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设计的精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设计的精髓范文1
陶瓷碎片是陶瓷制品在生产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破碎后的结果,陶瓷碎片有着以下美学特征:无污染、对身体无害的环保性;形状自然随意,造型自由性;丰富的装饰性等优势特点;丰富的色彩和自然不刻意的造型都使得陶瓷碎片有着不同一般的美,在景观设计中被大量地运用到城市景观环境中。陶瓷碎片外在的色彩美和形式美都验证了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并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装饰物应用到景观设计中。陶瓷碎片的艺术装饰和天然的碎片效果,在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给予人们一种舒适、自然的空间感受,同时还符合了现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态发展、生态建设的需求。
二、陶瓷碎片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在建筑物上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建筑物一般是设计的主角,陶瓷碎片主要作为一种装饰的媒介物被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它是一种不仅仅结合陶瓷文化与景观文化,且与景观环境相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可以把不规则几何形的陶瓷碎片以及其质地、形状、色彩组合拼贴成有机的整体或各种图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筑大师高迪传世佳作巴塞罗那桂尔公园。桂尔公园中的建筑最充分地表达了高迪的创作生涯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入口处的两座楼的屋顶上,外表镶嵌着白、棕、蓝、绿等色的碎瓷片,屋顶平台周围的墙身上贴着各种各样颜色的瓷片,拼接成怪异的图案。桂尔公园建筑的造型充分表现出这位建筑师独特的美学趣味。高迪的建筑设计将陶瓷碎片成功地应用在景观建筑中例证还有文森公寓、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等,这些设计都在建筑的外立体面上进行拼贴装饰。
(二)在建筑物上应用的美学意义
陶瓷碎片在建筑上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艺术内涵,并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力。陶瓷碎片是艺术家创作的产物,而被设计师用在景观建筑中则阐释了其独有的美学内涵。在艺术家的精心设计下陶瓷碎片被重新建构出美丽的纹饰和图形,再被装饰在建筑上之后更是别具一番风味。由此可见,陶瓷碎片与建筑为美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陶瓷碎片与建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陶瓷碎片不规则或规则碎片的组合,拼贴成不同的艺术视觉效果,给建筑一种全新的形象矗立在人民面前,为美化景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三)在景观雕塑上
景观雕塑以三维的艺术形态存在于景观环境中,具有立体美感。并且适合人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赏。陶瓷碎片同样可以成为景观雕塑的贴面材料。如景德镇陶瓷学院老校区的景观长廊,瓷片有规律地拼贴组合成不同的图案而形成了色彩斑斓、妙趣重生的文化景墙。而陶瓷碎片斑驳的釉色表面、材质质感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了景观视觉的焦点,且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层次。高迪设计的古尔公园入口处的蜥蜴雕塑,用陶瓷碎片有规律的拼贴出来蜥蜴的形状。雕塑色彩饱满,富有层次,与四周的景观环境风格和谐统一。此外,在英国伦敦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艺术家BarnabyBarford展出了用3000块描绘伦敦商铺的独立陶瓷碎片设计了6米高陶瓷雕塑。每一块陶瓷片上画着不同的伦敦商铺的门脸,极具代表性,显现出了伦敦繁华的商业场景。
(四)在雕塑上应用的美学意义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将传统艺术的材料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来创造出更有魅力的雕塑,不仅美化景观环境,还提升了雕塑的艺术价值。陶瓷作品的自然特性能够让其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入在一起,不会感到突兀,从而让人与景观之间的距离缩短,将雕塑所带来的距离感柔化。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大多是使用硬性雕塑,而陶瓷碎片的本质材质经过不同的加工以后能够给人们温暖亲近的感觉,将其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赋予观赏它的人们。陶瓷碎片以其釉色多样、朴素自然等独特魅力,给设计者以创作的灵感,也给雕塑增添了很多寓意与内涵,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多样化。
