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119-02
美国是一个民主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其国民有着较强的公民意识。在教育方面,也有着较为长久的公民意识教育历史,其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公民为何具有如此强烈的公民意识,其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本文尝试从历史追述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缘起
美国的公民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与美国特有的历史与国情是分不开的。在美国的历史中,在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下,自发的公民意识教育与系统的公民教育促进了美国公民意识的发展。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美洲大陆的开发相对较晚,密西西比大河谷在当时是一片荒漠。美洲的很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当西方的探险者、拓荒者初次登上这片土地时就开始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西方人刚到美洲时环境不适、生活单调,不断地遭到土著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人们更加需要自强奋斗。环境的磨练塑造了美洲移民坚韧、向上的性格。在其长期的生存教育中,个人能力的提升、优良品质的形成成为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其公民意识的重要内涵。
(二)优良的意识品质
在与环境艰苦的斗争中,移民不断进取、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不断内化并成为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靠着这一品质,促成了美洲人民最终战胜英国压迫者,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西进运动中,他们再次发挥了勤劳实干的创业精神,开垦土地,开发矿产,使西部很快发展到与东部同样的繁荣程度。也可以说,是梦想铸就了美国人的优良意识品质。
(三)摆脱殖民地的斗争
美国建国前是英国的殖民地,人们从一开始就渴望独立、自由。最初的移民是当时在英国遭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大多是有着虔诚信仰的普通工匠和农民,他们纷纷来到北美寻找幸福、民主、和自由。初到美洲,就为了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度,不再受专制王权的统治和天主教会的迫害而努力着。此外,在260万居民中还有50万是贩运来的黑奴和穷困卖身的白奴,他们都遭到大资产阶级、地主以及南方奴隶主集团的剥削与摧残。由此,美国公民对于独立、自由格外珍惜。帕特利克・亨利“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曾激励许多人为独立自由而奋斗。最初的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成为人们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责任和义务。
(四)新思想、新教的推动
移民刚到美洲时恰是欧洲教育大改革时期,欧洲新颖的教育思想和措施也被带到这里。新思想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平等及自由的意识。在实践中,移民及后续的美国人为着这一理想大踏步的走着。美洲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美洲的移民又是封建意识极少的人群。因此,近代的民主思想在殖民地很容易传播开来并且在这里生根结果。人们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蓬勃发展。初到这里的移民是被称为异教徒、新教徒,在新教的影响下,美洲的人们开始改变不佳的行为,宗教中的某些道德要求及行为原则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对社会的责任及公德的认识在不断加强。宗教使人们成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之人。
(五)对移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几乎从一开始,美国就是一个族群多样化的社会,尤其是在不断的、大规模的移民后,美国成为一个更加异质的社会。初来之人大都为异教徒、契约奴、单身汉及孤儿,且来自不同放入国家和地区,人种多样,人口素质良莠不齐,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是别国所无、美国独有的严重局面。社会秩序的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一致的公共意识来维护。对移民进行较早的、有效的公民意识教育,对提高美国人的公民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随后发展的几百年里,系统的公民教育从未中断过。殖民的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北美殖民的文化教育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在彼此学习相互包容中构建良好社会,这一社会观念及制度贯穿美国的历史。此外,美国历史上的移民大都是一些具有某些“美国精神”的群体,移民有着独立、冒险或一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公共意识的达成及自觉履行上可以容易做到。
二、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
在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内容始终贯穿其中,支配着其发展方向,保持着其发展性质,这便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
(一)自强奋斗
美国人自强自立、务实并注重个人能力,敢于冒险,开放和创新的性格特点为世人所称道。一个刚到美国的移民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很低的,他们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进取向上,超越现状。为取得自由以及个人改善处境的机会,自强奋斗成为人们的精神风貌,这一精神始终贯穿在美国的历史中、存在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依靠他们的信心与努力,他们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国家,无论在那个方面,如教育、社会公平竞争、反种族歧视等,美国人的进取精神值得钦佩。
(二)对自由的追求
美国人民有着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优良传统。最初搭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的的清教徒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漂洋过海;《独立宣言》的发表为自由的追求提供理论与制度保障,林肯呼吁解放黑奴,马丁路德金的呐喊,这是美国历史中追求自由的公民意识的最好体现。这些成果不仅是个别历史人物的功绩,也是广大美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人民群众对自由追求的这种意识对于革命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印第安人争取生存的斗争,黑人争取事实上平等和自由权利的斗争 ,广大农民争取自由土地的斗争,广大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制的斗争,以及19世纪末各阶层人民和集团反对垄断弊端的斗争,都显示了美国人民的这种追求自由的传统以及强烈的公民意识。二战以后,美国人民掀起了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争取黑人民权反对种族歧视的抗暴运动和反战民主运动的新,这些都是美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的生动体现。传递出了极具美国特色的价值观――自由。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三)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在移民刚到达美洲时,他们已深受新教理念与近代英、欧民主思潮的影响,新教与近代教育思潮要求社会成员对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用个人的道德和义务去维护社会发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个体对其承担的责任。移民及其后续的美国人认识到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和个人的幸福,而且直接关系到政治制度、民主和自由的未来。因此,有责任感的公民,各种专业人才都应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要有宽容、合作的品质;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在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美国,社会责任是培养个人品德和做一名合格的民主主义国家公民应具有的道德涵养。可见,美国社会重视培养符合民主制度原则的道德标准。美国的社会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合格的美国公民,使其具有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的社会责任。
