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思维的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思维的原理范文1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克隆重组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预防、诊断和治疗发生深刻的变革,医学科学已从整体、细胞水平逐步深入到分子水平。所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医学院校考核研究生质量的本文由收集整理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本文就如何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研究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 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一个正确的目标定位。从课程性质来看,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变化的规律。研究生开设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在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其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以“精”和“新”为原则确立教学内容,讲清基本理论,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紧跟学科前沿,介绍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方法;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启发思维情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希望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
分子生物学领域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为了紧跟学科前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没有选用固定教材,而是以《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为览本,围绕分子生物学几大基本技术及一些最新的技术方法,结合教师的在研课题,安排了质粒的小量提取、酶切实验、pcr实验、mtt、western bolt五个实验内容,使整个实验过程内容环环相扣,每一部分实验都承上启下,而且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理解和掌握了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科研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完成学位课题研究以及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按本院分子生物学的课程设置,计划学时仅18个学时,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完成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并且不同的实验内容,所需时间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存在时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实验存在很多等待时间的特点,灵活组织教学过程。如在酶切实验过程中,由于有前面质粒提取的经验,在实验开始首先安排配制反应体系,在酶切反应过程等待的时间中讲解酶切原理、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酶切分类等延伸知识部分,这样使整个实验课的时间充分利用,游刃有余。pcr实验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电泳,得到实验结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科研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 严谨的科研态度,培养良好实验习惯
分子生物学实验对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要求非常严格,对接触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学生需要让其了解实验常规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用途,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手段,如移液器的使用、培养液的配制、高压灭菌消毒、无菌操作、离心机使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和学习习惯,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尽最大可能确保人人参与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另外,每次实验课,要求学生对每次实验课的内容,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实验后的收尾工作都有很好的了解,做到有始有终。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对每个实验的步骤和原理进行必要的讲解外,更侧重于对实验技巧、注意事项的提示。通过实验,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其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5 结语
创新思维的原理范文2
【关键词】培养兴趣;动手实践;质疑问难;创设情景;体验愉悦
【作者简介】梅立存(1981—),男,陕西黄龙县白马滩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提出:“教师要在教学中敢于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敢于放手给他们一个活动的空间。让儿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去发挥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更好地掌握、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实施创新教育,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成为时代所要求的敢于创新的创造型人才。
一、激发学习兴趣,打下创新基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强化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创造条件,通过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芽,并且操作要到位,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大小相等的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计算公式,学生基本上能用两个全等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学,而是加以引导:“你能用其它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立即展开讨论,动手实践:有的用一个梯形沿中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推导……通过这些操作,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消除其的惰性心理,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究,学会创新,发展创新思维。
“思维产生于动作,智慧来自动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重视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在学习中有疑,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要鼓励学生提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创新往往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才有创新可言。我们的学生往往擅长的是模仿性学习,却不善于提问,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往往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往往以学生没有问题作为一节课的圆满结束,很少教学生如何提问题,如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我们学生往往也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对问题不敏感,缺少科学的怀疑态度和精神,这种状况是需要改变的。试想,没有怀疑,哥白尼就不会创立日心说;没有怀疑,伽利略就不可能有意大利斜塔的经典实验,也就不可能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没有怀疑,爱因斯坦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怀疑老师,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怀疑权威。在主动积极的自主性学习中逐渐学会提问题,真正做到学问、学问——学习、提问。
四、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托兰斯认为,创新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爱默比尔又认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开放,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融洽配合,才能适时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在教育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信任、亲情和,从而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
