果它们的存在会比假如没有它们时,使企业在未来提供服务的义务有所增加的话,应该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与合约相关的义务应作为一个负债项目进行处理” 。该文首次明确提出了合约所代表的“义务”和“权利”应在表内确认,而不应作为表下附注处理的问题。随后,L.戈德堡(Louis Goldberg)和伯恩伯格(Jacob Brinberg)对履行中合约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指出,履行中合约的相关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密切相关,应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全面披露。到目前为止,关于履行中合约最具权威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为了制定关于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概念公告而准备基础性文件时,委托著名会计学家伊鸠雄治(Ijiri Yuji)对该问题进行的研究。伊鸠雄治的研究成果体现在《合约权利与义务的确认――概念问题探索》的报告中,他首先列举了合约各种可能确认的时点,包括:签约时、货物生产过程中的某一时点、生产完成时、发运时、交付时等等。尔后,他从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各种质量特征出发,考察了在上述不同时点确认合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以下的结论:如果合约符合一定的条件,例如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足够确定,以签约时为始点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确认是可行的。

契约会计理论的发展为在实务中对履行中合约进行确认提供了理论依据。在1976年美国FASB的FAS13《租赁会计》中,对资本性租赁的会计处理虽然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达成共识的,但实际上已开创了在会计准则中对履行中合约进行初始确认的先河,其对长期租赁资产的确认,体现了对长期租用该资产的权利的确认;应付租赁款的确认,则体现了对因长期租用该项资产而承担的分期支付租金的义务。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也使得契约会计在实务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IASC)的ED 48到IAS 39,允许确认履行中金融合约的范围逐渐扩大,美国FASB颁布的FAS 133和FAS 137,也采取了相应的立场。

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交易和事项在其完成时进行确认和计量。从历史角度看,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不对履行中的合约进行确认和计量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一方面,在工业革命之后,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建立之时,社会经济环境较为稳定,商品价格和货币价格波动较小,因此对履行中合约不进行确认不会对企业财富和有关经济业务的公允反映产生太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财务会计模式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和持续经营等假设基础之上,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特征,这使得其难以对履行中合约进行会计处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增加。为了规避风险,各企业之间的契约类型和契约关系也日趋多样和复杂,很多契约对企业之间未来交易将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界定。由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不对履行中合约进行确认,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将取得的收益。传统财务会计模式这一惯例逐渐不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并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

三、契约会计在供应链契约中运用的难题

从契约会计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合约可以在签约时进行初始确认。按目前的主流观点,该条件具体为,与合约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足够的“确定性”。那么,对于供应链契约而言,是否可以在各成员签约时对相关的交易进行初始确认,使供应链契约对各成员的影响能及时地在财务报告中得以反映。从供应链契约特征角度看,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供应链契约对于各成员来说是一种“帕雷托”改进,这使得其表现出“稳定性”的特征。并且,由于遵守供应链契约会使各成员的状况变得更好,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稳定性”的维持来源于各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因此,可以认为,与供应链契约相关交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足够的“确定性”,在合约签订时可以对其进行初始确认。

然而,与之相伴随的问题是,如何判断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合约具备供应链契约的特征。如前所述,供应链契约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签订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帕雷托”改进式合约。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稳定性”这一较为抽象的判断原则,具体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判断准则。现有的供应链契约研究大多是在拟定的环境状况下,利用数理模型推导出合约成为供应链契约的条件。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很难建立一套完整的判断准则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约进行判断。笔者认为:可行的策略是,对现实存在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对易于建立判断标准的合约优先建立判断准则,然后再逐渐推广。对供应链契约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案:从供应链契约决策权角度,可划分为单方决策供应链契约和联合决策供应链契约。单方决策供应链契约中,买卖双方之一处于主导地位,某一方在作决策时可以不考虑或者较少考虑另一方的利益,双方之间没有摆脱对立的关系。在联合决策的供应链契约中,某一方在作决策的同时,也考虑另一方的利益,双方抛弃对立立场,强调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整体运作绩效;根据供应链外部环境的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市场需求型和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型供应链契约。对于单方决策供应链契约,在确定性市场需求下,信息不对称――没有完全信息共享时,买方的库存,促销策略是形成卖方风险的主要原因;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卖方的风险一方面来自买方的库存,促销策略,另一方面来自变化莫测的市场,也就是说,取决于分销商如何把风险转移给供应商。对于联合决策供应链契约,在确定性市场需求情况下,可以减少买方的库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情况下,可以对来自市场需求的变化形成快速反应,减少供应链的风险损失。虽然这两种分类方式会使不同类别的供应链呈现不同程度的“稳定性”,例如确定性市场需求下的联合决策供应链契约相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分类的着眼点在于解决供应链形成的整体业绩如何在不同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这一问题。现行的供应链研究还未针对“稳定性”建立合理和严格的分类标准。因此,契约会计在供应链契约中运用难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供应链研究在这一问题的进展和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勋. 2002. 财务会计四大难题. 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