美国复杂的历史、移民的优良品质、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从未中断的公民意识教育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发达,也提高了美国人的公民意识。奋斗自强、追求自由及社会责任是美国历史的华美旋律,同时,这些也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在奋斗中追求梦想、追求自由,在追求中承担社会责任,美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自发与系统的教育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美・劳伦斯・A・克雷明、朱旭东等译.美国教育史:城市化时斯的历程(1876~1980)[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永涛.当代美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高峰.美国人公民意识的演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7]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8]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之评析[D].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07.
[9]康马杰.美国精神[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经济学;视野;军事教育
一、军事教育的经济学解读
在经济学家看来,军队院校好比一个企业,院校里面的教职员工好比是生产工人,生产的产品就是学员。士官是企业的特色产品,本科生与专科生是企业的一般产品;硕士与博士是高端产品或者深加工产品;地方委培生则是代加工产品;送到地方知名院校委托培养的则是帖牌加工产品。军队院校名称好比是企业的品牌,各院校都会极力维护好自己的品牌,争创名牌意识。(1)与军事教育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军事教育与经济息息相关,既要关注军事教育如何作用于经济之上,也要关注经济反过来又对军事教育具有何种影响。围绕这一焦点,有两种相关理论。一种是技术-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军事教育与经济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军事教育的发展变化依赖于经济上对技术效率的要求的结果,同时,军事教育的发展变化又通过社会化机制对经济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作为技术-功能理论的变种,军事人力理论认为,军队人员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军队人员的军事技能有关,而这些军事技能正是军事教育提供给军队人员的。也正是因为军队个人与其家庭看到接受军事教育有利可图,可以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待遇,因此便大量投资于军事教育以获取更多的军事人力资本,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种是分层理论。该理论认为毕业学员在军队里面担任某项工作或扮演某种角色,并不是他(她)在军事教育中学到了与这些工作或角色有关的东西,而是因为他(她)获得了军队院校的教育文凭,军队院校功能并不在于对其进行个人工作的分工,而在于对不同个人进行选择、分配给予相应的学历与技能证书,军队院校是一个对个人进行工作分层的组织。军事教育可以影响个人的工作前景与收入状况,但却不能改变国防人力结构本身,也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实际上,上述两种理论都从经济学角度部分回答了军事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值得军事教育工作者加以关注。(2)军事教育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说法,一个企业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三个方面的问题。军事教育也要解决三个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学员”、“培养多少”、“如何培养”。显然,要回答 “培养什么样的学员”,这就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生产什么产品。在当今信息社会,军队需要的是具备较深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军事操作技能的官兵。面对日益严峻的军事斗争的挑战,军事教育必须适应世界新军革的需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与一定军事技能的学员。对于 “培养多少”,这需要按照军事发展战略要求,合理确定未来军队人才规模与结构,然后再进行分类培养。对于“如何培养”,经济学强调成本最少原则。这条原则也适用于军队人才的培养。如果军队培养的人才成本低,或者军队培养的人才效益高,就让军校自己培养。这里的效益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效益。毕竟军事效益是军事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反之,就需要让地方院校培养,或者走共同培养的路子,实现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的融合。
二、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的经济学解读
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优化配置有限稀缺资源。毫无疑问,投入到军事教育系统的财力、物力与人力都是有限的,如何配置这些稀缺资源以产生较大的效益是军事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1)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的经济学解释。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是每个经济主体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军事教育支出作为国防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费有限,如何在紧张的军费教育拨款中,培养出合格的军事人才是军事教育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相对而言,国民教育具有教育资源雄厚、培养面广、培养成本低等特点,如果单纯依靠军事教育往往无法做到这一点,故必须主动谋求与国民教育的融合发展,对整个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配置,才能达到“注重各自特色,实行强强联合”之功效。换句话说,就是在以军事教育为主的同时,借助国民教育相对雄厚的实力,相互兼融,以实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目的。对于军事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如果不考虑经济效益,单纯依靠地方教育部门对军队实行“施舍式”的培养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持久或行不通的。只有在军地双方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基础之上,才能减少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磨擦成本,才能减少来自军地双方的各种阻力,以实现较高的政治、军事与文化效益。(2)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的观察视角。实现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的融合发展,有两种观察视角。一是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看,每年地方院校毕业生数量众多,为部队选择优秀官兵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渠道。这样不仅能使地方院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获得较大经济效益,而且能使军队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投入,缩短了军队人才培养的周期,实现军地双赢。二是从军事与民用技术的通用性角度看,现在的民用技术与军用技术的通用性越来越强,过去很多只在军队院校才开设的专业,现在地方大学也在开设,地方院校已经具备培养军队所急需的一些军队专业人才的能力。因此,实现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好事。
