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1

一、师德建设的旨归和困境:现代性的“两面性”

(一)师德建设的现代性特质

师德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所形成的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个人魅力和实践智慧的结晶,对于教师个人持续成长和学生的完整发展具有较强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在现代性语境下,师德建设就是从内外在层面加深和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使之更具有现代性特质的过程。“现代性”(Modernity)是指“现代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其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状态”。其基本特征“,第一是对现代意识的觉悟。第二,现代性造就一个不断理性化、祛魅的过程。第三,个人主义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个人主义带来了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第四,除了理性和个人主义,进步的观念也是现代性主流的意识形态”。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沿着两种不同轨迹延伸,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发展出理性、人本、民主、开放、包容、文明、进步和创新等特质,这些特质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的推动、多元价值的渗透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和缺失的影响,在这些特质下衍生出“现代性的后果”:经济利益至上和绩效主义导致了人们对实利的追逐和对人主体价值的漠视;多元价值的渗透会引发主流价值信仰的危机;现代性转型时期的制度滞后性和监管体制不完善将诱发信任风险和危机。这些“后果”深刻地制约了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性的这些特质对学校组织和个人的现代精神的涵养与现代行为的引导具有重要导向意义。反映在师德建设上,师德的现代性建构就是不断地赋予师德以现代性的特质,并通过制度完善、文化引领及增强教师对师德现代性特质的自觉内化,凸显师德建设的现代性。简言之,体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专业精神融合和均衡的师德应是师德建设的现代性特质。

(二)师德建设的现代性困境

1.科学精神的远离

首先是学校中的行政化、官本位思想浓厚。学校本质上是一个学术组织,行政化和官本位管理模式导致学术科学性与行政服务性的分离。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的强化势必会导致学校稀缺的教育资源和福利资源分配权力向行政集团的倾斜,将打击教师有志于学术的信心和热情,“甚至改弦更张地变倾心于学术为热衷于行政,何谈学术追求?”其次是制度设计的不完善与滞后性。部分高校多以量化标准评估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导致部分教师执着于追求各种业绩数量而忽视质量,只教书、不育人。师德建设常常被学校上下一致地认为很重要,但是往往被边缘化和实利化,让位于实际有利可图的决策。师德建设尚未深入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的核心

2.人文精神的缺失

首先是学术功利化、实用化思想增强。部分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学术的公共伦理价值,仅仅将学术研究和教学作为应对考评、晋升和实现经济利益的途径;部分教师以商品经济的规则作为自身价值定位的原则,致使教师职业趋于平庸化、商业化,无法安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表现出较强的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其次是人际关系世俗化、冷漠化思想增强。在世俗化、冷漠化的冲击下,原本纯洁高尚的师生关系变得畸形:教师常常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尊重教师,学生也常常认为教师不关心学生。这种影响也充斥在教师的同事关系上,教师同事间协作意识淡薄、学术派系意识浓烈“、文人相轻”等已是不争的事实。

3.专业精神的弱化

首先是职业理想茫然,学术信仰淡化。部分教师不是以教书育人为志业而仅仅将其视为谋生的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教育教学方式生硬、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敬业奉献和积极示范的精神,在教育的终极价值实现上缺乏执着追求和信仰意识。其次是学术诚信和学术自律缺失。部分教师学术道德败坏,论文剽窃、抄袭,谎报业绩甚至是占用他人学术成果,缺乏对学术精神的敬畏之心。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现象正逐渐侵蚀大学精神的根基。

二、文化管理:作为师德的现代性建构方式

(一)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与师德建设的现代性要求具有契合性

从理论演进上看,文化管理是在批判和继承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出现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模式,是应现代经济社会治理和组织创新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学思想。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是个人和组织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和反映,与师德的现代性价值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首先,从价值目标上看,文化管理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是“人或人的发展”,它高度重视教师的内在文化情感和主体需求,注重将大学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内化为教师品质的有机成分,通过激发文化的多重功能,增强文化在师德培育和发展中的内驱力和牵引力,从而实现教师个人完整地发展。这与师德建设在于实现教师现代性完整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其次,从方式方法上看,文化管理的主线和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尊重和实现人的主体价值,追求实现人的价值与组织价值的高度融合和共生。文化管理以大学精神文化为引领,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为核心,通过文化的激励、凝聚、协调和导向手段,增强文化在沟通情感、消除冲突、凝聚共识中的功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增强对学校核心价值的体认及内化,建构共同的价值伦理观和共享的教育精神,进而形成一种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制度文化的建构及教师团体的专业实践和交流,促使教师对科学、人文、专业精神的自觉整合及践行,从而为师德的现代性建构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文化管理策略与师德的现代性建构方式具有共通性