(五)在地面铺装上
陶瓷碎片在地面铺装上得应用,在我国传统园林道路的使用中比较常见,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都会有使用陶瓷碎片以后所展现的艺术效果。陶瓷碎片在道路上被用于表面的贴面材料,一般会设置在车流量和人流量相对较少的小道路上。然而道路除了承担交通功能外,还有着了导游、装饰的作用。用陶瓷碎片能够使得道路具有别样的色彩,由于陶瓷碎片具有色彩丰富、拼贴灵活等特点,将它铺设于道路易与周边环境调和,能营造轻松愉快、亲切自然的气氛。如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在道路铺装上用陶瓷碎片铺成不同的形状造型,不但充分展示了当地的地域文化,而且起到了指示功能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此外,在一些庭院的铺装上将陶瓷碎片与其他废砖、废瓦相结合,零星点缀,经过艺术化设计,效果更加漂亮,带给我们一个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景观空间。
(六)地面铺装上应用的美学意义
从美学角度,陶瓷制品的破碎,并未失去其质地、色泽、纹理的美感,它能利用自己独特肌理魅力来加强空间的质感对比的丰富度。陶瓷碎片通过由“碎”到“整”的艺术处理在地面上拼贴成各式丰富的图案来涅槃新生,使得景观富有哲学美的意境,同时因地面在人们的视平线之下,地面就毋庸置疑地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视觉重点,景观设计师们若以陶瓷碎片为笔墨,以大地为纸张,飘逸作画,会使景观更具视觉的美感。陶瓷碎片在地面铺装的运用,能表现出印象派画作的质感,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都能把原本无趣的地面灵活布置出富有审美趣味的新景致。这种独特的铺装方法为设计师对于地面铺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表达方式。
三、结论
景观设计的精髓范文2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中缝隐核 延髓背角 脊髓背角 荧光免疫测定 大鼠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jections of protein kinase C γ isoform (PKCγ) immunoreactive neurons from the medullary and spinal dorsal horns to the nucleus raphe obscurus (NRO) in rat.MethodsThe double labeling method of fluorogold (FG) retrograde tracing combined with immunofluorescence 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ResultsAfter injecting FG into the NRO, FG retrogradely labeled neurons were found in laminae Ⅰ—Ⅲ of the medullary and spinal dorsal horns. PKCγ immunoreactive neurons were mainly observed in the inner part of laminaⅡand the border region between laminaeⅡand Ⅲ,while in laminae Ⅰ and Ⅲ,only a few PKCγ immunoreactive neurons were observed.Some FG1abeled neurons in lamina Ⅰ of the medullary and laminae Ⅰ—Ⅲ of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lso exhibited PKCγ immunoreactivity.Conclusion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PKCγ containing neurons in the medullary and spinal dorsal horns project to the NRO,suggesting that PKCγ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nociceptive information from the medullary and spinal dorsal horns to the NRO.
[KEY WORDS]protein kinase C; raphe nuclei; medullary dorsal horn; spinal dorsal horn; fluoroimmunoassay; rats