三、几点体会
经济学视野对于理解建立“军民融合”的新型国防建设体制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构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能够提高军事教育的整体效益。(1)具备经济学视野有利于理解“军民融合”思想。经济学理论强调要从全局角度上实现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便是在军民之间打破原有的各种壁垒,实现整体教育资源高效配置的必由之路,做到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这样,军事教育资源再也不是在全军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而是进入到全国乃至全球配置范围之内,从而有可能获得整体的而非局部的资源配置效益。这就要求军事教育既要利用本身资源的独特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更主要的是依托国民教育体系的强大支持,将军事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大体系,依托和借助国民教育优势和地方科技优势,把军队人才培养与国民教育结合起来,寓军事人才培养于国民教育大体系之中,造就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起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2)具备经济学视野有利于理解“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构想。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新时期后勤变革的战略构想。经济学视野可以更新人们原有的保障理念,打破军队独家垄断保障的思维定势;更新原有的保障体制,在军民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保障体制的一体化;更新原有的保障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保障方式的社会化;更新原有的保障手段,借助全国及至全球网络系统,实现保障手段的信息化;更新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实现后勤保障的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效益,加速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进程以实现军队战斗力的最大化。(3)具备经济学视野有利于提高军事教育的整体效益。现代军事教育是以国民教育为依托的开放式教育。发达国家大都采用军地兼容的做法,依靠地方教育系统为军队培养人才。面向未来,我军院校必须走依托国民教育谋求健康发展的路子。一方面借助地方院校的雄厚实力,实现生长军官培养以依托地方大学为主,军队院校以军官继续教育为主。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军队院校潜力,以委托培养人才、科技开发、技术转让等形式,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依托国民教育雄厚实力发展军校教育,使我军院校从自我封闭走向社会开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发展基础。从国家大教育的层面,经过制度性安排,通过多种途径,构建“融合”平台,形成促进二者之间紧密结合、密切联系的长效机制,双向交流,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3
试点高校的远程教育,只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诸多构成要素之一,只是它的一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在认识上,国民教育体系是我们用以思考这些普通高校之远程教育向题的一个最基本的解释框架,也只有在这个解释架中,才能比较恰当地去构想其基本定位,在思考远程教育“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这类问题的时候,才能自觉克服“普通高校”这一“血统(论)”的偏影响与对高校常规办学模式的“路径依赖”,从而走向对其远程教育定位的更恰当的理解。
具体而言,放在国民教育体系这个宏观背景不去看定位问题,普通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将被定位在“高校外”广阔的教育培训市场之中,它要服务于“高校外”的需求丰富而巨大的教育培训市场,而不是被狭隘地视为大学教育以“现代远程的”或“网络版的”方式向校外的某种延展或外推;其定位的“重心”,不在于普通高校过去习惯于干什么,也不在于其远程教育是否会给高等教育带来“量的增长”,而在于教育培训市场需要高校去做什么,特别是,它们以远程教育这种方式为健全与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从而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及实现会带采怎样的积极“质变”;其定位的“路径”’也不是由内(高校)而外(市场),毋宁说刚好相反,是先定于外(市场)而诉求于内(高校),以便更好满足“继续教育”、“终生学习”以及建构各类“学习型组织”等这些含义更广泛也更全面的宏观教育培训需求。
在实现这种定位转变时,这些高校要尽可能淡化其远程教育的“高校”色彩,努力摆脱其高校“血统”及“路径依赖”的狭隘影响。这样做,并不会有损于其远程教育的“高校品牌”,相反会更有助于这一“无形资产”向“无形资本”的转化,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以“高校外”的教育培训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不断适应与满足教育培训客户的多样化且变化着的教育培训需求,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个市场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健全与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实施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方面军”。
基于上述定位,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普通高校之远程教育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角色,将不再拘于传统学历教育的“办学者”或“施教者”,而是进一步扩充到含义极为丰富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扩充为服务于客户(如行业、企业、社区)之学习型组织建构的“内容供应商”、“解决方案供应商”、“组织协调者”或“辅助实施者”,转变为终生学习体系的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与打造者,转变为学习型社会之资源及模式的自觉建设者与探索者;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它也应成为同外来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合作与竞争的生力军。惟有如此来定位,在知识经济与国际开放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才能为当代中国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及社会发展做出共应有的贡献。进一步看,如果说发达国家可倚仗的是其为数众多的专业化教育培训机构,那么对于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及机构相对匮乏的当代中国来讲,目前的一个比较可行且十分必要的替代性战略便是:借助普通高校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去尽可能多地实现那些在发达国家由专业化教育培训机构实现的教育培训社会功能。相应地,国家应在政策上引导并鼓励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尽快丰富其教育培训内容及功能,促使共远程教育部门尽快转化为或建构成依托于普通高校的、面向社会教育培训多样需求的专业化教育培训机构。
