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案例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Case Method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KUAI Xiaolei
(Jiangsu Wuzh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Case method is to enable students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leads by examples, to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requiring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instances, to train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used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eaching, through case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discussion and summariz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focusing on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se teaching; application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在全球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最杰出者,必须联合行业中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相关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同时,随着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不断应用,制造生产率已被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制造加工过程本身的技术手段对提高整个产品竞争力的作用开始变小。为了进一步挖掘降低产品成本和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供应环节和整个供应链系统。
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成为最新的管理理念之一。所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由于该课程大部分内容都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实践内容,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将只是教师课堂上讲授,学生记笔记,课后完成作业即可。这种方式就是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意识淡薄;教师如果还照本宣科、口若悬河、泛泛而谈的话,那想必学生都早已昏昏欲睡了。
针对物流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意识到,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培养技术型的人才。所谓技术型人才,应该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在生产第一线或者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的工作,即能够直接出成果,包括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第二,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一些新型的适合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更适应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要求,体现现代物流运作的技术和管理实际,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如何评价一种教学方式的好与坏呢?一种好的教学方式首先至少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盛,知识学习的也就越快,信息的交流量也就越大,从而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用,必须做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中可以借鉴的大致有:趣味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作品创作法等等。
结合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掌握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我们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假设一种以案例为核心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选择与确定问题、讨论与提出假设、实践与寻求结果、验证与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集讨论、归纳、总结为一体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通过综合例子来引出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分析和解决实例,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而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呢?我们可以概括为如下的步骤:(见图1)
图1
接下来,我们通过《耐克公司的虚拟经营方式》的例子来说明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1)让学生先熟悉案例。在进行课堂案例教学前,应引导学生熟悉该案例,对案例认真的阅读和思考,进行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准备,以便在课堂讨论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适当做记录;教师则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醒学生不要拘泥于定势思维。
(2)学生分组讨论阶段。可针对案例中,耐克公司的经营方式、取得是成效、对我们企业有什么样的启示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都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讨论中,教师应适当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适当强调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讨论,能使学生从多层次了解虚拟经营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口头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3)得出结论和教师点评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对案例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和归纳。虚拟化经营实质上是一种借势的策略,就是借用外力,如通过购买、兼并、联合、委托、外包等方式,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教师在点评中要注意问题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讨论中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要鼓励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活跃性和意见的合理性。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实现案例教学中的教育目的。
由以上的讨论结果,我们知道虚拟经营的基本含义、内涵、作用,同时也知道了虚拟经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最后,教师引导出实施虚拟化策略的关键,再与其他的经营方式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从少数实例推广到大量的相似实例。教师总结案例的内容,比如介绍了虚拟经营的内涵、方式、作用等。最终,学生 就会对虚拟化策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会对整个案例有直观的认识。
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设计――实施――调查――反思的过程,教师首先选择一个适合教学的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情况;通过实施按了教学法,要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见图2)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并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首先,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它是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考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案例教学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掌握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现在的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如果一味地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而且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图2
再次,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这些案例,能够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解决问题。
最后,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正是基于这些优点,因此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但在案例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在案例讨论中应尽量摒弃主观臆想的成分,教师要掌握会场,引导讨论方向,要十分注意培养能力,不要走过场,摆花架子。 案例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案例选择要精当,开始时组织案例教学要适度。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应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闫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
[2]俞学明,刘文明,钟祖荣.培养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
[3]王骏.供应链管理[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供应链管理案例范文2
供应链成本管理宝钢
供应链成本管理注重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宝钢充分认识到行业价值链分析在整个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采用供应链成本管理来改善行业价值链的联系,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宝钢基本竞争战略目标是目标集聚战略,将供应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将效率型和敏捷型供应链相融合,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敏捷性销售供应链系统和“长期合作、互利双赢”的效率型采购供应链系统为基本框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供应链管理体。
一、销售环节供应链成本管理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供应链管理
宝钢实施的是钢铁精品战略,通过钢铁产品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和客户群实施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手段,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宝钢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销售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首先,宝钢认识到战略客户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宝钢通过客户信息的价值化分析,结合产品市场细分情况和未来发展定位,在公司战略产品细分的行业中重点客户建立长期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战略供应链。同时,针对战略客户,一方面,公司将产品资源优先满足战略客户的需要,建立稳固的双方协作关系;另一方面,公司和战略客户定期组织销售供应链高层研讨会,协调供应链中的各项事宜。