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是外周疼痛信息向中枢传递的门户,在疼痛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缝隐核接受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上行投射神经元的传入信息,经整合后再启动下行抑制系统,对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神经元发挥选择性抑制作用[1]。蛋白激酶C(PKC)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在脊髓背角浅层主要定位于兴奋性神经元[2],并参与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3,4]。PKC的γ亚单位(PKCγ)是否只是存在于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向中缝隐核(NRO)的投射神经元中,至今缺乏形态学依据。本研究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和PKC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双标记方法,观察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NRO 的投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成年SD大鼠12只(180~230 g),雌雄不拘。
1.2 实验方法
1.2.1 逆行追踪 动物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40 mg/kg)麻醉下,根据PAXINOS和WATSON脑定位图谱,用前端接有微玻管(尖端外径60 μm)的微量注射器将0.15 μL双蒸水配制的40 g/L FG经压力缓慢注入NRO,注射时间15~20 min,注毕留针10 min。注射点的坐标为耳间线后3.72 mm,中线深度10.60 mm。
1.2.2 标本制备 动物存活6~7 d后,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100 mg/kg)深麻醉下,经左心室插管至升主动脉,先用100 mL生理盐水快速冲洗血液,再用500 mL含40 g/L多聚甲醛的磷酸缓冲液(PB 0.1 mol/L,pH 7.4)灌注固定30 min以上。灌注完毕立即取出脑干和脊髓,移入含300 g/L蔗糖的PB内直至组织块沉底(4 ℃)。将注射部位、脑干尾段和脊髓颈段做冷冻连续冠状切片,切片厚30 μm,脑干尾段和脊髓颈段的切片隔3张取1张,分为4套收集于磷酸盐缓冲液(PBS 0.01 mol/L,pH 7.4)内。将第1、2套切片分别裱于经明胶处理的载玻片上,用于FG注射区的范围和FG标记神经元分布的观察以及NISSL染色。
1.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将第3套切片经PBS充分漂洗后,行PKCγ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具体步骤如下:①兔抗PKCγ血清(1∶1 000,Santa Cruz)中孵育48 h(4 ℃);②Biotin标记的羊抗兔IgG血清(1∶200,Vector)室温孵育4 h;③Avidin结合的TexasRed (1∶1 000,Vector)室温孵育2 h。各抗体或复合物的孵育液均用含体积分数为0.003 Triton X100的PBS稀释。以正常兔血清代替兔抗PKCγ血清并孵育第4套切片,作阴性对照。上述各步骤间,均用PBS洗片3次,每次10 min。裱片,干燥,甘油和PBS (1∶1)混合液封片。
1.2.4 结果观察 在荧光显微镜(Olympus,BX60)下分别用WU 和WG镜组观察FG标记神经元和PKCγ阳性神经元。观察FG标记神经元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分别为350~395 nm和530~600 nm;观察PKCγ阳性神经元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分别为590 nm和615 nm。
2 结
果
2.1 FG逆标神经元的分布
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延髓背角的Ⅰ层和Ⅲ层以及脊髓背角的Ⅰ~ Ⅲ层。FG逆标的神经元胞体多在9~35 μm之间并呈圆形、卵圆形,大型(≥35 μm)神经元较少见。
2.2 PKCγ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PKCγ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的Ⅱ层内侧部及Ⅱ、Ⅲ层的交界处,PKCγ阳性神经元及其突起在这些部位呈丛状密集分布;Ⅰ层、Ⅱ层外侧部和Ⅲ层深部仅有少量PKCγ阳性神经元;PKCγ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FG逆标神经元的形态相似。
2.3 FG/PKCγ双标神经元的分布
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的部分FG逆标神经元呈PKCγ免疫荧光组化染色阳性。这些FG/PKCγ双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延髓背角的Ⅰ层和脊髓背角的Ⅰ~Ⅲ层。FG/PKCγ双标神经元分别占延髓背角Ⅰ层内FG标记神经元或PKCγ阳性神经元总数的62.1%(125/201)或29.0%(138/476),脊髓背角Ⅰ层内FG标记神经元或PKCγ阳性神经元占总数的30.9%(207/669)或21.3%(207/968),脊髓背角Ⅱ、Ⅲ层内双标神经元较少见,仅占此二层内FG逆标神经元或PKCγ阳性神经元总数的22.2% (46/207)或0.8%(26/3244)。
3 讨
论