从管理策略上看,文化管理策略在于从文化的高度审视学校整体规划,重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分享,通过建构民主、对话的协商机制,实现权力分享。这与师德现代性内涵和建构方式具有共通性。首先,文化管理注重以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视角剖析文化在大学和个人发展中的阻力和推力,强化文化价值对整个大学规划发展的辐射作用,对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师德建设陷入现代性困境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师德建设真正融入大学整体决策和规划程序之中,师德建设尚未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育质量、大学制度、大学文化、大学履行责任等作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内在链接。文化管理路向通过精神、制度、群体和外在环境等四个不同维度的文化联结,可以将师德建设置于整体的文化发展脉络中加以剖析和完善,增强师德建设的内在机制整合和优化,从而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其次,文化管理致力于整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注重采用民主、对话的协商机制开展整体系统的制度设计和科学规划,有助于推动科学决策和人文关怀的价值融合,这是师德现代性特质的本质体现。

三、现代性语境下师德建设的路径:文化管理的维度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渴望的目标转化为组织的动力和绩效”。核心价值的选择和培育是文化管理的第一个维度。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增进教师对代表主流取向的核心价值的理解、认同和内化,引导教师的个人价值与学校和社会价值的融合,促进教师、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党的十明确提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倡导和践行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伦理精神,是师德建设和师德治理的重大道德资源”,应作为师德建设的精神引领和价值指向。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作为师德建设的价值指引和实践内容。要以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坚定教师的道德信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教师共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升教师觉悟,形成高尚的育人境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教师行为,形成高品位的教师风范。其次是应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增强教师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国家、社会(包括高校)层面要通过法制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树立师德典型、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等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展示教师的道德模范,惩治教师的违法违规行为。个人层面上,师德本身是教师自我实践和内化的过程。教师要树立职业理想,将促进学生成才与发展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的追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校道德大厦的奠基者、建构者;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品性修养,坚决杜绝学术不端,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学识感召他人、引领风尚。

(二)建构现代学校制度规范师德建设

文化管理的第二个维度就是通过祛除体制机制的惰性,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增强制度的引导、激励和凝聚功能,使教师自觉内化制度精神。首先要科学设计制度,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执行性。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培育—发展—评议—申诉制度,对不同“成师”时期的师德建设应有不同的制度规范,确保相关制度的内在联系,又要保证制度的独立性,防止“制度过密”造成师德建设无所适从。其次,强化动态式的监督机制,对违反师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制度,对遵守师德规范的典型要及时加以奖励和表彰。再次,建构倡导性、支持性机制,赋予教师基层较强的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探索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三)创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引导师德建设

文化管理的第三个维度在于激发教师的群体意识,增强教师的群体交流和职业归属,推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学习共同体“营造一种共享的、富有激励性的氛围和场景,把教师与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的追求而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创设的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分享、合作和平等,本质上是一个实践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分享共同的实践、信念和理解的平台,能促进教师间交流差异、优势互补、情感体验、整合知识、形成愿景,增强职业归属感和形成团队精神与凝聚力。它源于教师基层的情感需求和归属期待,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首先要发展信任的同事关系。信任是共同体的基石。学校要赋予教师适当的决策知情权和参与权,要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间要加强联系,及时沟通情感、分享经验;通过新老结对方式,遴选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的教师帮助新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传承师德风尚。其次要构筑共享愿景。愿景是共同体的导航。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愿景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最终推动学生成才发展。通过愿景的建构与实现,推动教师自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道德学习和增强师德师风的示范。再次要完善学习机制。学习是共同体的存在方式,也是增进核心价值认知和实践的方式。要利用教研室/组、专业沙龙等实体共同体,发展新媒体、新技术、网络学习共同体等推动教师常态化的师德交流和反思。