其次,宝钢实行别具一格的产品支持服务。一方面增加了企业产品使用价值,为企业带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和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实现供应链价值增值最大化。
最后,宝钢重视供应链战略客户的服务,向战略客户派驻了“客户代表”为客户提供“飞行式服务”和“贴身式服务”。客户代表在外积极开展客户技术服务工作,跟踪产品使用情况,快速、积极处理来自客户的意见,解决产品质量异议问题,为客户提品技术咨询,提高产品使用价值;对企业内部,通过及时反馈客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以及对客户、竞争、对手、市场等各种信息快速收集,为产品质量和服务改进、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二)精益制造与快速响应
宝钢认识到长期稳定客户关系的建立,是以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高效快捷的营销渠道为前提的,为此宝钢提出精益制造,快速敏捷响应客户需求,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首先,宝钢实行大规模定制以实现低成本和客户满意的双重目标。大规模定制有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客户需求个性,在最合适的、尽可能少的工序中实现产品“定制”生产,来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二是充分利用客户的共性需求,通过产品“大规模”生产,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其次,公司实施按周交货,提高供应链效率。公司和战略客户一贯保持及时的信息共享和紧密交流,定期走访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战略客户,了解其原材料采购、库存、深层次需求等方面情况,推行按周交货,以减少供应链整体库存成本。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的时间节点安排、制定准确的产能计划,通过综合协调客户、销售、研发、制造和供应商等各方面信息,确保产品按时、按量交货。目前,公司对所有战略客户和电工钢、线材、酸洗等战略产品已实现了100%按周交货。
最后,公司建设第三方物流体系,仓库前延至下游客户。宝钢清楚地认识到在制造业中物流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应成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重点之一。为降低物流成本,宝钢采用第三方物流体系,与优秀的物流企业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将仓库前延至下游客户,为战略客户提供钢材库存管理,随时满足快速、适时变化的客户需求,和客户实现钢材供应、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总之,公司销售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两个战略目的:一是快速响应,高效地满足客户共同需求,使得产品大规模生产,实现其“低成本”的竞争战略;二是迅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通过“差异化”实现了公司在钢铁业的“别具一格”,提升公司产品的价值。
二、采购环节供应链成本管理
采购环节是企业创造价值、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效率型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目前,宝钢采购成本约占产品销售成本的60%,是产品成本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公司供应链采购管理以满足最终客户需求为目的,利用采购信息平台,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采购模式发展与战略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减少不增值环节,如库存、质检等环节,降低了供应链存货成本。
(一)战略合作关系是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前提
战略合作是宝钢公司和直接供应商的合作,不需要采购和中间环节,这样可以减少不增值环节。公司在重点物资采购项目上,选择该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作为战略供应商,与其建立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供应链;同时公司全面推行一揽子采购协议,通过供应商关系管理、价格、物品、库存、物流方式等方面的细化分析,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或合同,以确保采购渠道的稳定性。
(二)建立双向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建立采购信息平台,公司将生产需求、采购计划、物料供应等各方统一在相同的电子平台上,与内部产销研系统和外部供应商网络通过Intemet网络实现无缝连接,进行信息及时共享。通过网络动态监控,公司可以实时查看战略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库存,实现“即时采购”。
(三)进行物流优化,降低不增值作业。
企业实施物料质量免检制度,对那些合作诚信度高、供应质量长期稳定、交付及时的战略供应商,给予进场物料的免检权利。该项制度的推行,使公司每年节约数千万元的物料检验成本;同时,公司推行无库存管理,有效降低供应链存货成本。
总之,宝钢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始终以“价值管理”为核心,通过价值分析,优化供应链成本模型;通过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不增值作业成本支出,实现了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和双赢。
参考文献:
[1]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05,(4):51-55.
供应链管理案例范文3
1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的现状
1.1源头环节
通常,农产品种植是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的源头环节,其种植质量对整体供应链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产品种植仍存在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等问题,为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埋下祸根,引发社会潜在食源性疾病,威胁公众身心健康[1]。
1.2生产环节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食品生产市场存在大量的小规模作坊,食品加工缺乏安全保障,生产质量与生产环境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小规模、技术水平低、管理混乱等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生产环节主要面临的问题。
1.3流通环节
当前,我国食品流通体系较为标准、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国家投入力度较大,市场回报偏低,其原因在于我国食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落后,食品流通受阻,主要表现为食品运输机械设备专业水平低,大多为干线运输,湿度、温度、运输时长等问题严重影响食品质量;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采用非专业运输方式,运输操作不符合标准流程,缺乏专业的运输设备[2]。
2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2.1加强立法、执法力度
中央政府应集中监管我国食品安全立法、执法环节,以法律威严约束食品安全。首先,应统一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立法,有效规范质量安全供应链。鉴于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有218项[3],涉及食品安全生产、运输等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统一化管理,有效管理分段立法。其次,相关部门应统一管理食品安全执法监督,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再次,我国立法、执法部门应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也在相应变化,在此基础上,相关人部门应统一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提高安全质量检验标准,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标准。从行业角度出发,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快解决同一食品监管标准多重化问题,引导食品企业尽早适应国家统一食品安全管理与检测标准。
2.2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力度
我国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备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加强行业协会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组织协调力度。食品行业协会是一种处于食品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自律组织,有效沟通政府、市场与企业,协调食品供应链多方利益。中央政府应联合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为食品行业协会合理监控食品安全供应链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应不断提高食品行业协会的自律意识,提高其服务意识,指导食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为有关政府部门发展食品产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再次,食品行业协会应自觉提升协会综合价值,引导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中的领头、示范作用。当前食品行业协会仍存在规模小、数目少、现代化水平低[4]等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规划食品行业协会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全面覆盖食品行业协会,充分借力,以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2.3提升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我国食品企业应从自身做起,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提升自身食品质量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发展战略。食品企业应认识到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均对企业食品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当加快完善供应链管理制度。食品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严格筛查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问题,保证从原料采集到成品运输销售,每一环节均符合国家食品生产安全标准,创新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采取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法及时解决生产、流通环节中的问题。同时食品企业应重视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员工对食品生产安全的责任意识,加强企业自身检验能力,健全食品生产管理体系。
3结束语
食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安全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影响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政府、食品企业以及食品行业协会应协同合作,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加大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的管理力度,共同努力为人民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高品质的食品消费环境,推动我国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管理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罗丽纯.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7(36):8-9.