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主要接受外周传递伤害性信息的初级传入Aδ纤维和C纤维,是外周伤害性信息传递及调控的关键结构,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整合和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RO是中枢神经内源性镇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NRO内的神经元除了接受中脑中央灰质等上位脑结构支配外,还接受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等部位上行投射纤维的侧支传递的伤害性信息,经整合后再启动下行抑制系统,参与对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活动的调控效应[1]。
PKCγ在脊髓背角疼痛信号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已有诸多报道,它在组织损伤性(炎性)疼痛和神经损伤性疼痛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皮下注射甲醛模型动物, PKCγ拮抗剂neomycin可抑制大鼠的自发痛,而激动剂佛波酯的作用则相反[5]。PKCγ基因敲除小鼠的发育正常,但坐骨神经结扎后动物的痛反应减弱[3]。正常时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的PKCγ在外周炎性刺激下表达上调并从胞浆向胞膜迁移[4]。我们在坐骨神经切断的模型中也观察到PKCγ阳性神经元在脊髓腰段背角浅层明显增加。
以往研究显示,延髓和脊髓背角Ⅰ层内90%以上向丘脑或臂旁核投射的神经元呈PKCγ阳性[6],本研究仅见到30%~72%的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Ⅰ层向NRO投射的神经元呈PKCγ阳性,说明在大鼠延髓背角和脊髓背角Ⅰ层向NRO投射的神经元呈PKCγ阳性者较少。脊髓背角Ⅱ层也见到有FG/PKCγ双标神经元,此点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6~8]。脊髓背角Ⅱ层主要由中间神经元和少量投射神经元构成[9],是传递外周伤害性信息的初级传入纤维的主要终止部位,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脊髓背角Ⅱ层PKCγ阳性神经元向NRO投射,这些投射神经元的形态与我们以往观察到的形态非常相似[9],提示这些投射神经元主要传递疼痛信息。POLGAR等[2]的研究证实,PKCγ阳性神经元几乎不含抑制性递质及受体,但却与P物质(SP)等兴奋性递质的受体共存,本文也观察到脊髓背角Ⅱ层内含SP的神经元终末和C纤维的神经元终末与PKCγ阳性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10]。这些结果均支持PKCγ阳性神经元参与了伤害性信息向脊髓以上中枢(包括NRO)的传递,说明它们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所起作用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ASBAUM A I, FIELDS H L. Endogenous pain control system: brainstem spinal pathway and endorphin circuitry[J]. Ann Rev Neurosci, 1984,7:309311. [2]POLGAR E, FOWLER J H, MCGILL M M, et al. The types of neuron, which contain protein kinase C gamma in rat spinal cord[J]. Brain Research, 1999,833:7173.
[3]MALMBERG A B, CHEN C, TONIGAWA S, et al. Preserved acute pain and reduced neuropathetic pain in mice lacking PKCγ [J]. Science, 1997,278:279281.
[4]MARTIN W J, LIU H, WANG H, et al. Inflammationinduced upregul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immunoreactivity in rat spinal cord correlates with enhanced nociceptive processing[J]. Neuroscience, 1999,88:12671269.
[5]CODERRE T J. Contribu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to central sensitization and persistent pains following tissue injury[J]. Neurosci Lett, 1992,140:181183.
[6]LI Y Q, LI J L, LI H, et al. Protein kinase C gammalike immunoreactivity of trigeminothalamic neurons in the medullary dorsal horn of the rat[J]. Brain Res, 2001,913:159163.
[7]吴利平,李辉,李云庆,等. 大鼠延髓和脊髓背角内PKCγ阳性神经元向丘脑胶状质的投射[J]. 解剖学杂志, 2002,25(2):101104.
[8] NI T S, WU S X, LI Y Q. Coexistence of PKCγ and calciumbinding proteins in neurons of the medullary dorsal horn of the rat[J]. Neurosignals, 2005,11(2):8891.