五、体验创新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原理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人才流失 核心竞争力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体制及人才管理制度亟需变革,由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创新管理模式转变,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理运用多元化激励方式,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模式,积极引导职业生涯规划,以实现和发挥人的最大价值。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企业市场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如何留住人才关键在于以人才为本,充分调动人才的最大价值,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多样,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迎合社会发展潮流,企业若忽视自身人才的培养,终将被市场环境所淘汰。其次,以人为主,制度为辅。当今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僵化,缺乏灵活性,体制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将“人”视为一种工具,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企业在满足员工自身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需要更加重视员工的精神生活。最后,以人为本是新时期企业增加创新活力的关键所在。企业创新活力需要最大程度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人的最大价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上创新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发展的不败之地。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考
1.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1)确立战略性、长期性和适应性的培训目标。根据公司需要进行确立培训目标。对于公司员工来说,公司对其的培训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能够详细的了解公司的产品,能够为顾客更好的介绍公司产品;二是具备一定沟通能力,在顾客与公司之间产生矛盾时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让顾客满意,同时也减少公司的损失;三是培养员工具备一定技巧,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公司产品进行销售。通过这三方面培训员工能够更好的推动公司发展。
(2)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料。培训时,培训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培训人员需要对公司的资料进行整合并且制成培训课件,以方便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资料也可以分为三方面,主要是公司产品的详细资料、沟通方面的技巧和对营销技巧的学习。
(3)形成严谨的培训流程。培训流程是一定要制定的,并且在培训时必须要按照培训流程走。比如何种课程的培训周期,上课的时间,授课的内容,考核的过程等都必须认真进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培训的效果。
(4)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考核时我们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然后进行完善的评估,这样才能够看出有哪些营业员是比较优秀的,哪些是比较差。还可以通过考核看出营业员的薄弱点在哪里,为下次的培训提供侧重点,这样才能够使培训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5)建立监督机制。要保证培训的效果才能提高营业员的工作能力,有了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够促进员工更好的进行培训。对培训考核中不能够达到标准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时监督机制也要对培训的实施者进行监督,保证其在考核和评估过程中是公正公平的,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公司的培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如奖罚上领导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将会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时就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合理的但是必须要有公平竞争体系的激励机制来起着保障的作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强化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创造出浓厚的竞争氛围,因为这是公平竞争的前提;其次就是需要完善竞争的规则,一个不公平的金正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打压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所以竞争的规则要公平,明确具体且具有科学性,且保证规则的全面具体易于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竞争规则的公平性,使得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在基层员工中是很难实现的,基层员工工作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行,加上基层员工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不同,使得很多员工岗位存在较大的缺陷以及工作能力有限等。
3.实行岗位工资激励
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保障员工的基本需求。薪酬是刺激员工工作的最基本因素,保障员工薪酬的公平公正、有激励效果的原则,同时需要优化工资制度改革环境,建立法制保障体系的员工工资制度改革,实现依法管理。工资方面的激励能够使基层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有拼劲,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绩效,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企业要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尽早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模式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的原理范文4
【关键词】管理教练;饭店业;人力资源;创新
一、5R管理教练模型
5R管理教练模型是由美籍韩国人Paul Jeong博士根据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的11项核心教练技术发展而来的。5R管理教练模型包括5个部分,即关系(Relation)、重新聚焦(Refocus)、现实(Reality)、资源(Resources)、责任(Responsibility)。
1R(Relation关系)是指被教练者全面认清各方面的关系,包括与教练的关系,即与教练之间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明晰自己的核心与目的价值观;与世界的关系,即理解自己在社会、组织中的身份及作用;与自己身体的关系,即情绪与感受。正确梳理并持续发展这些关系,是进行有效管理教练的前提。
2R(Refocus重新聚焦)是指教练与被教练者就预设的目标达成共识,很多被教练者不知道或无法清晰地表达出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此时就需要教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以及组织所赋予他们的目标,并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这是高效开展管理教练活动的基础。
3R(Reality现实)是指教练通过耐心倾听与有效沟通帮助被教练者理解现实状况,明确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找出过去的无效做法、明白过去的无效信念,使被教练者跳出自己以前的视角,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更加快速有效的达到预设目标,这是有效实施管理教练活动的重要步骤。
4R(Resources资源)是指教练要引导被教练者发现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各种资源,很多被教练者通常认为要达到预定目标可采取的方法很少,可利用资源匮乏,此时教练需要鼓励被教练者认识到自己有改变情况的能力,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
5R(Responsibility责任)是指帮助被教练者确定行动的支持者以及向支持者汇报行动成果的时间和方式,就相互问责达成一致,保证计划的实施。
二、应用5R管理教练模型开发员工创新思维能力
对员工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育实际上是对创造力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更多考虑人内心的想法,挖掘员工的创新潜力。管理者应该分析饭店内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环境,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分别运用5R管理教练模型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开发。
1R:选择一个相对开放、轻松的环境作为前期沟通的场所,因为很多奇思妙想往往都是在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下产生的。管理者将自己的角色调整为一名“管理教练”,与员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此阶段,管理者通过交谈的方式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了解差异化服务对饭店经营的重要性。
2R:管理教练通过对差异化服务的深度解析,用实际案例告诉员工创造能给顾客带来满意之外的惊喜,并通过进一步的有效的提问,引发员工对其日常工作的深度思考,激发员工调整当前工作目标。以饭店客房部员工为例,管理教练可以采用如下对话架构:你现在完成一间客房的清理工作需要用时多久?哪些地方改进后能够缩短清理时间?目前开夜床的标准是什么?能否考虑根据宾客的性别设置不同的夜床纪念品?如果你是客人,你希望在客房中得到哪些人性化服务?在目前的工作流程中,改变哪些工作能够给顾客带来惊喜与感动?