[2]黄彩霞.食品供应链环节的企业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J].现代食品,2017(17):43-45.
[3]热比亚?吐尔逊,宋华,于亢亢.供应链安全管理、食品认证和绩效的关系[J].管理科学,2016,29(4):59-69.
供应链管理案例范文4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供应链中质量安全管理的意义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经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通过跨区域分工与合作,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并将果蔬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果蔬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是指果蔬质量状况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也就是用于最终消费的果蔬,不得出现因原材料、包装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上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然而由于果蔬产业流通环节多,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加之果蔬市场化程度和贸易专业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对产业物流产生了较高的要求,产业发展的瓶颈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另外,由于果蔬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其发展影响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而且还将关系到果蔬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基于以上背景,为保证果蔬安全到达目的地,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根据经济区果蔬产业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对果蔬供应安全进行分析,并对果蔬供应运行过程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开展具体研究,旨在构建新型的安全高效的果蔬供应管理方案。因此发展现代果蔬物流业,尤其是果蔬供应链中质量安全管理,不但可以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矛盾,果蔬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贸市场是经济区果蔬流通的主体,但是传统的果蔬供应链中农贸市场只为交易主体提供场地,缺乏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无法实现果蔬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生产、运输、储藏、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销售和质量安全等环节全部考虑在内,通过有效的衔接提高果蔬供应链的效率。但经济区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未能实现集约化经营,制约了果蔬质量安全控制
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生产主要以个体农户为主,分散式经营模式使得农户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分散式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在市场的种植过程中往往导致果蔬跟风式种植,品种单一且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甚至于会出现果蔬产品易被污染等现象。
(二)缺乏先进的果蔬冷藏保鲜技术
果蔬采摘后进行冷藏运输可以有效延缓果蔬进入衰老阶段,从而防止果蔬的解体、腐烂、变质等,有效降低了果蔬流通环节的损失,减低物流成本。部分发达国家果蔬供应链全程实行冷藏保鲜运输,冷藏技术使用率较高,比较而言,经济区果蔬冷藏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相对较低,每年因腐烂变质的果蔬占全部流通果蔬的比重较大。因此,供应链过程中果蔬冷藏保鲜技术成为制约经济区果蔬产业流通的最大瓶颈。
(三)供应链系统内部衔接还不够紧密
伴随着果蔬产品的商品化的进程,经济区果蔬产地与消费地分割状况愈益明显,供应链就越发重要。目前经济区果蔬市场的销售大多以现货交易为主,使得各流通环节相对独立,供应链各环节连接不够紧密,形成各自为政的状态,减弱了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市场信息也被动地传递给供应链的源头,致使难以对现有的果蔬供应链实现高效管理。
(四)物流信息系统内部还存在偏差
果蔬产品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有较强的依赖,不准确的信息会削弱物流系统的效率。经济区果蔬产业供需主体间信息交流有限,而主体间监控仅限于价格发现,很难将果蔬质量因素考虑在内,很多情况下仅依靠市场调节,有时会引发流通渠道冲突。再则由于供给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偏低,各环节的果蔬质量安全信息难以被有效记录、储存和传递,对果蔬质量安全问题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和事后追溯都很不利,从而各环节内物流信息的不对称会滋生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就目前而言,经济区现有的果蔬供应链模式组织化程度低,各环节彼此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质量安全监控措施。在对经济区调查后发现,果蔬供应链上,果蔬批发市场的经纪人是物流信息的集散中心。他们信息沟通渠道相对简单,即便他们掌握采购量、采购品种等信息,但所有信息都是局布的,导致这种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具有有限性和不完整性。
(五)制度法规建设不健全,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管理制度层面,由于质量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不够,现行果蔬安全管理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体制,距离果蔬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还有一定差距;再者,管理政策实施缺乏受众认知,消费者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上目前经济区果蔬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市场认证、竞争管理等相对缺乏,使得果蔬安全管理无法建立优质优价机制,从而导致现有管理政策无法调动农户对果蔬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在法制法规方面,也因为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不足,依然未对供应链各环节信息要求、监管部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
再者,质量安全标准作为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但经济区果蔬质量安全标准缺少生产规程、产地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等。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发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但经济区标准体系未能和国家标准体系接轨,主要有:一是质量安全标准交叉、滞后甚至是相互间矛盾;二是现行的质量安全标准未能完全和国际标准对接;三是还经济区还未形成系统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六)果蔬类产品风险性评价背景资料缺乏