(四)营造气质高雅的物质环境支撑师德建设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2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学科建设。学校认识到,学科建设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学科是知识的生产体系和组织体系,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应始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努力凝炼学科方向,促进学科集成,形成自身特色,通过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建设,促进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是优质本科。学校认识到,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创建优质本科教育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优质本科包括优质教育理念、优质师资、优质教学条件、优质品牌专业、优质教学管理、优质实践教学、优质教风学风、优质生源。优质本科是个建设性、总体性概念,是动态的、开放的。学校构建了具有鲜明地方高校特色的“五位一体,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增强教学为主、教学为重、教学为先的意识,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的局面。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保障是大学经营。学校认识到,大学经营是大学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保障。大学经营的核心理念是开源节流、盘活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于人才培养,包括: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兴校之路;加强成本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正确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抓住发展机遇,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学校各级领导班子不仅要懂政治、懂管理,还要懂市场、懂经营,要善于激活各种内在机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大学潜能,使学校在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博弈中,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抓手是就业至上。学校认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至上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抓手。“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是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作出的现实选择。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学生的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困惑与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主体作用,进一步科学确立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推进大学生科学就业与创业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学校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人才队伍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加强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在动态的人才培养中,以各种激励措施,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教学科研领军人物,促进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尤其是大师,打造适应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识大体、业务上讲科学、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重视管理服务队伍的思想素质、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程度。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路径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学校认识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学校改革的根本选择,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路径。要稳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与创新,建立面向市场、尊重规律、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发展重大事项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把教学学院建设成自主应对市场变化与需求的办学实体,加强教学学院与机关的考核;全面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确立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主导分配的制度;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与采用竞争上岗、择优上岗、安排上岗、暂时待岗等方式实现减员增效的人事制度;推进后勤体制改革与创新,实行功能分开、管理配套、效益优先、服务到位的方针,释放后勤系统内在的活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黄冈师范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党委、行政一班人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方位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突出抓好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文化引领。提出了“20字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九字发展观”(攀层次、上水平、创特色),“八字校训”(厚德、博学、力行、致远),“数字黄师”(建设省属一流大学、紧抓二个省级重点学科、实施三大战略、支撑四种办学形式、推行五大改革、实施六大校园建设工程、形成七大学科门类、构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构筑九大办学平台)等,学校的文化内涵及百年办学精髓得以凝练与深入人心,极大地提升了办学品位。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 学校文化 课程体系 构建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目前的改革已开始触动教育的核心要素――课程的领导权、开发权和实施权。这必将是一场系统的变革,而变革的核心就在于基于学校层面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校为何要构建整体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近乎直线的态势演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最核心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各国都将眼光投向未来,关注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养。哈佛大学教育改革负责人托尼・瓦格纳及其研究团队在大量调研后提出,未来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具备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力、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7个关键力。与此同时,OECD等组织和一些国家包括我国,也纷纷提出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提出了“面向未来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而课程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因此,重构学校课程,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需求,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前期的课改从课程管理层面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使学校拥有了课程开发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对课程的需求。然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追求量的增大,导致课程质量难以保证,而很多课程未必能真正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求,甚至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荷。因此,亟需统合三级课程,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此外,随着《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等一系列改革方案的,学校面临着重建课程以落实方案要求,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创新的重大挑战。

从教学层面上看,在笔者曾做过的调研中,有许多教师反映在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困惑,如“怎样解决有限的备课、授课、教研、科研时间与无限的教学内容、考试范围之间的矛盾”“如何分层教学、差异发展”“如何进行有效探究”等。

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学校缺少对课程系统、整体的规划,为此,应重新审视学校课程,把握时代脉搏与改革的发展方向,形成高位的发展战略转型思考,从而整体、系统地构建面向未来的新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应具有哪些特征

时代性。“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认为,课程必须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方面,使学生能够为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感应全球、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基础性。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的基础性角色决定了学校能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选择性。当学校的办学理念真正关照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真实成长与发展时,必然会为其提供多元开放的、富有弹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以帮助其自助选择、自主发展。尤其是新出台的高考方案,在强调学科方向分类与水平分层的基础上,又增加选考科目的分类分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不同能力倾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应性的课程。