3R:分析与理解现状。通过上述提问,员工已经开始在回忆其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萌生出一系列的想法,但员工对这些想法是否可行、如何实现、其带来的效果如何会感到迷茫,这就需要管理教练帮助员工理清他的现实状况,确定可以实施的目标。管理教练首先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员工提出的每一个新的想法和建议,安排相关的分析讨论,让员工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新思想能引起重视。管理教练也要为员工分析现实因素,将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内容分离开,将创新想法逐渐变的可行。
4R:寻找周围可用的资源。管理教练应帮助员工认清在实施创新型想法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并启发员工找到周围可利用的资源。在此过程中,管理教练应向员工承诺饭店会提供所需的支持与帮助,给予员工实现目标的信心。同时,管理教练应该向员工明确:员工所提的创新型建议并不一定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之内。员工对其他工作提出的创新型建议,由于考虑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可能会给饭店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5R:管理教练对员工创新型建议进行真实的评价,对实施失败的创意,帮助员工找明原因,同时,管理教练应采取一些行动来鼓励员工的创新。比如设立创新奖,用来奖励那些提出优秀创新建议的员工;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的讨论,让大家就各自的工作提出改进建议,以增强工作中的创新氛围。
三、结论
5R管理教练模型能使员工意识到自己能力的可扩展性,其整个分析过程使员工不断挖掘个人潜质。将其运用在开发员工创新思维能力中,既能有效打开员工创新思路,激发员工的潜能,开发员工的创造力,又能使管理者能够有效掌控员工的创新成果,促使饭店创新型产品的良性发展,实现饭店差异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帆.5R教练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2012
[2]沈军.管理教练,2007
[3]张丽艳.管理教练功能的多维结构及对员工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2009
创新思维的原理范文5
关键词:化工单元操作; 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28-001
在知识经济大潮来临之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位化工专业课教师,在化工单元操作教学中,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创设体现创新的情境,在成功与欢乐中去感受创新,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觉得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常言说:兴趣乃成功之母。兴趣是形成好奇心的基础,是一切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化工单元操作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初学者具有很大难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之首要任务,具体做到:
1.首先应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融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勇于参与,勇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心情。教学中应注意多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化工原理最新科技成果去刺激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探讨和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创造性解决过程中体验到喜悦和快乐。
2.良好的氛围还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化工单元操作的学科特点,关键是体现其规律性以及与实际生产的紧密联系性。规律性体现在研究方法的规律上,紧扣化工过程的四大重要概念,即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和过程速率。每一个单元操作都可以从这四个重要概念上来总结,从而找出规律,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举一反三驾轻就熟。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则又体现创新性,各个设备的更新,新工艺的产生,都为学生的好奇心的聚集、兴趣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优化问题设计,促进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在教学中不断设些趣味性的问题,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提问大致分四类:(1)判别性问题;(2)叙述性问题;(3)述理性问题;(4)扩散性问题。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加大对后两类问题的提出,同时对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有序性和阶梯性,同一问题,也应注意用几个小问题提出,使问题切入口较小。例如:对板框式压滤机原理的分析,可作这样分步提问讨论:(1)过滤板、洗涤板与框有怎样特点?(2)板与框之间如何组合?(3)如何形成悬浮液、滤液通道?(4)滤液流程如何?(5)洗涤液的流程如何?通过这样五个问题的分析,足以清晰分析板框式压滤机的工作原理,如果再加上让学生结合过滤原理及板框压滤机的优缺点,猜想如何对板框压滤机进行改进,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同时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展开丰富联想,推动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来源于创造性思维,而没有丰富的联想则没有创造性思维。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是记忆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书本知识,而且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及最新科技成果,用直观的实例,来唤起联想的灵感,对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学好化工单元操作都大有益处。例如:讲翅片式换热器联想到暖气片,讲蒸馏原理联想到实验室中无水酒精的提取,学习蒸发原理联想到粗食盐的提纯实验等,这些直观实例,都能大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了充分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另外能够同时通过联想进行聚合性思维,则更能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学习精馏塔的两条操作线方程和进料线方程时,鼓励学生进行聚合思维,不难发现三个方程的获得仅仅是对精馏不同范围进行物料衡算的结果,这样可以非常清晰地使学生了解三条直线的含义,将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对学生理解知识,推动创新思维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另外,丰富的想象,可促进知识的迁移,并以其推动创新思维。如推出吸收速率方程时,可让学生联想所学过的多层壁的导热,以及传热方程式,不难发现两者有惊人相似。讲吸收的气膜控制和液膜控制则可联想到传热数K与管内、管外对流传热分系数的关系,这样不仅使所学习的知识得到了迁移,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达到了较高的锻炼。