当前经济区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以及生物毒素等的污染状况尚缺乏系统监测资料,一些对消费者健康危害大而流通环节又十分敏感的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尚缺乏数据资料和定点主动监测网络。而在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等就已启动了“全球环境监测规划/食品污染与监测项目”,建立了固定的监测网络和比较齐全的污染物监测数据,而我国果蔬类产品风险性评价背景资料,如生产系统、废弃物管理系统等的资料相对缺乏,使得果蔬质量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根治。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供应链中质量安全管理的途径
针对经济区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加强经济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一) 实行集约化经营,建立高效的协作式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
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治理,需要供应链上每一个参与主体及消费终端都参与。对于经济区而言,在果蔬生产领域,应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普及新模式、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培育大型的果蔬产品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小农户整合到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在销售环节,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扩大宣传,进而提升其在区域乃至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另外,果蔬产品供应链的效率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因此应确立果蔬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以及销售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区果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果蔬采购、配送、运输、流通加工、销售等阶段,实行严格的科学的进场检测以及随时抽样检查,尽可能降低果蔬产品质量的不安全性。
(二)引进先进的果蔬冷链物流技术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目前,随着我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区应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果蔬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果蔬生产、加工、销售各节点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果蔬产品冷连物流的现代化进程。在冷链物流领域,经济区还应探索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果蔬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良好操作规范,实现从田间果树到消费者果蔬质量安全的全过程控制。
(三) 完善严格的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当前由于经济区果蔬产品流通渠道多、规模小、路线长、市场准入门槛低、参加人员复杂等原因,增加了果蔬产品在流通领域被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也给市场信息传递和质量监控增加了难度。对于经济区来讲,应在现有《农业法》等法律及其配套法规基础上,应制定如下措施以保障果蔬产品质量安全:其一,出台与果蔬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果蔬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其二,制定并完善果蔬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除对现行标准予以梳理,实施GAP、HACCP、ISO9000/14000、GMP和CAC等标准外,还需加强果蔬供应链标准建设,推进整个供应链ISO22000(GB/T22000-2006)标准的建设与实施;其三,进一步推进由基地认证向产品认证转变,严格果蔬质量认证程序并加强认证监管,提高认证的社会公信力。
(四)建立完善的果蔬产品风险性评价体系
对于经济区而言,完善的果蔬产品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不仅包括果蔬产品生产系统的风险评估、废弃物管理系统的执行风险评价、对以健康风险为主的果蔬生产系统的评估,还包括针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本地区果蔬生产基地有关中平原、渭北旱塬、天水川道、商丹盆地等,气候条件相对优越,但缺乏对重要水源地、重要湿地等的保护,应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干扰果蔬产品风险性评价,也要避免系统风险评估所需基本资料的收集及适用性评估失实等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果蔬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潜在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最终实现果蔬产品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俊涛、王飞,我国生鲜蔬菜供应链问题及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
[2]刘中英,胡莲,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J].中国物流与采购
[3]李晋,冷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其策略[J].农产品加工,2008(9)
供应链管理案例范文5
[关键词]国际环保指令;生态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029-03
[作者简介]高广阔,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环境经济学。
(上海 20009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不断推出的日益严格的能耗产品生态设计、节能等环保指令,进一步提高了其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相关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约束性也日趋严重。欧盟已于2005年8月13日正式实施《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于2006年7月1日实施《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2005年7月6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正式公布了关于制定能耗产品(“Energy-using Products”)环保设计要求框架的指令2005/32/EC(简称EuP指令),它作为集成产品策略框架的一部分,考虑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循环周期对资源能量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并规定会员国应在2007年8月11日前完成符合本指令所需的国内立法及行政规定[1]。EuP指令针对所有能耗产品设定生态化设计规定,将影响全球各地的能耗产品制造商及供应商,而其扩散效应将恶化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环境。2005年8月8日,美国国会颁布了《2005年能源政策法》(《EPACT2005》),该法对多种高能耗商用产品和消费产品制定了新的能效标准,扩大了促进高能效产品的“能源之星计划”。同年11月底,美国政府向WTO提交了关于耗能产品能源节约法规的G/TBT/N/USA/154通报[2]。美国对上述产品实施能源节约法规后,给我国制造业的相关产品带来限制。日本科技水平较高,在环保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不断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绿色技术标准,譬如:家电回收法(HARL)、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LPEUR)、绿色采购法(GPL)[3],并利用环境标志对进口商品进行严格限制,对我国的耗能产品贸易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冲击。