这种定位及角色对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远程教育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从而引导它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与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对于促使普通高校去理解远程教育在当代的丰富内涵,从而开拓远程教育广阔的教育培训市场空间,去设计并实施层次多样、种类繁多教育培训项目,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这种定位及角色,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反思几年来远程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回顾几年来的远程教育实践,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着两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对普通高校之远程教育的定位及角色的理解过于狭隘,或者说,更多的还只是从学校自身办学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健全与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从适应并不断满足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市场需求的角度去理解远程教育;与此相关,二是存在着对高校常规办学模式的“路径依赖”。这两种偏误,不仅严重阻碍了人们去拓展丰富多样的远程教育发展途径,而且也极大地压缩了远程教育的市场空间。从实际情况看,这两个偏误已诱发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其中比较典型的有:
(一)过分偏重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几乎成了绝对的“主业”,而非学历教育培训所涉及的学员仅占1%,至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参与学习型组织或社区的构建等内容丰富的远程教育培训项目,几乎是无人(校)问津。学历教育固然是拥有巨大潜力的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当代中国也有共必要性及合理性,但试点高校把远程教育的办学内容几乎全部定位于学历教育,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显然有重大偏误。同时,由于试点高校在自律方面存在着差异,且远程教育领域的“管理规范”尚不完善,也造成了校际间程度不同的恶性竞争。
(二)一些高校间的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整个远程学历教育,致使远程教育的总体办学质量滑坡、市场环境恶化、社会效益受损、经济效益跌落。这不仅伤及远程教育本身的声誉,阻碍了远程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一个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对原有的大学学历教育体系产生了一定干扰,对学历教育的其他形式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
上述两个问题,直接引发了远程教育的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某些极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其一,尽管在总体上我国的远程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但就试点高校为远程(学历)教育配置的资源来看,却存在着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体上利用率不足的不正常的情况,其实质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浪费;共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远程教育办学越规范、严谨的高校,在不正当恶性竞争的冲击下反而会越发处于劣势,会囚招生有限而陷入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窘境,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优质远程教育资源的浪费;共三,更有甚者,那些恶性竞争中的“优胜者”,则因供给严重不足而导致其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及服务的严重滑坡,进而败坏了整个远程教育的力、学声誉。
总的来看,远程教育领域目前存在着认知局限(价值)和取向偏误,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正是未能在国民教育体系这―宏观层次上恰当地把握这些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及角色。
二、网络学院在这些高校与校外教育培训市场需求之间关系中的定位及角色
如果上述宏观定位及角色是合理的、恰当的,那么随之而来的核心问题便是:这些高校究竞应该怎样给其网络学院进行定位?相应地,这些网络学院究竞应该在这些高校与校外教育培训市场需求之间扮演何种角色?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不但前述宏观定位及角色规定无法实现,而且也会阻碍网络学院本身的顺利发展与不断完善。
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有必要先做些铺垫,先对下述两个问题做一番简要考察:其一,作为一个“二级学院”,网络学院与校内其它学院的主要差异有哪些?其二,在这些高校与校外教育市场需求的关系中,网络学院这个特殊的“二级学院”的总体特征又是怎样的?从逻辑上看,当把主要差异与总体特征梳理得比较清楚后,我们便有可能比较恰当地切近并解答网络学院的定位以及角色问题。
简单地讲,较之其他“二级学院”,网络学院的不同之处主要有十点:一是,它更多地以“校外的”教育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面向这类需求开展其办学活动;二是,其办学活动,主要依托校内其他院系的师资等教学资源,自己一般不配备教学人员;三是,它主要以远程(网络)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师生间的互动较弱,也较难形成“校园文化”氛围;四是,它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督导较弱,考核(考试)的宽严尺度也较难把握;五是,其主要职能是远程教育的管理与服务,较之在校内,出现问题的概率及随机性通常会更大;六是,在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以及招生计划的制定等方面,它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七是,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它更多地借鉴了企业运作模式;八是,经济效益成为其“业绩考核”的一项极重要指标,“投入――出”分析以及对经济收益的预期会对它的办学决策产生很大影响;九是,在它与校外伙伴的合作关系中,经济因素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最后,第十,它的“经营活动”,使学校的“无形资产”更易于向“无形资本”转化,从而成为它的重要经营手段,但与此同时,这也会加大这种“无形资产”受损的风险。显然,网络学院是个相当特殊的“二级学院”。
那么,在这些高校与校外教育市场需求的关系中,这个特殊的“二级学院”的总体特征又是怎样的呢?一言以蔽之,是“中介性”。具体而言,它构成了这一关系之中的一个极其独特的中介:它确实在“对外办学”,但依托(供给)的主要是校内(其他院系)的教育资源;它以“经营”的理念(暂且毋论其高下)为指导,去实现校内教育资源向校外教育需求客户的供给;它以“营销”的手段(暂且毋论其优劣),为自己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可获得的教育产品,去开拓尽可能广阔的教育消费需求市场;它以“竞争”的心态(暂且毋论其是否健康),去看待与应对同业者(其他高校网络学院);它以“效益”的尺度(暂且毋论其是否得当),去匡算教育需求市场的大小,去筛选自己可推出的教育产品;它以“商人”的眼光(暂且毋论其是否敏锐),去捕捉教育需求的市场商机;它以……这里之所以要一再提及“暂且毋论××××”,是想提示人们,在对这些“以××,去××”作出价值评判之前,首先应确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其作为普通高校与校外教育市场需求之间一个极其独特中介来讲,这些“理念”、“手段”、“心态”、“尺度”以及“眼光”等,绝非外在于网络学院的,毋宁说,乃是其“本性”使然――只要存在着,它就必定会如此。因而对于网络学院这一独特中介,人们应该做的不是去压抑或扼杀这些其“本性”使然的东西,而是通过制定恰当的政策、规则,通过引导、自律、监控乃至必要的处罚,加以规范与调控,从而促使这些“本性”使然的东西以更积极的方式发挥作用,以对我国远程教育良性发展更有益的方式表现出来。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4