景观设计的精髓范文3
现在出现景观类似的园林实在是多,缺乏个性创造。景观设计终究是一门设计学科,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做好创新意识、给人以不同美感的享受才是根本。而抄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此,在地方文化和所处环境的掌握方面,景观设计师必须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地块的分析和开发也要做到认真分析。在策划方面,要依据地块的特征来进行,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雷同现象的出现。对于本土文化和人的精神需求要格外重视,争取让小区建设的更像是心灵的家园,以此让业主满意。
2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设计理念的生态性发展
进入21世纪,住宅景观设计将进入人性化、生态化的时代。在理念上追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生态平衡。因此,追求进园闻香、出门观景的生态环境要比建设大片中央绿地更加重要。能够在建设林园的过程中多创造出一些自然景观。体现出林中可游、水溪可亲的自然之美,才是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
2.2设计主题的多样化追求
不同的小区景观要根据不同的居民嗜好、地理位置以及居住文化来设计,这也就出现了对小区风格多样化的需求。而要满足小区景观设计多样性的要求,就必须要让环境景观的艺术性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3景观文脉的延续性营造
小区景观的设计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并以此营造出一种文化气氛。对该地域的历史文化要进行充分挖掘和发扬。同时为了能够让人居住在具有文化品味的小区环境下,设计者要力争创造出具有多元性、连续性以及丰富性的环境文化。所以如果想建设好小区的景观特色,重视居住环境景观文脉的延续性非常重要。
3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扬
日本、欧洲园林的设计理念受中国的影响很深,因此,中国也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这种影响力自从17世纪以来就没有消退过,而且一直影响到今天。如今,已经呈现多个流派,它们个个技艺精深。但无论怎么发展,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居住习惯不能脱离,而且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3.1传统造林材料的运用
石头、黛瓦、青砖以及粉墙等是中国传统园林建造常用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赋予新的使用手法在使用传统造园材料时应注意,而且最好把新材料也融合进来,以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不锈钢和瓦片的搭配,就能形成视觉上———坚硬与柔和、厚重和轻盈的强烈反差。
3.2传统林园意境的营造
传统林园的内涵部分,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意境气氛的营造。同时这也是现代中国小区景观风格所想要表达。其实我国的古人就十分看重意境,诗画同样表达的就是这种境界。因此,空间、小品、视线以及水体等所有传统园林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能够营造出意境的气氛。所以,现在在我国的小区景观设计中,不光是要建造舒适的环境,更要尊重传统观念,营造出一种意境的气氛。
4结语
景观设计的精髓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景观设计; 应用
Abstract: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of the rich meaning, this articl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and the design of modern landscape relation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to the reference for landscape design personnel in practice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是指人们以征服自然、获得物质财富为目的,采取各种方法和形式产生的思维;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艺术享受、生活乐趣;是指人们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创造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创造出的价值观。也指人分地域、种族而存在的爱国思想和乡土感情的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和”为核心,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各方面表现都表现在“和”,意思是在表达人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和谐是美好的东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发展的一种追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
中国传统景观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中国,他是所有艺术形式中独一无二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他内容丰富,代代流传,他一直代表着东方文化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一直是景观设计师所追捧的,景观设计师们一直在现代景观设计应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人们一直在将之融入到国家景观设计风格中,同时也在开创多元化的景观设计风潮,新一代景观设计师任重而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对传统元素加以改造加工和运用,令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景观设计师应该对传统元素应用方面多做一些尝试,如龙凤纹样、万寿图、福字等等。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观念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而且展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营造的人居环境的观念,现代景观设计所追寻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异曲同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作用。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二者密切结合,古典与现代结合,运用古典的技术手法,现代的高科技,二者完美结合,共创中国园林巅峰。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精髓,他是人们传承下来的优秀精神遗产,优秀文化代表。中华等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元素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书法、中国结、刺绣、文房四宝等优秀的元素流传下来。
现代景观设计是设计人员有目的智慧策划活动,他将设计师的理念和实践体现透过设计的文字和图形表达出来,让受众能够清晰的了设计师所要表达的信息和元素。设计师在设计景观的时候要将感人的情感渗透进去,将图形创意、色彩品味以及材质都精心选择,把景观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的艺术结合。
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运用视觉元素来表达设想和计划,通过把文字和图形传达给人们,人们通过这种感觉来了解设想和计划,这就构成了景观设计的定义。