我国大型耗能产品企业大多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针对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际环保指令的生态设计,这些企业大多已步入正轨,并占整个产业链的30%。由于供应链的合理化,使面临边缘化的中小民营企业建立环保材料供应链难度更大,将面临生存危机。这已成为政府、企业、学术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际环保指令对耗能品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
欧盟EuP指令真正考验的是国内的中小企业。我国的商务部正积极与欧盟进行磋商,为我们的企业争取尽可能多的豁免产品名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5%都是由合资公司和我国大型企业来完成的,国内不少大型家电企业在国外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壁垒”面前也已经在下大力气进行自身生产线改造,这些企业由于研究起步早,抗风险能力强,应对EuP环保指令没有大问题,但中小企业尚处弱势。欧盟的WEEE指令涉及的产品回收率和回收成本问题跟生产商密切相关,如 WEEE指令指定的 10大类产品回收率均要求达到70%以上,而国内一些生产企业的回收率仅为40%左右。提高回收率的有效途径是改进产品设计。目前,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已经完成了相关的生产线改造。大企业自身具有很强的市场推进能力,通过向上游转移和下游压缩消化,完全可以渡过目前这一难关。相比之下,由于受国内外大企业应对欧盟法案整合上游供应链的影响,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型民营电子企业的订单大幅下降,并面临着很大的退货压力,将承担欧盟新环保法案带来的第一波杀伤力。而企业对ROHS指令的重视要远高于WEEE指令,原因是ROHS指令牵动产业链所有环节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供应链危机。ROHS指令限制了6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出路就是生产商要么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要么改变工艺,这将会带来包括成本采购、设计、生产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中国制造业一直走低端路线,大量环保材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还没有形成相应产业;受到ROHS指令影响最大的彩电、碟机行业已开始尝试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中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无铅焊接技术,并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交的电容电阻也进行无铅化改造,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实施相应对策。
如何提高满足欧盟、美国及日本需求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对这些国家的耗能产业作一个全面的评估。从技术的角度,绿色壁垒的措施往往是以高科技含量的绿色技术标准为基础,很多技术标准甚至还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涉及面广;单个企业受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和自身利益的局限,没有能力,也很难从全局的角度就新标准是否符合技术发展轨迹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绿色壁垒实质上是标准化的过程,因此,需参照国际行业绿色技术标准研究如何制定、通过和实施各项技术法规、监督及标准化问题。为此,对生产耗能产品的中小企业而言,应做到:1.加强同行业的沟通,尽快制定应变政策,整合行业环保技术力量,加快企业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2.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联系,掌握国际技术标准化信息,设计打破绿色技术贸易壁垒的途径;同时,争取扶持、补贴政策。3.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申请专利;另一方面在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更要善于维护自身的专利权利和合法利益。在此基础上,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有效应对国际环保指令的必由之路。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应对国际环保指令的关键
供应链管理提出有20多年,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概念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重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重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则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目前,公众已不仅要求企业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更要求企业减少产生污染环境的废物,而且要求企业进行绿色管理,生产绿色产品。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各部门的沟通,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制造、产品的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从而实现所在供应链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虑生命周期管理和工业生态学,即最大化利润和保证环境质量的管理,其焦点是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针对前述不同国家环保指令对生态设计规定以及ISO14000国际认证对环保要求,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耗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四、生产耗能品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是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即将供货方纳入环境管理过程,企业实施环境友好实践(EFP,Environmentally―Friendly Practices)的三个方面,实现产品设计过程、产品材料的选择以及供应过程优化[4]。