整合性。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系统设计、纵向整合三级课程,形成学校自定的几大门类的课程领域,如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兴趣特长类或研究类课程;同时,整合学段,实现贯通培养。横向拓展学科的科目和范围,形成学科群,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同时,关注学科融合,摆脱学科单摆浮搁的孤立状态,实现整体育人。课程之间纵横交叉,形成了具有统整性的、立体开放的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独特性。基于学校自身传统、办学基础和特色,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等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构建的课程体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能够促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文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学校在构建具有个性化的高品质课程体系时,应通过战略性谋划、科学开发,促进学校创新,实现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学校创新首先是文化的创新,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系统构建体现以人为本、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是一所现代学校发展和创新的应有之义。

1.植根文化,价值引领

现代有关文化的理论倾向于将文化看作是文化成员间共同拥有的一套思维理念体系,或者说是价值或意义体系。具体到学校中,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更多表现为学校日常运转中体现出的引领性的信念和价值观,它渗透在学校的所有工作中,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所学校的文化在其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中得以具体表达。优秀的学校文化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即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因为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应秉持的目的。例如,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在“经营好每一个学生”“做有层次、无淘汰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的课程体系,立足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加以统整,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与必选类课程,同时更注重为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富有营养的课程。

2.素养驱动,育人为先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培养人是文化的主要功能。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核心价值观、对人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追求来实现的。具体到教育领域,课程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就是要在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架构起桥梁。如果说学校文化让我们明确了课程的价值功能,那么,基于“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则为确定学校课程结构体系提供了依据。如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将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生活技能等素养的长久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建构所围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所凝练的本校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课程体系的科学开发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态度兴趣、问题困惑和目标需求等。此外,还要寻找证据,回答诸如“我们有什么证据认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这样的课程”“我们有什么证据表明我们的课程体系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等问题,由此才能构建起一个整体、多元、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3.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基于价值引领、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的学校课程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这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灵魂,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学校文化的集中反映。如北师大朝阳附中提出的“生命绽放教育”,体现了学校办学秉持的现代教育理念。

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目标是指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如北师大实验中学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等。

学校的课程结构。这是学校为实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课程门类及其关系。学校基于自身的校情、学情等整合各类课程,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基本框架。如清华附中构建的以核心课程(对国家课程的再构和整合)为中心,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和学生自创课程三类课程紧密围绕的立体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设置表是学校课程结构的具体体现,包括课时结构的调整和学分安排等。

学校课程的实施。这是学校课程向学生的转化,涉及不同层级和类型的课程在学校的推进路径与方式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在基础课程中实行动态的三类分层学习,即必修课的分类分层学习、分层走班学习及班内分层学习;拓展类课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则力图构建使学生、教师和学科知识都焕发生命活力的“活力课堂”。

学校的课程资源。学校课程体系还包括适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育资源基地和学习资源系统的建设。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999年12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突出社会化。随着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的成立,后勤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要求与之相对应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1.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先对财务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打破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经营手段调节为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后勤财务属于高校的二级财务;改革后,高校与后勤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重新构建。

2.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

后勤社会化改革前,资产是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一般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而后勤部门则更侧重于资产的购置和使用,不会更多考虑资产的管理。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产由非经营性转变为经营性,学校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同时,学校也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勤集团不仅要有效地使用资产,更应该管理好资产,并做好资产成本的核算。

3.会计核算体系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因后勤不具有完整的自主经营权、分配权,其财务核算仅局限于由高校所需而发生的部分费用,会计核算仅以事业核算为主,这些核算内容只占财务核算体系的一小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财务核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事业财务核算逐步向企业财务核算转变),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在由一级向多级化过渡。在此情况下,高校后勤财务必须改变管理层次不明,职能不清,信息不畅的现状,必须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增强成本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4.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的提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作为独立法人存在,其财务体系相对独立,但高校仍然要加强对后勤财务工作的全面监督。为了进一步强化改革后对后勤财务的监督,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应委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强烈事业心与高度责任感的会计人员监管后勤财务。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的财务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

