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文1

【关键词】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策略

社会的发展,使得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学生的综合素养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还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英语的感知能力较低。所以,教师要能立足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它所表现出的最大的功能是交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把握好语言的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恰当地方使用课堂用语,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其次,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消除学生对于英语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此外,语言环境的创设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欣赏外国的经典电影,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给他们看一下经典的动画电影,让他们在电影所营造的情境之中进行模仿和交流,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Cinderella这个单元时,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先和学生展开一个“Free talk”What do you like doing?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stories?why?让学生在一个英语情境之中展开对于story time的学习。当教师教授完“story time”这部分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读文章,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小组之间分角色扮演这个故事,让学生在熟悉文章的同时,也同样能够体会到英语语言的趣味性,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此外,教师还能够在课前下载好Cinderella电影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之后,熟练运用台词,对这个片段进行配音,通过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积极性高涨,提升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此外,还能不断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立足教学实际,发散学生思维

人脑就像是一部需要经常运转的机器,只有经常使用,才能够保证它越来越灵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也都是朝气蓬勃,更加需要积极的去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在对于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这个单元时,教学目标中有要掌握“I/We like doing...She/He likes doing...”这个句型。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综合考虑到班级学生对于story time的掌握情况、课堂的教学时间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设计课堂,尽最大努力发散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立足教学实际,设计一个Activity里面包含Look、listen and answer三个部分,并且通过引导,即:a. Look and say,Q1:What does Liu Tao like doing?Q2:How do you know? b. Listen and answer,Can Liu Tao play basketball well?Who likes reading stories?Does Su Hai like dancing?c. Try to say,I like...这三个方面,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知识点,层层递进,发散学生的思维,最终引出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句型,然后帮助学生去掌握这个句型。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设计系列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利用学科整合,提升道德素养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学会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列举一些正确行为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或者是一些错误行为对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能够产生自己的判断,分辨对与错,知道哪些事情他们可以做,哪些事情他们不可以做。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关于英语核心素养的一些内容。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些地球被污染的图片,或者播放一些人类破坏森林的视频,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穿插一些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将正确的思维理念以及破坏大自然的危害告诉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启发,明白Keep our city clean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体现。教师要在语言环境的创设中促进学生交流,在立足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促进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不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道德情感等方面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让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好的提升W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曾德菊.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68-69.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文2

摘 要: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以及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主要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10-01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现阶段思想品德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在授课时通常是以讲述为主,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门学科,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在2014年被首次提出来,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格和能力。它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全面地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中,它指的就是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的培养上,还要注重学生的内在思想品德培养,使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在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不仅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达到完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点就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增加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使学生具有优良的政治素养以及心理品质。总而言之,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它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以及思想品格,与学生个人的发展、生命意义和价值紧密相关,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改革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时,教师在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教师还要利用各种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相结合,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将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观念牢记于心。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时,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要注重收集社会信息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不再是“死读书”。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即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品德的教学不应该只是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没有提高,从课堂的教学、从考试成绩中是看不出来的。因此,要想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要想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就必须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教师在讲解过书本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关于法律的主题活动。教师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小案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让学生指出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违法的地方或者应该用何种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加强对书上的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处理不恰当的地方,或者以后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该怎样合法维权。实践对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实践,书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段文字,当学生需要时或者思想出现偏差时,他们是没有任何意识的,认识不到自己正在犯的错误,也不觉得自己的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后,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新的认识,会反思自己,并进行改正,从而会使自己的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思想品格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信息,主动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培B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向红.初中思想品德课“人文课堂”研究[D].苏州大学,2012.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教师;信息素养

一相关概述

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逐渐成为一种基本技术,信息素养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要求。而信息素养包括三部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应用。同时,它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的面很广泛,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积很宽的能力,它与很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定义包括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充分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熟练地信息技术,也需要完善的方法来应用它。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以提高汉语核心素养为中心

在小学教育中,语言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文底蕴方面,因此,在核心素养基础上,我们应该细化它的学科体现,重点放在汉语言也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感受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发现、感知与评价的能力,让孩子们有一个正确健康的价值审美取向,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比较鲜明的目标引导,提升自己在语文教学的品质,让汉语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它自身的重大作用。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培养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二)融合文化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

对于一年级的新学生来说,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之前接触的都是那种感性、生动、形象鲜活的生活世界,步入新的学校,他们开始接受知识的世界,知识世界相对于抽象一些,这就需要小朋友们思路逐渐向条理,逻辑方面靠拢,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协调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是学生学习扎实,快乐的学习,这时候,就需要学校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教学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情景化,使得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与自身发展等方面相互沟通起来,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们会自主学习,学会担当生活中的责任,逐步提升自己知识核心素养。