(一)产品的设计过程。从产品设计初期,就导入生态设计概念,将材料的易回收、可循环考虑在内。具体而言,从自身优势出发,找到适合企业生产的产品,专攻这类产品的研发;加强对原材料的研究和制造设备的研究,在检测和材料替代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了解有害物质存在的机会,使用通过有害物质含量测试的材料,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污染;构建物料控制系统,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产品设计中考虑环境问题,必须讨论所有材料的生命周期,加强设计者和材料专家之间的沟通,并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生命周期分析、质量性能分析(QFD,Quality Functions Deployment)和为了环境的设计(DFE,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等。
(二)产品材料的选择。DFE要求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同时包括购货企业的行为和供货方的行为。购货方为了环境的设计与供货方的环境管理密切相关,因为双方都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993年,美国要求对释放臭氧物质(ODS,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或者生产过程中使用ODS的产品必须加以标注。而到本世纪初,美国已在环境保护(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中规定禁止使用ODS。福特汽车公司把环境概念纳入成本材料选用控制中,不仅带来了环境效益,为企业树立了声誉,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9年,福特公司资源再生利用的收益达到10亿美元[5]。福特公司汽车的外壳和其他很多部分,都是用易拉罐、塑料瓶等回收物做的。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也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前,许多企业在一种产品中使用多种成分组成的材料,这就给日益受到重视的循环使用带来了困难。并且,使用替代品来减少废物产生和降低原材料消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改变以往使用原材料的习惯,防止使用法令上已经或者即将禁止使用的有害材料,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并且,不同行业应按照出口地区的具体环保指令选用材料,譬如,ROHS指令的关键在于采用替代性的原材料及工艺,如使用无铅焊接材料和无铅焊接设备;全面使用无机阻燃剂等,避免使用限定的6种有害物质。要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首先,应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上都需考虑环保的要求和回收的成本,尽量减少回收和再处理的费用,并在生产的电子产品上标注安全使用期限、产品回收信息等。其次,对明令禁止使用的有害物质应尽早开发出替代产品。
(三)供应过程的优化。国际环保指令对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因素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意识;2.供应商提供零件的材料情况(如是否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3.供应商产品和包装的设计(零部件采用生态设计、企业在设计中可由供应商参加);4.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如产品的再循环能力、是否申请绿色标志、是否符合ISO14000系列标准等);5.供应商的生产管理(如采用清洁生产等)。
供应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方面是供货方的评估和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
1.供货方的科学评估。欧盟EuP、WEEE、ROHS等指令对相关产品生态化设计规定,其中包括一般生态化规定和特定生态化规定。如果成品企业不从零部件供应进行监督,零部件厂商不从上游材料供应商进行监管,最后的风险将很难控制。通过对上游厂家进行筛选等措施,找出相关零配件企业是否具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其他认证标准,其品质的检测需经过考核及达标后才考虑选定为供应商。中小企业也可采取直接购买成熟技术来应对。为了把供货方真正纳入环境友好的实践,必须在贸易伙伴中建立紧密的联系。如果供货方不合作,企业应当准备如何抵制障碍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材料经理认为谨慎开发供应评估标准非常重要,他们认为供应方环境评估中的十大重要标准是:(1)环境记录中的公众揭发;(2)第二层供货方的EFP评估;(3)危险物管理;(4)有毒废物污染管理;(5)在EPA中要求标注的17种危险材料;(6)是否通过ISO14000;(7)相反的物流计划;(8)产品包装中的EFP;(9)ODS管理;(10)危险气体排放管理。无论通过自己的观察还是消费者的监督,即使一个供货商自愿提高环境性能,如何成功实现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所以,采用上面提出的十大标准是实现绿色供应链的第一步。
2.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内部物流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已致力于提高内部的物流过程。一些企业加强培养员工的环境意识,对采购员进行培训,使员工关心采购,尤其是包装和内部物流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使采购员摈弃采购严格基于单位价格的谬论,而认识到处理过程和材料浪费问题的严重性。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气公司把每个员工在内部物流管理中对环境友好的表现作为重要的绩效考评指标,与每位员工的奖金直接挂钩,并占相当的比例。这一举措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声誉,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最终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供应商应该帮助企业改变内部物流过程,从而减少废物(如包装物),这也可以带来运营优势,如降低成本和方便运输。
综上所述,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采购员和供应链经理在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担任关键角色:通过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供应商的开发以及购货程序的改进,他们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起着主要作用。为了最终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观念,学习发达国家企业或国内外资、合资企业的一些先进经验,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做起,逐步建立供应商的档案,实现对供应方的科学评估。同时,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尤其是材料选择中加强绿色管理,既降低成本,又达到环境标准。另外,为企业建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建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路径是各不相同的,必须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环保效益和企业声誉,最终增加利润并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欧盟能耗产品EuP指令将于明年实施[EB/OL].http://gdtbt.gov.
cn,2006-06-13.
[2]马静. HVAC/R能效检测进军美国市场的通行证[J].商务服务,2006,(3).
[3]蒋国瑞.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际经贸探索,2006,(1).