一、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一词广泛出现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众多领域。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界定。Capling, Considine, Crozier认为:“全球化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是出现了无法控制的市场力量及新的经济实体,比如跨国公司、国际银行及其他的金融机构。”[1]本文中的“全球化”,采用了Capling, Considine和Crozier的概念。
虽然全球化的概念尚未形成定论,其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却真实、广泛。全球化直接导致许多新教育方式和新教育理念的诞生。全球化对人才结构和素质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引起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调整。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教育改革
新加坡历来重视教育,其每年用在发展教育上的经费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3%~4%[2]。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像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人力资本是他们拥有的唯一资源,获得和培育人才是新加坡发展生存的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公民的潜力,适应全球化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新加坡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坚持不断加大在教育、终生学习和人才培养领域的投资。1997年7月,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提出,要建设“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方针,并已成为当下新加坡教育改革的主题。这一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思考技能、信息技术和国民教育。
(一)培养开创性思维。新加坡政府很早就认识到,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必备资源。新加坡注重学校教育,尤其注重学生开创性思维的培养。1987年,新加坡开始在部分学校尝试引进波诺的思维训练课程。1995年又把五所中学作为试点,引入以马札诺的《学习的维度》为蓝本的新的思维课程,并逐步推广到中学。新课改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思维技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指导决策和解决问题。
(二)加速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历经金融危机后,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新加坡把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确立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命脉。信息化教学是获取技能的关键途径,它能加强学校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拓展和丰富学习环境;能鼓励创造性思维,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教育改革带来新的生机。新加坡采取的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举措主要有以下两种。
1.增加信息技术教育投资。早在1996年,新加坡教育部就制定了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策略,并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投资20亿美元,用来增加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性设施,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到2002年,所有中小学的学生电脑比例都达到2:1[3]以上。
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加坡教育部认为,除了增加投资,改善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外,还应注重教师信息化培训。1997年至2002年,新加坡通过“四层扇形”结构的逐步推展,完成了全国范围内所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
(三)注重国民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国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加坡国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为:灌输新加坡成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刻苦耐劳、爱国爱民、勤于学习、善于思维、开拓胸襟和视野、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力求上进的精神”[4];加深对新加坡国家历史的认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勇于面对未来挑战。新加坡公民通过接受具有国民特色的教育,会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并时刻牢记自己是新加坡的一员。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国民教育通过在课堂上列举与国情相符的实例实现,这些实例可以用在问题解决中也可以是在实际操作中。
此外,全球化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加坡重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通过在中学开始儒家伦理课程,以期培养具有崇高品格的新加坡公民。为确保学生品格健全、稳定发展,新加坡政府声明,要根据社会的变化,迅速对公民和道德教育标准作出修订。
(四)倡导教育的分权化和市场化。
1.教育的分权化 。教育的分权化是教育重建策略之一,目的是通过权力下放增强学校的灵活性,从而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更高的配合度。新加坡建国之初,在中小学管理上采取的是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不断民主化,新加坡在中小学的管理上逐渐走向分权化。目前,新加坡已经有很多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程。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学校开创有意义的创新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2.教育的市场化 。全球化使更多的商业元素渗透到教育中,比如竞争、私有化、权力下放等,这些观念深入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为了避免政府对学校的干预,新加坡政府很注重激发学校的内部动机,并赋予学校更多自我管理权,以增强学校系统的市场机制。当市场概念进入教育系统时,选择和竞争就变得更重要。在新加坡,学校可以开设很多与市场接轨的选修课,例如游戏设计、网页制作、电子小发明等,学生可以凭借这些课的学分考取初级学院或理工学院,转变原来的集中管理录取体制。
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可借鉴之处