(三)“认字、阅读、表达”同步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学科本身为基础,突出学科特点,从零起点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让每一个孩子熟悉掌握拼音这个基础知识。在教学识字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即为归类与情景识字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而在阅读教学方面,小学生对纯文字的内容缺乏兴趣,以此为由通过绘本向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进行阅读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月定期开展阅读朗诵活动,对优秀学生予以奖励,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积累阅读量。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其实,想提高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在工作中,首先应该加强来师门的理论学习,让老师们从认知上就能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理解整合的内涵,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把它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从观念上达成共鸣。其次,要对整体教师队伍进行加强建设,针对小学生师资力量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意识、知识认知、计算机技能;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发展;教育技术与心理的理论与实践。设置一个给老师们展示自己的平台,让老师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另外,给老师们设置一些测试项目,考核老师的技能,并通过取得合格证书的方式,综合评价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鼓励机制。

(二)鼓励老师掌握新的教育技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们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师们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并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突出对教学课堂和实践的分析和反思。针对老师们的教学反思,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理论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不管是学习和研究什么,都必须先从理论知识开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待不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有利于培养教师接受新信息的意识,才有更多创新的方法来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2.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典型案例能够集中的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秀观点及方法,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事前、事中及事后的考虑,创新自己的教学备课,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改进不好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3.学生的课堂反映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最直观体现,学生在学习中都是通过眼睛及心灵跟着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因此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成绩的变化都可以反映出老师教学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可以用此种方式来反思自己,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相结合

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那么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相结合,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培养教师的综合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中也逐渐开始应用更多的信息技术,而为了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信息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息素养在学生学习的每一节课堂上得到直观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结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多关注一些新颖的学习方法和授课方式,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源,呈献给学生一种新颖的授课形式。每个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学习系统,在教学媒体设计中我们老师们就应该关注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需要侧重以下几个原则:①保证内容与实际相适应;②有着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③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以上三点原则,对课堂中的事物以及课件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教学中进行充分应用,从而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文4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把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原则:

(1)以“学会学习”为核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的能力。毋庸讳言,信息技术的教学建立在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基础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毋庸置疑,因为新的信息技术软件层出不穷,而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必须帮学生培养相关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在培养这种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责任感、方法以及态度等。比如:在进行浏览器操作的教学时,讲浏览器基本的操作方法是本课时的直接目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如何利用浏览器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知识,便于使学生不但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2)以“参与创造”为宗旨。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信息社会本来就千变万化,发展迅速,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的不仅是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应对汹涌如潮的信息,并从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2.注重手段,实现信息技能的熏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和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要重视一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比如信息技术辅助教学(CAI)。信息技术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Instrution)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一些典型特点,如信息容量大、处理信息速度快以及可运行多媒体技术和进行交互。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学环节就会得到极大优化。这种优化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得到了更新。在教育领域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不但便于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而且,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大大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差异提供了多样化和多维化的教学信息空间。其次,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应用辅助教学也会引起一系列观念变化。经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传统教学中死板的条框以及定义的复制将大大减少,教学的过程即是理解、处理信息的学习过程。从掌握学科知识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当今社会与人类的发展中信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其担负时代的责任感也得到了培养。

3.善用内容,提高信息应用能力

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信息素养的基础是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指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及生活中能获取、整理、加工信息知识并利用信息进行通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指小学生能了解如何检索信息来源,并从纷繁的信息来源中选择最佳的,然后在选定的信息来源中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所谓整理信息指小学生能够分析、比较自己所获取的信息,从中筛选出与当前问题有关的信息。整理信息以后,需要表达信息和评价信息,即能组织起来相关的信息,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一个重要部分,即程序设计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最能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信息技术语言本身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在进行程序设计问题的解决时,适当的算法是首先要考虑到的,而应用算法必须借助符号和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推导和论证。编程是这个过程必须要依赖的。在编程过程中,又需要通过分析、推理问题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得出这个规律以后需要用信息技术语言描述出来,这样一个高度抽象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的教学无疑会极大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4.总结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文5

关键词: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将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教师该如何开展基于素养的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质量更高教学效果更好?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方面,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良好的素质,更谈不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思维是学习的过程,掌握英语知识是学习的结果。过程和结果是互相联系、协同发展的。谁学会思维,谁就掌握一个思想的武器,掌握了一种以少胜多,以有限驾驭无限的科学方法,这就体现了发展思维在以及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下面就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1充分利用图片资源,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以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

1.1运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观察是人脑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过程,它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的窗口。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观察不但有助于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储存丰富的表象,为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观察逐步学会形象思维。小学英语教材上有丰富的图片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判断、选择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得信息。例如四下第三单元Readandwrite的阅读材料是一张明信片,教师可在不出示文本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提问:WhereisJohn’sdad?引导学生观察到袋鼠,思考它是来自哪里的。进行回答He’sinAustralia.在通过判断性问题提问“IsitrainyinAustralia?”促使学生对图片进行判断。No,itisn’t.It’ssunny.