供应链管理案例范文6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浮动抵押;流程控制;回购协议;风险管理
Abstract:Supply chain financing is a new kind of bank business and its weakness is the accumulation of credit risk in core enterprises.“Rongwutong”utilizes a creative method floating mortgage,with third-party supervision and repurchase agreement to control the credit risk in financing.
Key Words:supply chain financing,floating mortgage,flow-control,repurchase agreement,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56-04
一、引言
当前,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互担保与动产抵押担保日趋流行。互担保因创造出“点对面”的信贷交易模式而提高了效率(陈刚,2008),理应成为县域发展信用担保的主流模式(赵卫东等,2009)。若互担保是从担保主体关系角度进行的创新,那么动产抵押便是担保客体在范围上的扩展。
然而,大部分互助联保类型是建立在财务软约束机制之上的信用担保,与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仍难以实现有效对接;普通动产抵押担保仍然为净值担保,而且存在创设、执行成本高等问题(王银光,2008)。从传统的担保运作流程看,无论是互助信用联保还是基于各种资产净值的抵押保证,一旦贷款担保关系形成,担保的主客体等要素相对处于一个静态的模式中,即使包含了反担保契约的担保模式也不例外。之所以将传统担保模式称为“静态”,主要表现在既往的担保行为缺乏全流程性的控制,缺乏或没有过程性的担保互动机制,抵押资产的变现能力不足以致执行效果差。但是,担保全流程控制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操作成本,银行难以实施,借款企业也不可能义务地更多关注担保资产的安全性。因此,无论是“点对点”还是“点对面”,其担保主体关系实质界定于银行与借款企业双方,要确保担保效率与担保风险的最小化,理论上须由第三方动态地全流程或在关键环节参与担保运作,而当前融合了多层次多主体的供应链融资即为此提供了土壤。另外,《物权法》创设的浮动抵押将担保物由现有动产进一步扩展至抵押人预期资产,在银行业供应链融资等业务中初步得到了应用。
供应链融资和“物流银行”相似,指的是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融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博兴支行研发的“融物通”业务即为供应链融资业务在融资担保模式方面进行的一种创新。
二、竞争压力下的融资担保机制探索:融物通
(一)“融物通”贷款担保方案的出炉与系统性认可
山东省博兴县兴福市场是江北最大的金属薄板集散基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厨房设备加工基地,市场年交易量在170亿元以上,被誉为“江北温州”。兴福市场中小板材加工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快速发展导致了金融机构对该目标市场的集中锁定。建设银行博兴支行(以下简称为“博兴支行”)于2000年进入市场设点,前期业务发展与效益在入驻市场的金融网点中处于中游水平。面对内外竞争压力,该支行尝试通过业务创新占领市场份额。该支行发现,兴福市场中小企业信贷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该市场大部分企业没有财务报表。二是担保方式雷同导致的风险控制问题。目前各行中小企业业务的担保主要采取“三户联保”方式。如出现政策性风险、行业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很难确保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在此背景下,博兴支行认为要占领业务竞争的制高点,必须另辟蹊径。基于2008年10月博兴县物流龙头企业――山东华兴金属物流有限公司在中小板材产业集群企业中开办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山东华兴金属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注册资本6760万元,是华兴集团的一个子公司。华兴金属物流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材料、钢材等批发销售,并具备物流运输、电子商务、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功能,建有4万平米的仓储加工车间和室外20万平米的露天料场。山东华兴金属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先后与上游客户济钢、首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以下游客户兴福市场和集团公司的钢构公司为支撑,业务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然而,由于公司成立于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期,市场需求低迷,下游客户关系的建立难以快速打开局面。
2008年末,博兴支行与华兴金属物流公司确定了三方合作框架等重大事项,并经过进一步磋商确立了合作和融资担保流程的主要细节。2009年,博兴支行颁布了《“融物通”物流融资业务管理办法》,2009年8月成功办理了第一笔“融物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二)融物通业务流程简介
融物通业务总体围绕银行、核心企业与借款企业签订的三方协议进行。该协议主要是框架性地明确了三方合同主体,指定浮动抵押的登记方式、专用账户,规定授信额度及货物的转账购买、监管及销售回笼的账务处理流程,并确定货物跌价和回购处置等细节。该协议为三方合作总协议,额度授信项下单笔支用时,无需再另行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从具体的操作流程看,主要包括客户准入等7个环节(图1)。“融物通”物流融资业务授信额度及贷款申请批复后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同时借款人、物流公司均须在经办行开立专用账户,专项用于“融物通”物流融资业务资金往来。在贷款结清前,借款人专用账户资金只能流向物流公司专用账户用于购货,物流公司专用账户资金只能流向具体购货合同约定的供货商账号。
在开立专用账户的同时,银行客户经理和借款人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浮动抵押登记手续,经办行向物流公司签发《抵押确认书》,通知物流公司购货并履行监管责任。购货后物流公司按照《三方合作协议》将购入货物移交借款人,同时履行监管责任,对借款人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货物进行全流程现场监管。在非正常条件下,融物通业务通过附加设计货物回购环节进一步降低信贷资产风险。在出现货物贬值等情形时,经办银行在3个工作日内向物流公司发出《货物回购通知书》,要求物流公司限时履行回购义务,回购款项用于偿还贷款。
(三)融物通业务开展情况与初步运行绩效
融物通业务的推出对银行与核心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发挥了突破性带动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取得三方共赢的效果。自2009年8月启动以来,至2010年末,该行累计办理业务57笔,新增中小企业授信客户40余家,贷款余额7.16亿元,2010年实现盈利3000万元。同时,因客户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融物通有效带动了银行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的开展,提高了银行综合效益。
融物通业务显著带动了核心企业――华兴金属物流公司的市场销售。借助为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与购货需求搭桥的双重优势,华兴金属物流公司的下游客户数量迅速从2009年的6户增加到30户。截至2010年末,华兴金属物流公司资产总额34216万元,年销售收入由2009年的8亿元猛增至2010年的25.23亿元,实现净利润4126万元,增长36.40%。
三、融物通对担保机制形态的突破:浮动抵押与全流程联动监管设计