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带来巨大挑战。教育的国际化、市场化,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逃避国内科考严酷的竞争,或为了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纷纷选择自费出国留学。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11年度中国留美学生达15.7万名,占全部在美留学生的22%,为美国贡献了至少44亿美元。留学热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近100万,其中因留学而弃考比例达到21.1%。高考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然而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数据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国民对现阶段国内教育的恐慌和失望。当基础教育中那部分最优秀的学生投奔国外名校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才的流失,更有由此带来的对我国教育制度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一)与时俱进,加速教育范式变革。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产业结构重组,推动着教育领域范式变革。
首先,从培养目标上,要求培训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势必要加强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实现“走创新型国家之路”。
其次,从教育影响方式上,积极融入信息元素。进入21世纪,信息革命已静悄悄地在我们身边发生。新加坡政府较敏锐地提前意识到这点,并早在20世纪末就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在2014年至2017年间,完成对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培训工作,这项培训势在必行。
(二)开设儒家课程,培养优秀国民。新加坡国民教育的经验表明,我国有必要在校园开设儒家课程,通过儒家经典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国很多儒家经典作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作品的渗透和影响,以期提升学生的修养,形成崇高的人格,最终实现培养优秀国民的目标。
(三)权力下放,引入竞争机制。目前,我国教育仍被看成一种福利事业,政府对教育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政府是唯一的办学主体,教育资源由政府统一提供,入学机会由政府统一分配主要由国家供给,公立学校一直在整个学校系统中占据垄断地位,学校之间没有竞争,学校规模取决于财政支持。以浙江为例,1999年的相关资料显示,教育部给浙江各大高校的财政拨款,排名第一的浙大有14亿,排名第二的工业大学却不到3亿。这直接导致各种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许多学校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供给单一,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然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的概念已经深入教育领域,新加坡政府的教育的分权化和市场化很好地迎合了这一变化。教育市场化改革正是为了把竞争机制引入整个学校系统,促使各个学校提高质量,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供给,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针对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必须赋予地方和学校一定的权力,以结合地方所需,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此外,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支持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及私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动教育发展。
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们不变的目标。为了应对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必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吸取新加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实践建构
儿童的人格发展、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样的一代人,需要让儿童具有稳定的核心素养,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要真正思考的是这些核心素养如何能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落地?如何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滋长?如何将这些文本的要求化为儿童鲜活成长的力量?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须有好抓手,课程无疑是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力量,学校课程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目前的学校课程的构建、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不难看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基于核心素养观照下的理性思考与系统构建。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反思,需要有上天入地的情怀
(一)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校课程的现实反思
1.不“上天”:上不接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召唤。
目前许许多多的学校都在开发校本课程,一种是来自教师的开发方式,看教师有怎样的特长就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进行开设,这样开设或许种类很多,但是为什么要开这么多课程?这些课程到底是为学生开设,还是为教师而开设?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来开设。如果学校要成为书法特色学校,那么全校就从各个年级各个层次开设各种门类的书法课程;如果这所学校追求的是诗意课程,那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无一例外都在写诗,从没有想过到底是儿童适应学校,还是学校适应儿童?课程是为儿童而存在,还是为学校而开发?以上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为什么?开什么?没有基于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视野与要求,显得随意:随教师意、随学校意。
2.不“入地”,下不连本校对于育人目标的落地。
同样,目前学校还非常普遍存在的就是都在做文化规划,有着自己的愿景、目标、哲学、体系;但是文化的系统与课程的体系却是两张皮。如此,学校的文化就停留在墙上、纸上、文本上;却没有落实为师生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将儿童的需求、学校的追求变为现实,那么重要的引擎在于课程。课程的建设需要在国家核心素养要求的观照下确立符合儿童生长需求和学校办学追求的育人目标,在育人目标的观照下形成学校的核心素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思考构建怎样的课程体系、确立怎样的课程目标、形成怎样的课程结构等等,让国家的核心素养要求通过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得以落地生根。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学校课程的价值追寻
1.向上吸“天气”:把握国家的期待要求。