1.2活用图片促使学生运用联想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这是一切事物或现象所共有的本性

联想就是事物普遍联系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反映,一种思维方法。联想是形象思维的最基本形式,联想为学生打开一扇形象思维的门。

2善于利用故事资源,培养学生抽象能力

抽象思维即人们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来形成概念并确定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故事本身具有情节性和完整性。故事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学生不仅爱听爱看,还喜欢讲,喜欢编。在教学中运用故事能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1通过对故事的预测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在故事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预测是很好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根据与故事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大胆预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阅读故事之前,老师可以就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性的猜测,这样的猜测激发学生想要迫切读故事的欲望。学生在预测的过程中学会了分析事件的开头和结尾,有了条理性的思考和认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2通过故事结局改编,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可以称之为扩散性思维,或是说求异思维,是重要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故事结局的改编能有效得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验进行故事结局改编。

2.3通过图片或图表帮助,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图表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把这项活动化为讲故事,讲故事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PEP六上Recy-cle2的故事阅读中,教师可利用教材的图表为学生提供了4个中国传统故事的提纲,并给这提纲配了图片,降低了讲故事的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表演中体验了语言的魅力。通过学习这些故事,逐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通过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事情的开始、经过与结局来帮助阅读,更好地理解文章、获取信息,并在写作中得到运用。教学应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贯穿在英语教学中,在设计英语教学和安排教学活动时,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具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目的。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建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应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田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思维训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外语教材的研发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基于我国主要外语教材的分析与探讨[J].隋晓冰,周天豪.外语电化教学.2012(06).

[2]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境运用[J].刘婷婷.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03).

[3]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杜新秀.教育学术月刊.2010(05).

[4]把握生成,让课堂充满活力[J].黄玉珍.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4).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范文6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养;思想方法

目前,针对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对中师生化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极具价值的。

一、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教育对于推进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促进中师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化学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因此,学好化学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来说会有很大帮助,因为中师生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的,也最终会参与社会生活的。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这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是非常不利的。长期以来,中师一直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是围绕升学考试来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更多重视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则缺乏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每天所重视的就是掌握更多的知识,考出更好的成绩,这样的教学倾向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何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开展好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1.以美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美育又可以叫做审美教育,美育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学科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的教育就不算一个完整的教育。化学学科是一个充满美学色彩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多种美学的元素。化学中包含着千变万化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形态各异的形态之美,差异显著的物质结构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在化学实验中能够看到神奇的化学反应之美,也能够看到不断发生的化学现象的动态之美,还能够看到理论与现象结合之美。同时,在化学教学中,那丰富的化学语言与化学术语也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在教学中能让学生有一种化学语言美的深切体验,同时在教师讲解化学知识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理论之美,那严谨的逻辑推理、科学的推理论证处处渗透着美学的元素。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师化学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化学知识,也要让学生学会享受化学学习过程的美,通过对化学美的体验,更好地促进中师生化学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更好发展。

2.以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不同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思想方法,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反映的是不同学科的本质规律,其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教学实施的引航灯,是实现学科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体现学科教学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化学思想方法是对化学概念、化学方法、化学原理的本质归纳,是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应该说,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的传授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素养中知识的素养只是科学素养的一方面,更重要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应该说科学的思想方法已经超越了知识素养的范畴,它是培养学生化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中师化学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多地重视传授化学知识,通过教师的机械灌输来展开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少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中师化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开展化学知识的教学,也要教会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中师化学教师在中师化学教学的实施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深入地探寻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理解这些思想方法,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化学思想的方法。通过在化学学科中渗透丰富的学科思想方法,促进中师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

3.优化教材内容,培养科学素养

长期以来,中师化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相对陈旧,这些教材与现阶段化学学科的一些新发现,化学学科的一些新认识,存在很大的距离,尽管如此,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化学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往往对于化学教学内容的落后问题视而不见,把更多精力用在如何开展知识学习,让学生在考试中处在不败之地上。另一方面,教师明知道现在的教学内容已经落后,教师不想去改变,更没有紧跟化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对现有的化学教材进行行之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依然乐此不疲地使用原有的教材内容,这对于中师化学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不利的,更不利于中师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因此,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中师化学教师与时俱进,充分研究目前化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研究化学教材的新变化,并且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以及教师的教学需要,对现有的中师化学教材进行深入的优化与整理,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把一些不适应现阶段化学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舍弃,对那些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化学教学内容加以改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优化与整理,让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突出化学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同时,也要增加更多有利于中师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化学教学内容,以此促进中师生化学素养更好地形成。

开展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对促进中师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相关问题研究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