1.适应改革需要,建立决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机制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管理的重心在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计划是财务决策的具体化,财务分析是为了肯定成绩并找出不足或失误,以利改进和正确决策。因此,后勤财务工作必须建立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财务工作必须构建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做到“三个主动”。

(1)主动服务决策。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在决策时都离不开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等信息支持,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切实把握这些信息,并主动为决策者服务。

(2)主动参与决策。市场化、企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大多决策方案都需要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这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站在领导和全局的角度主动参与决策论证。

(3)主动执行决策。高校后勤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财务保障和服务,都需要财务工作的积极配合,这要求财务工作要认真执行决策,并且从财务角度对其他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决策顺利地得到执行,并使发生偏差的决策及时得到纠正。

2.借鉴他人发展经验,做好清查核资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借鉴国有企业和其他高校发展的经验,明晰后勤资产的产权关系,切实做好后勤实体分离之前的清查核资,以便后勤实体在与高校分离后真正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运作。高校后勤集团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合理优化产权结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法人,要利用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可以面向社会和实体内部吸收优质资产、资金,增强后勤实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后勤实体的发展。

3.加强会计核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改革以前高校后勤财务与学校财务的关系是资金拨付关系特别要重视完善有关制度,包括依法收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后勤服务收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面向校内师生的基本后勤服务,在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应采取不含税金的成本价收费;面向社会的服务,必须以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学生的生活为前提,并实行市场定价。后勤服务是从高校整体中分离出来的,长期以来形成的资金拨给、资金使用、不定价成本核算的观念,影响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成本核算观念,坚持收支配比原则,使成本核算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成本核算将原来的拨款驱动机制转变为市场驱动机制。后勤财务管理必须通过责任制规范后勤部门的经济行为,做到职责清晰,职能明确按需设岗,以岗择人,减员增效;对后勤所属经济实体要进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定期考核,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4.加强后勤财务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后勤变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样的经营实体要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后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会计理论知识、会计方法、有关经济制度和政策全面地理解并准确地把握,还要透彻地了解后勤实体的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提高业务判断能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后勤财务人员要加强会计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从传统的记账会计向管理型、参谋型会计转变,以适应高校的后勤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5

对企业来说,执行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那么什么是职业学校的校长执行力呢?职业学校的校长执行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上级的执行力,就是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教政策和职业教育中长期规划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决策目标相结合,并转化为学校有发展、办学有特色、管理有特点、教师有特技、学生有特长的成果;二是对学校内部的领导力,带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执行学校的各项措施,落实战略目标,把学校建成“理念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具有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优质示范学校。

职业学校的校长执行力是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落实发展策略的根本因素,是形成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保障。有效提升校长的执行力,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需要。“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本领”,校长执行力的实质就是“落实”。校长作为一所职业学校的当家人,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执行意识和领导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领导水平。

要有效提高职业学校的校长执行力和领导力,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执行能力,健全校长执行力的制度框架,构建团结协作高效的领导班子,注重实践和过程管理,形成校长执行力的长效运行机制。

提升自身执行能力

提高职业学校的校长执行力,首先要注重校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研修,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和行政执行力,提高领导和执行艺术。

1.加强学习,领会精神,宣传发动,提升政策执行力

校长要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管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不断积累经验,充实头脑,开阔视野,更新观念,适应职教新形式,形成自己的职教思想和办学理念。要认真研究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学习鲁昕副部长等领导讲话,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校长培训班,深刻领会国家、部、省有关职业教育精神,明确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到学校的工作中来,把国示范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紧紧把握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的实施,在学校中大力宣传和发动,全校形成建设合力,不断提升政策执行力。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紧紧把握了职业教育的新机遇,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争取到了国家发改委“优质特色”学校建设经费;今年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合作,在中高职协调发展试点项目中又领先一步:成功申报立项了“3+4”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和“5+2”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两个试点项目,体现了学校把握政策、紧跟职教发展步伐的良好的政策执行力。