总之,我们应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应尽可能提出更多的设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游刃有余,同时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也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插上翅膀。
四、参观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化工原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能熟练了解各种单元操作及其设备的原理,离不开实践观察,要能够从学习中提出创造性建议,更离不开实践观察,而对于能够帮助学生学好化工单元操作,从学习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参观实践则是最佳途径。例如:(1)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中看见过与没有看见过板框压滤机的同学相比较而言,学习时看见过的同学很快就能了解其结构和流体通道及操作原理等问题。(2)学校组织参观化工厂,学生看到换热器、旋风分离器、管道及阀门、反应罐、离心机、干燥器等设备后,学生能够针对实际设备与书本知识进行比较提出了大量问题,并自觉地联想。进行科学猜测,并能通过适当途径去论证,真正做到科学思维的过程,通过参观实践,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发挥。
当然,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要平时有心去做,点点滴滴地积累,那么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将都能体验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的原理范文6
在科学教学中,不仅应当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思维。尤其对于科学教学而言,需要令学生在既有学科知识基础上,发挥创新创造能力,拓宽创新思维。基于此,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案例,从探究提问、实验活动组织、课堂激励三个方面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寻找可行性的路径。
关键词:
科学教学;创新思维;中学生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考关于科学的命题走向出现了很大变化,尤为突出的变化就是开放性试题的大量增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已然成为科学教学的目标。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并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提问及探索。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创新思维培育,是当前科学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一、探究性提问打造创新思维引擎
亚里士多德曾说:“所有的创新思维都是由疑问和新奇开始的。”可见,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以问题为探索的开端,只有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采取创造性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1]。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制造悬念,训练学生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层层深入提问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1:大家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发声现象的回忆了解到振动是发声的原因;问题2:请大家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进而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进行现场试验,有小组就设计“在桌上压住尺子一端,然后弹动尺子露在桌外另一端”的方式验证声音产生的原理;问题3:请大家通过实验证明物体振动速度与音调的关系。那么此时,学生就会通过调整尺子露出桌面长度的方式,调整尺子的振动速度,试图找出振动速度与音调变化间的关系。
二、实验活动提供创新思维培养良机
实验活动是自然科学兴起与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实验活动的未知性与多边性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采用创新思维解决相关问题[2]。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将蓝色墨水注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当中,让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如何确保墨水不从玻璃管中流出来。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发现用手堵住玻璃管的任一管口,无论将其横置或竖置,墨水都不会流出。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接着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然后用硬纸板盖在杯口,倒扣杯子,纸板没有掉下,杯内的水也没有流出。继而向学生提问,是什么力承托着杯中的水?为什么杯中的水没有流出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又如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内注入温开水,然后将瓶内的温开水全部倒掉,之后迅速拧紧瓶盖,静观瓶子发生的变化。看到瓶子瘪了,进而提问:这又是什么原理呢?通过这样的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关于大气压强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打开与训练。
三、课堂激励催化学生创新创造思维
有人曾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被夸大的。”这句话虽然不全然正确,但确有一定道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家长的鼓励与引导[3]。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肯定学生,注重激励学生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电磁感应一节教学中有学生质疑书上概念“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里说的“闭合”电路不恰当,笔者没有立即制止,而是耐心听他讲理由。他认为电源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有了电源,闭合电路才会有了电流,没有电源,就是闭合了开关那也不能叫闭合电路,所以没有切割磁感线之前不能叫闭合电路,这里一提闭合电路就已经指有电源,有电流了,并不需要导体去切割磁感线才产生电流了。有道理啊,这不就是我们要提倡的创新精神吗?对于疑问笔者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发动全体同学都来思考这个问题。一会儿,有学生提出可改为“闭合线路”或“闭合导线”,也有同学提出改为“闭合电线”或“闭合线圈”,我都给予了肯定,最后笔者激励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总之,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绝非朝夕之功。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通过探究性提问打造创新思维引擎、实验活动组织提供创新思维培养良机、课堂激励催化学生创新思维等方式,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作者:杨启存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中学
参考文献:
[1]楼灏.浅议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