现代景观设计要能够感动人,打动人,在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元素都要能够传达信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但由于景观设计师们的专业,他们能够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汲取景观设计的源泉养分。2、传统元素在广告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我国的平面和造型艺术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成为了我们的景观设计元素。例如,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目前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到广告景观的设计当中,还有象征中国元素的中国结,目前这种元素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时候。另外,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字,广告界经常运用中国的传统的文字作为文字设计,中国古老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从象形文字到现代的方块字,通过象形、等手段来表示含义,运用甲骨文等表征来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我们周围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在奥运会的景观标志中,中国汉字非常巧妙的应用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既体现了民族精神又让人记忆深刻,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又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在中国古代的铜钱中间放了一个中字,他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到了钱,想到了银行。
3、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景观设计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图形,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悬崖峭壁上的图形就已经记下了先人们的理解和期盼,当然也成为了青铜器上最早的图形,我国传统的图形花样非常丰富,他们在发展和演变中不段的变化,多姿多彩却又不乏主线,他们所体现出的格调,显示出独特的,具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图形不断得到发展,而且从未中断,随着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体系,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艺术精神的来源和体现。
我们发现,从古至今,从新石器到现代景观,从青铜器上的纹路到现代的文字图形,这些带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他们形态各异,他们栩栩如生,他们是中国民族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对生命的诠释,他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审美情趣,他得到了世界人民,世界艺术大师的认可。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也从这些传统图形中得到了灵感。
把传统的图形艺术与现代的景观设计标志结合在一起,是景观设计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重点。然而,如此结合,是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图形,而非简单粗暴的对传统图形进行复制和抄袭,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挖掘、改变、创新模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寻找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创造出新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现代标志,。例如,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彰显了传统图形与现代景观设计在一起体现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丰富,本文从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以期对景观设计人员在实践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方面提供借鉴,同行们任重而道远,共勉。
参考文献:
[1]邱开强.论中国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网络财富,2009(11).
景观设计的精髓范文5
关键词:中国画;园林景观设计;留白;意境;审美
现代园林景观在满足人们漫步、休憩、观赏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现代人渴望简单的生活和心灵上的放松,重视园林景观的审美化和情景化,这就要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突破口,进行艺术创新。中国画与园林景观设计虽然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但在色彩、构图、尺度等方面都遵循艺术基本的美学原则,都有对美的追求。所以,研究中国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中得到新的诠释。
一、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
1.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园林景观是指园林中的自然景色或人工创造的景色。园林景观设计是设计者按照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设计者的审美观念,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在园林中营造建筑、种植植物、改造地形和布置园路,创造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景观环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运用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使景观设计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赋予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
2.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
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密不可分、血脉相连。古人云:“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中国造园家就是画家,一座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幅三维风景画、写意中国画。中国画是画家对景观的悉心观察和感悟,是画家心境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中国画就是中国园林景观的意象图。中国画与现代园林景观具有共同的文化、思想基础,均表达了中国的自然美学观。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互相渗透、影响和补充,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画的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精神需求相吻合,两者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审美精神。中国园林景观和中国画都崇尚“天人合一”之美,中国造园注重情景交融,给人一种景在画中、意在画外的情趣美,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要求和审美心理。中国园林景观是中国画的物化形态,如杭州西湖赏月,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是景观审美意境的物化。中国画的章法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相吻合,两者均体现了中国人的简洁、含蓄的审美精神。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之一就是“计白当黑”,园林景观在设计中故意留有空白,以虚空传递丰盈,给观者以余味无穷的深远意境。中国画描摹的多为开放空间,创造出立体的空间意趣;园林景观设计也多追求无尽往复的山水空间,如苏州古典园林“处处邻虚,方方侧景”,小小园林,总给人一种游之未尽的遗憾。点、线、面是中国画中有意味的形式,将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经营一幅画。园林景观设计是造园者“在天地中作画”,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都是中国画中的意境在自然现实中的景物布局图式,都是中国画艺术的原理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植入与营造。