2.善于研究,提升战略决策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协调发展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无一不是重大的课题,有很多文章可做。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要有明锐的洞察力,要能潜心研究,才能高瞻远瞩,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制订科学的远大的发展战略。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体两翼三同步”的发展战略,即立足现代制造业,以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两翼,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同步,课程与工作岗位同步,技能与职业实践同步和“对接产业设专业,校企合作办专业,内涵发展强专业”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基础类课程综合化,技术类课程理实一体化,技能训练类课程项目化”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目的,逐步形成“基于岗位,项目导学,实境训练,学做合一”的教改模式,全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能型)人才。

学校围绕“立德重技”的育人目标,以“七个一”(一种求真向善的立人品德,一项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门便于交流的外国语,一手规范工整的钢笔字,一套职业行为的社交礼仪,一个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为教育基础,树立“品德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能做事”,育人理念,突出“专”(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较强的职业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能”(良好的技文双馨素养)、“善”(豁达和善的道德修养)、“健”(健康和谐的身心)、“雅”(绅士淑女般的言行举止和审美意识)综合职业素养的培育,切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实现就业“有饭碗”,会找“新饭碗”,善找“好饭碗”。

3.注重“三立”,提升校长魅力

一是立信,学校以继承和弘扬我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宜兴籍)的立信精神:“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校长应该成为“立信”精神最忠实的执行者和引领者。二是立德,学校以“厚德重技”为校训,立德是做人之本,更是治校之本。校长的良好品行和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三是立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学校中树立威信。

4.具备较高的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人脉关系

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办”,因此职业学校校长不仅仅是教学者和管理者,同时还应该是企业家、外交家。校长必须走出校门、跨进企业、融入社会、走向媒体,与社会各界有机联系。校长必须具备极强的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且人脉广,关系好,能从多方位、多层面赢得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支持,有效地利用一切有效资源,赢得支持、开展合作,开拓创新,形成特色,打造品牌。

5.慧眼识人,善于用人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认为,“执行力就是任用会执行的人”。一所学校即使有世界上最好的办学理念和制度,但如果没有用对人、用准人,甚至没有合适的人去发展、去实现,这些理念和制度也只能“光开花,不结果”。所以,校长要将合适的人请上去,不合适的人请下来;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执行力强的干部提拔重用到领导岗位。此外,要加深对全校教职工的了解,根据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慧眼识人,善于用人”是职业学校校长的核心能力之一。

6.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升职教改革执行力

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探索中,校长要勇于实践,加强研究,创新争先。校长要注重教学理论研究,例如职业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科学论、行为导向理论等,并能在工作中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提升水平。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协调发展上要加强实践研究,要在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评价模式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上积极探索,有所创新,争当探路者,提高校长的实践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改革执行力。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课题研究网络,在校长、中层的带领下,全校有200多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健全校长执行力的制度框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执行力的职业学校校长要会构建有利于执行的运行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工作规范、反应敏捷、运转协调、执行有力”,健全校长执行力的制度框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学校的战略发展远景

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规划,是有关学校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是确定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框架的描述。当前,职业教育又迎来了春天,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已步入快车道,国示范建设、中高职协调发展试点等,都为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职业学校要抓住机遇,根据学校、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学校的战略发展远景,用明媚的发展远景激励人、凝聚人,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追求并为之而努力。

2.明确提高执行力的工作目标

在确定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后,要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目标要科学、合理、具体,既要有长远的、高标准的要求,也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不能好高骛远。使全校上下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大大提高执行力。学校在国示范建设中,学校与各项目组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五个重点建设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均制作了两年建设目标的行事历,明确时间节点、建设目标、经费开支、责任人等,明确了执行目标,才能力往一处使,提高行动力和执行力。

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第一”是提升校长执行力的主要原则,没有制度的集体只能是一盘散沙,是毫无战斗力的。学校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学校自2007年来,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学校的四级文件(程序文件、质量手册、作用指导书、质量记录),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案可稽。

4.注重管理细节,管理严、细、实

注重细节就是要大力提倡严、细、实的管理要求,校长要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管理环节的规范、精致是赢得民心,提高校长执行力的关键。校长要精益求精、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并落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

5.强化制度的落实、督导、考核、奖惩

制度不是写在纸上、墙上,而是要落到全体教职员工的心中。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强调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大家心服口服地执行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履行本职工作及职责。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必须加强督导,严格过程管理,并能严格考核,奖优罚劣,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则诸事均能执行到位。学校自2007年成立了教育督导室以来,加强了教育、教学考核督导,并对教职员工实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奖优罚劣,基本达到制度管理的目的。