作为一线的校长,首先要明确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在办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办学愿景、办学理念、育人目标通过办学实践、课程课堂、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形成整体的办学行动纲领。尽管国家对于立德树人要求的表达方式在变化和深化(从三维目标,到四基四能,到核心素养),但是教育的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却是不变的。因此国家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成就儿童,我们需要向上吸“天气”,让学校课程建设成为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
2.向下收“地气”: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
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追求。如我们学校就曾对所有的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意见征集和需求分析,最终“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的办学愿景成了大家的价值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小学阶段体现为怎样的状态呢?经过对家长、学生、教师等的调研,我们确定了星河娃培养的价值取向:端行、好学、健美、乐创。根据星河小学学生的需求、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学校价值追求的融合,将星河娃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普适目标与个性目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需要有经天纬地的筹划
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追求,融合着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融入了立德树人的根本。
1.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设计课程体系。
学校核心素养的确立既要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又要考虑自身发展需求,更要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使我们的学生不仅达到甚至高于国家核心素养中的各项要求,而且使自我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我们需要界定学校课程的核心概念。应说基于核心素养观照的校本课程建设有了灵魂,而核心素养要在学生身上落地,不仅要依托校本课程,还需要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国家、地方、校本的层层的叠加,而是基于国家核心素养与学校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整体构建学校课程,达到基于国家标准、学校追求、儿童需求的共生融合,共同达成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2.把握科学合理的温度构建课程结构。
学校课程的结构是基于对国家核心素养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对家长、学生、教师等的调研和专家的多次指导,以活泼的儿童为中心而确定的。学校提出了“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结构。围绕“每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育人目标,“好学”“健美”“乐创”“负责”的核心素养和“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三个关键目标,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科核心知识、关键能力的梳理和统整,根据课程目标,分成了核心课程群、协同课程群、支撑课程群。通过课程结构的创新实施,积极探索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具有智慧之脑、健康之体、审美之眼、创造之心、责任之肩的当代小学生,我们形象地比喻为“一身国家装,一顶创想帽”。
3.追寻统整融合的向度推进课程实施。
核心素养要真正落地,精准发力在于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堂样态等关键要素上,需要对课程进行融合、契合和联合。星河小学根据学科特点,在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中寻找相同的基因进行统整。
学科内统整:我们根据学科的本质、规律展开,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如以数学学科为例,我们梳理了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梳理了各个年级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让教学围绕素养而展开。
学科间统整:我们将学科间有着相同基因的内容进行统整,如学科规律同质融合,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再如我们设计的戏剧课程、读者剧场、大阅读课程内容等等。
跨学科统整:以主题探究樵靥澹各个学科间有机渗透,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机融合,形成相应的创想课程群落。如FSC基地课程,构建以主题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每一次活动中人格教育、智能储备、践行体验、品味收获的序列推进,都为学校教育补充了“有氧”元素。
4.基于多元素养的维度创新课程评价。
评价过程中,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年段化、序列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能差异和学习风格;根据课程的内容特征、表现形式和涉及领域,我们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评价方式:低年级采用观察记录、面谈采访、表演展示、创想小卡片、游戏闯关等形式;中年级采用问卷调查、问题解决、对话日志、自编报刊、创想档案袋等;高年级采用项目化学习汇报、模拟表演、项目活动、个人网站、课题报告、学习档案等形式。基于素养,促进素养,发展素养,学期创意素养考核让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得到了很好的立体评价,考核评价成为学生奇妙的旅程。星河小学努力将儿童培养成心灵自由、拥有无限创造力的superstar。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落地,需要有顶天立地的践行
(一)看法、想法、办法、做法的实践建构
1.看法到想法的认同。
“价值自觉”的核心是形成对“核心素养”的价值认同。“核心素养”不是“提出一系列要求”那样简单,它是师生一起努力“做”出来的,刻在师生心中的东西,但也要努力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明晰化表述”与“具体化实践”。同样对于核心素养的认同、理解和落实,需要共同的看法和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几次沙龙研讨的基础上,大家的观点有了彼此的认同,我们在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星河小学核心素养发展12345模式。
课程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表达着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六年影响一生,星河小学以“创想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核心素养落地最重要的载体,进行教育改革。
2.办法到做法的践行。
首先,每个国家都在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那就是众多国家把强调“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视为国民教育发展的基因,而学力模型研究就是要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等研究,都是学力模型研究的适例。再次,儿童的发展还需要有着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要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心灵。最后,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拥有的良好的思维和能力: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适应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们形成一个简约易懂的核心素养模型,从四个维度驱动、八个着力点培育。
(二)底色、本色、彩色、特色的文化表达