二、中国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留白的应用
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美学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空白处对比着墨处,可以突出主体,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空白处承载着无限的内容,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园林景观中的留白通过虚与实塑造景观空间,虚实相生,实中见虚,以实写虚,既可以满足景观的基本功能,又可以营造意境空间,让欣赏者获得更多的灵感与创意。园林景观设计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注重对新环境的延展,保留原环境中的精髓,创造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追求园林景观的统一性、完整性。如,龙安寺石庭院中的岩石景观就为龙安寺营造了一种宗教意义的空间,体现了道家“知足之足,常足矣”的思想。龙安寺石庭院中有15块岩石,这15块岩石布局奇特,不管从哪一个方向看,都只能看到14块。再如,苏州留园入口的留白艺术处理,空间开合曲折,光线明暗变化,游客透过露窗、门洞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园内景色。走过通道,游客豁然开朗,园内美景尽现眼前,形成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又如,中国杨凌新时代商业广场的景观设计就是中国画留白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成功运用。设计师结合基地现状和对留白的研究,从留白整体思想的角度,把农业和商业的结合作为设计重点,贯通广场的上下空间,创造农科城的商业环境景观。
2.空间处理技法的应用
中国画不拘泥于感性直观,而把三维空间与第四维时间联系起来,增加景深。中国古典山水画传统的空间处理方式有“三远法”,“三远法”所构成的空间表现为平面化的、具有节奏的层次空间。古典园林景观北京颐和园苏州河在设计时就运用了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技法,将建筑、树木、朱桥等景观分层设置,在视觉上增加了景物深度,扩大了空间,给人以望不尽的深远感。颐和园苏州河岸边的树木设置也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层次,树种有垂柳、红枫、青松等,分层栽植,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和色彩层次。虚实结合是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技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原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利用虚实空间的营造手法,创造出公共的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等,这些空间能供游人进行观赏、游憩和休闲活动,能表达出园林景观的空间形态与深邃意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利用虚无形态寄托设计师的情感、观念和哲理,表现设计师追求的理想审美境界。“虚”是无形无影、似雾非雾和若隐若现的,能让人产生丰富的主观联想,因物移情,缘情发趣。园林景观空间不但有三维空间的多样性,还有第四维时间的多变性,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变化无常。特别是第四维度的景观营造,同一景象可以产生无穷的景面,景观随观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景观景象的季相与时令的表现,可以通过植物配置增强季节感,如,可栽植一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杭州西湖苏堤有桃、柳、荷、桂和梅等植物,科学地配置这些植物的空间,能使西湖苏堤四季有景:春景是桃、柳,夏景是荷花,秋景是桂花,冬景是梅花。春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夏景浓荫密布;秋景层林尽染;冬景苍松翠柏,暗香浮动。
3.意境的应用
中国画的意境就是作者寄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中国画追求神色气韵、象外之象与韵外之致。中国画意境由作品选材、画面构图、画面艺术处理等共同构成,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营造出“画外之意”的意境。空灵之美是中国画意境的主要内容。园林景观设计就是把中国画的二维虚实转化为现实存在的三维空间虚实,实质上是一种空间的置换。园林景观设计是用写意手法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使有限的园林景观空间具有无限空灵的审美意境。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深山藏古寺”,古寺建筑在深山老林里若隐若现,营造出“有声更觉静”的空灵境界。山水之美是中国画意境的表达方式,中国画中蕴含着国人的山水情结。中国人把自然山水环境作为审美对象,所以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标志之一,几乎无园不山、无园不水。游园者在欣赏园中山水时就可以摆脱琐事困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如,苏州的拙政园,岛屿间列,水面曲折往复,亭榭奇石隐约迷离,时隐时现,一步一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美不胜收。结语现代园林景观的意境创造、设计风格多得益于中国画,与中国画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也多得益于对中国画的理解,以中国画的意境为参照,设计中融入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融合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设计师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并创新运用美学法则,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和形式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再现,使现代园林景观作品富有中国韵味。
参考文献:
[1]杨中贵,陈文志.水墨画视野中的现代景观设计.工业设计,2012(3).
景观设计的精髓范文6
关键词: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Articles loss of landscape design through the residential area fac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o explore how to develop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and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herent in the concept of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region and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create logo features the image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of residential areas, the formation of ric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image.