构建团结协作高效的管理队伍

校长执行力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需要管理团队来完成。学校的各级管理干部是校长的左膀右臂,是落实学校发展规划、贯彻学校战略意图、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最重要的实践团队。校长执行力的强与弱,关键在于管理队伍的工作开展情况。因此校长要全力进行管理队伍建设,做到知人善任,善于用人,构建团结、协作、高效的三级管理队伍。

1.配备好强有力的校级领导班子

职业学校的工作涉及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实验实训、财务后勤、对外服务等多方面工作,校长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管理学校的每一样,校级分管校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校长在主控全局的同时,需要分管校长有力分担校长的相关工作和职责。因此,校长要配备好强有力的校级领导班子,通过他们把学校的发展战略、人才资源、管理流程有机结合,贯彻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成才、教师立业、学校发展服务。学校现有校级领导成员七名,班子成员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强调相互合作。在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平时始终坚持每月一次的校长办公会议和行政例会。从日常管理到重大活动、重要建设项目,尤其是在招生、人事安排、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设备购置、大额资金的招标和使用等方面,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坚决杜绝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现象发生。

2.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学校的中层管理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精明强干,团结协作,配合分管校长工作。学校中层机构众多,必须合理划分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校长要合理选拔中层干部,并加强指导,使中层干部具备五种基本执行力:一是理解能力,二是管理能力,三是协调、沟通能力,四是创新能力,五是规划能力。学校在校级和中层领导的选拔任用上,一直秉承任人唯贤的原则,并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逐步实行专业化。一些专业素质高,管理能力强,能干事肯吃苦的中青年专业教师被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现在系部领导基本实现专业化,在全校中层以上领导中专业教师占到65%以上。

3.培养专业带头人

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内涵建设,每个学校专业众多,校长、各级管理者不可能精通所以专业,因此,专业建设的具体执行人应该是各专业的负责人(带头人)。在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专业负责人时,要注重培养起专业建设的执行力,主要包括:良好的战略眼光和超前的意识、较强的组织和指挥能力、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模范榜样作用。学校从2008年起,着力培养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打造优秀课程团队,制订了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管理条例,学校的12个主干和长线专业均选聘了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建有省品牌专业2个,省示范专业4个。无锡市精品、优秀课程10门。

注重实践层面,强化过程管理

校长执行力的最终落实,体现在具体目标的实践上,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执行力是一种把控能力,是一种决断能力,更是一种影响力,而亲力亲为的影响力就是战斗力。因此,职业学校校长要注重实践层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着重课堂)、校园文化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在亲自参与建设的过程中强化过程管理。

1.提升专业建设执行力

职业学校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职业学校的校长应该成为专业建设的行家、专家,要把学校的工作重心放在专业建设上,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在专业建设中,要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企业转”。校长要确立“对接产业设专业,校企合作办专业,内涵发展强专业”的思路,走内涵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今年,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实践,创新了“工学交替”形式,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旅游管理的“政府主导形式”、财经商贸类的“超市形式”、电子信息类的“校中企形式”、机械加工类专业的“共建基地形式”、建筑设计类专业的“分组轮岗形式”等,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执行力。

2.提升课程建设执行力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课程群,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职业学校的校长要成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的引领者、促进者。要通过完善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运行机制,鼓励和促进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行目标管理,实施课程的综合评价,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来实现课程的全方位建设。

3.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执行力

当前,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实践,立足课堂、聚焦课堂,特别是一线教师,课改就要从课堂教学开始。因此,校长课改执行力就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学校从2007年开始,在全校推行“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的课堂教学要求,从主干专业课向所有专业课辐射,从骨干教师的先行改革带动全体教师参与,逐步形成课改的实施、检查、考核、反馈、改进的运行机制,有效的提升了课改进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提升体现专业特色、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执行力

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职教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和教学环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学校校长要在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的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把“立德、重技、敬业、守法”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继承和弘扬我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宜兴籍)的立信精神,形成以渗透企业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系统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专业文化、活动文化、创业文化和网络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把学校建设成绿色生态校园、人文艺术校园、平安和谐校园。