(一)浮动抵押与流程控制从技术上突破了静态固化式的传统担保形态
虽然我国早在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中就对浮动抵押做了相关规定,但我国银行业目前对其应用较少。融物通业务的浮动抵押品为借款人拥有或将有的钢材等金属产品,在市场上交易量大、产品销售周期较短、变现能力强,在物理性质上具有性能稳定、易储存、通用性高和价值易确定的特点,非常适用于浮动抵押和储存保管。
更深层次来讲,融物通中的浮动抵押事实上突破了静态担保规则的限制。综观传统的担保客体,固定资产、动产抵押均以存量资产作为抵押品,保理业务锁定未来现金流,以上担保形态无一不是静态的契约。而融物通中的浮动抵押则同时锁定货物和现金流,其担保形态不可能局限于一个关于人或物的担保协议。办理浮动抵押登记之后,抵押权人即博兴支行将贷款打入借款人在本行的专用账户,企业具体使用时通过博兴支行将贷款资金转入物流公司在博兴支行的专用账户,物流公司将货款打入上游钢铁企业账户,货物中间流转过程由物流公司实施监管,博兴支行经办人员对物流公司、借款企业的仓储货物也同时施以监管,整体上融物通业务的担保流程是一个组合联动的形态。
(二)回购承诺是融物通业务对核心企业风险的“终极锁定”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核心企业信用风险是中心环节,但在核心企业作为非借款企业时银行对其难以约束,因此已有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在技术上或走入强化对中小企业物的保证的传统担保路线。融物通模式创造性引入的商业化回购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虽然当前尚未实际发生,但其前瞻性的设计有效屏蔽了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它设定在发生以下三种情况时核心物流企业回购货物并偿还贷款:(1)非正常压库。经办行在前期调查中确定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期,监管货物超过正常经营周期60天后未销售,且在专用账户中无足额覆盖贷款行债权的资金。(2)监管货物价值下跌。监管货物市场价值下跌幅度超过基准价值5%时,经办行向借款人发出《跌价补偿通知书》,要求借款人在合理时间内缴存资金或补充准入范围内的押品以补齐差价。以后每下跌比例达到5%补齐一次。当借款人未在合理时间内将监管货物市场价值差价补充到位或监管货物市场价值下跌幅度累计达到20%时,由华兴金属物流公司回购。(3)贷款到期,借款人未足额偿还贷款时回购。
(三)贷款与货物监管的“流程化”设计实现了全方位联动担保监管
首先,从制度设计上,融物通业务体现了“流程银行”的现代经营理念。为最大限度地防范贷款风险,《融物通业务管理办法》主要条款均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不仅如此,融物通业务对从抵押开始的实际融资、担保流程均进行了精密的细节化设计,如抵押环节设定远低于市场波动率的浮动抵押率(70%),贷款收放及货物资金结算以专用账户实现资金封闭运行,对实际货物流动实施银行、核心企业双责监管确保货物与资金安全等。
其次,在贷后管理上,融物通的全程化担保特色和联动式担保特色比较显著。银行不仅监测有关货物价格变动情况,而且检查核心企业对货物的监管情况。贷款发放后,经办行客户经理每周查阅物流公司货物监管流水账,并与借款人专用账户资金余额进行核对,填制《账实核对表》。在国内市场板材价格波动频繁期,该行贷款营销人员加大了检查频率,2010年7次要求借款企业将跌价损失值补齐存入专用账户。另外,回购协议也是核心物流企业与银行互动的产物。在融物通业务酝酿和经办初期是没有回购设计的,华兴金属物流公司为扩大客户源,打消银行顾虑,主动承诺在货物价值跌幅大时进行回购,使融物通业务在2009年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融物通业务的担保成本与效率
(一)银行管理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角度来看,融物通较其他贷款业务多出的成本是监管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实地勘察费用、监管信息查询检查费用。由于主要和日常的监管由物流公司实施,银行侧重于账户信息和价格信息查询,费用支出可忽略不计。收益方面,单从利润数据看,融物通业务与其他贷款业务盈利水平区别不大。2009―2010年融物通累计贷款11.2亿元,贷款平均余额5亿元,累计盈利3000万元,年均资金利润率3%,与其他种类贷款相当。但融物通业务扩大了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增加了银行理财等中间业务收入。同时,融物通业务全部基于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真实的贸易合同,银行信贷资金始终处在一个封闭的运作环境中,风险容易控制,至今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
(二)核心企业成本收益比较
从其成本投入看,华兴金属物流公司在融物通业务中主要涉及的是对浮动抵押品的监管成本。事实上,华兴金属物流公司对货物的管理在其与下游企业的正常业务范围之内,华兴金属物流公司对其下游企业销售板材,即使无融物通业务,日常的交易也需要货物安全性监管和保持一定的仓储库存。从收益方面看,华兴金属物流公司通过融物通业务快速挖掘了下游客户资源,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而且,当前借款人按贷款金额1.8%的比例向华兴金属物流公司支付监管费用,实际上是一种担保费收益。因此,融物通业务使华兴金属物流公司以微小的成本支出换取了巨大的市场营销收益。
(三)中小企业贷款成本收益比较
板材加工企业在融物通业务中的成本是浮动抵押登记费、货物监管费和贷款利息。浮动抵押登记费率为0.3‰,监管费1.8%,融物通贷款利率上浮40%(低于一般贷款50%的上浮水平)。以一年期1000万元的融物通周转贷款为例,企业实际支出成本0.3+18+88.34=106.64万元,即资金成本综合费率为10.66%,低于农村合作机构贷款费率水平,但高于国有银行机构普通贷款9.47%(中小企业上浮50%)的水平。企业获得贷款使用权收益,板材加工企业单批货物加工周转期一般为60天,板材加工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5%,融物通贷款可周转使用,一年可周转6次,最高累计实现毛利30%,年实现含税利润19.34%。因此,通过融物通业务循环使用贷款,企业可以稳定获得利润和信用增值效应,资金获得权加收益足以覆盖成本。
五、融物通担保制度的改进路径探讨
(一)监管费的定价和分担机制有待改进
据调查,部分中小企业反映贷款费用偏高。根据对企业使用融物通贷款的成本分析,若将货物监管费率降低为1%,企业融资的综合费率则降为9.86%,而9.86%是在当前背景下市场和企业相对普遍认可的负担水平。目前在银行资金头寸吃紧趋势下,30%―50%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平均上浮水平,下调空间不大,因此降低监管费率是下一步改进融物通担保制度的首选路径。同时,监管费的分担机制也需改进。由于浮动抵押权人是建设银行,以监管保证货物资金流安全的受益人也是建设银行,从此方面看,1.8%的监管费应由建设银行买单;加工企业与核心物流企业的货物贸易虽是正常交易,但不通过货物监管担保,建设银行不能发放融物通贷款,企业不能融入资金从事采购和生产活动,企业也是监管受益人。因此,融物通监管担保制度改进的方向是货物监管担保费用由中小企业和建设银行协商合理分摊。
(二)打破核心企业对市场的垄断
融物通担保模式中只存在一个核心物流企业,缺乏其他板材物流企业对市场和融资平台的竞争,贷款的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根据建设银行对融物通业务的发展规划,该行准备适时引进更多的核心企业以创造竞争机制,客户可以自主选择核心企业,防范核心企业实行价格垄断损害中小企业利益并阻碍融物通业务发展的现象。
六、结论
通过融物通业务的设计和运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融物通业务借助浮动抵押等技术实现了担保机制由静态契约向流程动态控制的突破,提高了担保对贷款风险的覆盖功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二是融物通担保模式通过第三方回购协议拓展了担保边界,突破了传统的反担保技术瓶颈,通过担保实现了各参与企业的信用增值。三是融物通担保模式可以通过降低监管费率、引入多行业链条核心企业等措施进一步促动制度效率的帕累托改进,优化我国供应链融资担保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银光.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金融发展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