Key words: New Chines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1 新中式景观定义
典雅和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精湛的造园手法对当代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师来说责无旁贷。目前,越来越多的居住区环境设计运用到“新中式”风格,其主要是沿用我国传统的造园材料和技术方法,结合引进的欧洲景观设计理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设计出既有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生活情趣的景观作品。这也是当代中国居住区景观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现代中式景观的设计风格,催生了居住区新的景观设计风格的发展,基本上是当代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摩擦出来的火花,同时,这也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标志的象征,也是一种的时代的产物。它避免了中国古典风格的诸多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种设计沿用中国传统风格,包括对其传统韵味的色彩、良好的植物空间,和古典园林技法的运用,并将中国传统符号语言作为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因此“新中式”景观设计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西方注重人性化的功能布局。这种造园手法的诞生标志古典园林的与时俱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2.设计“新中式”风格景观的原因
2.1社会的需要
当今时代,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新的人居环境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传统的居住区风格的景观急需提升,“新中式”风格居住景观也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2.2人们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不再是盲目跟风,开始懂得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所以传统古典景观不再适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目前,革新旧的居住环境景观格外迫切,创造新的有中国特色并能满足当代人们的各种需求的高品质景观亟待出现。“新中式”景观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合理划分人性空间,提升现代居住区室外公共交往空间。
2.3中西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更多的新的文化元素化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来,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极大丰富当代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创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3. 由传统中式孕育的新中式
3.2.1空间布局形式
“新中式”景设计风格中空间布局形式包括动静结合,虚实对比,不规则的交错,迂回盘旋等空间组织手法,它是通过划分不同的空间、体量、尺度而形成不同的空间形式。在很多传统的造园手法中,它多以丰富的景观空间为主题,彼此间紧密渗透,使各种空间紧密联系。北京易郡的公共空间通过中式景墙进行分割,划分出动静两种空间,并用漏窗形式让两处空间相互渗透,拓展了景深。
3.2.2传统符号语言的表现
中国传统符号语言可以说是范围广泛、风格迥异,如图腾,图案和符号等风格。“新中式”景观设计也采用了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元素,如谐音意义,品质寓意等含义,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凰、乌龟,兰花,荷花,牡丹,石榴,松,竹,梅等丰富的传统形象符号。基于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象征符号,我们运用“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会在景亭、景墙、大门、廊架、地板、座椅板凳等具置设置简洁的象形符号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
3.2.3传统设计手法的应用
“新中式”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运用框景,障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传统造园手法,在加之现代景观元素,营造出空间丰富多变的景观感受。常用做法是使用现代景观技术提高景深,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别有一番风味。
3.2.4关于意境
中国园林尤为重视意境的创造。景观设计者通过运用传统园林要素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之间空间组合和虚实相称,创造出一个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范畴 。“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对意境的表达更加简明直接。即先确定该项目的设计理念,此后通过分析功能布局,以及什么样的元素存在“拟人化”的信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营造出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氛围。
4.“新中式”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中式”景观作品,但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所谓的“新中式”式的房地产只是单纯展现富丽堂皇的传统古典园林景观。具体如下:(1)花费大量财力打造的经典复古景观,缺乏现代环境分析。只是对古典园林的一味模仿和再现不能很好融入现代景观当中(2)断章取义的运用各类传统古典园林景观符号,虽形式有模有样,但缺乏意境和文化精髓; (3)欧式元素与“新中式”经常出现在现代房地产中,风格混搭感严重过,形式极为不统一。景观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或仅把“新中式”作为一个卖点来讨好买家,而未能将眼光完全放在创制有文化底蕴,有舒适感和归属感的现代居住区环境中来。
目前,我们的居住区环境正在迅速发展变化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是每一个设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新中式”景观风格的探讨,虽目前有很多地方还不成熟,但我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现代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景观设计师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不断的积极尝试与创新,期待 “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迎来它的全盛时代。
参考文献:
[1] 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园林,2009,(1):42-45.
[2] 余璐.新中式设计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11.
[3] 姜凌,万婧,潘鄱.新中式景观初探[J].北方园艺,2011,(6):119-121.
[4] 郭岚.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