5.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执行力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职业教育与市场紧密联系,有较强的行业特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引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如何,校园文化应该引入哪些企业文化,如何引入企业文化,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

第一是结构相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第二是作用相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具有引导、规范、凝聚、协调、激励、辐射的作用。第三是宗旨相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都重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是目标相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或企业文化,其目标都是为了塑造组织精神,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发展。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不同点

第一是本质不同:校园文化是研究文化、教育文化,本质内敛,注重过程导向;企业文化是实践文化、经营文化,本质外显,注重结果导向。第二是价值观不同:校园文化注重内涵,隐形而宽松;企业文化注重实用,显性而严谨。第三是氛围不同:校园文化体现宽松、民主、自由、个性;企业文化体现规范、纪律、业绩、竞争。第四是行为模式不同:校园文化体现个人奋斗、个性特点;企业文化体现团队精神、群体协作。另外,校园文化强调稳定不变,而企业文化强调根据市场灵活变化。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 宏观政策的明确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职业教育指出以下要求:“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2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与企业无缝对接。其常规做法是进行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前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有一点需要指出,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学到将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这是不行的,因为现代企业选择人才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素养,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最终培养出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要实现内涵发展,打造学校品牌,职业学校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去引导学校全面科学发展,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带有浓郁的企业文化特色,有助于体现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另外,在文化多元化、市场经济化、网络信息化的影响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校园文化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引入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共同熏陶下,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的内容

1 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职业学校应根据开设专业的不同,将不同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入校园文化之中,可以贯穿于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之中,也可以邀请企业领导来校开设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未来工作岗位的所需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有利于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2 团队协作精神

现代企业在选择人才时非常注重考查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核心利益和核心目标而相互合作、尽力而为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与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多为独身子女,往往有自私、个人意识强的现象,非常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在团队精神方面得到培养和加强,这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3 追求卓越的认真精神

现代企业需要员工具备追求卓越的认真精神,因为只有做到认真,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对于学生而已,无论是在校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都需要这种认真精神,要教育学生做人做事注重细节,态度认真。

4 高度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长青的基础,是打造卓越团队的动力。学生只有在校期间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能学到过硬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有责任感的优秀员工。

5 诚实守信的品格

诚实守信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讲究诚信是个人谋生和发展的途径,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保障,职业学校的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为:犯错后欺骗老师和家长;考试作弊抄袭成风等,职业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格,先成人,再成才。

6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积极进取的态度使人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中考独木桥上的落水者,往往抱有悲观的思想,缺乏自信,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成功企业家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成功源自积极的心态。

7 企业精致化的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因为有制度作为保障,才能有序地运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可以借鉴一些成功企业的管理制度,丰富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接受企业文化,有助于毕业后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

四、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的途径

1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向学生讲授和宣传企业文化,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聘请他们为客座教授进行授课,向学生灌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与专业,以此促进企业文化向校园文化的渗透。

2 以实训教学为重点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模式为指导,将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训教学,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交融。首先,应根据企业生产车间建设模拟仿真实训室,并且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安排实训教学,营造职业氛围。其次,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质。最后,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此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3 以文化活动为平台

职业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技能竞赛或文体活动,比如举办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企业文化展等活动,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交流平台,把企业崇尚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渗透到活动中去,企业还可以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4 以物质文化为桥梁

首先,职业学校教学楼与实训楼的文化布置,不能像普通中学或大学那样,在教室、走廊等处简单地悬挂名人画像、学校规章制度等,而应该多悬挂国内外知名企业家或行业大师、名师的寄语;公共区域的标语要注重体现著名企业的先进理念、职业素养等,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习的动力。其次,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加强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邀请企业管理者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成立由优秀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定期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研讨。

5 以管理制度为保障

制度建设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加强制度建设时,可以注意吸取成功企业的管理制度文化,突出诚信、敬业、合作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性强、并且反映职业特征或行业特征的规章制度,从课堂纪律、行为举止等方面去要求学生,坚持原则、规范管理、注重激励,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营造完善的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也可以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学校相关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