1.底色与本色的坚守。
学校核心素养认同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稳定性、聚合性、亲和性,其素养结构、课程系统、实践路径和行为模式,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能够产生巨大的弥漫和辐射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坚守的底色就是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国家课程的完善与丰富,进行儿童创想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促进不同学段儿童课程的衔接与过渡,确保学生的基础学力的厚实和个性张力的奠基。同时也要重视基于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素养能力、专业情意都是需要坚守的本色。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6
一、调查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到达一个新的层次。同时面临社会道德滑坡,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社会价值混乱的局面。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社会道德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担当解决这一困境的重任,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胡XX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012年10月,胡XX在党的十报告中再次重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他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调查步骤
活动步骤
第一步:教师对全体学生摸底,了解学生情况,筹备成立思想品德探究小组。
第二步:根据班主任老师推荐,教师考查,确定思想品德探究小组成员。
第三步:成立思想品德探究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知识和调查报告撰写的相关知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第四步:每个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的初稿。
第五步:结合每个人设计的问题,小组讨论,将九位同学的所有问卷进行整理,形成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分社会和家庭两个角度,最后统一印制,每个同学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并注意收集影音资料。
第六步:根据个人的调查结果,个人分析调查情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建议,并完成到处个人报告的撰写。
第七步:小组讨论,形成思想品德探究小组的总报告。
三、调查方法
1.访谈法——与邻居、家长、社会人士、亲朋好友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不同的人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状况,了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和看法。
2.问卷调查法——向社会人士和价值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情况。每人共发放问卷30份,其中,家长卷20分,社会卷10分,共270分,收回大约250多份。
3.文献研究法——收集、阅读和研究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文件,理论研究成果,提高调查者的理论水平。
四、调查结论
1.调查情况汇总
第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停留在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知道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培养,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更说不全“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
第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党员、干部、大学生了解的角度,商人,一般工作人员、个体户、居民、工人基本不了解、不知道。
第三:军队干部和士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掌握要高于一般群众,他们对此内容相对熟悉。
第四:人们对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认识统一,都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认为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主流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人们的思想认识。
第五: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认识统一,认为应该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六:人们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了解不足,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并不知道其内容。
第七:调查过程中,许多人一听题目就不愿意参与,或只填写单项选择题就离开,说明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不足,不愿意了解,更不愿意深入的研究和掌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2.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有8年了,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却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和重视的,这是因为
原因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宣传重要停留在干部和政府当中,宣传力度和普及度不够。
原因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较多,不容易记忆,许多人学过之后很快忘记,很难践行。
原因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较为宏大的要求,与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具体行为要求差异过大,难以在社会实践中联系。
原因四:有些部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重视不够,宣传活动形式化,表面化,枯燥化;宣传的效果较差。
原因五: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的思想潮流被西方“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只重视物质社会,不重视精神生活,西方的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原因六:道德滑坡,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被冲击,人们不重视,更容易受到突出个性的非主流价值观的左右。
3.建议
第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完善,其内容应该更贴近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规范,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操作性。
第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影响较大的宣传形式,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厂、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更广的层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发挥网络、电视、报刊、广告等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